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 (2)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有些路,很多人可能一生只走一次;有些地方,很多人可能一生只去一次;但更多的人,可能一次也走不了,一次也去不成。
——题记死亡之海罗布泊刚刚立秋的南疆,还有几分酷热。
虽然清晨也有丝丝凉意袭来,但一眨眼的工夫,□孟凡号就被骄阳彻底地“拉拢腐蚀”了。
驶离在全军数一数二的花园式营区——马兰,顾不上欣赏道路两边参差不齐的骆驼刺和红柳,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罗布泊开始进发。
说起罗布泊,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神秘与玄幻。
若不是原子武器、楼兰美女、彭加木失踪等广为人知的事件,估计很少有人会提及并记住它,更谈不上实地走上一遭。
疾驰的车内,空气有点沉闷,大家既不知道从何处聊起,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究其原因,我想,估计是大家都不知道随之要看到的罗布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缘故吧!可能是在新疆工作多年的缘故,我看到的书多多少少都会有与罗布泊相关的文字。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蒙语为“多水汇集之湖”,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
由于形状宛如人耳,又被誉为“地球之耳”,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湖泊。
《山海经》很早就有记载,称之为幼泽,后来也被称为盐泽、蒲昌海、牢兰海、洛普池、罗布池等。
听一些曾经多次参加我国核试验任务、在罗布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讲,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他们经常到罗布泊的饮马河(传说班超出使西域时曾在此饮马,故名饮马河,后称孔雀河)拉水,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河水慢慢变少了,于是他们就挖坑蓄水,待浑浊的水澄清了再用车拉到工地。
老兵还说,在那个从生活区到试验区拉一车水比一车油都贵的年代,从孔雀河里拉水可是节约了部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70年代初,孔雀河就彻底干涸了。
为了验证老兵的说法是否准确,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有关记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曾经送给周恩来总理一张卫星拍摄的“地球之耳”的图片,上面就清晰地显示了罗布泊已经干涸。
是恶劣的自然环境让罗布泊变成了“死亡之海”,还是人为的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地想着“死亡之海”和罗布泊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又有着怎样的联系?为什么人们一说起“死亡之海”,就会不自觉地和罗布泊联系在一起呢?“此地多有恶鬼热风,遭则皆死,无一存者。
《邓稼先》习题一、阅读下列问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面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C.燕然(yàn)癌症(ái)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鲜为人知(新鲜)B.家喻户晓(说明)至死不懈(松懈)死而后已(停止)C.当之无愧(愧疚)截然不同(截止)锋芒毕露(全、都)D.马革裹尸(皮)知人之明(眼力)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________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________邓稼先去了,________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可就B.如果而竟C.如果可就D.假使而竟5.对下列句子中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D.表示意思的递进二、文学常识填空。
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___________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_________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作者___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___家,获1957年__________物理学奖。
三、阅读课文《邓稼先与奥本海默》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何共同点?在性格上有何不同?2.文章为何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愿做罗布泊的胡杨“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
”柏拉图如是说。
——题记荒凉的戈壁,沙和卵石铺成的广袤世界。
没有生命的迹象,满目苍凉。
地表热浪推涌,晃动出似水的虚幻与缥缈。
戈壁就这样赤身裸体,面对苍天,始终保持着坦荡、沉寂和冷峻。
它像是在对人类暗示着一个真理,人类永远都无法同这里沟通。
而我,就是这被人称作“生命的禁区”的罗布泊中一棵胡杨。
当罗布泊的漠风停止咆哮,浪沙平息时,我陷入了旷古的沉思中。
远处,地表中钻出一根根笋尖,地面被掀翻了似的,出现一片翠绿的帷幄;几叶扁舟,在那水榭楼台间穿梭往来,眼前的一切,像是天上的仙境。
当我凝视舟上渔家女的倩影,几乎目堵到她黛眉下清纯的面庞时,一缕袅袅炊烟遮挡了我的视线。
一瞬间,落日栖霞在缥缈幻化中隐去。
莫非这是我对罗布泊昔日美丽风光的眷恋,莫非是我在沉思历史的不幸?不,我是胡杨,临风枯立的胡杨!我属于罗布泊,我在湖畔不朽地伫立千余年,遥望着进入罗布泊的最后村庄――底坎尔。
人类总是把生存与生命混淆。
严格地说,当我们成片成片地枯死时,才感悟到生存的短暂。
我们却用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的存在,这又是多么壮观。
生存不包蕴生命的全部意义,生命既然开始,就将把生存交给死亡去延续。
死而不灭,祖先说,那本身就是一种风景。
我不悔。
