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雾浓云的阴沉天气,勾引起这位少妇的愁思 ,觉得昼长难捱,闺阁的铜香炉里,瑞脑香慢慢 地消融了,而自己的愁思未消,倒象袅袅青烟, 不绝如缕。
这里,作者十分巧妙地勾勒出一个阴暗迷蒙的 环境,以衬托出少妇寂寞、无聊的心情。萧瑟西
风,已觉凄凉,再加以“薄雾浓云”,就更凄清
惨淡了。这样的环境气氛,对于一位丈夫不在身 边的闺中少妇,该是引起她多大的离情别绪呀!
所谓绝佳,就佳在它以“人、花比瘦”的奇喻, 使人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与天地灵气相通了。
李清照为何又称“李三瘦” 一代词人李清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雅称别号,比如易安 居士、正宗第一、婉约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 ”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个。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 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 句。
• 瑞脑消金兽——写内景,少妇在愁思 中对客观景物的感受。
• 不管是写“薄雾浓云”,抑或是 “瑞脑消金兽”,都是为了衬托少妇之 愁。
这样,物态人情,两相映衬,就使愁
越发显得“剪不断,理还乱”了。
与“玉炉香,红蜡泪,遍照画堂秋 思”(温庭筠《更漏子》)境界相似,但温
作感情浅露,蕴藉不够,不及李作的深 沉凝炼。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 “瘦”是“愁”的 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
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龙” 画得巧,“睛”点得妙,巧妙结合,相映成 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 的情境。
艺术特色
一、含蓄蕴藉的词风
全词以含蓄蕴藉见长,“莫道不消魂”三句固然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例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一剪梅》),“多少事, 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下忆吹箫》)。看起来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