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

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审阅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后,苏利文认为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高,体现的利润达不到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资大众提供的盈利预测。为此,首席财务官苏利文下令主计长迈耶斯和会计部主任耶特斯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线路成本分别调减(贷记)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并按相同金额借记已计提的递延税款、坏账准备和预提费用等准备金科目,以保持借贷平衡。这类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对外报告的税前利润分别虚增了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为了使该季度对外报告的利润达到华尔街的盈利预期,苏利文勒令无线通信部门将已计提的4亿美元坏账准备与线路成本相互冲销。此举虚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税前利润。

上述会计处理既无原始凭证和分析资料支持,也缺乏签字授权和正当理由。迈耶斯、耶特斯、贝蒂(管理报告部主任)和诺曼德(子公司会计主管)虽然知道这些账务处理缺乏正当理由,也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但最终还是屈从于苏利文的压力,参与造假。

二、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

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

2001年4月,苏利文在审阅了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后,发现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苏利文、迈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对策时均意识到,继续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备金冲销线路

成本,将难以掩盖利润持续下降的趋势。为此,他们决定将已记入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以“预付容量”的名义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

为了将这类造假伎俩付诸实施,苏利文授意迈耶斯和耶特斯,要求总账会计部给各地分支机构分管固定资产记录的会计人员下达指令,在季度结账后,根据指令借记固定资产账户。例如,2001年4月,诺曼德致电世通固定资产会计部主任,要求他以“预付容量”的名义,对2001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补做一笔调整分录,借记固定资产7.71亿美元,贷记线路成本7.71亿美元。而当固定资产会计部主任索要原始凭证和做账依据时,诺曼德坦率地告诉他,这些指令来自高层,是苏利文和迈耶斯亲自指示的。

2001年的四个季度和2002年第一季度,由苏利文、迈耶斯和耶特斯策划,由诺曼德和贝蒂按照上述方法负责具体实施的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这对五个季度财务报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固定资产被虚增了38.52亿美元,线路成本被低估了38.52亿美元,税前利润也被相应虚增了38.52亿美元。挤去水分后,世通的盈利趋势与其竞争对手at&大致同向。

通过将经营费用调整为资本支出,世通歪曲了其最大费用项目——

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虚构了巨额的利润,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对世通盈利能力的判断。

与第一类造假手法一样,第二类造假手法所涉及的会计处理也没有任何原始凭证作支持,应有的授权签字也同样缺失。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类造假手法在夸大利润的同时,也虚增了世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其披露的年报可以看出,世通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在间接法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以净利润为基础,通过对不涉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进行调整得出的。其他条件保持相同,高估利润必然会夸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此外,按照美国现金流量表准则,世通在线路成本方面的支出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而资本支出则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将线路成本由经营费用转作资本支出,相当于对线路成本支出进行重分类。因而,本应在现金流量表反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结果却被反映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严重误导了投资者、债权人等报表使用者对世通现金流量创造能力的判断。

三、武断分摊收购成本,蓄意低估商誉

世通可谓劣迹斑斑。除了在线路成本方面弄虚作假外,世通还利用收购兼并进行会计操纵。在收购兼并过程中利用所谓的未完工研发支出(inprocessr&d)进行报表粉饰,是美国上市公司惯用的伎俩。

其做法是:尽可能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作为一次性损失在收购当期予以确认,以达到在未来期间减少商誉摊销或避免减值损失的目的。世通和思科(cisco)等上市公司在过去几年曾多次采用这种手法粉饰其会计报表而受到sec的谴责。sec前主席阿瑟。利维特(arthurlevitt)在其著名的“数字游戏”一文中指:“最近几年,各行各业纷纷通过合并、收购和剥离(spin-offs)进行再造。一些收购方,尤其是那些以股票作为收购货的公司,已经将这样的大环境作为从事另一种'创造性'会计的机遇。我将之称为'合并魔术'”。在利维特列举的五大粉饰手法(创造性并购会计、巨额冲销、饼干盒式准备、重要性、收入确认)中,世通利用了其中的前两种手法。

世通利用创造性并购会计,武断地将收购价格分摊至未完工研究开发支出。1998年9月14日,世通以370亿美元的代价(其中股票约330亿美元,其余为现金)收购了微波通信公司(mci)。尽管世通未披露收购日mci公司的净资产,但相关年报资料显示:mci公司1998年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净资产分别为138.8亿美元、109.3亿美元和29.5亿美元,1998年末世通的商誉余额为440.76亿美元,比1997年末的133.36亿美元增加了307.4亿美元。可见商誉的大幅增加与收购mci有关。收购mci时,世通原计划将370亿美元收购价格中的60~70亿美元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并确认

为当期损失,以降低商誉的确认额。此计划受到sec的干预。sec认为这是世通利用未完工研发支出的手法进行盈余操纵。迫于sec的压力,世通最终只好将这部分的分摊额确定为31亿美元,并在1998年度一次性确认为损失。然而,世通并不能提供这31亿美元未完工研发支出的相关证据,也无法说明拟分摊至未完工研发支出的金额为何从60~70亿美元锐减至31亿美元。这一武断分摊收购成本的做法,导致商誉被严重低估。

