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g+Cl-,B
思路分析 AgCl为正极材料,得电子生成Ag和Cl-,正极附近溶液中c(Cl-)逐渐增大,负极周围
Mg2+浓度逐渐增大,故Cl-向负极移动,Mg2+向正极移动。 关联知识 Mg可以和热水缓慢反应生成Mg(OH)2和H2。
4.(2015课标Ⅰ,11,6分,0.588)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错误的是 (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 6CO2+6H2O
答案 A 根据微生物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可知:C6H12O6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 为C6H12O6-24e-+6H2O 6CO2↑+24H+;O2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6O2+24e-+
O4 向负极移动 A.放电时,Cl
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e-
2 2C +C O3
Na
答案 D 本题考查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放电时,负极反应为:4Na-4e- 3CO2+4e-
2 O3 反,B正确;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C +C-4e-
原电池 — —负极 ; 电解池 — —阳极
3.原电池充电时:正极接电源正极,电池正极变阳极。 解题关键 充电时: 阳极:4OH--4e- 2H2O+O2↑ 2Zn+8OH )2 阴极:2Zn(OH 4 +4e
)2 总反应:2Zn(OH 4
2Zn+2H2O+O2↑+4OH-
6.(2017课标Ⅲ,11,6分)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 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极流向正极,即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锂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错误;C项,充电时,电解质溶
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区迁移,即Li+向锂电极区迁移,错误;D项,充电时,Li+在阴极区得到电子生 成Li,阳极区生成O2,即电池总反应为Li2O2-x 方法技巧 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 ①可充电电池中,放电过程用原电池原理分析,充电过程用电解原理分析;②分析电化学问题 时,先判断出电极,然后根据工作原理分析。 2Li+(1- )O2↑,正确。
4Na+,正极反应为
2 2 O O3 O3 C+2C ;Na+移向正极,C 、Cl 4 移向负极,A、C正确;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相
3CO2↑,D错误。
规律总结 二次电池充、放电的电极判断
二次电池充电时,“正接正、负接负”;放电时的正极为充电时的阳极;放电时的负极为充电时
的阴极。
2.(2018课标Ⅲ,11,6分)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 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Li2O2-x
x )O ↑ 2Li+(1- 2 2
答案 D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综合运用。A项,依据题意和可充电电池装置图 判断出,放电时锂电极作负极,多孔碳材料电极作正极,错误;B项,在原电池中,外电路电子由负
x 2
3.(2016课标Ⅱ,11,6分)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
A.负极反应式为Mg-2e-
B.正极反应式为Ag++e-
Mg2+
Ag Mg(OH)2+H2↑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
答案 B Mg-AgCl电池中,Mg为负极,AgCl为正极,故正极反应式应为AgCl+e- 项错误。
高考化学Biblioteka (课标Ⅱ专用)专题十一 电化学
五年高考
考点一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018课标Ⅱ,12,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 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3CO2+4Na 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24H+
12H2O。负极有CO2生成,A项错误;B项,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正确;C项,质
6CO2+6H2O,正
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正确;D项,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 确。 规律方法 微生物电池也是燃料电池的一种,其实质还是氧化还原反应。
5.(2016课标Ⅲ,11,6分)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
(
)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 3Li2S4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
)2 2Zn(OH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
Zn(OH )2 4
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
)2 答案 C 充电时为电解池,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发生的反应为2Zn(OH 4
2Zn+
O2↑+4OH-+2H2O,电解质溶液中c(OH-)增大,故A项、B项均错误;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
)2 Zn(OH 4 ,故C项正确;每消耗1 mol O2电路中通过4 mol电子,故D项错误。
规律方法 1. 2.失电子
原电池 : 阳离子移向正极 ; 电解池 : 阳离子移向阴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