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
概述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北濒渤海,东临黄海,是中国沿海12省(市)之一。
地理范围介于北纬34°22.9′~38°24.0′,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省境南北最长约40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公里。
全省面积约15.7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
从省区的平面形态和海陆分布状况看,全省可以小清河口至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为山东内陆,东为山东半岛。
内陆北、西、南3侧与冀、豫、皖、苏4省接壤;半岛东突于黄、渤海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峙。
山东海岸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即大口河河口),南至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岸线长3121公里。
沿岸0~20米水深的浅海总面积为29031平方公里。
沿岸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海湾有51处。
其中以属渤海的莱州湾为省内最大的海湾,面积6060平方公里,绝大部水深在15米以内。
山东近岸岛屿计299个,总面积147平方公里。
其中的庙岛群岛北起北隍城岛,南至南长山岛,由21个岛屿组成,纵列于渤海海峡中,为山东省最大的群岛,并为黄、渤海的分界。
在地理记述上,按照行政区的分布与一定自然地理界线相结合,全省可分为鲁西、鲁北、鲁东和鲁中南。
鲁西以黄河为界分为二:黄河以北德州、聊城二地区为鲁西北;黄河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以西的菏泽地区与济宁市西部为鲁西南。
小清河以北为鲁北,主要包括惠民地区和东营市。
潍河与沭河以东为鲁东,包括胶东和鲁东南两部分:基本上胶莱河以东为胶东或胶东半岛;沭河以东为鲁东南,又常称为沭东。
小清河以南,鲁西、鲁东之间统称鲁中南。
其中,南四湖以东,包括枣庄市和临沂地区南部的临(沂)、郯(城)、苍(山)区域为鲁南。
地质基础控制着山东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大势。
在大地构造上,山东是中朝地台的一部分,分别属其3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即华北断坳、鲁西断隆和胶辽台隆。
山东省区域地层表山东省地层,缺失上奥陶系、下石炭系及三迭系外,其他均有出露。
基岩出露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三。
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从老到新有太古界泰山群;元古~太古界胶东群、胶南群;元古界粉子山群、蓬莱群、济宁群及土门组;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迭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奥陶系上统、石炭系下统、三迭系等地层。
地层的分布特征基本上可分为三区。
以沂沐断裂带的昌邑~大店深大断裂为界,全省地层分成东西两部分,地层发育情况有很大差别。
东部(鲁东地区)发育元古~太古界胶东群、元古界粉子山群、蓬莱群及中生界地层、新生界地层不甚发育;西部鲁中南地区除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蓬莱群外,其余地层发育较全;鲁西、北地区则发育很厚的新生界地层。
按地层时代由老至新主要岩性概述如下:第一节太古界泰山群(前称泰山杂岩)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以西地区,是鲁西地区的结晶基底。
著名的泰山、鲁山、徂徕山、蒙山和四海山均由此构成。
泰山群主要有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片岩、变粒岩组成,普遍遭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大部分地区遭受强烈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形成各种混合岩及混合花岗岩。
