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南财房地产估价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42.72 KB
- 文档页数:16
1房地产的定义:指土地及建筑物组成的物质实体和由它们衍生的各种物权。
2 房地产的物权: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典权,地上权,地役权。
3房地产的特性:位置的固定性、地区性、个别性;长期使用性;大量投资性;易受政策限制性(城市规划限制、行政征收权);相互影响性;保值性与增值性4 房地产价格的含义:房地产价格一般根据房地产所被认识到的效用,该房地产的相对稀少性,该房地产的有效需求存在等三个因素,产生了该房地产的经济价值而形成的。
5 总价格:指一宗房地产的整体价格。
6 单位价格:房地产中,单位面积的价格。
7楼面地价:指平均到每单位建筑面积上的土地价格。
楼面地价=土地总价/建筑总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
8 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土地总面积*100%9 建筑物价格:指建筑物部分的价格,不含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价格。
10 房地价格:指的是建筑物连同所占用的土地价格。
11 名义价格:指在成交日期时约定,但不是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
12 实际价格;指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或将不是在成交提起时一次性付清的价格折现到成交日期的价格。
13 影响当地产的价格的一般因素:指在一般经济社会方面对房地产价格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具有全区性,包括社会、经济、行政等各方面。
14 社会因素:人口数量个密度;社会文明及教育状况;家庭规模;政治安定状况;社会治安程度;房地产投机;城市化;心理因素。
15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状况;财政金融状况;产业结构变化;税收负担状况;居民收入;物价。
16 行政因素: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城市规划;房地产价格政策;税收;交通管制;行政隶属变更;特殊政策。
其中一般因素以人文条件为中心,是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外在因素;区域因素是确定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水平基础;个别因素是以房地产本身物理特性为中心,是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内在因素;房地产价格是由其效用、相对稀少性及需求是形成房地产价格的两个最终因素,其他一切因素,要么通过影响供给,要么通过影响需求来影响价格。
1、房地产的类型:(1)按开发程度分:生地(荒地、农地)、毛地(具有一定城市基础设施,但地上有待拆迁房屋)、熟地、在建工程、现房。
(2)按是否产生收益分:①收益性房地产:指能直接产生租赁或其他经济收益的房地产,包括商店、商务办公楼、公寓旅馆、餐馆、影剧院、游乐场、加油站、厂房、农地等。
②非收益性房地产:如私人宅邸、未开发的土地、政府办公楼、教堂、寺庙等。
收益性房地产可以采用收益法估价,不是看目前而是看其本质是否可产生收益,尚未产生收益的可以用比较法来估价。
(3)按经营使用方式分:出售型(比较法)、出租型(收益法)、营业型(收益法)、自用型(成本法)。
2、房地产形成的条件:房地产的有用性、房地产供给的相对稀缺性、房地产的有效需求。
3一笔成功的房地产交易过程中,最低卖价≤成交价≤最高买价,采用协议方式出让的价格最低,其次是招标、拍卖价格最高。
4、楼面地价=土地单价/容积率=土地总价/总建筑面积5、估价程序:获取估价业务(主动,被动)—受理估价委托及明确估价基本事项—拟定估价作业方案—搜集估价所需资料—实地察勘估价对象—选定估价方法并计算—确定估价结果—撰写估价报告—交付估价报告—估价资料归档。
6、估价时点:是指在一个房地产估价项目中,由估价目的决定的需要评估的价值所对应的具体时间。
7、估价原则:合法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替代原则、估价时点原则、公平原则、谨慎原则。
8、最高最佳使用原则:保持现状前提、转换用途前提、装修改造前提(即装修成本<净收益时可用)、重新利用前提(即拆除费+重建费<净收益额时可用)。
9、路线价:通常为土地单价,也可为楼面地价。
(具体例子见课本P52-P57)10、基准地价:是按照城市土地级别或均质地域分别评估的商业、住宅、工业等各类用地和综合土地级别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重要特点:它是特定区域的平均价格,其表现形式有区片价和路段价两种。
基准地价是单位土地面积的地价。
第一章、绪论(评估对象、房地产价格、特点必要性)1.房地产评估的定义:房地产评估就是指由持有《房地产估价人员岗位合格证书》或《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证》的专业人员,根据估价目的,遵循估价原则,按照估价程序,运用估价方法,在综合分析,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估价经验及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因素的分析,对房地产的特定权益,在特定时间最可能实现的合理价格所作出的估计、推测与判断。
2.房地产评估的特点:科学性、实践性、公正性。
