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682.95 KB
- 文档页数:3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种疾病原因分析[关键词]误诊;原因回顾我院近年来,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种疾病病历资料,即:①多发骨髓瘤;②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③腰段椎管内肿瘤;④腰椎转移瘤;⑤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分析误诊原因,旨在为基层医院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正确率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1.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女,56岁,主因行路时不慎摔倒后腰痛,即往有慢性腰痛史。
以腰痛收入我院内科,经查常规腰段腰椎间盘CT提示L4~5,L5-S1椎间盘膨出。
诊断为:中医诊断:腰痛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保守治疗无效,疼痛加重,遂转入我科。
经过查体患者疼痛部位位于脊柱及骨盆,无明显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实验阴性,症状及体征与诊断不符,查骨盆x线片及腰椎CT后提示多发性骨髓瘤,后经过行骨髓穿刺后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15个月后去世。
1.2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女,63岁,平素有慢性腰痛史,于当地个体诊所行腰部按摩后疼痛加重,转侧不能,于疼痛科行针灸理疗治疗无好转,经查常规腰段腰椎间盘CT提示L4~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突出,并钙化左侧硬膜囊受压,故收入内科行保守治疗,无好转后转入我科,当时患者卧位疼痛减轻,转侧不能,动则痛甚,汗出,查体受限,经给予PCA自体镇痛术治疗后,查体疼痛点位于T12S1棘突水平,无放射痛,双下肢直腿抬高实验90°,加强实验阴性,左侧脐平面至髂嵴水平皮肤痛觉过敏,经查胸腰段MRI提示T12S1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绝对卧床6周,口服接骨药物后恢复良好。
1.3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男,46岁,主因右下肢麻木疼痛4年余,右下肢肌肉萎缩2年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患者入院前因经济困难拒绝住院系统检查,曾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于多家医院门诊行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外贴膏药,牵引,按摩等多方法保守治疗,均无效,且逐渐加重。
入院后询问病史患者发病早期有间歇期,咳嗽或用力大便时疼痛加重,且疼痛向下肢放射,呈刀割样,卧位加重,坐位可缓解,后期疼痛逐渐加重,且出现右下肢肌肉萎缩,查体右侧直腿抬高实验30°,加强实验阳性,腰椎CT加强扫描及MRI检查提示腰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鞘瘤,后经手术切除肿瘤送病检,回报为神经鞘瘤。
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的研究摘要:目的对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将我院2016年6年7月-2017年8月接收的首次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回顾分析最终诊断为腰椎转移肿瘤的患者,并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48例患者中,明确原发灶的患者有43例,未发现原发病灶的患者有5例。
43例明确原发灶患者中,有16例肺癌,8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甲状腺癌,2例胃癌,3例食管癌,2例前列腺癌,6例肝癌。
5例未发现原发病灶患者中,经过病理检查之后,提示为腺癌3例,转移性肺中低分化腺癌2例。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现象,应尽量避免腰椎CT检查结果,而应全面分析和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仔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询问病史,通过综合方式分析疾病,以避免腰椎转移瘤误诊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转移瘤;误诊在骨科中,较为常见而且多发的一种疾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1-3]。
近些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CT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概率明显提升,但是,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
据有关资料显示[4],腰椎转移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率达到30%。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腰椎转移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告。
1研究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接收的首次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0:18,年龄最小为48岁,最大为79岁,均龄值数为(58.36±2.48)岁,最短患病时间为3个月,最长患病时间为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为(6.23±1.41)个月。
以上所选患者在患病初期均出现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其中腰椎生理曲度变浅14例;伴有下肢放射痛26例,14例左下肢,8例右下肢,4例双下肢。
1.2方法以上所选患者入院之后,均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仔细检查。
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原因分析及其对策段旭林;王建东;张禹【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其他疾病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找出正确诊断的对策.方法在2003年1月~2009年2月,我院有38例入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最后确诊为其他疾病的患者,对其病史、体检、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加以分析总结.结果椎管内外肿瘤、结核等疾病易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症而加以治疗.结论对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该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绝不能只凭CT诊断,MRI在鉴别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内肿瘤等其他疾病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2页(P626-627)【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作者】段旭林;王建东;张禹【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省国防医院外科;610041,成都,四川省国防医院外科;610041,成都,四川省国防医院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随着CT等检查的普及等因素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在增加,同时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的情况亦时有所见。
小医院由于没有CT、MRI等检查而出现误诊,大医院可能由于忽略了查体的重要性过分依赖CT、 MRI等检查而出现误诊。
为了提高该疾病的诊断水平,笔者将临床所见分析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3例,女15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7~240 d。
经住院后检查本组38例最后诊断为:椎管内肿瘤30例,颅内肿瘤1例,脊柱结核3例,股骨头坏死3例,椎间盘炎1例,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1.2 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疼痛。
病程最短的7 d,最长的超过6个月。
32例发病以来体重有减轻,3例有低热。
在院外行药物、牵引、按摩、理疗效果均不好。
查体:腰部叩痛的有30 例,直腿抬高实验阳性的有18 例,下肢感觉肌力减退28例,膝反射减弱4例,跟腱反射减弱8例,下肢肌肉明显萎缩有18 例,马鞍区感觉障碍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的原因及对策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病例加以总结,并分析误诊原因,制定解决对策。
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转至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2例住院患者资料加以分析,所有患者在来我院就诊前,均在其他医院接受过检查,并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对患者进行最终诊断,并分析误诊原因。
