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7
12条尊师礼仪内容尊师礼仪是指对教师的尊重和礼貌的表达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品德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12条尊师礼仪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尊师礼仪观念。
1. 尊称教师:学生应使用尊称称呼教师,如老师、先生、女士,以显示对教师的尊重。
2. 注意言辞: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要注意措辞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或冒犯性的语言,保持文明礼貌。
3. 遵守课堂规则:学生应遵守教师制定的课堂纪律,如不迟到、不早退、不说闲话、不打扰他人等,以维护良好的学习氛围。
4. 主动回答问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展示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成果,表达对教师教学的关注和尊重。
5. 遵循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时,要认真听从教师的安排和要求,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不擅自行动或违反规定。
6. 尊重教师专业知识:学生应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不轻易质疑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观点,展示学习者的谦虚和敬畏之心。
7. 不打扰教师工作:学生在课堂外遇到教师时,应尊重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空间,不打扰教师的工作和休息。
8. 谢绝教师礼物:学生不应主动送礼物给教师,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利益关系。
9. 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学生应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不随意抄袭或剽窃他人的作品,展示学习者的诚实和独立思考能力。
10. 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学生应向教师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如遇到困难或问题,积极请教教师,展示学习者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11. 爱护教师设施和教材:学生应爱护教师的教学设施和教材,不随意涂画或损坏,共同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12. 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学生应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不擅自打听教师的私事,以维护教师的个人尊严和权益。
尊师礼仪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学生应时刻保持尊师礼仪的意识,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形成。
古代尊师礼仪
1. 拜师礼:学生首先要向教师行拜师礼,以示尊敬和诚心求学的态度。
在拜师礼上,学生要向教师献上束脩六礼,包括芹菜、桂圆等物品,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2. 课堂礼仪:在课堂上,学生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在教师讲解时,学生要适时回应,对教师的教诲要表示感激。
下课时,学生要起立向教师致谢。
3. 尊称和敬语:学生在与教师交流时,要用尊称和敬语,如“先生”、“夫子”等,以示尊敬和谦虚。
同时,学生还要注意言行举止,做到文明礼貌、谦虚谨慎。
4. 礼物馈赠:在古代,学生有时会向教师赠送礼物,以表达感激之情。
这些礼物可以是书籍、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是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
礼物的价值并不在于其价格,而在于学生的心意和感激之情。
5. 遵守师训:学生要遵守教师的教诲和指导,认真学习、努力实践。
同时,学生还要将教师的教诲铭记在心,传承下去。
有关尊师的的名言有关尊师的的名言11.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2.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3.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4.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5.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6.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7.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出自《孝经。
天子章》8.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0.古之学者必有师。
11.疾学在于尊师。
12.君子隆师而亲友。
1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14.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15.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16.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17.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18.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1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20.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有关尊师的的名言21、师以质疑,友以折疑。
师友者,学问之资也。
——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2、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冯学峰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4、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6、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7、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8、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
——郭小川9、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1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佚名11、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关于尊师重教的典故1、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营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教师节主题:历史上的尊师故事。
2、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张良拜师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并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尊师重教标语
