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21.50 KB
- 文档页数:32
2016-2017学年⾼⼀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卷Ⅰ⼀、选择题(35道⼩题,每题2分,共70分)1.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统“⼤下”,建⽴汉朝。
遵循周朝制度,他应⽴下⾯哪个孩⼦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2. 云梦《秦简》载“县、都官、⼗⼆郡免除吏及佐、官属,以⼗⼆⽉朔⽇免除,尽三⽉⽽⽌之。
”材料中官吏的任职⽅式是A.中央任命B.军功受奖C.察举征辟D.科举考试3.“既⾮副贰,⼜⾮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
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明朝的⼚卫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
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
其原因是它有利于A.控制⼈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多民族国家的统⼀和巩固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建⽴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5.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只能导致社会的⽆序。
苏格拉底这⼀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他认识到A.民主政治不利于社会稳定 B.雅典民主是少数⼈的民主C.直接民主易导致权⼒滥⽤ D.城邦体制束缚了国家发展6.《⼗⼆铜表法》第七表第⼋条规定:“⽤⼈为的⽅法变更⾃然⽔流,以致他⼈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得诉诸赔偿。
”这表明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B.维护平民利益C.袒护贵族特权D.体现政治民主7. 19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内阁⼏乎垄断了全部⽴法提案权。
仅1887~1897这10年问,内阁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会议时间的84.5%,致使议员个⼈根本⽆法提出议案。
这反映出A. 议会不再是英国的权⼒中⼼ B.内阁和议会已没有本质区别C.英国代议制民主制更趋完善 D.内阁成为英国实际权⼒核⼼8.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
2015-2016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50题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发达的古代农业。
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故C项正确;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故A项错误;距今八九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的农业已进入耜耕(又称“锄耕”)的阶段,故B、D两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隋唐以后进一步南移,宋代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完全南移,故A、B、D三项排除,C项正确。
3.下图所示的唐朝城市中,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扬州,是商业中心,故A 项错误;②是长安,既是唐朝的都城,又是商业中心,故B项正确;③是洛阳,主要是政治中心,故C项错误;④是泉州,主要是商业中心,故D项错误。
4.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
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
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
于是政府发行了A.钱引B.交子C.关子D.会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据所学知识可知,交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与交换的产物,与材料反映的信息相符合,故B项正确;钱引是交子使用后发行的一种钞票,与题干信息不相符,故A项错误;关子和交子不同,关子还不是交子那样的信用货币,并且关子的使用晚于交子,故C项错误;会子是南宋于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由政府官办、户部发行的货币,仿照四川发行钱引的办法发行,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清代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全卷长达1225厘米,它完整地描绘了18世纪古城苏州的市井风情。
2016-2017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每题1分,共30分)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军守土。
其反映的制度是A.XXX袭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嫡长子继承制或,“邦”字写作。
意为划定疆界,植树为帜,建筑城堡,驻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3.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C.D.地域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的制度是A.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按照中国史官传统与惯例,宋朝君主与大臣议事的任何场合,都需要有史官在场。
该现象A.体现政治的透明度C.说明史官地位提升B.反映君主权力被削弱D.表明宋代政治民主化6.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7.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直接有关的是A.雅典的农业发达B.小国寡民的城邦C.古希腊民主传统D.斯巴达人的威胁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8.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
罗马人不够1了,XXX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
此后,“罗马”实施了A.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9.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10.针对某国一次革命后采用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拟订了以下研究提纲,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1)一个联邦,一个由选举产生的总统(2)以一部成文宪法作为政府的根蒂根基和对政府的管束(3)权力制衡制度(4)立法者的选举在人口比例的基础上产生——若干人中选出代表一名A.英国B.德国C.美国D.法国11.中英《XXX》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干涉。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据《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这表明A。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B。
明朝纺织业发达C. 世人皆以纺织为生D. 出现了雇佣关系【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可知出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给出的时间是清前期;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C选项说法错误,当时主要的劳动形式还是农业生产。
点睛:商品经济的特点在明清时期主要体现就是“机工出资、机户出力”,所以在材料中出现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与资本主义萌芽有关。
本题中出现了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因此本题选择的是D选项。
2。
清乾隆二十二年渝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
材料反映清政府A。
