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设备操作技术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15
溢油监测报警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溢油监测报警系统概述 (3)第二章用户需求及工程概况 (4)1、工程概况 (4)2、设备清单及产品要求 (5)3、使用规范 (5)第三章溢油监测分类 (6)第四章水面溢油智能监测报警系统解决方案 (8)1、水上溢油智能监测报警系统组成 (8)2、光学溢油探测器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 (9)3、现场声光报警器 (10)4、数据/视频采集及通讯设备 (10)第五章软件介绍及界面 (11)第六章 ROW溢油探测器 (14)1、工作原理 (14)2、性能优势 (14)3、检测油品类别 (15)4、应用领域 (15)5、技术参数 (15)第七章油罐漏油监测系统 (16)一、典型连接示意图(适合储油库地下水漏油监测) (17)二、工作原理 (17)三、KTR221油膜监测传感器技术参数 (18)第八章智能油泄漏探测系统 (18)1、功能 (19)2、应用领域 (19)3、KITOZER 传感器产品系列包括: (20)3、工作原理 (21)4、KITOZER 系统组件 (21)第九章漏油检测仪 (22)1、应用领域: (22)2、仪器特点: (22)3、测量原理: (22)4、KITOZER漏油检测仪技术参数: (23)第十章设备配置清单 (23)第一章溢油监测报警系统概述水面溢油监测报警系统通过先进的探测技术能很好的监测水面溢油.通过综合利用了计算机软件分析技术、电子海图、图像采集、无线数据传输、应急响应及支持等功能模块组成的水面溢油监测报警系统.系统先进可靠,能够实时连续、全天候监测监控港区水面的溢油状况,实现溢油事故自动报警、快速应急响应、减少溢油泄露、降低事故损害、保护环境的目的。
明显增强码头溢油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理能力,全面提高港口个防范港口水域溢油污染安全保障的整体技术水平,维护海域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水面溢油监测报警系统,其包括监控中心,其特征在于:该水面溢油监测报警系统还包括溢油探测终端,溢油探测终端与监控中心通信连接,其向监控中心传输探测所得的信息;监控中心设置有电子海图显示系统,溢油探测终端对应的显示在该电子海图显示系统上。
溢油分散剂技术标准一、引言溢油事件是海洋环境的严重污染事件之一,对于溢油事件的处理需要特殊的技术和产品。
溢油分散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应急处理产品,在溢油事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规范溢油分散剂的生产和使用,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以确保其高效、安全地应用于溢油处理过程中。
二、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溢油分散剂的生产、质量控制和使用等相关环节,以确保溢油分散剂在应急处理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术语和定义1. 溢油分散剂:指用于将表面张力减小、使溢油分散成微小颗粒,从而加速溢油的天然分散和降解的化学品。
2. 生产商:指生产溢油分散剂的企业或个人。
3. 使用单位:指在溢油事件中对溢油分散剂进行使用的单位,包括应急处理单位和政府部门等。
4. 质量控制:指对溢油分散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成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的过程。
5. 安全性:指溢油分散剂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四、生产要求1. 原材料选择:生产商应选择对环境友好、对海洋生物无害的原材料作为溢油分散剂的原料,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
2. 生产工艺:生产商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确保溢油分散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质量控制:生产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环保要求:生产商应遵循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害废物,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产品质量标准1. 外观:溢油分散剂应为无色、澄清的液体,不应有悬浮颗粒或颜色不均的现象。
2. 化学成分:溢油分散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其化学成分的要求,不得含有对环境和生物有害的物质。
3. 溢油分散效率:溢油分散剂应具有较高的溢油分散效率,能够将溢出的原油快速分散成微小颗粒,提高天然分散和降解的速度。
4. 稳定性:溢油分散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包括在不同温度、盐度和PH值下的表现。
