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1)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8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滕王阁序》文言知识点梳理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关于《滕王阁序》知识点要怎么梳理呢?一、通假宇①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句意:不过由于君子看到细微的预兆。
)②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句意: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销”通“消”,消散。
句意: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④俊采星驰(“采”通“寀”,官吏。
)二、古今异义① 穷且益坚(穷:困厄,处境艰难。
今常用于穷困的意思。
句意:处境艰难,而意志更坚。
)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
“介”量词。
今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句意:一个书生。
)③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
今无此意。
句意: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
)④ 盛筵难再(再:第二次。
今相当于“又”。
旬意:难有第二次遇到。
)⑤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云尔:语气词,用在句尾,表示述说完了。
今无此意。
句意: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像潘岳、陆机那样的好作品。
)⑥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今常用来指学位。
句意:文坛上众望所归的孟学士,文章的辞采有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样灿烂夺目。
)⑦ 阮籍猖狂(猖狂,狂放,不拘礼节;今指狂妄而放肆。
)⑧ 千里逢迎(逢迎,迎接;今指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⑨ 童子何知(童子,谦辞,晚辈,后生;今指儿童。
)⑩ 彩彻区明(彩,日光;今指彩色。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② 上出重宵,下临无地“上”“下” 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① 一言均赋“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② 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③ 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④ 梓泽丘墟“丘墟”,成为荒丘废墟⑤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点《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这篇文章用典贴切,对仗工整,语言优美,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其中的文言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二、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
2、一介书生古义:一个。
今义:常用于“介绍”“介于”等意。
3、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义:指男子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今义:指戴帽子。
4、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三、一词多义1、故(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3)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2、属(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3、尽(1)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2)潦水尽而寒潭清干涸4、且(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反而(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5、引(1)控蛮荆而引瓯越连接(2)恭疏短引序文(3)引壶觞以自酌拿起四、词类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动用法,使……放下。
3、腾蛟起凤“腾”“起”,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
4、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5、窜梁鸿于海曲“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6、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目”,名词用作动词,看,望。
8、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五、特殊句式1、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雅望之都督阎公”2、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懿范之宇文新州”3、童子何知宾语前置,“童子知何”4、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判断句5、杨意不逢宾语前置,“不逢杨意”6、钟期既遇宾语前置,“既遇钟期”六、重点虚词1、而(1)襟三江而带五湖连词,表并列(2)控蛮荆而引瓯越连词,表并列(3)潦水尽而寒潭清连词,表承接(4)爽籁发而清风生连词,表承接(5)地势极而南溟深连词,表并列(6)怀帝阍而不见连词,表转折2、之(1)都督阎公之雅望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2)宇文新州之懿范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孟学士之词宗助词,的(4)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助词,的(5)台隍枕夷夏之交助词,的(6)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七、文学常识1、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滕王阁序》知识清单一、作者及写作背景《滕王阁序》的作者是王勃。
王勃是初唐时期的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这篇文章是王勃在参加滕王阁的宴会时所作。
当时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想让自己的女婿在宴会上展露才华,提前写好了一篇序文。
但王勃毫不客气,挥笔成章,成就了这篇千古佳作。
二、文章结构《滕王阁序》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到“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主要介绍了滕王阁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宴会的盛大场景。
第二部分从“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到“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描绘了滕王阁周围的壮丽景色,由近及远,展现出一幅壮阔的画卷。
第三部分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到“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怀才不遇的心境。
第四部分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到“胜地不常,盛筵难再”,表达了作者虽遭遇困境,但仍乐观积极的态度,最后以“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结尾。
三、重点字词1、翼轸(zhěn):星宿名,古人用天上星宿的位置来划分地面的区域。
2、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
