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活动强度划分断陷盆地构造区划——以饶阳凹陷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10
饶阳凹陷构造成因分析邹伟宏;戴俊生;王余泉;宋永东;任文博;王鹏【摘要】饶阳凹陷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伸展构造是主体.统计各层位四级断层的走向得出,古近纪由早至晚伸展方向由近东西向到北西-南东向再到近南北向顺时针旋转.右行走滑构造也很明显,表现为雁列构造、帚状构造、花状构造、主断裂尾部构造等主断面陡倾,主要形成于沙三段至东营组沉积期.马西、河问、留路等主控断层的坡坪式形态和伸展活动,导致了自东向西依次为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中央潜山带、次洼槽带、斜坡的规律性分布.北部主滑脱面深度大,为基底掀斜翘倾区;中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大,为基底断弯区;南部主滑脱面深度较小,为盖层滑脱断褶区.【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4页(P463-466)【关键词】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伸展构造;走滑构造;坡坪武断层;滑脱面【作者】邹伟宏;戴俊生;王余泉;宋永东;任文博;王鹏【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饶阳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中部,是一个东断西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内部发育了一系列的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图1),探讨这些构造的成因机制,对揭示构造发育规律至关重要,对油气勘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为渤海湾盆地内部的亚一级构造单元,饶阳凹陷发育的二级构造单元类型有潜山构造带、断裂构造带、断裂背斜构造带、斜坡和洼槽。
这些构造单元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自东向西依次分布有断裂构造带、主洼槽带、潜山构造带、次洼槽带、斜坡带[1]。
断陷盆地深层优质碎屑岩储集层发育机理——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为例金凤鸣;张凯逊;王权;牛新杰;于作刚;白国平;赵璇【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8(045)002【摘要】基于岩心观察、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岩石物性测试结果,对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深层优质碎屑岩储集层发育机理.地层超压、碎屑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早期油气充注和溶蚀作用是控制深层储集层孔隙保存及形成的重要因素.压实作用是孔隙破坏的主要因素,地层超压作用可以有效地保存原生孔隙,同时较高的成分成熟度与中等的结构成熟度有助于提高岩石抗压实强度,也有利于保护原生孔隙.早期油气充注可使成岩作用暂时中止,从而抑制胶结作用对储集层孔隙的破坏.有机酸充注后,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次生孔隙,局部改善储集空间物性.在进行深层勘探有利储集层区评价和预测时,应综合考虑地层超压、油气充注、沉积物原始组分与结构及成岩作用等多因素的叠合效应.【总页数】10页(P247-256)【作者】金凤鸣;张凯逊;王权;牛新杰;于作刚;白国平;赵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天津30028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相关文献】1.咸化湖盆深部优质储集层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 [J], 孟涛;刘鹏;邱隆伟;王永诗;刘雅利;林红梅;程付启;曲长胜2.渤海湾盆地秦南凹陷东南缘中深层砂砾岩优质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J], 王冠民;张婕;王清斌;李佳伟3.准噶尔盆地深层相对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淋滤与溶蚀作用 [J], 胡海燕;王国建4.深层碎屑岩储层次生高孔带发育特征及成因——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下侏罗统为例 [J], 郝爱胜;陈旋;康积伦;史艳军;李剑;国建英;冉启贵;张华;齐雪宁;吴浩;贾雪丽;黄蝶芳5.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部深层沙一段优质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J], 赵晓东;时阳;文雯;李亮;张博明;林师瑶;陈刚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这涉及到盆地分类和盆地形成。
简单说说:
断陷是指同沉积的基底断层控制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并构成盆地的某些边界;根据基底断层的性质又可分为:同生基底正断层作为边界的“裂陷”;由同生基底逆断层作为边界的“压陷”。
坳陷是指地壳或岩石圈受引张减薄而形成的碟状坳陷,盆地不直接受断层控制。
形成条件为:或岩石圈的减薄没有造成大规模破裂;或盆地位于大型坡坪式拆离断层的断坡部位;或岩石圈发生热隆起后又中断了热源供应,岩石圈在冷却收缩作用下引起热沉降,也会形成坳陷盆地。
关于“坳陷”和“拗陷”的区别,楼上icehorse正解。
有时候不太严格的话这两个词也不加区分地使用。
坳和拗,后者有动的含义,前者只是个形态词,表示状态,而拗陷表示一个动态的地质作用过程!
