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1)(总第1课)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3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1第一课时小麦的来历教学目标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3.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4.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访问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了解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和其他从业人员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和智慧。
难点:了解小麦的种植过程和有关现代农业的知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教学设计一、诵读古诗引出课题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二、感受体验激发情绪1.老师引导: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
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
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教师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4.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
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
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
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
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第一课时备课时间2020.9.3教材分析《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五上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第一单元主题是《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共分为三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学会沟通交流》和《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三课是并列的关系。
《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主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这一课包含三个框体:“课余生活我选择”、“课余生活助我成长”和“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
第一框题主要告诉学生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他们的权利,同时自主选择也需要能力。
第二框题通过校内、校外课余生活两个方面来启发学生反思课余生活的意义。
第三框题通过实践告诉学生过好自己的课余生活,除了要选择有兴趣、有意义的课余活动,还要有合理地安排和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生活之余,更健康、更有序,使得课余生活既对自己有意义,也对社会有意义。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迈入了高年段的学习,他们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已经开始萌芽,课余生活越来越丰富,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苦恼,比如说课余生活谁来安排、自己发展个人兴趣的时间和学习时间相冲突、在渴望自主安排课余时间的同时又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安排自己的生活等等。
这一课可以说直面当前学生的生活现状,所涉及的都是孩子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
教学目标1.能够自主选择、合理选择课余生活。
2.了解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3.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教学重点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课余生活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前置作业内容问卷调查:1.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2.你参加了哪些课余生活?3.参加这些课余生活的原因有哪些?要求:问卷表格填起。
能口头表述第2.3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近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你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假期生活吗?(生分享自己的假期生活)2.我们在校上课的之余,每天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
---------------------------------------------------------------最新资料推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1课《请你相信我》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 1 课《请你相信我》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 1 课《请你相信我》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 1 课《请你相信我》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全册 PPT 课件下载页面:http:///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请你相信我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后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遮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桃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予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逾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汇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破。
2、让学生知道言而漾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备,失去别人的信任。
3 瞒、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慌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1 / 3信的崖人。
教学准备:1、学帚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亦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惰。
课时划分:3 课时第一课刨时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蚊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弟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远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咒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金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减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脊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赞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送么想说的吗?师小结引阴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鲁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判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精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已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馋的内涵 1、说一说:回携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厘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度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宽阔,为祖国感到骄傲。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
3.造就学生获得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实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索自己对祖国母亲了解有多少。
二、进展新课感受祖国疆域的宽阔老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究竟有多大。
通过找寻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限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嬉戏,启程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途”。
2.起先旅行吧!从哪里启程?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视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宽阔。
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宽阔。
1.说说自己小组打算去哪旅游。
2.小组沟通旅游前了解的状况。
3.汇报沟通:〔1〕路程。
〔尝试依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宽阔。
〕〔2〕温差。
〔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宽阔。
