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与两位数乘除法一天30题教学内容(2021最新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109.89 KB
- 文档页数:22
一、三位数两位数笔算的重要性1.1 学生学习数学时,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运用笔算的技巧进行计算。
1.2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笔算是基础数学运算中的重要一环。
1.3 通过练习和掌握三位数两位数笔算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
1.4 由于笔算涉及到对数字的分解、组合和操作,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三位数两位数笔算的方法2.1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2.1.1 先以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个位数;2.1.2 然后以两位数的十位数乘以三位数的个位数,得到的结果应该乘以10;2.1.3 最后以两位数的个位数乘以三位数的百位数,得到的结果应该乘以100;2.1.4 将以上三个结果相加即可得到最后的乘积。
2.2 三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2.2.1 先将被除数与除数对齐,然后找出商的个位数;2.2.2 将求得的商的个位数乘以除数,并将结果与被除数的百位数及十位数相减;2.2.3 将上一步骤的差再与除数相减,得出商的十位数;2.2.4 最后再进行一次减法操作得到最终的商。
三、三位数两位数笔算乘法除法题库3.1 三位数两位数的乘法题库:3.1.1 123 × 45 = ?3.1.2 234 × 67 = ?3.1.3 345 × 78 = ?3.1.4 456 × 89 = ?3.1.5 567 × 90 = ?3.1.6 678 × 12 = ?3.1.7 789 × 23 = ?3.1.8 890 × 34 = ?3.1.9 901 × 45 = ?3.2 三位数两位数的除法题库:3.2.1 345 ÷ 12 = ?3.2.2 456 ÷ 23 = ?3.2.3 567 ÷ 34 = ?3.2.4 678 ÷ 45 = ?3.2.5 789 ÷ 56 = ?3.2.6 890 ÷ 67 = ?3.2.7 901 ÷ 78 = ?3.2.8 123 ÷ 89 = ?3.2.9 234 ÷ 90 = ?四、三位数两位数笔算的教学策略4.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两位数的笔算,例如用购物的情景、跑步的距离等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方法。
三位数乘除两位数各三十题四年级数学第一篇:三位数乘除两位数各三十题四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寒假练习题ed2k://|file|43_39_whole.wmv|1111104973|1e1d25d4b8a6e 07856e1d00464daed2b|/289×32=356×89875×47=542×21= 567×43=197×28=549×72= 547×47= 329328×68=457×38=375×48= ×87= 875×25=862×72=375×49= 356×33= 568852×47=546×94=781×48= ×27= 375×48=758×32=356×81= 231×28= 555×68457×44=375×46=289×33=356×18=875×83=798÷32=135÷89=453÷68=356÷42= 452÷43=197÷27=356÷85= 197÷24= 159328÷74=328÷38=963÷28= ÷32= 741÷32=567÷91=457÷75= 345÷42= 114289÷32=567÷43=328÷68= ÷43= 357÷47=567÷54=789÷72= 446÷28= 159÷72=197÷39=775÷68=451÷43=332÷28=457÷98=第二篇: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题姓名:班别:145×12= 1、135×12= 2、176×46= 3、325×26=454×145= 68、43×129= 911、12×124= 12、237×83=5、36×254= 7、32×164= 10、85×215= 13、322×35=、83×217=、25×328=、28×153= 14、85×142= 15、16×134= 16、34×246 160×30= 1719、180×50= 20360×12= 22 24、320×16= 2536×120= 27、220×40= 18、290×30= 21、390×14= 23、280×15= 26、18×230= 28、160×60=、460×80=、350×15=、430×26=、26×320= 29、23×340= 30、27×150= 31、87×410= 106×30= 32、206×40= 33、208×30= 34、305×50= 3573×207= 39、18×103= 40236×43= 208、108×90= 3637、26×108= 38、69×105= 41×56= 720、209×60=、25×306=、19×302= ×42=407×35= 480×50= 305×30=240×220= 27×142= 306×24=703×50= 26065×390= 4228×25= 412×17= 124×14= 480×102= 34×21= 157×35= 408×36= 120×70= ×72= ×43= ×24=315230×40= 450×300= 135×24221×16 307×26 183×15 58×912408×25 315208×56 162308×21703×50 260×47 508×21130×24 135×14 480×15 23664×321 ×12 306×70 2008×43 ×15 ×24= ×36 71365×390 42×102 720×42 480×50第三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本课程是以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学生作为起点,通过联系的新老知识,独立的查询和团队合作,掌握计算方法可以正确计算,理解三位数二维数据,数字算术算法原因。
四年级三位数乘除两位数计算题大全1. 325×24 = _7800解析:先用 4 去乘 325 的每一位,得到 1300,再用 20 去乘 325,得到6500,最后将两次的结果相加,即 1300 + 6500 = 7800。
2. 456÷12 = _38解析:从最高位除起,先用 12 试除 45,商 3 余 9,再用 12 试除 96,商 8 正好除尽。
3. 789×15 = _11835解析:计算时分别用 15 的个位 5 和十位 1 去乘 789,然后将所得的积相加。
4. 678÷26 = _26解析:先用 26 试除 67,商 2 余 15,再用 26 试除 158,商 6 正好除尽。
5. 567×32 = _18144解析:按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6. 891÷27 = _33解析:从高位除起,依次进行计算。
7. 432×45 = _19440解析:注意数位对齐,正确计算每一步。
8. 765÷15 = _51解析:通过试商来求出商的值。
9. 345×67 = _2311510. 987÷39 = _25·s·s12解析:求出商和余数。
11. 654×28 = _18312解析:按照乘法法则逐步计算。
12. 741÷21 = _35·s·s6解析: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13. 523×76 = _39748解析:认真计算,不要出错。
14. 852÷18 = _47·s·s6解析:求出商和余数。
15. 478×59 = _28202解析:乘法运算,注意乘积的数位。
16. 630÷18 = _35解析:熟练掌握除法运算。
17. 389×87 = _33743解析:仔细计算每一步。
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练习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的乘法运算,并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理解三位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与同学一起完成乘法和除法练习。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乘法和除法的实例题等。
2. 学生准备: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的乘法题,例如:758 × 9,并请一位学生上台解答。
让学生们观察解答过程,了解三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2. 乘法练习(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
发给每组一套练习册,上面列有5道三位数的乘法题目。
要求学生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计算出答案,并写在练习册上。
每组完成一题后,由一名代表上台将答案告诉教师,并解答答案的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
3. 除法练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的除法题,例如:948 ÷ 6,并请一位学生上台解答。
让学生们观察解答过程,了解三位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4. 乘法和除法练习比赛(30分钟)将学生分成两个队伍,每个队伍选出一名代表上台。
教师出示一个乘法或除法的题目,两名代表同时抢答,并在黑板上写下计算过程和答案。
答对的队伍获得一分,并继续下一轮比赛。
比赛结束后,计算每个队伍的总分,表扬获胜的队伍。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乘法和除法练习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提高计算能力,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乘法和除法练习,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和比赛的方式更好地掌握了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实例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规律,同时比赛活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练习和比赛中,避免有些学生被边缘化。
同时,在评价环节要注重对每个学生的个别表现进行认可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