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314.79 KB
- 文档页数:27
GSM基础知识1、术语及概念1.1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1.2 CGI: 小区全球识别码用于识别一个位置区内的小区。
CGI=MCC+MNC+LAC+CI其中:MCC(Mobile Country Code):三个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0 ~999。
MNC(Mobile Network Code):二个十进制数,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99。
LAC(Location Area Code):范围为1~65535。
CI(Cell Identity):小区识别代码,范围为0~65535。
1.3移动台的国际身份号码ISDN(MSISDN),即用户手机号码结构:MSISDN=CC+NDC+SNCC:国家码,即在国际长途电话通信网中的号码,中国为86;NDC:移动服务访问码,移动为135——139,联通为130。
SN:用户号码,其中H1H2H3是HLR标识码,表明用户所属的HLR例如GSM移动手机号码8613981080001,86是国家码CC;139便是NDC,用于识别网号;81080001是用户号码SN,8108用于识别归属区。
1.4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IMSI),用户身份证号码IMSI=MCC+MNC+MSINMCC:Mobile Country Code移动用户的国家号,中国是460;MNC:Mobile Network Code移动用户的所属PLMN网号;中国移动为00,联通为01例:460-00-XXXX…XXX(15位)1.5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TMSI)用TMSI,用户身份保密、寻呼容量为IMSI两倍。
1.6 BCCH载波频率(BCCHNO)按照GSM系统要求,在每个小区中必须有且只有一个载频用于发送一些广播消息。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把时间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段(帧),再将帧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隙(信道)与用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依据时隙区分来自不同地址的用户信号,从而完成的多址连接。
这是通信技术中基本多址技术之一,一种数字传输技术,将无线电频率分成不同的时间间隙来分配给若干个通话。
在2G(为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被采用,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的多址技术中。
TDMA较之FDMA具有通信口号质量高,保密较好,系统容量较大等优点,但它必须有精确定时和同步以保证移动终端和基站间正常通信,技术上比较复杂。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
在GSM系统中,载频、频点、信道、容量、等的相互关系及具体解释GSM 分为900M和1800M两个频段,每个频段又分为上行和下行频段。
现在我以900M的上行频段为例,频段范围是890到915共计25M带宽。
以200KHZ为间隔在25MHZ的频段上来截取小的频段,1M有5段,25M就是125段,所以说GSM900有125个频点。
频点的概念就出来了,就是把你截取的这125个200KHZ的段的编号(1到125).假设5号频点,那他的频率值就是890+0.2*5=891M。
载频就是承载信道的频点或者说是频段,他与频点一一对应的。
假设说这个基站要三个载波,那就是选三段200khz的频段。
频率值根据频点可以算出来。
信道,信息在载频上传送,按照TDMA的8时隙分段,一个时隙就是一个信道。
每个载频对应8个信道。
由于每个信道传送的信息类型不同,又把信道分成各种类型,控制,专用,管理什么的。
GSM网络基础知识什么叫GSM?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
意思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分GSM900、DCS1800和PCN1900三个频段,一般的所谓的双频手机就是在GSM900和DCS1800频段切换的手机。
