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西丰城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含答案)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0.56 KB
- 文档页数:8
丰城中学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段考试题语文命题:审题:2018.9.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实践课题是现代化;表现在思想理论上,就是现代性的塑造和构建。
所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
这种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于,随着机器大工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产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节点。
在人类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人为因素开始决定性地压倒自然因素,成为占优势和主导地位的力量。
相对于过去处于从属地位的人与自然关系来说,人类开始在总体上成为主体。
由此,以往浑然一体的世界被二元化:自然被降格为客体和人的生活环境,人则成为一种超越甚至主宰自然的存在物。
这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所实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逆转。
社会转型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
古代社会或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使用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后者主要使用人类创造的生产工具;前者主要是人受自然界的支配,后者主要是人受自身劳动产品的支配;前者主要是个人通过家庭、部落和土地结合在一起,后者主要是个人通过交换结合在一起;前者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后者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前者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依靠个人或共同体对非生产资料所有者实行统治,后者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者通过货币对非生产资料所有者进行统治;等等。
因此,从哲学上审视,现代化的底蕴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立,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的确立过程。
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相适应,近代以来哲学的认识重心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集中表现在由自然向人、由实体或本体向主体的迁移。
这一迁移可从哲学家用不同命题表达各自时代的哲学主题中看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自然这个本体”;在近代,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要从自然迈向人的作品”,马克思、恩格斯则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江西丰城拖船中学2019高三第一次抽考试卷-语文第一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8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媛〔yuán〕女酾 (shī) 酒乘〔chèng〕凉熏陶渐〔jiān〕染B、混〔hùn〕沌干〔gān〕禄隽〔jùn〕永潜〔qiǎn〕滋暗长C、茎〔jīng〕叶蜷〔quán〕缩愆〔qiān〕期否〔pǐ〕极泰来D、纤〔qiàn〕绳蜕〔tuì〕变悄〔qiāo〕然夙〔sù〕兴夜寐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葱笼没精打采肄业欲盖弥张怨天尤人B、潦草揠苗助长砥砺游目骋怀相形见绌C、勖勉涸辙之鲋镶嵌放浪形骸浅尝那么止D、坚忍信誓旦旦影碟杯盘狼藉锋芒必露3.以下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随着有车族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手上路了,交通事故发生率日甚一日,人们面临着安全危机。
为此,交管部门采取严格监控措施,从源头堵住“马路杀手”。
B、去年年底,政协委员对市里39个部门一一进行调研、评议,当面锣对面鼓地“敲”出48条行风整改意见,“敲”得大伙心服口服。
C、近日各地出台的《关于重申禁止洒后驾车的规定》,在当地干部群众中激起一片叫好声。
然而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还需要在落实上狠下工夫。
D、《天龙八部》选入高中语文读本,马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担心比比皆是的打斗场面描写会产生负面妨碍,金庸先生那么担心中学生看不懂其中的人生痛苦与悲哀。
4.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
“被时代”一词的发明无疑夸大和渲染了反抗某些强权压制的情绪,也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的一面。
B、深圳市将每年12月7日设为“深圳创意设计日”,与深圳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的2017年12月7日同属一天。
江西丰城中学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含答案)化学是一门历史悠长而又富裕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记,以下是江西丰城中学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请考生练习。
选择题 (此题包含 14 小题,第小题 4 分,共 5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 )1.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含 1 mol FeCl3 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NAB.4.6 g Na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响,转移电子数必定为0.2NAC.10. 6 g Na2 CO3晶体中含 CO32 一数量为 0. 1 NAD.常温下, 22 g CO2 含碳氧双键数量为NA2.室温时,两个容积同样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 N 两种气体 (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 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 (如图 ),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次序是编号①②③④气体 M H2S H2 N H3 NO 气体 N SO2 Cl2 HCl O2A. 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4.以下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批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 K+ 、Cu2+、Na+、SO42-②pH=11 的溶液中: CO32-、Na+、AlO2- 、NO3-③加入 Al 能放出 H2 的溶液中: Cl- 、HCO3-、NO3-、NH4+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 的溶液中: Na+、Ba2+、Cl- 、I-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的溶液:Na+、Cl- 、S2-、ClO-⑥酸性溶液中: Fe2+、Al3+ 、NO3-、Cl-A. ①②⑤B.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5.科学家近来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动剂的N(NO2)3( 以以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 N-N 键角都是 108.1,以下相关 N(NO2)3 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分子中 N、O 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15.2 g 该物质含有 6.021022 个原子D.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6.在 2009 年 10 月 1 日,新的饮用矿泉水强迫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正式实行,此中溴酸盐(BrO3-)这一潜伏致癌物质被做了严格限制。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化学试卷(七)一、选择题(每空6分)1.(6分)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NaOH和H2O为氧化剂D.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2.(6分)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O、SO、HCO、CO五种离子,将过量的Na2O2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H3COO﹣、SO、CO B.SO、SO、COC.SO、HCO、SO D.CH3COO﹣、SO、HCO3.(6分)(2010•太原模拟)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有气泡产生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4.(6分)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其氯化物分子内键型相同,故其氯化物晶体的熔点都较低.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B.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Cl2C.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D.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5.(6分)(2012•河南模拟)往含0.2molK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持续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A.B.C.D.6.(6分)Wg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可完全溶解在100mL c(H+)=0.1mol/L的稀H2SO4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氨水,恰好得到的沉淀最大质量是N g,则所加氨水的浓度是()A.0.05 mol•L﹣1B.0.1 mol•L﹣1C.0.15 mol•L﹣1D.0.2 mol•L﹣17.(6分)在一定温度下,把Na2O和Na2O2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则加入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A.n(Na2O)>n(Na2O2)B.n(Na2O)<n(Na2O2)C.n(Na2O)=n(Na2O2)D.无法确定8.(6分)在四个烧杯内分别加入200mlH2O(足量),然后各加入:①钠、②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氢氧化钠固体,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内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若固体的质量相等,则:②=③>①>④B.若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②=③>①>④C.若固体的质量相等,则:③>②>④>①D.若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9.(6分)现有含1mol Fe3+和1molAl3+的混合溶液,按如图横坐标依次加入NaOH溶液、盐酸、通入CO2气体,纵坐标为混合沉淀的物质的量.(1)请画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反应的变化曲线_________ ;(2)逐步写出:6﹣7、9﹣1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10.(10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2)生产中曾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在浓度和体积均为100mL2mol/L的盐酸及NaOH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5:6,则所加Al的质量为_________ .(4)以上述所得AlCl3溶液为原料制取无水AlCl3,先制得Al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_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AlCl3•6H2O晶体,能进一步制取无水AlCl3,其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 .三、选做题(请从三题中选做两题.)11.(12分)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请写出晶体硅的二种用途:_________ 、_________ .