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光学作图
- 格式:doc
- 大小:3.60 MB
- 文档页数:17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6类中考作图问题》一、光学作图的理论依据1.光沿直线传播①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②利用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公理。
2.光的反射定律内容(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②像和物的大小相同;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物在平面镜里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⑤像和物“左右相反”.4.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甲所示);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乙所示)。
(4)光路是可逆的。
5.透镜作图的依据就是熟练掌握透镜的三条基本光路(1)凸透镜(如图):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过焦点。
3)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此外,过两倍焦距处的光线折射光线过两倍焦距处。
(2)凹透镜(如图):1)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3)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焦点,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6.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A.心中要强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的基础知识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大小正倒虚实无限远v=f 极小光斑测焦距u>2f 2f>v>f 缩小倒立实像照相机u=2f v=2f 等大倒立实像测焦距2f>u>f v>2f 放大倒立实像幻灯机(投影仪)u=f 无限远获平行光源和测焦距u<f 同侧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2)二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3)倒立的都是实像、正立的都是虚像;(4)当u>v时,像是缩小的;反之,像是放大的;(5)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和像都增大;反之,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
题型复习(四)作图题作图题是中考常见的、基本的题型,一般是根据题目的要求,作出适当的图像、图线.它的特点是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来面目,有助于同学们对物理问题的深化理解和认识.题型之一光学作图光学作图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分值约2分~4分.光学作图的内容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透镜对光的作用.做这类图时光线要用实线加箭头、实像画成实线,光的反向延长线、虚像、辅助线要用虚线表示,在解答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光路可逆性的思想.1.光现象相关作图(2014·遵义)小芸家在装修房子时,为了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根据成像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像是虚像,要用虚线连接.2.透镜相关作图(2014·凉山)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点拨: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其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平行过焦,过焦平行,光心不变”.1.(2014·哈尔滨)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2015·德州)“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3.(2015·泰安)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4.(2015·营口)如图所示,在水池里有一个点光源S,SP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在SP的传播方向上有一块平面镜,QM是SP经此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平面镜的准确位置和光线QM进入空气后的大致传播方向.5.(2015·苏州) 将一矩形玻璃砖从中间斜切后,向左右沿水平直线拉开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左侧面垂直射入,画出这条光线从右侧玻璃砖射出的折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6.(2015·广西)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光路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和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S′.7.(2015·南充)如图,有两束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完成光路(F为焦点,O为光心).8.(2015·广东)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9.(2015·岳阳)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和出射光,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10.(2014·兰州)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参考答案例1例2针对训练1. 2. 3. 4.5. 6.7.8. 9.10.。
专题02:光学作图光学作图是学习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省市中考的主要的考查点之一。
通过光学作图能考查学生对光学知识模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也能考查学生的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的主要有反射作图、折射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和透镜作图四个方面的作图。
一、光学作图要求:在光学作图中,无论是哪类作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清实线和虚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折射光线均用实线表示,虚像、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等均用虚线表示。
2、光线连续不能断开,箭头要标正确:入射光线的箭头方向都是“指向界面”,反射、折身光线的箭头方向都是“背离界面”;3、分清角的关系:不要把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反射面或界面的夹角视为入(或反或折)射角。
4、作图一定要用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作图清晰规范,不能涂改。
5、法线与界面或反射面垂直,标垂直符号。
二、光学作图方法:1、反射作图:方法一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适用于较简单的作图:(1)过入(反)射光线和界面的交点且垂直界面作法线(用虚线表示),并标垂直符号;(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利用量角器作出反(入)射光线,并标上箭头。