PCN1900则是别的一些国家使用的频段(如美国)。
GSM900/1800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
GSM900的手机最大功率是8W(实际中移动台没这么大的功率,一般的手机最大功率是2W,车载台功能大),而DCS1800的手机的最大功率是1W。
l GSM900/DCS1800/PCN1900的区别: GSM900是初始的GSM 系统, MOBILE 的功率从输出1W-8W, GSM900的通道从1 ~124, DCS1800的通道从512~885; DCS1800是低功率的, 最高是1W;l GSM的频段:GSM900 小区半径35km 上行880~915MHZ 下行将925~960MHZPHASE2: 890~925MHZ 和935~960MHZ; 通道号1---124.GSM1800小区半径2km(由于1800mhz手机的低功率) 上行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
PHASE2: SAME; 通道号:512—885. 为高密度的用户.GSM1900: 1850~1910MHZ 1930~1990MHZ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例如935-960 和890-915 相差45MHZ, 第二个通道上, 上行落后下行三个时隙.网络组成:1. BTS 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首要是收发器,收发器的多少决定小区的容量,一个收发器能支持8个用户。
一个小区由3 个天线,一个发射,两个接收(分级接收)。
GSM基础简介1.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是通指双方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2.移动通信的发展史:2.1 最早的移动通信是应用于军事通信,民用通信发展比较晚,早期的移动通信是模拟制式,属于模拟通信系流,由于模拟制式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容量小,语音清晰度不够容易被窃机.并机,保密性不高等,慢慢地被数字系统所代替。
其中有代表性的数字蜂窝包括欧洲的GSM,北美的ADC(1800MHz)和日本的PDC(1900MHz)在我国数字移动通信系流主要采用欧洲的GSM制式。
2.2 GSM采用频率为900MHZ它包括两个25MHz带宽的频段(TX890-915MHz)和(RX935-965MHz)接收和发射频差为45MHz。
2.3为了扩大容量GSM规范扩展出一个分支DCS1800MHz的新工作频段(TX1710-1785MHz)和(RX1805-1880MHz)及发频差为95MHz。
3.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和趋势:3.1 频段—由短波.超短波到微波。
目前主要是:150MHz-450MHz 900MHz 1800MHz频段未来将扩展到1-3GHz频段。
3.2 频段间隔—由100MHz 50MHz 25MHz。
3.3 调制方式—由模拟调幅到模拟调频,再到数字调制。
3.4 多址方式—由频分多址(FDMA)到时分多址(TDMA)或码分多址(CDMA)。
3.5 器件—由电子管到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微处理器。
GSM 900技术指标1.发射频2. 接收频率935—960MHz3. 收发频差45MHz4. 信道1—1245. 频道间隔200KHz每载波信道数(时隙数)8 7. 收发时差3时隙8. 调制速率270.833Kb/s9. 调制方式0.3GMSK1.Frame周期 4.615ms11.时隙周期576.9us12.功率级别5—19级(5—33dB)附:一.移动台最大功率2w(33dB)二. 移动台最小功率0.3W(5dB)GSM手机原理手机按功能分为三大部分:一逻辑音频部分;二射频部分(包括接收和发射);三输入输出接口部分一基带部分1.1 基带主要功能是程序数据的存储DSP 键盘输入和RX模块之间的通讯,对TX功率的控制,对电原管理模块的控制,SIM卡接口,串行下载接口,人机界面(显示. 背景灯. 蜂鸣器. 扬声器. 麦克风. 振子等)1.2 逻辑部分包括电擦写存储器,闪速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及语音处理器。
GSM基础知识介绍1、专业基础1.1GSM基础1.1.1GSM综述1、GSM的概念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
它是⼀种数字移动通信,较之以往的模拟移动通信,有较多的优点。
