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4-22张可久散曲二首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6
赏析语句:鉴赏之要阅读一首诗,能知道它美(妙)在何处,能就诗的某一点、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能从某个角度写出美(妙)的一二来,这是我们鉴赏诗歌的基本活动和目的,也是高考考查古诗的一个基本要求。
可惜,有时大量繁琐、机械的训练,让我们连这一基本的审美感知都失去了,做完了一道诗歌鉴赏题,竟不知它“美”在何处。
赏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审美活动。
赏析的对象可以是整首诗,可以是诗中某个字,甚至一个标点。
从高考的角度看,一般是以“句子”(含某联某阕)为赏析对象的。
赏析语句是一种综合运用诗歌鉴赏知识的题型。
它几乎涵盖了诗歌鉴赏的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所有的知识点。
1.(2013·广东)《鹧鸪天》(原词见“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是苏堤也皱眉”写自己清明时节因思乡而夜晚无眠,漫步江头,折柳而归,虽非故乡苏堤之柳,也足以撩动思乡之愁,且更令人愁眉不展。
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远离故乡折柳,实只能徒增烦恼,将自己的思乡愁绪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来。
解析解题要结合前句“夜来折得江头柳”,杨柳原为离别的象征,而远在异乡折柳,更添愁绪。
2.(2012·广东)《余杭四月》(原诗见“古诗词鉴赏四讲之三角度与步骤:答好表达技巧题的前提”)“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
元散曲教案【教学目的】知识:1、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把握小令、套数、杂剧的异同。
2、了解作者。
技能:掌握元散曲分析的基本方法,把握散曲的思想内容。
情感:体会山水风光和讥时咏史这两种风格的元散曲的表现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对元曲一般特征的把握和对曲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把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自读、范读、齐读),分析,讨论,课下自查资料与课上总结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1、马致远(约1250—1321),字致远,号东篱。
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
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凌波仙]吊曲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
战文场,曲状元。
姓名香贯满梨园。
”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
散曲有小令115,套数16,残套7。
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
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
2、张可久(约1280一约1348),号小山。
一生坎坷,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
七十多岁尚迫于生计,为昆山幕僚。
张可久为元代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套数9),朱权盛赞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
李开先:“元之张(可久)、乔(吉),其犹唐之李、杜乎!”二、山水风光元散曲:(一)【双调·寿阳曲】山市晴岚1、朗读: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2、分析理解:1)花村外,草店西:开句切人题目中的“山市”。
“花村”指山花烂漫的山村。
“草店”指山野小店(即“市”的象征)。
其中的“外”和“西”,把视野放宽,不只是写“花村”和“草店”本身,而是写更宽阔的自然风光。
2)晚霞明雨收天霁:“晚霞明”写山市上空景象——一片清新通明,霞光万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第1 课王维诗四首一、作者介绍王维(701 —761) ,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后迁居蒲州( 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辋川庄作1 .写作背景简介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2 .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曰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20关汉卿散曲二首贝多芬之吻我16岁时和音乐老师发生了分歧而陷入困境。
那时,李斯特最后一个在世的学生著名钢琴家冯·索尔先生来到布达佩斯,要求我为他演奏一曲。
我尽全力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和舒曼的《蝴蝶》。
最后,当我结束演奏时,冯·索尔先生站起身并在我的前额上吻了一下说:“我的孩子,当我在你这么大时成了李斯特的学生。
在我的第一课后,李斯特先生吻我的前额说‘好好记住这个吻,这是贝多芬先生听完我的演奏后给我的’,为了把这份神圣的遗产传给后人,我已等了许多年,现在我认为你应该得到它。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比冯·索尔先生对我的赞扬更有意义的事了。
贝多芬之吻奇迹般地使我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帮助我成为今天的钢琴家。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贤者小学以明,不贤者废学为昏。
——方孝孺赏读:贤能的人稍微学学就明白,不贤明的人废弃学习变得昏暗。
学习能使人长智。
株守一隅,自画封域,而不知墙外之有天,身外之有地。
——魏源《海国图志》赏读:狭隘地守住一块小地方,自己圈成围墙,却不知墙外还有天,身外还有地,好像是井中之蛙、蜗牛在壳中一样。
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刘梦得文集》赏读:自然界的规律在于使一些生物不断生育生长,它的表现作用是有强有弱的。
人世间的规律是法制,它的表现作用在于辨明孰是孰非。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昌黎先生集》赏读: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
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一、作者视窗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又作一斋、已斋),大都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
◆4即景抒情诗四首轿夫的快乐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思想家罗素,在1924年来到中国的四川。
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当时正值夏天,天气非常闷热。
罗素和陪同他的几个人坐着那种两人抬的竹轿子上峨眉山。
山路陡峭险峻,几位轿夫累得大汗淋漓。
此情此景,使罗素没有了心情观景,而是思考起几位轿夫的心情来。
他想,轿夫们一定痛恨他们几位坐轿的人,这么热的天,还要他们抬着上山。
甚至他们或许正在思考,为什么自己是抬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
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
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时发出高兴的笑声。
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这个故事。
而且,他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是错误的。
微感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赏读: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不忧不惧就能做到泰然自若,心平气和。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赏读:曾子说:“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负重任,路程遥远。
”如果一个读书人虽然饱读诗书但却没有坚强的意志,狭隘的心胸遇到困难时就会中途退缩。
做事没有自己的意见和原则,那他就是一个懦弱无刚的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赏读: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睬)。
”在孔子看来,人幸福与否更多地取决于感受幸福的能力。
幸福总是朴素的,一如粮食、空气和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赏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处,却不肯随声附和。
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一、作者视窗《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第一单元检测题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驰骋.(chěn)蓦.然回首(mò)踯.躅(zhí) 怏怏.不乐(yàng)B.刹.那(chà) 踌.躇满志(chóu)晌.午披荆.斩棘(jīng)C.椽.子(chuán) 桀.骜不驯(jié)纤.云否.极泰来(pǐ)D.编纂.(骁.勇善战勾.当(gòu) 追本溯.源(sù)解析A项“骋”读chěng;B项“晌”读ng;C项“纤”读。
答案 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蕴育分争驰骋疾风劲草B.诀别朝廷问候震耳欲聋C.演译松弛困扰粗制滥造D.失世掂量砝码目不暇接解析A项蕴育—孕育,分争—纷争;C项演译—演绎;D项失世—逝世。
答案 B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
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B.肆意C.忤逆D.颐养天年解析A项“泾渭分明”用来比喻界限分明。
而题目则表示认识深入清楚。
B项“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性子做,此处使用恰当。
C项“忤逆”指不孝顺,这里将大自然喻作人类母亲,使用恰当。
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此处指人类因肆虐自然而不得善终,使用恰当。
答案 A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1月18日,唐老鸭等迪斯尼明星和10名来自日本各地的嘉宾与米老鼠同一天生日参加了生日会,他们为米老鼠带来了一个高约2米的巨大的蛋糕。
B.随着“山寨”含义的不断延伸,许多网友将那些热播电视剧的剧情、人物和风格,并将其改头换面的“本土”电视剧,形象地称为“山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