四、随意计提固定资产减值,虚增未来期间经营业绩

世通一方面通过确认31亿美元的未完工研发支出压低商誉,另一面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虚增未来期间的利润。收购mci时,世通将mci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由141亿美元调减为107亿美元,此举使收购mci的商誉虚增了34亿美元。按照mci的会计政策,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约为4.36年,通过计提34亿美元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使世通在收购mci后的未来4年内,每年可减少约7.8亿美元的折旧。而虚增的34亿美元商誉则分40年摊销,每年约为0.85亿美元。每年少提的7.8亿美元折旧和多提的0.85亿美元商誉摊销相抵后,世通在1999至2001年每年约虚增了6.9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

五、借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大肆进行巨额冲销

世通最终将收购mci所形成的商誉确认为301亿美元,并分40年摊销。世通在这5年中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比例一直在50%左右徘徊。高额的商誉成为制约世通经营业绩的沉重包袱。为此,世通以会计准则变化为“契机”,利用巨额冲销来消化并购所形成的代价高昂的商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2001年7月颁布了142号准则《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不再要求上市公司对商誉以及没有明确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而改为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这一准则的出台,使世通如获至宝。在2001年度财务报告中,世通发出了2002年度业绩将大幅下降的预警,拟在2002年第二季度计提150~200亿美元的商誉减值准备。世通的高层直言不讳地表示,由于142号准则不再要求对商誉及其他没有明确使用期限的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世通每年可减少13亿美元的摊销费用。

如何计提无形资产特别是商誉的减值准备,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一大难题。2002年上半年,世通聘请安永(ernst&young)根据142号准则的要求对商誉进行评估,拟在第二季度确认一次性商誉减值损失150~200亿美元,估值差异幅度高达50亿美元。会计造假丑闻

曝光后,世通聘请美国评估公司(american appraisal)对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全面评估,得出的结论是:账面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已一文不值,拟在查清所有会计造假问题后,全额计提减值准备。两个著名的评估机构,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对世通商誉所做的价值评估,形成如此之大的反差,确实令人瞠目。

2003年3月,世通对外宣布,预计第一季度可恢复盈利1亿多美元。这一预计是建立在拟对无形资产(主要是商誉)和固定资产全额或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的基础上的。可见,利用会计准则变化之机,对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洗大澡”,大幅降低折旧和摊销,是世通扭亏为盈的秘笈。

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法及其鉴别

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法及其鉴别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那曲会计实务知识相关内容常见的会计舞弊手法及其鉴别总结如下: 会计舞弊,是指心怀不良企图者指使或授意会计人员弄虚作假,以谋取名利的行为。随着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深入,新的作弊手法又会顺应时机变化而产生,旧的作弊手法也会花样翻新,更加诡秘。因此,审计工作面临会计作弊多样化、诡秘化、复杂化的挑战。为提高审计工作的成效,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应当从研究会计作弊手法入手,探究会计舞弊的手法及其特征、规律,表现形态,涉及的范围及领域,作弊的时段和常用的手法,掩饰和隐藏的手段,反审计的措施等等。这样才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快发现、鉴别和揭穿会计舞弊。 一、主要会计作弊手法透视 会计作弊,“变”字在先,“藏”字在后,在变动中弄虚作假,在深藏中蒙混过关。变是变真为假,变实为虚,变公为私,变人为己;藏是隐藏深固,巧妙掩饰,诡秘掩盖,层层掩护,或遍布障眼法,蒙混过关。笔者结合多年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总结了以下一些企业中比较常见和典型的作弊和掩盖手法。 1.瞒天过海:集体作弊,骗取补贴。钻改革的空子,集体编造虚假凭证,虚构购销业务,骗取财政补贴,套取银行贷款。 2.以逸待劳:编造借口,设置障碍。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故意不打印会计总账和明细账,逼使审计人员上电脑查账,或是在成千册的记账凭证中海底捞针,以疲劳来麻痹审计人员,增加审计工作量。 3.趁火打劫:趁乱造假,谋取私利。利用发票管理混乱,内部管理松懈之机,窃取、自制或套开假发票、假收据,虚报冒领,中饱私囊。 4.声东击西:投资是假,消费是真,名为投资,实为变相集体消费。如借年度转账之机,将部分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在下年度内将某些不正当费用塞入成本费用内。 5.无中生有:伪造证件,骗取贷款。伪造公章、银行印鉴、伪造文件、仿造收付凭证等,将租入房产偷换成购入房产,骗取银行抵押贷款;或搞假中外合资企业,套取银行贷款。 6.李代桃僵:避重就轻,丢卒保车。如面询中会计人员只讲一般的小问题,回避和掩盖重要问题。或是虚晃一枪,借机逃遁。如一企业同时注册几个企业,转移收益以逃税,抽逃资本以避债。 7.浑水摸鱼:虚报冒领,骗吃空额。利用监管不严,在工资表中虚列员工名额,从中大饱私囊。以物资采购名义,将钱转到商业企业,实为发购货券,用于变相消费或拉关系。 8.偷梁换柱:变换手法,调节利税。巧立名目,多计多列、多提多摊成本费用,虚减利润,或以红兰虚调收益少缴所得税、流转税。或者以相反的手法,虚增盈利,捞取团体和个人的名利。核算中真真假假,本来不需要调账,硬是调账了。在不断调账、冲账、转账中塞进私货,在偷换会计科目性质,篡改业务内容中作弊。 9.反客为主:拉拢利诱,操纵作假。以金钱和关系,或以美声、美色、美食、美名拉拢审计人员按被审企业要求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编造假账,拉拢或收买外单位经办人员,将外单位的房产、材料和商品指称为被审单位的财产,误导审计人员出具虚假验资报告。或是将代管的材料和商品冒充自己的财产,以虚增资产。 10.借款注册,虚拟资本。在创办企业时,向有关单位借钱注册,或是由主管部门垫款注册,待注册登记后,将资金抽走。 11.鸳鸯发票,一举多弊。在现金交易中,同一发票,分别套开,发票联金额大于存根联和抵扣联,使供方可以虚增销售收益,使买方增加成本费用,多抵扣增值税。主动多付款项给下属单位或业务往来单位,双方达成默契,随后在该单位提取现金,报销消费品和旅游费用等。 12.资产外流,账外经营。以各种借口挪用公款,炒股票、公款私存,或以单位的设备、材料和专有技术办私人企业,侵占投资收益和存款利息。截留现金收入,贪污私分,或设小金库,进行不正当的经营活动。 13.长期挂账,只提不用。虚列预提费用,多提多摊费用,虚减盈利。或不处理"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的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 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