〕〔3〕时差。
〔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宽阔。
〕我国的人口有多少1.通过数字调查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状况。
2.结合人口密度图,进一步了解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三、总结升华老师:本课我们主要了解“祖国的疆域有多大”和“我国的人口有多少”,通过这节课,我们对祖国母亲多了一份了解,同学们通过学习,有什么感受和观点,大家一起来共享!其次课江山如此多娇教学目标:1.观赏祖国大好河山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2.通过观赏,造就酷爱祖国的情感,造就民族骄傲感。
3.使学生自觉产生爱护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自觉爱护文物和爱惜景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我们的祖国地域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奇丽。
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确定会流连忘返。
下面哪位同学情愿介绍一下给自己印象比拟深的自然景观?学生答复:略老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漂亮地方。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家庭万花筒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万花筒的概念及作用;•学习家庭万花筒的构成要素;•掌握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2.能力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家庭,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能够无障碍交流、尊重客观存在的差异;•进行家庭建设的实践与实践总结。
3.情感目标•通过家庭万花筒的学习,增强对家庭的感恩之情;•学会尊重家人,发挥家庭成员应有的作用;•培养善待家人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家庭万花筒的概念及构成;•理论联系实际,尝试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家庭万花筒的概念及家庭建设的认识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庭中每个人的特征,以及家庭在自己心中的形象和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庭万花筒。
2.讲解在引出主题后,老师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包括家庭万花筒的概念、构成及作用。
3.示范老师通过演示家庭万花筒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等,进一步探索家庭的价值。
4.练习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或者个人练习,根据教师讲解及示范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构建自己的家庭万花筒。
5.总结学生进行总结巩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6.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尝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完成关于自己家庭万花筒的构建设计。
四、教师讲解的核心内容1.家庭万花筒的概念家庭万花筒是指从不同维度看待家庭,分析家庭的各个部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和谐、理想的建设。
2.家庭万花筒的构成要素家庭万花筒由“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家庭角色、家庭关系、家庭文化”等部分组成。
3.构建和谐美满的家庭尽管我们不能改变家庭成员中的任何一个人,但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实是,我们可以重新学会如何与家人相处,以及如何通过交流发现彼此之间的共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评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是否理解家庭万花筒的概念及实践方法。
第一单元可爱的祖国第一课好大一个家--------中国本课目标: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陆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并学会在图上准确找出各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了解首都北京及其基本职能。
知道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课时分配:3课时第一课时辽阔神州活动目标: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陆疆域,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2、学会在图上准确找出各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中国政区图、录音机、磁带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中国地理位置、国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一、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播放歌曲《我的家在中国》问:为什么从前人们总默默地说:"家在中国",而现在人们会自豪地说"家在中国"?2、学生听歌曲并谈谈感受。
3、师小结:大家说的真好,我和你们一样,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家在中国!滚滚的长江黄河是我们无尽的梦想;辽阔的神州大地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我们爱这片土地,为它骄傲,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一同走进《辽阔神州》。
(板书课题)二、了解交流,体验探究1、找位置,知国土师: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地球仪,谁能上来找找中国在什么位置呢?(1)出示地球仪,请学生上台找出中国所处的位置。
(2)提问:知道我国国土面积吗?你有什么感想?2、读日记,找端点(1)出示四名同学的日记,(教材第4页),淘气说:我怎么糊涂了?谁能帮帮我?小组合作探究。
看过上面四篇日记,你能在图上标出四名同学的所在地吗?(出示中国地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四名同学的所在地。
师:通过找同学们的所在地,我们知道了我国国土辽阔,在相同的时间可以出现了不同的景色,而且南北东西的四个地理位置也有不同的气候。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知识点归纳第一课我的祖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一、祖国疆域有多大?;1、祖国疆域真辽阔,不同()时间各不同, 2、祖国的四至点:;北至;东至西至;3、与我国相邻的国家:北;(1)、陆上邻国有()个,分别是:;东边有朝鲜;北边有;西北有和西边有阿富汗、;西南有和不丹;南边有缅甸;(2)、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从北向南依;马来西亚以及;二、我国人口有多
1、三个人口日:
世界50亿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世界60亿人口日中国()亿人口日----2005年1月6日
2、人口多弊大于利的原因。
(必须背过)
三、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及其轮廓图
直辖市(4个):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
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及其首府(5个):西藏自治区---拉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省(23个)及其省会,包括各省的简称:。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课1、我们都找到了自己很多的优点,但是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并不奇怪,重要的是要有(自知之明),努力去(克服)这些缺点。
2、虽然我们有很多(优点),但是我们并不完美。
虽然我们有很多(缺点),但是我们有能力去克服它。
(1)我的优点是(作业认真、关心班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
(2)我的缺点中,哪些是可以改正的?答:①作业拖拉;②不讲卫生;③骄傲自大;④挑食;⑤不守纪律等。
(3)在你们身上,有哪些自己无法克服的缺点?举例说明。
答:①眼睛近视;②个头不高;③肢体缺陷(残疾)等。
3、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有什么好办法?答:①正视缺点,平静理智地对待;②分清哪些是可以克服的缺点,哪些是不能克服的缺点。
如果是可以克服的,就应充满自信、意志坚定地一步一步想办法改正。
如果是不可克服的缺点,就应采取扬长补短的方法,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这些缺憾。
4、怎样对待自己不可克服的缺点?答:(1)不灰心,有自信;(2)克服自卑心理;(3)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4)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这些缺憾。
5、我们把一个人身上不容易发现或还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称为(潜能)。
6、(李阳)同学(遵守纪律、孝敬父母、刻苦努力、乐于助人等)的优点值得我学习。
7、什么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
第二课8、(1)我是自己的(主人),我要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从众,不(人云亦云)。
要敢与(大师)对话,要充分发挥自己(脑袋)的作用。
(2)我能(管住)我自己,我要走(自己)的路,我学会了说(不),我要机智勇敢地行使(拒绝权)。
9、(独立思考)就是遇到事情要有主见,不要因为别人的说法改变自己的想法。
