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荷花》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42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课后小练笔仿写《荷花》第二自然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仿写1蝴蝶兰已经开了不少。
绿色的叶子又答又扁,茎从叶丛之间长出来,茎上还长出了一些枝丫。
每个枝丫上都长出两三朵花:有的花综全展开了,金黄金黄的,露出紫色的花蕊,像一只只蝴蝶。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要破裂似的,漂亮极了。
仿写2桃花已经开了不少,挨挨挤挤的,竞相开放。
有的全开了,有的只张开了半张脸,有的还是花骨朵。
密密麻麻的,像耳环一样缀满枝头。
仿写3茉莉的茎短而粗,稳稳地挺起枝叶和花朵。
它的叶子多得数不清,椭圆形的叶片,翠色欲滴;叶脉发白,却清晰可数。
茉莉的花儿从绿叶之间探出头来,显得小巧玲珑,十分可爱。
有的刚开,好像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有的全开了,花瓣分开,润如玉,白如绢,轻如纱,散发出阵阵清香;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跃跃欲试,仿佛要和盛开的花儿争个高低。
仿写4龙爪菊开了。
有的全开了,花瓣儿弯弯的,翘翘的,像姑娘美丽的烫发,楚楚动人。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像伸开几根纤纤的兰花指。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攥紧的小拳头。
仿写5桃花堆满了枝头,挤着,很热闹,像在开花的演唱会。
颜色鲜艳,真红,比天边的晚霞还红。
有的开了,花瓣层层叠叠,有五六层,显得厚重,荣华富贵;从花心射出几十根小细丝,长长短短,那是花蕊,淡黄色,有幽香,蜜蜂、蝴蝶最喜欢。
有的花开一半,花形没有完全展开,像上了初中的邻家姐姐,开始打扮自己,又不敢太出众,花瓣绽开了两三层,里面还包着,羞羞答答,有些拘束。
有的是花骨朵儿,大花骨朵,小花骨朵都特别红,像圆圆的小灯笼。
如果春节谁家挂两个这样的灯笼,一定引人啧啧称奇。
3.荷花作者:叶圣陶一、生字组词瓣(bàn)(花瓣)(豆瓣) 蓬(péng)(莲蓬)(蓬松)胀(zhàng)(饱胀)(肿胀) 裂(liè)(分裂)(裂缝)姿(zī)(姿势)(姿态) 势(shì)(势力)(气势)仿(fǎng)(仿佛)(模仿) 佛(fú)(仿佛)随(suí)(跟随)(随便) 蹈(dǎo)(舞蹈)(循规蹈矩) 止(zhǐ)(停止)(阻止)二、听写词语荷花清香圆盘花瓣莲蓬破裂姿势眼前本领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三、认读生字挨(āi)挨着蓬(péng)莲蓬胀(zhàng)肿胀蹈(dǎo)舞蹈翩(piān)翩翩起舞四、多音字挨: (āi)挨着佛:(fú)仿佛(ái)挨打(fó)佛祖五、近义词清香--芳香赶紧--赶快破裂--分裂姿势--姿态仿佛--好像雪白--洁白六、反义词展开--收拢饱胀--干瘪破裂--完整乌黑--雪白停止--继续七、词语搭配(雪白)的衣裳 (碧绿)的大圆盘 (饱胀)的花骨朵儿(嫩黄色)的小莲蓬 (挨挨挤挤)的荷叶八、形近字组词瓣(花瓣) 仿(仿佛) 胀(肿胀) 蹈(舞蹈)辨(辨认) 方(方向) 张(张开) 滔(滔滔不绝)九、同音字组词蓬(莲蓬) 止(停止)篷(帐篷) 趾(脚趾)十、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挤在一起。
十一、课文中心思想本文描绘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作者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十二、课文重点1.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①颜色鲜艳,荷叶碧绿,荷花洁白,小莲蓬嫩黄。
②荷叶繁盛,挨挨挤挤,像一个大圆盘。
③荷花形态多样,有才展开两三瓣的,有全开的,还有是花骨朵儿的。
④荷花姿态各异,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荷花》课文原文作者:叶圣陶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赏析: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写的。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
这里的“一……就……”说明荷花的香味传得很远。
第二、三自然段讲看荷花。
课文先介绍了荷叶的样子。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旺盛。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荷叶的颜色、样子。
接着介绍白荷花的千姿百态,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排比句分别描绘了荷花刚开时、全开时、未开时的样子。
可以想象得出:满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态,该有多么迷人啊!“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
三年级语文下册-3《荷花》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辨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清香飘然,清新脱俗,高贵盛开的美丽情境,以及“我”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与荷花融合为一体的奇妙想象。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作者通过丰宫的想象力,用朴实简洁的语言写描写了一池荷花的姿态万千,色彩明丽,展现了一幅清新雅致、高贵脱俗、生机勃勃的池中荷花的画卷,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享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由"清香"引出"看荷花";第二、三自然通过描写荷花生长的优典姿态,美得看似一幅活的画;第四、五个自然段写通过自己观赏荷花时的美妙想象和感受,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入了文章中,把自已想象成了池增中的一朵荷花,翩翩起舞,随风飘动,展现动态美;荷花的优美姿态,供人观赏,又是一番亭亭玉立的静态美,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