在这儿,我可以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在这儿,我可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林清玄说:“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一个门框,哪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找生命的出口。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我不悔,是的,愿做罗布泊的一棵枯立的胡杨,笑看风景,体味生命的真谛。
高分作文秘籍1、多练审题尤其是对于哲学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研究其深刻内涵。
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通畅,把握就越大。
吃透话题的实质,弄清它究竟向我们要什么。
但当材料审读感到困难时,如遇到诗歌类的材料,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干脆撇开材料,就抓住话题来思考。
202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模拟卷1202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模拟卷1题库汇总1.[单选][1分]下列句子中,“以”用作连词、可译作“因为”的是()。
A.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B.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C.终夜不寝以思,无益D.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单选][1分]关于出版物消费过程的文化性,说法错误的是()。
A.消费者取得出版物的过程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B.完整的出版物消费过程由取得和使用出版物两个环节构成C.消费者对出版物内容的消费过程与其他物质产品的消费过程相同D.出版物消费过程是消费者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3.[单选][1分]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不具有()特点。
A.言文分离B.行文简练C.艰涩难懂D.注重格律4.[单选][1分]下列句子中,古文标点完全正确的是()。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B.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C.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5.[单选][1分]清代藏书家中以()四家最为有名,号称天下四大藏书家。
A.瞿、杨、陆、丁B.毛、范、黄、钱C.朱、黄、翟、杨D.章、李、陆、丁6.[单选][1分]关于出版活动中的“复制”,说法错误的是()。
A.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复制过程也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B.印刷是出版物生产中最常用的复制方式之一C.电子期刊可以由读者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阅读,所以不必经过复制D.只有经过复制,作品中所含有的精神文化信息才能向消费者广泛传播7.[单选][1分]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是()。
A.倘若他能够成功地飞越长江,就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B.他的历史,他的性格,现在虽从遗物中略知梗概,但在他生前,是绝少人知道的C.因为只站在水边,发一阵子空想,所以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D.虽说是开玩笑,也该有个分寸8.[单选][1分]“所有医生都是医务工,所有护士都不是医生,所以,所有护士都不是医务工。
感 受 罗 布 泊沈世豪 王保民 林俊明死亡之海中国大西北的罗布泊,系我国著名的核试验场区,洋洋10万平方公里,人称“死亡之海”。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被称为“曼哈顿工程”的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基地,选择在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尔多军事基地,该地在洛斯阿拉莫斯以南的200英里处,也是片炎热干燥的无人区,人称“死亡之旅”。
两者只差一字。
罗布泊离厦门有多远?乘飞机飞到新疆乌鲁木齐,改乘汽车走高速公路奔驰5个小时,到基地生活区马兰,然后再换车,走数百公里,才到它的腹地。
因此,那是遥远的地方。
走过的国内外地方不少,但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广袤的大戈壁。
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滩,单调的暗红、浅灰,似乎在远古的时候,被天火烧过了。
只长着一蓬蓬的骆驼刺,还有低矮的红柳。
一侧有山,不高,绵延数百里,没有一棵树,连一根草都不长,沟壑纵横,铁锈色,就像是传说中的外星人用铁水浇铸而成似的。
没有人烟。
没有牛羊。
更听不见文人笔下浪漫旷远的驼铃声。
只有惯于搞突然袭击的风,呼啸着,用嘶哑的嗓门喊着寂寞至极的歌。
一辆崭新的汽车,如果遇到戈壁上特别厉害的风,只需行驶几小时,车上的烤漆就会被刮起的沙砾和小石块刮得精光,变成一辆破破烂烂的铁皮车。
人类历史在这里停止脚步已经数千年了吧。
它无情地被人们遗忘了。
来自秀色厦门的我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仿佛一步跨越了千年风雨,闪电般地涉过唐诗宋词的平平仄仄,走回到古楼兰时代的梦境之中。
伟人山戈壁寂寞,依稀是守望了千万年。
是谁在渺无人烟的罗布泊首先发现了这一奇景,已经弄不清楚了。
当晚起的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原来铁铸似的山,就便成了柔情依依的弥漫着梦幻般的深蓝色图画。
只要在没有浓雾遮蔽的时节,抬头一看,远处的天底下,绵延的山脊,突然幻出了一个世人皆无比熟悉的卧像:毛主席,毛泽东!所有到这里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这样的惊呼。
那宽阔睿智的前额,那挺起的鼻梁,那慈祥的面容,甚至下巴那颗独具一格的伟人痣,都栩栩如生。
