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物半衰期 附表
- 格式:doc
- 大小:280.50 KB
- 文档页数:4
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微囊制剂发展迅速,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微囊,其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的释放系统中潜力更大,在临床应用方面亦有许多值得探讨之处。
参 考 文 献1 胡富强,周美华,陈志群.β2胡萝卜素微囊的制备.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9,28(1):19221.2 廖志平.维生素C 微囊缓释片的制备.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2):1062107.3 韩云龙,刘金荣,武丽娟,等.滴注法制备黄连解毒汤肠溶微囊.黑龙江药科学,1999,22(3):30230.4 胡富强,李士钦,王东辉.鱼油微囊的制备.现代应用药学,1997,14(2):23224.5 彭智聪.用正交法对黄连素微囊制备工艺的研究.中国药房.1995,6(5):14216.5 彭智聪.盐酸黄连素微囊溶出度的研究.中国药房,1996,7(2):62263.7 谢茵,邢桂琴,张金.吲哚美辛肠溶微囊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37(4):3862388.8 孙伟张,曾仁杰,景利,等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肠溶微囊的实验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7):3912393.9 何文,罗云,周健,等.维生素E 微囊片的研制及其质量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1):6692672.10 张骁,束梅英,张韬.微囊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展.中国医药情报,2004,10(1):9213.10 翟光喜,臧恒昌.液中干燥法制备盐酸丁咯地尔微囊及其缓释性研究.沈阳药科学学报,2001,18(4):2532255.12 李凤前,陆彬,陈文彬,等.汉防己甲素缓释微囊肺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药学学报,2001,36(3):2202223.13 李药兰,许少玉,王卫华,等.茶多酚2聚乳酸缓释微囊的制备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2):8282831.14 田景奎.斑蝥素微囊的制备及其治疗肝癌的设想.中成药,1994,16(2):48249.15 张志荣,路伟.肝靶向羟基喜树碱缓释毫微粒的研究.药学学报,1997,32(3):2222224.16 陈庆华.喷雾包囊工艺制备大蒜素微囊及其特性的研究.医药工业,1998,19(4):1662168.常用抗菌药的半衰期、达峰时间及合理使用分析孙向飞 李娇 苟静 马文琦 贾蕊 曹永孝【摘要】 目的 对常用抗菌药半衰期及达峰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抗菌药临床给药的合理方法。
八种常用沙坦类药物的半衰期和排泄途径
国内已上市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包括缬沙坦、厄贝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奥美沙坦酯、阿利沙坦酯、阿齐沙坦酯等,是临床常用降压药物。
半衰期和排泄途径:
1、缬沙坦消除半衰期9小时,排泄途径83%粪便,13%肾脏。
2、替米沙坦消除半衰期>20小时,排泄途径97%粪便,1%肾脏。
3、奥美沙坦酯消除半衰期13小时,排泄途径50%胆汁,50%肾脏。
4、坎地沙坦酯消除半衰期9小时,排泄途径67%胆汁,33%肾脏。
5、阿利沙坦酯消除半衰期10小时,排泄途径80%粪便。
6、氯沙坦10小时排泄途径50%粪便,45%肾脏。
7、厄贝沙坦消除半衰期11~15小时,排泄途径80%粪便,20%肾脏。
8、阿齐沙坦消除半衰期13小时,排泄途径55%粪便,42%肾脏。
