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透析失衡应急预案
- 格式:doc
- 大小:15.75 KB
- 文档页数:1
一、目的为确保透析患者生命安全,提高透析操作质量,制定本预案,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透析中心所有透析操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透析操作应急预案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2. 透析室医护人员:负责日常透析操作,掌握应急预案内容,发现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透析室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四、应急预案1. 透析器破膜(1)发现透析器破膜时,立即停止透析操作,关闭血泵。
(2)夹住动脉管路,打开补液口回输生理盐水,待静脉管路颜色变浅时,停血泵卸下透析器。
(3)将新透析器膜外与透析液连接,动脉端与动脉管路连接,静脉端游离向上,开血泵以100ml/min的速度预充透析器,待气泡驱净后,关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使血液引至透析器静脉端时,连接静脉管路,翻转透析器至动脉端向上。
(4)开始正常透析。
2.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1)采取头低足高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
(4)45分钟复测血压,连测3次,若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30分钟内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给予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5)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并停止血透。
3. 透析器反应(1)A型反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寻找原因,采取抗过敏药物、吸氧等治疗。
(2)B型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对症治疗,如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立即进行抢救。
4.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1)立即停止透析操作,抬高患肢,压迫穿刺点。
(2)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观察渗血情况。
(3)如渗血不止,可进行局部压迫止血或缝合。
(4)必要时,可进行局部冷敷。
5. 体外循环凝血(1)轻度凝血:追加抗凝剂用量,提高血流速度。
(2)重度凝血:立即回血,丢弃整套血路管和透析器。
一、概述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突发情况,为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预案的实施,成员包括医院院长、分管副院长、血液透析室主任、护士长等。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成员包括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护理员等。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或休克的应急预案(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晕、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和肌肉痉挛性疼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冠心病者可诱发心律失常及心绞痛。
(2)处理程序:1) 立即采取头低位,停止超滤。
2) 补充生理盐水100-300ml,或20%甘露醇、50%高渗糖、或白蛋白溶液等。
3) 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4) 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2. 透析中发生透析器和(或)管路凝血的应急预案(1)临床表现:静脉压升高、滤器动静脉端压力差升高、跨膜压力明显升高;透析器外观颜色变深或可见束状血丝;静脉壶凝块、外壳变硬、液面上有泡沫。
(2)处理程序:1) 轻度凝血:追加抗凝剂用量,提高血流速度。
2) 重度凝血:立即回血。
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采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血液净化的透析器和血路管回血方法:夹闭动脉管路,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血流量降至于100ml/min,注意不要敲打透析器和血路管。
3) 如果体外循环血液凝固,严禁强行回血,以免凝血块进入体内发生栓塞。
丢弃整套血路管和透析器。
3. 透析中发生失衡的应急预案(1)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倦睡、肌肉痉挛。
(2)处理程序:1) 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
新乐市医院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一﹚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1 、透析中一个重要的事故就是空气栓塞,空气进入血液引起空气栓塞是严重的致命并发症。
2 、空气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是泵前部分。
泵前管道负压部分破损或连接不良,泵前补液、输血,冷冻的透析液,静脉壶液面机器自动打气,透析结束时回血失误等等。
3 、少量空气呈微小泡沫状进入体内可无明显症状。
若气泡较大,漏气速度快,3-4ml 的少量空气栓塞则可引起死亡。
4、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与病人的体位有关。
若病人坐位或颈头抬高时,空气向上逆流经颈静脉到达脑静脉系统,引起意识丧失,惊厥,甚至死亡。
若病人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空气进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影响心脏排血功能。
若病人右侧卧位,空气经肺动脉进入肺毛细血管,引起肺动脉高压,部分空气进入左心室引起全身动脉栓塞。
若病人垂头仰卧位,空气进入下肢静脉系统引起局部紫绀及循环不良。
5、病人常表现突然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发绀、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6、一旦发现空气进入体内,立即夹注静脉管道,左侧卧位,并抬高下肢,使空气停留在右心室顶端而慢慢溶入血中吸收。
为防止空气进入脑部引起脑栓塞,要采用头低下肢抬高位;7、嘱患者镇静、进行深呼吸。
立即通知医生;8.高流量吸氧、确保气道的畅通。
清醒病人用面罩吸纯氧;意识丧失病人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9、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10、进入体内空气量多需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抽气或直接心脏穿刺;11、使用高压氧疗法也比较有效;12、最有效的是事先预防。
(二)动静脉内瘘穿刺引起出血、皮下血肿的应急预案1.处理原则上应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不要使内瘘血管内外形成凝血块;2.穿刺失败时,在未形成凝血块时尽早处理,求得其他的帮助;3.穿刺部位稍稍隆起,立即终止穿刺,用纱布四折或止血棉球压迫内瘘血流,压迫程度不要使血流中断;4.手臂抬高,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加速吸收;5.洗必汰湿纱布冷敷,使血块不再增大;6.再行穿刺必须压迫穿刺失败的部位,或在原穿刺部位用止血棉球止血后捆扎止血带,再行穿刺;7.失败部位以外穿刺困难时,止血15分钟后进行再穿刺;8.血透结束后血肿局部涂上喜疗妥,加速血肿吸收,促进血管软化。
一、背景透析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突发状况。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院长为应急预案总指挥,负责协调、指挥全院应急预案的执行。
2. 科室主任为分管主任,负责本科室应急预案的执行。
