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变换器的建模和仿真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0.48 KB
- 文档页数:2
Buck 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一)Buck 变换器的性能指标带有反馈控制回路Buck 变换器的电路图如图(1-1)所示,我们假定其工作在CCM 方式。
其基本电路参数为: 输入电压g V =2030V 输出电压V =12V 输出纹波125mV (1%)电压跌落250mV (最大,2003out I mA A =) 开关频率s f =100kHz 最大输出电流4A输入电流最大纹波0.4A(峰峰值)图(1-1)带有反馈控制回路的直流斩波电路(二)Buck 变换器参数的选择 1. 滤波电感0L 的选择 由diu Ldt=得 6.max 0.max ()(3012)410180H 0.14in out on out V V T dt L u di I μδ--⨯-⨯⨯====⨯⨯这里我们取0L 为180H μ 最大负载时的峰值电流为.max .max 40.054 4.22peak out out I I I A δ=+=+⨯=2. 滤波电容0C 的选择 由dui cdt=得 其向量形式为I j cU ω=I jcUω=所以需要穿越频率的带宽为2outc out outI f C V π∆=∆如果假定穿越频率为10kHz250892.8out c out V mZ m I ∆===Ω∆ 原则上为了留有设计裕量,电阻的阻抗按13计算阻抗选取 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在Rubycon 公司的ZL 系列,16V 中选取以下规格:C=330F μ,760C rms I mA =@105A C =︒ ,72ESR low R m =Ω@20A T C =︒ ,220ESR low R m =Ω@10A T C =-︒电容ESR 的阻抗应小于输出电容在穿越频率处的阻抗11482 6.2810330c out m f C k π==Ω⨯⨯86c Z m ≤==Ω设计余量不足,我们重新选ZL 系列中C=1000F μ,同样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满足条件。
目录1 Buck变换器技术........................................................................................................................... - 1 -1.1 Buck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 - 1 -1.2 Buck变换器工作模态分析............................................................................................... - 2 -1。
3 Buck变化器外特性........................................................................................................ - 3 -2 Buck变换器参数设计.................................................................................................................. - 5 -2.1 Buck变换器性能指标....................................................................................................... - 5 -2。
2 Buck变换器主电路设计................................................................................................ - 5 -2.2。
装备应用与研'♦Zhu/ngbei Yingyong yu YanjiuBuck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施媛媛蒋伟周世豪王一林(扬州大学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Buck变换器作为DC/DC变换器中最为典型的拓扑结构,引申发展出了很多种类的变换器。
对Buck变换器进行建模与仿真,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其他种类的DC/DC变换器。
利用小信号分析法计算电路的传递函数,并利用LTspice验证理论计算的传递函数,最终釆用type-3型PI控制器,对电路进行闭环控制。
关键词:Buck变换器;传递函数;闭控制0引言学的发展,现代电力电了大发展,其中Buck变换器DC/DC变换器中最为典型的拓扑结构,引申发展出了很多种类的变换器,对Buck变换器进行建模与仿真,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其他种类的DC/DC变换器。
1电压控制型Buck变换器完整的Buck变换器包括功率电路以及控制电路部分,单电Buck变换器模型1°Buck变换器的功率电路部分电S#电$(电生电%)、电容C(电电阻Q以电R组成,计数1。
电控制和电控制变换器的控制,于电控制,电控制更,用Buck变换器中能电路。
采用电控制,对输出电采闭,采出电,出电与,PI器生成调制,PWM制控制信号&来控制S的表1设计参数输入电压%/V 输出电压!/V电电电阻%1/m"电C/^F电电r*/m"电开关频率yi/kHz穿越频率"kHz361422016100150 1.54722Buck变换器建模2.1主电路建模为了更好地计控制部分PI调节器的数,需先分析主电路的传递函数,主电路传递函数的建立一有均法法[1]°一周T内,对电路中的电压以电:用数作为控源数:电路的大信号数电路:并小信号:建小信号模型。
以用小信号分析法对出电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以出阻抗传递函数,并在LTspice 中建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3)1.1电力电子技术的概述 (3)1.2开关电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3 Buck斩波电路的研究意义 (5)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容 (6)2 Buck斩波电路的原理 (7)2.1 Buck变换器的连续导电模式 (8)2.2 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不连续的导电模式 (10)2.3 电感电流连续的临界条件 (11)2.4 纹波电压ΔU O及电容计算 (12)2.5参数的计算 (12)3 Buck斩波电路的建模 (14)3.1开关电路的建模 (14)3.1.1理想开关模型 (14)3.1.2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15)3.1.3小信号模型 (17)3.2系统的传递函数 (18)3.2.1降压斩波电路的传递函数 (18)3.2.2 PWM比较器的比较函数 (20)3.2.3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21)4 控制电路的设计 (22)4.1电压模式控制电路的设计 (22)4.1.1电压调节器的结构形式 (22)4.1.2电压调节器的参数 (23)4. 