5. 生物降解性:溢油分散剂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全降解成无害物质。
石油化工生产设备操作规范引言: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支柱,其生产设备的操作规范对于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设备操作的各个环节出发,详细介绍石油化工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1. 设备准备在操作石油化工生产设备之前,操作人员需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首先要进行设备检查,包括检查设备的机械传动部分、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确保设备无任何故障。
同时,应检查相关仪表的准确性和完好性,确保测量和监控的数据准确可靠。
对于供料管路、排放管路等,应进行检查并确保其通畅和无泄漏。
2. 设备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循操作程序。
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操作顺序,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平稳进行。
同时,操作人员还需严格掌握设备的启动、停止、调整等操作要点,确保设备的稳定工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报警信息的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危险。
3. 生产记录和数据分析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记录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以及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
这些生产记录对于生产过程的分析和问题的追溯非常重要。
通过定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找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根据生产数据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4. 应急处置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人为失误或其他突发事件,可能发生事故。
因此,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对可能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并熟悉应急处置措施。
对于容易引发事故的设备和操作,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影响。
5. 设备维护和保养为了确保生产设备的长期使用和正常运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非常重要。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清理设备内部的杂质和污垢,重新润滑和更换易损件。
同时,还需要注意设备的防腐和防爆等问题,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沥青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沥青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进行沥青施工工作的各类工程项目,包括公路、桥梁、隧道、道路维修等。
第三条沥青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进行沥青施工工作的现场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包括防护栏、警示标识、消防器材等。
第五条沥青施工工作由工作负责人统一指挥和管理,并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
第二章操作规范第六条沥青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安全会议,了解施工计划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七条沥青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工作服、手套等。
第八条沥青施工必须在人员离开作业区域的情况下进行,严禁人员在正在施工的区域内停留。
第九条沥青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警示和指挥,保证施工区域的安全。
第十条沥青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和沥青溅满。
第十一条沥青施工必须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严禁随意操作。
第十二条沥青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并进行常规维护和检查。
第十三条沥青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合理的警示标识,指示安全通道和禁止通行区域。