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 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
严格限制外商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严格限制外商只能在广州一口经商,同时限制条件比较多。
所以正确选项为D.A项错误在于断绝二字。
B 选项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与材料内容关联度不大.重农抑商主要在于限制国内的商业活动。
C选项中禁止民间贸易往来就不会允许广州通商。
而且从材料来看并未要求外商不能与民间交往,故错误。
3.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由此表明土地流转A。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 B. 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C。
取消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D。
终止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共中央决议,鼓励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有利于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B项正确.农村土地所有权依然是公有制,排除A.C项说法与题干矛盾,排除。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 •图所示青铜器是我国进入青铜铸造繁荣时期的代表。
这一时期是(A. 商周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元时期2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B •石器锄耕C •铁犁牛耕D •耒耕耜耕3•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 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 经济的特点是( )① 注重农时 ② 精耕细作 ③ 自给自足 ④ 男耕女织。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4•“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
” 材料描绘的农具是()A.耧车B ・翻车C •筒车D •水排5•图是某同学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课堂笔记。
其对应的水利工程是()随看江南地区得到开发需要建立北方与江南的联系 自然水系为东西走向 需要人工水系沟通南北交通A. 都江堰 B .灵渠C .漕渠D .大运河6•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
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A.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 B .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C.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7 •史料记载:“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
”这反映的是()A.市舶贸易B •民间贸易C •互市贸易D •朝贡贸易&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有一处不符合史实。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 中的错误是( )1分,共50分))A. ①B.②C.③D.④9 •元朝时,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的是()I 1A.扬州B .广州C .泉州D .上海10•我国历史上,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C.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D.明朝政府绘制“鱼鳞图册”11. 雍正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活,寝室,基于此,对大一新生的入到大学生活之中泛收集同学们对学校饮餐难问题,基于此我们决定堂方面沟通,提高其工作效为生活部在各个班级的重要检查。
争取形成传统。
从针对社会上专对学生全方面的信息,和老师,并及象。
作选之中的员。
基于这员,组成一只的开展 每年安全,卫生等诸多方面的清洁卫生做不好,对,在新生入校报名作综合知识讲座。
生活部食,安开方。
学生有关报学校相关部院一直以来的优良学生会工作的又一个重结合生活部的特点和优势后勤方面。
总之,希望经 (本版块的具生活部作为一个举办各类活动的服务的开展大一到大学收集同学们难问题,基于此堂方面沟通,提高其发展为生活部在各个班级全方位检查。
争取形成传统 针对社会上专对学关的安全方面的信息关部门和老师,并优良形象。
个重点工势,选拔本,在生活,安不适应,寝室的惑等等,基于此,在专门针对大一新生的综合尽快溶入到大学生活之中。
关系广泛收集同学们对学校饮食就餐难问题,基于此我们决定开食堂方面沟通,提高其工作效率,展为生活部在各个班级的重要“基检查。
争取形成传统。
从整体提针对社会上专对学生的不法活动安全方面的信息,协助学校相和老师,并及时传达给形象。
(2)配工作,我部还要积极协作其他一年的努主要生的关系别食堂就餐时积极于食堂方室长,将其发展为生开展寝室的全方位检查。
找到家的感觉。
针对社注与我校学生有关的安全方息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和老我院一直以来的优良形象。
会工作的又一个重点工作,部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协总之,希望经过我们一年的版块的具体活动内容主要依一个幕后部门,一直以的时候的时候也候,却不一定生活部主为同学苦献,,我们要原则,在全心同学感受到生活部的: 一人员的组织搞好生活部这一年之意识的部委成员。
基拔优秀的成员,组成本工作的开展 每,安全,卫生等诸多方的清洁卫生做不好,在新生入校报名作好综合知识讲座。
在适当。
生活部要继续作好食,安全方面的相关开展“自觉回收餐具率,从而解决这一问“基层组织”,提高我院学在寝动十分边做起,关部问题出现,我院学生的安全活动 作为生活学生会的大局出发,所负责的安全和后勤”的工作理念。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 卷 [必修模块2] 满分:100分题号1—50 51 52 53 总分分数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50分)1. 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 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 D.耒耕耜耕3. 图1是2010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邮票。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C.集体劳作 D.粗放经营4.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此工具名称是图1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5.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6.“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基于此言论,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C.农本商末 D.闭关锁国7. 下列各项符合元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A.冶铁业使用灌钢法 B.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推广了棉纺织技术D.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8. 图2所示的唐朝城市中,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的是A.①B.②C.③D.④9.“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A. 汉朝洛阳B. 宋朝东京C. 元朝大都D. 明朝北京图210.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B.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避免了西方列强的侵略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1.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出现官僚资本主义D. 商品经济开始出现1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