常用药物半衰期(肝、肾功能正常)分类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超快速消除类(t1/2≤1 小时)巴氯芬3~4阿司匹林0.25碘解磷定 1.7多巴酚丁胺0.03吗啡 1.7~3多巴胺0.03哌替啶 3.2~4.1米力农0.8~2吲哚美辛2艾司洛尔0.15水杨酸4硝酸苷油(舌下)0.02芬太尼 3.1~4.4硝酸异山梨酯(舌下)1纳洛酮 1.5异丙酚0.16尼美舒利2~3尿激酶0.25氯按酮2~3呋塞米0.50丙磺舒3~8阿曲庫铵0.33氨茶碱3~9胰岛素0.10华法林2可的松0.5肝素0.7~2.5泼尼松1低分子肝素(皮下)3~4甲泼尼松0.5氢化可的松2~3吡喹酮0.8~1.5氢化泼的松2瑞格列奈 1.00地塞米松 3.2奥美拉唑0.5~1甲巯咪唑3雷贝拉唑1丙硫氧嘧啶1~2苯唑西林0.4丙酸睾酮 1.8青霉素 G0.5甲睾酮 3.5氯唑西林0.5~1鲑鱼降钙素 1.2~1.5阿洛西林0.89罗格列酮3~4呋布西林0.75~1格列喹酮1~2双氯西林0.9氟伐他汀 1.2羧苄西林1普伐他汀 1.3~1.7阿莫西林1~1.3辛伐他汀3哌拉西林1色伐他汀 2.1~3.1头孢氨苄0.6~1泮庫溴铵2头孢克罗0.5维庫溴铵 1.2头孢孟多0.5~1环磷酰胺0.4~3.5头孢噻肟0.84~1.25昂丹司琼3~4头孢拉啶1格列司琼 3.1~5.9快速消除类(t1/2≤1 小时)莫沙比利2利多卡因2安乃近1~4普萘洛尔2对乙酰氨基酚1~3普鲁卡因胺3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羟基脲3~4雷尼替丁2~3肼屈嗪3~7卡托普利3哌唑嗪2~3地尔硫 ? 3.5尼群地平2~4尼卡地平8.6尼莫地平1~2氨苄西林1~1.5羧苄西林1美洛西林 1.2~1.8替卡西林 1.16头孢唑林 1.4头孢羧氨苄 1.2~1.5头孢他啶 1.65~2头包呋辛 1.2头孢克肟3~4头孢吡肟2头孢匹罗 1.7~2.3头孢哌酮 2.3链霉素 2.5卡那霉素2庆大霉素2阿米卡星2~2.5依替米星 1.5西索米星 1.8~2.2奈替米星 2.5妥布霉素 1.9~2.2大观霉素 2.5阿司米星 1.8~2氯霉素 1.7~2.8克林霉素 2.4~3克拉霉素3~4异烟肼 3.5利福平3阿昔洛伟 2.5諾氟沙星3~4中速消除类(t 1/2≤4~8小时)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头孢曲松7.6~8.3林可霉素4~6去甲万古霉素6~8四环素7~9磺胺异恶唑6甲苄啶9吡喹酮 5.5氧氟沙星4~7左氧氟沙星4~7环丙沙星 3.9~5.6依诺沙星 6.2洛美沙星7~8甲硝唑7~8单硝酸异山梨酯4~5丙吡胺4~10普罗帕米2~5维拉洛尔2~5乌拉地尔 2.7~4.7双香豆素乙酯8阿米洛利6茶碱4~7卡铂 2.6~5.9替加氟5格列波脲8格列美脲5~8二甲双胍 1.7~4.5甲苯磺丁脲6~9慢速消除类(t 1/2≤8~24小时)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2米诺霉素(二甲胺四环素) 12~20磺胺嘧啶10两性霉素 B24替硝唑11罗红霉素8.4~15.5培氟沙星8~12氟罗沙星9~12司帕沙星16~21加替沙星7~14利福喷丁16.3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咪康唑20缬沙坦9酮康唑8.1~9.6美西律10蒿甲醚13阿苯达唑8.5~10.5硫喷妥钠11.4环孢素 A19氯氮 ?5~30霉酚酸酯17.9去甲丙咪嗪14~25他克莫司11~15格鲁米特5~22超慢速消除类(t 1/2 >24小时)锂盐14~24甲丙氨酯5~16阿奇霉素35~48苯妥英钠22氟康唑30卡马西平12~17伊曲康唑20~30扑米酮10利巴韦林36丙戊酸钠7~10磺胺甲基异恶唑15~45氟哌啶醇21苯巴比妥50舒必利8异戊巴比妥14~40帕罗西汀24氯丙嗪30阿普唑仑12~15地西泮20~70氯氮平9~10氟西泮48~72米氮平20~40硝西泮8~36利培酮24氟哌啶醇13~35美沙酮15奥氮平33苯丙胺7~14乙琥胺50~60格列苯脲10地高辛32~48萘普生12~14甲地高辛60美洛昔康20洋地黄毒苷120~200塞来昔布11氮磺丙脲25~42罗非昔布17别嘌醇14~28吲达帕胺14~18氟尿嘧啶20非洛地平11~16华法林44~60赖诺普利12溴隐亭40~50苯那普利10氨氯地平35~50福辛普利12依那普利30~35特拉唑嗪12二氮嗪21~36多沙唑嗪20按碘酮13 天阿罗洛尔10来氟米特8 天比索洛尔10~12拉米夫特 5 天氯沙坦6~9硝普钠7 天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药物分类半衰期(小时)左旋甲状腺素9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