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内容§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统编课时:NO上课时间:月日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重点、难点) 3. 了解视角教学环节预习一、独学:阅读教材第103-—104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 显微镜由两个镜组合,一个叫,另一个叫 ,反光镜的作用是。
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 通过物镜成、、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通过目镜成、、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由两个镜组合,一个叫,另一个叫。
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再通过目镜成、、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增大了视角,从而看清了远处物体。
二、互学:1.阅读教材第104-—105页的内容,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展示三、质疑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与探索丛书》100页典例讲解,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四、点拨1。
小组内相互纠正错题,并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2.教师根据全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反馈五、小结:1.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
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3。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重点】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课前预习: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6.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7.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学习过程: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重点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小贴士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预习巧导航1、课前小练习: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①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成、的像;②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成、的像;③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的像。
2、视角的大小与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
视角的大小还与被观测物体距离人眼的有关,离人眼距离越,视角越大。
3、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能成一个,的像;目镜能成一个,的像。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课堂深探究4、望远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能成一个,的像;目镜能成一个,的像。
由于变大,我们感到像放大了。
知识点一:显微镜请阅读教材P103,并结合图5、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小结:目镜:,原理:;物镜:,原理:;反光镜:注意:显微镜实际上是二个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投影仪,另一个做放大镜。
知识点二:望远镜请阅读教材P103-104,并结合图5、5-3回答问题: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学习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导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____ 。
它的_________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 _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 ,形成物体____像(填像的性质), 但人感觉是立的。
二、导入:用显微镜可以看见很微小的物体,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奥秘呢?是怎么样实现的?三、自主学习知识点1:显著微1、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2、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的物镜成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
显微镜的目镜成像,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
经过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知识二:望远镜一、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的凸透镜叫目镜. 的凸透镜叫物镜。
二、望远镜的原理1.望远镜的物镜成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
望远镜的目镜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2.望远镜所成的像比原来的物体,因为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就变得很大。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目标导学】知识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视角的概念重点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构造和原理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内容。
搞清楚以下知识: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望远镜: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仅与有关,还与有关。
2、显微镜的物镜焦距小,目镜焦距大。
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u<f)成像。
3、显微镜是通过把物体的像来增大视角的。
4、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大,目镜焦距小。
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u >2f),成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望远镜是通过把物体的像来增大视角和把物体的像来增大视角的。
6、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人对物体看的越清晰。
三、【合作探究】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__________,能成一个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能成一个像,经过两次放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例1: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们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2: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B.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例3:小明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逐渐靠近镜子时,由于像相对于他的眼睛所成的视角逐渐,所以产生一种“像在变大”的错觉,其实所成的像的大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预学案设计(无答案)1 / 3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一、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材P103-P106)预学目标 明确目标才能抓住重点哦!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感觉的物体大小与视角的关系。
教材补充 看看你能不能自己学会这些知识吗?视角(了解)【衔接知识】同样的一棵树,我们走近它时和远离它时,你感觉它的高矮一样吗?为什么同样的一棵树我们走近时会感觉高,而远离它时会感觉矮呢?(1)如图甲、乙所示,两个相同的物体距离眼睛远近不同,分别从物体向眼睛引两条光线,可见甲位置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a1大于乙位置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a2,所以人感觉到同样的物体近时大远时小,可见人们感觉到的物体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我们的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而视角的大小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距离眼睛远近相同而大小不同的物体,人们感觉到的大小也不同,是不是也跟视角有关呢?我们同样做出在相同距离、不同大小的物体到眼睛的视角,如图甲、丙所示,可见甲位置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a1小于丙位置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a3,所以人感觉到同样距离处的物体,大的物体感觉大、小的物体感觉小,可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也有关。
(2)我们感觉到物体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的大小:而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的大小以及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难点聚焦①观察物体时,把物体移得离眼睛近一些,可以增大视角,但这种方法是有一定限度的,物体移到近点以后,就不能再用这种方法增大视角了。