2 控制电路结构 (24)5 Buck斩波电路的控制仿真研究 (25)5.1 Matlab简介 (25)5.2 Buck斩波电路主电路的仿真 (25)5.3 Buck斩波电路的PID控制算法的仿真 (27)6全文总结及展望 (30)参考文献 (31)附录1:主电路仿真模型 (32)附录2:主电路仿真波形图 (33)附录3:PID仿真图 (34)致 (35)摘要随着电子产品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便携式和待机时间长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C-DC开关电源芯片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具有集度高,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
论文在研究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Buck型DC-DC 开关电源的设计。
首先对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包括工作过程中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特点。
【毕业设计】基于Buck结构的DCDC转换器建模与仿真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3)1.1电力电子技术的概述 (3)1.2开关电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1.3 Buck斩波电路的研究意义 (6)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2 Buck斩波电路的原理 (8)2.1 Buck变换器的连续导电模式 (9)2.2 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不连续的导电模式 (12)2.3 电感电流连续的临界条件 (13)2.4 纹波电压ΔU O及电容计算142.5参数的计算 (14)3 Buck斩波电路的建模 (17)3.1开关电路的建模 (17)3.1.1理想开关模型 (17)3.1.2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19)3.1.3小信号模型 (20)3.2系统的传递函数 (22)3.2.1降压斩波电路的传递函数 (22)3.2.2 PWM比较器的比较函数 (24)3.2.3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25)4 控制电路的设计 (27)4.1电压模式控制电路的设计 (27)4.1.1电压调节器的结构形式 (27)4.1.2电压调节器的参数 (28)4. 2 控制电路结构 (29)5 Buck斩波电路的控制仿真研究 (30)5.1 Matlab简介 (30)5.2 Buck斩波电路主电路的仿真 (30)5.3 Buck斩波电路的PID控制算法的仿真 (32)6全文总结及展望 (35)参考文献 (36)附录1:主电路仿真模型 (37)附录2:主电路仿真波形图 (39)附录3:PID仿真图 (40)致谢 (41)摘要随着电子产品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便携式和待机时间长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DC-DC开关电源芯片是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功率集成电路,具有集度高,综合性能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
论文在研究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Buck型DC-DC开关电源的设计。
基于MATLAB/SIMULINK的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分析摘要:本实验分析了buck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进行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
并应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和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化。
1.1b uck电路的开关过程分析buck电路的基本拓扑电路如图1所示。
Buck交换器有电感电流连续(CCM)和电感电流断续(DCM)两种工作模式,下面仅对CCM模式进行分析和仿真。
在CCM模式下电路工作过程分VT导通和关断两个阶段。
VT导通时为电感L储能阶段,此时电源向电感及负载提供能量,VT关断时电感L释放能量供负载工作。
在CCM模式下,buck电路的工作情况如图2所示,图2(a)为VT导通时的拓扑电路,图2(b)为VT关断时的拓扑电路。
1.2buck变换器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建模对buck变换器列写状态方程VT导通状态下:电路方程为状态方程为VT关断状态下:电路方程为状态方程为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可以得到buck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开关处于通态和断态时各自的状态方程及所占的时间比例,将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方程按各自的时间比例加权平均,即可得到一个开关周期内,系统近似的平均状态方程。
因此设占空比为D,D*VT导通状态下的电路方程+(1-D)*VT断开状态下的电路方程得:由此得平均状态方程:因此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得出buck电路的数学模型式中:状态变量X1为buck变换器输出电压,即电容两端电压;X2为电感电流;D为占空比。
1.3 buck变换器的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1) 仿真程序(2) 进行参数的设定设定输入电压u=100V,R=0.5欧姆,D=40%,L=0.01H,C=0.1F电感L越小,电容C越大,震荡周期越小。
下图为不同的电感值和电容值对应的阶跃响应曲线改变L=0.001改变C=0.75占空比D影响输出电压的稳定值的大小,D越大稳定值越大。
改变D=0.5(3)利用配置零极点法设计控制器,优化系统性能1.极点配置法当系统参数为u=100V,R=0.5欧姆,D=40%,L=0.01H,C=0.1F时,对系统进行极点配置法优化。
