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治疗方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1)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可损伤局部软组织和骨外膜,不利于骨折愈合。
(2)切开复位时,软组织和骨膜剥离过多影响骨折段血供。
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3)开放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摘除碎骨片,造成骨质缺损,影响骨折愈合。
(4)骨折行持续骨牵引治疗时,牵引力过大,可造成骨折段分离,并可因血管痉挛而至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5)骨折固定不牢固,骨折处仍受到剪力和旋转力的影响,干扰骨痂生长,不利于骨折愈合。
(6)过早和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可能妨碍骨折部位的固定,影响骨折愈合。
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影响目的:探讨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影响。
方法:选取75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75 例患者分成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35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再出血量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颅内出血、胸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创口再出血量(112.1±21.48、163.5±16.47、150.24±23.26、60.54±8.35)ml、并发症发生率(17.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骨科急诊手术,可有效防止再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多发性创伤;骨科;急诊手术多发性创伤市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比较高,大部分患者为青壮年,病情比较复杂,在临床上致残率与病死率均比较高[1]。
因此,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一旦患有此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
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
为了进一步探讨骨科急诊手术在多发性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创伤病人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对比研究,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 4 月~2013 年12 月,来本院急诊的75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75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35 例)。
观察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19~55 岁,平均年龄(38.1±0.36)岁;造成多发性创伤的原因:车祸31 例,高处坠落伤9 例;多发性肋骨骨折13 例,上肢骨折 6 例,盆骨骨折伴休克7 例,下肢骨折合并休克15 例。
对照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20~53 岁,平均年龄3(7.3±0.23)岁;造成多发性创伤的原因:车祸伤24 例,高处坠落伤11 例;多发性肋骨骨折15 例,上肢骨折 5 例,盆骨骨折伴休克 6 例,下肢骨折合并休克10 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31 期2018 Vol.5 No.3111所得数据都提示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手段对腹腔镜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无论术中或者术后均有积极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近年广泛应用于外科的新型先进理念[1],通过合理的围术期干预降低患者和医院的负担,从两组接受处理方式中也可显然见到两者的差别,典型如术前不禁食、也不对其进行灌肠或者肠道抗生素等处理,这是针对老年人特别做出的调整,过早禁食对老年人机体会造成较大负荷,心肺负担增加,同时删减了部分无意义的术前准备或者术后康复操作,使得手术流程整体更加顺畅,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早期活动也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出现概率。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于保障术中术后质量有重要价值,确保手术更顺利进行并缩短康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刘传渊,刘红权,肖荷芳,等.两种肠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和高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34): 18-19.本文编辑:李 豆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影响薛阳千(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青海 海南 813000)【摘要】目的 总结并归纳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时,具体的疗效。
方法 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选取80例已确诊为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然后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产生率进行总结。
结果 在观察组,使用骨科急诊手术后,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而且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 <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
结论 骨科急诊手术在治疗多发性创伤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以被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急诊手术;多发性创伤;治疗;影响【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1.11.02多发性创伤指的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同时发生的损伤,并且其中有一个部位损伤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这种创伤被称为多发性创伤。
110例多发伤中骨折的早期处理(河北省大名县医院河北大名056900)【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97-01 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工农业的发展,多发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逐年增加,且大多数的伤情复杂,生理紊乱严重,死亡率高。
严重多发伤中患者几乎都有一处或多处骨折。
在优先处理危及生命伤的同时,如何对骨折早期治疗,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是非常必要的。
我院对近三年来收治110例多发伤中伴发骨折的治疗经验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本组男83例,女27例,年龄8——76岁,平均34.2岁,其中20-40岁68例(占62%)交通伤63例(占57.3%),重物压砸25例(占22.7%),高空坠落22例(占20%),其中2处伤34例,3处以上76例,平均每人3.1处,骨折部位中以股骨干胫腓骨及踝足部常见,占全部骨折的63%,合并伤:颅脑伤23例,胸部伤28例,腹腔脏器伤14例。
并发休克27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38例,46处。
(2)治疗:对27例休克患者首先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休克,同时迅速果断解除对患者生命有威胁的脏器损伤,同时经皮用外固定器固定四肢长骨折或骨盆骨折进行临时或长期固定,对生命体征平稳休克基本纠正后即对骨折复位固定。
对开放性损伤46处,主要为长骨干及关节内骨折,均早期行清创内固定,其中对ii——iii 型骨折且污染严重的胫腓骨骨折9例,行外固定器治疗,术后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主、被动功能练习。
2.结果随访时间1.5月——3年,平均18个月,共死亡4例,其中死于颅脑外伤2例,脂肪栓塞1例,多发肋骨骨折伴严重肺损伤1例。
2例发生骨折延期愈合均为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皮肤坏死感染,经清创换药后用肌皮瓣转移后治愈。