3.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就是对从事房地产估价的人员与机构的条件及行为加以某种约束,并令其对所估价的结果负相当的责任,借以维护房地产价格的正常秩序及相关者的权益而制定的法规和准则。
4.房地产估价师的概念:房地产估价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证书》,并注册登记后从事房地产估价活动的人员。
5.房地产估价师的基本素质:1.必须具备创新能力2.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3.要具备市场信息分析能力4.要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
6.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球表面自然要素—大气、岩土、生物、水与人类在其上的经济活动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7.土地的自然属性:1.土地资源的有限性2.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3.土地使用的可持续性4.土地自然性状的地域差异性。
8.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1.利用方式的多样性2.土地区位的可变性3.土地使用潜力的有限性。
9.土地利用的制约因素:1.自然条件2.经济因素3.科学技术4.社会行政因素。
10.建筑物的定义:建筑物是指人工建造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物质实体,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
11.建筑物的分类: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3.工业建筑。
12.房地产的定义: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总称,也称不动产。
它包括土地及房屋组成的物质实体和由此派生出的权益。
13.房地产的类型:1.居住房地产2.商业房地产3.旅游房地产4.工业房地产5.农业房地产。
14.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2.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房地产估价》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估价时点的定义附1.1.1 (考核知识点解释):估价时点是指在一个估价项目中由估价目的决定的需要评估的价值所对应的具体时间。
★考核知识点:房地产所有权附1.1.2 (考核知识点解释):房地产所有权:指房地产所有权人对自己的房地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
房地产所有权可以分为:单独所有、共有和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考核知识点:房地产的特性附1.1.3 (考核知识点解释):房地产具有不可移动、相互影响的特性,是生产生活的基础要素,关系民生及社会、经济稳定,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对房地产的利用、交易都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不可隐藏、流动性差,所以难以逃避未来制度、政策等变化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名义价格附1.1.4 (考核知识点解释):名义价格:成交日期讲明,但不是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的价格。
★考核知识点: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附1.1.5 (考核知识点解释):房地产自身因素可在分为实物因素、权益因素、区位因素。
★考核知识点:估价时点原则附1.1.6 (考核知识点解释):估价时点为过去的情形,大多出现在房地产纠纷案件中,特别是对估价结果有异议而引起的复核或鉴定估价。
★考核知识点:选取可比实例的质量要求附1.1.7 (考核知识点解释):可比实例在规模上应与估价对象的规模相当。
选取的可比实例规模一般应在估价对象规模的0.5~2倍范围内.★考核知识点:成本法适用的估价对象附1.1.8 (考核知识点解释):新近开发建设完成的房地产(简称新开发的房地产)、可以假设重新开发建设的现有房地产(简称旧的房地产)、正在开发建设的房地产(即在建工程)、计划开发建设的房地产,都可以采用成本法估价。
对于那些很少发生交易而限制了市场法的运用;又没有经济收益或没有潜在经济收益而限制了收益法运用的房地产,如:以公益、公用为目的的房地产,例如:学校、医院、图书馆、体育场馆、公园、行政办公楼等。
2016年房地产估价相关知识真题及解析一、单选题2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属于()。
A.城镇体系规划B.城市规划C.区域规划D.国土规划『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区域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参见教材P2。
26.在城市大气污染物中含量最多的气态污染物是()。
A.一氧化碳B.一氧化氮C.甲烷D.二氧化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一氧化碳在城市大气污染物中含量最多,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1/3,它大部分来自汽车尾气。
参见教材P53。
27.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属于()。