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已知:Ⅰ.SiHCl3水解会生成两种气态产物,请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Ⅱ.SiHCl3在空气中自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 ,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____ ;④设计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少量Fe单质的方法:_________ .12.(12分)(2011•山东)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 .(2)如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20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2S x,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M(由Na2O和Al2O3制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 .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_________ 倍.(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达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 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是因为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13.(12分)(2010•上海)白磷(P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卤化磷通常有三卤化磷或五卤化磷,五卤化磷分子结构(以PCl5为例)如右图所示.该结构中氯原子有两种不同位置.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 L.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50.0mL磷酸(H3PO4)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mol•L﹣1.2)含0.300mol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O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生成l种难溶盐和16.2g H2O.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 .3)白磷和氯、溴反应,生成混合卤化磷PCl5﹣x Br x(1≤x≤4,且x为整数).如果某混合卤化磷共有3种不同结构(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结构),该混合卤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4)磷腈化合物含有3种元素,且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20.0.10mol PCl5和0.10mol NH4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0.030mol磷腈化合物.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示:M >300).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化学试卷(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空6分)1.(6分)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NaOH和H2O为氧化剂D.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考点: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分析: 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B.从工业制硅的反应原理分析;C.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为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为氧化剂;D.硅性质稳定,与盐酸不反应.解答:解:A.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常用来制造太阳能材料,故A正确;B.粗硅制备单晶硅反应是,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中,Si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故C错误;D.盐酸与硅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6分)某溶液中含有CH3COO﹣、SO、SO、HCO、CO五种离子,将过量的Na2O2固体加入其中后,仍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H3COO﹣、SO、CO B.SO、SO、COC.SO、HCO、SO D.CH3COO﹣、SO、HCO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与OH﹣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以此解答.解答:解:加入足量过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H3COO﹣浓度基本不变;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则HCO3﹣离子浓度减小,CO32﹣离子浓度增大;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SO32﹣氧化为SO42﹣,则SO32﹣离子浓度减小,SO42﹣增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和与水反应的性质,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3.(6分)(2010•太原模拟)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H2SO4中,有气泡产生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发生的反应有:2Fe3++Cu=2Fe2++Cu2+,Cu2++Fe=Cu+Fe2+,a>c,说明铜没有被完全置换出,以此计算分析.解答:解:由于a>c,说明铜没有被完全置换出,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u2+,铜有剩余,发生的反应有:2Fe3++Cu=2Fe2++Cu2+,则一定不存在Fe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过量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4.(6分)铝、铍(Be)及其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其氯化物分子内键型相同,故其氯化物晶体的熔点都较低.已知反应:BeCl2+Na2BeO2+2H2O=2NaCl+2Be(OH)2↓能完全进行,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Na2BeO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为BeOB.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到的残留物可能是BeCl2C.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D.BeCl2水溶液的导电性强,故BeCl2是离子化合物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 A、根据对角线规则,Be和Al性质相似来回答;B、根据Be和Mg的性质相似性来回答判断;C、根据氢氧化铝的性质和氢氧化铍相似来判断;D、根据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来回答.解答:解:A、根据对角线规则,Be和Al性质相似,所以Na2BeO2溶液的pH>7,溶液蒸干后并灼烧得到的残留是BeO,故A正确;B、Be和Mg位于同主族,氯化铍和氯化镁的性质相似,所以BeCl2溶液的pH<7,将其蒸干并灼烧后,得的残留物可能为BeO,故B错误;C、根据对角线规则,氢氧化铝的性质和氢氧化铍相似,可推知Be(OH)2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烧碱溶液故C正确;D、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离子浓度的大小,和是否是离子化合物无关,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盐的水解以及元素性质相似性的知识迁移,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5.(6分)(2012•河南模拟)往含0.2molK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持续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A.B.C.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n(CO2)==0.3mol,通入含有0.2molK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相当于首先发生:Ca2++2﹣+CO2=CaCO3↓,0.1molCa(OH)2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剩余0.2molOH ﹣,生成0.1molCaCO3,然后发2OH﹣+CO2=CO32﹣+H2O,消耗0.1molCO2,生成0.1molCO32﹣,上述两阶段共消耗0.2molCO2,剩余0.1molCO2,再发生CO32﹣+CO2+H2O=2HCO3﹣,消耗0.1molCO2,二氧化碳反应完全,CaCO3不发生反应,据此根据方程式计算各阶段反应结束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根据各阶段消耗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各阶段反应结束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判断.解答:解:含有0.2mol KOH和0.1mol Ca(OH)2的溶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1mol×3=0.7mol,n(CO2)==0.3mol,通入含有0.2molK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相当于首先发生:Ca2++2﹣+CO2=CaCO3↓,该阶段0.1molCa(OH)2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离子物质的量减少0.3mo 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为0.7mol﹣0.3mol=0.4mol,其中含有0.2molOH﹣、0.2molK+,生成0.1molCaCO3;然后发生2OH﹣+CO2=CO32﹣+H2O,0.2molOH﹣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该阶段离子物质的量少0.1mol,溶液中剩余离子物质的量为0.4mol﹣0.1mol=0.3mol,溶液中含有0.2molK+、0.1molCO32﹣;再发生CO32﹣+CO2+H2O=2HCO3﹣,0.1molCO32﹣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大0.1mol,此时溶液中离子为0.4mol,二氧化碳反应完全,CaCO3不发生反应,上述图象中D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清楚各阶段发生的反应是关键,注意图象B和D的区别,为易错点.6.(6分)Wg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可完全溶解在100mL c(H+)=0.1mol/L的稀H2SO4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氨水,恰好得到的沉淀最大质量是N g,则所加氨水的浓度是()A.0.05 mol•L﹣1B.0.1 mol•L﹣1C.0.15 mol•L﹣1D.0.2 mol•L﹣1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守恒法.分析: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铝,再向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沉淀最大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H4)2S 根据硫酸根守恒计算n,根据N元素守恒计算n(NH3),进而计算氨水的浓度.解答:解:稀H2SO4中c(H+)=0.1mol/L,则c(H2SO4)=0.05mol/L,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铝,再向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沉淀最大时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H4)2SO4,根据硫酸根守恒n=n(H2SO4)=0.1L×0.05mol/L=0.005mol,根据N元素守恒n(NH3)=2n=0.01mol,故氨水的浓度为=0.1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难度中等,关键是明确每一步反应利用守恒法解答,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7.(6分)在一定温度下,把Na2O和Na2O2的固体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都恰好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则加入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的大小为()A.n(Na2O)>n(Na2O2)B.n(Na2O)<n(Na2O2)C.n(Na2O)=n(Na2O2)D.无法确定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据反应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判断等物质的量的Na2O、Na2O2消耗的H2O与生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关系,据此解答.