1、尊师重教,让教育之花绽放。
2、尊师贵德,求知之路永不止步。
3、尊师敬业,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4、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须尊师重教立志前行。
5、任重而道远,尊师重教切勿放松。
6、尊重师长,学习不气馁。
7、教育兴国,尊师重教是关键。
8、从尊重师长做起,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9、学习不止步,尊师常相伴。
10、教育使人进步,尊师敬业是其中之要。
11、学习不止步,尊师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12、不忘初心,始终尊师重教。
13、知爱生命,尊师、敬业、教育。
14、知己知彼,方能尊师重教赢得胜利。
15、勤奋学习,恭敬师长,尊师重教铸就未来。
16、伟大的教师,用尽毕生精力,怎能不尊重、不仰慕、不感恩。
17、重教育之根,尊教育之人。
18、尊师重教,走向知识的海洋。
19、尊师重教,从小做起,培养优秀公民。
20、尊师敬业,造福社会,创造辉煌。
21、学习不怕费心,尊敬师长,心存感激。
22、勤奋学习,尊师爱校,共建和谐校园。
23、尊师重教,让教育与时间同行。
24、教育不休,尊师敬业,成就未来。
25、良师益友,共建美满成长的舞台。
26、尊师重教,让阳光普照学生心田。
27、从尊重师长做起,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
28、勇攀知识的高峰,尊重师长情谊深。
29、尊师重教,造就千古奇才。
30、爱护生命,尊师重教,才是成才之道。
《尊师》原文及翻译《尊师》原文及翻译“尊师”的词义是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称。
道教一般称老师为师尊,民间百姓称别人的师父为尊师。
尊师还指旧时对道士的敬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尊师》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尊师原文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师范蠡、大夫种。
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
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
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1】,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
段干木,晋国之大驵【2】也,学于子夏。
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
索卢参,东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
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
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
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
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3】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尊师》)注释:【1】子张、颜涿聚、段干木、高何、县子石、索卢参、禽滑黎等,皆为古人名。
【2】驵(zǎng),市场经纪人。
【3】齿:排列。
尊师翻译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大夫文种为师。
尊师礼仪演讲稿(7篇)尊师礼仪演讲稿(精选7篇)尊师礼仪演讲稿篇1尊敬的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尊师重孝礼仪(问候、称谓礼仪)1、见到老师主动问“老师好”,见到来宾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客人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靠右行,给老师让行。
3、上课,迟到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上课发言时,应立正站直,目光正视老师。
4、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并要注意场合。
6、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态度端正。
7、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8、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9、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
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
10、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
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11、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2、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紧急情况除外)。
13、父母长时间外出,要经常以电话、短信或写信的方式向父母汇报近期学习生活情况。
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态度谦和不任性。
14、对长辈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15、未经父母允许不得晚归、远出以及无故在外过夜。
16、长辈休息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
长辈身体不适,要勤问候,多体贴。
17、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喧哗,不与长辈抢节目频道。
同学们,听了这么多的尊师重孝礼仪,你们学到了吗?今天我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尊师礼仪演讲稿篇2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生活道德,从尊师做起。
犹记得前一次校长的发言让我感触颇深,的确,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并非是被规章制度与各项条例所死死扼制出的,而是要靠同学的一种自觉性。
尊师敬师的句子
1.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师重道,乃中华之美德。
"
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敬之犹恐不及。
"
3. "敬爱的老师,您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滋润我心田,您的严谨治学,是我人生的灯塔。
"
4. "饮水思源,铭记师恩。
您以人格魅力引领我前行,您的教诲如璀璨星辰,照亮我求知的道路。
"
5. "尊师重教,敬畏知识,是人生道路不可或缺的基石,向所有的良师致以崇高敬意。
"
6.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尊敬的老师,您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我将永志不忘。
"
7.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敬师,即是尊重知识,更是尊重那份用心育人的付出与坚守。
"。
尊师礼仪(5篇)尊师礼仪(通用5篇)尊师礼仪篇1据《礼记文王世子》等古籍记载,这种祭仪早在周代就有了,王都及诸侯国的新学校落成后,以及每年春天贵族子弟入学时,都要采集野菜献祭先圣先师,称为“释菜”或“释采”。
《礼记月令》记:“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郑玄注:“将舞,必释菜于先师以礼之。
