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显微镜和望远镜 新课改 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2
5.5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各部分的成像原理。
3、掌握视角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
预习反馈:《学法》课前预习探究展示:学生活动一:阅读教材103页“显微镜”完成下列问题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 _______ ,靠近眼睛的是_______ ,物体通过物镜成_________ 、 ________ 的________ 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________ 、_________ 的_________ 像(相当于_______ )。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側矗距g较上.冃孵距较顛廿晋勒璧运撬的工杆原31囹学生活动二:阅读教材103页“望远镜”完成下列问题2、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我的知识网络图课堂检测: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 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2•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 ____________ 外,以避免 _______ 的干扰.3. _________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 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望远镜的物镜和 目镜由 ___ 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___________ ___ ,目镜 的作用是用来把 ______ .4.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 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 因为平 面镜成 ____ 的像.5•小刚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 5X 和10X 两 种,物镜有10X 和40X 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A. 目镜5X ,物镜10XB. 目镜10X ,物镜10XC. 目镜5X ,物镜40XD. 目镜10X ,物镜40X6.小明取来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分别用一只手握住其中一个来模仿望 远镜,它通过两个透镜看到前面远处木棉树的叶子,如右图所示,调整两 个透镜的距离,直到看的清楚为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靠近眼镜的透镜是物镜, 靠近被观测物的是目镜B. 用望远镜观察远处木棉树的叶子,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C. 两透镜互换后再观察叶子,人看到的像都是放大的D. 目镜能把物镜成的像放大 物镜:成目镜:成 增大视角方法:的 的 像 像物镜:成 的 像目镜:成 的 像■显微镜y 显微镜丿 和望远镜[ 望远镜v 增大视角方法: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2.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了解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导学过程自主学习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_。
_____,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_____。
_____组成。
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____。
_____放大,使原来看不清楚的物体能够被看清楚。
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显微镜问题1:显微镜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结合已学的生物知识可知,常见的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有。
问题2:什么叫目镜,什么叫物镜?的透镜叫目镜,。
问题3:物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那种透镜作用相似?物镜:相当于一个,使物体成像。
问题4: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那种透镜作用相似?目镜:相当于一个,将第一次成的象。
实验1:模拟显微镜先用一个凸透镜(物镜)观察教材上的字,得到放大的像;再用另一个凸透镜(目镜)观察上面看到的像,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总结:显微镜的物镜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的成像特点相似;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的成像特点相似。
经过两次成像,最终观察到的是像。
问题5:怎样把不在视野中央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因为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视野中物体往哪偏,物体实际是往反方向偏,所以,往哪偏就往哪移。
探究活动二望远镜问题1: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分别是什么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的透镜叫物镜。
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问题2:课本中这种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起什么作用,通过望远镜最终看到的像具有什么性质?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目镜相当于一个。
因为物距很大,所以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靠近焦点的缩小很多的实像,虽经目镜放大,最终还是变成了、像。
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知道其结构的共同点,2.大致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工作原理【课前导学】 1、凸透镜成放大像的两种情况:当物体在时,能成当物体在时,能成。
2、用照相机照像时,想让人的像更大一些,应该( )A.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B.加大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C.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使底片向镜头靠近D.减小人与相机的距离,并且加大底片和镜头间的距离3、近视镜片是透镜,它对光线有。
老花镜片是透镜,对光线有。
【课堂导学】 1、视角我们站在一辆大卡车的附近观察它和站在远处观察它,哪一次观察的清楚一些? 看到它的大小一样吗? 但车的大小变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①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②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要想看清物体,就要增大视角,我们可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大它?2、显微镜1)如果我们想看清一些很小或很远的物体,我们通常借助两种神奇的眼镜,你知道它们是谁吗?2)请同学们从所给的器材中任选两个透镜,用它们共同来观察这根非常细的纤维丝,看如何能让它变粗?只有短焦距的透镜靠近物体,长焦距的透镜靠近眼睛,它才能当做一个显微镜来使用,3)靠近物体的透镜能使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靠近眼睛的透镜能使这个实像再次放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交流与合作】总结显微镜成像的原理: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看清楚了很微小的物体,那它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视角的?通过放大物体。
3、望远镜1)可能很多同学都观察过日食,由于日食的出现,在很多地方涌现出了天文热的现象,我们要想观测到遥远的太空,必须借助望远镜,先来认识一些望远镜。
2)请同学们看一下远处的物体,然后用望远镜再看一下。
你看到的像和真实的景物有什么不同?像好象变大了。
3)、请同学们取下目镜,再来观察物镜所成的像,你又发现了什么?像是变小的。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2.了解我们看到的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望远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情景导入】你是否看过木星的照片?你是否想过,若能飞近土星环,那是—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你可能想不到,1600年以前没有任何人看到过木星和土星环。
直到1609年,望远镜发明后才使地球人看见了那些天体。
学习内容:显微镜和望远镜阅读课本P103至P105文字内容,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2.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一、显微镜结合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光路图,小组相互讨论以下问题:(1)显微镜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什么是物镜,什么是目镜?由原理图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短(填“长”或”短”),反光镜是什么镜?它的作用是什么?(2)物体放在了什么地方,经过物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3)物体经过目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二、望远镜结合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光路图,小组相互讨论以下问题:(1)由原理图分析望远镜的的物镜焦距比目镜的焦距长(填“长”或”短”)。
(2)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3)物体经过目镜后成什么像,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相似?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成像特点【展示交流】【精讲点拨】1.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C。
