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六册
- 格式:doc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62
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第 15 周星期一 2012年5月21日执笔人:张凰授课人:张凰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横岗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美术第6册教学设计古今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声明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1. 古老的交通工具二、教学过程1、创设漫游、参观博览会情境:提供一些古代交通工具,如步辇、轿子、牛车、马车.独轮车、竹排、木船.帆船、渭船、龙舟等图片。
①讨论:你见过这些交通工具吗?在哪里见过?有什么作用或功能?②临摹体验:选一种你喜欢的交通工具,井用线条描绘一下它的造型〔可以是整体或局部〕,与同学说说你的发现,如它的功能、花纹、色彩、材料。
③感受: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离不开生活需要、社会、历史和科技发展的影响。
2、比较欣赏平面与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一船。
①比较“漕船与陶船一的异同:A材料;B 功能;c艺术性。
②件验:“陶船”是中国最早发明一舵.的物证,是当时船舶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木船,随着历史的发展,虽已湮灭,但用于建造木船的造船技术,却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
了解以上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比较欣赏平面与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一一车。
①比较“步辇、陶牛车与铜车马.的异同:A材料;B功能;C艺术性。
②体验:A作品是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品;B感受找国卓越的圈塑、青铜制造工艺。
4、感受.风俗画‘与“历史画①欣贾《清明上河图》:②了解汴河是当时的漕运枢纽,感受“风俗画”。
你听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热闹、紧张、人声躺沸、篮华.川流不息等)画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从画中的人物服饰.环填、木桥、木船、牛车使你丁解到什么?了解木制漕船是当时运载粮食.财物主要的交通工具。
注息引导学生观察画家是如何用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疏线、密线细致描绘木制漕船的造型的仔细观察“漕船过虹桥”中作者如何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人物生动的动态和热闹的场景.仔细观察画中的缓条、人物、景物,井与同学说说,你认为哪些地方描绘得最生动了画家用什么线描绘9桥的造型、质材?②欣赏《步辇图》A你知道汉族文成公主和藏族松赞干布的故事吗?B 画中唐丈宗坐的“步辇”与轿子有什么异同?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C感受作品中运用的比较衬托手法。
岭南版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岭南版美术教案教案目标:通过岭南版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岭南版美术教学包括以下内容:岭南画派的历史与特点、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赏析、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与表现手法、岭南画派的艺术思想与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1. 了解岭南画派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岭南画派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分析岭南画派的艺术思想和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4. 创作一幅岭南画派风格的作品,展示学生对岭南画派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介绍岭南画派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岭南画派的背景和特点。
通过展示一些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知识讲解详细介绍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如写意、泼墨、皴法等。
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些技法的应用和效果。
第三步:作品赏析选择几幅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进行赏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方面,并分析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步:艺术思想讲解解释岭南画派的艺术思想和精神内涵,如追求自然真实、注重写意表现、追求意境等。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岭南画派的艺术追求和理念。
第五步: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岭南画派风格的创作实践。
提供一些主题或素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具有岭南画派特色的作品。
第六步: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展示和评价。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同时教师也给予指导和评价。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对岭南画派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4. 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否具有岭南画派的特色和风格。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岭南画派研究,了解更多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岭南画派相关的艺术展览或美术馆,增加学生的艺术鉴赏经验。
(美术第单元)教案年级:首备人:修改人:集体备课内容二次修改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第 1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22.第 2课科幻故事中的艺术形象23.第 3课假如我回到古代24.第 4课我们来到 25 世纪25.第 5课我们的太空基地26.第 6 课名人漫画27.第 7 课三面画28.第 8课展翅的小鸟29.第 9课会打鼓的鸟210.第 10课会跳舞的鸟211.第 11课神州大地之旅212.第 12课亚洲大陆之旅213.第 13课欧洲大陆之旅214.第 14课非洲大地之旅215.第 15课美洲、大洋州之旅216.第 16课难忘师生情217.第17课编本小书送母校218.第 18课再见了,母校219.复习2第 1 课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4、出示第一课时课题,神教学目标:话故事中1.知识与技能:的艺术形(1)认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象。
(2)能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喜欢的神话人物形象。
(设计意2.过程与方法:图: a. 以了解神话故事、神话认为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声音猜测3.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物,设辨别神话故事中的善、恶、忠、奸等角色,追求真、善、美的健康情感。
置悬念。
教学重点: b. 安排动认识著名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造型特点和服饰特征。
作模仿的教学难点:小游戏,分析和描述神话艺术形象的造型特点。
在课堂开兴趣点:始时就让(1)观看神话故事的影视作品;学生情绪(2)以动作模仿神话人物形象。
兴奋起教学过程:来。
c.通过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学生相互1、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声音或教师独白,让学生猜猜故事中是谁在交流将他说话。
们的记忆2、播放《哪吒闹海》动画片段,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猜测。
激发出3、结合范例导赏,体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来。