”又说明当时举行释菜仪式时,连天子也要亲率公卿和诸侯大臣前往观礼,重视的程度非同一般。
释菜之礼在流传过程中,世人对此仪式的源起又有新的解说,大致内容是,孔子率学生周游列国,一度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依然讲颂弦歌不衰。
学生们背后发牢骚,之路说:“如此可谓穷矣”,子贡说:“君子之无耻也,若此乎?”惟有颜回照样认真听课,又采集芹、藻、茆、蘩之类的水生野菜,煮成菜羹,给老师充饥,还驳斥子贡说:老师有道而不能行,是那些当国者的耻辱,怎么能说老师“无耻”呢?孔子表扬颜回说的对,再针对子路“可谓穷矣”的谬论,又讲了一番“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的大道理,主题是,真正的君子,应该以是否拥有理想抱负等精神财富来衡量穷与通,处境越坏,越要“内省而不疚于道”。
同时也婉转地批评了子路等人不该以处境顺逆来判断穷通,更不该因此放弃对老师的信仰与追随。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表示了对“吾道”终将行于天下的信心,也是对颜回中心诚意的赞赏(《风俗通义》卷七)。
子路、子贡等人唯唯受教,从此明白了尊师的'根本意义在于重教的真谛,只要老师未穷于道,哪怕他处境再艰难,做学生的都应该始终尊敬不怠;像颜回这样,即便是弄一些野菜来,也足以表示尊师重道的一片心意啊。
其后,大家老老实实地听孔子传道授业,并采择野菜供老师充饥,知道楚国派出营救人员把他们接走。
数年后,孔子带领学生返回鲁国,一直不忘此事,每逢新学年开始时,都要学生先采择野菜供奉,以此养成他们尊师重道的品性。
因为鲁国的学校叫“泮宫”,校内的池塘叫“泮水”,影响所及,后世宫学里的水池也都沿用了“泮池”、“泮水”的名称,学生用于祭祀先师礼仪的野菜,多是从这里采集的。
尊师名言30句1. 关于尊师的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尊师则不伦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荀子·劝学》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
2. 10句关于尊师的名言警句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出自《孝经。
天子章》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君子隆师而亲友。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尊敬老师并和善地对待朋友。
出自“《荀子•修身篇》。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并努力发扬光大。
出自《吕氏春秋》卷四《尊师》。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意思是:重视教育是建国的根本,培养人才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
出自《朱舜水集•劝兴》。
尊师礼仪的内容
尊师礼仪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尊师重敬:学生应该对教师保持尊重的态度,不得对教师进行冒犯、侮辱或抗拒的行为。
2. 恭敬问候:学生应主动向教师问候,如早上进教室时要向教师致以早安,下课后要向教师道别。
3. 立正站立:学生在与教师交谈、接受教育指导或接受表扬、批评时,应站立并保持端正的姿势。
4. 注意礼貌用语:学生应使用礼貌的语言与教师交流,如用尊称称呼教师(如老师、先生、教授等)。
5. 尊师守时:学生要遵守上课时间和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的时间要求,并主动按时完成。
6. 遵守规则:学生应遵守学校和教师制定的课堂纪律和规则,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打闹、不吃东西等。
7. 谢恩报德:学生应对教师的教诲和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如节日或教师生日时送上贺卡、鲜花等。
8. 倾听教诲:学生应认真聆听教师的教导,遵守教师的指导和规范,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尊师礼仪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尊师礼仪的基本要求“尊师”的词义是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对老师的尊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尊师礼仪的基本要求,欢迎借鉴参考。
尊师礼仪基本要求中国有名古话:“师同父母;尊师礼仪;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为学莫重于尊师;(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问”,老师;(4)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5)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6)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尊师礼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古训,代代相传,深入人心。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进士,去拜当时著名学者程颐为师。
他去程家拜见程颐时,正遇上程老先生在闭目养神,坐着小睡。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了。
为了不打搅老师,杨时便恭恭敬敬地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
当他见到杨时冒着雪还站在面前时,很是吃惊。
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没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情,表现出了对老师无限的恭敬之情。
后来,人们用“程门立雪”来表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
学生参加晨会作为深受老师教诲的同学们,理所当然应该热爱和尊敬自己的老师,那么作为西山校园里的中职生不能只将尊师作为,应该落到实处努力做到如下几点:1、无论是在校外或是校内,遇见老师应主动问好。
2、进出校门或是在楼梯上遇见老师时,不要与老师抢道,应该主动给老师让道,让老师先行。
3、看见老师手中拿着许多东西,要主动上前帮忙。
4、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要说“请问”,老师回答后,应说“谢谢”,然后再对老师说“再见”方可离开。
5、老师在与人交谈或做事时,不可随意打断、干扰老师,应站立在一侧,等老师交谈完毕或是做完事后再找老师。
6、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惹老师生气,老师不在时,严格要求自己、管好自己,不让老师担心。
7、珍惜老师的工作及劳动成果,认真完成老师每次布置的各项任务。
尊师原文及翻译
【原文】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zh āng)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
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
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
圣人生于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kuí)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选自《吕氏春秋·劝学》)
【参考译文】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
圣人在的地方,天下就治理好了。
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
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