Buck_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仿真Buck-Boost变换器是一种可以在同一电路内同时实现升压和降压的变换器。
这种变换器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主要用于对电压进行放大和缩小,以达到正确的电压水平。
它总是能够将输入电压提高到所需的输出电压。
在本文中,将介绍Buck-Boost变换器的设计及其功能仿真工作。
Buck-Boost变换器的主要部件包括电感器,可变阻器,开关,振荡器和控制器。
电感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电流,形成负反馈环。
可变阻器的设计可以改变电路的过载,从而实现电流的调整。
开关的设计是为了实现升压和降压,允许电感器和可变阻器之间的能量交换。
振荡器的设计是为了控制电路内部的电流,以保证开关的实时响应。
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输入和输出电压之间的转换,从而达到预期的电压水平。
为了对Buck-Boost变换器进行仿真,先进行输入,输出和负载之间的建模。
输入模型包括输入电压和要求的输出电压,其中输入电压可以在建模中任意调整。
负载建模通常是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组合。
输出模型则定义了电路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水平。
接下来,可以对电感器和可变阻器进行建模。
由于电感器是一个电流源,故其建模需要考虑电流大小和电压偏移。
可变阻器建模则需要考虑其阻值和电压偏移。
最后,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探究Buck-Boost变换器的性能。
可以仿真该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以及电流,从而分析改变输入电压对系统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分析负载的影响,比如负载变大时电路的输出能力会怎样受到影响。
这些仿真结果都能为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启发,为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奠定基础。
Buck-Boost变化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可以改变输入电压并生成预期的输出电压水平。
本文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和仿真过程,为设计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将会探究更多的变换器类型,继续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功效。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 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2.1 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 )V 关断,VD 续流图2-2 Buck/Boost 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2.2 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三电平buck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Buck 直流变换器是一种常用的交流电源变换器,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输出。
三电平 buck 直流变换器是一种具有三个电平输出的 buck 变换器,可以同时输出高低两个电平输出,以及一个额外的电平作为反馈电压。
这种变换器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更高的输出电压精度和更低的噪声水平。
进行研究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研究目标:例如研究三电平 buck 直流变换器的性能和设计方法等。
2. 查阅相关文献: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三电平 buck 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特点等。
3. 进行分析和建模:对三电平 buck 直流变换器进行分析和建模,包括器件、电路和负载的建模等。
4. 进行仿真和实验:使用仿真软件和实验设备,对三电平 buck 直流变换器进行仿真和实验,以评估其性能和设计方法。
5. 优化设计:通过对三电平 buck 直流变换器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其性能和效率。
进行研究时,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研究过程中的安全和合法性。
题目:Vg 1.5VQ135m Ω100uH100uFR5ΩV D0.5V图1 buck-boost 变换器电路图一、开关模型的建模与仿真图2 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模型占空比由0.806变化到0.7的电感电流波形占空比由0.806变化到0.7的电容电压波形图3 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模型的仿真二、 大信号模型与仿真1、 开关导通时:Vg 1.5VR on35m ΩV-图4 开关导通时的工作状态此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方程:(t)v (t)v (t)(t)(t)(t)(t)L g on c di L i R dt dv v i C dt R ⎧==-⎪⎪⎨⎪==-⎪⎩2、 开关断开时:100uH100uFVi c+-0.5Vi图5 开关断开时的工作状态此时,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方程:(t)v (t)(t)(t)(t)(t)(t)L D c di L V v dt dv v i C i dt R ⎧==--⎪⎪⎨⎪==-⎪⎩3、平均方程电源电压、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变化的不大均为低频信号,则(t)(t)g g v v = ;(t)(t)i i =;v(t)v(t)=又因为:(t)v (t)L d i L dt= (t)(t)c d v i Cdt= 则有,电感电压平均方程:()()'v (t)d(t)v (t)(t)+d (t)(t)L g on D i R V v =---电容电流平均方程:''(t)(t)(t)(t)d(t)()d (t)((t))=d (t)(t)c v v v i i i R R R=-+--+ 输入电流平均方程:g (t)d(t)(t)i i =4、大信号模型:()()''g (t)d(t)v (t)(t)+d (t)(t)d (t)(t)=d (t)(t)(t)d(t)(t)g on D d i L i R V v dt v v C i dt R i i ⎧=---⎪⎪⎪-+⎨⎪⎪=⎪⎩由方程可得到三个等效电路:-+-+-+g (t)i v (t)g (t)v D (t)i 'D (t)i d (t)v Cdt(t)d i Ldt'(0.5D )VonDR '(t)D v v (t)g D 图6 buck-boost 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的等效电路大信号模型的仿真电路:图7 大信号模型仿真电路图大信号模型的仿真波形:占空比随时间变化的波形电容电压随占空比变化的波形图8 大信号模型仿真波形图三、 小信号模型假设,gv (t)=V +v (t)d(t)=D+d(t)(t)=(t)v(t)=V+v(t)(t)=(t)g g g g g i I i i I i ΛΛΛΛΛ⎧⎪⎪⎪⎪⎨+⎪⎪⎪⎪+⎩ 且各变量的扰动值远小于其稳态值。
