《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我多想去看看》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爱护自然,增强对美的认识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的准确性。
2.难点:引导学生展开对自然风光的联惯性想,帮助学生通过文字产生美的感悟。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相关课文图片和PPT。
3.教具:黑板、彩色笔、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唱歌、做游戏等方式热身,为学生引入课堂氛围。
2. 导入•让学生展示一幅自然风景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谈论自然的美。
•学生作业检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3. 学习课文•听音跟读课文,纠正学生发音错误。
•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4.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课文描写的自然风景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验自然风光的美。
5.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表达,探讨课文背后的意义。
6. 练习与巩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五、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保证准确性和流畅性。
2.让学生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风光画面,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中描写的美丽自然景色。
2.我多想去看看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
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认识2个偏旁“心、
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朗读、背诵诗歌
1、(看书上插图)教师引背。
2、学生同座位互背。
3、全班同学齐背。
(二)、指导写字
1、学生看书,自己说一说“广”字怎么记?自由记住“广”在田字
格的位置。
2、学生在书上练习书写。
3、学生再看书,说一说“升”字怎么记?演示“升”和“开”的比较,
自由记忆“升”在田字格的位置。
4、学生练习书写。
(三)、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四)、练习
1、想一想,连一连。
告走北升城广
路京旗门场诉
2、比一比,组词。
听()走()北()开()
诉()足()比()升()
五、作业布置:画一画,把你心目中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的样子画下来。
板书设计:听()走()北()开()
诉()足()比()升()。
(精品教案)《我多想去看看》讲课稿(精选5篇)《我多想去看看》讲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也许需要举行讲课稿编写工作,讲课稿有助于学生明白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讲课稿应该如何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我多想去看看》讲课稿(精选5篇),供大伙儿参考借鉴,希翼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十一课《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北京,祖国的首都,一具人人都憧憬的地点。
本文以一具山村小孩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和诗歌的形式,说述自个儿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抒发了青年儿童憧憬北京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依照新课标要求及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事情,我把这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办法:经过朗读、看图等方式明白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内容。
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采纳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达到对课文的明白。
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学会质疑。
然后经过自读、、范读、赛读、表演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明白。
由于大多数学生没去过北京,但对北京有一种自然的憧憬之情,教学中经过看升旗仪式、听歌曲等活动,点燃这种激情,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如今谈谈我怎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以为这篇课文的课题命得很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我多想去看看》,他会非常自然地就咨询:“我”写的是谁呀?多想去哪儿看看?为啥想去这个地点看看呢?我紧抓那个培养学生质疑的良好学习办法的契机,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就咨询:“多想”啥意思?那你能有感情地再读读吗?为后面情感的激发打好伏笔。
读了课题后,你想懂些啥?这也是文章的内容所在。
提出的咨询题能别能自个儿解决呢?认真读读课文,试试自个儿行不好,好吗?学生非常想证明自个儿的能力,于是就会兴趣盎然地去读。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多想去看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
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个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很多学生没有去过北京。
我就充分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直观感受北京的风光,带领学生走进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为情感的激发创造条件,在朗诵中感受北京。
三、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认识13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天安门前升国旗的图片,问:同学们,图片中这是在哪里啊?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样的升旗仪式怎么样?生回答。
2、这么美丽的北京天安门,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当生答“想”时,师问:是不是心里真的想去啊?心里想才是真的想,所以“想”是“心”字底。
(认识生字“想”和偏旁“心”字底。
)3、生齐读“想”,并口头组词。
4、同学们,在遥远的山区有一个孩子和我们一样,也非常想去北京看看这壮观的升旗仪式。
听,他在不停地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齐读课题)【图片导入,方法简洁有力,以直观的手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北京和天安门,进一步激发学生想去北京看看的美好愿望,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字义理解生字并记住生字“想”。
】(二)读文识字,交流学习1、听录音读课文。
2、谈话:多么真切的想法,多么优美的文字啊!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啊?(生:想)3、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请教学生、请教老师等方法认知课文中的生字。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的第二课时。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二课时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具,引导学生想象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引导学生想象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的向往之情。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美丽景色,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体会作者的向往之情。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想象美丽景色:教师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描述的美丽景色,感受作者的向往之情。