结果对这22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加以分析,并进行进一步确诊,其中肾癌3例,腰椎转移癌3例,下肢动脉栓塞4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椎结核4例,椎管内肿瘤6例。
结论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的原因,包括忽视检查的重要性、夸大CT的诊断作用及CT扫描方式不当。
因此,临床医生应严格进行诊疗检查、全面认识影像学检查和掌握不同疾病特点,以预防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准确率。
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原因;对策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多发于青壮年劳动者,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腿痛及腰痛等症。
据相关研究统计,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约占门诊腰腿痛患者的15%左右,占住院腰腿痛患者的40%左右,在我国腰腿痛患者中,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达20%左右[1-5]。
由于诱发该病的原因较多,临床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也并不鲜见。
为达到进一步深入认识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服务的目的,我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的原因加以深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解决对策,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转至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为25~66岁,平均(45.9±0.7)岁,所有患者在来我院就诊前,均在其他医院接受过检查,并首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腰腿疼痛,在我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后,判定为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1.2方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合查体、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最终诊断,并且分析误诊原因。
针对老年腰椎结核误诊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8T15:59:32.50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作者:单丽艳[导读] 本文就是针对老年腰椎结核误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卫生医疗工作人员有所启示。
虎林市人民医院 158400【摘要】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机能也在逐渐减弱,患病概率也逐渐提升。
医院在对老年腰椎结核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误诊情况,苏日安这种情况发生概率较小,但是也必须要引起高度的反思。
卫生医疗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找寻导致老年腰椎结核误诊情况产生的根本原因,应用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促进我国卫生医疗水平提升。
本文就是针对老年腰椎结核误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卫生医疗工作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老年;腰椎结核;误诊;临床医疗引言:腰椎结核误诊情况虽然少有发生,但是存在对于误诊情况需要进行深入反思,这样才能对误诊情况进行有效预防,使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诊断,帮助患者在最佳时间得到有效治疗,避免因为医疗工作人员误诊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对老年腰椎结核误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例资料(一)患者资料本文对医院阶段时间内发生的一例老年腰椎结核误诊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这名患者为女性,年龄为82周岁。
患者腰部疼痛已经有了9个月的时间,通过为卫生医疗工作人员的询问得知,患者在九个月以前并没有明显的腰部疼痛感觉,因为病症并不明显,所以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重视程度。
八个月之间患者到医院进行诊断,经过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患者进行X光照射,发现患者锥间隙较为正常。
考虑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腰4~腰5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于全麻下行腰4~腰5椎体成形术,术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于家中卧床休息。
近1个月来腰痛加重,无法弯腰,伴明显右下肢放射痛,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腰椎CT检查示腰4~腰5椎体内见斑片样致密影,另见多发虫蚀样密度减低区,周围见带状软组织密度影,压迫硬膜囊,内见散在骨性密度增高影,右侧腰大肌见斑片状低密度灶,腰4~腰5椎间隙狭窄,周围软组织无明显肿胀。
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分析蒋锋;卜瑞【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 why patients of Lumbar metastic tumor was misdiagnosed as syndrom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rate of misdiagnosed. Methods This re-search enrolled 32 patients in standard between October 2008 and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who were diagnosed as syn-drome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t their initital diagnosis and as Lumbar metastic tumor at their final diagnosis. It wa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effective visit from the patients. Results Lumbocrural pain were the primory symptom for all cases. There were 11 cases of lung cancer,6 cases of breast cancer,4 cases of liver cancer,3 cases of pancreatic cancer,2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1 cases of gastric cancer,1 cases of thyroid cancer,1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3 cases had found no primary foci:1 cases of adenocarcinoma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1 cases eventually was identified as low different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adenoca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1 case of unknown primary site. Conclusion In the diagnosi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if there was poor efficacy to reduce umbocrural pain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necessary of clin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careful checking,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ossibility of Lumbar metastatic tumor should be considered.%目的:探讨腰椎转移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误诊原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
腰椎结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3例报告
徐顶初
【期刊名称】《实用疼痛学杂志》
【年(卷),期】2012(008)005
【摘要】腰椎结核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而耽误病情.本文报告3例腰椎结核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及诊治经过,分析其误诊原因,旨在为今后的疼痛诊疗工作减少误诊、漏诊.