解答:解:据反应方程式:Na2O+H2O=2NaOH①,2Na2O2+2H2O=4NaOH+O2↑②,可知①②式中等物质的量的Na2O、Na 消耗H2O一样多,产生溶质NaOH一样多,故形成此温度下饱和溶液,则加入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Na2O)=n(Na2O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钠的氧化物性质、化学计算等,通过分析方程式进行判断,难度中等.8.(6分)在四个烧杯内分别加入200mlH2O(足量),然后各加入:①钠、②氧化钠、③过氧化钠、④氢氧化钠固体,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内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若固体的质量相等,则:②=③>①>④B.若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②=③>①>④C.若固体的质量相等,则:③>②>④>①D.若固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①>②>③>④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先根据钠原子守恒计算溶质的质量,再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溶液的质量,从而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有Na+H2O=NaOH+H2↑,Na2O+H2O=2NaOH,Na2O2+H2O=2NaOH+O2↑.解答:解: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如下:Na+H2O=NaOH+H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m(H2);Na2O+H2O=2NaOH,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Na2O2+H2O=2NaOH+O2↑,溶液增加的质量=m(Na2O2)﹣m(O2)=m(Na2O);将氢氧化钠加入水中,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氢氧化钠的质量;固体物质的量相等时,溶液增加的质量大小顺序为:钠<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根据钠原子守恒知,假设都为0.1mol,则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2mol、0.2mo0.1mol,通过以上分析可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所以则四个烧杯内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②=③>①>④,如是固体质量相等,则Na生成NaOH最多,而溶液质量最小,则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顺序应为①>②=>④,故选:B.点评:本题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查了溶液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难度较大,明确溶液质量增加的量是解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6分)现有含1mol Fe3+和1molAl3+的混合溶液,按如图横坐标依次加入NaOH溶液、盐酸、通入CO2气体,纵坐标为混合沉淀的物质的量.(1)请画出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反应的变化曲线;(2)逐步写出:6﹣7、9﹣1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H2O,CO2+2AlO2﹣+3H2O=2Al(OH)3↓+CO32﹣、CO2+CO32﹣+H2O=2HCO3﹣.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含1molFe3+和1molAl3+的混合溶液中,加6molNaOH两种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再加1molNaOH时Al(O 3完全溶解生成偏铝酸根离子,7~8mol时加NaOH不发生反应,8~9mol时加盐酸,发生酸碱中和,9~10m 通入CO2气体,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Al(OH)3,碳酸根离子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2)6﹣7为Al(OH)3完全溶解生成偏铝酸根离子的反应;9﹣10为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Al(OH)3及碳根离子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的反应.解答:解:(1)含1molFe3+和1molAl3+的混合溶液中,加6molNaOH两种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再加1molNaOH时(OH)3完全溶解生成偏铝酸根离子,7~8mol时加NaOH不发生反应,8~9mol时加盐酸,发生酸碱中和9~10mol通入CO2气体,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Al(OH)3,碳酸根离子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沉淀的物质量随反应的变化曲线为,故答案为:;(2)6﹣7为Al(OH)3完全溶解生成偏铝酸根离子的反应,离子反应为Al(OH)3+OH﹣=AlO2﹣+2H2O,9﹣为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Al(OH)3及碳酸根离子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的反应,发生的反应为CO2+2AlO2﹣+3H2O=2Al(OH)3↓+CO32﹣、CO2+CO32﹣+H2O=2HCO3﹣,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CO2+2AlO2﹣+3H2O=2Al(OH)3↓+CO32﹣、CO2+CO32﹣+H2O=2HCO3﹣.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加入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利用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题目难度中等.10.(10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1)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ⅢA族.(2)生产中曾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3+2Fe .(3)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6H2O═2﹣+3H2↑;同温同压下,在浓度和体积均为100mL 2mol/L的盐酸及NaOH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5:6,则所加Al的质量为 2.16g .(4)以上述所得AlCl3溶液为原料制取无水AlCl3,先制得AlCl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AlCl3•6H2O晶体,能进一步制取无水AlCl3,其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Al3++3H2O⇌Al(OH)3+3H+,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AlCl3的水解,且带走AlCl3•6H2O晶体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故能得到AlCl3.考点: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1)Al的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2)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3)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同温同压下,在浓度和体积均为100mL 2mol•L﹣1的盐酸及NaOH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6,则酸不足,碱过量,以此计算;(4)铝离子水解生成盐酸易挥发,不能直接蒸发得到晶体,以此来解答.解答:解:(1)Al的原子结构中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Al位于第三周期ⅢA族,故答案为:第周期ⅢA族;(2)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Fe,反应为2Al+Fe2O3Al2O3+2Fe,故答案为:2Al+Fe2O3Al2O3+2Fe;(3)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反应为2Al+2OH﹣+6H2O═2﹣+3H2↑,同温同压下,在度和体积均为100mL 2mol•L﹣1的盐酸及NaOH溶液中各加入等质量的Al,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5:6,酸不足,碱过量,n(HCl)=0.2mol,则2Al+6HCl=2AlCl3+3H2↑,6 30.2mol 0.1mol,所以碱与Al生成的氢气为0.1mol×=0.12mol,则2Al+2OH﹣+6H2O═2﹣+3H2↑,2 3n 0.12mol解得n=0.08mol,其质量为0.08mol×27g/mol=2.16 g,故答案为:2Al+2OH﹣+6H2O═2﹣+3H2↑;2.16g;(4)铝离子水解生成盐酸易挥发,不能直接蒸发得到晶体,则操作包括①加热浓缩,②冷却结晶,③过滤.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AlCl3•6H2O晶体,能进一步制取无水AlCl3,其原因是存在AlCl3+3H2O⇌Al(OH)3+3HC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能抑制AlCl3的水解,且带走AlCl3•6H2O晶体受热产生的水蒸气,可得到纯净的AlC 故答案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Al3++3H2O⇌Al(OH)3+3H+,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AlCl3的解,且带走AlCl3•6H2O晶体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故能得到 AlCl3.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Al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及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综合性较强,注重频考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三、选做题(请从三题中选做两题.)11.(12分)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请写出晶体硅的二种用途: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已知:Ⅰ.SiHCl3水解会生成两种气态产物,请写出其水解的化学方程式:SiHCl3+3H2O═H2SiO3+H2↑+3HCl↑.Ⅱ.SiHCl3在空气中自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2CO↑.(2)用SiHCl3与过量H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H2SO4,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SiHCl3气化;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D石英管的内壁附有灰黑色晶体,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先通一段时间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④设计鉴定产品硅中是否含少量Fe单质的方法: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盐酸溶解,再滴加氯水和KSCN(aq),若出现红色说明含Fe,若不出现红色说明不含Fe..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硅和二氧化硅.专题:碳族元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硅单质的用途为:制造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Ⅰ.SiHCl3水解生成硅酸、氢气和氯化氢;Ⅱ.(1)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2)①生成的氢气含有水蒸气,用浓H2SO4干燥;加热促使SiHCl3气化;②SiHCl3和氢气反应有硅单质生成,根据硅的颜色判断D装置中的颜色变化;SiHCl3和H2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③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易产生爆炸,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先通一段时间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④根据二价铁离子的性质选取相应的试剂,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是否含有铁,亚铁离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硫氰化钾能使铁离子变红色.解答:解:硅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故答案为: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Ⅰ.SiHCl3水解生成硅酸、氢气和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故答案为:SiHCl3+3H2O═H2SiO3+H2↑+3HCl↑;Ⅱ.