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双龙镇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显微镜和望远镜学习内容§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统编课时:NO上课时间:月日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重点、难点) 3. 了解视角教学环节预习一、独学:阅读教材第103-—104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 显微镜由两个镜组合,一个叫,另一个叫 ,反光镜的作用是。
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_ 通过物镜成、、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通过目镜成、、___像,经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
2.望远镜由两个镜组合,一个叫,另一个叫。
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再通过目镜成、、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增大了视角,从而看清了远处物体。
二、互学:1.阅读教材第104-—105页的内容,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展示三、质疑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与探索丛书》100页典例讲解,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四、点拨1。
小组内相互纠正错题,并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2.教师根据全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反馈五、小结:1.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 2。
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 3。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2、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重点】掌握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课前预习: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5.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6.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7.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学习过程: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靠近眼睛的是,物体通过物镜成、的像(相当于的镜头);物镜成的像经过目镜再成的像(相当于)。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识目标)1、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重点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小贴士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预习巧导航1、课前小练习: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①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时,成、的像;②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成、的像;③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时,成、的像。
2、视角的大小与有关,物体越大,视角越。
视角的大小还与被观测物体距离人眼的有关,离人眼距离越,视角越大。
3、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能成一个,的像;目镜能成一个,的像。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的像。
课堂深探究4、望远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能成一个,的像;目镜能成一个,的像。
由于变大,我们感到像放大了。
知识点一:显微镜请阅读教材P103,并结合图5、5-1显微镜的结构回答问题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都相当于镜,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
2、来自被观察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的像,原理同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能把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了。
3、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镜,镜的焦距较大。
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时,物体通过物镜成一个、的像,然后这个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很微小的物体。
小结:目镜:,原理:;物镜:,原理:;反光镜:注意:显微镜实际上是二个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投影仪,另一个做放大镜。
知识点二:望远镜请阅读教材P103-104,并结合图5、5-3回答问题:1、望远镜有两组组成。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乐于观察试实验。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学习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学习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两个透镜成像原理的。
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导学过程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 ____ 。
它的___________相当于底片;晶状体和 _______ 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 _ ,形成物体____像(填像的性质), 但人感觉是立的。
二、导入:用显微镜可以看见很微小的物体,用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奥秘呢?是怎么样实现的?三、自主学习知识点1:显著微1、显微镜的结构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2、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的物镜成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
显微镜的目镜成像,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普通的。
经过次放大,我们就可以看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如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倍。
知识二:望远镜一、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也有两组凸透镜,的凸透镜叫目镜. 的凸透镜叫物镜。
二、望远镜的原理1.望远镜的物镜成像,道理就像的镜头成像一样。
望远镜的目镜成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2.望远镜所成的像比原来的物体,因为像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就变得很大。
3.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
视角越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越,看物体越清楚。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前复习】
前面我们学了透镜的成像规律.回忆一下做下面的几道题.
1.投影仪是根据透镜成放大实像原理制成,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实像.2.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此时用做放大镜.
3.当物体离凸透镜_______________时,成缩小的实像,此时用途如照相机.
4.某凸透镜焦距10 cm,若用来观察昆虫的绒毛,应将昆虫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投影仪的镜头应放置在__________,用做照相机的镜头应放置于__________.会做上述题目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答案:
1.f<物距<2f
2.物距<f
3.物距>2f
4.小于10 cm,10 cm与20 cm之间,大于20 cm处
好了,下面预读本节课文,试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靠近眼睛的叫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_________.
2.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物镜作用相当于__________的镜头.3.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的镜头,目镜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
4.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
目前,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
5.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天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
【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构造,能说出它们的结构有何共同之处.
2.观察和调查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3.宇宙的组成。
【基础知识精讲】
1.显微镜
观察细菌、动植物的组织、金属的结构等细微的物体用放大镜已经不行,要用到放大倍数更多的显微镜.下面我们来说明它的原理.
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而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被观察物体放大的实像,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如图中物体AB 经物镜成放大实像A′B′,此时A′B′刚好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的作用是把物镜所成放大的实像,作为物体,进一步把它放大为虚像.所以应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如同放大镜观察物体一般.
人眼只能看到0.1 mm左右的细节,光学显微镜可放大物体1000~1500倍左右,可使我
们看清物体万分之一毫米左右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观察能力,但是要观察物质更细微的结构,例如:分子、原子等,光学显微镜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用放大倍数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2.望远镜
观察远处的物体或天体要用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其中对着远处物体的一组叫做物镜,对着眼睛的叫做目镜,但是同显微镜相反,望远镜的物镜焦距较长,目镜焦距较短.
从很远处的物体射来的光线,经过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的地方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A′B′,物镜此时作用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实像的位置刚好位于目镜焦点以内,当我们对着目镜观察时,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是从A″B″发出的,这跟放大镜的成像相同,所以目镜是起到将物镜成的缩小实像放大的作用.
望远镜的目镜越大,进入镜中的光就越多,所成的像就越明亮清晰,这对于观察传来光很弱的遥远的星体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困难,透镜的直径很难大于1 m,所以天文台用的大型望远镜多为反射式的.课本上有一幅模拟图,同学们对应观察思考一下.
3.探索宇宙
1609年,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以确凿的正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目前,
人类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
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太阳周围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绕它运转,在离太阳比较近的第三条轨道上的是地球。
【学习方法指导】
利用创造学中的“组合法”,可以使我们创造发明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本节学习的显微镜和望远镜就是两个透镜组合的结果.学会了常用的组合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造力.下面介绍给同学们三种组合方法.
1.内插式组合(主体附加法).
在杯内装入磁体叫磁化杯是这种组合法的运用.
2.辐集式组合法.
以一个物体为中心,其余物体与之组合如同车轮的轮轴与辐条的样子.例如,以杯子为中心.上面加刻度尺可组成量筒,加温度计可组成测温的杯子…
经常运用一些创造法,可以锻炼我们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我们成为小小发明家.
【拓展训练】
望远镜上的数字
望远镜的筒上,常见7×30,7×35,8×40,10×25,10×50等字样.这些数字表示什么呢?
每一组数字中,前一数字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后一数字表示物镜的直径毫米数.例如7×30,表示该望远镜的放大率为7倍(也就是用此望远镜看远物觉得是由眼所见大小的7倍),而物镜的直径为30 mm.放大率愈大,看目标就越清晰,但看到的视野就愈狭窄,故有见“一斑”而难窥“全豹”的弊处.物镜的直径越大,进入眼的光线愈多,故能看清楚阴暗的景物.但由于镜筒大了,望远镜就笨重了,携带就不方便.由此可知,购买望远镜先要确定用途,再选择适当的一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