3. 护士长为具体负责人,负责本科室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透析中发生恶心、呕吐(1)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2)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让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停止超滤。
(3)减慢血流量,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
(4)遵医嘱对症处理。
(5)预防各种诱因引起的恶心、呕吐。
2. 透析中发生滤器或管路凝血(1)若血流速慢、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抗凝剂剂量不足或进行无肝素透析、外周血H过高、超滤率过高、透析中输注血液、血制品或脂肪乳剂等原因导致滤器或管路凝血,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2)若透析器内血液颜色变暗、透析机显示静脉压和/或跨膜压升高、静脉壶液面上有泡沫,随即有血凝块形成,传感器中血液快速充盈,透析器动脉端有血凝块存在,应立即停机,检查滤器或管路是否凝血。
(3)若透析机显示静脉压升高达200~300mmHg,立即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观察透析器、管路的阻塞情况,阻塞严重时需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4)如凝血严重而不能回血,则建议直接丢弃体外循环血路管和透析器,不主张强行回血。
(5)认真分析凝血发生的原因及修订治疗方案。
3. 透析中发生滤器破膜(1)若短时间内超滤量过大,或透析器内凝血等因素导致跨膜压过高(>400mmHg),或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路受阻对透析膜产生的压力损害,或透析器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导致透析器破膜,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2)透析机发出报警声,提示漏血(blood leak),透析液颜色变红,应立即停止透析,为了避免血液污染,则不应回血。
记录已完成的脱水量及时间。
(3)按照血液透析常规重新使用新的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开始透析治疗。
一、总则为确保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患者伤亡,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透析科室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执行。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流程1. 突发事件发现(1)医务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应急处置小组。
(2)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可向医务人员或值班护士报告。
2. 应急处置小组行动(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到位。
(2)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危急程度。
(3)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a. 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操作。
b. 吸氧、止血、保暖等基础生命支持。
c.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紧急用药。
d.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除颤等操作。
3. 通知相关人员(1)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其他医护人员增援。
(2)通知领导,详细汇报患者情况。
(3)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抢救措施。
4. 抢救结束后处理(1)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2)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防止恐慌。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4)如有医疗纠纷的可能,注意保留并封存好透析管路和病例资料。
四、预防措施1. 医生应熟悉患者病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 对猝死高危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
3. 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期巡视患者。
4. 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五、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人人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3. 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
六、附则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透析科室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一、应急预案背景透析治疗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透析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状况,如滤器或管路凝血、透析器破膜、穿刺针脱出、透析膜反应等。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负责具体应急措施的实施。
3. 各科室、部门应明确职责,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滤器或管路凝血(1)发现血流速慢、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抗凝剂剂量不足或进行无肝素透析等情况时,立即通知医生。
(2)医生评估病情后,适当增加血流速,分析凝血原因并修订治疗方案。
(3)若凝血严重,需更换透析器及管路。
2. 透析器破膜(1)透析机报警,提示漏血时,立即停止透析,避免血液污染。
(2)按照血液透析常规重新使用新的透析管路及透析器开始透析治疗。
(3)保留旧透析器,分析破膜原因,汲取教训。
3. 穿刺针脱出(1)发现穿刺针脱出时,立即停血泵,局部压迫止血并报告医生。
(2)将静脉血路管与动脉穿刺针连接,关闭动脉血路管,补液管连接生理盐水,开启血泵快速补液/回血。
(3)测量生命体征,正确评估失血量。
如病情稳定,重新建立血管通路,继续透析治疗。
4. 透析膜反应(1)发现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停止透析。
(2)给予氧气吸入,丢弃体外循环中的血液,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3)分析发生透析膜反应的原因,采取预防对策。
四、应急演练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确保其熟悉应急预案内容。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透析治疗过程中突发状况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各科室、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一、概述透析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尿毒症患者的治疗重任。
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预案,以应对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二、应急预案内容1. 透析中发生滤器或管路凝血(1)观察患者血流速,如血流速慢,立即调整透析机参数,提高血流速度。
(2)若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血管通路血流量不足,检查血管通路,必要时进行血管通路重建。
(3)抗凝剂(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剂量不足或进行无肝素透析,遵医嘱调整抗凝剂剂量。
(4)外周血H过高,遵医嘱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5)超滤率过高,适当降低超滤率。
(6)透析中输注血液、血制品或脂肪乳剂,暂停输注,观察患者反应。