(1)高温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Si+2CO↑,故答案为:SiO2+2C Si+2CO↑;(2)①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生成的氢气含有水蒸气,为干燥氢气,一般选用浓H2SO4干燥气体的反应速率较大,所以加热的目的是使SiHCl3气化,故答案为:浓硫酸;使SiHCl3气化;②高温下,SiHCl3和氢气反应生成硅单质,硅单质是灰黑色固体,所以D装置中的现象是:石英管的内壁附有灰黑色晶体,反应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故答案为:石英管的内壁附有灰黑色晶体;SiHCl3+H2Si+3HCl;③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当氢气的量达到一定时易产生爆炸,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先通一段时间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故答案为:先通一段时间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④铁能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亚铁离子能被氯水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遇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所以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检验铁的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产品于试管中加盐酸溶解,再滴加氯水和KSCN(aq),若出现红色说明含Fe,若不出现红色说明不含Fe.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方案设计的有关知识,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在高考题中出现,这种类型的题是高考的热点,是学习的重点,会根据实验目的和物质的性质选取实验装置和实验药品,然后进行相应的实验.12.(12分)(2011•山东)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CS2.(2)如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200℃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Na2S x,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S+2e﹣=S x2﹣(或2Na++xS+2e﹣=Na2S x).M(由Na2O和Al2O3制得)的两个作用是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 4.5 倍.(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达到小的顺序为c(Na+)>c(S2﹣)>c(OH﹣)>c(HS﹣)>c(H+),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 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是因为2S2﹣+O2+2H2O=2S↓+4O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盐类水解的应用;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开放题;盐类的水解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根据乙醇能和钠反应的性质以及硫在二硫化碳中的溶解性知识来回答;(2)原电池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结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题意实际情况来分析M的作用,根据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钠硫高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3)根据盐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知识来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根据加入硫酸铜后所发生的反应情况来判断的变化,根据硫离子的强还原性来回答.解答:解:(1)乙醇能和钠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硫极易溶于二硫化碳,微溶于酒精不溶于水,还能和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答案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S2;(2)原电池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在反应2Na+xS=Na2S x中,硫单质得电子,故正极反应为:xS+2 =S x2﹣(或2Na++xS+2e﹣=Na2S x),M作为电解质的同时又将钠和硫隔开,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负极活性物质铅和钠时,铅成为铅离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钠成为钠离子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的4.5倍,即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4.5倍,故答案为:xS+2e﹣=S x2﹣(或2Na++xS+2e﹣=Na2S x)、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和隔离钠与硫、4.5;(3)硫化钠电离出的离子有钠离子和硫离子,理论上钠离子浓度是硫离子的2倍,故c(Na+)>c(S2﹣。
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面对极其复杂的形势,中国政府处理起相关经济问题来________,这得益于上一次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②在这一场摊煎饼的人机大战中,机器摊出的煎饼数量很快就超过了王师傅手工制作的,但王师傅依然________,不为所动.③虽然周围的许多人对他突然放弃自己熟悉的地产行业转向种植业充满担心,可他看起来却是________。
A.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好整以暇 B.好整以暇游刃有余胸有成竹C.游刃有余好整以暇胸有成竹 D.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好整以暇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B.黑龙江哈尔滨市延寿县公安局看守所3名在押犯罪嫌疑人杀害一名监管民警后,哈尔滨市警方成立专案组,公安部刑侦局派员来哈指导案件侦破。
C.此次开通的乌鲁木齐至郑州航线,满足了我省赴乌鲁木齐商务、旅游的问题,方便了河南与新疆地区的商贸往来,完善了郑州机场国内航线网络。
D。
普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我们来说,中国是一个伙伴,一个可靠的伙伴,我们看到中国人民和领导人有意愿同我们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并在一些难题上寻求共识”。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__________。
①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直至细胞②但在科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③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④不过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⑤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⑥从生物圈到各种生态系统A.③④⑥⑤②① B.①②⑤③④⑥ C。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包扎.(zā)圩.田(wéi)拗.不过(niù)解.甲归田(xiè)B.羞赧.(nǎn)脖颈.(gěng)瘙.痒(sāo) 汗流浃.背(jiā)C.逋.慢(pū)稔.熟(rěn)央浼.(měi)钟鼓馔.玉(zhuàn)D.蒙.古(měng) 侘傺.(chì)揽茝.(chǎī)妃嫔媵.(yìng)嫱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砧声疏竣聒噪雍荣华贵B.斑阑寒暄踯躅义愤填膺C.宿将湮没清泠揠旗息鼓D.修葺贲张悲悯欲盖弥彰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谁筑孤亭望瑶鹤,至今不见一归来。
”这诗写给过去还是现在?要问:为什么不见白鹤飞来呢?四十年沧海桑田,一切都在。
只是改变了不该改变的,这才。
A.不禁改变东西匪夷所思B.难免变迁事物难以想象C.不禁变迁事情不可思议D.难免改变对象难以琢磨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目前的测控通信网,是我国航天史上规摸最庞大、技术最先进、可靠性更高的系统。
B.北京时间2018年6月11日17时38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进入准确预定轨道。
C.不管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的可信程度颇受怀疑,但总体来说,它还是收集并提供了一批新旧富豪成长壮大的重要信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黄梅时节,忽阴忽晴,原野间绿阴沉沉,,给摇曳的小草挡住,就生出几缕与波纹直交的浪痕,相互交错着。
① 萎黄的叶尖成行成列地散点在水面上② 有的尚未插秧③ 田里面积水盈盈④ 微风吹过,波纹如绉⑤ 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只偶然有几根草露出水面⑥ 有的刚刚插下了秧A.③②①⑥⑤④B.③⑥①②⑤④C.⑤②⑥①③④ D.④②⑤⑥①③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说:“青少年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周练试卷化 学 (尖子班、重点班)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Al-27 Cl-35.5 K-39Ca-40 Fe-5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e 1020和22Ne 10的中子数相同 ,所以Ne 1020和22Ne 10 互为同位素。
B .1 mol CH 4与1 mol NH +4所含质子数相等C .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 3)与羟基(-OH )所含电子数相等D .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导电,说明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2.烟雾传感器中的放射源是241Am 。
已知Am 的原子序数为95。
下列关于241A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41Am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46 B .241Am 与243Am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 .241Am 与243Am 是同种核素 D .241Am 与243Am 的化学性质不同3.A ,B ,C ,D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 、 C 同主族,B ,C ,D 同周期;A 的气态氢化物比C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B 的阳离子比D 的阳离子氧化性强;B 的阳离子比C 的阴离子少一个电子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A >C >B >D B .简单离子半径:D >B >C >A C .与水反应时,B 比D 更剧烈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A >C 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若X +和Y 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 >Y B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 >H 2S ,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 >S C .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 D .Cs 和Ba 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 和ⅡA 族,碱性:CsOH >Ba (OH )2 5.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1-2 +3 -1 -2 +3 +1 +1A .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B .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C .元素⑤对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⑦对应的离子半径D .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水分子的电子式为 ②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Mg 2+<Na +<Cl -<S 2-③氮分子的电子式为④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化合物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7.阴离子X n -含中子N 个,X 的质量数为A ,则a g X 的氢化物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a N aA- mol B .)(A n n A a ++ mol C .)(n N na A++ mol D .)(n N A n A a +-+ mol 8.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如图,关于X 、Y 、Z 、W 、Q 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Y 与元素Z 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9 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 >Z >Y C .