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渐进眼镜之下加光的测定及处方
- 格式:pdf
- 大小:683.59 KB
- 文档页数:2
近年来渐进多焦镜在我国逐渐增多,从渐进多焦镜技术、生产和市场的发展趋势看,我国验配渐进多焦镜的数量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以往人们过多地强调渐进多焦镜的品牌和生产光度的准确性,并不重视验光技术在验配过程中的作用,一般人员误认为渐进镜不过是在原来远用光的基础上加上适合其年龄的下加光既构成渐进多焦的光度,却不知有统计资料表明,渐进多焦验配中所出现的问题,近70%是通过调整验光度加以解决的,因此渐进多焦镜的验光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才能适应渐进多焦镜在我国市场发展的需求。
一、渐进多焦镜验光问题的提出目前渐进多焦镜的验配教程和相关论述文章都非常强调的验光准则为“远光准”。
但如何做到所谓的远光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诸如:1、年龄较大的验配者经常会投诉远用的确很清楚,但近用光区却很窄,崎变区的变形比中年人戴渐变多焦要严重的多,造成中、近光区的实际使用很差。
2、顾客原镜的光度矫正视力1.0-,当验光师将其远用光验到1.0+或1.2,就造成新配的渐进多焦镜近光区不舒服了。
3、顾客原镜没散光,但远光矫正视力不如加些散光;但当渐进多焦镜加上散光后,大多数顾客却投诉近光区不舒服了。
4、对于大散光和散光轴不对称的顾客,按顾客原来很舒服清晰的远用镜和近用镜光度做成渐进多焦镜,却造成顾客的近用光区很差,甚至找不到阅读区。
所以“远光准”并不能理解成远光矫正视力越高越好,也不能简单理解成按以往清晰、舒服的远用镜光度,加上一个适合于其年龄的下加光就是渐进多焦镜的验光准则。
渐进多焦镜由于其光度和光区变化的特殊性,使配戴者的使用与原有的单光远用镜和近用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所以如何更好地给配戴渐进多焦镜的顾客验准光,的确有一些技巧需要掌握。
二、渐进多焦镜的特殊性1、下加光对中、近光区的影响渐进多焦镜的下加光是渐变的,所以就造成渐进多焦镜有远光区、中距离使用的渐变过渡区、下光区和崎变区等区域之分。
一般而言,远光区比较平坦开阔;中距离使用的渐变过渡区较窄;下光区有一定的宽度,但光度是由渐变到相对稳定的渐进多焦镜区域所组成的较低位的光区。
干货:渐进验配中的处方原则!小编之前整理过有关于渐进验配通道该如何选择的文章,今天再给大家整理一下关于如何给配渐进眼镜的顾客验光。
渐进镜片之所以区别于单光镜片,是因为一副渐进就可以解决老年人远中近都可以看清,很方便,美观,也能掩盖年龄。
正是这样一副眼镜有多个光度,所以验光处方的选择就很重要,是需要考虑顾客旧镜的参数,顾客配镜的需求及主诉,年龄等等。
1、近视能浅则浅,远视能深则深为渐进眼镜验光,不能仅满足远光区好,还要考虑到近光区的实际效果,要使整个渐进镜佩戴舒服,此时的“远光准”要建立在近光比较好的基础上,因此远光的近视光度不能“ 太深”,远视光度不能“过浅”,否则造成ADD“过大”,使近用区太小,镜片的舒适度降低。
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两点:①近视的顾客一定要考虑旧镜的矫正视力和顾客的视力需求,不能随意降低远用度数,也不能随意提高远用度数。
以舒适为主。
远视的顾客要考虑旧镜参数及顾客视力需求。
尤其是对于低度远视顾客:如果加上能提升视力,可以在处方中加入远视度数,以降低ADD;如果加上不能提升视力,则不要加,尽量用平光,以防出现泳动效应。
②老年人验配渐进多焦点,下加光ADD不能太高,原则是舍“远”保“近”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其调节力差,ADD给到+2.50D以上会造成中近光区变窄、近用区视野面小;老年人适应渐进的能力也差,为确保渐进眼镜配戴的舒适性,可以把侧重点放在解决中、近距离上面,前提要跟顾客做好沟通。
验光师可以适当降低远用光的近视度数或加大远用光的远视度数,以降低ADD,在远用光可接受的前提下确保近用光的准确,这样才让提高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戴着才会方便、舒适、实用。
2、散光宜浅不宜深渐进镜片近光区的垂直棱镜变大,会造成散光度和散光轴变化,人眼在使用渐进多焦点近光区时的散光度和散光轴也会发生变化,就会造成镜片和人眼的散光度及散光轴不一致,近光区使用出现问题,因此渐进多焦点验光时散光宜浅不宜深。