浅析罗布泊环境问题摘要研究干旱地区罗布泊的历史形成原因以及现在发展状况和 深入讨论罗布泊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折射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前言 通过对罗布泊干旱问题的研究,从历史发展轨迹,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变迁等等方面研究分析来了解其干旱原因以及寻求解决改善治理办法关键词罗布泊、干旱、环境问题一、 历史形成原因 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
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被叫做“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尔后来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
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怮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
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
罗布泊地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端,属暖温带大陆性极端干旱荒漠气候。
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米。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怮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县、孔雀海、洛普池等。
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
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纳木错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 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
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
1921年后塔里木河断流,湖水又有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
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
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
描写现在罗布泊的句子唯美(篇一)标题:罗布泊的唯美描写:珍美沙丘间的无尽风华1. 在罗布泊,广袤的黄沙热浪中,世界仿佛沉睡在无边的孤独之中。
2. 金黄的沙丘如同遥远星辰的涟漪,轻盈地绵延至天际。
3. 罗布泊的夜晚,星空似倒映在银色湖泊中,令人心旷神怡。
4. 这里的阳光如同软绵绵的细沙,轻轻洒落在肌肤上,温暖而舒适。
5. 沙漠里笔挺的植物,倔强地从黄沙间穿插而出,仿佛在向世界诉说着坚持和希望。
6. 罗布泊的湖水晶莹剔透,似镜面一样倒映着天空和远山,湖边的景色让人沉醉。
7. 沙丘上一阵阵微风吹过,沙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如金属般的光芒,像是一幅幅艺术品。
8. 这里最迷人的风景是那一望无际的沙漠,它的存在感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
9. 游走在罗布泊的边缘,沙漠的歌声在耳边响起,仿佛有无数美丽的乐音在轻轻诉说。
10. 罗布泊的夜晚,星光洒落在沙漠上,仿佛一颗颗明亮而温暖的灯,照亮了前行的路途。
11. 夕阳西下,罗布泊的沙丘被柔和的光芒覆盖,如同摹写着绚烂的油画。
12. 漫步在罗布泊的沙海中,脚下的沙粒仿佛在歌唱,让人心情愉悦。
13. 这里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罗布泊的唯美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14. 沙丘上的风景如梦如幻,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15. 在罗布泊的夜晚,沙丘之间那漫天的星辰璀璨如钻石,令人陶醉。
16. 罗布泊的黄沙融化了一切尘世烦恼,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受。
17. 沉浸在罗布泊的辽阔中,仿佛与世隔绝,只剩下内心的宁静。
18. 这里的风光如诗如画,仿佛一幅幅壮丽的油画跃然纸上。
19. 罗布泊的沙丘随风起舞,展现出自然力量的磅礴之美。
20. 沙漠中屹立不倒的沙丘,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述说着古老的传说。
21. 漫步在罗布泊的沙滩上,脚下的沙粒仿佛在轻轻地诉说着大自然的故事。
22. 罗布泊的沙漠,给人一种无垠之感,仿佛可以触摸到无穷的可能。
23. 在这片黄金汪洋中,人类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的弥足珍贵。
24. 罗布泊的沙丘如同黄色的海浪,波涛汹涌地向前推进,令人陶醉。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课外阅读题(二)(一)失去声音的鸟哑樵一群鸟在天上飞。
它们的队伍包括十八只麻雀、三只乌鸦、两只喜鹊。
它们飞着。
没有方向,没有目的。
飞,只是因为它们还能飞。
只有飞着,它们才知道自己还活着,生命还没有像遗落的阴影一样弃它们而去。
这里是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
没有人知道这群鸟是什么时候飞进来的,只知道,它们从飞进来,就没有吃过一点食物,喝过一点水。
因为罗布泊无人区根本没有食物和水。
在鸟儿们的字典里,“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永远是正确的,它包含了人类的经验和它们自己的体会。
哪儿有鸟不能飞的地方呢?直到自由的翅膀将它们带进罗布泊。
这是个陌生的世界,没有它们所熟悉的任何东西。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因为树,也只不过是死了若干年的枯桩而已。
它们飞着,互相安慰着,喊着,直到完全发不出声音,只是依赖生命的本能,机械地飞。
直到一群探险者来到罗布泊,它们才看到一线生机,跟着探险者的车队一路飞着。
一位有经验的探险者喊:停车。
他知道,鸟儿们对自己将要飞往哪里已经不关心,它们最需要的是水和食物。
探险者们停下来,拿出随身带的水和食物放到地上,鸟儿们迅速覆盖过来。
鸟儿们温顺极了。