第十四条沥青施工中必须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十五条沥青施工中必须遵守电气安全规定,禁止乱拉乱接电线。
第十六条沥青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换。
第三章事故应急第十七条沥青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安全,并及时报警。
第十八条沥青工作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自救,尽量避免因事故扩大影响。
第十九条沥青施工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亡,必须及时施救,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第四章管理和责任第二十条沥青施工现场的工作负责人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掌控,并负责事故的处理和善后工作。
第二十一条沥青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和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第二十二条沥青工作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本规程,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在石油勘探、开采、提炼和储存期间,由于事故或误差,原油从采矿场或储油罐泄漏到海面。
剥削石油泄漏还包括其他种类的烃,如家庭加热油、重质残渣、苯。
乙烷和其他溶剂有机的石油溢漏监测技术是防止石油溢漏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包括两个方面:监测和警报。
石油溢漏不可预测的原因在探测石油溢漏是防止和控制石油溢漏的最有效手段。
一、溢油监测技术的类型1.光学监测。
根据摄像原理,利用可见光处理石油溢漏区的图像,以合理的成本效益区分水与油之间的界面。
但是,低水平的差别和高警报率必须,必须也易受时间和时间的影响夜晚红外技术使用热成像器、辐射计和扫描仪来测量水和水的辐射。
油可通过处理获得泄漏油图像数据他应用于遥感观测,主要是卫星和空中观测。
使用油膜可以提高紫外光相对于水的反射性,以高分辨率处理水和油的反射信号。
为了远距离监测石油溢漏,并由激励光源进行监测,扫描设备很昂贵庞大复合物开发超光谱数据库和光谱数据处理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
2.电磁波监测。
微波辐射监测技术使用无源微波传感器接收水的微波,油传感器可以识别油膜,因为水的排放系数不同。
油具有低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技术模糊的雷达技术用于发送微波,并通过接收该表面靶的逆向扩散来提取关于油膜的信息。
水空间分辨率更好但很容易受到风速的影响油电磁能量的吸收和使用,石油的电磁波传播特性,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安装电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对油膜的监视和对油膜在一定范围内的厚度的定量评估。
二、石油石化企业溢油监测需求1.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的溢油监测需求(1)厂区雨水系统溢油监测。
雨水系统分布在各生产单位之间转化日常生产中的碳氢化合物泄漏可进入石油输出系统。
此外一些地区的土壤污染是由于长期作业造成的,而由于土壤保护标准起始时不足造成的泄漏。
因此,雨水系统中石油溢漏的风险较高。
对每一个表面进行实时监测从流域雨水系统中检测和控制小泄漏或异常排放的装置和油流体。
(2)外排口溢油监测。
出口是企业排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接口,是企业环境保护的最后一个障碍。
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一、技术背景1.1 溢油对环境的影响溢油是指石油勘探、生产、运输等环节中发生的油类液体或石油产品的泄漏现象。
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活动都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应对溢油事件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1.2 溢油处理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对于溢油处理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溢油处理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工艺复杂等问题。
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溢油处理技术成为迫切需要。
二、技术条件2.1 分散剂的选择1)分散剂应具备优异的分散性能,能迅速将溢油物质分散为微小的乳状液,以便于后续的收集和处理。
2)分散剂应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溢油物质与水的表面张力,使其更好地与水混合。