还有些物体(例如天体)到眼睛的距离是无法缩短的,也不能用缩短距离的方法来增大视角。
②视角越大,看到的物体越大,但物体并不一定就真的变大了。
如一支铅笔,我们距离它比较远时看到它比较小,当它靠近人眼时,我们看到它好像大了,这只是视觉的一种感觉,铅笔在靠近人眼的过程巾,其本身并没有变大,这只是视角增大的结果。
显微镜和望远镜流程及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和方法一、解读目标 3分钟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各部分的成像原理;3、掌握视角的概念;重点、难点:显微镜与望远镜的原理。
二、夯实基础 12分钟阅读教材103页“显微镜”完成下列问题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经两次成像就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极其微小的物体了。
阅读教材103页“望远镜”完成下列问题2、望远镜是由和两组透镜组成。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用来把物镜成的像。
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的较大,是为了。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近大远小”。
4、说说望远镜在发展历史,茫茫太空当中会有外星人吗?三、能力提升 15分钟1、列表比较显微镜与望远镜(难度:★★★★)四、总结梳理 5分钟成像特点:显微镜与望远镜的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巧记:(霉:实像,宝:虚像)显微镜结构成像特点:显微镜与望远镜成像特点:显微镜结构成像特点:五、过关检测 10分钟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物镜的作用相当于,可以形成一个物体像,目镜的作用则相当于一个,可以把像再放大一次,使人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3、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其目的是()A、会聚更多的光B、成象更明亮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6、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选择以下正确的说法(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7、在生物课上使用显微镜时,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常常采用()A、更换物镜B、更换目镜C、同时更换物镜和目镜D、只要使物镜离观察物体近一些附加题:(难度:★★★★)8、在显微镜的视野左上方有一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A、左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右上方(1)当U>2f时:倒小霉;(2)当U=2f时:等倒霉;(3)当f<U<2f时:倒大霉;(4)当U<f时:正大宝,不倒霉。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复习回顾】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1.当u>2f时,成、的像。
这是工作原理;2.当2f.>u>f时,成、的像。
这是工作原理。
3.当u<f 时,成、的像。
这是工作原理。
【新课学习】【自主学习1】显微镜阅读课本103至104页“显微镜”部分并观察图5.5-1和图A。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结构:显微镜的镜筒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物镜和目镜间距可调整。
实际显微镜结构比较复杂,除了镜筒、目镜、物镜,还有载物台、反光镜等。
反光镜是镜,其作用将光反射会聚到载物片上,增加载物片的亮度。
2.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透过“物镜”后会聚形成、的像/。
显微镜的“物镜”这一成像特点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把像/再放大一次,成、的像/。
经过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自主学习2】视角阅读课本104页第2、第3自然段并观察图5.5-4和图B,了解视角及人眼睛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完成下列问题。
//图3.5-41.视角:物体对眼睛光心所成的张角,叫做(如图5.5-4和图B所示)。
讨论交流:图B中离眼睛远近、大小不相同的AB和CD两个物体,在视觉上大小是什么关系?答:。
2.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眼睛观察到的物体大小与的大小有关。
视角的大小与物体的和物体到眼睛的有关;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就,视觉就越清楚。
【自主学习3】望远镜自学导引:阅读课本103至104页“望远镜”部分,并观察图5.5-3和图C,了解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完成下列问题。
图C图C1.结构:天文望远镜也是有组镜组成,分别叫做和。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目标】1、清楚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大体结构;2、明白显微镜和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明白其工作原理【学习重难点】重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难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自主学习】一、显微镜和望远镜都由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透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镜,靠近被观看物体的透镜叫镜。
二、显微镜和望远镜对照(填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物镜目镜显微镜作用相当于作用相当于望远镜作用相当于作用相当于【合作探讨】◆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镜相当于一个,使近处的被观看物经物镜后成一个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把物镜所成的实像再放大一次。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物镜相当于一个,使远处的被观看物体经和后成一个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把物镜所成的实像放大。
◆视角✧感知物体大小,还与视角有关,物体越大且到眼睛的距离越近,视角,感觉物体越大;反之越小。
◆试探✧综上,你通过目镜看到的像是什么性质的?。
显微镜望远镜【达标检测】一、关于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目镜成实像,物镜成虚像B. 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C. 都成实像D. 都成虚像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别离和以下哪一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A. 投影仪、放大镜B. 照相机、放大镜C. 放大镜、照相机D. 照相机、投影仪3、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小镜子,用来增强进入镜筒的光,若光线较暗,成效最好的是()A. 凹面镜B. 平面镜C. 凸透镜D. 凹面镜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看到较暗的星球B. 咱们看到远去的汽车愈来愈小,是因为它对咱们的视角在慢慢减小C.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D. 显微镜的目镜成缩小的实像五、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比咱们眼睛的瞳孔大的多,如此做的目的是()A. 如此它能够汇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敞亮B. 如此它能够放大视角,使咱们能够看到更广漠的宇宙C. 如此做能够使物镜焦距更长,从而令人看的更远D. 如此做既美观又有气势六、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还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新人教版)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通过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感受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通过观看显微镜的发展及应用前景,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体验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
.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行观测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然审美能力,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进一步形成科学的认识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通过观察望远镜、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能说出其主要结构;.经历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探究活动,能说出望远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成像情况。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玻璃片、水、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放大镜可以使我们看到较小的物体,但是太小的物体像细胞,用放大镜却不能看到。
为了能看到细小的物体,人们制成了显微镜。
为了看清远处的物体,人们又制成了望远镜。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显微镜.作用:用来观察细微物体或物体细微部分。
.基本结构: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
