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调节设计试算法和半图解法带试算C语言程序
- 格式:docx
- 大小:277.15 KB
- 文档页数:32
C-2 水库调洪演算的数值解程序作者 张校正(新疆水利厅 )一、程序功能已知水库的水位--水面面积关系,洪水量过程线,对于每一种调洪方案(包括泄流条件、调洪方式、泄水建筑物参数)由调洪起始水位依次计算,直至洪水过程结束,计算机输出各时段末之水位、泄洪洞流量、溢洪道流量、水库出库总流量等。
并用彩色曲线绘制洪水过程线、泄洪过程线和水库水位变化线。
二、算法简介1,水库水量平衡分方程的数值解:水库水量平衡微分方程:q Q dt dZ f -=式中: f=f(z) 水库水面面积,是水位z 的函数;Z=Z(t) 水位,是时间t 的函数;Q=Q(t) 入库流量,是时间t 的函数;Q=q(z) 出库流量,是水位z 的函数。
将上式移项,并定义调洪函数)()()(),(z f Z q t Q Z t F -=则得 ⎪⎩⎪⎨⎧==00)(),(Z t Z Z t F dt dZ 这是一个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应用定步长的龙格-库塔方法求解。
其公式为:)22(6143211K K K K Z Z n n ++++=-式中: )()()(),(111111------⨯=⨯=n n n n n Z f Z q t Q T Z t F T K)21()2()2()2,2(11111112K Z f K Z q T t Q T K Z T t F T K n n n n n ++-+⨯=++⨯=----- )2()2()2()2,2(212112113K Z f K Z q T t Q T K Z T t F T K n n n n n ++-+⨯=++⨯=----- )()()(),(3131314K Z f K Z q t Q T K Z t F T K n n n n n ++-⨯=+⨯=---T 为洪水流量时段间隔;n=1,2,……,J2,泄流量公式:当泄水建筑物为深孔时,)(2111111A C Z g B A M q --=式中:M 1 流量系数;A 1 泄流孔口高;B 1 泄流孔口宽;Z 水位;C 1 泄流孔口底槛高程。
作者: 张智民
作者机构: 青海省水利学校
出版物刊名: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51-60页
主题词: 图算法 调洪 水利计算 试算法 图线 三角形法 设计洪水过程线 求解方程 设计洪水位 洪水流量
摘要: 调洪计算是水利计算中重要的一部分,现行的方法有: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
三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其主要不足表现为:列表试算法工作量大;半图解法需要绘制辅助曲线图,简化三角形法精度较低且不能反映下泄过程。
本文介绍一种新方法——图算法,该法是将所求解方程绘制成图形进行查算。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选课班级:。
姓名:。
学号。
21指导老师:玄英姬一、题目:某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为5000kW,年发电量1372×104 kW·h,水库库容0.55亿m3。
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坝,最大坝高84.80m。
溢洪道堰顶高程519.00m,采用2孔8m×6m(宽×高)的弧形门控制。
水库正常蓄水位525.00m。
电站发电引用流量为10m3/s。
上游防洪限制水位X=(524.5+1/10)=524.6m,下游无防汛要求。
二、分析:该水利枢纽没有下游防洪要求,一般在洪水来临时,水库将预泄库水至水库防洪限制水位,以便有足够的库容蓄洪或滞洪。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蓄水的上限水位,调洪计算从水位524.6m起调。
本工程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均采用2孔溢洪道泄洪,在洪水期间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洪水来水量Q继续增大时,闸门逐渐打开;当闸门达到全开后,就不再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随水库水位Z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情况与无闸门控制一样。
由题设的条件可以将此工程级别定为中型,则对应的设计洪水重现期可以定为百年一遇(P=1%),校核洪水可以定为千年一遇(P=0.1%),由下表可以定出来水流量,进行演算。