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6月25日傍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西择摩尔(John Sidgmore)宣布:内部审计发现,2001年度以及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公司通过将支付给其他电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在五个季度内低估期间费用、虚增利润38.52亿美元。世界通信的股票交易被纳斯达克紧急停牌三天,复排的第一个交易日,股价跌至0.06美元(前一日的股价跌至83美分)。许多美国主流媒体将世界通信的英文缩写“Word Com”改为“Word Con”(世界骗局),正在加拿大进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1)

世通财务舞弊手法透视 世通虚构了近百亿美元利润,在造假金额上创下记录,但其造假手段并不高明。根据目前已披露的资料,世通的财务舞弊手法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滥用准备金,冲销线路成本 滥用准备金科目,利用以前年度计提的各种准备(如递延税款、坏账准备、预提费用)冲销线路成本,以夸大对外报告的利润,是世通的第一类财务舞弊手法。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和司法部已经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就高达16.35亿美元。 2000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审阅了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报表后,苏利文认为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偏高,体现的利润达不到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也不符世通先前向投资大众提供的盈利预测。为此,首席财务官苏利文下令主计长迈耶斯和会计部主任耶特斯将第三和第四季度的线路成本分别调减(贷记)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并按相同金额借记已计提的递延税款、坏账准备和预提费用等准备金科目,以保持借贷平衡。这类造假手法使世通200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对外报告的税前利润分别虚增了8.2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

2001年第三季度,为了使该季度对外报告的利润达到华尔街的盈利预期,苏利文勒令无线通信部门将已计提的4亿美元坏账准备与线路成本相互冲销。此举虚增了2001年第三季度的税前利润。 上述会计处理既无原始凭证和分析资料支持,也缺乏签字授权和正当理由。迈耶斯、耶特斯、贝蒂(管理报告部主任)和诺曼德(子公司会计主管)虽然知道这些账务处理缺乏正当理由,也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但最终还是屈从于苏利文的压力,参与造假。 二、冲回线路成本,夸大资本支出 世通的高管人员以“预付容量”为借口,要求分支机构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线路成本冲回,转至固定资产等资本支出账户,以此降低经营费用,调高经营利润。sec和司法部已查实的这类造假金额高达38.52亿美元。 2001年4月,苏利文在审阅了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后,发现线路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仍居高不下。苏利文、迈耶斯和耶特斯商量对策时均意识到,继续沿用2000年度的造假花招,以准备金冲销线路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 (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 1 蓝田股份简介 蓝田股份股票(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劵市场。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 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 (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

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 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蓝田实现会计舞弊的手段 蓝田股份主要是通过会计处理上的一些不合规手法,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一增一减,大幅增高利润,特别是通过固定资产来调节利润。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其固定资产是不断增加的,只有详细分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配比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这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做到。蓝田股份1998.1999.2000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一直很好,其造假手法就是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投资性现金流出。蓝田股份1998-2000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734万元,但同期投资性净流出187981万元。蓝田股份虚构收入的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然后通过虚增投资名义将虚增的现金流消化掉,使其账面现金流十分好看。 (四)蓝田股份会计舞弊的后果 由于蓝田股份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该公司董事长等10人被警方拘传。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财务舞弊的典型案例…… 2016-11-24审计通 一、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傲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二、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一)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后,用

