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人民版历史必修2专题:八 专题:整合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一第1课一、选择题1.(2019·新课标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
据材料信息:一夫耕种可养活9-5人,体现了农业的收益丰厚,由此强化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故选A。
B与农业收益无关;C因果关系颠倒;D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迅速。
2.(2019·西安一中)《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应是( )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水排【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辕有越”、“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田器”等可知描述的是曲辕犁。
故应选B。
3.(2019·全国卷Ⅰ·25)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D【解析】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两人播种,这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
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4.(2019·江苏·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分析:水车需要人力带动,排除A项;水车主要用于农田灌溉,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B项正确;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西、葡也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其中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包括()①在中南美洲建立庞大殖民帝国②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③组建殖民商业公司④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
组建殖民商业公司是荷兰殖民扩张的特点,故排除含③的选项,正确答案为B。
答案:B2.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
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A.商业讹诈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C.炮舰政策D.以武力为后盾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商业霸主,其途径是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故B项正确。
答案:B3.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
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解析:由材料信息“贸易垄断权”“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可知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荷兰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并不是世界贸易;17世纪上半期,荷兰成为头号贸易强国。
因此,B、C、D错误。
故选A。
答案:A4.“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利润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 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对这段材料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财富C.黑奴贸易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
专题八此刻世界经济的全世界化趋向通史纲要 :此刻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显然的趋向:一是世界经济地区公司化,二是世界经济全世界化。
世界经济地区公司化是最后实现经济全世界化的重要步骤和门路,经济全世界化则是地区经济公司化的最后究宿。
b5E2RGbCAP世界经济地区公司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定产物,是生产国家化、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需要增强合作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竞争强烈的表现。
它产生的原由有:现代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和客观上存在的分工。
地区公司化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月,世界经济公司化的趋向主要出此刻欧洲,如欧洲煤炭共同体的出现。
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月,地区公司化成为一种世界经济现象。
欧洲地区公司化趋向进一步发展,如欧共体的成立;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域性经济公司也纷繁出现,如东盟的出现。
第三阶段为 80 年月到现在,地区公司化掀起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期间,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地区经济公司。
p1EanqFDPw世界经济全世界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乞降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向。
它突出的表此刻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世界化的过程中的问题是:在经济全世界化的过程中,不行防止地把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世界,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全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恐惧组织活动猖狂等等,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计与发展。
DXDiTa9E3d我国在此刻世界经济发展趋向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如何面对机会和挑战,成了新期间经济发展人们共同关怀的话题。
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增强同东盟的联系的史实中,我们的态度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独自自主的前提下,拥有“共赢” 的思想,抱着开放的心态,增强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参加国际竞争,抓住机会,接受挑战,在国际的竞争和合作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跟从世界发展的潮流。
专题过关检测(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
”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解析:选B材料“耕用牛犁,使用铁器”反映的是铁犁牛耕技术,根据所学,这一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选B项。
2.晋代博玄提出:“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进一步提出“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 A.趋利避害B.精耕细作C.量力而行D.扬长避短解析:选B“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意思是田地不在于多,而在于是不是在田地上下大工夫。
“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意思与之类似。
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思想是精耕细作,反对粗放型农业生产,故选B项。
3.《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解析:选B题干中的诗句体现的是土地所有制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反映的是井田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故选B项。
4.《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远接树。
水乡成一片,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
”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解析:选D材料信息“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反映了人们忙于耕地、纺织的情景,说明当地耕织结合的景象,故答案选D项。
5.《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
”《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
”这两段文献资料中涉及的都是() 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私营手工业解析:选B东西织室是西汉时在首都长安设立的服务于皇室的工场,只为帝王、贵族服务,属于官营手工业,故选B项。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战后初期两大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二)重大历史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①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活动于1947—1995年间,既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又是一个临时性国际组织,对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起较大作用。
②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系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
是一个更具权威性、广泛性,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正式的国际组织,标志着以贸易自由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
来。
(2)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①1945—1995年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②1995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
经济区域集团化: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使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
当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及全球。
②
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
成为一个整体。
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否定型(逆向)选择题
【题型解读】1.从题型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示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定词,如“
不是”“不包括”“没有”“不正确”“错误”“无关”“不符合”“
表述错误”等。
2.从能力需求上看:除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逆向思维能力,综合比较分析能力,把握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能力。
【典型例题】
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
这种小蜡烛是
从中国天津进口的,进价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007欧元,而教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