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21
六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和分析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扇形统计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和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实例来进行讲解和演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是一种常见的统计图形式。
2.让学生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3.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自己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扇形统计图的实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扇形统计图吗?扇形统计图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扇形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扇形统计图可以展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通过实例来解释和演示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并能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扇形统计图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掌握绘制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2.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原理,能灵活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扇形统计图模板。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扇形统计图。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绘制扇形统计图,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优势。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绘制扇形统计图的心得。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6.巩固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扇形统计图的概念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易于显示各部分占整体的比例3.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确定各部分的比例–画出扇形图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知识点01: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中每个扇形分别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这样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
知识点02:统计图的选择要想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要想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选择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0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只能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不能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知识点04:已知总数量,根据扇形统计图求各部分量是多少,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考点01:扇形统计图【典例分析01】如图是彤彤家12月份生活支出费用情况的统计图。
(1)彤彤家12月份购物支出费用最多,其他支出费用最少,赡养老人支出费用占总支出的17%。
(2)如果彤彤家12月份总支出费用是1500元,彤彤家12月份的教育支出费用是多少元?(3)如果彤彤家12月份生活费支出费用是200元,彤彤家12月份总支出费用是多少元?【分析】(1)把12月份的总支出看作单位“1”,减去已知各项支出的分率,求出赡养老人的分率;观察扇形统计图即可得出各支出费用占比的多少;(2)用总支出乘教育支出费用占的分率即可;(3)用生活费支出除以对应的分率10%即可。
【解答】解:(1)1﹣36%﹣10%﹣9%﹣28%=17%答:彤彤家12月份购物支出费用最多,其他支出费用最少,赡养老人支出费用占总支出的17%。
(2)1500×28%=420(元)答:彤彤家12月份的教育支出费用是420元。
(3)200÷10%=2000(元)答:彤彤家12月份总支出费用是2000元。
故答案为:购物,其他,1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关键是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变式训练01】如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扇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构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他们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制作扇形统计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
3.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工具,如纸张、剪刀、彩笔等。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从而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扇形统计图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对比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通过这两种统计图获取信息。
但是,对于扇形统计图的了解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单元分析
适于差生的学习。
2、教学方式单一,整个课堂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占据了多半,没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讨论交流平台。
课后我深深认识到讨论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问题展形讨论,学生会相互补充,产生各种灵感和火花。
学生在讨论中可以不断完整自己的知识。
3、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不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导致学生所提出的错误问题没有加以教正。
如:喜欢篮球运动项目的人比喜欢足球运动项目的人多篮球的百分之几?
4、评价激励机制不够。
平时教学中不太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因此在这节课中对表现出色的同学没能给予及时的激励评价。
《扇形统计图》(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我今天要教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扇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第六章第四节讲述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能够正确地解读扇形统计图所传递的信息,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特点,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所传递的信息和如何正确地解读扇形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扇形统计图的样本和一些实际的数据,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扇形统计图的概念,比如通过一个学校的体育活动情况来展示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然后,我会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绘制扇形统计图。
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通过扇形统计图来分析和解读数据。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扇形统计图的作业,比如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解读扇形统计图所传递的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看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准备和教授《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时,我注意到几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
这些细节不仅是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关键,也是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