)(1)他在干什么呢?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2)他的本领可大了,把你知道的告诉周围的同学好吗?(3)你最喜他的哪些方面?什么?二、堂展。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岭南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培养学生对岭南艺术的审美能力;3.通过亲身实践,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岭南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赏析;3.实地写生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岭南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2.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岭南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对岭南艺术进行认识和欣赏;2.展示法: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岭南艺术的魅力;3.实践法: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岭南艺术。
让学生思考,他们知道岭南艺术吗?岭南艺术有什么特点?2.讲解岭南艺术的特点(10分钟)首先,讲解岭南艺术的概念:岭南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派别,以岭南地区为发展地,以南派画风为特色。
接着,讲解岭南艺术的特点:1)写意性强:以简洁、含蓄的笔触表现形象,强调意境和笔墨之间的相互关系;2)注重构图:重视整体布局和画面的平衡美,讲究画面的层次感;3)用色鲜艳:善于运用明亮、活泼的色彩,以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4)注重人物表情、氛围和意境的表达。
3.赏析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15分钟)展示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并向学生解读每幅作品的主题、构图和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4.实地写生(30分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围的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写生。
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景物和生活场景,尽量抓住其特点和美感,并将其用画笔表现出来。
5.小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写生作品拿到讲台上,向全班展示,并分享自己在写生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岭南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对岭南艺术的欣赏能力,并提升了学生的绘画技巧。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课程一. 课程背景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课程旨在通过综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本课程以岭南地区为背景,结合现代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潜能。
二.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升其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能力,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 教学内容1. 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基本技能。
3. 研究和欣赏岭南地区的艺术作品,了解岭南传统文化和当地的艺术风格。
4. 进行实践性作品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体验。
四.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示范: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表达方法。
2. 学生互助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艺术作品。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作品创作,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4. 欣赏和评析:研究欣赏和评析岭南地区的艺术作品,启发学生的艺术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性、专注度和参与度。
2. 作品评定:评估学生的作品质量、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3. 考试评估:定期进行考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 教学资源1. 教材: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材。
2. 展览和博物馆: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和博物馆,开拓学生的艺术眼界。
3. 艺术工具和材料:提供必要的艺术绘画工具和材料,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
七. 教学安排1. 教学时长: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
2.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每课时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学生作品创作。
八. 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通过教学观察、作品评定和考试评估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岭南传统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和表现能力。
4. 帮助学生了解岭南传统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5. 培养学生对岭南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瓷器绘画:研究岭南传统瓷器的绘画技法和图案设计。
2. 布袋戏人偶制作:研究制作布袋戏人偶的基本工艺和表情塑造。
3. 山水画创作:研究岭南山水画的构图和水墨技法。
4. 传统腰鼓表演:研究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节奏感。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先示范并解释技法、步骤等,学生跟随操作。
2. 小组合作: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和表演,培养合作精神。
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岭南传统美术馆、艺术工作室等,亲身体验岭南传统美术。
4. 观摩评析:学生分享作品,互相观摩并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作品评价: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和表扬优秀作品,指导和帮助改进不足之处。
2. 参与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2. 美术馆和工作室: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岭南传统美术馆和艺术工作室。
六、教学安排1. 第一周:瓷器绘画技法和图案设计。
2. 第二周:学生制作布袋戏人偶。
3. 第三周:山水画的构图和水墨技法。
4. 第四周:学生研究腰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5. 第五周:学生作品评价和分享活动。
七、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作品展览:组织学生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艺术成果。
2. 考试评测:通过作品创作、练等进行考试评测,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