1、工程分等分级规范和洪水标准2、设计洪水过程时刻(h)Q实测(m3/s)各频率Q(M3/S)0.1%1% 2% 5%0 3.32 50 35 29 201 136 296 196 162 1212 312 680 524 432 3573 349 1300 727 602 5244 960 2000 1220 1040 7395 1670 2300 1390 1130 8066 1290 2100 1290 1090 7757 919 1750 1190 1010 6988 543 1180 853 706 5419 402 895 647 505 38710 324 817 483 400 32711 294 709 437 362 27012 264 606 398 326 24313 234 549 348 289 21614 204 477 294 251 19515 191 440 283 230 17616 177 414 263 219 16217 164 385 245 204 15118 150 351 224 187 13919 137 320 204 170 125 20 123 286 183 152 113 21 110 257 171 142 106 22 102 240 154 127 96 23 97 226 144 119 89 249021213511183三、设计原理及公式:水量平衡原理:()()()t V V q q Q Q ∆-=+-+/2/2/122121Q 1, Q 2—分别为计算时段初、末的入库流量,m 3/s ;v 1,v 2—分别为计算时段初、末水库的蓄水量,m 3 ; q 1,q 2—分别为计算时段初、末的下泄流量,m 3/s ; t ∆--计算时段,本题中取1小时。
洪水调节设计过程说明1.根据学号,得堰顶高程:X=227.2m溢流堰宽:Y=56.6m2.根据库容确定工程规模为Ⅳ,小(1)型。
洪水重现期为30-50年,经验频率P=2%-3.3﹪起调水位为227.2m绘得q-z曲线,q-v曲线(1)试算法:由试算结果得出下表,下表为设计洪水计算表时间t( h)入库洪水流量Q(m3/s)时段平均入库流量(m3/s)时段平均入库水量(万m3)下泄流量q(m3/s)时段平均下泄流量(m3/s)时段下泄水量(万m3)时段库容变化量(万m3)水库存水量(万m3)水库水位(m)0 9.6 4.8 1.728 0 0 0 0 16.193 227.21 11.8 10.7 3.852 14.228 7.114 2.561 1.291 17.484 227.362 23.3 17.55 6.318 18.645 16.439 5.917 0.401 17.885 227.413 48.8 36.05 12.978 41.789 30.217 10.878 2.1 19.985 227.684 86.3 67.55 24.318 77.872 59.831 21.539 2.779 22.764 228.0245 132 109.15 29.294 126.017 101.945 36.7 2.594 25.358 228.3426 182.2 157.1 56.556 175.19 150.604 54.217 2.339 27.696 228.617 248.5 215.35 77.526 239.178 207.184 74.586 2.94 30.636 228.958 345.6 297.05 106.938 333.491 286.334 103.08 3.858 34.494 229.389 521 433.3 155.988 477.863 405.677 146.044 9.944 44.438 230.4310 888 704.5 253.62 866.352 672.108 241.959 11.661 56.099 231.5611 1300.6 1094.3 393.948 1261.355 1063.854 382.987 10.961 67.06 232.5212 1556.9 1428.75 514.35 1552.739 1407.047 506.537 7.813 74.873 233.1713 1587.6 1572.25 566.01 1586.75 1569.745 565.108 0.902 75.775 233.2414 1443.8 1515.7 545.652 1463.019 1524.885 548.959 -3.307 72.468 232.9715 1206.6 1325.2 477.072 1223.126 1343.073 480.506 -6.434 66.034 232.4416 958.7 1082.65 389.754 979.597 1101.361 396.49 -6.736 59.298 231.8517 731.2 844.95 204.182 747.03 863.314 310.793 -6.611 52.687 231.2418 546.7 638.95 230.022 561.829 654.43 235.595 -5.573 47.114 230.7019 402.9 474.8 170.928 414.48 488.154 175.736 -4.808 42.307 230.2220 289.9 346.4 124.704 323.905 369.192 132.909 -8.205 34.102 229.3421 212.5 251.2 90.432 205.952 264.929 95.374 -4.942 29.159 228.7822 152.3 182.4 65.644 168.693 187.322 67.436 -1.772 27.387 228.5823 111.3 131.8 47.448 