二、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让学生读中理解,读出感受,并创设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敢想敢说。
四、说学情(一)、学生学习基础分析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西或诗申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的读文章想画西训练冀定了基础。
(二)、学生学习困难点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必要时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三)、学生身心特征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同时需要发挥三年级学生形象思准较发达的特点,要充分发展其形象思维能力,进行美的教育。
荷花课文三年级下册背诵内容
《荷花》这篇课文需要背诵的是第2-4自然段,具体内容如下: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荷花池的美丽景象和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通过背诵这段文字,学生可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优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语文荷花课文原文
《荷花》是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原文如下:
夏天的早晨,一轮红日升起来,把天空染得通红。
荷塘里的荷花也快要开了,它们的花苞鼓鼓的,好像要急于开放。
荷叶高高地挺立在水面上,好像绿色的小船。
过了几天,荷花真的开放了。
它们有的红,有的粉红,有的白,有的黄。
有的花瓣密密层层地盖在一起,了不起。
荷花在挑选着她们的朋友,看着谁开得漂亮,就来向那人问好。
可是第二天,她就把那个伴侣儿又丢了,却去向花朵那边瞧。
有的开得很高兴,反而变得孤寂。
有的两朵并在一起,结果在那天成个双胞胎。
有的花朵犹疑着不开,害着大家看着她们。
在一天的傍晚,荷花在水上停着。
月亮冉冉地升起了,洞亮了水塘。
可是这时候的荷花却是又美又梦幻。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荷花的生长过程和她们的美丽姿态,也表达了荷花的情感和执着。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坚毅,也可以学到关于植物的知识。
3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挨近ái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3荷花.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两个的词语.1.花骨.朵骨.头骨.气 2.挨挨..挤挤挨.着挨.打二、小小书法家.Lián peng qīng tíng bǎo zhàng piān piān qǐwǔ()()() ()三、比一比,组词.稻()仿()裳()胀()蹈()纺()常()帐()四、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一片()一朵()一幅()嫩黄的()碧绿的()雪白的()五、给“冒”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辨析一字多义的方法:1.充分了解几个义项;2.采用排除法先选择没有歧义的义项;3.把义项带入句中去读,看是否通顺.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充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买药时谨防假冒..()3.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4.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六、按要求写句子.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一……就……”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下面都是描写荷花的句子,我能根据句子意思连词语.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含苞待放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千姿百态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第一段第三句中的画家是指().A.绘画人员B.园丁C.大自然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是说().A.“我”就是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B.“我”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C.面对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好像自己也变成了荷花.3.“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A.小鱼的话还没说完.B.还有许多的想象.C.突然醒来.九、课外阅读.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的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黑,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上织成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得错落有致.1.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画出.2.山茶花都有哪些颜色?请你用“”画出.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茶花的?请你选择正确答案()A.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B.白、墨、粉红三个方面.C.白、墨、粉红、单瓣、重瓣、六角形、八角形几个方面来写的.4.