以上为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培养他们对岭南传统美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同时,通过作品展览和考试评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促进他们的艺术发展。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1岭南版小学美术第14册教案(全册)岭南版美术第十二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10册)全册岭南版美术(第9册)教案全册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岭南版美术第七册教案(全册)小学美术第7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岭南版小学美术第6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五册教案全册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第三册)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教案(全册)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欣赏独特的艺术造型。
2、概括民居的主要特征,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现。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建筑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民居的独特造型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特征表现。
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各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民居建筑,这些古老的房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二、欣赏各种各样的民居。
1、请大家自由地观察各类民居的特点,挑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那种民居,说说为什么喜欢?2、比较不同的民居,其建筑材料和造型。
(屋顶、门、窗、外形等)有什么不同?3、总结各类民居的特点,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窑洞:取暖温暖傣族竹楼:防潮奇特北京四合院:宽敞温暖皖南马头墙:自由轻松围合式土楼:安全奇特三、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1、自由说说家乡老房子的特征。
2、画一画家乡的老房子,表现出主要的特征。
四、作品展示、展评1、自由介绍自已的家乡老房子,及其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
课后反思教学内容走近现代建筑教学目标1、了解近现建筑新颖简洁的外观及其鲜明的个性特点。
2、能运用几何形组合的造型方式,画出自己想像的现代建筑。
教学重点了解近代建筑的新颖简洁的外观及个性特点教学难点能应用几何形组合、想像现代建筑。
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学手册介绍本教学手册旨在辅助教师在岭南版美术六年级下册课程中进行教学。
本手册提供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教师设计有趣且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本教学手册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研究本册内容,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运用绘画工具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题材和样式进行创作;3. 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4. 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本教学手册共包含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画笔和颜料的使用技巧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将研究如何正确使用画笔和颜料,掌握不同绘画技法的运用,如水彩、油画等。
模块二:自然景物的写生与表现通过写生和观察自然景物,学生将学会观察和捕捉物体的形状、色彩和纹理,以及学会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然景物。
模块三:人物形象的表现这个模块将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人物形象,研究如何表达人物的特征和情感,并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模块四:故事场景的创作学生将研究如何通过绘画创作来讲述故事,表达情节和氛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艺术作品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视觉展示:展示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创作实践:通过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并互相交流和分享作品。
4. 批判性欣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绘画作品展览:组织学生的绘画作品展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2. 学业测验:通过学业测验,考察学生对绘画知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创作态度和表现能力。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六册教案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一单元漫游交通天地1、古老的交通工具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的历史,认识当时的手工艺制作水平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2、观察古老交通工具的外观造型,运用美术形式表现古代的交通工具。
3、感受古老交通工具的美感,学习了解古代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古代船舶、马车(牛车)、轿子的外形特点教学难点:准确生动体现古代的交通工具。
作业要求:画一件自己感兴趣的古代交通工具。
教学用具:纸、彩色笔、欣赏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是怎样来上学的生:走路,坐公交车,妈妈骑自行车送我来的,坐摩托车……师:噢,那你们知道古代的人出门都用什么交通工具吗生:……教师总结,进入课题《古老的交通工具》。
二、课堂发展:1、欣赏图片,教师讲解知识。
2、师生归纳:从人力、畜力、水力、风力为动力归纳古老的交通工具有:轿子马车木船帆船步辇牛车木筏手推车3、分析它们的外形特点,归纳它们由哪些几何形组成。
(绘画表现)4、画一件自己感兴趣的古代交通工具。
三、评价。
后记:后记:2、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现在的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的发展。
2、挖掘学生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科学技术的喜爱。
教学重点: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汽车、火车、地铁、轮船、飞机等外观与特征。
未来交通工具的想像。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未来交通工具的外观与特点。
作业要求:画出想像中的未来交通工具。
教学用具:图画纸、彩色笔、欣赏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人们用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的交通工具。
出示课题《古老的交通工具》。
二、课堂发展:1、现代交通工具有哪些汽车(公交车)火车(地铁、磁悬浮列车)飞机(直升机)轮船2、欣赏精美的图片。
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案(优秀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岭南版美术教案1教学内容: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感知巨人与小短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2)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1)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2)从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与态度:(1)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2)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扩大想像的窨,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如何以周围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用具:1、色彩笔。
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认为最大的人是谁?谁来形容一下到底有多大。
你认为最小的人又是谁,有我么的小呢?二、欣赏感知1、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引导学生观察,指名讲故事。