110.589 139.641 50.271 -2.823 24.565 228.2524 83 97.15 34.974 90.006 10.297 36.107 -1.133 23.432 228.11绘出Q-t,q-t,Z-t图如下经试算法得出校核洪水计算表绘得Q-t,q-t,Z-t图如下(2)半图解法大米山水库q=f(V/Δt+q/2)辅助曲线计算表水库水位Z(m)总库容量V总(万m3)堰顶以上库容V(万m3)V/Δt(m3/s)q(m3/s)q/2(m3/s)V/Δt+q/2(m3/s)227.2 16.193 0 0 0 0 0 227.93 22 5.807 16.13 64 32 48.13 228.3 25 8.807 24.46 118.5 59.25 83.71 228.88 30 13.807 38.35 223.63 111.82 150.17 229.44 35 18.807 52.24 345.87 172.935 225.175 229.98 40 23.807 66.13 494.58 247.29 313.42 230.49 45 28.807 80.02 653.61 326.805 406.825 230.98 50 33.807 93.9 827.44 413.72 507.62 231.46 55 38.807 107.8 1004.45 502.225 610.025 231.91 60 43.807 121.69 1184.59 592.295 713.985 232.35 65 48.807 135.58 1370.92 685.46 821.04 232.77 70 53.807 149.46 1557.48 778.74 928.2 233.18 75 58.807 163.35 1746.35 873.175 1036.529 233.58 80 63.807 177.24 1932.06 966.03 1143.27 233.97 85 68.807 191.13 2124.34 1062.17 1253.3 234.35 90 73.807 205.02 2310.19 1155.095 1360.115 234.72 95 78.807 218.9 2491.81 1245.905 1464.805 235.08 100 83.807 232.8 2672.88 1336.44 1569.24 235.44 105 88.807 246.69 2858.12 1429.06 1675.75根据图表绘得V/Δt+q/2=f2(z), q=f(t)图如下大米山水库半图解调洪计算表,设计洪水时间t (h)入库流量Q(m3/s)平均入库流量(m3/s)V/Δt+q/2(m3/s)q (m3/s) Z (m)0 9.6 0 0 227.21 11.8 10.7 10.7 14.23 227.362 23.3 17.55 14.02 18.64 227.413 48.8 36.05 31.43 41.79 227.684 86.3 67.55 57.19 77.87 228.025 132 109.15 88.47 126.02 228.356 182.2 157.1 119.55 175.19 228.617 248.5 215.35 159.71 239.18 228.958 345.6 297.05 217.58 333.49 229.389 521 433.3 317.39 477.86 230.4310 888 704.5 544.03 866.35 231.5611 1300.6 1094.3 772.88 1261.36 232.5212 1556.9 1428.75 940.27 1552.74 233.1713 1587.6 1572.25 959.78 1586.76 233.2414 1443.8 1515.7 888.73 1463.02 232.9715 1206.6 1325.2 750.91 1223.13 232.4416 958.7 1082.65 610.43 979.59 231.8517 731.2 844.95 475.79 747.03 231.2418 546.7 638.95 367.71 561.83 230.719 402.9 474.8 280.68 414.48 230.2220 289.9 346.4 212.6 232.9 229.3421 212.5 251.2 230.9 205.95 228.7822 152.3 182.4 207.35 168.69 228.5823 111.3 131.8 170.46 110.59 228.2524 83 97.15 157.02 90 228.11 由表绘得Q-t,q-t,Z-t图校核洪水调洪半图解法表时间t (h)入库流量Q(m3/s)平均入库流量(m3/s)V/Δt+q/2(m3/s)q (m3/s) Z (m)0 12 0 0 0 227.21 14.2 13.1 13.1 17.42 227.392 24.1 19.15 14.83 19.72 227.423 54.3 39.2 34.31 45.62 227.714 102.2 78.25 66.94 92.8 228.225 158.2 130.2 104.34 151.12 228.466 217.2 187.7 140.92 208.99 228.767 278.2 247.7 179.63 271.63 229.18 342.3 310.25 