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W 2->Y 2->Z 3+D .W 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比Q 的氢化物的强 9.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C .碱性:NaOH>Mg (OH )2 D .非金属性:Cl>Br 10.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②Cs 是第Ⅰ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 ③砹(At )是第VIIA 族,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⑤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1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12.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已知X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内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13.XY2是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Y-比X2+多一个电子层,Y-与氩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周练试卷化学(21--27班)命题:周亮2016.1.1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pH=1无色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Cl-、Mg2+、NO3- B.K+、Cl-、Na+、SO42-C.SO32-、Na+、NO3-、Al3+ D.HCO3-、NH4+、Ag+、NO3-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和过量的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B.少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CO32-+H2OC.醋酸加入小苏打溶液中:HCO3-+H+=CO2↑+H2OD.硫化钠的水解:S2-+2H2O H2S+2OH-3.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氨水与氯化铵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 B.新制氯水中:c(Cl-)>c(H+)>c(OH-)>c(ClO-)C.室温下,向0.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c(Na+)=c(SO42-)>c(NH4+)>c(H+)>c(OH-)D.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c(H+)4.CaC2和ZnC2、Al4C3、Mg2C3、Li2C2等都属于离子型碳化物。
请通过CaC2制C2H2的反应进行思考,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A. Mg2C3水解生成丙炔B.Al4C3水解生成丙炔C. ZnC2水解生成乙烷D.Li2C2水解生成乙烯5.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H+)最接近于( )A.1/2(10-8+10-10) mol·L-1B.(10-8+10-10) mol·L-1C.(1×10-14+5×10-5) mol·L-1D.2×10-10 mol·L-16.如图为常温下,向25 mL某浓度的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 mol·L-1 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Si晶体,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②二氧化碳和氮气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③食醋可去除水垢,NH4Cl溶液可去除铁锈④SO2和NO2都能使雨水的pH<5.6,造成酸雨⑤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⑥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制备Fe(OH)3胶体⑦用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制备CuS⑧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制备Al(OH)3.A.②③⑦ B.②⑥⑦⑧ C.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⑧2.以下物质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C.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通入过量SO2气体后的溶液:H+、Ca2+、Fe3+、N03﹣C.通入足量CO2的溶液:H+、NH4+、Al3+、SO42﹣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Ag++2NH3═[Ag(NH3)2]+B.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画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B.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 mol•L﹣1硫酸中C.向100 mL 4 mol•L﹣1硝酸中加入5.6 g 铁D.在5×1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6.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6H++2H3AsO3═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As>SnCl2、③每生成1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7.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3SiO2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D.橄榄石中铁为+2价8.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Al2O3NaAlO2(aq)Al(OH)3②S SO3H2SO4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2无水FeCl3⑤MaCl2(aq)Mg(OH)2煅烧MgO.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9.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反应物的量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的是()①CO2与NaOH溶液②NaHCO3溶液与盐酸③Na与氧气④C与O2⑤AlCl3溶液与氨水⑥Na2S与FeCl3溶液.A.除③外 B.除①④⑥外 C.除②③⑤外 D.除②⑤外10.以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体积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3B.150 mL 1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相等C.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25.38%D.20℃时,100 g水可溶解34.2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12.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是()物质及其杂质检验除杂A Cl2(HCl)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B NO(NO2)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水C CO2(HCl) AgNO3溶液(含稀硝酸)饱和Na2CO3溶液D NaHCO3溶液(Na2CO3) Ca(OH)2溶液过量CO2A. A B. B C. C D. D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14.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连有四个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做手性碳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的分子式为C18H20O2B.在一定条件,化合物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C.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D.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15.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KI溶液,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是CuI2,棕色溶液含有I2B.滴加KI溶液时,转移1 mol电子时生成1 mol白色沉淀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SO2>I216.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g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D. V=896mL二.填空题(共52分)17.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L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2.请推测并回答:(1)甲的化学式.(2)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3)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10分)(2014•张掖三模)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相关信息:①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②SiCl4沸点为57.7℃,熔点为﹣70.0℃.请回答:(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装置C中的试剂是;装置F的作用是;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含有铁元素,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③滴定前检验Fe3+是否被完全还原的实验操作是.19.(10分)(2015秋•丰城市校级月考)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W溶液中加入KSCN出现红色.(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D:E:N:.(2)B与E混和得到H并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3)按要求写方程式: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M→W的离子方程式:.20.(12分)(2015秋•丰城市校级月考)废旧印刷电路板是一种电子废弃物,其中铜的含量达到矿石中的几十倍.湿法技术是将粉碎的印刷电路板经溶解、萃取、电解等操作得到纯铜等产品.某化学小组模拟该方法回收铜和制取胆矾,流程简图如图1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是将Cu转化为Cu(NH3)42+,反应中H2O2的作用是.写出操作①的名称:.(2)反应II是铜氨溶液中的Cu(NH3)42+与有机物R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操作②用到的主要仪器名称为,其目的是(填序号).a.富集铜元素b.使铜元素与水溶液中的物质分离c.增加Cu2+在水中的溶解度(3)反应Ⅲ是有机溶液中的CuR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和.若操作③使用图2装置,图中存在的错误是.(4)操作④以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析出铜,阳极产物是.操作⑤由硫酸铜溶液制胆矾的主要步骤是.(5)流程中有三次实现了试剂的循环使用,已用虚线标出两处,第三处的试剂是.循环使用的NH4Cl在反应Ⅰ中的主要作用是.21.(12分)(2015•北京)“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R、R′、R〞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合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已知:(1)A属于炔烃,其结构简式是.(2)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30.B的结构简式是.(3)C、D含有与B相同的官能团,C是芳香族化合物.E中含有的官能团是.(4)F与试剂a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试剂b是.(5)M和N均为不饱和醇.M的结构简式是.(6)N为顺式结构,写出N和H生成I(顺式结构)的化学方程式:.2015-201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制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Si晶体,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②二氧化碳和氮气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③食醋可去除水垢,NH4Cl溶液可去除铁锈④SO2和NO2都能使雨水的pH<5.6,造成酸雨⑤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⑥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制备Fe(OH)3胶体⑦用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制备CuS⑧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制备Al(OH)3.A.