(7)透析器内血液颜色变暗,透析机显示静脉压和/或跨膜压升高,立即回血,观察透析器、管路的阻塞情况。
(8)静脉壶液面上有泡沫,随即有血凝块形成,传感器中血液快速充盈,透析器动脉端有血凝块存在,丢弃体外循环血路管和透析器,更换新的透析器及管路。
2. 透析猝死(1)发现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猝死,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2)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其他医护人员增援,按心肺复苏流程,继续执行各项抢救措施。
(3)向领导详细汇报患者情况,病情告知患者家属。
(4)患者抢救无效而死亡,等家属到科室后再将尸体运走,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安慰。
(5)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准确的记录抢救过程。
3. 透析中恶心、呕吐(1)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2)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让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停止超滤。
(3)减慢血流量,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
(4)遵医嘱对症处理。
(5)预防各种诱因引起的恶心、呕吐。
4. 血液透析中体外循环凝血(1)轻度凝血:常可追加抗凝剂用量,提高血流速度来解决。
(2)重度凝血:立即回血。
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采用生理盐水500ml冲洗血液净化的透析器和血路管。
(3)如果体外循环血液凝固,严禁强行回血,以免凝血块进入体内发生栓塞。
一、预案名称透析操作应急预案二、编制目的为提高血液透析室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血液透析室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病情评估、治疗措施、病情报告等。
(2)后勤保障组:负责物资保障、现场救援、疏散安置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和对外宣传。
(4)应急演练组: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和评估。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召开会议,分析情况,制定应急响应措施。
3. 各工作组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工作。
4. 医疗救治组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5. 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和现场救援。
6. 信息宣传组及时发布信息,保持信息畅通。
7. 应急指挥部对应急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和指挥。
六、突发事件及应对措施1. 空气栓塞(1)立即停止透析,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位。
(2)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支持。
(3)使用溶栓药物,如尿激酶等。
2. 低血压(1)立即停止超滤,给予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注射。
(2)观察血压变化,若血压无好转,可给予升压药物。
(3)寻找低血压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3. 管路和透析器凝血(1)立即停止透析,夹闭动脉管路,打开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
(2)若血液凝固,丢弃整套血路管和透析器。
4. 透析器破膜(1)立即更换透析器,根据跨膜压(TMP)变化决定是否回输血液。
(2)使用单人或两人更换透析器法,确保操作规范。
5. 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1)观察患者症状,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2)给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症状加重,立即停用透析器。
透析室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目标。
透析室应急预案的目标是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透析室内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突发事件预警和通报,透析室内应设立应急预警系统,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2. 人员组织和指挥,透析室内应建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救援和应对工作。
3. 患者疏散和安全,在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透析室内应设立明确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指导透析患者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4. 设备和物资保障,透析室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透析设备,确
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应储备足够的应急药品和物资,以备突发事件
时使用。
5. 通讯和联络,透析室内应建立完善的通讯系统,确保与外界
的信息交流畅通,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患者家属通报突发事件的情况。
6. 应急演练和培训,透析室内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
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意识。
三、应急预案执行。
当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透析室内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
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
医疗机构,协调资源和支援。
在事件结束后,应对应急预案的执行
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以提高透析室内
的应急处置能力。
以上即为透析室应急预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
保障透析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发生原因
由于血液透析快速除溶质,导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滲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组织液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増高、颅内pH改变。
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氮高、快速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
失衡综合征是指发生于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中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综合征,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三、应急预案
1.立即旁路、降流速
2.通知医生,轻者降低流速,缩短透析时间,提高电导度,出现肌肉痉挛的按照肌肉痉挛
的处理流程处理,症状缓解,继续透析。
3.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立即停止透析,同时静滴20%甘露醇,协助患者办
理入院、与病房做好交接。
四、预防措施
1.首次透析患者:采用抵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透析时间、应用膜面积小的透析器
2.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规律充分透析、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预防失衡的发生。