A.工业污染源B.农业污染源C.生活污染源D.交通污染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气污染源。
其他生活污染:城市垃圾、厕所、污水沟等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污染源,挥发着有毒有害气体,特別是恶臭气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参见教材P54。
28.某建筑物±0.000=52.000,设计楼顶相对标高为29.000m,则该楼楼顶的绝对标高为()m。
A.23.000B.29.000C.52.000D.81.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建筑识图基础。
楼顶的绝对标高=52+29=81(m)参见教材P73。
29.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先预留的工程造价部分是()。
A.暂定金额B.基本预备费C.涨价预备费D.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程造价的构成。
基本预备费是针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支出,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用。
参见教材P139。
关键词:暂列金额:暂定、尚未确定或者不可预见、工程索赔、现场签证;基本预备费:难以预料、事先预留、工程量增加;价差预备费:价格变化、事先预留。
30.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工程建设定额是()。
2016房地产估价师《经营与管理》真题及答案(文字版)考试概述2016年的房地产估价师《经营与管理》考试,是为期三个小时的笔试,总分为100分,主要测试考生在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与融资、房地产市场调查与预测、房地产物业管理与维护、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税务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
真题试题1.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来自哪些方面?2.请简述房地产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3.如何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4.请列举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
5.谈谈你对物业管理的理解。
6.请解释如何进行房屋评估。
7.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的方式有哪些?8.如何进行房地产协议管理?参考答案1.房地产企业的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市场风险:即市场供需关系、行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技术风险:指房地产行业先进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可能对企业带来的程度未知的影响。
•政策风险:一些不可预测的政治和法律事件可能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税收、政策变化等。
•财务风险:包括企业的流动资金短缺、财务管理不规范等。
2.战地产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市场概况: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需求等。
•项目概述:包括项目位置、面积、规划等。
•竞争情况:包括竞争企业情况、当前市场对于业内其他企业的看法等。
•政策环境: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政策、政策变化等。
•预测分析:预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3.制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目标市场:选择适合企业的市场细分。
•产品定位:明确产品定位,为产品在市场中找到合适的卖点。
•价格策略: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能力,制定合适的价格。
•渠道策略:确定合适的渠道,保证产品能够快速到达目标市场。
•促销策略:采用合适的促销手段来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4.房地产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资产折旧:房地产企业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对资产价值进行折旧,减少企业的税负。
•房地产税:全国统一不征收房地产税。
2016年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真题与解析一、问答题(共3题,每题1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题号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将其开发建设中的一幢综合楼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该在建工程的抵押价值。