(不迷信权威,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就是独立思考。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家庭万花筒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掌握家庭成员的分类和特点,认识不同家庭的灿烂多样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家庭、关注家庭成员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定义、家庭成员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爱家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2.多媒体设备:PPT、投影仪、音响设备3.教具:家庭成员图片、家庭成员分类表格等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PPT展示一幅描绘家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想象。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们对家庭有什么样的情感?步骤二:新课呈现(15分钟)1.利用PPT呈现家庭成员的分类和特点,介绍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祖父母等家庭成员的角色和作用。
2.利用实例展示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家庭之间的特点和优劣势。
步骤三:情感培养(20分钟)1.集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特点和作用,鼓励学生表达对家庭的情感。
2.分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小组成员讨论自己各自家庭的特点和优劣势,并以小组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
3.讨论总结:引导学生集体讨论,总结不同家庭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影响,培养学生珍爱家庭、关注家庭成员的情感。
步骤四:巩固练习(15分钟)1.分发家庭成员分类表格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填写表格,并与同桌分享。
2.学生自由讨论:让学生随意发言,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
2.引导学生反思并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情感和责任。
五、课后拓展1.布置家庭成员采访作业:要求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了解更多关于家庭的信息。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第1课:家的意义第2课: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第3课:家乡的变化2. 第二单元:我们的传统文化第4课:传统节日的故事第5课:民间艺术的魅力第6课:中华武术的精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学校和家乡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尊敬师长、热爱家乡。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学校和家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的品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材、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彩纸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学校或家乡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家乡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故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例题讲解: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第1课:家的意义第2课: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第3课:家乡的变化2. 第二单元:我们的传统文化第4课:传统节日的故事第5课:民间艺术的魅力第6课:中华武术的精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谈谈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它们对你成长有哪些影响?请介绍一种你喜欢的传统节日或民间艺术,并说明原因。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自己的家庭、学校和家乡,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实践体验。
第一单元《我是谁》第1课《我更了解自己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知道每个人豆油自己不错的方面,要发掘自身优点,懂得欣赏自己。
2. 情感:学习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3. 能力:能够在老师、同学、家长等帮助下,尝试用不同方法全面认识自我,展示自身优点。
教学准备:1. 准备能展示自己优点的作品,如手工、书画、作业等。
2. 制作与课文有关的小品和与生活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录象导入,揭示学习内容1、新学期的第一天,老师看见几位同学在一起聊天,可热闹了,也加入了进去。
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成为五年级学生而自豪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录象展示根据课文拍摄的小品。
老师解说:王路同学发言后,大家也纷纷回答起来。
老师还要求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把自己的优点说具体些。
第二天,华震宇同学就交来了一篇自我介绍。
请同学读一读华震宇自我介绍的内容。
3、分析交流:王路和华震宇是不是挺不错的?能说一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吗?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小结,教师帮助总结;看一个人是不是不错,除了学习成绩,我们还可以看品质、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好多方面。
二、我挺不错的1、同学们一定也感到自己挺不错的吧!千万别错过那么好的机会,说说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挺不错呢。
2、以一小组作示范,请其中一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小组其他成员帮忙拓宽思路,不放过细小的地方。
小组成员逐一交流。
3、组内交流好后,动笔把自己的优点列出来——“自我欣赏”。
4、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优点,并针对其中的一个优点进行具体事例说明,口头阐述。
三、自我展示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在全班面前展示,将事先准备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例:毛笔字写得好的,可以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唱歌唱得好的,可以现场演唱一首;舞跳得好的,可以当即献舞一段;爱劳动的、诚实的、有爱心的等,可举一个最能证明的真实事例。
四、教师小结刚开学,我们精神振奋,今天我们认识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是那么棒,相信这学期我们的表现会更加出色!今天的展示只是一个开头,本学期我们将有特别的班队活动,进行我们的才艺大比拼,看看谁在哪些方面是最棒的!第一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使学生能全面认识自己,既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通过努力克服它,也要明白自己的长处,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
第一课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 2、活动:悄悄话信箱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
(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四、制作诚信卡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健康生活伴我行》审稿:梁巧华(武昌区教学研究室)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健康生活伴我行》。
学情分析当今社会正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人们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到身体健康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学校教育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放在首位,通过阳光锻炼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科学健康生活。
社会、学校的注重,让学生对“健康第一”的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虽然知道懒于运动、吸烟、喝酒等行为都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却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较弱,做事缺乏持久性和忍耐性,自觉抵制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水平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还需长久、坚持注重。
针对学情,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协助学生了解吸烟和酗酒对身体的危害,远离烟酒,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难点是:学会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主动关爱自己的身体,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主动寻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注重身边生活习惯差、意志品质薄弱的人因不健康生活方式给自己及家人带来的危害的事例,感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指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学习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形成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是活动型课程,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交流讨论、实践体验等学习形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持续提升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