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飞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4、都督阎公之雅望:有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
雅望,美好的声望。
5、棨戟(qǐ jǐ)遥临:有仪仗的高官远道而来。
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6、宇文新州之懿范:宇文新州美好的风范。
懿范,美好的风范。
7、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雨后积水消尽,寒冷的潭水变得清澈。
潦水,雨后的积水。
8、俨骖騑(cān fēi)于上路:在高高的道路上整齐地驾着马车。
俨,整齐的样子。
骖騑,驾车的马。
9、访风景于崇阿(ē):在高大的山陵上寻访美景。
崇阿,高大的山陵。
10、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找到了仙人居住过的宫殿。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以描写滕
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滕王风采为主要内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诗歌
结构和意义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一、历史背景
《滕王阁序》创作于唐朝初年的盛世,描写的滕王阁是唐太宗
李世民时期的作品。
这是唐朝繁荣昌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都达到了巅峰,社会风气开放自由,艺术创作繁荣发展。
二、诗歌结构
《滕王阁序》共分为五个部分,以五章形式展开。
每一章都以
描写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滕王的风采为主要内容,通过雄辩的笔触
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独特刻画,展示了作者对滕王的景仰和敬畏之情。
三、意义
1. 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阁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展示了其的壮丽和雄伟之境。
诗中描绘的“建筑飞阁流丹霞,着地无涯卷碧波”等句,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
2. 揭示滕王的风采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的英勇风采的赞美,展示了滕王的威风和气派。
诗中描写的“驰道辚辚,承轮尘沙”,以及“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生动地描绘了滕王的英武形象,使人们对滕王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3. 追念历史伟人
《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的赞美,也间接追忆了历史的伟人和他们的功绩。
作者通过对滕王的描述,将读者带入到过去的岁月,勾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回忆,进而弘扬历史文化。
4. 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滕王阁序》文言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控.蛮荆而引.瓯越龙光射牛斗之墟./梓泽丘墟.台隍枕.夷夏之交宇文新州之懿范..路出.名区…躬.逢胜饯.序.属三秋..潦水...于上.路..尽而寒潭清俨骖騑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地…舸舰弥津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纤.歌凝而白云遏.气凌.彭泽之樽穷睇眄...于中天天高地迥.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东隅..,等终军之弱冠....非晚无路请缨..已逝,桑榆舍簪笏.于百龄今兹捧袂.二、重点虚词而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怀帝阍而不见酌贪泉而觉爽抚凌云而自惜以奉宣室以何年处涸辙以犹欢之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声断衡阳之浦觉宇宙之无穷谁悲失路之人于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极娱游于暇日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三、通假字云销雨霁四、古今异义盛筵难再五、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宾主尽东南之美上出重霄…下临无地萍水相逢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六、特殊句式1.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2.童子何知3.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5.极娱游于暇日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七、重点翻译1.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2.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3.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6.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7.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8.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一、创作背景1.时代背景:唐代初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
而滕王阁所在的滕州,则是当时的东南大都会,并且有着繁荣的商业贸易和文化发展。
2.创作目的: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目的是为了赞颂宰相杜如晦的政绩和才德。
杜如晦曾任唐太宗的丞相,被誉为“杜丞相”,因其出身贫寒,却凭借其才能和聪明才智,成为唐朝政治上的重要人物。
二、内容概述1.描写滕王阁:《滕王阁序》描绘了阁楼的雄伟壮丽、高耸入云,威严庄重的景象,使人不禁震撼。
2.赞美杜如晦:王勃通过对杜如晦的赞美,展示了杜如晦深厚的学识、聪明才智和政治才能。
他认为杜如晦能够破釜沉舟、勇敢担负起重任,同时他又善于用人、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3.歌颂政治风尚: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歌颂了唐朝的政治风尚,赞扬唐朝官员的廉洁、务实和公正。
三、艺术特点1.雄浑壮丽的笔墨:《滕王阁序》采用雄浑豪放、浑身通文的文风,以其奇特的词句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饱含感情的描写: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语言,表达了对滕王阁壮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杜如晦英明才干的敬仰之情。
3.辞章的修辞技巧:王勃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技巧,如起典、写景、夸张、比拟等,使整篇文章充满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
四、文学价值1.反映了时代特点:《滕王阁序》揭示了唐代社会政治风尚的一些特点,如尊崇文化才能,重视以人才为本等。
2.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思想:王勃通过对杜如晦的赞美,表达了对杜如晦作为宰相的治国理政理念的认同。
3.展示了雄壮瑰丽的艺术形象:《滕王阁序》以其雄浑壮丽的笔墨和细腻感人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具有极高艺术美感的形象。
4.具有时代意义:《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诗歌辞章的一种典范,它的出现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影响,而且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滕王阁序》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历史背景:《滕王阁序》写作于唐代,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
