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5 光的色散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
第5节光的色散【2022年版课标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色散现象和色光的混合。
难点:色光的三原色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教法:实验探究与讲授相结合学法:自学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教师:强光手电筒、三棱镜、白色硬纸板、红色透明玻璃纸、绿色透明玻璃纸、蓝色透明玻璃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早晨日出时的朝霞现象,雨过天晴出现彩虹现象,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你有没有想过朝霞和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附:彩虹图片)学生活动:思考、猜想、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进而引入本节课题《光的色散》。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色散现象:教师活动:教师演示实验——将一束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后,调整角度,将光谱呈现在白色硬纸板上。
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看到的现象,并且用语言描述看到的现象。
学生活动: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师概括: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
请同学们把看到的现象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画出光的色散图,展示画出的图形,说明有几种色光。
教师活动:概括学生的描述,白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我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之为光谱(可见光)。
利用PPT展示色散现象及光谱。
学生观看PPT及课本光谱图,提醒学生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哪些知识?(色散情景图片及光谱图)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说明获得的信息。
教师概括总结:1.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即白光是复色光。
2.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
实验中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3.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称为单色光。
学生活动:梳理知识点,记忆。
(二)色光的混合教师活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白光是复色光,可以分解,进一步提出问题:色散现象有什么应用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色光的混合部分,了解色散现象的生活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色散现象;2.掌握光经过棱镜色散的原理;3.了解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折射和反射。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光源、纸板、棱镜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实验图片,在一定条件下,光通过棱镜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
步骤二:讲解光的色散现象(10分钟)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了解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初步认识。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步骤三:观察光的色散实验(15分钟)实验操作: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具备光源和棱镜的实验装置; 2. 教师调整光源位置和棱镜角度,使光通过棱镜后发生色散;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讨论与解释: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讨论光经过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四:探究光的色散原理(20分钟)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用白色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光在不同折射角度下的色散规律。
学生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光在不同材料中的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实际应用(10分钟)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小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更多应用。
五、板书设计光的色散- 定义: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棱镜后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 形成彩虹等现象实验装置:光源、棱镜实验现象:光经棱镜后出现色散现象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白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光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色散原理和讲解实际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4.5光的色散教案7篇4.5光的色散教案篇1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初步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他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物体的颜色。
2、难点:色光的混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学生光源,三棱镜,红玻璃片,蓝玻璃片五、教材分析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
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六、教法思考本节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
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七、教学设计(一)新课引入温故知新:光的折射的两道习题。
导入: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
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
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
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名
师
优
秀
教
案
执教者:xx
时间:20xx年光的色散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
目标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
(2)知道光的三原色。
(3)知道物体的颜色成因。
(4)初步学会观察与光的色散有关的实验现象。
能力
目标
(1)经历把白光分解为各种色光的实验探究。
(2)感受色光混合的实验过程。
(3)经历研究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过程。
情感
目标
(1)体验色散的各种事实,了解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体验研究“白光分解”、“色光混合”和“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成因”的
实验过程,萌发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物理学习的兴趣,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重
点
难
点
(1)重点:白光的色散、三原色光。
(2)难点:色散的原因。
器材
演示用:强平行光源、三棱镜、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等。
自制模拟演示PPT幻灯片。
学生用:手电筒、装有水的圆形烧瓶、三棱镜、玻璃砖、彩色透明纸、三色陀螺、计算机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图
复备标注
启动课堂一
引
入
新
课
一、导入: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flash动画,提
出问题“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光
的色散”。
学生:可能的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摘选)
1.彩虹是七色的,很美,但我不知道它是怎
样形成的?
2.彩虹为什么会消失呢?
3.画画的时候,也有很多颜色的颜料,可以
用它来描绘“彩虹”,那么颜料和光有联系吗?
师:大家的发现非常好,让我们先来再现“雨后
彩虹”,
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呢?
学生思考
讨论回答温故知
新
创设情
境
激励学
生
提高学
生的动
手操作
的能力
进行探究二、探究光的色散
1.研讨与发现
方案一:用一块三棱镜对着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作光
屏,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几种颜色的光。
方案二:在盘子里装上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太阳光照
射在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上,观察墙壁上反射光的颜色。
方案三:将水含于口中,对着太阳光喷成雾状,可以观察到短
暂的彩虹。
方案四:透过喷泉喷洒的雾状小水珠,也可以观察到彩虹。
师: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你所观察
到的现象。
2.实验与发现
色光的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师: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的。
那么要得到其中的任意一种色光,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学生在这个环
节,通过相互讨
论,提出切实可
行的方案。
学生观看演示
实验
(分组到前面
观看,效果好)
讨论后回答:传
播方向要发生
改变
通过实验,学
生发现
太阳光
可以被
分解成
各种颜
色的光,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培养
学生
归纳
总结
的能
力
类比
的方
法
培养
学生
的参
与意
识
进行探究三、探究色光的混合
1.实验与发现
学生:用手中的放大镜,
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上的
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
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
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
红、绿、蓝三色光条合成
的。
(此实验可以安排课
前学生在家中完成)
师:人们发现,红、绿、蓝三色
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因此把红、
绿、蓝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2.探究与发现
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透明胶
片挡在两只手电筒前面,观察它们射
出的光在白墙或白纸上重叠部分的颜色。
师:设计表格,并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中。
表(一)
红光绿光蓝光
红光红光
绿光绿光
蓝光蓝光
四、探究颜料的混合
师:颜料的混合与色光的混合后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学生:将手中的颜料按相同的比例在调色板上混合,并设计表
格,记录发现。
表(二)
品红黄色蓝色
品红品红
黄色黄色
蓝色蓝色
师:学习了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你有哪些收获呢?
培养
学生
归纳
总结
的能
力
培养
学生
分析
问题
的能
力
活动:物体的颜色
观察现象: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图片或周围的景物,再换用其它颜色的玻璃纸进行观察。
提出问题:你所看到的还是原来的颜色吗?
猜想:当白光通过红色(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验证猜想:①、请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蒙在电筒上,并照射到屏幕上,观察所看到的颜色。
②、请把红、绿、蓝任意色两种色光混合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区域是什么颜色?把观察结果填入表格中。
结论:
小结与拓展学生刚接触到光学知识,兴趣和热情都非常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去自制彩色陀螺实
验。
制作方法如下: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满红、绿、蓝三种颜色,颜色要尽量浓
一些并纯正。
沿半径切开一个槽,把三个圆盘沿着槽口交错地插在一起,套在陀螺上,
露出红、绿、蓝三个扇形面积,陀螺质量要大些,可保证在较长时间内高速转动,分
别拨动圆盘,调节三个扇形面积的大小,即改变三种颜色的比例,反复试验,便可以
看到多种颜色。
让学生亲手去做一做,并记录下实验结果,作为相互交流的素材。
学生归纳
课堂小结、归
纳重点、
探
究作业1、回顾本章所学,自己整理知识体系。
2、预习下节内容。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教案
谢谢你.....................................
使用本文档删除后面的即可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
优秀教案课件文档服务需求,
为大家节约时间
文档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