218.25 334.57 229.399 445.2 393.75 277.43 410.51 230.210 614.7 529.95 396.87 613 230.8511 933.1 773.9 557.77 890.1 231.6212 1577.2 1255.15 922.82 1523.92 233.1113 2197.9 1887.55 1286.45 2157.84 234.4214 2429.6 2313.75 1442.36 2428.75 234.9515 2270.8 2350.2 1363.81 2292.43 234.6816 1884.3 2007.55 1078.93 1917.71 233.9417 1433.3 1658.8 820.02 1466.8 232.9818 1042 1237.65 590.87 1068.46 232.0719 740.1 891.05 413.92 761.78 231.2820 518.5 629.3 281.44 534.85 230.6121 362.6 440.55 187.14 375.52 230.0822 256.8 309.7 121.32 289.91 229.1823 187 221.9 53.31 180.38 228.6124 132.1 159.55 32.48 147.43 228.45 由表绘得Q-t,q-t,Z-t图如下根据上述结果得出计算成果表如下:分析总结:1,通过对试算法和半图解法的计算,得出最终最大泄量和水库最高水位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计算结果比较精确。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姓名:冯渊学号:2009401202班级:20094012专业:水利水电指导教师:王卓娟2012年1月9日洪水调节课程设计目录1、洪水调节课程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2、用列表试算法进行调洪演算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Z绘制V~Z曲线图根据设计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标准洪水q~v关系曲线计算表确定设计标准洪水调洪的起始条件设计洪水调洪演算表(P=1%)根据校核洪水标准进行设计绘制校核标准洪水q~v关系曲线计算表确定校核标准洪水调洪的起始条件校核洪水调洪演算表(P=0.1%)3、采用半图解法进行调洪计算根据设计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计算设计洪水q~V/△t+q/2辅助线设计洪水调洪计算q~t过程和库水位过程(P=1%)根据校核洪水标准进行设计计算校核洪水q~V/△t+q/2辅助线校核洪水调洪计算q~t过程和库水位过程(P=0.1%)4、比较分析试算法和半图解法调洪计算的成果计算成果表成果分析1、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由设计基本资料中的水库库容0.55亿m 3,查表2.1.1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知工程等别是III 级,再查表3.2.1山区.山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年)】,知设计洪水标准是100—50年(频率1%—2%),校核洪水标准是1000—500年(频率0.1%—0.2%)。
2.采用列表试算法进行调洪演算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 ~Z 绘制V ~Z 曲线图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表:高程(m ) 450 460 470 480 490 500 505库容(104m 3) 0 18 113.5 359.3 837.2 1573.6 2043.2 高程(m )510515520525530535 540 库容(104m 3) 2583.3 3201.3 3895.7 4683.8 5593.966707842.6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表绘制V ~Z 曲线有水位z—库容v(104m3)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440460480500520540560水位(m)库容(万m 3)库容(104m3)。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一.洪水标准的确定基本资料:法官泉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 位于夷陵城区东北20公里处的龙泉镇法官泉村,水库拦截长江北岸柏临河的支流杨柳河,水库原设计总库容407万m3,其中兴利库容337万m3,死库容15万m3。
挡水建筑物为心墙代料土坝,水库设有溢洪道一座,土质溢洪道。
为无闸控制的开敞式宽顶堰。
堰顶高程167.4m,下游无防汛要求。
溢流堰宽度60.4m。