辉煌的时期之一、王勃通过描写豪华浩渺的滕王阁,展示了唐代盛世的繁
荣和富饶。
二、滕王阁的建筑:滕王阁是唐朝时建造的一座宫殿式建筑,位于今
天的湖北省荆州市。
滕王阁建筑壮丽,装饰华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富庶
和文化的繁荣。
三、滕王的传说:滕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虚构人物,他是隋朝末年
的一个冒充王爷的妖人。
《滕王阁序》中描绘了滕王的奢华生活和他的政
治抱负,以此来表达王勃对理想国的追求。
五、王勃的思想:王勃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
《滕王阁序》中,
他通过滕王的形象,表达了对时代和社会的批判,主张人们追求内心的自
由与理想而非纯粹的功名利禄。
他追求公正、真实和自由的精神,对当时
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表示不满。
六、艺术特点:《滕王阁序》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展现了王勃独特的
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
王勃善于借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深化,表达了他对理想国的向往。
同时,他运用了夸张、修辞和对比等手法,使
作品更加生动丰富。
七、传承与影响:《滕王阁序》被后人广泛传唱,并对后世文学产生
了重要影响。
其中,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长恨歌》即以《滕王阁序》为
借鉴,以类似的文体和手法描写了长安城的盛世景象。
可以说,《滕王阁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影响深远。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文合一作品之一。
滕王阁序展示了作者对唐朝的政治和社会的批评,并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
对王勃自己境遇的抱怨。
以下是滕王阁序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1. 作品背景:滕王阁是唐朝开元年间(713年)建造的宴会建筑,位于唐朝都城洛阳
的宫殿之中。
2. 内容概括:滕王阁序以描述滕王的宴会为线索,揭示了唐朝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不
公平,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自己境遇的不满。
3. 文学风格:滕王阁序采用了骈文的形式,即双句对偶、韵文韵脚相呼应的写作方式。
这种文体给作品带来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 社会批判与政治抒发:滕王阁序通过描绘滕王的宴会,抨击了唐朝政府贪污腐败、
官员奢侈堕落的现象。
同时,作者对自己的经历感到不满,通过滕王的形象,表达了
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
5. 意境描写与修辞手法:滕王阁序中使用了丰富的意境描写和修辞手法。
例如,描绘
了滕王阁宴会的盛况和气氛,通过色彩、音乐等形象手法塑造了一个豪华奢华的场景。
6. 总结寄托和感慨:滕王阁序最后以王勃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人生
短暂和时运无常的思考。
通过滕王的兴衰,塑造了一个时代衰败的形象,寄托了作者
对自身命运和社会命运的感慨。
滕王阁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佳作,对后世文
人的影响极大,展示了王勃才华横溢的文学风采。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以滕王阁宴会为中心,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对仗工整,用典丰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滕王阁序》的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1. 作者简介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即能写文章,被赞为“神童”。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骈文和诗歌方面,其骈文风格清新自然,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诗歌则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2. 写作背景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参与宴会,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
3. 文体特点骈文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和用典的文体。
《滕王阁序》全篇采用骈俪句式,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用典丰富,充分体现了骈文的特点。
二、重点字词1. 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3)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2. 古今异义(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2)俨骖騑于上路古义:高高的道路。
今义:走上路程;动身。
(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古义:狂放,不拘礼法。
今义:狂妄而放肆。
3. 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③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④既克,公问其故(原因)(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干涸)③则智者尽其谋(用尽)④聊乘化以归尽(尽头)(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是)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④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4. 词类活用(1)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2)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4)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飞,使……起舞)(5)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逃窜)三、重点语句翻译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_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一)、重点字词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动词,倚,据)2、维:时维九月(介词,在)3、序:序属三秋(名词,时序)4、上:俨骖騑于上路(形容词,高)5、披、闼:披绣闼(开,小门)6、旷:山原旷其盈视(形容词,远)7、浦:声断衡阳之浦(名词,水滨)8、甫:遥襟甫畅(副词,刚,顿时)9、遄:逸兴遄飞(副词,迅速)10、凌:气凌彭泽之樽(动词,超过)11、迥:天高地迥(形容词,远)12、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13、舛:命途多舛(形容词,乖违,不顺)14、疏、引:恭疏短引(书写,撰写;15、赋:一言均赋(动词,铺陈)(二)、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5、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三、词类活用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6、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一样)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四、句式1、物(有)华天(有)宝(省略句)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聚集)(省略句)3、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4、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5、童子何知(宾语前置)6、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7、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介词结构后置)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介宾结构后置)。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
