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两首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5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儿童诗两首》课文原文及赏析课文原文: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夏日小池景象。
首句“泉眼无声惜细流”,通过“无声”和“惜”字,形象地表现出泉水涓涓流淌的静谧之美。
接着,“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借助“照水”和“爱晴柔”,展现了树木倒影在水面上的喜爱阳光的柔和之态。
后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以“小荷”和“蜻蜓”为焦点,生动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生命活力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这首诗以牧童为主线,描绘了一幅活泼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首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展示了牧童在田野间自由自在、快乐歌唱的场景,其歌声甚至能震动林木,体现了儿童的纯真和活力。
后两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描绘了牧童在听到蝉鸣后,瞬间从欢歌变为静默,准备捕捉蝉的情景。
这一转折既表现出儿童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精神,也揭示了他们在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之心。
两首诗都是以儿童为主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儿童的纯真、好奇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同时,这两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富有诗意,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和欣赏。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引导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
《儿童诗两首》优质教案两篇教案一:《儿童诗两首》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儿童诗两首》,包括《悯农》和《春晓》。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2.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情感。
3. 学会欣赏和评价儿童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重点: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诗文文本3. 朗读录音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介绍诗人:介绍李绅和孟浩然,让学生了解诗人的背景。
3.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诗,注意停顿和韵律。
4. 讲解诗歌:解释诗中的生词和意思,解读诗的意境和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的意思。
6. 欣赏与评价: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进行互相评价。
7.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六、板书设计1. 《悯农》2. 《春晓》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悯农》和《春晓》的意思。
2. 答案:《悯农》悯农,悯农,农夫辛勤耕作,一粒粮食,一滴汗水,不容易收获。
城市人,不知道,盘中餐,来源是,农田里,辛苦劳作。
《春晓》春晓,春晓,春天的早晨好,花开花落,一夜之间,春天来了。
风雨雷电,提醒人们,春天来了。
鸟儿欢叫,蝴蝶飞舞,春天真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的意思和意境。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儿童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二:《儿童诗两首》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儿童诗两首》,包括《静夜思》和《寻隐者不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
2. 理解两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情感。
3. 学会欣赏和评价儿童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儿童诗两首1. 《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空像钩钢,
装饰了我们的夜晚。
小星星闪烁不停,
带给我们温馨的梦。
让我们快乐入眠,
希望明天更加美好。
2. 《小草儿》
小草儿绿又嫩,
吹着微风摇来摇去。
逗得小鸟儿欢笑起,
在天空飞翔自在。
小草儿地下钻出头,
它们是大地的宝贝。
雨水滋润它们成长,
阳光照耀它们荣耀。
儿童诗歌展现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启发儿童的思维和情感发展。
以上两首儿童诗以简洁明
了的语言描述了小星星的美丽和小草儿的成长,给予儿童一种纯真、温馨、快乐的感受。
《儿童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儿童诗。
(2)理解两首儿童诗的主题和寓意。
(3)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2)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儿童诗。
2. 理解两首儿童诗的主题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的理解和运用。
2. 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儿童诗两首》。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第一首儿童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把握诗歌的节奏。
(2)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教学第二首儿童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把握诗歌的节奏。
(2)教师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活动环节:(1)学生模仿两首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创作自己的小诗。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大家共同欣赏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儿童诗。
2.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儿童诗的主题和寓意。
3. 学生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儿童诗歌,进一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寓意。
儿童诗——《儿童诗两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习两首儿童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诗歌带来的乐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理解诗歌中传递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如友谊、自然美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一:《夏天的夜晚》诗歌内容简介:描述了一个夏夜的美丽景色,夜晚的宁静和星空的璀璨。
学习生词:夏夜、星空、萤火虫等。
2.2 诗歌二:《小池》诗歌内容简介: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学习生词:小池、荷叶、青蛙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诗歌一:《夏天的夜晚》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绘画或手工艺品,表达对诗歌的情感。
3.2 诗歌二:《小池》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描写。