北京西城区2016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测试高一历史试卷(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A卷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玉米和番薯B.小麦和棉花 C.水稻和粟 D.土豆和西红柿 2.右图所示的曲辕犁出现于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3.《礼记》记载:“天子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A.西周时期我国已有官营手工业 B.西周天子善于手工制作 C.西周手工业者职业世袭 D.西周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4.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 A.景德镇 B.佛山镇 C.唐山 D.苏州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 A. 商朝 B.唐朝 C. 宋朝 D.明朝 6.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B.出现柜坊和飞钱 C.政府推行开放的外贸政策 D.出现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7.西周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公有制 8.清朝皇帝雍正在上谕中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根据这种思想所制定的政策是 A.海禁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抑制兼并 9.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土地国有代替私有 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民族工业开始萎缩 D.开始对外经济交往 10.1868年我国烟叶出口量为737担,1894年增至113000担。
这表明 A.我国烟叶生产技术大大提高 B.我国商品出口总值增加很快 C.我国烟叶商品化速度加快 D.我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11.曾国藩在总结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取胜的原因时说:“湘潭岳州,两次大胜,实赖洋炮之利。
北京市西城区2016 —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地理2017.7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A 卷【必修模块2】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40 题,共60 分)图1 为某国自18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1~3 题。
(%)432 出生率(%) 死亡率(%)1①②③④图11.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图中四个阶段的正确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 D .④①②③2. 该国可能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C.③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高 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3. 与图中④阶段增长模式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A.欧洲 B .非洲 C .亚洲 D .拉丁美洲4. 2016 年初,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有助于我国A .缓解现有劳动力不足 B. 减少老年人口的数量C. 人口长期均衡地发展D.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
据统计,2016 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 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
读图2,完成第5、6 题。
夏天去北方图2 5. 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A. 经济因素B.养老设施 C .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6. 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 第三产业发展C. 环境承载力提高D. 资源消耗降低读图3“平原地区某城市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 题。
5. 图中Ⅰ、Ⅱ、Ⅲ、Ⅳ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的是A. ⅠB. ⅡC. ⅢD. Ⅳ6. 图中地租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密度较小B. 距市中心远C. 交通通达度高D. 地形较平坦图3图4 为甲、乙两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9、10 题。
图47. 在城市人口比重从20%提升到50%的过程中,两国城市化进程A. 甲国发展早于乙国B. 甲国发展比乙国快C. 甲国历时比乙国短D. 两国发展进程一致8. 关于甲、乙两国,正确的叙述是A. 甲国属于发展中国家B. 甲国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C.中国与乙国情况相符D. 乙国逆城市化现象较普遍共享单车在所投放的城市中掀起了市民骑行热潮。
北京市西城区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共 10 页,共 100 分。
考试时长 9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 1.图 1 所示青铜器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我国辉煌青铜 时代的杰出代表。
它铸造于A.商周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 图 12. 《华阳国志•蜀志》“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A.漕渠 B .白渠 C .龙首渠 D.都江堰 3.《考工记》一书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生产工具、兵器、量器、制革、染色等方面的生产 技术,书中不仅有详备的技术规范,还明确表明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 (工匠),百工 之上有专职官员管理。
这表明①先秦时期“百工”地位高 ②《考工记》有官方色彩 ③先秦时期我国手工业发达 ④民间手工业的曲折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两汉时期,中国逐渐建立完善以祭祀农神和籍田为中心的农事祀典制度,形式有封禅、 请雨、立春礼、立秋礼、祠社稷等。
这反映了 A.当时农业技术的进步 B.“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由此确立 C.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D.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基本特征 5.探究历史知识内在逻辑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思维技能。
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A.耕耙耱技术的普及B.垄作法的应用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代田法的推广封建土地私有 制确立土 地 私 有 合 法性得到承认私田开垦,井田制开始瓦解6.“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这首诗描述的农具是7. 北宋前期,在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飞钱B. 瓦子C. 交子D.票号 8.下列各项中,符合元代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A .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B .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五大名窑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D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 9.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上“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A.开放海禁 B.闭关锁国 C.平定倭寇 D.盐铁官营 10. 图 2 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下学期期末历史必修二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表格内,31--33为附加题)1、 “砍伐林木,清除地上的杂草,焚烧作为肥料,然后就挖坑下种”。