全文描写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王羲之的卓越才艺,以及作者对王羲之的赞美和自己的追求与激励。
本文通过对《滕王阁序》的知识点整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篇经典作品。
1. 《滕王阁序》的背景:《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写于唐文宗武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骈文,也是最完整的一篇骈文。
该文是作者王勃在中秋时节游览滕王阁时所作,以向王羲之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2. 文中的滕王阁:滕王阁是作者游览的景点,位于今湖南衡阳市,是一个古代建筑群。
文中描绘了滕王阁的建筑壮丽,称其为“崇光传位之殿”。
3. 文中的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与王勃相隔了近四百年。
王勃在文中称王羲之为“龙文鳞角之才”,赞美他的才艺与学问,将其与自己相比,并向他表达了自己的追求之意。
4. 文中的赞美与自省:文中通过对滕王阁和王羲之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本身自身的思索与自省。
他在文章中说道:“凡夫因为修养不到家,智者因为怀才不遇。
”语重心长的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与追求。
5. 文中的抒情与思想:《滕王阁序》中融入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描绘滕王阁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文中也透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6. 骈文的创作特点:《滕王阁序》是一篇骈文,骈文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具有平仄呼应、音律协调和章法严密的特点,使文章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7. 《滕王阁序》的影响:《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开创了骈文的新风格,后来的文人多有模仿,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8. 语言表述的艺术特点:《滕王阁序》在语言表述上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9. 抒发壮志豪情的作用:《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阁和王羲之的赞美,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
《滕王阁序》知识点整理《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被广泛称赞为长篇序文的代表作之一、全文通过对滕王阁的描写,表达了对道德败坏、政治腐化的愤懑之情,抱怨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混乱。
下面是关于《滕王阁序》的知识点整理。
一、作品简介:二、文学特点:1.辞章华丽:古人注重辞章的华丽,通过极其丰富的比喻,夸大、渲染事物的形象,以求增强文章的艺术美感;2.文采翩翩:整篇文章文采翩翩,辞藻华丽,以气势恢宏的笔调写下了滕王阁的盛况,表达了对逝去盛世的怀念和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愤懑;3.社会批判:文章通过描写滕王阁的堕落和朝政的腐败,对当时社会的道德败坏和政治黑暗进行了批判,有着浓厚的现实意义。
三、史础知识背景:1.滕王阁:滕王阁是南岳衡山的真正的名胜,其鼎盛时期吸引了无数游客,成为语词典教材中流传下来的名字。
滕王阁在唐代也是非常有名的建筑,为唐高祖李渊所建,位于湖南衡阳。
2.滕文公:因公事劳累而嗜赌成痴,将家产一笔勾销的粗蠢笑话,高慢、自负的行为,使他扬名天下。
王勃正是以滕文公的形象反衬出唐代长公主的情况以及王勃控诉的内容,从而引出更大的社会议题。
四、语言风格及修辞手法:1.比拟修辞:通过使用大量的比拟手法,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云销雨霁,彩彻区明”等,展示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力;2.夸张修辞:为了表达对社会的不满,王勃使用夸张修辞手法,如“部曲十万”、“庆忌之间欲告天下皇帝”等,以加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
3.运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悔恨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框架紧凑,使词句更加优美。
五、主要意义:1.批判社会黑暗:《滕王阁序》通过对滕王阁的景色描写,以及对滕文公的描绘,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败坏、政治腐化,表达了王勃深深的忧虑和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滕王阁序》学问点梳理一、字音翼轸〔zhěn〕瓯〔ōu〕越台隍〔huáng〕懿〔yì〕范潦〔lǎo〕水舸〔gě〕舰彭蠡〔lǐ〕遄〔chuán〕飞睇眄〔miǎn〕帝阍〔hūn〕簪〔zān〕笏桑梓〔zǐ〕捧袂〔mèi〕二、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逝〕3、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尾驾舵的地方,这里代指船〕4、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三、古今异义1.穷且益坚古:困厄,境况困难。
今:没钱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3.盛筵难再古:其次次。
今:又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5.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四、重点实词1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以……为带〕2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象云雾,象星星〕4宾主尽东南之美.〔才俊〕5家君作宰.〔县令〕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7披.绣闼〔推开〕8云销.雨霁〔停顿〕9逸兴遄飞〔急速〕10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运数〕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1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怜悯〕13盛筵难再〔其次次〕14他日趋庭〔小步快走〕15恭疏短引〔写作〕16所赖君子见机〔几,征兆〕五、词类活用使动用法1、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屈:使……委屈〕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使……腾空;起,使……飞起〕4、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5、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使……委屈;窜,使……逃匿〕6、敢竭鄙怀。
〔竭:使……完全表露出来〕名词作状语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动词1、目吴会于云间。
〔目:用眼睛看〕2、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滕王阁是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它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建于唐朝时期,是一座以木结构为主的多层建筑,高约九十米,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之一。