3.分析与结论一、多发伤中骨折的治疗时机:由于多发伤均系高能量损伤,合并伤多,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所以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在解除对患者生命威胁后,尽早将骨折复位固定,早期复位有利于控制出血,减轻疼痛及继发性损伤,降低脂肪栓塞,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的发生,可获得良好的护理及早期康复治疗,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减少致残率①。
多发伤的骨折健康教育指导
《多发伤的骨折健康教育指导》
骨折是指因外因而导致骨骼断裂的一种伤害。
在多发伤的情况下,骨折可能会更加严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大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多发伤的骨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和处理这种伤害。
首先,对于受伤者而言,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在多发伤的情况下,骨折往往会伴随其它的损伤,如内脏受伤、出血等。
因此,患者在发生多发伤骨折时,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寻求医疗救助,以便对多处伤势进行综合治疗。
其次,合理的紧急救护和固定是必不可少的。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及时止血和缓解疼痛,通过固定患者的身体,尽量避免骨折部位的移动,以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这需要有经验的急救人员来进行,因此患者周围的人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前,尽量避免患者的不必要移动和转动。
最后,在治疗和康复阶段,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医生会根据伤情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物理治疗等,患者需要耐心并严格遵守医嘱。
在恢复期间,患者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逐渐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和力量。
总而言之,多发伤的骨折需要及时的救护和医疗干预,同时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以期尽快恢复正
常的生活和工作。
希望通过健康教育指导,能够使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多发伤的骨折,减少其对身体的损害。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对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统计和分析。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6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乙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性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有效的促进患者严重多发伤的愈合,缩短骨折治疗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性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技术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1-01在临床骨科的治疗中,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情况较为少见,但由于伤情较重,发病为突发性,病程较急,症状严重常会导致多种合并的发生,致死致残率较高,所以临床骨科治疗上较为重视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对其采用治疗技术的发展。
为更好的进行治疗和促进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相对我院收治的46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5±5.5)岁,46例患者经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电诊检查明确诊断为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其中22例骨盆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依据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4分;18例为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ais≥3分,6例脊柱骨折患者,均为椎体爆裂性的骨折同时伴有脊髓压迫,ais ≥4分;合并其它部位损伤主要为颅脑外伤、胸部闭合伤、腹部损伤、四肢损伤、等部位的损伤。
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摘要】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骨科救治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救治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救治率和更好的救治效果。
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所在医院的三年间接收并治疗的八十六例案例的救治效果进行分析,以证实此观点。
【关键词】伤害控制骨科技术;多发伤;救治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多样性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也给医疗工作者的救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下面笔者将就现就职医院的三年内接收的所有的骨科患者的救治实例,探讨一下伤害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和理论价值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学界同仁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1 案例资料与救治方法概括1.1 患者初步资料经过统计,我们院最近三年内的总共接收的严重多发伤的骨科患者中运用新型的伤害控制骨科技术救治的患者有八十六人,在这八十六人中包括五十二名男患者和三十四名女患者,并且患者的总体年龄波动区间为十一至七十八岁,平均年龄达到二十一点六岁;统计该八十六名患者的伤害原因的结果为,因交通意外导致的伤患有五十四人,充分证明了上文中提到的交通造成的骨科患者的增加;因利器致伤的有十七人,从高处跌落导致受伤的有七人,受到硬物挤压导致受伤的有五人,另外,其他形式的伤害有三人;通过分析,这些名患者的总体受伤情况为,头部和脑部受到伤害的有五十九人,胸腹部位受到损害的有六十九人,颈椎和脊柱受到损害的患者有二十一人,骨盆破坏的患者有十七人,手足四肢受损的患者有八十一人;并且,在入院时出现各种休克现象的患者合计六十九人。
1.2 不同症状的救治方法1.2.1 急救抗休克对于出现休克现行的患者在入院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测量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运用注射和心电复苏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休克治疗,以稳定患者的生命状态,对于有些有休克倾向的患者也要及时的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其休克。
然后再根据患者全面检查判断出基本的伤患的受伤状况,决定是否需要转到急救病房或者要先进行哪项救治活动。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的损伤控制施建国;侯振海;周继红;叶虹;郑隆宝;姚军;倪志明;黄波【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技术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DCO技术治疗的4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阶段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进行其他简化手术、控制致命性大出血;第二阶段行ICU复苏治疗;第三阶段行确定性修复重建手术.结果 2例死亡,4例未随访,37例平均随访23.6月.按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12例,可2例,差5例,总优良率81.1%.结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病情较重,采用DOC技术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0(014)006【总页数】3页(P447-449)【关键词】骨盆骨折;创伤和损伤;损伤控制骨科【作者】施建国;侯振海;周继红;叶虹;郑隆宝;姚军;倪志明;黄波【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交通医学研究所,创伤、烧伤和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解放军第117医院创伤骨科,杭州,3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伤势较重,病死率约为5%~20%,其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性休克及多发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
传统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以补液、输血为主。