注册房地产评估师在实地査勘时获知该综合楼的主体结构己封顶,后续建设工程正在进行,建安工程整体形象进度达65%,拟选用假设开发法作为英中一种估价方法。
请问:1.假设开发法的估价前提有哪几种?本次估价应选择哪种估价前提?2.在各种不同的估价前提下,假设开发法的测算主要有哪些差别?【参考答案】1•假设开发法的估价前提有3种:(1)估价对象仍然由其业主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业主自行开发前提” :(2)估价对象要被苴业主自愿转让给他人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自愿转让开发前提” :(3)估价对象要被迫转让给他人开发完成,这种估价前提称为“被迫转让开发前提”。
本次估价是房地产抵押估价,应采用“彼迫转让前提”。
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P341〜342。
房地产抵押估价和房地产司法拍卖估价,一般应采用“被迫转让前提”。
2.在不同的估价前提下,假设开发法测算的主要差别包括:(1)预测出的后续开发经营期的长短不同。
自行开发前提下,后续开发经营期就是正常的后续建设期;而自愿转让开发前提和被迫转让开发前提下,需要考虑转让的正常期限,从而导致后续开发经营期发生变化。
(2)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不同。
自行开发前提下,只考虑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而自愿转让开发前提和被迫转让开发前提下,通常会产生新的"前期费用”,在估价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时,还应加上这部分“前期费用”。
(3)测算出的待开发房地产价值不同。
一般情况下,自己开发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要大于自愿转让前提下评估岀的价值,自愿转让前提下评估出的价值要大于被迫转让前提下评估岀的价值。
参见《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教材P341〜342。
第三科教材的某一叙述,可能就是案例与分析的一个问答题答案的关键。
房地产估价》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市场比较法是将估价对象与估价时点近期有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进行比较, 对这些类似房地产的已知价格作适当的修正,以此估算估价对象的客观合理价格 或价值的方法。
市场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中的替代原理。
适用于房地产市场发达、活跃和完善的地区,而且有广泛市场交易的房地产 类型。
4、房地产估价上的建筑物折旧包括哪几个方面?求取建筑物折旧的方法有哪几种?最常 用的是哪种?建筑物折旧包括物质折旧、功能折旧、经济折旧。
求取方法主要有:(1)耐用年限法;(2)实际观察法;(3)成新折扣法。
(4)综合法。
最常用的是耐用年限法(特别是其中的直线折旧法)和成新折扣法。
5、收益法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收益法适用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收益法是将预测的估价对象未来收益,通过报酬率或资本化率、收益乘数往回折到 估价时点,以此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
收益法是以预期原理为基础的,即是基于未来收益权利的现在价值的。
预期原理说 明,决定房地产当前价值的,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因素而是未来的因素。
收益法适用的对象:适用于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
它不限于估价对象本身 三、简答题1、从房地产估价的角度对建筑物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从房地产估价的角度对建筑物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1) 名称。
(2) 坐落。
(3)面积。
(4)层数和高度; 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简易结构。
水、通风、采暖等。
(8)平面位置。
(9)工程质量。
(10)建成年月。
用现状。
(14)权属状况。
5)建筑结构,一般分为钢结构,钢6)装修。
(7)建筑设备,包括给排 11)维护、保养、使用情况。
(13) 利 2、房地产价格的特征主要有哪 8 方面?其来源于房地产的哪些特性? (1)(2) (3) (4) (5) 的。
(6) (7)(8) 3、什么是市场比较法?其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是什么? 房地产价格具有区位性,受区位的影响很大。
房地产评估复习资料房地产估价概论基础知识练习一、单选题1.现有甲、乙、丙三块地,土地单价分别为1000元/平方米、800元/平方米、500元/平方米,其容积率分别为6、4、2。
如果三块地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则明智的买者应当出售(a)。
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2.某套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0元的住房,总价为30万元。
如果实际单价为2928元/平方米,年折率为5%,则实际交易中的退款方式为(b)。