②③⑦ B.②⑥⑦⑧ C.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⑧考点:硅和二氧化硅;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乙酸的化学性质.分析:①、晶体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NaClO有漂白性;②、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③、食醋与水垢能反应,氯化铵溶液显酸性;④、SO2和NO2与水反应生成酸;⑤、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⑥、根据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分析;⑦、用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制备CuS⑧、过量烧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解答:解:①、晶体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来制作计算机芯片,漂白液中NaClO 有漂白性,故正确;②、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错误;③、食醋与水垢能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所以食醋可去除水垢,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能与铁锈反应,故正确;④、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能被氧气氧化为硫酸,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SO2和NO2能造成酸雨,故正确;⑤、硅胶具有吸水性,无毒,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正确;⑥、反应生成沉淀,而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呈红褐色液体,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错误;⑦、硫为弱氧化剂,则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制备硫化亚铜,故错误;⑧、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过量氨水溶液制备Al(OH)3,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胶体制备、硫化亚铜制备、氢氧化铝的制备及电解等,侧重化学反应原理及物质制备实验的评价性、操作性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以下物质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 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C.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玻璃塞的细口瓶中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分析: A.钠能分别与水和氧气等反应,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B.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存放时常加入少许铁粉,作还原剂;C.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应该用棕色试剂瓶存放;D.NaOH与二氧化硅反应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解答:解:A.钠能分别与水和氧气等反应,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煤油的大,所以少量的金属钠应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故A正确;B.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铁离子,故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防止氧化,故B正确;C.浓硝酸见光易分解,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C正确;D.NaOH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合性,则不能使用玻璃塞,所以NaOH溶液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试剂的存放,明确物质的性质与保存方法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通入过量SO2气体后的溶液:H+、Ca2+、Fe3+、N03﹣C.通入足量CO2的溶液:H+、NH4+、Al3+、SO42﹣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 A.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通入过量SO2气体后的溶液,具有还原性;C.通入足量CO2的溶液,显酸性;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解答:解:A.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B.通入过量SO2气体后的溶液,具有还原性,与Fe3+(或H+、N0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C.通入足量CO2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C选;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D不选;﹣,且H+、Al、N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题目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Ag++2NH3═[Ag(NH3)2]+B.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 A.少量氨水,生成沉淀;B.只有﹣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C.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银、氨气、水;D.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解答:解:A.往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g++NH3•H2O═AgOH↓+NH4+,故A 错误;B.尼泊金酸()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只有﹣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酚﹣OH不反应,故B错误;C.乙醛的银镜反应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2Ag↓+3NH3+H2O,故C正确;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的离子反应为C6H5O﹣+CO2+H2O→C6H5OH+HCO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书写正误判断,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的考查,把握苯酚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银氨溶液的配制,题目难度不大.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画线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B.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 mol•L﹣1硫酸中C.向100 mL 4 mol•L﹣1硝酸中加入5.6 g 铁D.在5×1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考点:铝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硝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B.18.4mol/L的硫酸为浓硫酸,常温下遇到铁、铝金属发生的钝化,不再继续反应;C.向100mL4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根据反应的量,铁全部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D.氮气和氢气生成氨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所以不能完全反应.解答:解:A.MnO2+4HCl(浓)MnCl2+Cl2↑+2H2O,二氧化锰与越浓盐酸反应,随反应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盐酸不能完全反应,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铝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铝片不能完全反应,故B错误;C.根据反应Fe+4HNO3=Fe(NO3)3+NO↑+2H2O,0.4mol硝酸氧化0.1mol铁为0.1mol三价铁离子,铁无剩余,故C正确;D.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氨气:N2+3H2⇌2NH3,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存在反应限度,所以氢气不能完全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注意物质浓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可逆反应特点,变价金属铁与硝酸反应量不同产物不同为该题的难点,题目难度中等.6.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6H++2H3AsO3═2As+3SnCl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As>SnCl2、③每生成1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A.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③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由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A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概念来解答.解答:解:①因A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H3AsO3,故正确;②反应中S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A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As<SnCl2,故错误;③As元素由+3价降低为0,每生成1mol 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3﹣0)=3mol,故正确;④由原子守恒可知,M为H2O,故错误;⑤因S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SnCl62﹣为氧化产物,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原子守恒及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7.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3SiO2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D.橄榄石中铁为+2价考点: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专题:碳族元素.分析: A.辉石、斜长石和橄榄石根据其化学式可知属于硅酸盐类;B.根据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来书写;C.月球上没有氧化金属铁的物质或者条件;D.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来判断铁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2SiO4]的成分均属于硅酸盐类,均属于硅酸盐矿,故A正确;B.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故B错误;C.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环境中没有氧化金属铁的物质或者条件,所以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故C正确;D.橄榄石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硅元素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关硅酸盐的知识,注意硅酸盐的氧化物形式书写方法,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Al2O3NaAlO2(aq)Al(OH)3②S SO3H2SO4③饱和NaCl(aq)NaHCO3Na2CO3④Fe2O3FeCl2无水FeCl3⑤MaCl2(aq)Mg(OH)2煅烧MgO.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钠的重要化合物;铁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④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3+水解,加热蒸发得不到无水FeCl3.