出露厚度大于12000米。
泰山群地层区域变质时代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一般认为在25亿年左右,大致与太行山区的阜平群及辽东半岛的鞍山群相当。
泰山群岩性组合分为四个组。
自下而上为:万山庄组、太平顶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四个组为连续沉积。
从老至新叙述如下:一、万山庄组(Artw):厚度1300-4631m本组地层出露不广,主要分布于蒙山一带,构成蒙山倒转背斜的核部。
呈北西南东向延伸。
徂莱山地区有零星分布。
岩性以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为主,次为黑云变粒岩、黑云角闪片岩、绿泥片岩等。
岩石普遍遭受强烈混合岩化作用,形成各种混合岩和混合花岗岩。
变质岩的地质年代根据万山庄附近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为24.45亿年。
2.山东区域地质概况2.1 区域地层山东省地层在全国地层区划中,属华北地层大区之晋冀鲁豫地层区的东南隅。
根据全国三级地层区划原则,可将山东地层区分为华北平原地层分区、鲁西地层分区和鲁东地层分区3个地层分区,华北地层分区与鲁西地层分区内的地层发育特征相近,但前者以新生代地层非常发育且厚度巨大而有别于后者,他们的分界线为聊城—兰考断裂和齐河—广饶断裂。
华北平原地层分区和鲁西地层分区与鲁东地层分区界线为沂沭断裂带内的安丘—莒县断裂。
山东省域内自太古宙至新生代的地层都有分布,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齐全。
地表出露以中、新生代地层为主,其次为古生代地层;元古宙地层分布局限,太古宙地层零星出露。
由老至新,地层出露面积逐次增大。
2.1.1 前寒武纪地层前寒武纪地层主要包括太古宙地层、元古宙地层。
2.1.1.1太古宙地层山东省的太古宙地层包括分布于鲁西地区的中太古代沂水岩群和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及分布于鲁东地区的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和新太古代胶东岩群。
它们均呈包体状残存于太古宙—元古宙变质侵入岩体中,分布零星,其中以泰山岩群分布范围最大。
1.中太古代地层(1)中太古代沂水岩群沂水岩群发育于沂沭断裂带内汞丹山凸起的中部,呈岛状、透镜状、条带状等各种包体形式残存于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及古元古代变质花岗质侵入岩体中。
是一套麻粒岩、含紫苏辉石斜长角闪岩、紫苏变粒岩和紫苏磁铁石英岩等的岩石组合。
自下而上划分为石山官庄岩组和林家官庄岩组。
岩群总厚1729m。
(2)中太古代唐家庄岩群唐家庄岩群主要出露在莱西唐家庄和马连庄、莱阳谭格庄及栖霞鸡冠山等地,呈包体状残存于新太古代英云闪长岩体中。
主要岩性为磁铁石英岩、黑云(角闪)变粒岩、磁铁紫苏斜长麻粒岩、石榴二辉麻粒岩、斜长角闪石、磁铁二辉麻粒岩等。
地层可控制厚度为24m。
2.新太古代地层(1)新太古代泰山岩群泰山岩群是分布于鲁西地块上的新太古代变质地层单位,沂源韩旺、苍峄、东平等变质沉积型铁矿床发育在这套变质岩系中。
概述
在全国地层区划中,省大部属华北地层大区(V)晋冀鲁豫地层区(V4),据三级区划原则可分为华北平原(V48)、鲁西(V410)及鲁东(V411)三个地层分区。
鲁东南海域属华南地层大区(Ⅵ)扬子地层区(Ⅵ3)地层分区(Ⅵ35),仅在日照市前三岛、达山岛及东牛山岛等小岛上有地层露头(图1-1-1-1)。
图1-1-1-1 省地层综合区划图
华北平原地层分区(V48 ),是指聊城-断裂以西和齐河-广饶断裂以北的广大第四系覆盖区,以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并含油、气等矿产为特征。
鲁层分区(V410),是指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以南和以东,安丘-莒县断裂以西的区域,以古生代地层发育为特征。
寒武纪地层层序清楚,露头良好,为我国北方地层划分标准。
中、新生代地层只发育在小型断陷盆地中,含石膏、煤等沉积矿产。
鲁东地层分区(V411),是指以安丘-莒县断裂以东地区,以前寒武纪地层和中生代白垩纪地层发育为特征。
胶莱盆地白垩纪地层发育,为中国东部陆相地层划分的标准之一。
其东南侧为胶南-威海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带。
富含金、石墨、滑石等矿产。
地层分区(Ⅵ35),北东以近岸断裂和(海州)-泗阳断裂为界,东南以响水-断裂为界。