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表达自己的感受。
5. 品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美丽景色的向往之情。
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表达自己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时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想象美丽景色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多想去看看》美丽景色向往之情生字词:天山、 Holland、盛开、照亮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中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向往之情。
2. 抄写生字词,每个字写5遍。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部编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2个字和足字旁一个偏旁,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短语,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我多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强烈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偏正结构短语。
难点: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课前准备:ppt,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朋友,你们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吗?老师相信那里一定非常美。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两个地方,课件出示北京以及新疆的风光。
你们知道这分别是什么地方吗?今天我还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新疆小朋友,一位是北京小朋友,他们两个人可有意思啦,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看看,新疆的小朋友想去北京看看,你想知道为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同学们课前都做好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老师将本课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请到大屏幕上来了,这样你还认识吗?1、带拼音认读生词(自己练读,指名拼读,)(1)自己练习拼读一下,谁想拼读?(指名读)(2)不拼读的话,谁会读?(指名读)(3)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一起读?(领读)(4)还有谁想读?这么多想读的,那就大家一起读(齐读)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把他们头上的拼音帽子给摘掉,你还认识他们吗?(同桌合作读,提读,男女生读)3、去熟字认生字师:去掉他们身边的朋友,剩下的字你还认识吗?自由读,提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师相机指导认识足字旁4、交流识字方法师:大家读读的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一定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让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些生字。
谁想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适当的点拨识字方法(1)熟字+偏旁(京安观想路)(2)字谜识字:告:一口咬掉牛尾巴观:再次见面(3)熟字比较:诉-听厂-广门-们(加一加,换一换,形声字,生活识字)5、回顾检查认读师:小朋友们记字的方法可真是丰富多样呀!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考考大家了呢!大家有信心通过吗?请看大屏幕(打乱顺序出示全部生字)提读并组词6、小朋友可真厉害,词语,生字都没有难倒你们,现在我要加大难度啦,短语你会读吗?自己练读,不会的借助拼音读;指名读;齐读三、初读感知1、师:小朋友可真聪明,词语和生字还有短语你们都认识了,如果把它们放进课文中你还认识吗?现在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读的同学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得同学要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精选7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首都北京、天安门能升旗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情感。
2、认识13个生字。
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
认识2个偏旁“心、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
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北京、天安门和升旗仪式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片(学生)。
4、《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质疑揭示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多想去看看”,你们读一读。
小朋友们你最想看什么呢?(生交流)2、教师补充课题:加上“我”字,再读一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我”指谁?他想去看什么?)3、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
二、自学认读生字。
1、要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篇课文。
2、两人一组学习生字,把字音读正确。
3、开火车读生字。
带着拼音读4、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5、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三、练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生字、词你们都认识了,下面请小朋友把生字带入文中再练习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2、四人一组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
3、小朋友再读一读课文,数一数全文有几句话,用数字标出来。
4、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句话。
5、学生评议,教师指导:“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一句的停顿,练习读通顺。
四、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多想看看”的情感,练习朗读。
(一)解决第一个问题1、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课题中的“我”指谁了吗?2、你是从课文中哪里知道的?3、你们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从这句话里你还知道了什么?4、能把你知道的读出来吗?指导读:弯弯的(二)解决第二个问题1、刚才有的同学想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想去看什么,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句话,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2、小朋友们为什么妈妈说北京城很遥远呢?你能联系上一句话说说吗?3、请小朋友们读一读、想一想:他想看什么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四、整体感悟,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教案(精选16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篇1教材分析:《我多想去看看》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