实验三 BUCK降压变换电路仿真分析●实验名称:BUCK降压变换电路仿真分析●实验目的:掌握DC-DC变换中的基本模块BUCK降压转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介绍:BUCK电路是DC-DC变换电路中的基本模块,其主电路包括输入电源、开关管、续流二级管以及储能电感、滤波电容和负载,它们共同完成电能的转换和传递。
如图2-2所示,是BUCK电路基本结构图,它由一个开关S,一个二级管D,以及LC低通滤波器和负载所组成。
BUCK正常工作时,开关S被控制电路的控制,重复导通和关断,等效于输入电压为方波电压,通过L/C滤波器的滤波作用,最终获得近似于直流的输出电压U OUT.若BUCK电路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下,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和占空比共同决定,而与所接入的负载大小无关,因此设计相应工作模式的电路会比较简单可靠假如BUCK电路已经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则可以判定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负载电流以及占空比固定且不会发生变化。
本节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对BUCK转换器主电路在连续工作模式下的稳态分析,推导出电路间各参数的关系。
BUCK连续工作模式分为两个状态:第一个状态是S导通、D关断;第二个状态是S关断、D导通。
定义开关S导通状态的持续时间为T ON,开关管S关断状态的持续时间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个周期时间为T S,占空比记做DTTSOND=因为连续导通模式的每一个周期只存在两个状态,因此SOFFTDT⨯-=)1(学号实验日期成绩年月日开关导通时的等效电路第一个状态:S 导通,二极管D 由于承受反向电压而截至,等效的电路如图所示。
电感两端的承受正向压降,电感电流逐渐增加连续导通模式下的,稳态波形如图所示。
作用于电感上的电压直流值是恒定的,因此,电感电流呈线性增长,且满足下式LdtUUdioutinL-=则可以推出,电感纹波电流峰-峰值表达式为LD T U U i Sout in L ⨯⨯-=∆)(工作于连续导通模式下的BUCK 电路的波形第二个状态:S 关断,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由于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电流从开关管S 转移到二极管D 上。
Buck-boost变换器建模及仿真Buck-boost 变换器建模及仿真1、Buck-boost 变换器平均开关模型利用平均开关网络法推导buck —boost 变换器的平均开关模型,Buck-boost 变换器电路图如图1所示,这里开关管的导通电阻为,二极管的前向导通压降为0.8v 。
gV )(t v图1 Buck-boost 变换器电路图中,虚线框内为开关网络,它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共有、、和四个变量,选定其中两个变量作为输入变量,则余下两个变量可以由输入变量表示出来。
在此,我们选择和作为输入变量。
接下来我们要求出这四个变量的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首先根据图1画出它们在一个周期内的波形图,如图2所示。
)(1t v s dT sT (1i sdT s)(1t i )(2t i )(1t v on R )(2t v )(1t i )(2t v图2 开关网络电压电流的曲线图根据图2,写出)(1t i 、)(2t i 、)(1t v 、)(2t v 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1)(2)(3)(4)由式(3)与(4)得(5)将公式(1)与(5)代入(3)中得(6)将公式(6)中两边的)(1t v 合并得到下面式子:(7)由(1)与(2)得(8)])([)()(')()()(211D T T on T V t v t d t d t i t d R t v s s s +><+><=><= ><)()()(')(12(2vD(2t i ss s T T t i t d t i ><=><)()()(1s s T T t i t d t i ><=><)()(')(2))()((')()()(11s s s T C D g on T T t V V V t d R t i t d t v ><-++><=>s +><+><+>=<><由式(7)(8)可以得到开关网络的平均开关模型,如图3所示:图3 平均开关模型把图1中的开关网络用图3所示的平均开关模型代替可得到图4所示的Buck-boost 变换器的开关模型电路。
DCDC Buck转换器CCM设计与仿真系统DCDC Buck转换器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反激型的Buck转换器常常用于需要降压转换的电源系统中,提供稳定的低压输出电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设计DCDC Buck转换器,采用CCM(连续导电模式)控制方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法。
CCM设计可以实现更稳定的输出电压,更低的输出纹波以及更好的动态响应。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DCDC Buck转换器CCM设计与仿真系统。
1. 系统概述DCDC Buck转换器CCM设计与仿真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1.1 输入电源模块:提供输入电压给DCDC Buck转换器,一般为直流电压。
1.2 Buck转换器模块:实现降压转换功能,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所需的稳定输出电压。
1.3 控制模块:采用CCM控制方式,监测输出电压并根据反馈信号进行控制调节,以实现稳定输出。
1.4 仿真模块:使用电路仿真工具进行DCDC Buck转换器的性能分析和仿真。