中老年渐进多焦点的验配体会本文从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遠用光度处方原则和下加光度处方原则着手,通过几个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的售后案例来分析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时遇到的问题。
在验配失败中找原因,从而服务好下一个患者。
标签:渐进多焦点;售后;验配;处理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配适和分析(一)根据配戴者用眼习惯及需求酌情更改参数案例:王某,男,45岁,军人,无验配渐进多焦点镜片经历,验配了渐进多焦点镜片之后看远用区模糊,近用清晰,但是走路晃动感强烈。
1.检查渐进多焦点镜片光度及戴镜视力:R:-1.75DS 0.8 OU:0.9;L:-2.25DS 0.8 ADD:+1.25DS 1.2(40cm)。
综合验光复光及视力:R:-1.75DS 1.0 OU:1.2;L:-2.25DS 1.0 ADD:+1.25DS 1.2(40cm)。
2.分析综合验光光度与旧镜一致排除旧镜验光准确性的问题,检查时发现该患者其头位与一般人不同,喜欢抬头挺胸,此时患者会通过渐进通道看远,所以远用视力不佳,且有晃动感。
重新订片加工,一周后取镜,远近均视力清晰,晃动感也降低了,所以愿意回去适应。
一月后回访,患者对新配镜片较满意。
3.结论每个人用眼习惯不同,所以验配渐进多焦点时需要根据他平时的使用习惯,包括镜眼距、头位、习惯阅读距离等酌情更改参数,这样验配的渐进多焦点镜片比较符合患者原来的用眼习惯,也比较容易适应。
(二)近视以原配镜度为基础,配镜者不影响视远且没有不适症状者,一般不增加度数案例:虞某,男,55岁,会计,有渐进多焦点镜片验配经历。
取片一周后回来主诉:新配的渐进多焦点镜片远用近用视力都非常清晰,但是感觉近用区视野较小,而且长时间佩戴也不及原镜舒服。
1.检查新渐进多焦点镜片光度及视力:R:-7.00DS 1.0 OU:1.2;L:-7.25DS 1.0 ADD:+2.25DS 1.2(40cm)。
综合验光复光及视力:R:-7.00DS 1.0 OU:1.2;L:-7.25DS1.0 ADD:+2.25DS 1.2(40cm)。
中老年渐进多焦点的验配【摘要】:中老年渐进镜片特殊性,带给人们美观方便的同时,也有很多的禁忌症,需要在验光的过程中进行鉴别,渐进多焦点的验配方法很多,不同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快捷的给出实用性处方,验光师要对工作中的实例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中老年人提供使用的视力解决方案,充分发挥渐进片的作用。
关键词:老视;渐进多焦点;验配;下加光引言:老视的正确判断是渐进多焦点验配的基础,中老年的渐进多焦点是解决看远看近问题的重要途径,验配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被检者个体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佩戴效果,很多验光师遵循单一的验光流程,给出一层不变的处方,配镜后的效果显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用眼需求,本文从验配技术和实例分析两方面论述渐进多焦点的验配。
一、老视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是渐进多焦点验配成功的基础老视发生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随着年龄增加,人眼的调节力逐渐下降,当调节幅度下降到小于5D时,老视现象开始表现出来:看近物模糊﹑眼花﹑疲劳或喜欢强光照明才能持久阅读。
一般40岁左右开始出现老视,但老花的出现也会因为个体差异,在不同时间出现:⑴用眼情况:近距离用眼多的人比远距离用眼多的人出现老花要早。
⑵身高情况:个子高的人由于手比较长,阅读的距离相对较远,所以老视现象出现的晚一些,所需要的附加度数也会少一点。
⑶眼的状况:戴远视镜的人比戴近视镜的人早。
这是因为框架眼镜顶点距离影响了调节效果。
如果都配戴隐形眼镜,两者间则没有明显差异。
⑷生活区域:生活在赤道地区的人发生老视偏早。
⑸服用药物:长期使用胰岛素、镇静药、抗风湿药、利尿剂等药物也能使老视提早。
所以,老视随着年龄的增长迟早会发生的。
而渐进多焦点可以满足老花人士看不同距离物体的需求,是解决中老年的视觉困扰的首要选择。
二、中老年渐进多焦点的验配(一)人群分析中老年渐进多焦点验配成功是一个过程,首先他们希望避免单光眼镜摘下或戴上的麻烦,而且不喜欢双光镜片难看的外形,希望尝试新型镜片带来的效果,但是因为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群都可以验配成功,下面分两种类型进行一些筛选:⒈容易适应人群⑴刚进入老视状态的人群;⑵主动性强,对渐变多焦点的优点和适应证相当了解;⑶脖子长或脊柱灵活性好的人群;⑷有良好的阅读姿势。