2.2 技术参数1)分散剂的分散性能指标应该符合国际标准,如分散时间、分散效率等。
2)分散剂对不同类型的溢油物质的适应性和处理效果应该经过充分的实验验证,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2.3 环境友好性1)分散剂本身应对环境无毒无害,不会对水体生态系统和生物造成二次污染。
2)分散剂在水中的生物降解性能应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三、技术发展趋势3.1 新型分散剂的研发当前,一些新型分散剂如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发酵产物等被广泛应用于溢油处理领域,这些新型分散剂相比传统的化学合成分散剂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
3.2 分散剂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将分散剂技术与其他溢油处理技术结合起来,如生物修复技术、高效吸油材料等,可以提高溢油处理的效率和综合应对能力。
3.3 自动化处理技术的引入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自动化处理技术如机器人清污、无人机监测等已经开始应用于溢油处理工作中,提高了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的确立对于有效应对溢油事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期待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人员和相关企业能够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溢油处理技术,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液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1.规范操作程序1.1 在操作液压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必须接受液压设备的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关安全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
1.2 在进行液压设备操作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包括液压管路、控制阀、压力表等,如发现任何破损或故障应及时报修。
1.3 在操作液压设备前,要熟悉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每个控制器和开关的功能,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
1.4 操作液压设备时,要确保自己的身体和衣物与设备的运动部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安全防护措施2.1 操作液压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2 液压设备必须设置安全护栏或警示标识,并保持设备周边的通道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救援。
2.3 在操作液压设备时,应避免将手指、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放入液压元件的压缩区域,以免造成夹伤或被困等安全事故。
2.4 液压设备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的电源、压力控制器,并将设备处于安全状态,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操作。
3.应急处理措施3.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液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程序,如发生意外事故或设备故障应立即采取措施停止设备运行,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2 在液压设备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压力异常或液压元件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
3.3 如果发生液压泄露事故,应立即关闭设备电源,并采取适当措施清除泄露物,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修复。
4.设备维护保养4.1 液压设备应按照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的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如更换液压油、清洗过滤器、紧固螺栓等。
4.2 维护保养过程中,必须将设备的电源断开,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误操作或意外损伤。