一般从时间关系上说,有如下演化过程:断陷——》坳陷——》凹陷!这样一个演化关系!。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馆陶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区带预测刘鹏;张立强;黄志佳;宋国奇【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38)002【摘要】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饶阳凹陷馆陶组层序地层和沉积相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砂体展布、储盖组合与油气分布.结果表明:馆陶组可划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与7个短期旋回;馆陶组底部两短期旋回中发育辫状河沉积,其余地层为曲流河沉积,受控于物源方向、古地貌及断裂体系,河道砂体呈近源粗带、远源细带、北北东向弯曲展布的特点;馆陶组划分为Ng3-(3+2)/Ng3-1、Ng2-2/Ng2-1及Ng1/Nm底部泥岩3套储盖组合;断层纵向输导能力强、储盖组合配置良好的留路构造带为饶阳凹陷馆陶组的有利勘探区.【总页数】8页(P17-24)【作者】刘鹏;张立强;黄志佳;宋国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河北河间062450;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P539.2【相关文献】1.断陷盆地深层优质碎屑岩储集层发育机理——以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为例 [J], 金凤鸣;张凯逊;王权;牛新杰;于作刚;白国平;赵璇2.渤海湾盆地沙南凹陷西洼油气成藏规律及有利区带研究 [J], 蔡冬梅;石文龙;李慧勇;王保全;郭涛3.基于分频融合地震属性的曲流带预测与点坝识别:以渤海湾盆地埕岛油田馆陶组为例 [J], Yue Da-Li;Li Wei;Wang Jun;Wang Wu-Rong;Li Jian4.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上亚段混积模式研究 [J], 罗妮娜;侯守探;纪友亮;吕文睿;张艺楼;陈佩磊;李圣明;张兰5.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早渐新世高精度年代地层格架建立及意义 [J], 杜威;纪友亮;季梦瑶;金治光;赫兰双;冉爱华;谢伟;尹天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饶阳凹陷中北部沙三-东一段沉积特征及储集性能
国景星;张健
【期刊名称】《复杂油气藏》
【年(卷),期】2010(0)3
【摘要】根据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饶阳凹陷中北部沙三-东一段主要发育河流、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等沉积相,并将其细分为若干亚相和微相.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不同沉积类型储集体的物性特征,发现储层在东营组以中高孔、中高渗为主,在沙一、沙二段以中孔中渗为主,到沙三段逐渐变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储层受沉积作用控制非常显著,优质储层一般分布于较高能量下的沉积环境,河流相中的河道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相的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以及湖泊相中的滩坝砂体,具有较好的储集物性,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总页数】5页(P54-58)
【作者】国景星;张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1
【相关文献】
1.饶阳凹陷杨武寨地区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沉积相 [J], 张大智
2.饶阳凹陷蠡县斜坡中部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储层及油藏特征 [J], 马红岩;闫
宝义;于培峰;刘立新;邵彦蕊;龚红燕;聂志昆;李三良
3.饶阳凹陷蠡县斜坡高43井区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刘金龙;李胜利;于仁江;吕俊平;曹斌;
4.饶阳凹陷蠡县斜坡高43井区沙三上亚段沉积微相研究 [J], 刘金龙;李胜利;于仁江;吕俊平;曹斌
5.湖相混积层系沉积特征和高频层序定量划分——以饶阳凹陷肃宁-大王庄构造带沙一下亚段为例 [J], 杜威;纪友亮;张艺楼;罗妮娜;房萍;张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地层特征和构造样式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东邻留西构造带,西邻大王庄西次洼槽,北靠河间洼槽,勘探程度较高。
大王庄地区发育齐全,断层较发育,发育有地垒、地堑、”Y”字型及反”Y”字型等多种剖面组合样式。
标签:饶阳凹陷地层构造样式1地质背景饶阳凹陷为一个NNE 走向,东断西超,发育较为完整的新生代箕状断陷凹陷,勘探面积约5280km2。
大王庄地区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东邻留西构造带,西邻大王庄西次洼槽,北靠河间洼槽,南到留447~留56 井一线,隶属大王庄~留西构造带,处于饶阳凹陷的次洼槽带,包括大王庄背斜和大王庄构造高点两个主要正向构造单元和窝北洼槽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勘探面积大约200km2。
2地层发育大王庄地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平原组、新近系明化镇组、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揭示最大地层厚度3938m。
目前该区已发现了Ed、Es1、Es2、Es3、Jxw 五套含油层系,具有两种储集岩类型:砂岩及生物灰岩(主要分布在沙三段)。
目前已有东三段、沙一上亚段、沙三段(砂岩和生物灰岩)投入开发。
3基本构造特征大王庄地区构造整体上为西北倾、东南抬、走向北东的大型单斜构造形态,地层倾角下大上小。
大王庄构造带的基底呈现北西向古隆起,今构造基底的隆起特征十分明显,呈北西向延伸,其轴线在留 3 井~留58 井一线,南北两个高点:其一为大王庄潜山,潜山埋深4300m:其二为大王庄东潜山,高点埋深4400m。
大王庄东断层为大王庄构造的东边界。
两潜山高点之间为鞍部,南翼陡,北翼缓。
潜山地层为寒武系及雾迷山组。
大王庄构造第三系为断裂鼻状构造,其轴线在留425-留70-39 井一线,地层产状向北西、北东、南西三个方向倾伏。
南翼地层产状较缓,北翼较陡。
该区发育北东、北西向两组断裂体系,其中走向以北东向斷层为主,同时在局部发育北西走向的断层。
3.1主干断层3.1.1大王庄东断层大王庄东断层呈NE 走向,延伸32 公里左右,主体位于河间西洼槽南延部分。