⑤氯化镁与石灰乳转化为更难溶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解答:解: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生成氢氧化铝,故①正确;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②错误;③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析出NaHCO3,加热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故③正确;④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3+水解Fe3++3H2O⇌2Fe(OH)3+HCl,加热蒸发HCl挥发,平衡向右移动,得不到无水FeCl3,故④错误;⑤氯化镁与石灰乳转化为更难溶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镁,故⑤正确.故①③⑤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性质、侯德榜制碱法、盐类水解等,难度中等,注意侯德榜制碱法要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以便获得高浓度离子溶液.9.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由于反应物的量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的是()①CO2与NaOH溶液②NaHCO3溶液与盐酸③Na与氧气④C与O2⑤AlCl3溶液与氨水⑥Na2S与FeCl3溶液.A.除③外 B.除①④⑥外 C.除②③⑤外 D.除②⑤外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钠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②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只生成氯化钠.③钠与氧气反应常温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④碳和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⑤氯化铝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⑥FeCl3溶液与Na2S溶液混合,硫化钠的量不同,其产物不同.解答:解: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不足量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当二氧化碳过量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正确.②NaHCO3溶液与盐酸混合,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水,故错误.③钠与氧气反应常温生成氧化钠,加热生成过氧化钠,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不是因为反应物的量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故错误.④当氧气不足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当氧气过量时,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⑤AlCl3溶液与氨水混合,铝离子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氯化铝和氨水的量无关,故错误.⑥当硫化钠少量时,二者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S,当硫化钠过量时,亚铁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FeS沉淀,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与量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但不能溶于弱碱.10.以下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体积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2:3B.150 mL 1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相等C.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此溶液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25.38%D.20℃时,100 g水可溶解34.2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4.2%考点:物质的量浓度.分析: A.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根据硫酸根守恒计算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溶液体积相等,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B.1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1mol/L,1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1mol/L×3;C.根据c=可知w=×100%进行计算;D.饱和溶液质量分数=×100%.解答:解:A.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物质的量之比为1:2:3,根据硫酸根守恒,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1:1=1:3:3,溶液体积相等,三溶液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3:3,故A错误;B.1mol•L﹣1的氯化钾溶液中的c(Cl﹣)=1mol/L,1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的c(Cl﹣)=1mol/L×3=3mol/L,氯离子浓度不相等,故B错误;C.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w=×100%=×100%=25.38%,故C正确;D.20℃时,100g水可溶解34.2g KCl,此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25.5%,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浓度有关计算,涉及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等,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周练试卷化学(4--20班)命题:周亮2016.1.1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矾净水的原理和家用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B.在食品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D.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②常温下21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 NA③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为2NA④3mol单质铁完全转化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⑤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后,产物的分子数为2NA⑥将100mL0.1mol/L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A.①③⑤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①⑥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2AgCl+S2-=Ag2S+2C1-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C03一+OH-=C032-+ H2C.向Ba(OH)2溶液中加入稀H2S04:Ba2++ OH-+ H++ S042-=BaS04+H2D.向Cu粉中加入过量的浓HN03:Cu+4H++ 2N03-=Cu2++ 2N02+2H24.在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1 L 0.1 mol·L-1(NH4)2Fe(SO4)2·6H2O的溶液中:c()+c(Fe2+)+c(H+)=c(OH-)+c()B.0.1 mol·L-1 NH4HS溶液中:c()=c(HS-)+c(H2S)+c(S2-) C.0.1 mol·L-1 pH为4的NaHA溶液中:c(HA-)>c(H2A)>c(A2-)D .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2c (OH -)+c ()=c ()+3c (H 2CO 3)+2c (H +)5.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图中A 、B 、D 三点处K W 间的关系: B>A>DB .100℃,向pH=2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等体积pH=10的稀氨水,溶液中 c(NH 4+)/c(NH 3·H 2O)减小,充分反应后,溶液到达B 点C .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 4Cl 固体,可从A 点变化到C 点D .加热浓缩A 点所示溶液,可从A 点变化到B 点6.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7.关于右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B .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 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C .1 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9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D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平面8.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无需气体存储装置等优点。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周考12化学(课改实验班理科46-47班)命题人:罗文丰2016.1.17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A.H2O、HCOOH、SO2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C.HCl、NH3、NaOH溶于水所得溶液都能导电,都是电解质D.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2.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如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阴离子CO2-3、SiO2-3、AlO-2、Cl-阳离子Al3+、Fe3+、Mg2+、NH4+、Na+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Y是盐酸,则X中一定含有CO32-、SiO32-、AlO2-和NH4+B.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Al3+、Fe3+、NH4+、Cl-C.若Y是NaOH溶液,则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D.若Y是NaOH溶液,则X中的Al3+、Mg2+、NH4+物质的量之比为2:1:43.某稀溶液仅含Fe2+、Na+、A13+、Ba2+、SO42-、NO3-、Cl-中的4种离子,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
若向该溶液中加人适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向该溶液中加人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为72gB.若向该溶液中加人过量的稀硫酸,溶液颜色会变成浅绿色C.若向该溶液中加人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D.若向该溶液中加人过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约为7.467L 4.已知CN﹣(氢氰酸根离子)SCN﹣(硫氰酸根离子)和Cl﹣有相似之处:两个﹣CN原子团或两个﹣SCN原子团可分别构成氰分子(CN)2和硫氰分子(SCN)2。
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三班级上学期周考10化学(课改试验班理科46-47班)命题人:罗文丰2021.12.2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48分)1.新型纳米材料MFe2O 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常温下,MFe2O 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流程如下,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MFe2O x是氧化剂 B.S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y D.MFe2O y是还原产物2.工业上可用硫酸铝与硫黄焙烧制备氧化铝:2Al2(SO4)3+3S 2Al2O3+9SO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中Al2(SO4)3被氧化 B.Al2O3是氧化产物C.该反应中,每转移0.3 mol电子生成5.04 L SO2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23.在汽车猛烈碰撞时,平安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