2、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3、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4、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三、小组活动,启发想像想一想,我变大或变小后有何奇遇?(如档我们变大或变小后走在深圳的公路上会出现什么情况)说一说,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四、小组创作1、小组内的同学,把自己设计成巨人或小矮人,把本组同学所想像中的场景表现在作品中。
2、小组合作创作,要集中体现本组同学的主要构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合作完成。
五、作品展评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岭南版美术教案2一、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
岭南版美术教案(六年级)岭南版美术教案(六年级)莲山课件 k 岭南版美术教案(六年级)六年级(上)课题:人的五宫(写生)岭南版美术教案(六年级)教材分析:改造自然,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靠的是人。
因此人便成为美术创作经常表现的对象。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人的特征,学习人物画法,启发他们用美术形式表现生活,抒发内心感受有重要意义。
画好人物画离不开对人的五官的生动刻画。
例如课本中林塘作品《第八个春节》中的姑娘,由于五官刻画得很形象,使人感到人物在微笑中思索,形态可爱,加深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本课目的在于指导观察,帮助学生了解人的脸部五官的特点,认识由五官运动的变化而引起不同的表情,为表现人物的表情,画好人物画打下基础;教学目的通过观察人的脸部,了解五官的位置及其形状特点,认识五官运动与人物表情的关系,学会画五官,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作业要求抓住五官形状特点,在一个画面上画出眉、眼、嘴、鼻、耳的形象;也可以画一个头像,仔细画出五官。
课前准备 1.儿童头部五官位置图一幅。
2,五官形象图;幅(正面、半侧面和 3/4 侧面)。
1/ 3教学过程;出示儿童头像,从欣赏中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请一位同学到教坛前,师生共同分析五官的位置和结构特点(发际到眉等于眉到鼻尖,又等于鼻尖到下领;两眼距离等于一只眼,眉到鼻尖长度等于耳朵长度)。
2.观察五官形象团,认识五官的造型和结构。
3,通过幻灯片观察,认识五官变化所引起的人物表情的变化。
4,绘画步骤:(教师示范) a.观察五百并把它安排在画面中。
b.对照五官逐个进行刻画。
5.欣赏课本图例并作小结。
布置作业:画人的五官。
三、分组:同学间相互对着绘画,或用镜子对着自己的脸画出五官。
构图要饱满,若画头像,画纸竖放;单画五官的,画纸竖放或横放都可以外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胆绘画。
四、小结:1.张贴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2.小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
选择有关人物五官的图片、肖像供学生欣赏。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第六册)美术教案(岭南版新教材)景鹏小学:齐秀春教学计划一、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1.综合能力:能观察和关注生命世界的运用形态、空间、机理、质感特征与变化之美,产生了解与感受多种艺术媒材表现的兴趣,初步体会友情,乐于与伙伴分享合作的喜悦,感受热爱生活与自主表现生活的乐趣。
2.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术与身边事物联系的活动能力美化。
(创作、表演、展示、发展)。
3.思维能力:关注发现、友情自主、协作乐趣、自信自理。
二、全册教学要求:1、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堂延伸。
2、形、色、质感,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组合、设计、装饰与欣赏表述。
3、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后,要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
三、教学方法:1、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组织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体验为主要的新的教学课堂模式。
2、重点突出:“美术、人文、科技”的创新教育理念,体会“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
3、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
4、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
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
四:教学进度表:1课:古老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风俗画”、“历史画”②能用语言和绘画形式评述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或临摹中,探索古老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②在欣赏和评述中,感受平面与立体的交通特点作品,不同质材和艺术造型特点。
③在比较中、体会“风俗画”、“历史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知道“陶船”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证。
②知道中国建筑木船的技术至今还流传在世界造船史上。
③感受古老交通工具发展的过程,体会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聪明才智。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语言评述和用绘画形式表达古典交通工具的造型与功能特点。
2、难点:了解古典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与历史环境、科技发展的关系。
3、兴趣点:①听历史故事。
②看古代有关交通工具、风土人情的录象。
③在进行比较观察评述。
4、观察点:①古代交通工具的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②感受作品中生动的线条③欣赏平面和立体美术作品中的交通工具等。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的交通工具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学生对古老的交通工具了解的还是不够多,老师讲的多,学生发言比较少。
要改进方法。
2课: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评述现代、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造型、色彩、功能等特点。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欣赏与比较活动中,体验现代交通工具流线型的造型和先进功能。
②探究现代交通工具带来的现实问题、了解“高效、节约能源、无噪音、无污染、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的设计思路。
③提供学生“资料收集——欣赏——想象——评论”等空间、鼓励大胆想象与评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体验科技发展离不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感情。
②对交通工具的发展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选择1——2种现代活未来的交通工具、并能从其美观的的造型、简洁的色彩、以及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美的享受等方面进行评述。
2、难点:了解流线型是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轻巧、全自动、环保、多功能将是未来理想的交通工具设计的要素。
3、兴趣点: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欣赏评述。
②收集现代与未来的交通工具图片。
4、观察点:现代与未来交通工具的美观的流线造型、色彩与功能特点。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1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的资。
3、准备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课后记:对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学生非常活跃,课上得很好。