4.3 维护保养结束后,要及时清理维护保养工具和材料,并将设备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5.培训和考核5.1 所有操作液压设备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以确保其具备操作液压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一部分收油机的原理及选择溢油回收是指在不改变溢油形态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手段将油从水面分离出来,以清除水面溢油。
溢油类型和溢油环境不同,回收溢油所采取的方法手段也不相同,可以用机械装置回收溢油,也可以用吸油材料回收溢油,还可以用其它简单的器材进行回收。
回收溢油的机械装置有收油机、收油网、油水分离设备、机械抓斗和推土机等。
吸油材料有吸油毡、吸油拖栏、稻草等。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典型的收油机、收油网和吸油材料。
收油机也称撇油器,是指专门设计用来回收水面溢油/油水混合物而不改变其物理、化学特性的任何机械装置。
收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油和油水混合物的流动特性、油水的密度差及材料对油/油水混合物的吸附性,将油从水面上分离出来。
目前投入使用的收油机在工作原理和结构上差异较大,分类比较复杂,现在大多按溢油回收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现行使用的收油机主要有水动力式(DIP)、堰式、真空式、粘附式、及其它类型机械装置。
收油机主要由收集装置、传输系统和动力站三部分组成。
收集装置使油水分离;传输系统包括泵浦或真空装置、软管和连接件,其作用是传送动力、泵出回收的液体;动力站给收油头和泵提供动力。
收油机的性能通常用溢油回收性能与收油设备可靠性能两个要素来描述。
1、溢油的回收性能:它表示的是收油机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下收油时的各种性能参数。
包括:(1)彻底性效率(TE):能够会收起来的油占全部经过水域的浮油百分比。
(2)回收效率(ORE):纯的油占全部回收物(油+水)的百分比。
(3)行进速度(节):在能够可靠的保持收油效率的前提下,收油机能够在溢油区向前推进的速度。
(4)收油的进度(ORR):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将全部纯油回收起来的时间。
(ORR=与油接触的速度× TE × ORE)(5)对油种的敏感度:收油机在实际回收不同种类不同粘度的油时的不同表现。
(6)对油层厚度的敏感度:收油机的表现是否会因油层厚度的下降而降低。
(8~14μm)的光,来探测物体的热辐射。
热成像把热辐射转化为灰度值,再利用各物体的灰度值差异来成像,从而发现和识别目标。
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对油、海水、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热成像监测方式为视频监测方式的一种,利用热成像摄像头,对海面和作业管道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测温,通过监测设备、海水和油的温度差异,可对溢油现象进行监测,及时报警,可视化应用,方便快捷,准确度高。
同时,热成像监测结合图像识别技术,也可以用异物进入差异法,发现海上溢油。
1.3.2 系统特点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在线24h 全天候、自动溢油监测和报警记录,监测的油品种类多。
缺点:采用热成像法时只显示物体热轮廓,油污在短时间后会变成与海水温度一样,致使探测困难,误报率高。
采用差异法时,需要有全面的数据库进行对比,目前该数据库尚不完整,存在漏报、误报的可能。
1.4 紫外光诱导荧光技术1.4.1 系统原理紫外光诱导荧光溢油监测是基于水面荧光技术和快速筛选法,主要由脉冲紫外LED 灯、接收光学系统、控制处理电路等组成。
采用365nm 的脉冲紫外光束可以激发监测水域中的油分子产生荧光,接收光学系统收集产生的荧光信号作进一步的处理。
接收到的信号立即由集成分析控制器软件进行分析。
1.4.2 系统特点其优点是可以实现在线24h 全天候自动溢油监测和报警记录,可监测适用的油品种类多,同时可以在复杂的有机组合物中,以高的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区分单个组分的光谱特性。
缺点:紫外光监测只可定点监测、监测范围小,抗干扰能力较差,容易误报。
1.5 遥感技术1.5.1 系统原理遥感溢油监测模式有卫星遥感、船舶遥感、飞机遥感和雷达遥感。
目前,适用于海上平台的固定式雷达组网溢油监测技术已经进入应用阶段,其对油膜的存在是比较敏感的,雷达影像经过处理,就能够辨别出溢油区域。
这是遥感技术主要的探测手段。
雷达波穿透力强,受天气影响较小,也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
0 引言随着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和开采规模不断扩大,海洋钻井、采油平台、海底管线逐渐增多,而这些设备一旦发生溢油事件,将对海洋环境造成长远的永久性影响。
青岛华海环保工业有限公司溢油防治设备技术说明一、QG10V轻便储油罐技术说明1. 概述轻便储油罐产品是我公司自行开发的与围油栏配套溢油回收储存设备之一。
该产品的结构为:PVC布油罐主体、钢支架等组成。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海湾、江河、湖泊等水域的港口、码头、炼油厂、修拆船厂、石油钻井平台以及国家溢油应急中心的应急设备等。