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段

【摘要】在资本市场上,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公司向投资人披露公司经营情况的最重要资料。一旦财务报告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必然导致投资人的经营决策失误,给投资人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审计的角度揭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手法,试图给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财报信息舞弊 一、财务报告会计舞弊的界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准则对“会计舞弊”界定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①。美国注册舞弊检查师协会将会计的“财务舞弊”定义为:“有预谋的、故意误报和遗漏重要的事实和会计数据,误导报表阅读者并且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其改变判断或决策”②。从上述中外关于“会计舞弊”行为的界定可以看出,凡是对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描述都可以算作是舞弊行为,因为不真实的描述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在阅读报表时作出错误的决策,市场也正是依靠对报表的真实性的控制才能保证市场的秩序。 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情况分析 笔者阅读中国证监会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所发布的对上市公司行政处罚决定时发现:在国家对会计政策的不断规范化、对审计过程的不断精细化的情况下,始终无法完全规避一些上市公司铤而走险,持续发布不真实的财务报告信息,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营决策和市场秩序。从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中国证监会公布报表舞弊行为的上市公司共159家,其中有55家上市公司因会计舞弊发布不真实的财务报告信息或者隐瞒财务报告信息而受到严厉处罚。从证监会对这些上市公司的处罚决定分析可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段主要有五种: (一)伪造经济业务或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 通过伪造经济业务或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是财务舞弊上市公司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例如,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中,中科云网201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中包含2014年2月20日,南京凯沣源(中科云网下属全资子公司)向凤阳县神光物质电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阳电业)销售的2套干馏气化机组,合同款价4,000万元(含税价,不含税价为34,188,034.19元并将其确认为营业收入。但经调查发现,前述合同约定所售2组干馏气化机组在2014年3月底前未生产完工,因此该事项属于提前确认收入行为,虚增了销售收入。再如,在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行为。经查,海联讯2010年通过虚构4份合同和相应的验收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426万元;2011年上半年通过虚构6份合同和相应的验收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335万元③。上市公司伪造经济业务或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虚报业绩,导致披露信息失真而误导投资人经营决策。 (二)少计费用增加利润 少计费用增加利润是上市公司报表舞弊的有一手段,部分企业为增加利润,会在虚增收入的基础上,将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类科目人为隐瞒,以达到增加利润,提高收益,误导投资人决策的目的。例如,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中,该公司2012年和2013年淮矿物流(皖江物流全资子公司)通过买方付息方式进行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其中2012年有3,209,344.39元、2013年有30,448,633.35元贴现费用未计入财务费用,导致皖江物流2012年虚增利润3,209,344.39元,2013年虚增利润30,448,633.35元③。 (三)隐瞒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提高收益 隐瞒关联方,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人为提高收益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最普遍的手段。从证监会对55家舞弊公司的处罚中可见,这55家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基本上都存在隐

公司审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现金 (一) 常见的舞弊手段或陷阱 1.虚假现金陷阱 (1) 隐瞒巨额的银行贷款; (2) 高现金与高负债并存。 “双高公司”坐拥大量现金同时资本开支不大,派息极低或者全然不派,但资产负债率却居高不下。 2.受限现金陷阱 (1)隐瞒定期存单质押事实; (2)隐瞒保证金等货币资金受限事实; (3)隐瞒外埠存款的真有用途。 3.现金流水陷阱 (1) 通过“倒贷”方式掩盖大股东占用资金或关心关联方偿还贷款 1) 大股东平常占用资金,期末通过倒贷方式偿还(即大股东贷款

偿还上市公司欠款,上市公司过账之后立即替大股东偿还贷款),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大股东占用余额; 2) 关联方无力偿还期末到期贷款,由上市公司通过倒贷方式垫付,之后由各关联方及时偿还,如此期末报表不体现借款余额。 (2) 通过“封闭贷款”制造上市公司虚假现金流或隐瞒大股东 占用资金 1) 通过银行提供回购业务,即由A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该汇票通过质押贷出款项在银行内部封闭运行,款项的流程为A—B,B—C,C—D,D—A,并由A将汇票贴现归还贷款,同时支付贴现利息; 2) 上市公司向A、B公司分不开具银行本票,A、B公司再将本票直接背书给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大股东用此款归还资金被占用的上市公司。 (3) 通过制造现金流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虚增利润总额 上市公司托付关联方A贷款,A再将款项汇给与上市公司形式上无关联关系的B,由B购买上市公司已存在减值的资产,待上市公司收妥款项后再归还关联方A。如此上市公司既达到幸免计提资产减值预备的目的,虚增利润,又回避了关联交易。 4.募集资金使用陷阱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 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最新经典案例精选财务报表舞弊案例 篇一:财务报表舞弊案例(694字) 1986年乌鲁木齐市新产品技术开发部和天山商贸公司先后成立,从事彩相冲扩、服装批发、食品加工、计算机销售等业务,这也是德隆的前身。1992年新疆德隆实业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800万元;并成立新疆德隆房地产公司,开始进入娱乐、餐饮和房地产投资领域。1994年新疆德隆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在新疆进行农牧业开发。1995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设立北美联络处,拓展国外业务。1996年受让新疆屯河法人股,组建新疆屯河集团。1997年受让沈阳合金法人股,进入家用户外维护设备、电动工具制造领域;受让湘火炬法人股,进入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1998年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改制为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成立中国民族旅行有限公司,进入旅游业。1999年成立了北京喜洋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武体育交流有限责任公司,进入文体产业。2000年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德隆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控股新疆德隆集团和新疆屯河集团;同年8月,更名为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同年10月,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人民币。2001年成立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党委。2002年德隆大厦落成并投入使用。 可见,德隆的发展历程非常神速,然而在2004年4月14日,对于风光的德隆来说是个黑色的日子,德隆系旗下的“三驾马车”:湘火炬、