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色。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讨论和创作,观察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4.2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通过讨论和创作,观察学生对诗歌传递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观的认同。
评估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形成的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诗歌文本:提供两首诗歌的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5.2 绘画或手工艺品材料:提供绘画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方便学生创作。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儿童诗的资料,供教师参考和扩展教学内容。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儿童诗,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提供一些创作提示,如选择一个自然景物,描述它的美丽和特点。
学生通过创作,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想》高洪波,笔名向川,诗人,散文家,1951年12月生于内蒙古。
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69年应征入伍,任陆军四十师炮团战士、排长。
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78年转业后历任《文艺报》新闻部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作协副主席。
干过行政工作,编过大型期刊。
代表作品:出版过儿童诗集《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种葡萄的狐狸》、《少女和泡泡糖》、《飞龙与神鸽》,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司马台的砖》、《人生趣谈》、《为二十一世纪祈祷》、《柳桃花》、《避斋走笔》、《高洪波散文选》,评论集《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缪斯的情话》等。
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其中,《我想》这首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和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一起进入了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第九课。
《童年的水墨画》张继楼,1926年出生。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曾任四川省作协理事,重庆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
重庆市第八届人大代表。
主要艺术简历和艺术成就:解放前即开始发表小说、散文。
参加革命后,由于工作需要,向民间艺人学习曲艺创作,发表和整理出版了十多本唱词(包括传统相声)。
后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出版儿童文学集(包括儿歌、儿童诗、民间故事)20多种。
主编儿童文学读物30多种,有20件作品在全国、省(市)级报刊的儿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中获奖(其中获全国一等奖1件、三等奖2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作品:儿童诗集《唱个歌儿给外婆听》《夏天到来虫虫飞》《写给孩子们的诗》《童年的水墨画》等,作品多次获奖。
儿童诗大全儿童诗——《渔火》夜静悄悄的河水是一个乖孩子听月亮妈妈的话睡觉了渔夫点亮了渔火河水就像睁开了眼睛在说着梦话儿童诗——《小童话》在云彩的南面,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儿童诗——《虫和鸟》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我把姐姐洗好的小手帕一只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一群白鹭鸶在微风中飞舞。
儿童诗——《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乐颠颠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婆婆,婆婆,这是只会唱歌的蝈蝈,在我上学时,好让它替我给你唱歌。
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听到百鸟齐呜的欢歌。
儿童诗——《窗前,一株紫丁香》路已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作伴。
您听,您听,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解除一天疲倦。
儿童诗——《湖滩上,有一对天鹅》蓝天上飞着一对雪白的天鹅;湖心里飘着两片美丽的云朵。
云朵驮着天鹅,天鹅衔着云朵,轻轻地,轻轻地在湖滩上降落。
天鹅踏着乐点翩翩起舞,摇动起苗条美丽的长1/ 10脖,圆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四处寻觅着什么?护鸟的孩子格格地笑了,天鹅跟着唱起儿童诗——《快乐的鸟儿》鸟孩子树公公,树婆婆,从早到晚乐呵呵。
他们的孩子最美丽,蓝、绿、花、白、红、黄、褐。
他们的孩子最活泼,飞来飞去唱着歌。
千千万万鸟孩子,最爱树公公、树婆婆。
大雁蓝天召开运动会,大雁表演团体操:排一字,笔笔直;排人字,呱呱叫。
儿童诗——《发光的鸟巢》荷塘_儿童诗歌呱呱,咯咯,荷塘里青蛙好多。
我想逮住一个,青蛙一只只逃脱。
水花溅满荷叶,留下银珠颗颗。
我去抓水珠,水珠立刻滑落,哦,它们不属于我。
我静静地看着水珠,我美美地看着翠荷,瞧鱼儿游来游去,听青蛙快活地唱歌。
儿童诗——《妈妈的爱》妈妈的爱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儿童诗两首》的课文原文《儿童诗两首》的课文原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学到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诗两首》的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诗》的课文原文篇1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汲取甜美的营养,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童年的水墨画街头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儿童诗》的课文原文篇2我想把身体装在大树里,种在春天的'田野上,让小鸟在我的枝头歌唱,长啊,长——大地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头发接在柳树的柳絮上。
飘在微风中,感受微风的轻柔,飘啊,飘——飘到遥远的那方。
我想把眼睛装在飞机上。
看飞机穿过云层,在朵朵白云中飞翔,望啊,望——看出蓝天下的精彩。
我想把我自己融入到蓝色的大海里。
变小鱼,四处游动,变海草,四处摇摆。
成为海龟和海豚,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游啊,游——畅游整个大海。
不过,畅游整个大海,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儿童诗》的课文原文篇3 我想把头发种在春天的大地上。
带着无尽翠绿,长成可爱的小草,晃啊,晃——晃出春日的乐章。
我想把耳朵装在大大的白云上。
儿童诗两首
1.《小蜜蜂飞来飞去》
小蜜蜂飞来飞去,花儿献上甜蜜。
花丛中绽笑颜开,小蜜蜂忙忙碌碌。
天空蔚蓝似海洋,小蜜蜂不断游荡。
采集稀世美香焰,奉献给蜜蜂家园。
闲适美好花园中,总能听到蜜蜂声。
啊,小蜜蜂宛如音乐,让人心情愉悦。
2.《小狗宝贝》
小狗宝贝真可爱,毛茸茸的一张脸。
四只脚儿乱蹦跳,哈喇子滴答滴答。
尾巴像个小旗子,摇来摇去还跳起。
东跑西窜乐开怀,陪伴孩子一整天。
小狗宝贝守家园,忠实保卫亲人间。
无论白天或黑夜,都能守护岁月长。
带着小狗宝贝,一起踏出远大路。
欢声笑语不断绕,快乐伴我成长。
以上是两首儿童诗,第一首《小蜜蜂飞来飞去》描绘了小蜜蜂在花丛中勤劳充实的景象,以及小蜜蜂带给人们的愉悦感受。
第二首《小狗宝贝》则展现了小狗宝贝的可爱和忠诚,以及小狗宝贝带给孩子们的欢乐和陪伴。
愿这两首儿童诗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心情和美好的回忆。
《儿童诗两首》课文简说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
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与本组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富有形象感。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