GSM的起源:泛欧数字蜂窝移动通讯⽹简称GSM系统,GSM原意为“移动通信特别⼩组”(Group Special Mobile),是1982年欧洲邮电主管部门会议(CEPT)为开发第⼆代数字移动蜂窝移动系统⽽成⽴的机构。
1987年GSM 成员国经现场测试和论证⽐较,就数字系统采⽤窄带时分多址TDMA、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RPE-LTP话⾳编码和⾼斯滤波最⼩移频键控(GMSK)调制⽅式达成⼀致意见。
1988年⼗⼋个欧洲国家达成GSM谅解备忘录(MOU)。
1989年GSM标准⽣效。
1991年GSM系统正式在欧洲问世,⽹路开通运⾏。
1992年世界上第⼀个GSM⽹在芬兰投⼊使⽤。
从此,移动通信跨⼊了第⼆代。
GSM的组织结构: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增设了“特别移动⼩组”(TC-SMG),⽤以负责有关数字移动业务标准的制定。
2、GSM系统的技术性能1)使⽤频段、双⼯间隔:√GSM900:890~915MHz(上⾏)、935~960 MHz(下⾏)。
双⼯间隔:45 MHz,带宽:200KHzGSM1800:1710~1785 MHz(上⾏)、1805~1880 MHz(下⾏)。
双⼯间隔:95 MHz,带宽:200KHzGSM1900:1850~1910 MHz(上⾏)、1930~1990 MHz(下⾏)。
双⼯间隔:80 MHz,带宽:200KHz2)、选址⽅式√FDMA/TDMA:Freq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时分多址)3)、调制类型:√GMSK(BT=0.3)实际应⽤3、GSM系统的技术规范及主要应⽤范围GSM规范共有12章规范系列:01系列:概述02系列:业务⽅⾯03系列:⽹络⽅⾯04系列:MS-BS接⼝和规范(空中接⼝第2、3层)05系列:⽆线路径上的物理层(空中接⼝第1层)06系列:话⾳编码规范07系列:对移动台的终端适配08系列:BS到MSC接⼝(A和Abis接⼝)09系列:⽹络互连10系列:暂缺11系列:设备和型号批准规范12系列:操作和维护重点掌握04、05、08系列4、GSM的主要特点:√1)频谱效率由于采⽤了⾼效调制器,信道编码、交织、均衡和话⾳编码技术,使系统更具⾼频谱效率。
GSM基础知识一:填空题(20分)1.【必考题】 GSM系统中,GSM900的频率范围是上行 890~915 (1分)MHZ,下行 935~960 (1分)MHZ,共有 124 (1分)个频点 (2分)2.【必考题】有两个类型的小区:即全向 (1分)小区与定向 (1分)小区(2分)3.【必考题】天线增益用 dBd (1分)或 dBi (1分)来表示,其中dBd表示偶极天线的相对增益, dBi 则表示各向同性天线(天线的能量均等地向各个方向辐射)的相对增益。
以下是dBd 和 dBi 的换算公式 G (dBi) = G (dBd) + 2.15 dB (2分)4.【必考题】广播信道包括 BCCH 、 SCH 、 FCCH ,公共控制信道包括 AGCH 、 RACH 、 PCH 、 CBCH ,专用控制信道包括 SDCCH 、 SACCH 、 FACCH (2分)。
5.【必考题】在AUC中产生一个用于鉴权和加密的三参数组,此三参数为 Kc (1分)、 SRES (1分)、 RAND (1分)。
6.【必考题】由于无线传输的多径传播的影响,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采用交织 (1分)技术能克服此影响.7.在GSM系统中,BSC与BTS之间的接口称为___ Abis __接口,BTS与MS之间的接口称为___Um__接口,BSC与码变换器之间的接口叫____Ater__接口8.36. SM主要接口协议分为三层,其中第三层包括三个基本子层:_无线资源管理(RR)、移动性管理(MM)、接续管理(CM) __。
9.对移动通信网络常见的干扰类型从频点上可分为(同频干扰)和(邻频干扰)10.70、分集技术主要包括__空间分集、___ 时间__分集、___ 频率 __分集、__极化__分集。
二:单选题(20分)1.【必考题】下面哪个单元通常与MSC放在一起统一管理? A (1分)A.VLRB.HLRC.AUCD.EIR2.【必考题】 GSM系统中,用户寻呼所使用的标识码为: B (1分)A.11位拨号号码B.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号码或TMSI(临时移动用户号码)号码 C.动态漫游号码 D.以上皆可3.【必考题】移动台开户数据和当前数据分别存放于 A (1分)A.HLR、VLRB.VLR、HLRC.VLR、MSCD.MSC、VLR4.【必考题】 GSM900系统中相邻频道的间隔和双工间隔为 B (1分)A.25KHZ和45MHZB.200KHZ和45MHZC.200KHZ和75MHZD.200KHZ和95MHZ5.【必考题】移动台在通话状态时HLR和MSC分别知道移动台在哪个区域? D (1分)A.HLR知道MS在哪个MSC服务区,而MSC知道MS在哪个位置区域(LAI)。