【总页数】3页(P368-370)
【作者】徐顶初
【作者单位】438400,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疼痛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发性左侧髂外静脉破裂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报告
2.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椎管内肿瘤2例报告
3.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椎管内肿瘤2例报告
4.腰椎结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分析
5.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非典型性脊髓神经根型腰椎结核(附8例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万方数据
物后致腰部疼痛伴左臀部胀痛,遂行左侧侧隐窝神经阻滞,配方及剂量同上.治疗1次.休息后症状稍缓解。
2011年8月因咳嗽、发热再入我院感染科,腰部疼痛加重。
胸部x线片示:肺部感染,左肺结核钙化灶.见图2。
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钠(sulperazon)4.og.1次/d.静脉点滴.治疗5d.患者低热(37.2℃)未遍,腰部疼痛无缓解。
行腰椎MRI示:k、L。
椎体骨质破坏,k…k~。
椎问盘亦可见破坏,考虑为结核感染性病变,见图3。
即行抗结核治疗.给予异烟肼片(isoniazid)0.3g,利福平片(rifampicin)0.45g,乙胺丁醇片(ethambut01)0.75g,1次/d,均口服。
治疗2周后.咳嗽、低热症状消失.腰部及臀部疼痛缓解.抗结核治疗4周后行腰椎结核灶清除术,续行抗结核治疗。
病例2患者,男,68岁,退体医务工作者,腰部疼痛2周。
体检:k…k~。
棘突、棘间明显叩压痛,该两侧椎旁也有叩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
腰椎CT示:k…Ld~;椎间盘向后膨出,双侧侧隐窝变窄,见图4。
以腰椎问盘突出症诊治,行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配方及剂量同倒1.治疗1次,腰部疼痛无缓解。
1周后出现低热(37.4℃),行抗炎治疗,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纳4.og,1次,d,治疗3d,低热未退。
胸部x片示:肺纹理增粗.见图5。
因抗炎治疗无效,患者要求转上级医院就诊.后经ECT和腰椎MRI检查,显示为L、k椎体及周围组织异常信号,考虑为感染性病变(结棱可能性大),见囤6。
给予抗结核(配方及剂量同例1)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腰部疼痛稍缓解,4周后行腰椎结核灶清除术治疗。
病例3患者,女,65岁,务农,腰部疼痛1年有余.偶伴背部疼痛。
体检:L3…k~。
棘突、棘问明显叩压痛,k~。
右侧椎旁叩压痛(+)、L~。
双侧椎旁叩压痛(+),T。
….、T.…。
棘突、棘间叩压痛,腰椎CT示:(1)k…k~;椎间盘向后膨出.(2)k、k椎体信号异常.需做进一步检查,但遭患者拒绝.阻腰椎问盘突出症收治.行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配方及剂量同上)治疗1次,腰部疼痛无明显缓解。
后详问病史,诉5年前曾患Ⅲ型肺结核,抗结核治疗6个月治愈。
行胸椎MRI示:左上肺结核钙化灶,T-。
椎体感染性病变,腰椎MRI示:L。
、L结棱灶形成。
因患者放弃手术治疗,行抗结核(配方及剂量同上)治疗9个月,腰背疼痛缓解
圈2病铡1gOll年8月胸部x线片显示左肺结
核灶钙化
圈3病例l2011年8月腰椎MRl显示Lhk
椎体骨质破坏,L,…L~。
椎间盘亦可见破坏
腰椎问盘突出症通过症状和体征综合.腰椎CT等辅助检查,确诊不困难。
当腰椎结核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x线和CT检查也未发现结核病灶并具有腰椎间盘突出时,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此3倒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万方数据
370
圈4病侧zCT显示k~。
椎问盘向后膨出双侧侧臆窝变窄
图5病蜘2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租
先^为主,诊断片面疼痛专科医生习惯于局部检查,而忽略全身辅助检查和常规检查,当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时才进一步检查。
许多腰腿痛患者虽然具有典型的腰椎问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且腰椎CT亦证实.但缺乏进一步鉴别诊断。
此3倒患者均是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腰椎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时再行胸部x线片和腰椎MRI检查才证实为肺部结核钙化灶及腰椎结核灶。
未仔细询问及分析病史第3倒5年前曾患肺结核后治疗,但询问病史不详尽,另2例患者近
图6病蚵2腰椎MR]显示1.、T。
椎体厦周
围组织异常信号
期出现低热,抗炎治疗无效,胸部x线片虽未见活动性结核灶.但有结核钙化灶.行MRI检查证实腰椎结核抗结核治疗有效.低热消退。
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胸部x线片亦不可少,尤其对近期咳嗽、发热或有类感冒史者。
腰椎结核在脊柱结核中的发病率虽较高.但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
沈成华等”o认为自有症状到明确诊断时间为1~6年,平均1.5年,且老年人腰椎退行性改变,若腰椎间盘轻微膨出,想当然地就诊断为腰椎问盘突出症。
腰椎结棱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腰部疼痛休息后症状减轻,劳累后症状加重,与腰椎问盘突出症症状极其相似,但病程长者夜间也会疼痛,且拾物试验(+)o]。
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白天疼痛加重.夜问休息后减轻,且腰椎硬膜外或倒隐窝神经阻滞均有效。
参考文献
Eli沈成华,房瞄骷,蒋华富.等,腰昔岳殷脊柱结棱手术治疗14埘临床分析腰腿^杂志,2006,26(2):137138
E8吴在德,±缩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B卫生出版社,2000987990
(收稿日期:2012_。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