像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显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
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
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成为圣人之后才会发生。
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
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尊师的含义校训
"尊师"是尊敬、敬重老师的意思,校训通常是学校制定的一种宗旨或口号,旨在引导学生在校园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尊师"作为校训的一部分,体现了对教育者的尊重,强调学生应该恪守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具体而言,"尊师"的校训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尊重老师的权威:学校希望学生尊重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经验,认可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性,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教诲。
2.尊敬老师的人格:不仅仅是尊重老师的职业身份,更包括尊敬老师的个人品质。
学生应当尊重老师的人格、劳动和辛勤付出,理解老师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工作的。
3.遵守学校纪律:尊师的校训通常也包含对学校纪律的遵守,学生应该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违背老师的教导和学校的管理。
4.关爱同学,团结协作:尊师也涉及到对同学的关爱和尊重。
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关爱,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共同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
5.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的进取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体而言,"尊师"的校训旨在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尊崇知识、热爱学习、守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倡导一种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校园文化。
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学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尊师名言30句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
韩愈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3、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4、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5、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6、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8、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出自《孝经。
天子章》9、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10、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1、古之学者必有师。
12、疾学在于尊师。
13、君子隆师而亲友。
1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15、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提倡尊师的名言警句(精选版、16、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
葛洪17、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吕氏春秋》卷四《尊师》18、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19、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20、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21、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
——夸美纽斯22、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斯大林23、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24、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2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26、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
劝学》27、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
关汉卿2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佚名29、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3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唐甄。
学生尊师公约
一、对老师有礼貌。
见到老师主动招呼、问好。
老师家访时,要热情欢迎。
老师离别时,要说“再见”。
递交或接受老师东西时要用双手,表示尊敬。
二、尊重老师的劳动。
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回答老师的提问;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行文清晰,一丝不苟;遵循老师的指导,自觉订正向老师质疑提问。
力争优秀的学习成绩。
三、上下课要集体起立,行注目礼;要发言,先举手;回答老师提问要起立,要讲普通话,声音要响亮。
四、上课因故迟到进教室,有事进入教师办公室时要先喊“报告”,征得老师允许方能人内;平时不进入教师的宿舍。
五、在办公室或者教室与老师谈话要起立,注意倾听,态度谦和。
六、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不给老师起绰号,不模仿老师的声音,不在背后议论老师。
七、协助老师搞好班级工作和教学工作,可采用适当的方式经常善意地提出合理化建议,热情诚恳地帮助老师改进工作,愿与老师说心里话,愿与老师做知心朋友。
八、进出门口、上下楼梯行走窄道相遇,要让老师先行。
九、尊重全校所有的教职工,尊重所有的老师。
尊师的诗句有哪些尊师的诗句有哪些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师的诗句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师的诗句有哪些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4、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6、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
大略》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14、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葛洪15、人不可以不就师矣。