GSM基础知识1、GSM系统网络结构MS:移动台BTS:基站收发信台BSC:基站控制器TC:码型转换器MSC:移动交换中心VLR:拜访位置寄存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EIR:设备识别寄存器AUC:鉴权中心2、GSM频段:下行:(900M )935-960MHZ (1800M)1805-1880上行:(900M )890-915MHZ (1800M)1710-1785GSM900M:频率带宽25M,双工间隔45M。
DCS1800M:频率带宽75M,双工间隔95M。
中国移动使用:1-95号频点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度的关系为:F(N)=890MHZ+N0.2MHZ(下行)N=1-124上行=下行+45MHZF(N)=1710.2MHZ+(N-512)0.2MHZ(下行)N=512-885上行=下行+95MHZGSM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
3、GSM系统按其功能,分为4个子系统:MS、BSS、NSS、OSS4、GSM系统的多址方式:FDMA、TDMA5、GSM系统无线接口的最小传输单位是Burst,GSM系统调制方式为:GMSK,GSM系统采用的编码方案是13KBIT/S的RPE--LTP编码(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6、TDMA信道GSM中的信道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
逻辑信道分为业务信道(TCH)和控制信道(CCH)业务信道分为语音业务信道(TCH/F、TCH/S)数据业务信道(TCH/9。
6等)控制信道(CCH)分为:广播信道(BCH)、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广播信道(BCH):BCCH、FCCH、SCH公共控制信道(CCCH):RACH、PCH、AGCH专用控制信道(DCCH):SDCCH、SACCH、FACCH6、GSM系统的分集接收包括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集和极化分集7、TA的意思为时间提前量,目的是保证BTS和MS工作在同一时隙内。
GSM基础知识1、GSM调制方式:G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2、多址技术:TDMA/FDMA/CDMA;3、GSM手机调整发射功率等级的步长为:2dB;GSM900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8W;DCS1800移动台的最大输出功率1W;4、GSM系统组成部分:MS/BSS/NSS;5、Um:ms between bts、A:bsc between msc;abis:bts between bsc;6、IMSI=MCC+MNC+MSIN7、CGI=LAI(MCC+MNC+LAC)+CI;8、BSIC=NCC+BCC;(6bit编码)9、MSISDN=CC+NDC(国内接入号:130~139)+SN(如:8613506991049);10、位置更新的几种原因:常规位置更新、IMSI附着与分离、开关机;11、12、在移动通信中,无线信号从发射机到达接收机的主要途径有(A、B、C、D)。
A. 直射B. 反射C. 绕射D. 散射E. 衍射13、天线增益单位为(B,C)。
A. dBB.dBiC. dBdD. dBcE.dBm14、快衰落电场强度概率密度函数服从( C );快衰落主要有哪几种形式(B、D、E );用来克服快衰落的技术有哪些(G、I、K )。
A、对数正态分布B、时间选择性衰落C、瑞利分布D、空间选择性衰落E、频率选择性衰落F、天气选择性衰落G、信道交织技术H、傅立叶变换I、空间分集技术K、RAKE接收机技术15、GSM最大覆盖距离为35km,计算如下:1/2*3.7us/bit*63bit*c=35km16、功率控制-----信号在无线传送过程中,为了减少干扰,提高频谱利用率,延长电池寿命,会改变传送功率。
17、抗快衰落措施-分集:•时间分集:符号交织、检错、纠错编码•空间分集:采用主、分集天线接收。
主、分集天线的接收信号不具有同时衰减的特性。
基站接收机对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同时延信号的均衡能力也是一种空间分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