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构造变形及控制因素王余泉;漆家福;郑荣华;苗全芸;牛新杰;陈石;高园【摘要】饶阳凹陷中部地区由北向南古近纪构造变形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基于三维地震地质构造解释详细研究了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沉积序列、凹陷结构特征及主干断层活动性差异.研究发现,位于饶阳凹陷东部边界的献县拆离断层,在新生代仍然显著活动,并控制饶阳凹陷的盆地变形.运用变形平衡原理恢复各地层沉积时期拆离断层深度及形态变化,探讨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构造变形与拆离断层构造变形间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受拆离断层面空间构造形态变化的影响,饶阳凹陷中部地区由北向南古近纪断陷结构明显不同;拆离断层上盘的主干断层在孔店组-沙四段(E1-2k-E2s4)、沙三段-沙二段(E2s3-E2s2)、沙一段-东营组(E3s1-E3d)沉积期非继承性活动,导致地层沉积中心发生自东向西迁移,并且局部地区由于受拆离断层下部伸展穹隆的隆升而造成上覆沉积盖层遭受剥蚀.拆离断层及上盘主干断层活动差异共同控制着饶阳凹陷中部地区古近纪的构造变形和演化.构造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的分析为探讨华北克拉通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油气聚集特点奠定了重要基础.【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8(042)004【总页数】11页(P628-638)【关键词】拆离断层;伸展构造;古近纪;饶阳凹陷【作者】王余泉;漆家福;郑荣华;苗全芸;牛新杰;陈石;高园【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2;P542华北克拉通以发育古老岩石和中生代岩石圈巨量的减薄破坏而闻名于世。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边界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刘见宝;宋志敏;崔树军;廉有轩【摘要】利用地震资料,从不同类型的构造边界对圈闭的形成和分布、运移通道和油气运移动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认识:济阳坳陷新生代油气圈闭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在时间上具有分期性。
阶梯式陡坡边界油气主要沿高角度断层作垂向运移,座椅式陡坡边界主要靠主干断层上盘发育的次级调节性断层疏导油气,铲式陡坡边界的油气运移主要受断层在不同地段的差异封闭性控制,缓坡带盆倾断层控制油气的垂向运移,不整合面作为主要的横向运移通道。
济阳坳陷快速构造沉降形成的地层超压不但使烃源岩产生微裂缝,而且为油气通过微裂缝排驱到输导层中提供了动力。
【期刊名称】《能源与环保》【年(卷),期】2017(039)010【总页数】8页(P42-48,53)【关键词】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边界类型;油气成藏【作者】刘见宝;宋志敏;崔树军;廉有轩【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1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6济阳坳陷属于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缘,是在晚白垩世末上地幔隆升的构造背景下发育的断陷盆地。
坳陷南临鲁西隆起,东接郯庐断裂带,北部和西部则为埕宁隆起带,总面积26 500 km2。
济阳坳陷总体表现为由多个次一级北断南超的半地堑凹陷组成[1-2]。
前人在帚状构造[3]、逆牵引构造[4]、同沉积背斜构造[5]等构造样式,在地层超覆带[6]、陡坡断裂带[7-8]等构造组合带,在新生代构造迁移[9]以及新构造运动[10-11]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然而,研究对象上,目前仍缺乏从整个济阳坳陷着眼,对其内部不同的凹陷形态及其边界特征分门别类的进行有益地探索;在研究内容上,也需将圈闭的形成与分布、运移通道以及油气运移动力作为一个动态整体,置于构造运动这个共同的动力背景下加以综合考虑。
含油气盆地内构造单元划分由于沉积盆地基底发育的不均一性,基底往往会有高低起伏,起伏的基底将盆地分隔为彼此不大连通的次一级坳陷,盆地的盖层也因为基底的活动或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各种构造带,使沉积盆地内部形成不同的构造特征。
按沉积盆地内地质构造的发育的规模,一般把盆地内的构造单元划分为三个或四个级别(表1)。
1.一级构造——隆起和坳陷隆起是盆地内部基底相对隆起的地区,其上的沉积盖层往往发育不全甚至完全缺失。
而坳陷是盆地内基底下陷最深的地区,具有沉积盖层发育全、连续性好、厚度大的特点。
在沉积盆地中隆起和坳陷往往相间分布,盆地中的地层从坳陷区向隆起区厚度逐渐减小。
渤海湾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隆起:埕宁隆起、沧县隆起和内黄隆起;七个坳陷:辽河坳陷、渤中坳陷、黄骅坳陷、济阳坳陷、冀中坳陷、临清坳陷和东濮开封坳陷(图1)。
除隆起和坳陷外,有人也将位于隆起和坳陷之间斜坡作为一级构造。
图1 渤海湾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在沉积盆地的一些大型坳陷内部,其基底仍表现为具有一定的起伏,形成一些范围更小的凸起和凹陷。
凸起和凹陷也称为盆地内的亚一级构造单元。
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凹陷可以划分为四个凸起和四个凹陷:车镇凹陷、无棣凸起、义和庄凸起、沾化凹陷、陈家庄凸起、滨县凸起、惠民凹陷和东营凹陷(图2)。
图2 济阳坳陷构造单元的划分2.二级构造——二级构造带二级构造带是盆地中的一系列局部构造成排、成带或成群出现组成的正向构造单元。
二级构造带对盆地中油气的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常常形成油气聚集带。
沉积盆地中重要的二级构造带长垣、背斜带、断裂带、挠曲带等。
3.三级构造——背斜和向斜等背斜和向斜是沉积盆地中最普遍、最发育的构造行迹。
它们是地层的弯曲变形形成的构造。
写一篇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物源方向分析的报告,600字
摘要:本文旨在对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物源方向分析进行研究。
利用重磁测井、资料分析以及实地考察数据,本文总结了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物源方向的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馆陶组内承载体以物源沉积岩以及原生海侵相沉积岩的综合特征为主,输入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饶阳凹、凹陷西部平台区和早期大洋造山带,总体呈现一定的提升和贯穿特征,物源演化的趋势可概括为:提升-贯穿-演化-洋平台沉积。
1. 概述
饶阳凹陷位于我国山东省西部,是一个以奥陶统、志留系为主的复合型油气田。
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深水区,其物源分析是研究该油气藏古地理背景、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依据。
2. 馆陶组物源研究
(1)资料分析
根据饶阳凹陷构造演化及油气分布特征,利用多种地质资料,如重磁测井、录井等,进行物源组分析,确定了馆陶组物源古地理背景及物源演变序列。
(2)实地考察
对馆陶组实施了细致的实地考察,记录了地面特征和岩性特征,尤其是岩心样品的研究,为物源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
3. 结论
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物源方向的研究表明:馆陶组内承载体