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的概念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为早期快速、暂时固定骨折,待全身情况好转后行Ⅱ期确定性处理,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临床研究·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6月第19卷第12期42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影响作者简介:高占祥(1982.01-),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急诊急救,创伤骨科,手外科高占祥 蔡成成(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46)【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间收治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骨科急诊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出血状况和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人均出血、以及人均伤口出血量分别是(150.23±23.45).mL、(182.44±26.33).mL、(143.45±18.99).mL、(60.43±15.64).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32±42.13).mL、(467.33±23.57).mL、(470.34±43.23).mL、(530.23±31.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肺炎并发症发生率6.06%(2/33)显著较对照组27.27%(9/33)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骨科急诊手术对多发性创伤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可很大程度上降低肺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骨科;急诊手术;多发性创伤;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59.7.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42-02创伤是机械原因导致的机体组织破坏和功能障碍,由同一个致病因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同时出现创伤,且至少一个创伤部位可危及生命,临床便将这类创伤称为多发性创伤[1]。
随着近些年人类社会活动空间机械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大力发展,多发性创伤发生率呈现不断上涨趋势,且发病人群相对广泛,已然成为当前临床严重的骨科急诊创伤性疾病。
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骨折治疗方法作用于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多发伤患者,分别分成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观察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骨折本身和多发伤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107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30患者中,比较三组之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生率和平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p<005);101例患者获得随访,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在远期并发症方面也显著优于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p<005)。
结论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临床疗效有积极改善作用,它能够有效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抑制并发症的发生。
多发伤治疗过程中,外固定器固定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小创伤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骨折治疗方法;多发伤;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3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3-02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任何一项创伤单独出现在人体上,都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虽然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下列情况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可确定为多发伤,分别为头颅伤、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骨盆等多处骨折、乱组织伤等[1]。
针对多发伤治疗,过去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择(限)治疗或保守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现阶段骨折治疗方法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诸多研究表明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临床疗效有积极改善作用,它能够有效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抑制并发症的发生[2]。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多发伤患者,其中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11-75岁,平均年龄374岁。
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孙庆祥【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multiple injuries.Methods According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0 to May 2012, 18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 were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grouped into emergency operation treatment group, selective operatio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thre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30 patients, there were two patients with trauma severity score of more than 30, the fracture emergency surgery group,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fat embolism syndrome, and the average critical care unit to strengthen the care of patients(P<0.05). 101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the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emergency surgery group were better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racture is very much, we need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research, looking for the best treatment,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injuries.%目的:探讨分析多发伤治疗过程采取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0例多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将1600例患者依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24h以内手术)、中期组(24h—72h)和晚期组(3d到30d);同时,依据所有患者的严重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轻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分别统计和对比各组轻度损伤和重度损伤的死亡率。
结果:同样创伤程度的患者中,手术时机越是滞后,死亡率越高;同样手术时机下,重度损伤比轻度损伤死亡率高,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手术,能够让死亡率得到降低;随着手术实际的滞后,死亡率持续上升。