A.②和a B.③和bC.①和c D.b和c2.显微镜放大倍数: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尝试运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中心任务:了解显微镜和望眼镜的工作原理设问导读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有哪些?2、显微镜的物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3、显微镜的目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自我检测一1、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2、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一个平面镜3、科学家在研究“冠状病毒”的时候,使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显微镜的目镜是()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面镜D.凹透镜设问导读二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有哪些?2、望远镜的物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3、望远镜的目镜成什么像?相当于什么光学元件?4、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除了与物体本身大小有关以外,还与什么有关?自我检测二1、“超级月亮”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
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虚像D .靠近眼睛的为目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2、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1L 是物镜,2L 是目镜。
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设问导读三 探索宇宙1、谁首次把望远镜指向天空?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宇宙的知识。
5.5显微镜与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的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2、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的大小与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
视角的大小还与被观测物体距离人眼的有关,离人眼距离越,视角越大。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问题探究,点拨指导】1、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例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
例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达标训练,拓展提升】1、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2、同一个物体离眼睛越近,其视角()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3、某显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目镜的放大倍数是20倍,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0倍B.20倍C.2倍D.200倍。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2.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3.了解视角,知道视角在望远镜中的重要应用.4.了解宇宙的组成.自主预习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2、物体经过物镜成、、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像.3、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
4、物体经过物镜成、、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像.5、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
6、我们的宇宙拥有个星系,太阳系是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8、太阳周围有、、、、、、、八大行星。
合作探究1、展示一台显微镜,帮助学生找到物镜、目镜、反光镜等重要结构.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3、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两个可以紧套的硬纸筒(纸筒的内径与凸透镜的镜片直径相近).将焦距(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焦距(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用胶带分别将两个凸透镜的镜片固定在两个纸筒的一端.选择一较远处的景物,先用眼睛看,再用制作的模型看,调节两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被观察的景物最清楚为止.你会有什么发现。
4、分析下面两图:①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远近不同的同一物体,则A、B、C三处,哪一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说明:同一物体,视角与物体离眼睛的有关.②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同一位置的大树和其旁边的电线杆,则大树、电线杆哪一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说明:同一距离视角与有关。
当堂训练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2.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D.用更大的光圈3.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4.小明同学由远处逐渐走近穿衣镜,他感觉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他的像真的变大了吗?,你这样判断的理由。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像,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八年级物理当堂达标检测一、填空题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观察较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2、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但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从而使所成的像变得更亮;现代天文望远镜都力求把物镜的口径____________(选填“缩小”或“加大”),以便观测到更暗的星。
3、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4、显微镜有___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 __,它的作用相当于__ _.靠近物体的叫__ _它的作用相当于__ 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 _ _ _,它有____个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它能使物体成____、____的____像.5、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二、选择题1.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用焦距f=10cm的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脉时,叶片离放大镜的距离u应为()A.u<10cm B.u=10cm C.10cm<u<20cm D.u>20cm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 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4.下列物体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A.望远镜 B.照相机 C.显微镜 D.近视镜5.反射式望远镜中的凹面镜的作用是()A.成像B.使光会聚C.使光发散D.使光会聚并成像6.凸透镜在生活中有不少的应用,人的眼睛的晶状体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也是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甲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C.乙图中望远镜的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乙图中的望远镜的物镜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7、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A 一次放大作用B 二次放大作用C 三次放大作用D 四次放大作用8.小刚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9、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最贴切的是()A.物体经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成放大倒立的像B.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工作D.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10、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等元件构成,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的焦距很短 B.通过目镜看到放大的实像C.物镜的焦距很短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之和12、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二、学习内容(一)自学与思考1、阅读课本中的“显微镜”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看图5、5-1可知:显微镜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显微镜的目镜是靠近什么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什么透镜?3、物镜是靠近什么的一组透镜。