方法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适合较复杂的作图:(1)作发光点关于平而统的对称点,即像点;(2)用虚线连接像点和光线接收点(或人眼)交平面镜于一点,即为反射点;(3)用实线连接发光点与反射点,标上箭头为入射光线,用实线连接光线接收点(或人眼)与反射点,标上箭头,即为反射光线。
2、折射作图:(1)确定入(折)射点: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折)射点;(2)根据法线和折射面垂直,过入(折)射点作出法线(用虚线),并标出垂直符号;(3)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画出入射光找的折射光线、或画出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入射角还是折射角,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4)对于较复杂的折射作图,由于人的眼睛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可以连接人眼和人眼看到的像,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确定入射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注意传播方向。
23空气 眼 空气 眼4’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MN中的像,SA56甲789甲 乙 丙 甲 丙甲 乙 丙 甲 丙 )如图丙所示,画出斜面对木块支持力的示意图。
)如图甲所示,画出小球自由滚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如图乙所示,画出小球在空中飞行受到阻力的示意图。
(1)如图甲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如图丙所示,画出汽车匀速向左行驶所受力的示意图。
)如图丙所示,画出氢气球匀速上升时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如图甲所示,分别画出拉力和物体G 的力臂L 1、L )如图乙所示,画出作用在点最小动力F 1的示意图和阻力的力臂L 2。
10乙 丙甲 乙 丙)如图甲所示,要使拉力为物体重的3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
)如图乙所示,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如图丙所示,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按V 绳=1/2V+ -AD BC乙ADBC丙+ -A BC P DA DBC ADBC P乙S 1S +-丙+-S 1 S 2-+S 1S 2+-√电磁学】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通电螺线管两端的磁极。
电流由左端流入,因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电源左侧为正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极。
已知电源的极性,判断螺线管两端的极性的方法:(1)标上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再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流方向是从c经通电螺线判断导线中电流方向的方法:弯曲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电流极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法。
首先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标出与螺线管相连的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光学作图题物理作图题是黄冈市中考理综试题的一个题型,重点考查光学、力学和电学作图,其中光学作图题是常考内容,为了学生能较好的掌握光图作图题的要点,提高得分率,就要求教师利用有限的时间,系统性的对光学作图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充分发挥复习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为取胜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与目标1、知道光源、物、像等基本概念。
2、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
学生读题、理解题,找出题目考查要点的能力。
3、理解物、像的光学关系。
4、学会运用实线、虚线表示相关物理问题。
(光线和实像用实线、法线、连线、延长线和虚像用虚线)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理解作图需运用的相关知识。
2、通过相关习题训练,初步掌握光学作图题的解题方法、技巧,能充分理解题意,做到作图简洁明了、不多不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作图,知道物理知识的运用规律。
2、培养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和良好的作图习惯。
3、通过有关题目,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重、难点作图题在中考题上的分值约为3分,所占比重较重,此题得分情况对总成绩有相当的影响,此题可考查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初中物理所有章节重点知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会带来时间分配的问题和重点内容复习的把握上取舍的问题。
光学作图题的重点在物像关系的应用,反射定律、折射规律的应用。
光学作图题的难点体现在学生理解题意不清,不能快速、准确的提炼出题目考查要点和相应的知识、规律等,导致作图题解答中错、偏、漏等现象严重,“分得而不全”、“画蛇添足”在做题过程中比比皆是,既是困扰学生的问题,也是教师在复习该题型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五、复习教学过程(一) 光的直线传播1、理解光的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知道与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坐井观天”等现象。
2、解题要点:要特别注意光的传播方向及箭头方向的问题,明确光源与观察者的眼睛的位置关系,知道光是从光源发出向眼睛传播的。
1作图专题方法小结1 作力的示意图,尤其是作物体受合力的图示是中考中必考的作图内容,复习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画力的图示要做到“四定三标”:定作用点、定标度、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力的数值和标单位.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首先看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然后再分析物体受哪些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2 日常生活中常用机械的作图是中考中的考点之一。
碰到杠杆实例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当遇到滑轮组绳线时,要注意绳配的方法.3 根据对称法做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等知识点是光学作图的必考内容.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时,要注意光线上的箭头方向。