以出露新元古代地层,并发育榴辉岩相和蓝片岩相高压变质带为特征。
含磷矿。
各地层分区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情况见表1-1-1-1。
山前组
续表1-1-1-1 省地层划分对比表。
附件1山东省地层、侵入岩、构造单元划分对比方案一、山东省地层划分对比(一)地层划分依据地层学始终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的支柱,在地质科学中是一门奠基性的基础学科,是基础地质的基础。
山东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完成地层清理,建立多重地层划分方案之后,随着1﹕5万、1﹕20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山东省古近纪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山东省济南张夏地区寒武系标准剖面地层研究、山东省早前寒武纪地质测年及地质矿产综合调查研究等地质科研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系列新资料、新认识和新进展。
2013年11月召开了第四届全国地层会议,全国地层委员会重新修订了《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中国地层表》,对部分地质时代进行了重新划分命名。
参照《中国地质志工作指南》(中国地质调查局,2012)、《中国地层典·总论》(程裕淇、王泽九,2009)、《中国主要地层建阶研究报告》(王泽九、黄枝高,2001-2005,2006-2009),提出了山东省地层划分对比方案(附件2)。
(二)地层分区原则和分区1.地层分区原则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中,决定地层分区的因素较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变化,在进行地层区划时着重考虑古构造、生物面貌、气候带的分布、古地磁等综合因素。
根据地质演化历史的阶段性,全国从太古宙至第四纪划分出6个基本地层区划阶段: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南华纪—三叠纪,侏罗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我省地处华北板块(陆块),地层断代划分与全国基本相同,地层区划共分为地层大区(Ⅰ级)、地层区(Ⅱ级)、地层分区(Ⅲ级)、地层小区(Ⅳ级)等四级。
2.地层分区山东省地层以近海岸断裂[连云港(海州)-泗阳-嘉山断裂]为界,其北为柴达木-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地层区,其南划为扬子-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连云港地层分区(日照市东南海域的平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
华北地层区以沂沭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区域再以聊城-兰考断裂及齐河-广饶断裂为界,进一步分为鲁西地层分区和华北平原地层分区;东部区域再以五莲断裂-牟平-即墨断裂带(朱吴断裂)为界,分为鲁东地层分区和胶南-威海地层分区。
山东大地构造主要阶段划分与成矿作用
山东大地构造主要阶段划分与成矿作用
山东大地构造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克拉通结晶基底与盖层结构明显.其发展演化主要经历了克拉通形成与裂解阶段、稳定陆表海发展阶段和滨太平洋构造活动阶段,各阶段又包含若干个次级阶段.不同构造阶段的成矿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矿床.
作者:李洪奎杨永波张作礼LI Hong-kui YANG Yong-bo ZHANG Zuo-li 作者单位:李洪奎,LI Hong-kui(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杨永波,YANG Yong-bo(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3)
张作礼,ZHANG Zuo-li(山东亨达煤业有限公司,山东,宁阳,271405)
刊名:山东国土资源英文刊名:LAND AND RESOURCES IN SHANGDONG PROVINCE 年,卷(期):2009 25(7) 分类号:P611.4+1 关键词:克拉通构造阶段事件成矿作用典型矿床。