本工程采用溢洪道泄洪,为无闸门控制,当水位达到溢流堰顶高程,下泄流量q随水库水位z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
结论:法官泉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查表2.1.1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可得,工程等别为Ⅳ等,又因为挡水建筑物为心墙代料土坝,则对应的可以在表3.2.1中查得该水库的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4级,对应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50年,校核洪水标准300-1000年。
设计洪水标准为30-50年,则对应的设计洪水过程的经验频率P=3.33%(重现期为30.03年)。
校核洪水标准为300-1000年,则对应的的校核洪水的经验频率p=0.5% 。
二.设计洪水过程的调洪演算1设计洪水过程列表试算法调洪计算设计洪水过程如表1所示:由堰顶溢流公式:2302H g mB Q =可以计算得到水位~下泄流量关系。
计算成果如表2中所示。
由水位查水位库容曲线便可得q =f(v)关系曲线,如表三中所示。
表3 ()q f v =关系曲线计算表绘制q~Z,V~Z ,图如图1图2图1 q~Z 曲线列表试算起调水位是167.4m ,从0时开始计算,此时q 1=0,V 1= 353.75万m 3。
设计洪水下泄流量列表试算计算表(Δt=1h )。
试算原理:由起始条件已知的q 1、V 1和入库流量Q 1、Q 2假设时段末的下泄流量q 2利用水量平衡方程可以求得水库蓄水增量V ∆,则21V V V =∆+,由2V 反查图2得q 2。
《洪水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2.掌握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1.某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为5000KW,年发电量1372×104 kw·h,水库库容0.55亿m3。
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坝,最大坝高84.80m。
溢洪道堰顶高程519.00m,采用2孔8m×6m(宽×高)的弧形门控制。
水库正常蓄水位525.00m。
电站发电引用流量为10 m3/s。
2.本工程采用2孔溢洪道泄洪。
在洪水期间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洪水来水量Q继续增大时,闸门逐渐打开;当闸门达到全开后,就不再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随水库水位z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情况与无闸门控制一样。
3.上游防洪限制水位524.8m(注:X=524.5+学号最后1位/10,即524.5m-525.4m),下游无防汛要求。
三、设计任务及步骤分别对设计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按照上述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的类型、尺寸和水库运用方式,分别采用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以及相应的库容、水位变化过程。
具体步骤:1.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2.用列表试算法进行调洪演算:①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Z和泄洪建筑物方案,用水力学公式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关系曲线q~Z,并将V~Z,q~Z绘制在图上;②决定开始计算时刻和此时的q1、V1,然后列表试算,试算过程中,对每一时段的q2、V2进行试算;③ 将计算结果绘成曲线:Q ~t 、q ~t 在一张图上,Z ~t 曲线绘制在下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wps表格半图解法调洪篇一:第三章调洪计算第三章调洪计算3.1调洪计算目的水库调洪计算的目的是在已拟定泄洪建筑物及已确定防洪限制水位(或其他的起调水位)的条件下,用给出的入库洪水过程、泄洪建筑物的泄洪能力曲线及库容曲线等基本资料,按规定的防洪调度规则,推求水库的泄流过程、水库水位过程及相应的最高调洪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
3.2调洪演算的原理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公式是水量平衡方程式:1(3-1)(qtqt1)t1(qtqt1)tVt1Vt式中t—计算时段长度,s;qt,qt1—t时段初、末的入库流量,m/s;qt,qt1—t时段初、末的出库流量,m/s;Vt,Vt1—t时段初、末水库蓄水量,m。