3课:上学的路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平面地图和立体地图”,会看简单的路线图②能用线条或色彩画出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记忆中的沿途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感受与交流中,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②在观察与思考中,发展空间方位能力。
③在观察与比较中,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比较平面或立体路线图的异同。
④在自评与他评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图感兴趣,知道地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②热爱生活,学会细心观察身边的景物。
③懂得上学路上要注意安全。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从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并画出沿途景物。
2、难点:能选择主要的标志物,根据指向标,画出平面或立体路线图。
3、兴趣点:①玩拼地图游戏。
②探究学校在自己家的哪一方,描述上学行走的路线和见过的景物。
③比较谁的地图绘制得有趣的路线图。
4、观察点:①平面地图与立体地图的异同。
②地图上的路线与景物的关系。
③认识指向标与地图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平面地图的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学会了看简单的地图,并能画出从家到学校的地图来。
4课:红绿灯下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造型、色彩、了解一些交通设施。
②体验“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描绘红绿灯下有前后遮挡和空间排列的道路交通情景。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观察与记忆中,认识马路、汽车、红绿灯等重要的交通设施。
②在欣赏与评述中,激发创作的内容和选择表现的方法。
③在尝试与表现中,大胆运用各种物象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景色色彩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遵守交通规则、营造良好的交通持续、应“从我做起”的道理。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描绘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2、难点:能运用各种物象组合成有前后遮挡关系的道路交通景色色彩画。
3、兴趣点:①带着问题观察。
②表现交通小故事。
③创设红绿灯下的情景。
④举办“红绿灯下”小展览。
4、观察点:①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
②各种交通设施的造型、色彩、功能。
③人物动态、神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红绿灯繁忙的道路交通情景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这课在上第一节时,效果不太好,经过调整后节课上地还可以。
5课:壮观的高架桥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高架桥的功能、知道高架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②能凭记忆、想象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记忆活动中,了解高架桥的功能。
②在比较观察中,学会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
③在想象与创作中,能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生活、体会现代交通。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凭记忆、想象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它景物。
2、难点:①能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
②能画出有“遮挡、空间感“的高架桥,车辆和背景等物象。
3、兴趣点:①说说高架桥的故事。
②观察游戏。
③合作组画。
4、观察点:①以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的造型特点。
②整体与局部。
③静态与动态。
④近景与远景。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有关高架桥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深圳的高架桥很多,学生不陌生,效果很好。
6课:汽车博览会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汽车的种类及其它不同造型、色彩特点。
②感知“博览会”是展示交流艺术、科技和商品饿公共场所。
③能凭记忆或想象表现现代或未来的汽车。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能参与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类的活动。
②在欣赏活动中,能大胆评述。
③在探究学习中,能从现在有交通工具存在的问题,大胆改良及创新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交通工具进行改造和创新设计发生兴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①认识汽车的种类及其不同的造型、色彩特点。
②能凭记忆或想象画出一辆汽车的造型、色彩、功能。
2、难点:能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汽车、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汽车。
3、兴趣点:①为“汽车博览会”设计汽车。
②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③能根据汽车的基本结构、优缺点、进行改良设计。
4、观察点:①汽车的造型、色彩特征。
②客车的异同。
③工具车的异同。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各种汽车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课后记:学生对未来的汽车有非常的想象力,作业很好。
7课:我们的地下世界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地下交通世界”是缓解地面交通、有利环境的交通设施:②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感受画家对“地下交通世界”的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特点。
②在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中,了解地铁能力为人类提供比地面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的交通。
③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记忆或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地下交通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生活与社会发展。
②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用线条或色彩表现记忆或想象的“地下交通世界”。
2、难点:如何表现“地下交通世界”有趣的场景或生活细节。
3、兴趣点:①“鼹鼠”的生活习性。
②欣赏画家的作品。
③有趣的地下交通世界故事。
4、观察点:①作品中粗细疏密的线条、和谐的色彩。
②地下列车的造型、色彩。
③车站的设施。
④车厢的设施⑤地下商场的造型色彩⑥不同场所的人物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1、2课时、2、让学生收集地铁地图的的资料。
3、准备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课后记:这课难度比较大,教师讲课时学生比较难理解,怎样解决这个难点,应该是让学生多看(图片、课件等资料)更好的去了解和观察,才能上好。
8课:表现丰富的脸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①感知刻画人物面部表情、能使画面生动、有趣:②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人物丰富的面部表情。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参与欣赏与想象活动中、感受画家对“地下交通世界”的观察和细致描绘的特点。
②在参与记忆与想象活动中,了解地铁能力为人类提供比地面更加方便、舒适和安全的交通。
③在创作与表现中,大胆记忆或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的地下交通世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对地下交通世界感兴趣,学会关心生活与社会发展。
②体会建筑师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运用硬笔等工具,在吹塑纸上进行刻画、拓印,表现伙伴脸部五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