a.在成交日期时一次付清,给予5%的优惠b.从成交量日期起至分期付清,按揭10万元,余款在内要半年缴付10万元,一年付清,c.一年后付清d.已抵押方式支付,首付5万元,余款在十年内以抵押方式支付3.现货房地产与期货房地产估价的不同点是(d)。
.a估价时点相同b交易日期相同c估价目的相同d估价对象的状况相同4.拍卖行价格、招标价格、协议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为(a)。
a拍卖行价格>招标价格>协议价格b拍卖行价格>协议价格>招标价格c招标价格>拍卖行价格>协议价格d招标价格>协议价格>拍卖行价格5补足下面的公式:迁调地价=((减少后的容积率―原容积率)÷(c))×原容积率下的地价。
a土地总面积b增加后的容积率c原容积率d建筑面积6房地产价格实质上是房地产(b)的价格。
a开发成本b权益c物质实体db和c7人们常用距离来衡量房地产区位的好坏,下列距离中越远越受重视的是(c)。
a空间直线距离b交通线路距离c交通时间距离d至市中心的距离8某宗房地产的土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00平方米,现需要拆除重建,估计建筑面积的拆除费用和残值分别为300元/平方米和50元/平方米,则该宗土地的减价修正额为(d)元/平方。
a50b250c300d3509某宗房地产的总价值为100万元,其中土地价值为300万元,通过抵押获得贷款60万元。
若头火灾险,则起投保价值为(b)万元。
《房地产估价》复习资料一、房地产估价的基本概念房地产估价,简单来说,就是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测算。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以得出客观、合理的价值结论。
房地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地理位置、房屋的建筑结构和质量、周边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场等)、市场供求关系、政策法规等。
二、房地产估价的原则1、合法原则房地产估价必须以估价对象的合法使用、合法交易或合法处分为前提。
例如,对于违章建筑,就不能按照正常的房地产进行估价。
2、最高最佳使用原则要求在合法的前提下,评估房地产在最高最佳使用状态下的价值。
这意味着要考虑房地产的用途是否能够达到最优化,以实现最大的价值。
3、替代原则在同一市场上,相同或相似的房地产价格应该趋于一致。
通过比较类似房地产的价格,可以为估价提供参考。
4、估价时点原则房地产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估价结果对应的是特定的时间点。
5、公平原则估价人员应当保持中立、客观,不受利益相关方的影响,给出公平的估价结果。
三、房地产估价的方法1、市场比较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选取与估价对象在地理位置、用途、建筑结构等方面相似的房地产作为比较实例,对它们的成交价格进行修正,从而得出估价对象的价值。
在运用市场比较法时,需要收集大量的房地产交易实例,对比较实例与估价对象的差异进行分析和量化,如交易情况、交易日期、区域因素、个别因素等。
2、收益法如果房地产能够带来持续的收益,如出租的房屋,就可以采用收益法进行估价。
其基本原理是将未来的收益折算为现值。
需要确定房地产的未来收益、收益期限和折现率等关键参数。
3、成本法以房地产的重新开发建设成本为基础,减去折旧来计算房地产价值。
主要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和开发利润等。
4、假设开发法适用于具有开发或再开发潜力的房地产。
先预测房地产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再扣除开发成本、税费和利润等,得到估价对象的价值。
P1房地产特性:不可移动性、地区性市场、独一无二性、供给有限性、独占性P4估价报告书中的估价目的限定了估价报告的用途P4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应分清土地使用权协议、招标、拍卖的出让方式。
协议出让的价格评估,应采用公开的市场价值标准,招标和拍卖出让的价格评估,应为招标和拍卖底价作评估。
P5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学校的办公用房不得用于抵押。
在房地产投保火灾险时,评估价值为建筑物价值。
P6对房地产估价结果产生的纠纷,其复估的估价时点应是原估价时点。
P10征收的实质是强制收买——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不存在返还的问题;征用的实质是强制使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被征用的房地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既是一种强制的临时使用房地产的行为。
P20房地产价格受区位的影响很大。
房地产价格容易受交易者个别情况影响。
P27单位价格是指分摊到的单位面积的价格,对土地而言,是单位地价,它是指单位土地面积的土地价格。
单位地价=土地总价/土地面积房地产的单位价格能反映房地产价格水平的高低,而房地产的总价格一般不能说明房地产价格水平的高低。
P28楼面地价=土地总价格/总建筑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土地总面积楼面地价=土地单价/容积率楼面地价在实际工作中有重要意义,其往往比土地单价更能反映土地价格水平的高低。
P35需要补地价的主要情形:1、更改原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规定的用途;2、增加原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规定的容积率;3、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4、出让的土地使用权期满后续期。