从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作者对山茶花怀着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3荷花一、1.花骨朵 2.挨打二、莲蓬蜻蜓饱胀翩翩起舞三、水稻舞蹈仿佛纺织衣裳经常膨胀蚊帐四、花瓣儿荷花画莲蓬大圆盘衣裳五、1.① 2.③ 3.② 4.②六、1.一到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就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2.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七、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八、1.C 2.C 3.B九、1.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2.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3.A4.喜爱和赞美.。
3 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 挨近ái 挨冻佛 fó佛教 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
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
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
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
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
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
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荷花》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课文,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原文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3、完成练习册。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荷花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教学准备:挂图、卡片、文字投影、课文录音、媒件展示图画。
教学内容: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朗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用自己的话论一论。
①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读一读,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何叶什么特点。
多色形②比较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3、出示挂图。
感受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并结合展开、露出、饱胀、破裂等词语,理解荷花的勃勃生机。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荷花》知识点+图文讲解课文预习1.朗读①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读了( )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②边读边在课文中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画上“?”。
2.概括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情感。
3.认写①读词语,不会读的在旁边做上标记。
花瓣儿莲蓬花骨朵儿饱胀破裂姿势仿佛舞蹈翩翩起舞②认生字,给下面加红色的字注上拼音。
挨挨挤挤随风飘动停止4.理解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香一( ) 赶紧一( )姿势一( ) 如果一( )仿佛一( ) 挨挨挤挤一( )2.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5资料搜集荷花的图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6.质疑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下来吧。
知识点我会写:瓣(bàn)花瓣蒜瓣瓣膜蓬(péng)蓬松莲蓬蓬乱胀(zhàng)膨胀肿胀饱胀裂(liè)分裂破裂决裂姿(zī)姿态姿势舞姿丰姿势(shì)姿势趁势水势流势仿(fǎng)仿造摹仿模仿仿佛佛(fó)佛像(fú)仿佛随(suí)跟随随后随便随意蹈(dǎo)舞蹈蹈海止(zhǐ)停止阻止止境岂止必会词语: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瓣、莲蓬、花骨朵儿、破裂、姿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仿佛、随风、飘动、舞蹈、停止多音字:挨āi(挨近)ái (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骨gǔ(骨头)gū(花骨朵)近义词:清香—芳香赶紧—赶快好像—仿佛如果—假如挨挨挤挤—摩肩接踵反义词:展开—合拢破裂—完整停止—开始快乐—悲伤粗心—仔细理解词语: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词语搭配一(阵)清香一(个个)大圆盘两三(片)花瓣儿一大(幅)画一(朵)荷花一(池)荷花一(阵)微风(碧绿)的大圆盘(雪白)的衣震词语拓展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挨挨挤挤人头攒动人山人海座无虚席水泄不通济济一堂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摩肩接踵AABC式的词语翩翩起舞井井有条频频点头念念不忘滔滔不绝历历在目欣欣向荣亭亭玉立描写荷花的古诗词1.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3 荷花【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描绘的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段落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荷花的角度,展开想象,感受荷花姿态。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有感染力。