水库泄流方程:q=f(V)(3-2)用已知(设计或预报)的入库洪水过程线q~t,由起调水位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3-1)和(3-2)组成的方程组,从而求得水库出流过程q~t,这就是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
这里采用单辅助线半图解法,联解(2-1)和(2-2)两个方程,将(3-1)改写为:(Vt/△t+qt/2)+q-qt=(Vt+1/△t)+(qt+1/2)(3-3)式中q—计算时段平均入流量,q=(qt+qt+1)/2;其他同(3-1)也就是说,可以事先绘制q~(V/△t)+(q/2)的关系曲线,即调洪演算工作曲线,因式3-3)的左端各项为已知数,故式(3-3)右端项也可求出,然后根据(Vt+1/△t)+(qt+1/2)的值,通过工作曲线q~(V/△t)+(q/2)可查333出qt+1的值。
因第一时段的V2、q2就是第二时段的V1、q1,于是可重复以上步骤连续进行计算,直到求出结果。
3.3调洪计算结果整理3.3.1调洪演算基本资料水库特征水位:正常蓄水位1856m,汛期限制水位1854m,死水位1852m积石峡入库洪水过程线见下表:表2-1积石峡入库洪水过程线3.3.2调洪计算过程及结果方案一:1.拟定泄水建筑物型式、尺寸及堰顶(或底坎)高程:左岸溢洪道:单孔溢洪道,b=16.5m,h=18m,堰顶高程为1833m。
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根据建筑物的等级,可确定设计洪水标准的频率为3.33%、校核洪水标准的频率为0.5%,起调水位是227.0m,溢流堰宽度56.9m。
一.设计洪水调节的计算(一)列表试算法:1.计算并绘制q—V,V—Z和q—Z曲线表一:设计洪水标准(p=3.33%)时水库q—V关系计算表2.确定调洪起始条件。
起调水位为227.0m ,相应库容查表一得为14.632万m 3,初始下泄流量查表一得为0 m 3/s 。
3.用试算法进行调洪计算。
计算时段为0.5h ,见表二表二:设计洪水标准(P=3.33%,)4.由表二绘制Q—t,q—t和Z—t曲线如下所示:5.由Q—t,q—t曲线查得设计洪水标准时最大泄量为1585.50 m3/s,由表二查得水库最高水位为232.613 m。
(二)半图解法1.由上述列表试算法得到的q~V曲线计算并绘制q~V/△t+q/2辅助曲线,见表三。
表三:q=f(V/△t+q/2)辅助曲线计算表(p=3.33%)2.调洪计算求q~t过程和库水位过程。
计算过程见表四。
表四:水库半图解法调洪计算表(p=3.33%)3.绘制Q~t与q~t曲线,求q m与Z设。
4.由上表查得设计洪水标准时最大泄量为1602.02m3/s,水库最高水位为232.659m。
二.校核洪水调节的计算(一)列表试算法:1.计算并绘制q—V,V—Z和q—Z曲线表一校核洪水标准(p=0.5%)时水库q—V关系计算表2.确定调洪起始条件。
起调水位为防洪限制水位227.0 m,相应库容查表一得为14.632万m3,初始下泄流量查表一得为0 m3/s。
3.确定时刻0~2h和13h后小于防洪限制水位下的泄流量,为保持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应使下泄水位等于来水量。
其余时刻水库进行洪水调节,用试算法进行调洪计算。
计算时段为0.5h,见表二表二:校核洪水标准(p=0.5%)4.由表二绘制Q—t,q—t和Z—t曲线如下所示:5.由Q—t,q—t曲线查得设计洪水标准时最大泄量为2394.46 m3/s,由表二查得水库最高水位为234.297 m。
洪水调节设计试算法和半图解法带试算C语言程序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洪水调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1.洪水调节目的:定量地找出入库洪水、下泄洪水、拦蓄洪水的库容、水库水位的变化、泄洪建筑物型式和尺寸间的关系,为确定水库的有关参数和泄洪建筑型式选择、尺寸确定提供依据;2.掌握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工程设计所需洪水调节计算要解决的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1.某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养殖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为5000KW,年发电量1372×104kw·h,水库库容亿m3。
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坝,最大坝高。
溢洪道堰顶高程,采用2孔8m×6m(宽×高)的弧形门控制。
水库正常蓄水位。
电站发电引用流量为10 m3/s。
2.本工程采用2孔溢洪道泄洪。