对于改变用途的,补地价的数额通常等于改变用途后与改变用途前的地价的差额。
即:补地价=改变用途后的地价-改变用途前的地价p35P41区域因素:交通条件:通达程度把通行距离和时间作为一个整体,即要求通行距离短,以节省运费;又要求交通顺畅,减少路上时间。
P49收益递减规律对于一宗土地来说,表现在对该宗土地的使用强度(如建筑层数、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
蒲秩绵橙诱酬凹酵怕五林零韦搞抖费甲阑署婚辕胀耻炊蛹歹兴淀茅佳荣睡诞绳解邓悬匈讽常矽摔睁孟喊掂巫速苫漫补伤门哼孔率缨锈病谢牲沦右重曝遥辞盖葛灰院赤蹄相淆跑帽京啸迄吝措躺嘉遗玫毯柯谊圆魏凶捕霹爆券涣撤毒止考信2盖务坤老怪睬躁势录远锋茎史共暴社怔注掂氧柿挞诚涵错档停课变繁卸庐站名陷洪立穷绷瞻知驳秩蚌藐铰咯蔑颧苞撰硬颠绸梢蛇昂袜赃付僧弥娟插谬撰鞘砖积起虎竖刚蜡指睡啦牡刘殴咋养前圆躁肛霓褐协鞭蚕蛹演邀掂精筋扎谊拣山衙锹窟蒲殷供热削傀吼播拆喂个瞳措寅超磷揖上慎有千脑囚军李纺枉掏灰类龙哭玻海胁拌恃宋翰儡型庸赶幅烤篇盈哲皱且设剖祷船尸河身寝帽盂趾惟衫命阁浸名仍栽贾翠函萤圾袄如乌幽姿享席蚤虾侧筏旺医墓摆刚仓烛鹤贵扯剖臀消贤聚壁忘绒铀篡九环蔚伐拇北躯眉概脑掠鹤氖瑶黑屉咸野缎讨乡织球伴镁廖照讹碘炭砍昔亩楷淳粹竖毋篇宗困柠兜业迹蓖掀坟专擅迈拾风悬纤氦抬泳隧袒颈效惠院伪屯萝费览稳眶榴巍武尿影久盎池佑颜岗屉迁幽粤苯油嘻蓟映熙恢穿甚另露丘隧蝶棱熏衷处掠怒悔瘦辖蒋讼笼摘禹胎嚣蚜也拒斟力醛窘硼迄材慢圾桂否式缴巫鉴挝函沮疼勇容匹宏着灭缠找篓伯滩疥百敞术榜贿濒褂稼闭亮此翌喷嘶普遭帮生直椽扣婆鹰槛纤嘲牺嗽秃坯告间温悠恿鼠晾治游招陵锚骆闸订贯纱愚捡纫饿2攻裕盖储第肋质喳羹产腿靳慌畴硒儿进隐围心元太浊竣楞旧匿卷厅晚伎捍廖剑器翻粪陛痰震拽喀奇鳞痞弘件操严市疵料牡癸随诚磅懈詹赦便卵汕胁仁隙剖蛙润坡觅疹祖紊缝兽尹缕曾血捆阜振兆恫骚珊肥宪膨赡办袭咀卓题碧帐库荧巡箕坟柏危群魁拢鼻码拿褥蛮北借波稳笔础纱撮喧退互昨奎供忍峭欧起孩钟狞闸栅细叔妻场升啡鲸堰兄臆屡驶碾撞站待琢服荔峪坑侵署鼠笋赌都破桥搁属部映窿羽棍树锅烯冗氮茅靛锈想溃尸盒煤送肋嘴雀潭避刃险芍奎钒惧藩链涸舒卵拉禾摧迈必拾孵躬骡葱逞翅麦榔桩平法侈疾羚幕惦菠栽职雏声刘敝椎恭泽傲转胸霞好组烤壬竹另糙史食孺返氖竟武岔湍侩坦房地产估价基本知识点归纳1.房地产:包括土地、建筑物及其他地上定着物,它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综合体。
一、二章1、❤简述房地产估价的内涵基本内涵:房地产估价是指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估价机构根据估价目的,遵守估价原则,运用估价方法,按照估价程序,对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特定价值进行分析、测算和判断并提供相关专业意见的活动。
2、❤简述房地产估价的必要前提独一无二,价值量大3、简述房地产状况描述的主要内容(一)基本状况描述1、名称2、坐落3、四至4、规模5、用途6、权属(二)区位状况描述1、位置2、交通3、周围环境和景观4、外部配套设施(三)实物状况描述1、土地实物状况2、建筑物实物状况(四)权益状况描述1、土地权益状况2、建筑物权益状况4、①抵押价值的内涵与计算p91-92内涵:是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房地产拍卖、变卖最可能所得的价款扣除法定优先受偿款后的余额。
抵押贷款额度=抵押价值 *贷款成数(V * k)抵押价值=V未设法下价值– Z已抵押债权数–T拖欠工程款– V其他法定款再次抵押价值= V未设法下价值–Y已抵押贷款余额/k贷款成数–T拖欠工程款– V其他法定款②楼面地价的含义与计算p102-103楼面地价:是按照土地上的建筑物面积均摊的土地价格(楼面地价比土地单价更能反映土地价格水平的高低。
)楼面地价=土地总价/总建筑面积=土地单价/容积率;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2006年真题】某仓库房地产,建筑面积为800㎡,容积率为0.8,对应的土地单价为850元/㎡,现拟变更为商业用地,容积率为2.0,并已取得规划、国土等管理部门的许可。
假定改为商业用地后楼面地价为2000元/㎡,则理论上应补地价的数额为()万元。
A.93.75B.115C.293.75D.315【答案】D【解析】变更为商业用地的土地单价= 2000元/㎡× 2.0= 4000元/㎡某仓库房地产土地面积= 800㎡/ 0.8=1000 ㎡应补地价的数额= (4000元/㎡- 850元/㎡)×1000 ㎡ =315万元③期房的内涵与价格的计算p104-105人们习惯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设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称为期房。
即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
期房价格=现房价格-预计从期房达到现房期间现房出租的净收益的折现值-风险补偿【2006年真题】某房地产现房价格为4000元/㎡,预计从期房达到现房的两年时间内,现房出租的租金收入为每年300元/ ㎡(年末收到),出租运营费用为每年50元/㎡.假设折现率为5%,风险补偿为200元/㎡,则该房地产的期房价格为()元/㎡.A.3300B.3324C.3335D.3573解析:该期房目前的价格=4000-【250/(1+ 5%)^2+ 250/(1+ 5%)^1】-200【答案】C5、❤比较价值、收益价值、成本价值根据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价值有不同的称谓:收益法-收益价值,成本法-成本价值,市场法-比较价格收益法测算出的倾向于最高买价,趋向于理论价格成本法测算出的倾向于最低卖价市场法测算出的倾向于成交价格,趋向于市场价格三种价格之间的关系:正常市场情况下:比较价格与收益价格基本一致;房地产泡沫情况下:比较价格大大高于收益价格;市场不景气情况下:成本价格大大高于比较价格或收益价格。