一、目的为确保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透析中心、血液净化中心等从事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
三、应急组织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患者安全。
2. 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病情评估、救治措施、用药等。
3. 护理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透析过程护理、并发症处理等。
4.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和供应。
5. 信息沟通组: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四、应急预案内容1. 滤器或管路凝血(1)观察症状:血液颜色变暗、透析机显示静脉压和/或跨膜压升高、静脉壶液面上有泡沫,随即有血凝块形成。
(2)应急措施:a. 立即停止透析,夹闭动脉管路,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b. 观察透析器、管路的阻塞情况,若阻塞严重,需更换透析器及管路;c. 分析凝血原因,修订治疗方案;d. 适当增加血流速度,分析透析通路出血不畅的原因,并予以纠正;e. 全面评估患者凝血状态,合理选择和应用抗凝剂;f. 加强透析过程中的监测,早期发现凝血征象并及时处理。
2. 透析中恶心、呕吐(1)观察症状:患者出现恶心、呕吐。
(2)应急措施:a. 评估病人,通知医生;b. 让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c. 停止超滤;d. 减慢血流量,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e. 遵医嘱对症处理;f. 预防各种诱因引起的恶心、呕吐。
3. 透析猝死(1)观察症状: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
(2)应急措施:a. 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b. 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及其他医护人员增援;c. 向领导详细汇报患者情况,病情告知患者家属;d. 按心肺复苏流程,继续执行各项抢救措施;e. 按规定记录抢救过程,注意保留并封存好透析管路和病例资料;f. 注意随时清理环境,合理安排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等各项仪器的摆放位置;g. 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失衡综合症的应急预案
临床表现
1.轻度:透析后头痛、乏力、倦怠、烦躁不安、睡眠障碍、恶心、呕
吐、轻度肌肉痉挛,多数病人血压升高。
2.中度:肌肉间歇性痉挛,扑翼样震颤,定向力丧失,嗜睡。
3.重度:惊厥、精神异常、昏睡。
发生机理
1.是由于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引起。
2.PH失衡,酸血症纠正过快,致血脑屏障内外HCO3和PCO3急剧变化。
3.NA+失衡,低钠透析。
4.中分子物质失衡(同尿素失衡)。
5.脑缺氧。
首次使用综合征应急预案
1. 使用膜面积较小的透析器。
2.初次透析从2小时开始,低血容量,以后逐渐增加透析时间,
连日进行。
3.提高血浆渗透压,采用高钠透析液。
4.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式,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
5.抽搐或痉挛时肌注或静注安定5——20毫克或巴比妥类药物。
一、前言血液透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血液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科及血液透析相关工作人员。
三、应急预案内容1.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应急预案(1)原因:患者原有心脏病、电解质紊乱、透析器反应等。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3)处理原则:①立即停止透析,给予患者平卧位,抬高下肢,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给予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
③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
④如出现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透析中出现血压升高应急预案(1)原因:患者原有高血压、透析中液体超负荷等。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
(3)处理原则:①减慢透析速度,调整透析液成分。
②给予静脉注射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③必要时,暂停透析,观察患者病情。
3. 透析中发生心力衰竭应急预案(1)原因:患者原有心脏病、电解质紊乱、透析中液体超负荷等。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水肿等症状。
(3)处理原则:①立即停止透析,给予患者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给予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
③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心脏按压。
4. 透析器反应应急预案(1)原因:患者原有过敏体质、透析器质量等问题。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
(3)处理原则:①立即停止透析,给予患者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③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 失衡综合症应急预案(1)原因:患者原有电解质紊乱、透析中液体超负荷等。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症状。
(3)处理原则:①调整透析液成分,控制透析速度。
②遵医嘱给予补液、补钾等治疗。
一、目的为确保透析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制定本透析过程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透析中心所有透析患者,包括常规透析、血液滤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透析过程应急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应急预案的执行,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应急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4. 应急小组成员:负责具体应急措施的执行,包括医护人员、护士长、医助、护工等。
四、应急准备1. 应急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急救药品、器械、设备等,确保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2. 应急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 信息畅通: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确保应急情况下信息传递迅速、准确。
五、应急预案1. 透析过程中穿刺针脱出(1)发现穿刺针脱出,立即停血泵,局部压迫止血,并报告医生。
(2)即刻将静脉血路管与动脉穿刺针连接,关闭动脉血路管,补液管连接生理盐水,开启血泵快速补液/回血。
(3)如动脉穿刺针脱出,立即停血泵,局部压迫止血,泵前接生理盐水回血/排气。
(4)测量生命体征,正确评估失血量。
如病情稳定,重新建立血管通路,继续透析治疗。
(5)失血过多,立即回血,并与输血科联系紧急交叉配血/输血,送病区进一步抢救治疗。
2. 透析过程中低血糖(1)透析当日准备糖块、巧克力、饼干等食品,透析过程中进食防止低血糖反应。
(2)重视透析当日的营养搭配,注意蛋白质和热量的补给,及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用量。
(3)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发现低血糖迹象,立即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3. 透析过程中空气栓塞(1)一旦发现空气栓塞,立即停血泵,通知医生。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3)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避免空气进入心脏。