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含矿性(主要矿产)宇界系统全省显生宇显生宇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旭口组QXK 小坨组QXt 黄河组QHh 寒亭组QHt 潍北组QW 沂河组QY 泰安组QT 白云湖组QB 山前组Q Sˆ砂矿:金、金刚石、蓝宝石、金红石、锆石、玻璃用石英砂巨野组单县组鱼台组临沂组QL黑土湖组QH更新统上平原组QP沂源组QYy 大站组QD 大埠组QDb中羊栏河组QYl 于泉组QY q 柳夼组QLk 史家沟组Q Sˆj下小埠岭组QXb新近系上统黄骅群Nh明化镇组NhM上段巴漏河组NB白彦组NBy临朐组NL尧山组NL Y 黄骅群:石油、天然气;临朐群:硅藻土、蓝宝石、膨润土、白垩下段中统馆陶组NhG上段山旺组NL Sˆ下段牛山组NLN古近系渐新统济阳群Ej东营组EjD一段济阳群:石油及天然气,二氧化碳气,石膏,石盐;官庄群:石膏,石盐,钾盐,自然硫;五图群:煤二段三段沙河街组Ej Sˆ一段Ej sˆ4二段Ej sˆ3三段Ej sˆ2官庄群Eg大汶口组EgD三段始新统四段Ej sˆ1二段孔店组EjK一段一段二段朱家沟组Eg Zˆ五图群Ew小楼组EwX三段常路组Eg Cˆ上段李家崖组EwL 古新统下段朱壁店组Ew Zˆ卞桥组EgB 三段二段一段固城EgG 胶州组K-EwJ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王氏群Kw金刚口组KwJ 膨润土、伊利石黏土红土崖组KwH下统辛格庄组KwX林家庄组KwL青山群Kq方戈庄组KqF 大盛群Kd孟疃组KdMt 沸石岩、膨润土、珍珠岩、明矾石、硫铁矿石前庄组Kq Sˆ寺前村组KdS田家楼组KdT马朗沟组KdM八亩地组KqB 大土岭组KdD小店组KdX后夼组KqH莱阳群KL 法家茔组KLF 马连坡组KLM曲格庄组KLQ 成山后组Kl Cˆ龙旺庄组KLLw 杨家庄组KL Y 杜村组KLD水南组Kl Sˆ止凤庄组KL Zˆ林寺山组KLL瓦屋夼组KL W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含矿性(主要矿产)宇界系统鲁西地区鲁东地区显生宇显生宇中生界侏罗-白垩系上统淄博群Jz三台组JzS 煤、耐火粘土中统坊子组JzF下统三叠系二马营组TE上段TE L下段TE u上统石千峰群T Sˆ中统下统刘家沟组T SˆL孙家沟组T SˆS古生界二叠系上统石盒子组P Sˆ孝妇河泥岩段P Sˆx耐火粘土、玻璃用石英砂岩奎山砂岩段P Sˆk下统万山砂岩段P Sˆw黑山砂岩段P Sˆh月门沟群C-Py山西组Py Sˆ煤、耐火粘土、铝土矿、镓、高岭土、硫铁矿太原C2-P1yT石炭系上统本溪组CyB湖田铁铝岩段奥陶系上统马家沟组OM新汶白云岩段OM x水泥、化工、熔剂用灰岩、白云岩、石膏八陡石灰岩段OM bd原马六段中统阁庄白云岩段OM g 原马五段五阳山石灰岩段OM w原马四段土峪白云岩段OM t原马三段∈cˆL 砂岩段年代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含矿性 (主要矿产)宇界 系统鲁西地区 鲁东地区 群组 段 群组 段 香夼组水泥灰岩元古宇新元古界 震旦系下统石旺庄组Zt Sˆ 白云岩段香夼组 ZpX石灰岩段灰岩段砂质灰岩段浮来山组NhF泥灰岩段佟家庄组 NhT页岩段 南山组 ZpN 叠层石灰岩段 辅子夼组 ZpF 砂岩段豹口山组 ZpB朋河石岩组 ZP青白口系上统二青山段 QbtE页岩段灰岩段 砂岩段黑山官组 QbtH页岩段砂岩段古元古界(滹沱系 )云台山群Pt 2-3y 花果山岩组Pt 2-3yH 芝罘群Pt 1zˆ 东口组 Pt 1z ˆD济宁岩群 Pt 1jn未分组兵营组 Pt 1z ˆB 老爷山组Pt 1zˆL粉子山群 Pt 1f岗嵛组 Pt 1fG 荆山群 Pt 1j陡崖组 Pt 1jD水桃林片岩段 石墨 巨屯组 Pt 1fJ徐村石墨岩系段张格庄组Pt1f Zˆg 三段野头组Pt1jY定国寺大理岩段滑石、菱镁矿、大理岩二段祥山变粒岩段一段禄格庄组光山大理岩段元古宇古元古界(滹沱系)济宁岩群Pt1jn未分组粉子山群Pt1f祝家夼组Pt1f Zˆ荆山群Pt1j禄格庄组Pt1jL安吉村片岩段兰晶石、透辉石、石英岩小宋组Pt1f X 三段二段一段太古宇新太古界泰山岩群Ar3t柳行组Ar3t L二段胶东岩群Ar3j郭格庄岩组Ar3jG 柳行组:金;山草峪组:铁;雁翎关组:铁、玉石;郭格庄岩组:铁孟家屯岩组:石榴子石一段山草峪组Ar3tt Sˆ四段三段二段一段雁翎关组Ar3t Y三段苗家岩组Ar3jM二段一段孟家屯岩组Ar3t M二段一段中太古界沂水岩群^Ar2y林家官庄岩组Ar2yL二段唐家庄岩群Ar2t未分组一段三段石山官庄岩组Ar2y Sˆ二段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