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7mol,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生成224LN2(标准状况)B.有1molKNO3被氧化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4.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已知:氧化还原反应:FeCl3+H2S=FeCl2+S;PbO2+4HCl=PbCl2+Cl2↑+2H2O2Fe(OH)2+Cl2+2KOH=2Fe(OH)3+2KC l;Cl2+2KOH=KCl+KClO+H2O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Se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CuSO4+H2S=CuS↓+H2SO4;H2SeO4+2NaN3=Na2SeO4+2HN3;HN3+Na2S=NaN3+H2S热分解反应:BaCO3BaO+CO2↑;MgCO3MgO+ CO2↑;CuCO3CuO+ 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酸性溶液):PbO2>Fe3+>S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KCl>Cl2C.酸性(水溶液):H2S>H2SO4>H2SeO4>HN3D.热稳定性:CaCO3>FeCO3>Ag2CO35.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应中()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CN是氧化剂,CaCO3是还原剂C.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6.臭名昭著的三聚氰酸[C3N3(OH)3]却可用于消退汽车尾气中的NO2。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
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
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
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
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
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
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
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
这些人对你的生活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他们来组织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
但是,我们对这些“附近”经常是视而不见的。
这个“附近”,它是一个空间,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
在这里面,有很多很细密的又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江西丰城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含答案)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以下是江西丰城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请考生练习。
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第小题4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胶体粒子数为NAB.4.6 g Na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C.10. 6 g Na2 CO3晶体中含CO32一数目为0. 1 NAD.常温下,22 g CO2含碳氧双键数目为NA2.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编号① ② ③ ④气体M H2S H2 N H3 NO 气体N SO2 Cl2 HCl O2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⑤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Cl-、S2-、ClO-⑥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A.①②⑤B.②④C.②④⑥D.③⑤⑥5.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D.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6.在2009年10月1日,新的饮用矿泉水强制性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正式实施,其中溴酸盐(BrO3-)这一潜在致癌物质被做了严格限制。
有关专家解释,矿泉水在开采过程中会含有少量溴化物(Br-),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经臭氧(O3)处理逐渐转化成溴酸盐。
下列有关该转化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溴化物(Br-)得到电子B.该过程中臭氧(O3)是氧化剂,溴酸盐(BrO3-)是还原剂C.该过程中溴元素被还原,氧元素被氧化D.该过程中溴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2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 = Fe3++2Cl-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 Ca CO3+H2OC.FeS固体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 Fe2++H2SD.碳酸氢镁和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2++OH-+HCO3-= Ca CO3+H2O8.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mL 4mol/L 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688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molB.0.21molC.0.18molD.0.14mol9. 两种硫酸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共熔,可制得化合物X且X 溶于水能电离出K+、Cr3+、SO42-,若将2.83 g X中的Cr3+全部氧化为Cr2O72-后,溶液中的Cr2O72-可和过量KI溶液反应,得到3.81g 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I-+14H+=2 Cr3++3I2+7H2O 。
若向溶有2.83 gX 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4.66 g白色沉淀.由此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A. K 2SO4 2Cr2(SO4)3B. 2K 2SO4 Cr2(SO4)3C. K 2SO4 Cr2(SO4)3D. K 2SO4 1/2Cr2(SO4)3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④用碱式滴定管取23.10 mL溴水⑤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化合物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的NaOH溶液A.①②④B.②③④⑥C.③⑥D.③⑤⑥11.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wC.溶液中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 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B. 若甲为氮气,则丁可能是O2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稀硝酸D.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13.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C溶液A+B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③若C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血红色,则B可能为Fe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标准状况下,将a L H2和Cl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气体通入含b mol NaOH的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液中含Cl-、ClO-、ClO,且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8∶1∶1,则原混合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 )A.a/2 molB.(a/22.4-b)molC.(a/22.4-b/2)molD.b/2 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分)二、填空题(共4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室存放HF的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细口瓶,而应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
B.碳酸氢镁溶液中加过量澄清石灰水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Mg2++2OH- +2HCO3- =MgCO3+CaCO3+2H2OC.水泥、玻璃和水晶都是硅酸盐产品D.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E.向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分别加入CaCO3固体和Na2CO3固体,均会使得HClO的浓度增大F.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防止产生Fe3+,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为了抑制亚铁离子的水解,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G.无色溶液中,K+、Cl-、Na+、H2PO、PO、SO可以大量共存H.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O-、HCO、NO、NH、S2O可以大量共存I.合金中一定有金属元素,两种不同的金属不一定可以加工成合金J.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Ba2+、Al3+、CO32、Cl、OH、NO3。
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5种.Fe2O3、CuO中的某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粉末,某校化学课外小组取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1)可以确定该样品中一定存在__ __ (填化学式)。
(2)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__ 。
(3)向Y溶液和固体混合物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则溶液中的阳离子是__17.高氯酸铜[Cu(ClO4)26H2O]易溶于水开始分解常用于生产电极和作催化剂等。
可由氯化铜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CuCl+2Na+H(OH)2CO3+CO+4NaCl;Cu(OH)2CO3+4HClO+9H(Cl O4)26H2O+CO。
HClO是易挥发的发烟液体温度高于130 易爆炸。
下表列出相应金属离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 molL-1):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沉淀完全 Fe+++(1) 将CuCl和Na用研钵分别研细加入适量的沸水搅拌加热成蓝棕色溶液。
静置、冷却、过滤、洗涤得蓝色Cu(OH)2CO3沉淀。
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应选用试剂是________。
(2) 向Cu(OH)2CO3沉淀中滴加稍过量的HClO 小心搅拌适度加热后得到蓝色(ClO4)2溶液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大量的白雾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适度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___。
(4) 某研究小组欲用粗CuCl固体(含Fe+)制备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固体。
请补充完整由粗CuCl固体制备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固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蒸馏水、稀盐酸、双氧水溶液和氨水):将粗CuCl 固体溶于蒸馏水滴入少 ________,过滤; 将滤液________得到CuCl晶体; 将________得到无水氯化铜固体。
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第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二、填空题(共46分)(1) ①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② HNO3和AgNO3溶液(其合理答案均可)(2) ① HClO4 防止HClO4、Cu(ClO4)2分解(3) 2.6410-6-1(4)② 加入适量双氧水溶液并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氨水调节溶液pH至3.2~4.7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晶体在HCl气氛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江西丰城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周练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化学网预祝广大考生可以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