(4)监测生命体征,如病情稳定,立即进行血液透析,以排除空气。
失衡综合症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1、血液中的溶质浓度急速下降,而脑细胞、脑组织中血脑屏障未能及时清除,使血液和脑组织间产生渗透压差,大部分水分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水肿或脑脊液压力增高;2、脑缺氧;3、低钠透析和无糖透析,患者产生低血糖、低钠血症,造成血液和脑脊液间的溶质浓度差。
二、临床表现1、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嗜睡、肌肉痉驲;2、重者表现为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3、极度严重者表现为精神异常、惊厥、全身肌肉痉驲、昏迷。
三、防治措施:1、早期透析,充分合理的诱导透析;2、短时间、小剂量、多次透析;3、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以140~148mmol/l为宜;4、透析过程中静滴高渗钠、补充高渗糖水;5、重度患者可使用镇静或立即终止透析。
失衡综合症应急流程示意图:血透中发生失衡综合症安慰患者,避免患者过度紧张减慢血流速或缩短透析时间轻者去枕平卧,投偏向一侧重度患者立即终止透析补充高渗钠或高渗糖水静滴甘露醇,减轻脑水肿指导患者不要过多进食蛋白质食物高血压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1、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紧张的情绪,导致交感神经兴奋:2、失衡综合症、硬水综合症;3、水分超滤不足,每次透析结束没有达到目标体重;4、降压药在透析过程中被透出;5、肾素依赖型高血压;6、透析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二、临床表现:血压轻度升高者可,没有自觉症状,如果血压大于160/100mmhg,患者往往主诉头痛,难以忍受时会出现焦躁不安。
四、防治措施;1、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量,透析期间的体重增长控制在1kg/d以内,盐的摄入量应小于2g/d,同时进行充分透析;2、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等;3、加强宣教,时患者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在透析期间能做到定时测量血压,按时服用药物;同时注意休息,戒烟戒酒;4、改变透析方式,对特别严重者应终止透析。
一、预案背景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透析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由于透析设备复杂、操作精细,一旦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透析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透析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2. 提高透析中心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透析工作的连续性。
3.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透析中心内所有透析设备、设施及人员的突发事件处理。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 指挥长:透析中心负责人- 副指挥长:透析中心副负责人- 成员:护士长、医生、技术人员、安保人员等2. 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事件的应急处理。
- 技术组:负责设备故障的排除和修复- 医疗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和护理-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供应- 通讯联络组:负责信息收集、传递和发布五、应急预案措施1. 设备故障处理- 确认故障类型,启动应急预案。
- 技术组迅速排查故障原因,进行维修。
- 如无法立即修复,启动备用设备或转移患者至其他透析中心。
2. 患者紧急情况处理- 医疗组立即对患者进行救治,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与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救治措施。
3. 突发事件处理- 确保透析室安全,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
- 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等传染病传播。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调查和处理。
4. 信息发布- 通讯联络组负责及时向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发布信息。
- 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设备故障、患者紧急情况、突发事件等。
3.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七、预案修订本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
八、附则1. 本预案由透析中心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血液透析室紧急处理预案(一)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处理预案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症。
其处理程序如下:1、紧急处理: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采取头低位。
(2)停止透析。
(3)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4)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如上述处理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和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
2、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
常见原因有:(1)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0.35ml*Kg-1*min-1),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X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如房颤)、心脏缺血、心包填塞、心肌梗塞等。
(4)其它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流程图(二)透析中肌肉痉挛的应急处理预案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1、寻找诱因:是处理的关键。
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量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治疗: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100ml,可酌情重复),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透析中失衡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2.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增高、焦躁不安、疲倦乏力、肌肉痉挛等属轻度失衡。
减慢血流量,给予氧气吸入,暂停脱水,监测生命体征,对症处理。
3.抽搐、扑翼样震颤、定向力障碍、嗜睡等属重度失衡,应及时终止透析。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喉头水肿。
遵医嘱用药,观察药物疗效,给予对症护理。
【流程图】
评估病人
通知医生,安慰患者
轻度失衡
减慢血流量,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重度失衡
终止透析
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喉头水肿
观察药物疗效,对症护理
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