以物源沉积岩以及原生海侵相沉积岩的综合特征为主,输入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饶阳凹、凹陷西部平台区和早期大洋造山带,总体呈现一定的提升和贯穿特征,物源演化的趋势可概括为:提升-贯穿-演化-洋平台沉积。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物质来源方向的分析较为完整,为进一步优化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饶阳凹陷中北部古近纪构造岩相带特征与油气聚集王鹏;戴俊生;王余泉【摘要】饶阳凹陷为一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其中北部自东向西发育东部陡坡带,主洼槽带,中央隆起带,次洼槽带和蠡县斜坡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依据构造单元及构造带的分类原则,并考虑构造体系和沉积体系两者演化的内在联系,将该区划分为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沿岸滩坝构造岩相带等四种类型构造岩相带.通过构造岩相带分析,预测该区河间大王庄地区东三段,蠡县斜坡沙一段和马西地区南部沙一段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段.【期刊名称】《内江科技》【年(卷),期】2010(031)005【总页数】2页(P116-117)【关键词】饶阳凹陷;构造单元;构造岩相带;油气聚集【作者】王鹏;戴俊生;王余泉【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构造岩相带是指盆地中一定地质时期内构造与岩相的空间组合。
它包括断陷湖盆内各构造带的构造形式、沉积体系、油藏类型和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研究构造岩相带有利于正确揭示地下地质规律,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
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最大的凹陷,在古近纪经历了初期张裂(Es4-Ek)、中期断陷扩张(Es2+3)、晚期萎缩消亡(Es1-Ed)等三期断裂活动主要时期,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典型的断超箕状结构,研究区自西向东可划分为东部陡坡带,主洼槽带,中央隆起带,次洼槽带和西部蠡县斜坡带五个二级构造单元[2]。
通过分析饶阳凹陷不同成因类型构造单元的结构特点,不同构造单元的不同区带,同一构造单元的不同构造部位,及所处的沉积演化阶段,层序地层特征,沉积体系的发育,储集体的分布特点,圈闭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与油气成藏条件等[3],将饶阳凹陷古近纪划分为四种类型的构造岩相带:①斜坡带-辫状河三角洲、沿岸滩坝构造岩相带;②洼槽带-浊积砂、远砂坝构造岩相带;③中央隆起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河口沙坝构造岩相带;④陡坡带-扇三角洲构造岩相带(图1)。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段层序地层与成藏条件易定红;裴明利;田光荣;杨勤林【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07(021)005【摘要】运用以地层基准面原理为基础的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三段至沙二段下亚段中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LSC1和3个四级层序MSC1、MSC2和MSC3.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系统分析了沙三段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条件、运移条件和保存条件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并指出在平面上位于Lg1井以西、L494井以南及L110井以北区域为有利勘探区域,有利储集砂体位于MSC2和MSC3旋回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席状砂以及MSC3旋回发育的滨浅湖碳酸盐岩滩坝砂.【总页数】4页(P4-7)【作者】易定红;裴明利;田光荣;杨勤林【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相关文献】1.饶阳凹陷留西地区沙三段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研究 [J], 王志宏;柳广弟;金凤鸣;李建明;王余泉;赵太良2.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沙一段至东营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J], 易定红3.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研究 [J], 易定红;周晓峰;何琼英;苟迎春;张亚军;杨勤林4.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特征 [J], 易定红;何琼英;杨勤林5.INPEFA技术与小波变换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与对比——以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东营组三段为例 [J], 周亚伟;杜玉洪;谢俊;郭发军;张淑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典型实例、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目录一、断陷盆地及其典型构造样式概述 1二、典型构造特征、成因及油气地质意义 31、断裂构造 32、背斜构造 63、潜山构造74、底辟构造95、火成岩构造126、反转构造13三、结论17 参考文献18摘要:断陷盆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以发育构造断裂为特征,同时又由于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产生了许多不同构造特征的构造样式:底辟构造、火成岩构造、反转构造等。
不同的构造对于油气的分布和聚集又有其独特的地质意义,所以研究断陷盆地对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非常重要。
我国在地史时期构造活动多样且频繁,在现今东部各盆地中可见典型的各类断陷盆地,其中也探明并开发出了巨大的油气资源,由此说明断陷盆地与油气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关键词:断陷盆地 构造成因 构造特征 油气分布一、断陷盆地及其典型构造样式概述断陷盆地指断块构造中的沉降地块,又称地堑盆地。
主要构造形式常见地堑和半地堑两种形式,断陷盆地横剖面多呈两侧均陡的地堑型或一则陡一侧缓的箕状型陡侧为正断层(图1-1)。
单断型断层倾角高达 30 ~ 70 ,落差几千米,具有同生断层的性质;缓侧一般为宽缓的斜坡。
断陷盆地内部可分为陡坡带、缓坡带和中部深陷带(图1-2),沉降中心位于陡坡带坡底,沉积中心位于中部偏陡坡侧。
凹陷内部还有主干断层控制次级沉积中心和水下隆起分布。
我国东部古近纪的一些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盆地、南襄盆地、江汉盆地、松辽盆地、苏北盆地等,均属于断陷湖泊,并以箕状居多,多数具有大陆边缘裂谷性质,少数为山间小断陷湖泊。
我国中部、西部内陆的一些断陷湖泊多属山间或山前的小断陷湖泊,其多沿区域大断层分布,往往位于次一级断层与主断层的交汇处。
低于海平面的断陷盆地被称为大陆洼地。
图1-1断陷盆地常见形式图1-2陆相断陷盆地地质相的层次划分及其关联性断陷盆地是一种典型的构造活动型盆地,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幕式性和空间上的差异沉降,造成盆地内构造古地貌的极大变化,并由此导致了盆地内不同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及其控制的层序边界类型、构成样式发生显著变化(图1-3) .图1-3陆相断陷盆地层序构成样式(据任建业等,2004)发育在陡坡断坡带边界正断层断距最大的区段中心的由下盘的物源体系供给而形成的层序主要由高位体系域构成.在物源供给较弱的情况下(位置3) ,层序边界与湖扩面一致。
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饶阳凹陷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其中大王庄地区是该凹陷内最有潜力的勘探区之一。