喝着水,吃着东西。
探险者把它们一个个抓住,放入纸箱内,他们明白必须用这种办法才能把它们带出无人区。
有四只麻雀在他们的手中死了。
它们已飞到了生命的极限。
如果没有遇上探险者,它们可能会在飞翔途中掉落下来,同自己的影子一起在黑沉沉的大地消失。
探险者给我讲这段故事的时候,我问他:“在罗布泊无人区,水是最珍贵的东西,你们为什么要拿出有限的水给鸟儿们喝呢?”探险者回答:进入罗布泊无人区之后,人和鸟的命运是一样的,面对未知的恐惧和各种可能的危险,我们也已暂时失语。
那时,鸟已成了我们的同伴,救助它们,就救助了二十三条性命。
也似乎是在救我们自己。
后来,探险者和鸟儿们一起出了罗布泊无人区。
在库尔勒,探险者们还举办隆重的放飞仪式。
据说,现在也常有一些小鸟,如同探险者的闯入一样来到罗布泊,而探险者也无一例外地想办法把它们带离无人区。
青海湖,第二个罗布泊?初中语文教材《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文,描绘了浩大罗布泊变为荒漠的过程,在文章最后,作者提到了青海湖和月牙泉也在慢慢减少。
那么,青海湖、月牙泉当前又是何等境地?下边两文让你认识它们的现况。
青海湖,第二个罗布泊:从西宁出发,过了湟水,树木逐渐稀罕,映入眼帘的草滩绵延不绝,可是因为过分放牧,草棵特别矮小。
车过金银滩,辽阔的大草原展此刻眼前。
绿茵如毯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觅食此间。
风大起来了,青海湖就在风吹来的方向。
放眼望去,青海湖烟波浩淼,间或有几个鱼鸥上下翻飞,令人不由想起元朝诗人马祖常的诗句:“阴山铁骑角弓长,闲日原头射白狼。
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
” 在200万年前,青海湖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与古黄河相通。
大概在13万年前,第四纪的造山运动,青海湖出口跟着地壳运动隆起,使青海湖变为了内地湖。
青海湖海拔约3200米,总面积比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是中国第一大咸水湖。
青海湖古称“西海”,藏语称为“错温波”,意思为“青色的海”。
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北魏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湖水均匀深约19米,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
这里地势高,天气十分凉快,每年3至9月,10余万只斑头雁、渔鸥、鸬鹚和鸭类等云集于此生殖、换羽,形成了举世有名鸟的王国。
因为20世纪以来天气变暖,降水减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量减少,蒸发量加大,青海湖“寅吃卯粮”。
半个世纪从前,流入青海湖的河流有108条,此刻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40余条。
湖区水的总补给量每年为34.57亿立方米,而湖区的年蒸发量高达39.3亿立方米,青海湖水位当前正以每年8厘米至10厘米的速度降落。
占青海湖补给水量67%的布哈河,从前的均匀流量为60立方米/秒,而2003年六七月份,正是湟鱼朔流而上产卵的时候,河水流量仅有1.3立方米/秒。
河流里,湟鱼挤得层层叠叠。
新疆罗布泊惊人未解之谜(图)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这10年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来最混乱的十年。
党政,司法机关失效,各地武斗爆发,社圞会陷入混乱,不可控制。
尽管距离北京非常遥远,但文革的风波还是波及到当时距离罗布泊最近的一个小镇上。
政府机圞构与军队已经完全混乱,就是在这种混乱的背景下,双鱼玉佩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罗布泊不仅在理论上是不可能进入,在实际上政府也是不允许人随便出入的。
但在文圞革开始后的第二年,罗布泊附近的村镇里,人们开始流传一个消息:罗布泊有地下墓地。
墓地里有数不尽数的宝藏,但是实际上我只能告诉你地下真的是有一个超大的湖泊。
消息最初应该是从几个偷猎者传出来的。
因为人们发现曾经十几个人的偷猎者队伍,最后只出来一个。
精神恍惚,满身伤痕。
而双手里,紧紧圞抓着一大把玉的碎屑。
怎么样都不松开,握的出了血也不放开。
玉的碎屑里也混有大量的金粒。
这个消息传遍了附近的村镇,终于,有几个人也开始计划行动,要去罗布泊寻找宝藏与黄金了。
我们就暂且城他是a吧。
因为当时社会混乱,没有人管。
他们准备了物资,武器与运输工具,就向罗布泊的深处进发了。
他们的探险过程,过程我并不知道,但结果是这样的:最后只有a活着回来。
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完完全全的精神崩溃,只会哇,哇,的大叫。
而更奇怪的是他的衣服,他的衣服坏了,但不是普通的那样,风吹日晒的那样坏。
罗布泊的关键词:双鱼玉佩沙民事件僵尸城堡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区时曾写道:;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
早在十年动乱之前,大概是57年到62年,我国大西北地区就发生了些事情(当时,据说发现古城遗迹,又有先头的探险队,后来看来就是一些青年,想着去淘点古东西,结果就出事了。
一部分人死了,一些疯了,疯得还挺有故事,据说像是被冲上了,但是又不是,一直很活跃,最后筋疲力尽死了,装家后来验尸,身上有未知毒素,胃中残留未知植物,跑回来的那些人都吃过,所以疯了,他们的脚是磨烂的。
第50卷增刊2023年9月Vol. 50 Sup.Sep. 2023:351-357钻探工程Drilling Engineering罗布泊盐湖深部钾盐科学钻探2号井钻完井工艺赵岩,高亮,王德,肖明君,刘现川,张云,白云勃(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省干热岩研究中心),河北邢台054001)摘要:罗布泊盐湖深部钾盐科学钻探2号井(LDK02孔)完井深度为1200 m,是罗布泊盐湖区第一口深部钾盐参数井。
通过对松散层取心、高矿化度卤水钻井液、闭合定深取样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卵砾石层及砂层取心、粘土层井段易缩径卡钻,钻井液盐浸井壁掉块不稳定、坍塌等恶性孔内事故。