新疆屯河、合金投资第一次集体“跌停”。这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德隆的信心丧失,也增加了市场流传的德隆资金链断裂的真实性。德隆王朝的瓦解在2004年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篇二:财务报表舞弊案例(836字) 西安达尔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主要从事珠宝、玉器的加工和销售。1996年12月,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配股,在股市募集资金共计7.17亿元。西安翠宝首饰集团公司一直是达尔曼第一大股东,翠宝集团名为集体企业,实际上完全由许宗林一手控制。 从公司报表数据看:1997—2003年间,达尔曼销售收入合计18亿元,净利润合计4.12亿元,资产总额比上市时增长5倍,达到22亿元,净资产增长4倍,达到12亿元。在2003年之前,公司各项财务数据呈现均衡增长。然而,2003年公司首次出现净利润亏损,主营业务收入由2002年的3.16亿元下降到2.14亿元,亏损达1.4亿元,每股收益为-0.49元;同时,公司的重大违规担保事项浮出水面,涉及人民币3.45亿元、美元133.5万元;还有重大质押事项,涉及人民币5.18亿元。 2004年5月10日,达尔曼被上交所实行特别处理,变更为“ST 达尔曼”,同时证监会对公司涉嫌虚假陈述行为立案调查。2004年9月,公司公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锐减为13亿元,净资产-3.46亿元,仅半年时间亏损高达14亿元,不仅抵销了上市以来大部分业绩,而且濒临退市破产。此后,达尔曼股价一路狂

财务人员必知的财务舞弊逻辑

在IPO实务中,“包装”上市的说法大行其道,“做得太多了”,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造假上市”。IPO过程中的财务舞弊,有其内在的特定逻辑。 一、IPO舞弊以虚增报表利润为目的 财务舞弊的目的,主要有侵占资产和编制虚假报告两大类,两类舞弊对报表的影响是不同的。 1.侵占资产 侵占资产,指管理层或员工利用公司的内控漏洞或通过串通,非法占用公司资产。侵占资产主观上不以编制虚假报表为目的,但客观上也会带来报表的不真实,体现在报表上,可能是少计了收入或高估了费用;也有可能会造成账实不符,资金或实物短缺所形成的相关损失未予记录等。 2.编制虚假报告 编制虚假报告的目的主要虚减业绩和虚增业绩两类。虚减业绩多出于偷漏税款的考虑,非上市公司中常见的“两套账”,即大多是通过“外账”少计利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不同公司虚增业绩的目的各种各样,但对于IPO公司而言,虚增业绩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上市审核的财务指标以及提高发行估值。 无论何种目的舞弊,客观上都会伤害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IPO中的财务舞弊往往直接以虚增利润为目的,是一种主观故意,对报表真实性影响最大。 二、内控程序无法解决IPO舞弊

以侵占资产为目的的舞弊,实施主体可能是管理层,管理层能够通过不正当的交易安排侵占资产;也可能是员工,员工可以通过串通合谋侵占公司资产。而以编制虚假报告为目的的舞弊,无论是从动机和还是从能力上看,只可能是管理层实施的。 内部控制的最重要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但内部控制存在两个“天敌”,一是员工串通,一是管理层超越内控。对于员工舞弊,不考虑成本效益的问题,只要增加足够多的控制程序,是可以做到防范舞弊的;但对于管理层舞弊,从根本上是源于公司冶理结构的缺陷,任何内控程序都是无能为力的。 IPO舞弊,显然是管理层超越内控的行为,是无法通过完善内控程序予以解决的。 三、IPO舞弊多属于经营活动造假 从方法上,财务舞弊可以分为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 1.会计方法 所谓会计方法,是指通过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在IPO过程中,通过会计方法实施舞弊不可能是主流,一是因为会计方法的运用是比较直观的,IPO期间内的滥用很容易被发现;二是会计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将业绩前后移动,并不产生真正的虚假利润;三是会计方法的运用,多数涉及到估计和惯例的问题,所以即使IPO过程中有滥用的迹象,一般也难以界定为舞弊。 2.非会计方法