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配镜实用法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认识: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有四个区:远用区、近用区、过渡区、像差区。
两个光心:近用光心和远用光心。
两个中心:配镜中心(棱镜测量点)。
一条参考线:水平参考线。
加入度及品牌标记等。
水平参考线两端标记34mm;几何中心到配镜中心垂直距离2mm;远用焦点至配镜中心垂直距离5—6mm通道长度14-17mm,水平距离(内偏)约1.97-2.04mm。
光度范围:单光≤±6.00DS散光≤±2.00DC下加光度:(ADD):+1.00D~+3.50D。
渐进多焦点的设计特点(1)低盲区的软性设计(2)光滑的平均视力区域分布(3)宽通道设计(4)上光区无盲点(5)不共心(6)非球面不对称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1)年龄在45岁以上,工作及生活中远用、近用、中距离用眼要求的患者。
如教师、医生、领导干部。
(2)青少年:远视力正常,可用作预防近视;近视患者,年近视增加速度较快,可延缓和控制近视发展。
(3)屈光不正昨天:单光≤±6.00DS散光≤±2.00DC垂直屈光参差:≤±2.00D(4)配镜的最佳对象:A.年龄在45岁以上,有戴镜史,有近、中、远连续用视力的要求。
远用光≤±6.00DS散光≤±2.00DC垂直屈光参差:≤±2.00D注意:重点是要用配镜史B、青少年每年近视增加-1.00D以上,希望控制和延缓近视的发展。
2.禁忌症:(1)两眼垂直屈光参差(2)要求中距离,近距离有较大视场的患者(3)远视力正常,从不戴眼镜,希望一副眼镜能任意看清远、中、近距离的物体(即眼镜行业说的上平下老的多焦点眼镜)。
三、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光此类眼镜验光方法与普通眼镜验光略同。
总原则:远光准,加光足。
1.远用光度验光,采用标准程序:2.近用加入光检查,采用交叉格子老视验光法或经验法。
(1)交叉格子法:远用光已矫正。
渐进镜片如何下处方我主要讨论的并不是如何验光,而是如何处方才能让顾客更快、更容易适应渐进镜片。
这样的处方应充分考虑渐进片的特点和中老年人眼睛的生理状况,与青少年渐进镜片的处方完全不同,当然也与戴一般的单光镜片不同。
根据豪雅公司近5年来渐进镜片配适的跟踪调查,顾客的渐进镜片投诉中近50%是因为验光处方的不当所致,可见中老年渐进镜片验光处方的重要性。
虽然验光的最后处方非常重要,但是在验光中一些事先的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是标准的中老年渐进片的验光程序。
中老年渐进片的验光流程问诊视力测定裸眼视力旧眼镜的度数和戴旧眼镜后的视力辅助检查主眼测定辐辏测定他觉检查(电脑验光)自觉检查——与配一般的近视单光眼镜相同云雾法(特别是远视眼)红绿测试交叉柱镜两眼视检查立体视、优势眼(利眼)确定看远的远用度数处方下加光度的测定——佩戴着远用处方度数来测下加光度确认最后的处方并试戴问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客人的戴镜史、配眼镜的目的,并观察顾客使用眼镜的习惯、现今所使用的眼镜情况,比如镜眼距是否正常等等,这些都为顾客新眼镜的适应性提供帮助;视力测定与初步检测主要是让顾客充分了解自己眼睛的状况,同时为我们下新处方提供参考;而辅助检查中的主眼测定也是让顾客了解自身眼睛功能,同时在下新的处方时不要改变顾客以前的用眼习惯,另外辐辏测定要充分了解客人眼睛转动情况,尤其是下旋能力,这对戴渐进看近的情况可提供参考;一般的插片验光与配单焦点镜片相同,毋庸赘述了。
而最后根据以上的检查怎样确定看远的远用处方度数呢?下面本人有一些经验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对于一直佩戴近视眼镜的近视眼的顾客,我们的处方原则——舒适第一,清晰第二,不改变以前用眼习惯,尽量不要全矫或过矫。
因为如果客人配戴眼镜后不舒适,头晕、眼痛、血压上升,那客人是不会戴这副眼镜的,尽管这副眼镜很清晰,矫正视力很好,都是没有意义的。
另外给顾客的矫正视力不要过高,其实对于中老年人,如果没有特殊的视力需求,生活视力(视力≥0.6)就够了,当然如果顾客以前旧眼镜的矫正视力就比较高,我们的新眼镜的矫正视力是不能低于旧眼镜的矫正视力的。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校验和试戴调试1.成功的渐进多焦点眼镜试戴,镜片配戴十字应与患者两眼瞳孔中心相吻合如有偏差水平方向很难调整(单眼瞳距允差≤1毫米,如超标则须重作),垂直方向可通过托叶适当调整。