.原理:先用一个接近物体的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接近眼睛的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导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认识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导学方法:分析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显微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远镜的构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1、显微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反光僮是一个________镜,作用________。
(2)作用:观察很小的物体。
(3)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_,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1)基本构造:由两个________镜组合,一个叫________,另一个叫________。
(2)作用:观察远处的物体。
(3)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
思考:①什么叫视角?视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②物镜口径较大的作用。
为什么天文望远镜常用凹面镜作物镜?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确定。
师生讨论回答:说明:物镜和目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叫开普勒望远镜。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区别。
课堂练习:课本P73 1、2课外练习: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中光路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
5.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前复习】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3.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________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答案:1.f<物距<2f2.物距<f3.物距>2f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
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2.观察和调查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3.宇宙的组成。
【基础知识精讲】1.显微镜观察细菌、动植物的组织、金属的结构等细微的物体用放大镜已经不行,要用到放大倍数更多的显微镜.下面我们来说明它的原理.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而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被观察物体放大的实像,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如图中物体AB经物镜成放大实像A′B′,此时A′B′刚好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作为物体,进一步把它放大为虚像.所以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如同放大镜观察物体一般.人眼只能看到0.1 mm左右的细节,光学显微镜可放大物体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们看清物体万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但是要观察物质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分子、原子等,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2.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或天体要用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对着远处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叫做目镜,但是同显微镜相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从很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A′B′,物镜此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实像的位置刚好位于目镜焦点以内,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是从A″B″发出的,这跟放大镜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镜是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实像放大的作用.望远镜的目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这对于观察传来光很弱的遥远的星体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困难,透镜的直径很难大于1 m,所以天文台用的大型望远镜多为反射式的.课本上有一幅模拟图,同学们对应观察思考一下.3.探索宇宙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
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
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
3.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
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________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答案:
1.f<物距<2f
2.物距<f
3.物距>2f
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
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
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2.观察和调查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宇宙的组成。
【基础知识精讲】
1.显微镜
观察细菌、动植物的组织、金属的结构等细微的物体用放大镜已经不行,要用到放大倍数更多的显微镜.下面我们来说明它的原理.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而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被观察物体放大的实像,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如图中物体AB 经物镜成放大实像A′B′,此时A′B′刚好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作为物体,进一步把它放大为虚像.所以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如同放大镜观察物体一般.
人眼只能看到0.1 mm左右的细节,光学显微镜可放大物体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
们看清物体万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但是要观察物质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分子、原子等,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2.望远镜
观察远处的物体或天体要用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对着远处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叫做目镜,但是同显微镜相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
从很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A′B′,物镜此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实像的位置刚好位于目镜焦点以内,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是从A″B″发出的,这跟放大镜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镜是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实像放大的作用.
望远镜的目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这对于观察传来光很弱的遥远的星体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困难,透镜的直径很难大于1 m,所以天文台用的大型望远镜多为反射式的.课本上有一幅模拟图,同学们对应观察思考一下.
3.探索宇宙
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目前,
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地球。
【学习方法指导】
利用创造学中的“组合法”,可以使我们创造发明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本节学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就是两个透镜组合的结果.学会了常用的组合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造力.下面介绍给同学们三种组合方法.
1.内插式组合(主体附加法).
在杯内装入磁体叫磁化杯是这种组合法的运用.
2.辐集式组合法.
以一个物体为中心,其余物体与之组合如同车轮的轮轴与辐条的样子.例如,以杯子为中心.上面加刻度尺可组成量筒,加温度计可组成测温的杯子…
经常运用一些创造法,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我们成为小小发明家.
【拓展训练】
望远镜上的数字
望远镜的筒上,常见7×30,7×35,8×40,10×25,10×50等字样.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呢?
每一组数字中,前一数字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后一数字表示物镜的直径毫米数.例如7×30,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为7倍(也就是用此望远镜看远物觉得是由眼所见大小的7倍),而物镜的直径为30 mm.放大率愈大,看目标就越清晰,但看到的视野就愈狭窄,故有见“一斑”而难窥“全豹”的弊处.物镜的直径越大,进入眼的光线愈多,故能看清楚阴暗的景物.但由于镜筒大了,望远镜就笨重了,携带就不方便.由此可知,购买望远镜先要确定用途,再选择适当的一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