沙三段是该区最为重要的油气藏系之一,其中碳酸盐岩储层是其主要储层类型。
目前大王庄地区的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旨在对该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进行研究,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将对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特征、沉积环境、孔隙类型及分布、渗透性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
2.研究方法(1)野外地质调查:通过野外地质实地观察,获取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类型、颜色、纹理、构造等信息。
(2)室内岩心分析:使用岩心切片技术,对大王庄地区的沙三段碳酸盐岩进行薄片制备和显微镜观察,获取岩石组成、结构、孔隙及渗透性等信息。
(3)岩石物理测试:采用传统的物理测试方法,如声波测试、密度测试等方法,获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泊松比、弹性模量等信息。
三、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通过对大王庄地区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得到了以下预期结果:(1)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特征:通过岩心分析,得到该区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类型、颜色、纹理、构造等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地质条件基础。
(2)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沉积环境:通过观察岩石的沉积构造、沉积相、颗粒组成等方面,了解该区的沉积环境,并判断该区是否具有成藏能力和勘探潜力。
(3)沙三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及分布:通过岩心分析和物理测试,了解该区的碳酸盐岩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率及孔隙分布情况,并判断该储层的渗透性。
(4)研究意义:本文开展研究,将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
同时,对于该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饶阳凹陷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研究发表时间:2020-12-30T06:03:25.02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刘传成1 程煜宗1 王世超1 牟瑛顺1 [导读] 本次研究对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河北任丘 062550摘要:本次研究对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
综合地震、构造、沉积等地质资料,识别出3类油藏,分别为构造油藏、岩性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
研究区沙一段、沙三段烃源岩的充足油气源供给是成藏的物质基础,断层是有效油气运移通道,下第三系发育的优质储层、良好的构造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研究区在大王庄东断层、留18断层以及留路断层的控制下,在研究区东部集中成藏,西部零散成藏。
关键词:饶阳凹陷;留西构造带;古近系;油藏类型;成藏模式,油气富集规律引言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勘探开发程度低,规模大、位于多个构造带的结合区域,构造复杂,成藏条件认识不足,评价建产工作难度大。
本次研究旨在落实研究区层位及重点层系对比关系的基础上,解剖重点目标的油藏,完成油藏类型的识别;通过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建立成藏模式,阐明研究区的尤其富集规律,为研究区增储上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地质概况饶阳凹陷富油区留西构造带位于河北省饶阳县、献县境内。
本次研究目标区构造位置位于饶阳凹陷中南部,为留楚构造带东北翼、大王庄断层下降盘、留西西部断阶带三者的结合区。
它西接大王庄构造带,南邻留楚构造带核部,与留北构造带在东北部接壤,区域勘探面积约150km2(图1-1)。
已发现Ng、Ed1、Ed2、Ed3、Es1、Es2、Es3等七套含油层系,各含油层系均获得工业油流,且研究区内零散出油井点众多。
2 油藏类型通过对研究区典型油藏进行解剖,在构造精细解释,储层砂体地震属性预测,油水界面识别以及油藏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油藏类型进行了识别,主要有三种油藏类型,分别为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断块油藏。
2009年8月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l.29,No.4第29卷第4期 M ARINE GEOLOGY&QUA TERNA RY GEOLOGY Aug.,2009 D OI:10.3724/SP.J.1140.2009.04143饶阳凹陷潜山油气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田世峰1,查明1,吴孔友1,崔永谦2,阎宝义2(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东营257061;2中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任丘062552)摘要:饶阳凹陷是冀中坳陷潜山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
综合应用现代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饶阳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带油源丰富,储集条件好,发育多套有效的储盖组合,各成藏要素时空配置良好,具有形成大规模油气田的有利条件。
根据已发现油气藏构造特征、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得出,研究区油气藏集中分布于潜山顶、潜山坡及潜山内幕。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潜山油气藏多分布于近源的断裂带附近,水动力承压区、深凹陷、古隆起的叠置区,断棱、峰顶、内幕高点等位置的油气富集规律。
关键词:潜山;成藏条件;富集规律;饶阳凹陷中图分类号:P7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6-1492(2009)04-0143-09 饶阳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中部,为一个东断西超、受复杂断裂系统控制的NN E走向的大型新生代箕状断陷凹陷(图1)。
凹陷内发育有古近系Es4-Ek、Es3、Es1三套主要的生烃层系,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等多套有利储层,同时,断裂、不整合非常发育,为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前提[1]。
目前,研究区内已发现任丘、河间、八里庄、薛庄等9个大中型潜山油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66~12.76)×108t,占冀中坳陷探明储量的66.9%。