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什么透镜?4、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什么样的像?它的成像原理和生活中的哪种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同?5、目镜的作用是什么?它与生活中的哪种透镜作用相同?6、从显微镜的成像过程看,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几次放大作用?7、根据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可知:被物镜放大的物体必须放在物镜的什么地方?8、根据凡大惊的成像原理可知:物镜成的像必须在目镜的什么地方?9、看课本图5.5-2,由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可知:被物镜放大的物体是什么?被目镜放大的是什么?(二)自学交流阅读课本中的“望远镜”内容和看图5、5-3和图5、5-4思考以下问题1、望远镜也有目镜和物镜?它们的作用和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相同吗?2、望远镜的目镜作用是什么?望远镜的物镜作用是什么?其中和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是什么镜?3、在望远镜中,物镜成的像在什么地方?这个像应该在目镜的什么地方?4、看到物体的大小与视角有什么关系?5、把望远镜物镜的口径加大后会有什么样的好处?(三)知识拓展自学课本104探索宇宙,思考下列问题:1、第一位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物理学家谁?他还第一次观察到了什么?2、人们用望远镜发现了哪颗行星,为万有定律提供了有力支持?3、出光学望远镜外,人们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还发明了什么望远镜?4、宇宙中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是千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太阳是银河系中千亿个恒星中的一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这说明了什么?5、观察图5.5-7可知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转动的行星有几个轨道?地球在哪个轨道上?6、地球的行星是什么?现在人们发射的卫星是否可以看作是地球的行星?三、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练习与拓展一、填空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4、望远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远大于,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导学流程】目标预设-问题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展示-点拨提升-反馈评价一、学习目标:1、说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说出并记住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重点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二、课前导学——自主学习(10 min):显微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远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1、显微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反光僮是一个________镜,作用________。
(2)作用:观察很小的物体。
(3)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_,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
(2)作用:观察远处的物体。
(3)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
思考:①什么叫视角?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②物镜口径较大的作用。
为什么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
课堂小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区别。
(5min)四、点拨提升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
黑狼口中学导学案§5.5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与原理、目镜和物镜的作用以及成像情况。
2.了解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作用和视角,。
教学重点、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与原理。
二、学前准备引入:手持凸透镜观察书上的文字,在观察窗外的景物,想想只用一个凸透镜有什么不足之处?思考:怎样才能将看到的像放大的更大呢?把景物看得更清楚呢?原来,人眼在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时,分辨本领是有限的。
把物体移近些,可以看得清楚些,借用放大镜可以看得更清楚些,但对于太细微的结构,如生物的细胞,移得再近,用放大镜也是看不清楚的。
看窗外的景物时,只是成倒立的像,并不能看得更清楚。
科学家们用两个凸透镜就把问题解决了。
三、学习过程【学点一】显微镜1.显微镜的构造?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_。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_。
2.显微镜的原理是什么?物体通过______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____成放大的虚像。
所以,物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物距在_________________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的虚像,物距在________之内。
【学点二】望远镜1.望远镜的构造是什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远镜的原理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视角是怎么回事?【学点三】想想做做——望远镜【学点四】探索宇宙自读课文四、小结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成________的像。
望远镜的物镜,物距_________,成_______的像,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普通的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掌握探究实验的过程。
学习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目镜、物镜成像情况。
学习过程备注【小组合作复习】1、完成下列光路图:2、完成下列填空物距 u像的性质像距 v应用u>2fu=2f2f>u>fu<fu=f【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们请阅读课本,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填空:1、显微镜和望远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2、显微镜物镜相当于一个,成的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把这个像再次放大,成的像。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
3、望远镜物镜相当于一个,成的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成的像。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像。
4、我们在看清物体时,物体顶部反射的光线与底部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形成一个夹角,这个角叫做视角,如右图所示。
根据右图所示你认为视角大小与和有关?视角[当堂检测] 日期:整洁:成绩1、使用显微镜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___(放大、缩小)的____像(虚、实);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把第一次放大的____再放大一次。
这样我们就能看清肉眼看不见的物体了。
2、使用望远镜时,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___附近成_____像,而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用来把这个像再次放大。
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_______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________有关4、一架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8”、物镜上标有“10”,该显微镜的扩大倍数是()A、10倍B、8倍C、18倍D、80倍5、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6、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也得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放大的像7、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个小镜可能是()A、凸透镜B、凸面镜C、三棱镜D、凹面镜选做题:(双选)8、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微小物体经过显微镜物镜后所成像的位置在()A、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B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C、目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D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9、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远处的物体经过望远镜物镜后所成像的位置在()A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B物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C目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D目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学习反思】。
五校联片“三自”学习模式_八_年级_物理_学科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________ 编号:________ 审核:
课题: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设置【自研·互动_20_分钟+展示_15_分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当堂训练:
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凹面镜
D、凸透镜
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
3、观测月球等天体时应选用________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时应选用________镜。
4、实验室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到最大倍数,应选择的镜头为()
A、④和⑤
B、②和⑤
C、④和②
D、②和⑥
5、小莉同学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被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侧,为了使被观察的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她应把被观察的物体()
A、向左侧移动
B、向右侧移动
C、向上侧移动
D、向下侧移动
6.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物理学家是意大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