4 电学作图题是考查学生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理解,考查学生实验技能的好题.在解决设计型作图题时,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 用右手螺旋定则处理通电螺线管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正确理解和运用右手螺旋定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典型例题解析【例1】一个质量为5 kg 的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试在图1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例2】如图2所示,物体A 重30 N ,受到一个大小为20 N 的重力F 的作用,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画出物体A 受力的示意图.图1 图2 图3 图4 图5【例3】重100 N 的物体受20 N 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个物体在30 N 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合力的图示.【例4】如图3是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画出图中竖直向下的动力F 1和阻力F 2所对应的力臂.【例5】如图4,在杠杆的A 点施加一个力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准确地画出在A 点施加最小的力的示意图. 【例6 】如图5所示,要想用最小的力将汽与拖出来,如何给滑轮组绕绳?【例7】用滑轮组来提升1500 N 的重物,已知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每股绳子最多承受750 N 的力.为保证绳子不被拉断,试通过计算画出滑轮组的装配图.【例8】如图6中,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角,要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反射到竖直的井底,画出平面镜放置的位置.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例9】如图7画出物体ABC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例10】在图8,平面镜MN 前有一发光点S ,作出人眼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范围. 【例11】在如图9的方框内适当的位置填上一个光学器件并且完成光路图. 【例12】图10为某实际电路的实物图,请画出这个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例13】把图11的实物按下列要求连接起来.要求:①L 1、L 2并 联,电流表测L 1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 2两端的电压.②断开S 1闭合S 2,两灯都不亮,闭合S 1,断开S 2,只有L 1发光.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例14】给你一个电池组、两只小灯泡L 1和L 2,两个开关S 1和S 2,若干导线,请按要求组成电路,要求S 1闭合时灯L 1亮电铃响,S 2闭合时,灯L 2亮,电铃也响.【例15】将图12中的电灯、开关、保险丝和插座正确接入电路中,要求保险丝保护插座,开关只控制电灯.【例16】如图13所示,虚线方框内有两个阻值相等的电阻R 1和 R 2和一个开关S 1,现使开关S 1闭合时,A 表示数增加0.2 A ,电路的总功率增加1.6 W.请画出两种可能的连接情况并分别在图中标出电源电压和R 1、R 2的值. 【例17】如图14所示,根据小磁针N 极的指向标出两磁铁的极性和两磁极之间的磁感线. 【例18】如图15所示,在图上标出磁体与通电螺线管间磁感线的方向及通电螺线管的N 、S 极和电流的方向.【例19】根据图16所给条件绕制螺线管. 图16 课时训练1.如图1,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物体,某人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100 N 的力拉物体,画出此拉力的示意图.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2.如图2,电灯悬挂在电线下静止不动,受到电线的拉力为10 N ,画出 此时电灯受力的图示.3.如图3质量为5 kg 的铅球被运动员推出后在空中飞行,用力的示意图法表示出铅球在飞行过程中所受力的图示.(不计空气阻力)4 如图4所示,试画出轻质杠杆OA 所受力对O 点的支臂5.如图5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力将重物提起,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情况.6.如图6所示,是用羊角锤拔钉子的示意图,A 为力的作用点,画出拔钉子时所用力为最小值时的力的方向.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7.完成图7中的光路图.8.图8中的PQ 为空气和水的界面,一束光线从空气入射到界面上的O 点,产生了反射和折射,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9.图9中MN 为平面镜,S 为发光点,A 是人的眼睛所在(眼睛所在位置)(眼睛的大小不计,可作为一点) (1)遮住平面镜上的某一点Q ,人的眼睛就看不到S 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虚像了,画图确定Q 点的位置. (2)保持人眼的位置不动,使发光点S 垂直靠近平面镜运动,在这个过程中,Q 点应向平面镜的左端移动. 10.如图10所示,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试作出发光点S 的位置.11.如图11所示,在虚线MN 处放置一平面镜,镜前有一物体AB ,如果人沿线 段cd 从c 走到d 的过程中,都能在镜中看到AB 完整的像,若镜前无任何物体遮挡视线,请用光的作图法确定所需最小平面镜EF 的准确位置(MN 、AB 和cd 均在同一平面上)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12.在图12中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从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池组三个元件的符号中选出两个元件符号,分别填进电路的空缺处,填进后要求灯泡L 1和L 2串联,且都能发光.13.如图13,电源电压为12 V ,方框内 有三个阻值都是10 Ω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是0.8 A ,试画出方框内的电路图. 14.图14是从某电子仪器拆下来的密封盒子,已知道盒内有三只电阻,A 、B 、C 、D 为四根引线,现用多用电表测量,已知AC 间的电阻R AC =20Ω,C D 间的电阻R CD =50Ω,AD 间的电阻R AD =30Ω,若用导线把B D 连接后,测得AD 间电阻R AD =20 Ω,请在方盒内画出电阻的连接图,并在图中标出每个电阻的阻值.15.如图15所示的方框中有一种发热装置,它是由四段阻值相同的电热丝组成,这个发热装置的电路与方框外的电路相连接,当开关S 接到A 点时为高温,接到B 点时为低温(电源电压不变),且在相同时间内,高温时产生的热量是低温时产生2热量的4倍,试在方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16.某同学用完全相同的灯泡L 1、L 2和两节干电池做了一个电路盒,外形如图16所示,当用导线把a ,b 接线柱接通时,灯L 1发光,当用导线把c ,d 接线 柱接通时,灯L 2发光;当用导线把a ,d 接通时,灯L 1、L 2都发光,试画出这个电路盒的电路图.(标明L 1、L 2、a 、b 、c 、d)图16 图17 图18 图1917.某同学用电池组、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连成电路,测试时发现:开关断开时两灯均发光,当开关闭合时,一盏灯发光,另一盏灯熄灭,试画出该同学所连接的电路,并指出所连电路的错误.18.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了图17)所示的错误接法.(1)现要测通过A 灯的电流,请在图上画出正确的接法;(2)若要测通过A 、B 两灯的电流之和,请在图上画出正确的接法.19 图18所示,要使小磁针受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作用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电源,标出电流方向,并画出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20.根据图19中给出的条件在各铁芯上绕线.21.给你一个带铁芯的螺线管,如图20,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组成磁性强弱可以改变的电磁铁,并标出N 、S 极,要求滑片右滑时,磁性减弱.如图20实验专题方法小结1 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2 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3 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4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 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典型例题解析【例1】如图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cm ,图中被测物体的外直径是_________cm ,如果圆筒的内直径为5.6 mm ,则圆铜厚为________cm.