饶阳凹陷潜山油藏类型之多、储量之大、产量之高,展示了该区油气勘探的巨大潜力[2]。
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沉积模式杨剑萍;金权;李海涛;李凤群;龚辉;李昆【摘要】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beach-bar sandbodies developed in Shahejie formation of central uplift belt at Dawangzhuang district of Raoyang depression are studied based on coredescription ,analysis of well logging,grain size,thin section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dat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ach-bar sandbodies are dominated by siltstone and fine sandstone,and beach-bar sandbodies demonstrate high compositional maturity and textural matur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sediments andenvironment ,beach-bar sandbidies are divided into barsubfacies and beach subfacies. The former includes main body of bar microfacies and margin of bar microfacies while the latter includes beach mat microfacies and inter-beach microfacies.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beach-bar sediment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features described above. Beach-bar sandbodi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laterally and the range is largely controlled by the inclination of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Compared with the steep slope of the central uplift in the north ,the gentle slope in the south is more favorable for the beach-bar sandbodies. Eustatic lake level and source supply change are other two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beach-bar. Lake transgression during the lower first member and the upper third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widen the range between wave base and watersurface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sandbodies to develop. Intermediate source supply rate guarantees the beach-bar sandbodies to devolop continuously.%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广泛发育碎屑岩滩坝砂体沉积.综合利用岩芯观察、岩石薄片分析、测井录井、粒度分析等资料,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对其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根据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不同,滩坝可划分为坝和滩两个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和滩间四个微相.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分布受古地形、古水深和古物源供给综合控制.在平面上滩坝砂体沿着断鼻轴线展布,断鼻南翼较缓的地形更加有利于滩坝砂体发育;沙一下亚段和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与枯水面之间的作用带展宽,广泛的浅水环境为滩坝砂体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中等物源供给速率是滩坝持续发育的重要保障.【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17(035)004【总页数】7页(P577-583)【关键词】滩坝;中央隆起带;沉积特征;沉积模式;控制因素【作者】杨剑萍;金权;李海涛;李凤群;龚辉;李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北河间 0624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北河间 0624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河北河间 06245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河北任丘 062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在含油气盆地勘探的中后期,离物源较远、受主物源影响较弱的滩坝储集体越来越受到重视[1-3].滩坝砂体具有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分布规律复杂的特点[4-6].针对滨浅湖缓坡带滩坝砂体前人已经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工作[7-12],对湖盆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研究则较为薄弱.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具有砂体厚度薄、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对滩坝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油气的勘探开发,因此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沉积微相的精细划分,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岩芯观察与描述,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测试资料,并结合研究区古地理背景,总结了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建立了中央隆起带碎屑岩滩坝沉积模式,为类似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沉积模式.饶阳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斜坡带—次洼槽带—主洼槽带—滚动背斜带—断阶带—潜山构造带—次洼槽带,在次洼槽带和斜坡带之间形成了中央隆起带,研究区位于中央隆起带西部大王庄地区(图1).