这种耕作方式应该是( )A 、“以牛田”B 、“刀耕火种”C 、灌溉农业D 、精工细作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 )A 、灌溉B 、制瓷C 、耕种D 、冶铁3、商品买卖重在诚信,下列朝代最早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的是( )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4、中国古代历朝大都强调“重本弃末”“强本弱末”“进本退末”,其目的( ) ①发展农业 ②发展商业 ③限制手工业 ④限制城市贸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5、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 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B. 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 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 6、符合早期民族资本家张謇的是( )A 、创办了继昌隆缫丝产B 、发起了洋务运动C 、创办了发昌机器产D 、曾经是清末状元7、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 、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8、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空前的洗劫合破坏是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甲午战争期间 C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D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期间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英语2017.7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满分90分第一部分I. 听力理解(共三节, 满分22.5分)第一节(共4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6分)听下面4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ich sport does the man prefer?A. Soccer.B. Basetball.C. Tennis.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e place?A. At the airport.B. At the shop.C. At the postoffice.3. What eam will the speaers study for?A. Math.B. History.C. Physics.4. When will the speaers have to be at the airport?A. At 915.B. At 1015.C. At 1215.第二节(共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分)听下面3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
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第5段材料,回答第5至第6小题。
5. Whose birthday is it this weeend?A. Lisa’s.B. Ted’s.C. Nathan’s.6. What activity will tae place at the birthday party after playing games?A. A group tal.B. A pia party.C. A movie night.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7至第8小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近代工业开始出现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2.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 开办轮船招商局C. 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D. 创办福州船政局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条件有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②外资企业利润的刺激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4. 据资料统计,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21%集中在武汉、天津。
这反映出中国棉纺织业A. 得到了迅速发展B. 商品市场广阔C. 地区分布不平衡D. 采用机器生产5.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是A. 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 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6.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A. 铁路运输B. 航海事业C. 航空事业D. 电报电信业7. 下图中工业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A.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恢复期间B.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 “大跃进”运动期间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8. 下图是“大跃进”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它反映了A. 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B.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C. 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D. 农业合作化取得成果9.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北京市西城区(北区)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必修模块2] 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50分)1. 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A. ①③B. ①②C. ②③D. ③④2. ____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A. 魏晋B. 隋唐C. 两宋D. 明清3.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发生在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4.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著名的“瓷都”指的是A. 佛山镇B. 汉口镇C. 景德镇D. 朱仙镇5. 元朝时,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曾抵达中国。
他称赞某个城市:“该城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海港。
”这个城市是A. 广州B. 苏州C. 杭州D. 泉州6. 现在网络上穿越历史小说盛行,某同学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唐朝的愿望。