2. 轻便储油罐主要材质轻便储油罐罐体:采用PVC布制作,热粘合而成。
具有强度高、耐油、耐候、耐磨、耐腐蚀的特点。
可快速安装支架和罐体,及时回收溢油。
支架装置、托杆等所选高强度优质钢材料涂防锈漆、耐腐蚀性好,完全符合现场环境条件;所有连接件:均为优质钢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不存在任何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3.主要结构轻便储油罐:由囊体、支架装置组成。
可现场快速组装,操作极为方便。
4. 储油罐型号及技术参数5.性能及储存条件5.1主要功能:临时储存回收轻质油、中低粘度油类;该产品一般与收油机等产品配套使用,收油机回收的溢油直接注入船上或岸上的轻便储油罐中暂时储存。
性能稳定可靠,结构紧凑,安装连接快速,可快速支撑,操作方便,易于维护,便于储存、运输、移动。
5.2性能特点a. 可靠性:轻便储油罐采用高强度PVC布制作,具有强度高、耐油、耐候、耐磨、耐腐蚀的特点。
所有托杆装置、立柱等均为优质钢材。
所有部件耐腐蚀、耐油、耐磨、耐候、耐老化,完全符合现场操作使用要求。
b. 可操作性:该轻便储油罐,结构紧凑,不使用时可卷绕折叠,仓储体积小,操作简单,重量轻,便于运输、储存、使用维护方便。
c. 先进性:我公司自行设计制作的该型轻便储油罐,采用先进结构原理,性能优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价格合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d.可维护性:所有配机配件均采用优质定型国内产品,便于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成本低。
6.设备采用的标准和规范采用企业标准Q/0284QHH017 –2010《储油罐》以及用户需求书等。
ZSJ15转盘式收油机技术说明1.概述:转盘式收油机产品是我公司自行开发的与围油栏配套的溢油回收设备之一。
荣获国家专利并通过了青岛市科委主持的专家鉴定,定型生产。
1993年在交通部水运研究所的帮助下,开始研制转盘式收油机等溢油回收设备,成功地应用与各种水域环境下回收中低粘度地溢油。
2001年12月,在青岛港“沙米敦”号油轮抢险工作中,被评为抢险先进单位。
该设备由收油机主机和动力站两部分组成。
动力站设在岸上或船上;收油机主机浮在水面山;二者通过液压油管和输油管连接。
柴油动力站由柴油机带动油泵和输油泵,将柴油动力转化为液压动力(无极变速),来驱动浮在水面上的收油机粘油盘转动,将浮在水面上的溢油粘挂在粘油盘上,再由刮油片将油刮下,顺导油槽集中到收油机的集油槽中。
然后由输油泵将收集的油输送到岸上或船上的储油设备中,从而实现溢油回收的功能。
该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港湾、油港、码头、河流、湖泊、造船厂、拆船厂、石油、化工、发电厂以及污水处理站等有溢油需回收的场合。
本设备最佳收油粘度范围在100~2000cst,能有效回收1~10000cst的溢油,适应中、低粘度的溢油回收。
该设备可与我公司生产的围油栏配套使用,边围油,边收油,防止了水面污染。
2.技术条件2.1 材料①收油机主机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包括浮体(封闭壳体内充满塑料泡沫)、主体壳、导油槽、集油槽、转盘轴、底座、辅助浮体、油管接头以及所有连接件均为不锈钢材料。
粘油盘采用耐海水防锈铝材料。
所有材料均强度高、耐化学腐蚀性好,完全抗海水腐蚀。
不存在任何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②液压马达采用低速大扭矩摆线马达,扭矩大、可无级调速。
马达外套不锈钢壳,可满足防海水腐蚀要求。
不存在任何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③刮油片采用聚四氟乙烯软板,耐候、耐老化性能好、耐油、耐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不存在任何影响产品性能的缺陷。
④吸油排油管采用软PVC螺纹钢丝管,耐候、耐老化、耐油、耐海水腐蚀、抗吸空、柔性好、重量轻。
⑤液压油管采用钢丝编制软胶管,耐候、耐老化、耐油、耐海水腐蚀、抗高压、柔性好。
⑥动力站主体材料为A3钢材料外烤防锈漆,包括小车底盘等。
油箱、车架、连接螺栓等易摩擦、碰撞及拆卸部分采用不锈钢材料,确保防腐防锈性能。
⑦柴油机动力站的柴油机选用风冷、电启动、加防火帽,体积小,结构紧凑,启动灵活,易于维护保养,满足防火要求。
⑧输油泵选用转子泵,重量轻,功率消耗低,输油效率高,有一定的吸程,可满足输送中、低粘度溢油的要求。
⑨液压操作台由集成块、溢流阀、调速阀及液压油管液压快速接头等组成,体积小,结构紧凑,液压油管拆卸连接灵活方便。
液压油泵入口设滤油器,可有效过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提高液压油路的工作质量。
⑩焊缝的焊接符合“焊接技术规范”的要求。
2.2储存条件转盘式收油机可存储在船上、岸上的仓库中。
存储使用年限:不小于 10年。
2.3主要结构组成该转盘式收油机由主机和动力站两部分及连接管路等组成。
主机布放在水面上,动力站设在岸上或船上,二者通过液压油管、输油管连接在一起。
收油机主机由浮体、主体壳、集油槽、导油槽、刮油片、粘油盘、粘油盘轴、粘油盘夹套、轴承座、液压马达、马达壳等组成。
收油机主机上设有起吊点,可在布放过程中,方便进行吊装。
柴油机液压站由小车体、柴油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液压操作台、输油泵等组成。
柴油机泵站由小车体、柴油机、输油泵等组成。