【例2】如图2.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的两支温度计a 、b , 加热时b 温度计的示数始终比a 温度计的示数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时,a 温度计为_____℃,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 【例3】如图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化学药品的质量时(1)他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实验桌上,则使用前 ( )A.只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B.只要调节横梁平衡C.不需要再调节D.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再调节横梁平衡(2)当他把天平重新调好后,就把药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用手向左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记下盘中砝码的质量就等于药品的质量,他的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他改用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3,则药品的质量是_________.【例4】指出图4电器中的错误和图(b)中电流表、电压表的作用,若(b)图中两表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被测灯泡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图1 图2 图3 图4 【例5】某同学要利用天平、砝码、玻璃杯,水来测盐水的密度.(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点,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5(甲),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天平横梁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5(乙), 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2)他按实验步骤设计了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请你将表格栏上的空余项目补充完整.【例6】在“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1)请你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上述电路图把如图6的实物连接起来,连线不能交叉.(3)如果在测量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7,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W. (4)小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为______________Ω.图6 图7 图8 【例7】如图8,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光学作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能运用作图表示光线在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变化。
(2)能运用作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测量玻璃砖的厚度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运用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光学作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掌握。
(2)运用作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光线在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作图技巧。
(2)复杂情况下光路图的绘制。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1)平面镜、玻璃砖等光学器材。
(2)反射和折射定律的相关资料。
2. 学习材料:(1)光学作图教材或学习资料。
(2)练习纸、铅笔、直尺、圆规等作图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引入光学作图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光线在反射和折射过程中的作图方法。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作图解决实际问题。
3. 实例分析:(1)分析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2)测量玻璃砖厚度的作图方法。
4. 课堂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作图方法。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2)教师强调光学作图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光学作图方法。
2. 搜集生活中的光学作图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透镜的光学作图方法。
六、教学过程1. 知识讲解:(1)讲解透镜的光学作图方法,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2)介绍透镜成像的规律和作图方法。
2. 实例分析:(1)分析透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如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与成像距离的关系。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透镜成像作图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放大镜或望远镜等。
1
2
3 空气 眼
空气
眼
4
5
6
7
8
9
甲 乙 丙
甲 丙
甲 丙
)如图丙所示,画出斜面对木块支持力的示意图。
)如图甲所示,画出小球自由滚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如图乙所示,画出小球在空中飞行受到阻力的示意图。
(1)如图甲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如图丙所示,画出汽车匀速向左行驶所受力的示意图。
10 乙 丙
甲 乙 丙
)如图甲所示,要使拉力为物体重的31
,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
)如图乙所示,在图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如图丙所示,若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按V 绳=1/2V
+ -
A
D B
C
乙
A
D
B
C
丙
+ -
A B
C P D
A D
B
C P
乙S 1
S +
-
丙
+
-
S 1 S 2
A
D
B
C -
+
S 1
S 2
+
-
√
电流由左端流入,因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故电源左侧为正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极。
已知电源的极性,判断螺线管两端的极性的方法:(1)标上螺线管上的电流方向;
再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流方向是从c经通电螺线
判断导线中电流方向的方法:
弯曲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电流
极指向,画出通电螺线管的绕线方法。
首先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标出与螺线管相连的导线中的电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