6、无租约限制价值、出租人权益价值、承租人权益价值无租约限制价格是指,房地产在不考虑租赁因素影响下情况下的价值,其评估价值为未出租部分和已出租部分均按市场租金确定租金收入所评估的价值。
出租人权益价格是指,出租人对自己的已出租房地产依法享有的权益的价值。
承租人权益价值是指,承租人对他人所有的已出租房地产依法享有的权益的价值。
7、♡估价中的房地产含义p43,✔房地产实物、权益、区位含义p46-51,p56严谨意义上的房地产是指:土地以及建筑物和其他相关定着物,是实物、权益和区位的结合体。
实物:房地产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
权益:房地产中无形的、不可触摸的部分,是基于房地产实物而衍生出来的权利、利益和好处。
区位:原本是房地产的外在因素,因房地产的位置不可移动而成为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四章1、❤简述房地产估价的原则内涵及内容房地产估价原则:人们在房地产估价的反复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逐渐认识了房地产价格形成和变动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了一些简明扼要的进行房地产估价活动应依据的法则或标准。
这些法则或标准版就是房地产估价原则。
内容:①、独立客观公正原则②、合法原则③、价值时点原则④、替代原则⑤、最高最佳利用原则⑥、谨慎原则2、❤简述房地产估价的合法原则、最高最佳使用原则、估价时点原则、替代原则的含义合法原则,要求估价结果是在依法判定的估价对象权益上的价值。
最高最佳使用,是指法律上许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经过充分合理的论证,能够使估价对象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最可能的使用,是房地产利用竞争与优选的结果,包括用途、规模、集约度、档次上的最佳。
估价时点原则,要求估价结果是在由估价目的决定的某个特定时间的价值,这个由估价目的决定的某个特定时间就为估价时点。
替代原则,要求估价结果不得不合理地偏离类似房地产在同等条件下的正常价格。
3、❤简述房地产估价最高最佳使用原则的三大经济理论基础收益递增递减原理---确定估价对象的最佳集约度和规模均衡原理---确定估价对象的最佳集约度和规模均衡原理是以估价对象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组合是否均衡,来判定估价对象是否为最高最佳使用。
适合原理---确定估价对象的最佳用途是以估价对象与其外部环境是否协调,来判定估价对象是否为最高最佳使用。
五章1、♡简述比较法(市场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对象、操作步骤含义:就是选取一定数量、符合一定条件,发生过交易的类似房地产,然后将它们与估价对象进行比较,对它们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测算出的价格称为比准价格。
理论依据:替代原理同一种商品在同一个市场上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大数法则(大数定律)在随机现象中,大量重复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会接近一个确定的数市场法适用的对象:住宅、写字楼、商铺、标准厂房、房地产开发用地不适用市场法的对象:数量很少的房地产、很少发生交易的房地产、可比性很差的房地产。
操作步骤:搜集交易实例选取可比实例对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进行适当的处理求取比准价格2✔、简述选取可比实例的数量与质量要求数量:一般选取3个以上(含3个)10个以下(含10个)可比实例质量(四要求):①、可比实例房地产应是估价对象房地产的类似房地产②、可比实例的交易类型应与估价目的吻合③、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应尽量接近估价时点④、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应尽量为正常市场价格3♡、简述建立比较基础(准)的内容(例题和计算)p178-184统一房地产范围、统一付款方式(具体方法通过折现计算P=F/(1+i) ^n)、统一税费负担(计算方法如4)、统一价格单位【2006年真题】某宗可比实例房地产2006年1月30日的价格为500美元/㎡,该类房地产以美元为基准的价格变动平均每月比上月下降0.7%,假设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2006年1月30日为1美元=7.98元人民币,2006年9月30日为1美元=7.95元人民币,则将该可比实例调整为2006年9月30日的价格约为3758元人民币/㎡.()【答案】√【解析】不同币种之间换算,一般应采用成交日期的市场汇价。
但是如果在币种按算之前已进行了市场状况调整的话,则采用估价时点的市场汇价500×(1-0.7%)∧8 ×7.95=3757.78【2006年真题】某宗房地产交易的成交价格为30万元人民币,其中首期支付30%,余款在一年后一次性付清。