关键词:手术时机;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引言: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最大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交通事故和工程事故所导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保有车辆的持续增加以及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
研究与实践都证明,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难度,病情复杂,采用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导致手术风险增加[1]。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临床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有关键性影响,研究表明,合适的手术时机能够让手术效果的到明显提升,降低患者器官衰竭的风险,有效控制死亡率[2]。
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本院特做此次回顾性研究,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0例多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将1600例患者依据手术时机分为早期组(24h以内手术)、中期组(24h—72h)和晚期组(3d到30d)。
探讨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作者:王增军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目的研究骨折治疗方法作用于多发伤治疗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多发伤患者,分别分成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观察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骨折本身和多发伤治疗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107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30患者中,比较三组之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生率和平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P
【关键词】骨折治疗方法;多发伤;临床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3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53-02
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重创伤,其中任何一项创伤单独出现在人体上,都会对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虽然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下列情况的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可确定为多发伤,分别为头颅伤、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骨盆等多处骨折、乱组织伤等[1]。
针对多发伤治疗,过去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择(限)治疗或保守治疗。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现阶段骨折治疗方法得到临床广泛的应用,诸多研究表明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临床疗效有积极改善作用,它能够有效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抑制并发症的发生[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多发伤患者,其中男性115例,女性65例;年龄11-75岁,平均年龄374岁。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5分29例,ISS16-26分44例;ISS≥30分107例。
创伤原因和创伤身体部位:车祸创伤83例、爆炸创伤37例、高处坠落创伤25例、塌方创伤23例和其他创伤12例;合并头颅伤113例,颈部伤57例,腹部伤37例,乱组织伤17例。
180例患者共有骨折293处,分别为骨盆骨折103例,胫腓骨骨折67例,尺桡骨骨折43例,股骨干骨折39例,肱骨骨折21例,其他骨折20例。
12方法骨折急诊手术对象为开放性骨折,患者为闭合性骨折情况下,在征求过患者家属意见后,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对急诊手术、择期手术、保守治疗进行选择。
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113例;择期手术治疗组36例,对于出现几处骨折的病例,首先急诊处理重要骨折部位,之后择期手术处理其他骨折部位;保守治疗组31例。
106例患者采用外固定器固定,39例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固定,35例患者采用髓内钉固定。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观察记录三组治疗方法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脂肪栓塞综合征(FES)发生率、平均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和病死率,跟踪随访三组治疗方法患者骨折恢复情况,痊愈: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功能显著恢复;无效:患者机体功能受影响,骨折出现畸形愈合、关节僵硬、褥疮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研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5例患者死亡,死亡患者ISS≥50分,死于重型颅脑挫伤和严重颈部伤胸部伤。
通过三组治疗方法107例ISS≥30分患者早期结果对比表明,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组要显著优于择期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P
3讨论
社会生活中造成多发伤的原因有车祸、爆炸、高处坠落、塌方等。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1000次交通事故中的1678例伤员,多发伤达到65%;我国一次化工设备爆炸事故中,多发伤更是高达72%;一组高空坠落伤统计,只要是从5楼以上高处坠落的伤员都被诊断为多发伤,身体创伤的主要部位是头部、四肢,然后是胸部、腹部[3]。
多发伤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多发伤初期患者会昏厥,机体器官功能丧失,极易引起感染,病症十分复杂。
这些病症如果不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4]。
当然手术方法运用不当的话,会再次对患者造成创伤。
本次研究表明,骨折急诊手术相对于择期手术和保守治疗在临床疗效上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在FES、ARDS发生率、ICU时间、病死率等方面,因为经过急诊手术后,患者骨折更加稳定、镇痛用药减少、外固定时间降低等[5]。
采用钢板螺钉固定对患者的损伤大于采用髓内钉固定带来的损伤[6]。
对患者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器固定,在手术进行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创伤、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患者度过生命危险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总而言之,骨折治疗方法对多发伤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骨折治疗往往没有很好的进行骨折复位、合理的固定和前期的机能锻炼恢复等,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引发关节僵硬、骨折延迟愈合、褥疮等情况,这都对后期多发伤的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医务人员一定要加深对骨折治疗方法的认识,提醒患者把握最佳手术治疗时机,改善多发伤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建伟,贾连顺,谭军,苟三怀,周许辉,欧阳跃平,钱文荣,刘岩多发伤伤员伴骨折的急救与早期处理(附327例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05):12-13
[2]王斌,贺西京,姬刚,王栋,刘晓刚,李浩鹏,吕惠茹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国骨伤,2008,(10):23-25
[3]冯刚深刻把握创先争优的理论蕴涵[A]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05-06
[4]赵晓刚,江观玉多发伤应对策略—一期治疗与损伤控制[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31-32
[5]戴力扬多发伤中长骨骨折的治疗与脂肪栓塞综合征[J]中华创伤杂志,1999,(03):16-17
[6]周倬瑜,丁焕文,谢琦,王天易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0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