2. CCM设计步骤2.1 确定输入和输出电压:根据实际需求确定DCDC Buck转换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2.2 选择合适的开关元件: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开关元件,如MOSFET。
2.3 确定开关频率:选择合适的开关频率,一般较高的开关频率可以减小输出纹波并提高效率。
2.4 确定电感和输出电容:根据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以及所需纹波电流确定合适的电感和输出电容。
2.5 设计反馈控制回路:根据采用的控制策略设计反馈控制回路,监测输出电压并提供反馈信号。
2.6 仿真分析:使用仿真工具进行性能分析和仿真,评估设计的稳定性、效率和输出纹波等参数。
3. 仿真系统介绍在DCDC Buck转换器CCM设计过程中,借助电路仿真工具能够有效地分析和优化设计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仿真系统的几个关键功能。
3.1 输入参数设置:仿真系统提供设置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开关频率、电感和输出电容等参数的功能。
1 概述直流-直流变流电路的功能是将直流电变为另一固定电压或可调电压的直流电,包括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和间接直流变流电路。
其中,直接直流变流电路又叫斩波电路,它包括降压斩波电路(Buck Chopper)、升压斩波电路(Boost Chopper)、升降压斩波电路(Buck/Boost)、Cuk斩波电路、Sepic斩波电路和Zeta斩波电路共六种基本斩波电路。
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同时具有Buck斩波电路和Boost斩波电路的特点,能对直流电直接进行降压或者升压变换,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Buck/Boost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RVDRVDRVD2 主电路拓扑和控制方式Buck/Boost 主电路的构成Buck/Boost 变换器的主电路与Buck 或Boost 变换器所用元器件相同,也由开关管、二极管、电感、电容等构成,如图1所示。
与Buck 和Boost 不同的是电感L 在中间,不在输出端也不在输入端,且输出电压极性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开关管也采用PWM 控制方式。
Buck/Boost 变换器也由电感电流连续和断续两种工作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求电流不断续,即电流连续,当电路中电感值足够大时,就能使得电路工作在电流连续的状态下。
因此为了分析方便,现假设电感足够大,则在一个周期内电流连续。
图2-1 Buck/Boost 主电路结构图电流连续时有两个开关模态,即V 导通时的模态1,等效电路见图2(a );V 关断时的模态2,等效电路见图2(b )。
(a )V 导通(b)V关断,VD续流图2-2 Buck/Boost不同模态等效电路ttttt电感电流连续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关系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的工作主要波形见图2-3。
图2-3电感电流连续时的主要波形为了方便分析,假设电感、电容的值足够大,并且忽略电感的寄生电容。
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时,Buck/Boost 变换器有V 导通和V 关断两种工作模态。
文章主题: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在工程领域,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而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则是其中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仿真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指导。
接下来,我将从多个方面对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一、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平均值来近似非线性系统,从而简化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在这种控制系统中,通常会涉及到PWM(脉宽调制)控制器、反馈环路、电感电容滤波器等组件。
通过对这些组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1、PWM控制器:PWM控制器是控制buck变换器开关的关键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开关的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
在仿真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PWM控制器的动态特性以及其与其他组件之间的协调工作。
2、反馈环路:在控制系统中,反馈环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实现稳定的闭环控制。
在基于平均模型的仿真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设计合适的反馈环路来实现理想的控制效果。
3、电感电容滤波器:电感电容滤波器用于滤除开关频率及其谐波分量,从而得到平滑的输出电压。
在仿真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合理选择电感和电容的数值,并对滤波器的频率响应进行分析。
二、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的仿真方法为了实现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我们可以利用多种仿真方法,包括Matlab/Simulink、PSIM、PLECS等仿真软件。
这些仿真软件均能够提供强大的仿真功能,通过建立系统模型、选择合适的仿真参数和进行仿真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
1、Matlab/Simulink仿真:Matlab/Simulink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仿真工具,它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库和仿真环境,能够对基于平均模型的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进行准确的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