在洪水期间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洪水来水量Q继续增大时,闸门逐渐打开;当闸门达到全开后,就不再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随水库水位z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情况与无闸门控制一样。
3. 上游防洪限制水位(注:X=+学号最后1位/10,即),下游无防汛要求。
三、 设计任务及步骤分别对设计洪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按照上述拟定的泄洪建筑物的类型、尺寸和水库运用方式,分别采用列表试算法和半图解法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以及相应的库容、水位变化过程。
具体步骤:1. 根据工程规模和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相应的洪水标准;2. 用列表试算法进行调洪演算:① 根据已知水库水位容积关系曲线V ~Z 和泄洪建筑物方案,用水力学公式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关系曲线q ~Z ,并将V ~Z ,q ~Z 绘制在图上;② 决定开始计算时刻和此时的q 1、V 1,然后列表试算,试算过程中,对每一时段的q 2、V 2进行试算;③ 将计算结果绘成曲线:Q ~t 、q ~t 在一张图上,Z ~t 曲线绘制在下方。
3. 用半图解法进行调洪计算:① 绘制三条曲线:()2t 1q V Z f -=∆,()2t 2q V Z f +=∆,()Z f=q ;② 进行图解计算,将结果列成表格。
4. 比较分析试算法和半图解法调洪计算的成果。
四、 时间安排和要求1. 设计时间为1周;2. 成果要求:① 设计说明书编写要求条理清楚、附图绘制标准;② 列表试算法要求采用手工计算,熟悉过程后可编程计算,如采用编程计算需提供程序清单及相应说明;③ 设计成果请独立完成,如有雷同则二者皆取消成绩,另提交成果时抽查质询。
五、 参考书3.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4. 《水利水能规划》附录:一、 堰顶溢流公式2/302q H g m nb ⋅=ε式中:q ——通过溢流孔口的下泄流量,m 3/s ;n ——溢流孔孔口数; b ——溢流孔单孔净宽,m ; g ——重力加速度,s 2;ε——闸墩侧收缩系数,与墩头形式有关,初步计算可假设为;m ——流量系数,与堰顶形式有关,可查表,本工程取;H0——堰顶水头,m。
二、设计洪水过程三、水位-库容曲线和库容表某水利枢纽水位与库容曲线图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容积(万立方米)水位(米)库容表 高程(m ) 450 460 470480490500505库容(104m 3) 018高程(m ) 510515520525530535 540库容(104m 3)6670四、 工程分等分级规范和洪水标准五、调洪计算成果表设计洪水校核洪水频率项目列表试算法最大泄量(m3/s)s m3/s水库最高水位(m)半图解法最大泄量(m3/s)s s水库最高水位(m)洪水调节演算过程一、洪水标准的确定1.工程等别的确定:由设计对象的基本资料可知,该水利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养殖等其他综合效益,电站装机为5000kW,水库库容⨯。
若仅由装机容量5000kW为指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可将工程等别定为Ⅴ;若仅以水库总库容⨯为指标,则可将工程等别定为Ⅲ。
综合两种指标,取等级最高的Ⅲ等为工程最终等别。
2.洪水标准的确定:该水利工程的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面板坝,由已确定的为Ⅲ等的工程等别,根据“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可查得,该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100~50年,校核标准为1000~500年,不妨取设计标准为100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
二、试算法洪水调节计算1.计算并绘制水库的q=f(V)关系曲线:应用式2/32q Hgmnb⋅=ε,根据不同水库水位计算H与q,再由H~V关系曲线查得V,并计算于下表,绘制q=f(V) 关系曲线图如下。
2.3.4.5. 确定调洪的起始条件:起调水位也是防洪限制水位,Z=。
相应库容×104m 3。
在洪水期间洪水来临时,先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 ,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当洪水来水量Q 继续增大时,闸门逐渐打开;当闸门达到全开后,就不再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随水库水位z 的升高而增大,流态为自由流态,情况与无闸门控制一样。
由公式:10H 2g m nb Q q 230+⋅==ε=⨯⨯⨯()5.12.681.92⨯m 3/s 得调洪开始时的下泄流量为 m 3/s 。