企业财务舞弊形式及处理方法

企业财务舞弊形式及处理方法 哪有猫儿不吃鱼的道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子,即使像富土康这种台资企业,也会出现以“招待和服务费”为名收受了供应商的回扣的情况。 确实,舞弊审计不应是内审的工作重点,但审计的范围不是审计人员能说了算的。当老板指定审计来对举报进行核查的时候,那你又该怎么办? 不少内审对舞弊审计不是很熟悉,往往无功而返,原因归结起来无非是下面三条:一是没经验、二是方法不对头、三是没资源。 下面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舞弊审计,就不扯淡什么舞弊三角理论、冰山理论了。 一、信息来源 舞弊一般分三种,一种是管理层为了公司的业绩虚构利润,第二种是管理层伪造自己的业绩,第三种是个人以权谋私。对于上市公司为了财报好看虚构业绩,对于内审来说不是问题。毕竟老板是自家人,内审是为老板服务的。就像你去做财务审计,有些是为了公关虚构的费用,你就关心一下伪造得好不好,是否会被外审或者税局的人查出来。我们这里举的舞弊通常是以权谋私,表现方式也很简单,小到多报账、大到吃回扣、飞单。 信息的来源有3块,第一块来自外部,比如供应商、客户;

第二块来自内部分、子公司的人员或者老板直接下的,有些老板本身就是从基层做起来的,自己也经历过舞弊的事,现在来管理公司了,自然希望把舞弊的那一块控制起来;第三块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发现的,这一块其实并不多,大部分在财务审计以及资产审计上,因为能被发现,只能说明太肆无忌惮了。舞弊审计的难就在第一块和第二块,因为信息相对而言不全,而且还是匿名举报?想获取更多信息就更加困难。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时,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说出来的与本次审计无关的舞弊信息。比如盘仓库存货,累了,问问仓管工资高不高,中午食堂怎么样。仓管就说现在食堂是工会的人搞的,吃的又差,听说一年好几百万的利润,这些钱都被工会的人自己分掉了。工会主任70多了就是不肯下岗,就是眼红食堂的钱。听到这,你就可以心里有底了,下次做食堂审计就朝这个方向去收集证据。 当然,举报人也有其个人目的,归纳起来就两个,一个是正义人士,另外一个是内部分赃不均眼红。 二、舞弊审计特征 之所以定性为舞弊,说明这类人不是一般员工能想到或者做到的。舞弊的人一般都不是傻瓜,他敢舞弊,是因为他会采取自己认为别人查不到出来的行为。如果是非普通员工,本身就决定舞弊审计对象的复杂性。 聪明的业务员不会让买家将回扣直接转账至自己户头中,要

揭露舞弊审计的种主要方法

揭露舞弊审计的20种主要方法 1、制定审计方案,检查相关文件、协议,了解机构的设置、管理、程序和实务,检查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内控制度的强点与弱点,对内控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了解过去曾发生过的舞弊类型,确定舞弊可能存在的领域,审查舞弊者是否使用了不当的会计政策,检查隐匿亏损,夸大业绩及偷逃税款等经济事项,披露事实真相。 3、测试各机构的工作目标和道德环境,思考舞弊当事人的动机,分析在何种环境和状况下,揭露财务人员利用手中权利通过串通转移、支取挪用等手段侵占各种资财,营私舞弊。 4、寻找潜在的能证明有问题会计事项的文件,审查这些文件的异常现象,如虚假制造、篡改、歪曲。更改会计报表进而据以编制相应的会计记录、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不适当的账目分类;长年不结的往来款项等。 5、确定有效的调查方式,查明账户余额中有问题的和异常的会计事项,如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以便虚列、多列、少列、不列费用、成本情况,披露编造虚假收益或隐瞒收益情况。 6、收集保存证据,证实资产损失、伪造会计事项和虚假财务报表存在的事实;进而获得刑事、民事或保险方面的索赔权利。 7、确认舞弊犯罪事实的证据,确认被怀疑人是否是这资舞弊行为的唯一个人,确认被怀疑人从中得到某种好处的准确证据,是否存在无法说明来源的财产,生活水平是否超出收入水平。 8、评价调查发现的结果,在舞弊调查各阶段,都要用证据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调查结果,对口头证据要仔细询问,找出破绽;对书面证据要细心审查,找出漏洞;对实物证据要细致观察,找出疑点,以确定某种断言、某一公众关注热点或举报是否存在舞弊事实证据,并能说明其意图动机。 9、从异常时间上发现问题。从经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上发现异常时间。如果会计凭证上没有反映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或所反映的特定时间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有明显矛盾,就应视为异常时间,需要借助其他资料,进一步核查。 10、从时间长短中发现异常时间。在商品购销过程中,商品的购、销、调、存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并且可以凭借有效单据测算正常的时间,如果发现先后顺序无故颠倒,或在时间上远远超过了正常时间,就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11、从异常的地点发现问题。一是从距离的远近发现异常地点。企业经营过程中,同一商品可以从多渠道,多地点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为节约成本,应就近采购,而舍近求远,或频繁多次倒买倒卖的采购行为,就有拉关系,得回扣,贪污钱财之嫌,应作为异常地点,进一步查明原因。二是从商品流向发现异常地点。商品流向决定了购销业务所涉及的地点有一定的规律。如果地点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无关或相矛盾,电应视为异常地点做进一步调查。三是从异常数字中发现问题。从数字值的大小变化发现异常数字。要把握经济业务本身量的界限。如某企业的管理费每月有个正常的数值区间,而某一个月的管理费突然上升许多,就是异常数字,需要作进一步审查,以便弄清疑点。从数字的正负方向发现异常数字。应把握经济业务本身应该是正数,还是应该是负数,或者既可以是正数又可能是负数。如资产账户中的固定资产、材料、货币资金等,都应该是正数,如果出现负数,便是异常数字,需要进一步详细查明。12、从数字的精确度发现异常数字。一般来讲,会计核算的数字比财务汁划的数字要精确。在会计核算数字中,该精确的而没有精确,不该精确的而精确到脱离实际的程度,均是异常数字,需要问个为什么,并进一步弄个明白。 13、从资金运动的去向发现异常账户对应关系。资金运动总是有来龙去脉的,商品资金是由货币资金而来的,具体是通过”库存商品”账户反映其来路。在正常情况下,”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对应”银行存款”