同径止水工艺简化了钻孔结构;定深取样技术保持水样原组分相对稳定,对研究本区不同深度富钾卤水分布及时空演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罗布泊盐湖;深部钾盐;科学钻探;松散层取心;定深取样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9686(2023)S1-0351-07Drilling and completion technology of No.2 Well of deep potash scientificdrilling in Lop Nur salt lakeZHAO Yan,GAO Liang,WANG De,XIAO Mingjun,LIU Xianchuan,ZHANG Yun,BAI Yunbo (The Second Geological Team of Hebei Coal Field Geology Bureau (Hebei Province Dry Hot Rock Research Center),Xingtai Hebei 054001, China)Abstract:Lop Nur salt lake deep potash scientific drilling Well 2 (LDK02) has a completion depth of 1200m, which is the first deep potash parameter well in Lop Nur salt lake district.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loose layer coring, high salinity brine drilling fluid, and closed depth sampling technology has solved malignant wellbore accidents such as easy shrinkage and sticking of drilling in gravel and sand layer coring, unstable block falling and collapse of drilling fluid salt immersion wellbore. The same diameter sealing process simplifies the drilling structure;The fixed depth sampling technology maintains the relative stability of the original components of the water sample,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potassium rich brine at different depths in this area.Key words:Lop Nur salt lake; deep potassium salt; scientific drilling; loose layer coring; specify depth sampling0 引言罗布泊深部钾盐科学钻探工程2号井(LDK02孔)设计井深1200 m。
解谜罗布泊(2) T18日晨曦,西北大风改变了风向,变成了东北大风,直到6点半风力才减弱,我立即收帐篷、加油、装车。
本来不管饿不饿都应吃点东西的,不过夜里搬家一番折腾已使我没有了饥饿感,仅仅喝了两口水,6:50岀发。
R从罗布泊镇沿着S235西南行进,正好是大顺风,非常轻快舒服,背块面板都不用加油了。
不岀预料,还没走出两万米,大东北风果然变小了,并且不断地在快速减弱,我立刻预感到了应付超高O温的艰难时刻即将来临,顿时产生一股迎战的兴奋、紧张和快感。
行进四万多米时停车休息,发动机也很热了需要歇车,我要在这小憩时刻吃点东西,为深入罗布泊填饱肚子。
忽听身后传来汽车Y声,转身一看,三辆高档越野车从后面而来,一一从我身边驶过,没有一人跟我打招呼,都是向西疾驰而去。
走得这么早,车子这么好,根据时间与速度判断,肯定都是从罗布泊镇出发的,这么好的O越野车跑公路实在是大材小用可惜了,难道他们也是进入罗布泊的不成?感受盐沙路到达472里程碑加200m路口,这就是人们通常南-北穿越小湖的入口和从土垠北-南穿越小湖的出口。
从这个路口往东一直到盐田,另有很多条通向小湖的路线。
由于小湖一带地表的矿化度较低,干涸之后盐壳稀薄,工程道也分布很多,好的越野车打个点就敢直线行驶,一旦走不通就拐弯、就掉头,故而车辙很多很乱且方向不定,如果不打导航肯定会误入歧途。
由于工程道的出现,使得东西穿越罗布泊的路线变得很多,但工程道很多,交汇点很多,有一些是走不通的。
从罗布泊镇向南逐个排列直到阿尔金山南缘,至少有六条工程道都能通到敦煌雅丹、敦煌市。
而最直接、最近的路线,是沿着235线上的“罗南路口4”正东行进,直抵疏勒河故河道南岸,然后沿着疏勒河故河道南岸与库姆塔格沙漠北缘的相邻地带东行,经过黑减滩,去往敦煌雅V丹、古玉门关到达敦煌市。
但走的最多的还是"罗南路口T,正南前进28干米,到达与“罗南路口4”的十字路口后拐向正东行进,此后的前进路线与“罗南路口4”完全一样,这是最稳妥、最E成熟的穿越路线。
阶段素养检测卷(一)(第一、二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依据中国探月安排“绕、落、回”三步走战略,2024年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胜利着陆在月球背面。
2024年11月24日我国首颗地月采样来回探测器“嫦娥五号”在文昌航天放射场放射。
据此完成1~2题。
1.在月球背面可以观测到的自然现象有( C )A.日出前的黎明B.绚丽的流星雨C.白天的星空D.漂亮的极光【解析】日出前的黎明是大气对太阳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流星现象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旁边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绚丽漂亮的光辉,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行。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不会有A、B、D项发生。
因为月球的表面没有大气,所以阳光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被散射,月球上即使在白每天空也是黑的,太阳和星星可以同时被看到,C正确。
故选C。
2.可能对“嫦娥五号”航天活动产生干脆危害的太阳活动现象有( C )①高空极光②猛烈射电③强可见光④高能粒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猛烈射电会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从而影响航天器放射;高能粒子进入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影响航天器放射。
②④正确。
极光与可见光不会对航天活动造成影响。
故选C。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四周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四周“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的大小。