诗歌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以一个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抒发了少年儿童向往北京的强烈思想感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直观入手,以活动教学为主,培养合作意识,注重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十三个生字、两个偏旁“心、方”。
学会写本课生字。
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和朗读教学是重点难点:是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感情激发。
教法、学法:课文理解方面: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活动体验法达到对课文的理解。
首先通过学生喜欢的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入手,引起他们的兴趣,当他们知道了北京还有很多美丽的风景和建筑,就产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对课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
然后通过范读、自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展示读等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听国歌、看升旗仪式、读句子、唱歌曲等活动,逐层加深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识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识字,然后通过“吃水果”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培养想去识字、主动识字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北京?指名2—4位。
2、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出(北京太美了!我真想去看一看……)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里,请齐读课题两遍,板书课题,分析生字“想”,并组词、造句。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理论依据】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描写了两位小朋友通过妈妈和爸爸的介绍,了解了北京城和新疆的美丽景色,从而萌发出“我多想去看看”的强烈愿望。
课文以小朋友第一人称的视角出发,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呈现,非常富有儿童情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认知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文中提到的天安门和升旗仪式以及新疆的天山、雪莲花缺乏了解,要通过视频、图片等给学生直观体验,从而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12个会认生字,巩固识字成果。
会正确书写“北京”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注意读好感叹句。
3.积累文中的短语,能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并和同学交流。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感叹句,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北、京”两个生字。
难点:
能以“我多想……”开头写下心中的美好愿望,和同学交流。
【教学设计】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等。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1:北京城真美啊!
预设2:我想到处去走走、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城去看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中感悟、随文识写
1.和同伴一起朗读全文,做到读音正确。
2.请“小老师”带读本课生字词。
3.读中理解、感悟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标一标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2)指读第一句
师:弯弯的小路什么样?出示图片。
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
预设1:弯弯的小溪
预设2:弯弯的月牙
预设3:弯弯的眉毛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句。
(3)自由读第二句,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直观指出从新疆到北京的路线,帮助学生理解“遥远”一词。
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什么?请你用直线画下来。
预设: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教师播放升旗仪式,让学生体会“非常壮观”。
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句。
男女生赛读。
齐读。
(4)出示北京其它代表性景观图片让学生观看:鸟巢、颐和园等。
对于新疆的小朋友来说,天安门的雄伟壮观深深吸引着他,北京的美景深深吸引着他,所以他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
读好感叹句。
读出迫切的语气。
(5)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指导书写生字“北、京”
(1)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来了,新疆的小朋友是多么想去北京看看啊!我们快把这两个字写下来。
请你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预设:北,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
预设:京,用“熟字加偏旁”或“熟字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
(2)给生字组词语。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书写,进行评价。
5.读中理解、感悟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标好句数。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指读第一句
师:宽宽的公路什么样?出示图片。
指名朗读第一句。
(3)自由读第二句,说说遥远的新疆有什么?请你用曲线画下来。
预设: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出示图片:天山雪莲请学生用词语形容。
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好第二句。
男女生赛读。
齐读。
(4)对于北京的小朋友来说,美丽的天山深深吸引着他,所以他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
读好感叹句。
读出迫切的语气。
(5)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创设情境、拓展表达
1.出示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请你和同桌互相读读记记。
和老师或同学做个游戏:你问我答
例如老师问“什么样的小路”?学生答“弯弯的小路”。
2.同桌互读第一、二段。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这两个自然段都有三句话。
预设2:第一句写妈妈或爸爸告诉“我”什么;第二句写那里有什么;第三句写“我多想去看看”。
3.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美丽,东南西北风景各异,除了北京和新疆,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看看。
快让我们做个“小小旅行家”,给大家介绍介绍你去过的地方。
随学生发言教师板书地点,粘贴照片。
4.请学生根据图片和同学的介绍,以“我多想”开头,说说自己的愿望再写下来:我多想,。
5.写好之后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2我多想去看看
天山北京
上海、大理、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