世通财务舞弊案

世通事件目录 概述 在虚报巨额利润丑闻曝光4个星期后,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世界通讯(Worldcom)公司正式向纽约南区地方法院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根据破产申请文件,该公司截至今年第一季度的资产总值超过1000亿美元,债务达310亿美元,破产涉及的资金规模是去年12月申请破产的安然公司的两倍,是今年1月份环球电讯破产案的4倍,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企业破产案。 世通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983年的长途电话折扣公司(LDDS),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该公司利用兼并、收购等手段疯狂扩张,一次次上演“小鱼吃大鱼”和“快鱼吃慢鱼”的戏法,迅速发展为全美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全球第一大互联网供应商。 2001年,公司高额负债的状况引起美国证券监管机构的关注,今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对世通公司过往的兼并事件和公司向CEO伯纳德·埃伯斯提供3.66亿美元巨额贷款一事进行调查。4月30日,埃伯斯迫于董事会和大股东的强大压力黯然辞职。6月,世通新任CEO主持的一次内部审计暴露出更大的丑闻:从2001年开始,世通公司与扩建电信系统工程有关的大量费用没有被作为正常成本入帐,而是作为资本支出处理,这一会计“技巧”为世通带来了38亿美元的巨额“利润”。 6月25日,迫于SEC的压力,世通不得不发布声明,承认至少有38亿美元的支出被做了手脚,用来虚增现金流和利润;同时,该公司2001年14亿美元的利润和今年第一季度1.3亿美元的赢利也属子虚乌有。 假帐丑闻给世通公司带来了灭顶之灾。丑闻曝光的第二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即以民事欺诈罪正式起诉世通;正在加拿大出席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美国总统布什怒不可遏,表示要全面调查世通一案。与此同时,世通股票市值急剧缩水到3.35亿美元,公司成为一具空壳,信用等级被降为最低级;一年前允诺向世通提供25亿美元融资的25家投资银行也相继控告世通诈骗25亿美元。 7月21日,世通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8月8日和9月19日,世通公司又被发现有两笔错帐,该公司财务丑闻涉及的金额增加到90多亿美元。 11月26日,世通公司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世通公司必须聘请一位独立顾问,对其会计帐目进行评审并允许法庭任命的一位监督员对其管理状况加以评定。法官将于明年决定对世通处以多少数额的罚款。据报道,世通面临的罚款可能为上亿美元,但如果法官认为世通公司已经进行了改革而且对其处罚毫无意义的话,世通也许可以避免被罚款的厄运。 尽管世通新的领导层在公开场合表示公司将采取一切办法保证财务状况的稳定,继续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称公司已通过谈判获得了大约20亿美元的融资,在9到12个月的破产保护期内将努力偿还债务并进行重组,但舆论普遍认为,世通存活下来的概率几乎为零。 发家 4月30日,世通公司CEO伯纳德·埃伯斯不得不离开世通时对媒体说:“在我的任期内,Worldcom的财务审计是绝对干净的,我坚信Worldcom仍将作为行业领袖存在下去,并为后来者制定标准。”随着丑闻的曝光,没有人再相信他这句话。 从一名体育教师成为电信业巨头,埃伯斯只用了16年时间。