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的词语,比如“白荷花、嫩黄色、大圆盘”使荷花变得具体而有生命力;想象自己变成荷花随风摇曳的情景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关注教材: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关注结构:课文思路非常清晰。
按照看荷花的顺序,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展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
◇第一自然段: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
◇第四、五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
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1.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3荷花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
背诵第2~4自然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4.能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生字都是形声字,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如,“翩”的声旁是“扁”,表音,形旁是“羽”,表义。
“蓬”与“篷”非常容易混淆,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
可以出示莲蓬的图片,帮助学生弄明白莲蓬的意义,又因为荷花是草本植物,所以“蓬”的上半部分是“艹”;“帐篷”的“篷”指用竹木等制成的遮蔽风雨的设备,所以上半部分是“”。
“挨”是多音字,这里读āi,表示紧靠或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如“挨挨挤挤、挨门挨户”;表示遭受、困难地度过或者拖延时间的意思时,读ái,如“挨打、挨过去”。
可以结合语境巩固多音字“骨”,“骨”在“花骨朵儿、骨碌”等词语中读ɡū,在“骨头、骨干”中读ɡǔ。
“蓬、胀”是后鼻音;“莲蓬”一词中的“蓬”读轻声;“胀、势”是翘舌音。
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上下、左右、左中右和独体四种结构,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字形结构归类,再发现某一类字的书写规律。
重点指导写好“瓣”字,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得紧凑,还要注意各部分的避让和笔画的穿插。
“蓬”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随”和“蹈”的笔顺容易写错,教学时要注意巡视指导,随时纠错。
朗读指导本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把荷花的优美姿态表现出来。
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课堂笔记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挨(āi):靠近。
如“挨挨挤挤”,形容荷叶长得很茂密,相互靠近。
- 蓬(péng):蓬松,“莲蓬”是荷花的果实。
- 胀(zhàng):膨胀,文中形容荷花饱胀的样子。
- 翩(piān):轻快地飞。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文中用来形容荷花像在跳舞。
- 蹈(dǎo):舞蹈。
- 昨(zuó):昨天。
2. 会写的字。
- 瓣(bàn):花瓣。
注意书写顺序,中间是“瓜”字,不是“爪”。
- 蓬(péng):结构为上下结构。
上面是“艹”,下面是“逢”。
- 胀(zhàng):左右结构,左边是“月”,右边是“长”。
- 裂(liè):破裂。
书写时注意上半部分的笔画。
- 姿(zī):姿态。
“女”字作偏旁时横要变成提。
- 势(shì):姿势、势力。
- 仿(fǎng):仿佛。
- 佛(fú):仿佛,这里的“佛”读轻声。
- 随(suí):跟随。
- 蹈(dǎo):注意右半部分的笔画顺序。
- 止(zhǐ):停止。
二、词语理解。
1. 清香:清淡的香气。
文中荷花散发出的是一种淡淡的、清新的香气。
2. 挨挨挤挤:形容人、物很多,紧紧挨在一起。
文中用来描写荷叶生长得很茂密的样子。
3. 碧绿:青绿色。
形容荷叶的颜色鲜艳、充满生机。
4. 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5. 饱胀:饱满鼓胀。
文中用来形容荷花快要开放时的状态,像吃饱了饭一样鼓鼓的。
6. 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
这里指荷花花瓣即将展开时的状态。
7.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文中描写荷花有着各种各样优美的姿势。
8.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把荷花在风中摇动的样子比作人在跳舞,非常生动形象。
三、句子解析。
1.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赏析: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形状是又大又圆的。
《荷花》课后生字组词
1.荷:荷花、荷塘、荷叶、荷包
2.挨:挨着、挨近、挨家挨户、挨骂
3.蓬:蓬松、蓬乱、莲蓬、蓬勃
4.胀:膨胀、肿胀、热胀冷缩、胀大
5.仿:仿佛、仿照、仿写、仿真
6.佛:仿佛、佛像、佛堂、佛学
7.裳:衣裳、霓裳、红裳、青裳
8.翩:翩翩起舞、翩然、翩飞、翩跹
9.舞:舞蹈、舞姿、舞曲、舞会
10.蹈:舞蹈、蹈海、蹈袭、蹈足
11.止:停止、止步、制止、静止
这些生字组词是基于课文《荷花》中的生字以及常见的词语搭配而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学习,并拓展词汇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