所以在第一时段,以闸门控制入库流量等于下泄流量;以后时段闸门全开不再控制,下泄流量由试算计算。
6. 列表试算泄流量q ,本过程采用C 语言编程试算。
① 基本原理:根据水库容积曲线V=f (Z )和堰顶溢流公式q=f(H ),得出蓄泄方程q=f (V )。
联立水量平衡方程)q (2t121212q Q Q V V --++=∆f(V)q =可得q=f(V)=g (q ),即q=g (q )。
② 编程公式的主要过程a) 已知的电站发电引用流量为10m 3/s ,结合堰顶溢流公式,得出下泄流q=nb εm 230H g 2+10。
(1)b) 水位高程Z 与堰顶水头H 的关系。
基本材料可知溢洪道堰顶高程为519m 则H=Z-519m ;c) 水库容积曲线V=f (Z )的近似化。
根据该设计的蓄泄情况,水位高程的变化范围在525m~535m 之间,又由于水库容积曲线在水位高程属525m~535m 之间的变化率较小,为方便计算,故可将其分段直线化以简化、近似计算。
由水位—库容表V=f (Z )及上式H=Z -519m ,可得V=f (H ),易算出H=g (V )= 02.18268.3591V - []9.55938.4683V ,∈ 22.21548.3226V -[]0.66709.5593V ,∈。
(2)联立(1)、(2)式得10V g g 2m nb =q 23+)(ε。
(3) d )将(3)式与水量平衡方程联立。
得 )q (2t 121212q Q Q V V --++=∆10V g g 2m nb =q 23+)(ε。
(4)e )C 语言程序源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void main() {float V1,V2,Q1,Q2,q1,q2,q3, t=; printf("V1="); scanf("%f",&V1); printf("Q1="); scanf("%f",&Q1); printf("Q2="); scanf("%f",&Q2); printf("q1=");scanf("%f",&q1);printf("q2=");scanf("%f",&q2);printf("\n\n");loop:{V2=V1+ (Q1+Q2-q2-q1) * t/2;if (V2>= && V2<= q3=(pow(/,)*+10;else if (V2>= && V2<= q3=(pow(/,)*+10;}if (fabs(q3-q2)>{q2=q3;goto loop;}printf("q2=%f\n",q3);printf("V2=%f\n\n\n",V2);}7.对设计洪水计算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
① 将洪水过程表中P=1%的洪水过程线划分计算时段,初选时段Δt=1h=3600填入下表第一栏,表中第二栏为按计算时段摘录的入库洪水流量,计算的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分别填入第三栏和第四栏。
泄流量的计算见第五,六,七栏。
从表中第一,五栏可绘制下泄流量过程线。
第一,十栏可绘制水位过程线;② 为了枯水期能保证兴利部门的用水需求,当水位再次下降到调洪水位时,又需要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 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 ,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
见第15时段q=f (V )的程序计算截图;③ 绘制Q~t 与q~t 曲线,如图所示。
最大下泄流量m ax q = m 3/s 发生在t=8h 时,正好是q~t 曲线与Q~t 曲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最大下泄流量;④ 推求设计调洪库容设V 和设计洪水位设Z 。
m ax q =对应的库容和水位分别为万m 3和,减去堰顶以下的库容万m 3 即可得设V =万m 3,设Z = m 。
第2时段试算法程序计算截图第时段试算法的程序计算截图8.对校核洪水计算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
①将洪水过程表中P=%的洪水过程线划分计算时段,初选时段Δt=1h=3600填入下表第一栏,表中第二栏为按计算时段摘录的入库洪水流量,计算的时段平均入库流量和时段入库水量分别填入第三栏和第四栏。
泄流量的计算见第五,六,七栏。
从表中第一,五栏可绘制下泄流量过程线。
第一,十栏可绘制水位过程线。
②为了枯水期能保证兴利部门的用水需求,当水位再次下降到调洪水位时,又需要用闸门控制下泄流量q并使其等于洪水来水量Q,使水库水位保持在防洪限制水位不变。
见第20时段q=f(V)的程序计算截图。
③ 绘制Q~t 与q~t 曲线,如图所示。
最大下泄流量m ax q =s 发生在t=8h 时,正好是q~t 曲线与Q~t 曲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的最大下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