工程项目常见财务舞弊手段及防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610258756.html, 工程项目常见财务舞弊手段及防范 作者:王勇军 来源:《消费导刊》2015年第10期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财务管理工作实际,从工程物资、存货减值、废旧物资、物资采购、小型基建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工程项目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部门协同等防范措施,旨在提升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防止舞弊行为发生。 关键词:工程项目财务舞弊防范 一、简述 在日常财务和审计工作中,工程项目是财务舞弊高发领域,由于其资金金额大、建设周期长、业务流转复杂、利益主体多等特点,也是外部审计中的一个难点领域。要能够准确的识别工程项目存在的财务舞弊,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和丰富的审计经验,而且还需要足够的前端业务知识;不仅需要从财务信息系统和财务档案中发现线索,还要求对业务系统和业务规范有一定的掌握,了解业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基本工程和数据。 二、常见舞弊手段 (一)工程物资以领代耗,虚增项目成本 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工程项目进行审计,通过查阅物资合同台账,发现该公司2013年全年共购入原材料27万件并全部领用,年底无结余。然而通过查询生产系统,2013年全年所有工程只耗用12万件。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实地查看了物资仓库,发现该公司仓库堆满原材料。经盘点,库存原材料15万件,按照平均单价40元/只计算,多计成本600万元。 根据我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该公司物资以领代耗,虚增工程成本。将工程领用的物资一次性计入成本,实际未全部使用,导致虚增项目成本。同时,物资出入库管理控制不到位。物资领用、使用及多余物资退回过程管理控制不到位,部门间协同性差,物资管理部门未将多余物资退回单据传递至财务部门,导致账实不符。 (二)未对长期积压存货计提减值准备,虚增资产 某公司2013年底科目余额表显示存货余额7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40%,占资产总额25%,占比较大,其中产成品3亿元,数额较大。注册会计师进一步检查该公司产成品明细账,发现多台产品入库时间较长,截至检查日尚未发出。此外,审计人员延伸至该公司库存产成品所对应的产品销售合同进行检查,根据合同签订日期、交货时间等内容,发现该公司用于

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 财务舞弊的手法

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 财务舞弊的手法 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简称世通)是一家美国通讯公司,2003年因会计丑闻事件破产。 在2006年1月被Verizon以76亿美金收购,重组成为其属下的事业部门。目前公司已更名为MCI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维吉尼亚州。 世通公司经历了美国电信业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风雨雨:它曾推动了美国反垄断的立法进程,这导致了AT&T的被分拆;它对MCI的收购及其后报出的会计丑闻反映了20世纪90年末互联网泡沫中电讯业的躁动不安。 世通公司一度是仅次于AT&T的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这归功于对其他电信公司的收购,其中最为人知的是对MCI以及美国互联网骨干Tier 1 ISP UUNET的收购。 [编辑]

世通公司的成立和发展 1983年,LDDS公司在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成立,公司名字意为“长途话费优惠服务”。1985年,公司推举伯纳德.埃伯斯(Bernard Ebbers)为其首席执行官,1989年8月,公司在收购Advantage公司后上市。1995年,公司更名为LDDS世通,随后简化为世通。20世纪90年代,公司规模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迅速膨胀,并在1998年收购MCI 后达到顶峰。 [编辑] 1997年11月10日,世通与MCI通信公司对外宣布了价值370亿美元的合并计划,创出当时美国收购交易的历史纪录。1998年9月15日,新公司MCI 世通(MCI WorldCom)正式营业. [编辑] 兼并Sprint 1999年10月5日,MCI世通与Sprint公司宣布将以1290亿美元合并,再创纪录。合并后的公司将一举成为史

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变化研究

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变化研究 财务信息舞弊已成为当下经济社会与财务界需重点关注的领域,我国对此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以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准则为界,以财务信息舞弊被中国证监会和上交所、深交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各被处罚的上市公司在2002—2006年度与2007—2014年度导致财务信息舞弊的主要领域、手段和行为等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依次是披露不充分或虚假、利润虚假和资产负债表虚假;披露不充分或虚假已成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且一家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通常不止一种,而是发生在多领域。新准则实施以前,上市公司多以虚构收入和虚减费用的手法虚增利润,以虚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手法虚假资产负债表,且虚构收入和资产均为最主要的手段,同时披露不充分或虚假也是上市公司最常采用的手段,涉及的上市公司数量也最多,以隐瞒对外担保、隐瞒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以及隐瞒其他重要事项的公司居多。 随着准则的变迁,涉及财务舞弊行为的上市公司整体有所减少,新准则在一定程度遏制了一些手段的发生。如采用少转成本、少提减值准备、虚构投资收益以及采用会计政策变更的公司比重均明显下降,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实、隐瞒股权或资产质押、抵押以及虚假披露对外投资的公司也有所减少,多计费用和虚构存货、无形资产、货币资金等现象也并未发现,可见准则的变迁一定程度遏制了此类行为的发生。但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具有新颖性的错报手段,如通过多计摊销虚增利润,采用虚减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虚减其他应收款以及虚增留存收益等行为提供虚假资产负债表,同时虚假披露相关临时信息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多,虚假披露定期报告以及关联关系、关联交易的公司数量也有所增加。可见这些都需要创新会计、审计准则和监管手段来加以制约。 此外,本文还发现,同时采用2种以内财务舞弊手段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新准则实施后同时采用4种及以上舞弊手段的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最多的同时采用了9种舞弊手段,这一定程度增加了相关部门查处的难度;多数公司财务错报行为持续一定年限,一些公司的违规行为并未及时发现,直到新准则实施以后才陆续被查处,因而2007年以后被处罚的公司中发生舞弊行为到被处罚相距7年以上的公司明显增多,最长年限高达20年。本文还对被处罚公司的数量分布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