读图,完成3~4题。
3.生命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缘由是( D )A.宇宙辐射的强度较低B.行星的体积适中C.适合呼吸的大气D.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解析】据图可知,可居住带有肯定的范围区域,主要是行星距恒星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故选D。
罗布泊,消逝的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
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
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资料展播:向学生展示、介绍有关资料:
三、整体感知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提问: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测: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用笔画出你所解决的问题以及不懂的生字新词。
(2)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4、需掌握的词语:
萧瑟(xiāo sè):形容冷清、凄凉。
和煦(héxù):温暖。
裸露(lù):没有东西遮盖。
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吞噬(shì):吞食;并吞。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5、学生自由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明确: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罗布泊消逝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迅速恶化,沙漠在扩张。
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四、合作探究,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1、造成罗布湖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12、13段)——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人为因素。
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
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
(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学生讨论)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4、学生概括文意。
文章从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写起,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逝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目的。
全文的思路:
今昔(对比)==>消亡的缘故==>具体展现荒漠==>推广(青海湖、月牙湖)==>发出呼吁
5、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理解文中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抒情性:体会下列句子的思想感情
①此时此刻,我们停止的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②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③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五、品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既有真实性又有文学性,从文法上探究体味文章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提示:哪些语句使文章富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哪些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真实性的语句:如<汉书.西城传>根据史书记载具体数字。
(提示:读这些叙述性的语句语气应平和)
直抒胸臆的句子例如: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又"字应拉长,更突出。
)
救清海湖,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应带深深感概,发出呼吁。
)
生动修辞的句子:如第20、22段,赋予胡扬林以人的感情。
对比、拟人、排比手法。
六、拓展延伸:
说说我们生活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想法。
①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a、大气污染b、水质污染c、噪声污染d、食品污染及具危害
②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
指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破坏草原等。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其原因之一,就
是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这一沉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牢记。
七、布置作业: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八、课堂小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
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我们宁愿多一块人间的乐土,也不要一片荒凉的罗布泊!
板书设计:
消亡的原因:改道四盲
过去:绿洲仙湖罗布泊今日:沙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