滕王阁因为王勃撰写《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杰作,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对《滕王阁序》进行知识点梳理,让读者了解其背景、文学特色、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一、《滕王阁序》的背景《滕王阁序》是雍州滕县(今属河南)王勃早年在扬州任职时所作的一篇文章,当时的扬州文化十分繁荣,王勃在此历任射阳令、扬州刺史等职,他在扬州期间历尽艰辛,但也随之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
当时,宰相裴度曾任命王勃在滕州任职,王勃在游历滕州的时候,看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受到所感,写下了《滕王阁序》。
二、《滕王阁序》的文学特色1、富有于理感性的描写《滕王阁序》正文以直陈赞叹为叙述方式,具有情感的高涨感,这种情感很好地展现了作者自己在滕王阁所受的感染。
在叙述中,王勃不仅仅是对滕王阁建筑本身的描述,更多的是对扬州历史、自然景观等一系列的描写,这种描写方式具有面面俱到的优点,从而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扬州的独特魅力。
2、融合了音律和韵味的文章《滕王阁序》是一篇气势磅礴的文言文,文章语言古雅,语句上有着精巧的构思和优美的音乐感。
王勃在文章中,通过用意味深长的词语、句式,以及修饰词、描写词、比喻词等等,使整篇文章在表达意义时,显得朴素而又富有韵味,以展现出一种极具诗意的美感。
3、深刻影响了后世《滕王阁序》文学价值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它的文化内涵深刻、形象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滕王阁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使它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硕果。
三、《滕王阁序》的意义1、论文艺与社会关系文学艺术活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文学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在《滕王阁序》中,王勃将一系列的图片、自然景观、历史人物等元素融合了在一起,通过自己的眼睛去揣摩这些生命现象,表现了他关切社会生命,关怀人性情感的责任感。
高二语文滕王阁序文言文知识点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俨骖騑于上路通“严”,整治2云销雨霁通“消”,消散3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2.古今异义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古义:县令今义:动词,宰杀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古义:在今义:维护,维持3谁悲失路之人古义:同情今义:悲伤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义:困厄,处境艰难今义:贫穷,少钱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远今义:赊欠等6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古义:这今义:常作判断词7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3.一词多义1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名词,时序、时节滕王阁序名词,序言、增序宾主尽东南之美动词,全尽2尽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干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3胜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形容词,美好的4凝烟光凝而暮山紫动词,凝止纤歌凝而白云遏动词,慢慢延长5 穷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形容词,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形容词,困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投无路4.词类活用1 名词意动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2 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下临无地向下,往下3 方位名词作动词。
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4 形容词作动词。
穷岛屿之萦回穷尽,极尽5 动词作名词。
山原旷其盈视视野6动词使动用法。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使……腾空,使……飞起川泽纡其骇瞩使……吃惊/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使……受屈/ 窜梁鸿于海曲使……逃匿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并列。
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2 连词,表转折。
处涸辙而相欢/怀帝阍而不见3 连词,表承接。
爽籁发而清风生2.于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
访风景于崇阿2 介词,引出动作的方位,可译为“在”。
望长安于日下3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穷睇眄于中天/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宾主尽东南之美此句为不带判断词的判断句2.疑问句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疑问代词“谁”,表反问2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疑问副词“岂”,表反问3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疑问副词“岂”,表反问3.倒装句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于上路俨骖騑、于崇阿访风景,状语后置 2奉晨昏于万里晨昏奉,时间状语后置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字音
翼轸(zhěn)瓯(ōu)越台隍(huáng)懿(yì)范潦(lǎo)水舸(gě)舰彭蠡(lǐ)遄(chuán)飞睇眄(miǎn)帝阍(hūn)簪(zān)笏桑梓(zǐ)捧袂(mèi)
二、通假字
1、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3、青雀黄龙之轴(“轴”通“舳”,船尾驾舵的地方,这里代指船)
4、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三、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古:困厄,处境艰难。
今:没钱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以二十岁为弱年今:无此意
3.盛筵难再古:第二次。
今:又
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常用来指学位5.识盈虚之有数古:定数今:数量
四、重点实词
1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以……为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象云雾,象星星)
4宾主尽东南之美.(才俊)
5家君作宰.(县令)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在)
7披.绣闼(推开)
8云销.雨霁(停止)
9逸兴遄飞(急速)
10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运数)
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
12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同情)
13盛筵难再(第二次)
14他日趋庭(小步快走)
15恭疏短引(写作)
16所赖君子见机(几,征兆)
五、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1、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使……放下)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屈:使……委屈)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使……腾空;起,使……飞起)
4、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
5、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使……委屈;窜,使……逃匿)
