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分布规律
寻找天然气的主要在南天山前陆褶皱冲断带,特 别是库车坳陷至塔北隆起北部
寻找黑油的主要在秋里塔格构造带南部至中央隆 起带北部
塔中隆起
➢分为巴楚隆起、塔中低凸起、塔东低凸起三个二级构造单元。 ➢巴楚隆起为大型活动型古隆起,由古生界和上新统组成,北 部古生界大型背斜构造发育,南部发育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潜山 和石炭系背斜构造。 ➢塔中低凸起是印支期形成的残丘古隆起,由寒武-奥陶和侏 罗-第四系两个构造层组成,下古生界组成古隆起,上覆产状 平缓的侏罗系,古生界大型潜山及内幕背斜发育。
·三叠纪
划
分
依
据
·沉积地层
·石炭纪沉积相图
石炭系与前石炭系地层存在广泛的不整合,可见明显的对下侵蚀、 其上超覆的现象。塔西南地区主要为一套浅海陆棚和开阔台地相 沉积,其他地区为克拉通坳陷。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沉积地层
·侏罗纪沉积相图
侏罗纪为前陆盆地河湖相沉积,四周被隆起环绕,形成多山围台 的古地理格局。不过,西部隆起不断向东部扩大,到晚侏罗纪南 部形成贯穿东西的南部隆起区,使凹陷区向东、向西南和东南边 缘迁移。
油气显示主要在柯克亚构造(背斜)
西南坳陷
柯克亚构造的油源 以侏罗系为主, 其初 始的运移期为中新世, 更新世为主要运移期 和油气藏的调整时。
柯克亚构造形成于 上古生界地层中断夹 块的堆叠作用, 深部 为双重构造, 浅部为 被动滑脱背斜。
柯克亚构造有两种成藏模式, 一种是长距离 侧向运移形成的上古生界构造型的原生油气藏, 另一种是短距离侧向和垂向运移形成新生界次 生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 及含油气远景
汇报提纲
一、构造单元划分 二、盆地含油气远景区 三、主要勘探目的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