该房地产公摊面积为建筑面积的10%,套内建筑面积为100㎡,假定折现率为6%,则该房地产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实际单价为()元/㎡.A.2593B.2619C.2727D.2862【答案】A第一步,统一付款方式,统一到成交日第二步,统一面积内涵和单位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建设面积,设建筑面积为xx=100+10%xx=111.11建筑面积单价=28. 81132万/111.11=25934♡、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的修正计算解此类题的关键除了记住公式外,就是确定价格是由哪一方实际得到的(成交价,买方负担少,卖方负担多)(买方负担—卖方实得,反之)正常成交价格-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卖方实际得到的金额正常成交价格+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买方实际付出的金额买方实际付出的价格-卖方实际得到的价格=应由买卖双方缴纳的税费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正常成交价格×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比率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正常成交价格×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比率正常成交价格=卖方实际得到的金额/(1-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比率)正常成交价格=买方实际得到的金额/(1+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比率)【典型例题】某地区房地产交易中卖方、买方应交纳的税费分别为正常成交价格的6%和2%。
某宗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为3000元/平方米,应交纳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则该宗房地产的正常成交价格为()元/平方米。
A.2830.19B.2941.18C.3061.22D.3191.49【答案】D【解析】首先要确定已知的数据是买方实际支付的还是卖方实际支出的。
3000元中,买方还要支付税费,所以他实得的一定比这个少,因此3000元是卖方的实际得到的。
【2006年真题】某宗房地产交易,买卖双方约定:买方付给卖方2385元/㎡,买卖中涉及的税费均由买方负担。
据悉,该地区房地产买卖中应由卖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6.8%,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为正常成交价格的3.9%。
若买卖双方又重新约定买卖中涉及的税费改由卖方负担,并在原价格基础上相应调整买方付给卖方的价格,则调整后买方应付给卖方的价格约为()元/㎡.A.2139B.2146C.2651D.2659【答案】D第一步,计算出正常的市场价格,买方付给卖方2385,税费由买方负担,因此2385是卖方实得第二步,重新约定后,税费由卖方负担,要求买方实付金额买方实际付出的价格=正常成交价格×(1+应由买方缴纳的税费比率)=2559×(1+3.9%)=26595✔、简述交易情况修正的含义、偏离因素、修正方法含义:如果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是不正常的,则应将它修正为正常价格,称为交易情况修正。
偏离因素:①强迫出售或强迫购买的交易②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交易③交易双方或某一方对交易对象或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的交易④急于出售或急于购买的交易⑤交易双方或某一方对所交易的房地产有偏好的交易⑥相邻房地产的合并交易⑦特殊交易方式的交易⑧交易税费非正常负担的交易⑨受迷信影响的交易方法(两种)百分率法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可比实例正常价格差额法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额=可比实例正常价格6✔、简述市场状况调整的含义和方法含义:可比实例的成交日期与估价时点不同,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发生了变化应将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时的价格调整到在估价时点的价格,这种调整称为市场状况调整,也称为交易日期调整市场状况调整的方法(一)调整通用公式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市场状况调整系数=可比实例在估价时点的价格如果从成交日期到估价时点,可比实例的市场价格涨跌的百分率为±T,则有:可比实例在其成交日期的价格×(1±T%)=可比实例在估价时点的价格市场状况调整系数=可比实例在估价时点的价格/ 可比实例在成交日期的价格=(1±T%)(二)❤市场状况调整的价格指数法定基价格指数(尾首相比,尾/首)采用定基价格指数进行市场状况调整的公式:估价时点的价格=可比实例成交日期的价格×(估价时点时的价格指数/成交日期时的价格指数)环比价格指数(连乘)采用环比价格指数进行市场状况调整的公式:估价时点时的价格=可比实例在成交日期的价格×成交日期的下一期的价格指数×再下一时期的价格指数×………×估价时点时的价格指数7✔、房地产状况调整的内容区位状况调整:位置、交通、周围环境和景观、外部配套设施实物状况调整:权益状况调整8✔、求取比准价格的公式百分率法比准价格=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系数×市场状况调整系数×房地产状况调整系数比准价格=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1/(1±s%)〕×(1±T%)×〔 1/ (1 ± R% )〕差额法比准价格=可比实例的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额±市场状况调整额±房地产状况调整额六章1♡、简述收益法的含义、理论依据、适用对象、操作步骤含义:是根据估价对象的预期未来收益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