6、敢竭鄙怀。
(竭:使……完全表露出来)
名词作状语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上:向上;下:向下)
名词作动词
1、目吴会于云间。
(目:用眼睛看)
2、青雀黄龙之舳。
(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
意动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数量词作名词
1、千里逢迎。
(千里:远道而来的客人)
形容词作名词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形容词作动词,全都是;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2、四美具,二难并(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
1、烟光凝而暮山紫(紫:呈现出紫色)
六、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
④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交情)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
③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
④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
④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写作)
4、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
②恭疏短引(名词,序)
5、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
②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
6、趋:
①他日趋庭(动词,快走)
②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
③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④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
⑤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
7、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七、古汉语句
1、渔舟唱(于)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
2、所赖君子安(于)贫(省略句)
3、童子何知(宾语前置)
4、纤歌凝而白云遏(被动句)
5、怀帝阍而不见(被动句)
6、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状语后置)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状语后置)
八、名句填写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潦水尽而寒潭清,_烟光凝而暮山紫__。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_ ,桂殿兰宫,_列冈峦之体势_ 。
4、层峦耸翠,_上出重霄,_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8、,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九、成语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萍水相逢兴尽悲来高朋满座命运多舛达人知命天高地迥人杰地灵老当益壮
《滕王阁序》知识点梳理
一、字音
翼轸.()瓯.()越台隍.()懿.()范潦.()水舸.()舰彭蠡.()遄.()飞睇眄.()帝阍.()簪.()笏桑梓.()捧袂.()
二、通假字
1、俨骖騑于上路(“俨”)
2、云销雨霁(“销”)
3、青雀黄龙之轴(“轴”)
4、所赖君子见机(“机”)
三、古今异义
1.穷且益坚古:今:没钱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古:今:无此意
3.盛筵难再古:今:又
4.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今:常用来指学位
5.识盈虚之有数古:今:数量
四、重点实词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徐孺下.陈蕃之榻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4宾主尽东南之美.
5家君作宰.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7披.绣闼
8云销.雨霁
9逸兴遄飞
10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2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13盛筵难再
14他日趋庭
15恭疏短引
16所赖君子见机
五、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1、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屈:)
3、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
4、川泽纡其骇瞩(骇,)
5、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屈,窜,)
6、敢竭鄙怀。
(竭:)
名词作状语
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
2、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上:下:)名词作动词
1、目吴会于云间。
(目:)
2、青雀黄龙之舳。
(青雀黄龙:)
意动用法
1、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
数量词作名词
1、千里逢迎。
(千里:)
形容词作名词
1、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美:)
2、四美具,二难并(美:难:)
形容词作动词
1、烟光凝而暮山紫(紫:)
六、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③桓侯故使人问之
④既克,公问其故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2、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③则智者尽其谋
④聊乘化以归尽
3、属:
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④屈平属草稿未定
4、引:
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恭疏短引
5、穷:
①穷岛屿之萦回
②穷且益坚
6、趋:
①他日趋庭
②入而徐趋
③今背本而趋末
④使者驰传督趋
⑤趋令销印
7、且: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②北愚公者,年且九十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七、古汉语句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2、所赖君子安贫
3、童子何知
4、纤歌凝而白云遏
5、怀帝阍而不见
6、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八、名句填写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_,_______。
2、_______ ,访风景于崇阿;_______,得仙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_______ ,桂殿兰宫,_______ 。
4、层峦耸翠,_______ ,_______ ,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_______ , _______ ,青雀黄龙之舳。
6、_______ ,彩彻区明。
_______ ,_______ 。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 ,_______ 。
8、_______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_______ 。
9、关山难越,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10、时运不齐,_______ !冯唐易老,_______ ,李广难封。
11、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
12、_______ ,扶摇可接;_______ ,桑榆非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