大王庄地区构造整体上为西北倾、东南抬、走向北东的断裂鼻状构造,其轴线位于留425井-留426井一线,地层产状向北西、北东、南西三个方向倾伏,南西翼地层较缓,北东翼地层较陡[13-14].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地层发育齐全,自下而上依次为孔店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位为沙三下亚段、沙二段和沙一上亚段.饶阳凹陷沙三段沉积晚期发生湖侵,气候温暖潮湿,湖盆面积扩大,大王庄潜山表现为北西向的“古梁子”形态,沙二沉积时期气候干热,区域拉张断陷活动逐渐减弱,抬升作用相应增强,大王庄鼻状构造整体抬升.沙一下亚段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饶阳凹陷再次下沉,发生古近系以来最大规模的湖侵,但该次湖侵持续时间较短,水体较浅,地层进一步抬升,大王庄断鼻定型,基底不同的构造形态控制了研究区砂体的沉积[15].2.1 岩石学特征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和灰白色粉砂岩和细砂岩,砂岩厚度以1~3 m为主,粒序不明显或呈反粒序,垂向上与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镜下观察表明砂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图2),成分成熟度中等到较好;长石主要为正长石、斜长石和钾微斜长石,岩屑以酸性喷出岩岩屑为主,其次为少量变质岩岩屑,局部砂岩中可见少量鲕粒.胶结物以钙质胶结为主,含有少量的硅质和黏土矿物胶结.不同沉积相带颗粒其含量有所差别,坝砂形成的水动力较强,成分成熟度较高,石英体积分数为52%~66%,滩砂中石英体积分数仅为48%~56%.此外,坝侧缘和滩间微相的泥质含量较坝主体高,其物性相对较差.2.2 粒度特征实测粒度资料表明,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砂体以粉细砂岩为主,分选中等到较好,颗粒以次棱角状到次圆状为主.样品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图3(a))和多段式(图3(b))为主.一跳一悬夹过渡式曲线由跳跃组分、过度组分和悬浮组分组成,滚动组分不发育,跳跃组分含量在45%~60%之间,斜率介于60°~70°之间,斜率较高,分选较好,与过渡组分交切点φ值在2.1~2.3之间,反映了能量中等,动荡性较强的水体环境.多段式曲线由两到三个跳跃次总体组成,反映了滨浅湖水流来回冲刷的特点.同为一跳一悬夹过渡式,不同类型砂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坝砂跳跃总体φ值介于1.0~2.9之间,累计概率高达82%(图3(d)),而滩砂跳跃总体φ值介于2.1~3.0之间,累计概率多为45%~60%(图3(c)),表明滩砂结构成熟度较坝砂低.2.3 沉积构造特征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典型的沉积构造有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图4(a))、平行层理(图4(b))、软沉积物变形(图4(d))等,植物根茎(图4(f))、生物潜穴(图4(c))、风暴泥砾(图4(e))较常见.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在细砂岩中较发育,其前积纹层和层系界面呈低角度相交,交角为3°~15°,反映了中央隆起带浅水环境波浪反复冲刷的特点,平行层理形成的水动力较强,在坝砂体中较发育.滩为砂泥岩的薄互层,砂岩厚度薄且互层层数多,负载构造、软沉积物变形等同沉积构造常见;此外,坝侧缘具有一定的坡度,泥质含量高,软沉积变比较发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中常见破碎的植物根茎,垂直或倾斜的生物潜穴反映了较弱的水动力条件.岩心观察中可见风暴浪将半固结的泥岩打碎在浪基面之上沉积下来形成的风暴泥砾,反映了早期形成的滩坝遭受了较强风暴浪的改造.根据滩坝砂体空间分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将滩坝砂体分为坝亚相和滩亚相并进一步细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滩间四个微相.3.1 坝主体坝主体主要形成于滨浅湖碎浪带和破浪带作用区,或由波浪和湖流共同作用形成.由于水动力的簸选作用较强,坝主体主要为灰白色、浅灰色细砂岩和粉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常见的沉积构造为浪成砂纹层理、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在岩心横断面上常见植物的根茎.坝主体砂体厚度一般大于2 m,较厚处可达10 m以上,垂向上为厚层砂岩夹薄层泥岩,泥岩厚度一般小于1 m,砂泥岩之间为渐变接触,具有反粒序或粒序不明显的特征(图5).砂体平面上平行或斜列于中央隆起带轴线分布,测井曲线形态多为箱形和漏斗形,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比.3.2 坝侧缘根据沉积物的特征和砂体形态,可将坝砂细分为坝主体和坝侧缘沉积.根据与坝主体的相对位置,坝侧缘又分为坝内侧缘和坝外侧缘,坝内侧缘位于坝主体和湖岸之间,与滩砂或者滩间相连,坝外侧缘位于坝主体和深湖之间,与滩砂或浅湖泥相接.坝侧缘沉积时的水动力较坝主体弱,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平均砂体厚度1~2 m.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坡度,除了坝主体发育的沉积构造外,坝侧缘还发育负载构造、软沉积物变形等典型的同沉积变形构造.3.3 滩席滩亚相形成于滨浅湖环境浪基面以上水动力较弱地区,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厚度一般小于2 m,垂向上为砂泥岩频繁的薄互层(图5),发育浪成砂纹层理、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呈中高幅指形.在平面上展布面积大,延伸范围广,呈席状展布于坝砂周围.3.4 滩间由于微地形不同以及微地形导致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滩席中水动力较弱处发育滩间微相.滩间微相地势较低,水动力相对较弱,沉积物以块状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泥质粉砂岩中可见水平层理.4.1 构造及古地形条件构造运动造就的古地形地貌对断陷盆地层序形成与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展布格局[16-18],地形坡度太陡或太缓都不利于滩坝砂体的沉积.坡度过缓则波浪能量消耗大,波浪传至滨浅湖地区难以启动先成沉积物;坡度太陡则浅水范围窄,不利于形成有利的储集砂体.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在大王庄地区表现为西北倾东南抬的大型断鼻构造,断鼻轴线位于留425井—留426井一线.鼻状构造的地形控制了滩坝砂体的平面展布.经过湖浪和湖流的改造和再搬运,滩坝砂体主要分布于断鼻轴线两翼,南翼地形坡度较缓,浅水范围更加广泛,滩坝砂体较北翼更加发育(图6).4.2 水动力条件及湖平面变化湖浪和湖流是影响滩坝分布的重要因素.湖浪传至滨浅湖浪基面以上浅水范围内,水动力条件发生分异,根据波浪特征和携带沉积物能力的不同,由湖向陆依次为波浪遇浅带、破浪带、波浪重生带、碎浪带和冲浪回流带[19].破浪带和碎浪带的湖浪能量最强,携带沉积物粒度粗,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粗粉砂岩、沉积坝亚相砂体.波浪能量在破浪带和碎浪带被大幅消耗之后,波浪重生带和冲浪回流带波浪能量减弱,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细,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沉积滩亚相砂体.水动力条件的差异使滩坝具有不同的平面分布特征.坝砂单层厚度大,分布范围小,薄层滩砂分布于相邻坝砂之间,将各个坝砂连接成片(图6).