下列情节可以出现在小说之中、且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农民用筒车灌溉农田②新式瓷器珐琅彩广受欢迎③徽商在洛阳建立会馆④市场的交易受到严格管理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④7. 我国历史上,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A. 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C.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D. 明朝政府绘制“鱼鳞图册”8.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这主要指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 农副产品大量商品化C.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 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9.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一现象说明,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兴办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C. 激化了中国同外国列强的矛盾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统治地位10.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A. 台湾B. 北京C. 天津D. 上海11. 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到:“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17. 7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
(24分。
8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虽然说,书法具有现代艺术精神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也不等于说它就是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提倡纯粹的独立视觉表现形式,它可以忽略题材或内容的介入。
而书法创作既不能离开所书写的文字内容,也不能打破文字规范本身对它的束缚。
书法是伴随中国文字延续下来的独特的文字造型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有书写形式或风格的多样化,一旦离开了文字本身,书法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有一些纯粹追求形式而自我标榜的所谓“现代书法”,实际上已经和书法毫无关系。
也许它们能够拓展出艺术范畴里的新品种,但那毕竟是另外一种视觉造型形式了。
历代书法家中,几乎没有纯粹的职业书法家。
“书法家”不过是文人骚客或官宦达人体现其文字表现技能特长的最后称谓。
书法是这些人实用而又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他们交流思想、记录才情、互通信息的一种载体。
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当有了使用者个人情感的不断赋予之后,仿佛在不经意之间就推动了一个艺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书法是发自创作者自身心灵感悟的艺术,是中国文人思想和灵魂的体现,这也是书法家区别于“写字匠”的原因所在。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信息的交往和留存进入一个无笔时代将变成可能,所有文字也都可能被键盘所操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把书法艺术真正高质量地传承下去,就要端正我们现有的一些认识。
学习书法,临帖勤练是掌握书法技巧的最基本方法,是用不着多谈的基本常识。
但仅仅是多临多练,是培养不出书法家的,真正的书法也不是练字练出来的。
(取材于肖若《中国书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A .纯粹(cu j纯净无杂质)B .束缚(f u,捆绑)C .拓展(t a,开辟)D .范畴(ch ou,种类)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词语替代的一组是书法是伴随中国文字延续下来的独特的文字造型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只.有书写形式或.风格的多样化,一旦.离开了文字本身,书法也就.不存在了。
2016-2017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50分)
1.图所示青铜器是我国进入青铜铸造繁荣时期的代表。
这一时期是()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耒耕耜耕
3.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
” 材料描绘的农具是()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5.图是某同学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课堂笔记。
其对应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灵渠 C.漕渠 D.大运河
6.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
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
A.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B.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
C.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7.史料记载:“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
”这反映的是()A.市舶贸易 B.民间贸易 C.互市贸易 D.朝贡贸易
8.图为北宋末年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有一处不符合史实。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中的错误是()
A.①B.②C.③D.④
9.元朝时,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的是()
A.扬州 B.广州 C.泉州 D.上海
10.我国历史上,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是()
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B.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C.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D.明朝政府绘制“鱼鳞图册”
11.雍正帝认为:“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因此,他实行的政策是()A.重农抑商 B.盐铁专营 C.鼓励工商 D.闭关锁国
12.鸦片战争以后,福州官员奏称: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这一现象说明了()
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中国传统经济形态的抵抗
C.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诞生D.创办洋务企业已初见成效
13.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
”以下企业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C.安庆内军械所 D.发昌机器厂
1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成荫”应指()A.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B.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15.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
A.东南沿海 B.中原地区 C.长江沿岸 D.东北地区
16.《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这种情况表明()A.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B.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C.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 D.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
17.1881年,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在一片反对声中建成通车,这就是()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唐胥铁路 D.青藏铁路
18.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写道:“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此处评论的是()
A.报纸 B.电视 C.电影 D.广播
19.图呈现了民国初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这与以下哪一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