2.镜用加光实际测量比较困难。
因加光路径根据不同的屈光不正、不同的加光作不同的变化,则渐进多焦点的近用加光位置不一定在近用参考圈中心,测量也不一定精确。
除重新检查隐形刻印标记确定下加光外,可通过棱镜测量点进行验证。
一般附加棱镜度=2/3ADD。
3.在两隐形刻记的中心处棱镜测区测量棱镜度,注意两眼垂直棱镜度<1△,差异过大,会引起不适,则需重作。
4.如果在校验时,发现镜片上的标记被擦去了,可将镜片对日光灯从新点出隐形小刻印,然后据相应厂家的测量卡,重新标出远用测区和配镜“十”字等标记。
5.成功的渐进多焦点眼镜,还需患者的试戴适应。
首先应指导患者平视看远,在视远清晰情况下,请患者手拿报纸或书籍上下摆动头部,指导患者寻找看清文字的最佳位置吗,此位置即近用位。
尔后指导帮助患者下垂眼睛看中间距离,可借用近用视标,移眼前0.8—1毫米左右,告诉患者继续将头部作上下移动,在上下移动中要求患者选择镜片过渡槽中的最佳视力点。
患者知道和掌握了看远、中、近的方法后,还必须帮助患者了解渐进多焦点眼镜也有不足之处。
即左右侧边缘部分可能没有清晰视力。
注视像差所致,要求患者整体转动头部,即可得到清晰视力。
随着患者戴镜时间的增长和逐渐习惯,一般需1—2周时间即可适应。
渐进多焦点眼镜常见配戴不适原因分析1.诉看远时头部需前倾清晰。
可诊镜片“十”字偏高,应调整鼻托叶解决。
2.诉看远时头部需后仰。
可诊近视镜度偏高,远视度数偏低,与渐进多焦点眼镜远用屈光度确认原则不符。
3.诉远光区中间清晰,边缘模糊。
可诊镜片“十”字偏高,过渡开端定位过高,是否通过调整托叶解决。
4.诉远光区中间模糊。
可诊验光度数是否有误(老光不足,近视偏高或散光有问题),需重新验光。
老视初始add的前提条件和测量方法(二)老视初始add的前提条件和测量方法前提条件•年龄:老视初始add通常发生在中年及以上人群中,主要与年龄相关。
•遗传因素:老视add也与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老视add的患者,个体患病风险会增加。
•生活习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频繁读书、注意力过度集中等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老视add的加重。
•环境因素:过度暴露在强光、长时间眼部肌肉疲劳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老视add的发展。
测量方法使用眼镜度数计量1.前方光譜儀:通过测量眼睛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折射情况来确定眼镜度数。
这种方法精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的仪器,并需病人逐一检查。
2.自动折射计:自动折射计是一种机器,通过测量角膜折射度来确定眼镜度数。
此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但准确性相对较低,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测试。
眼底检查1.通过眼底检查可以了解眼睛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眼球、视网膜等。
老视add患者通常会有一些眼底变化,如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
2.眼底检查可以通过专业的眼科设备进行,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解读。
视力检查1.使用牛顿环或曼尼文字等常见的视力检查图标进行检查。
2.简单的视力检查可以用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老视add。
羊膜散瞳检查1.通过使用散瞳剂来扩张瞳孔,进一步检查眼睛内部结构,如晶状体、玻璃体等。
2.此方法需要医生指导并进行。
电脑验光1.通过电脑验光系统来测量眼睛的屈光度,了解眼球对光的聚焦情况。
2.电脑验光系统是一种数字化的眼镜验光方法,能够提供较准确的验光结果。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老视初始add的测量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测量和诊断。
当然,为了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