波浪的传播方式是影响滩坝砂体平面展布的另一因素,受正向入射的波浪影响形成的滩坝往往平行于湖岸线分布,在斜向入射波浪作用下形成的滩坝则多与岸线斜交.幕式构造运动及周期性气候变化造成水深周期性地频繁震荡,导致滩坝砂体在平面上往返迁移形成大套连片的砂体.不同水体深度沉积环境存在差异,沉积环境的不同使得滩坝砂体呈现出不同的沉积特征.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和枯水面之间的波浪作用带展宽,泥岩以还原性的深灰色为主(图7(b)),滩坝砂体较发育,分布范围广泛;沙二段沉积时期饶阳凹陷拉张断陷活动减弱,区域抬升运动响应增强,研究区多处于浅水范围甚至湖平面之上,氧化性的紫红色、杂色泥岩居多(图7(a)),滩坝砂体则较不发育.4.3 物源供给研究区物源主要来自蠡县斜坡安国-博野物源体系和来自西南方向的刘村低凸起物源体系,为辫状河三角洲点状供源,滩坝砂来源于对先成辫状河前缘砂体的改造和再沉积.研究区物源供给的速率频繁变化,根据王延章[20]对物源供给速率的划分标准,沙三段早期,物源供给充足,研究区鼻状凸起被来自蠡县斜坡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披覆;沙三段晚期,湖盆水体加深,物源供应减弱,湖浪和湖流对早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进行改造,沉积物经搬运后在研究区卸载形成砂质滩坝,在其中某一时间段物源供给速率进一步减弱,研究区断鼻构造的顶部发育了厚层的碳酸盐岩滩坝;沙一下亚段至沙二段时期,在地层抬升的背景下,物源供给速率保持在中等范围,研究区继承性地发育碎屑岩滩坝沉积.滩坝的形成受控于湖浪和湖流对先成沉积物的簸选、搬运和改造,而湖浪和湖流受控于古地形的坡度和古水深的变化.因此,滩坝砂体的形成是古地形、古水深和物源体系综合控制的结果.根据滩坝体系的平面展布规律和垂向演化特征并结合湖盆水深的变化和研究区的古地形,建立了大王庄地区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沉积模式(图8).1)饶阳凹陷中央隆起带沙河街组滩坝砂体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高;沉积构造以低角度板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为特征.根据滩坝沉积物特征的不同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可以划分为坝亚相和滩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坝主体、坝侧缘、滩席和滩间四个微相.2)中央隆起带滩坝砂体的分布受古地形、古水深和古物源供给综合控制.平面上断鼻构造控制滩坝砂体沿着断鼻轴线分布,断鼻南翼较缓的地形更加有利于滩坝砂体发育;沙一下亚段和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发生湖侵,浪基面与枯水面之间的作用带展宽,广泛的浅水环境为滩坝砂体的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物源供给速率是影响滩坝发育的重要因素,中等速率的物源供给是碎屑岩滩坝持续发育的保障.【相关文献】[1]田继军,姜在兴.惠民凹陷与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对比与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42(3):612-623.[2]高红灿,肖斌,郑荣才,等.白音查干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砾质滩坝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36(4):612-620.[3]袁静,梁绘媛,谭明友,等.惠民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及形成条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3):410-416.[4] JOHNSTON J W.Sedimentology and depositional history of two barrier beach complexes along Lake Huron,Ontario[J]. Abstracts with Programs-GeologicalSocietyof America,1999,31(7):50.[5]周丽清,邵德艳,房世瑜,等.板桥凹陷沙河街组滩坝砂体[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8,19(4):351-355.[6]邓宏文,马立祥,姜正龙,等.车镇凹陷大王北地区沙二段滩坝成因类型、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J].沉积学报,2008,26(5):715-724.[7]潘树新,王建功,刘彩燕,等.坳陷湖盆沿岸坝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成藏机制——以松辽盆地南部青山口组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S2:70-78.[8]朱筱敏,信荃麟,张晋仁.断陷湖盆滩坝储集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J].沉积学报,1994,12(2):246-253.[9]王建民.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7+8油层组滨浅湖滩坝体系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5):672-678.[10]操应长,王健,刘惠民,等.东营凹陷南坡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及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6):5-10.[11]王永诗,刘惠民,高永进,等.断陷湖盆滩坝砂体成因与成藏:以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为例[J].地学前缘,2012,19(1):100-107.[12] SHAND R D,BAILEY D G,SHEPHERD M J.Longshore realignment ofshore-parallelsand-bars at Wanganui,New Zealand[J]. Marine Geology,2001,179(3-4):147-161.[13]李占东,鲍楚慧,胡慧婷,等.饶阳凹陷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44(3):489-497.[14]邹娟,戴俊生,张丹丹,等.构造活动强度划分断陷盆地构造区划——以饶阳凹陷为例[J].石油学报,2014,32(2):294-302.[15]纪友亮,杜金虎,赵贤正,等.饶阳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类型及发育模式[J].沉积学报,2007,25(2):1-9.[16]杨西燕,沈昭国,方少仙,等.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下亚段滩坝砂体沉积特征[J].古地理学报,2007,9(2):175-183.[17]杨勇强,邱隆伟,姜在兴,等.陆相断陷湖盆滩坝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J].石油学报,2011,32(3):417-423.[18]商晓飞,侯加根,程远忠,等.厚层湖泊滩坝砂体成因机制探讨及地质意义——以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沙河街组二段为例[J].地质学报,2014,88(9):1705-1718.[19]姜在兴,王俊辉,张元福.滩坝沉积研究进展综述[J].古地理学报,2015,17(4):427-440.[20]王延章,宋国奇,王新征,等.古地貌对不同类型滩坝沉积的控制作用——以东营凹陷东部南坡地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