图1 收油机主机示意图1.车架;2.液压油箱;3.柴油机启动电瓶;4.柴油机;5.液压集成块;6.柴油机底座;7.液压球阀;8.液压调速阀;9.液压溢流阀。
图2收油机液压站示意图1.转子泵;2.V 带轮;3.车架;4.电瓶;5.离合器;6.柴油机;7.底座;8.减震垫图3收油机输油泵站示意图3.收油机主要技术参数: 3.1 收油机主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ZSJ15a.转速40~100转/分b.粘油盘直径:ф300mmc.上高度250~300d.输油管口径∮65e.输油管快速接头A2.5″f.外形尺寸1575×1575×550mmg.重量120Kg3.2液压站主要技术参数a.柴油机功率 4.0 KWb.液压系统最小启动压力3Mpac.液压系统工作压力4—5Mpad.液压系统最大流量12L/mine.车架外形尺寸(液压站)1000×520×820(不锈钢)f.重量75 Kg3.3泵站主要技术参数a.柴油机功率 6.3KWb.输油泵抽排量15m³/hc.输油泵吸程8 md.输油泵扬程30 me.输油泵进排油口快速接头A2.5″f.车架外形尺寸(泵站) 1200×550×830(不锈钢架)g.重量180 Kg3.4卷管器主要技术参数a.液压油管规格∮10×20mb.液压油管快速接头∮10/M22×1.5c.车架外形尺寸500×250×575d.重量25 Kg3.5输油管主要技术参数a.吸油管∮65×20mb.排油管∮65×10mc.输油管快速接头C2.5″4.功能该转盘式收油机能够配合围油栏,对海上溢油进行有效回收,防止溢油扩散,减少溢油污染,保护水域环境。
主要用于对围油栏围截的水面溢油进行回收;回收油品的种类:成品油等粘度较低的油类。
4.1定点布放溢油集中在一定位置,如岸边围定的特定水域,港口、码头、排污口等。
可将收油机主机布放在水面的一定位置固定好,动力站放在岸上,进行收油作业。
收油机定点布放方式见图4示意图图44.2应急布放该型收油机,也可以结合围油栏和工作船,用于应急使用。
可以用双船拖带围油栏边扫油边收油。
收油机可设置在工作船上,也可以设置在后边的围油栏拖带船上。
该型收油机应急使用时,可用船装载到溢油现场,快速连接布放。
收油机主机用吊车或人工的方法布放于水面上;收油机动力站固定在船上。
4.3 设备具有以下优点:①兼容性:转盘式收油机的液压油管和输油管,均采用标准快速接头连接,不但自身连接迅速可靠,而且与储油设备连接迅速可靠。
能与国内外标准的油管连接,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②可靠性:所提供转盘式收油机可靠、实用。
收油机主机的主体材料为不锈钢材料,所有部件耐腐蚀、耐油、耐磨、耐候、耐老化、耐化学品腐蚀,完全符合现场使用要求。
泵站选用转子泵,轻便耐用,自吸能力强,出口压力高,性能优越。
收油机主机与动力站分设,动力站设在岸边或船上,收油机主机布放在水面上,动力站与主机通过液压油管和输油管连接。
收油机的粘油盘通过液压马达带动,可无级调速。
输油泵设在岸上或船上的动力站上,动力损耗小,效率高,完全满足输送中、低粘度溢油的要求。
③可操作性:收油机主机与动力站通过液压油管和输油管连接,即连即用,连接快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收油机动力站采用柴油机动力,可满足缺电场合下使用。
柴油机采用电启动,灵活方便。
电瓶自行充电,柴油机即开即充。
柴油机设有防火帽,可满足一般防火要求。
收油机主机与动力站外形平整光滑,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储存、使用,操作维护成本低。
收油机主机与动力站均设有PVC布制作的防护罩,防雨、防晒、防尘土。
④先进性:我公司自行设计制作的收油机,采用国外先进结构原理,性能优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维护方便,价格合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我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
并最早升级为2000版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
5.设备的安装要求、维护保养、使用概要说明⑴收油机的安装要求收油机主机、动力站在出厂前装配好,并试车、调试合格,现场安装只需将液压油管两端的快速接头,连接在动力站操作台集成块的管接头和收油机液压马达的管接头上;吸油管两端的快速管接头,连接在泵站输油泵入口和收油机油槽的输油管上即可;排油管两端的快速接头,连接在输油泵出口和储油设备的入口。
⑵维护保养说明在运输过程中,严禁倒置或碰撞。
在储存过程中,应放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高温,应半年清洗检查、保养一次,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长期不用,应将V带松懈,并将外露金属涂防锈脂保护。
在使用前后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维护保养,以延长设备寿命。
使用过的收油机粘有油污,因此必须及时清洗。
清洗时可用毛刷及清水冲洗;也可用专用清洗机冲洗;或用消油剂刷洗后,清水洗净。
⑶使用概要说明a. 准备工作使用前先进行检查,看紧固部位是否松动,输油管是否破损,阀门等各部位是否灵活好用,油箱液压油位是否符合要求。
液压操作台的液压油出口、入口,与收油机液压马达的入口、出口成对配置;液压油管两端的液压快速接头,也是成对配置的;因此快速接头对接后,油路即能正确接通。
20m长的波纹钢丝软管,由快速接头连接收油机主机、输油泵进口;关体自然伸开,与液压油管一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