16、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17、事师之犹事父也。
——《劝学》1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19、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20、斯文有传,学者有师。
——苏轼21、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22、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布鲁纳23、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24、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2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劝学》26、疾学在于尊师。
尊重老师的名言尊重老师的名言(精选23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名言吧,名言是对生活、对世界的综合浓缩,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尊重老师的名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尊重老师的名言11、严父+慈母=教师。
2、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我心。
3、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4、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5、老师,祝您教育的学生,人才济济,精英辈出。
6、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7、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
8、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9、老师,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10、父母给了我生命,您给了我智慧,使我得以健康成长。
11、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12、老师,您是海洋,我是贝壳,是您给了我斑斓的色彩。
13、老师,感谢您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我人生的旅途。
14、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15、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
16、阳光普照,园丁心坎春意暖;雨露滋润,桃李枝头蓓蕾红。
17、岁月悄悄溜走,世事变幻,恩师的表率,却常常在我们左右。
18、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19、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20、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
21、您博学多识,像亘古流传的星光大道,引领我们探索科学的密境。
22、您上天下地,像源源不断的汩汩小溪,引领我们飞向浩瀚的宇宙。
23、当年的黑发,如今白几多,走过许多季节,不凋的是爱心的奉献。
24、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
25、我们喜欢您,老师,您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还有一颗和我们相通的心。
26、为孩子,为事业,您献出一赤诚的心,老师,您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
尊师的成语
百世之师、程门立雪、寸草春晖、恩同父母、白首北面、百年树人、百世之师、
立雪程门、恩逾慈母、经师人师、青过于蓝、孺子可教、师道尊严、敬老慈幼、
敬老尊贤、门墙桃李、良师益友、贪贤敬老、万世师表、严师益友、一字之师、
尊师重道、饮水思源、洗耳恭听、传道受业、教无常师、口传心授、能者为师、
青出于蓝、师严道尊、授业解惑、桃李之教、无师自通、学如穿井、学无常师、
言传身教、一字之师、衣钵相传、尊师贵道、尊师重道、名师出高徒、桃李遍天下、桃李满天下、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字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谢谢您,老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感受师生之情,产生热爱老师的共鸣。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体谅老师的良苦用心,学会尊敬师长。
行动目标:教育学生为不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刻苦攻读。
【教学过程】【导入】宣布主题班会开始辛雪冰: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姜依婷: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辛雪冰: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姜依婷: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辛雪冰: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姜依婷: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辛雪冰: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姜依婷: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主持合:老师您好!姜依婷:四(1)班《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看一看”:观看名人图片辛雪冰: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这些人是谁吗?请***说一下。
姜依婷:我们都知道这些名人、伟人。
但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些名人背后的老师。
2、“找一找”:名人和他们老师的小故事。
(尊师重道)辛雪冰:古今中外,就有许许多多伟人,在尊师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哪位同学来讲讲名人名家尊师的故事?(1)毛泽东向老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毛禹珠老师一起用饭,席间热情地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读了故事,我觉得毛主席的精神十分可贵,他深知老师有恩于他,曾经教了他知识与做人的道理,他认为身份并不重要,他心怀感思。
我们也要向毛主席学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曾经给我们提供了帮助的人。
姜依婷:是的,我们应该时刻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2)周恩来向老师赠款。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长张伯岑突患脑塞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白色缎带上写着:“伯岑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
”张伯岑逝世后,总理一直惦记着张家人的生活,1961年国家困难时期,总理给张伯岑夫人送去500元人民币,并嘱咐交际处要加倍关照张夫人和子女。
(3)鲁迅百忙中脱身探望老师。
鲁迅对寿镜吾老师一直很尊敬,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不论多忙,总要抽空去看望寿老先生。
1902年至1909年,鲁迅远涉重洋,东渡日本留学,这8年间,鲁迅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1906年6月,鲁迅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与朱安女士结婚,因时间急促,在绍兴只停留了短暂的4天,但他仍从百忙中脱出身来,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老先生。
辛雪冰:尊重教师也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那些学者、伟人始终都把尊师视为重要品质,我们平时也应该做到尊敬师长。
3、“说一说”:学生讲述自己和老师的故事姜依婷:听了名人和他们老师的小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意义;那我们在座的同学能不能谈谈老师对我们成长的意义的呢?你和老师之间有没有感人的故事?(1)交流从小到大成长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有哪些?(细节)带病上班,刻苦钻研,晚上家访,谈心,爱心。
(教师宽容、尊重、鼓励、帮助、关爱故事)辛雪冰:是的,从幼儿园到初中,我们都感受到过老师对我们的关怀;下面我们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他们收集的有关老师的格言。
(2)教师的形象,歌颂教师格言的收集。
学生A:我搜集的格言是: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氏春秋》这句话的译文是:古代圣明的君主,没有哪一个不尊敬老师的。
华夏文明历久不衰,泱泱大国的气度从何而来,可以说,良好的教育功不可没。
任何朝代也好,任何君王也罢,要想昌盛,留芳千古,尊师重教都是相当重要的方面。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至关重要,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人才,更加要做到尊师重道。
学生B:我搜集的格言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这句话的译文是: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
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对待教你知识、教你做人的人,你一辈子不要忘记他们的恩情,要好好报答他们。
学生C:我搜集的格言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这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老师的工作是如此的重要。
辛雪冰:从同学们收集的格言,我们了解到尊师重道是那么的重要。
那我们对与老师的节日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就考考大家。
4、“考一考”:“教师节”知多少?(1)、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2)、我国是在哪一年确定每年的9月10号为教师节的?----AA 1985 B1992 C 1988 D2002(3)、1986年9月10日的第二个教师节纪念邮票图案由什么构成?-----DA由惹人喜爱的儿童动物卡通画组成B 由孔子像,大成殿,杏坛和孔子墓组成C 由“老师您好”和“老师感谢您”组成D 由堆满鲜花的讲台和黑板组成(4)、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是谁?----AA 孔子B 荀子C 老子D 孟子5、对老师的称谓最广泛流行的敬称——老师最历史悠长的尊称——先生(德高望重)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园丁最纯挚的称谓——春蚕最温馨动人的称谓——蜡烛最生动形象的默称——春雨最具中国特色的称喻——孺子牛最高评价的专称——人梯1、“演一演”:小品《我曾经这样》内容:在课堂上开小差,做自己的事,不认真听讲,下课抄作业。
学生代表发言,看完这个小品,喜欢小品的主人公吗?为什么?在课堂上,老师讲课时,有一个同学没听讲,在做小动作,把一支笔拆了再装上。
当老师让他回答问题时,他连什么问题都不知道。
老师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他回答得一塌糊涂。
这时老师又叫另一个同学回答。
他没听懂,便迫不及待地问同桌,可是这时老师又讲新的重点知识了,他又没听着。
结果老师留的作业他有的不会做。
最后他就抄了别人的作业。
)姜依婷:看完这个小品,请同学们讨论,小品中的主人公这样做对不对?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怎么做?(自由发言)人物:数学老师/学生甲,学生乙地点:教室。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年月日。
(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学生甲低着头把一支笔拆了再装上。
)老师:请学生甲来做一下这题。
学生甲:(愣了一下,站起来)老师在讲哪一题啊?(问同桌)学生乙:30页,第五题。
学生甲:(急急忙忙翻到30页。
)嗯,这一。
老师,我不会。
老师:注意听讲。
请学生丙回答一下。
学生丙:应该是。
老师:很好。
学生甲:刚刚老师讲的题目怎么做啊?我没听懂。
学生乙:老师在讲新知识呢,下课再告诉你。
学生甲:哼。
(继续乱涂乱画)老师:今天的作业是第32页练习12。
下课。
学生们:老师再见。
学生甲:学生丙,你数学作业做好了吗?第5题怎么做啊?我不会。
学生丙:第五题先。
学生甲:这么复杂啊,算了,借我看一下。
学生乙:老师说不能抄作业的,上课自己不听。
学生甲:我没抄啊,我只是借来看看。
(拿过本子,就开始抄起来。
)姜依婷:看完这个小品,请同学们讨论,小品中的主人公这样做对不对?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怎么做?(自由发言)辛雪冰:我们虽然还不够懂事,却感受到了老师的慈爱和伟大。
姜依婷: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让我们真挚地说一声(合):老师,您辛苦了!请欣赏诗歌朗诵。
“诵一诵”:《老师,幸苦了》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是您!老师!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
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是您!老师!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师!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您辛苦了!老师!你们在酷暑严寒中辛勤工作。
您辛苦了!老师!你们把青春无私奉献给我们。
您辛苦了,老师!请接受我们崇高的敬礼!《教师礼赞》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
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5、“谈一谈”:问题一:那些行为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如:顶撞老师。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及时上交。
撒谎,上课睡觉。
经常迟到。
……问题二:作为学生今后应该怎样做才对得住老师?如:好好学习,不迟到。
上课做好笔记。
见到老师问好,多为班级做有意思的事情……要听从老师的教导,不断进步;……辛雪冰:是的。
让我们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化为实际行动吧。
那么请大家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尊师”呢?辛雪冰:大家的建议都非常好。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做到,大家说好不好?6、“说一声”:老师,我想对您说…:辛雪冰:看到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表示呢。
把你们想要说的话大声的说出来吧。
主持甲:感谢冯婧婧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故事。
谁知道这个故事讲了杨适的哪种高贵品德?谁来说说平时你是怎样尊敬老师的?7、教师总结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