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高考语文备考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325.99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中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学科。
以下是高中必考的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等特殊句式。
3. 翻译技巧:学会直译和意译的方法,准确翻译文言文内容。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1. 文学鉴赏:学习如何鉴赏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2. 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3. 主题思想: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深层含义。
4. 语言风格:识别并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和风格。
三、写作技巧1. 记叙文写作: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叙述、描写、抒情等。
2. 议论文写作:学会构建论点、论据和论证,形成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3. 说明文写作: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如何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4. 应用文写作:熟悉各类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要求,如书信、通知等。
四、古诗词鉴赏1. 诗歌形式:了解不同诗歌形式,如律诗、绝句、词等。
2. 意象分析:识别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义。
3. 韵律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其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4. 诗人风格: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的主要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2. 文学名著:熟悉中外文学名著的作者、内容和影响。
3. 文学理论:了解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六、语言文字运用1. 成语运用:正确使用成语,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
2. 修辞手法: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七、文化传承1.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 历史典故:学习历史典故,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3. 民族精神: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高考语文全部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语文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
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全面归纳: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词汇: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句式结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
3. 翻译技巧:学会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风格。
4. 文化背景:了解文言文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识别文章的开头、发展、转折和结尾。
2. 主题思想: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 深层含义:探究文章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三、古诗词鉴赏1. 诗词形式:了解不同诗词的格律、韵律和对仗。
2. 意象分析:识别并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
3. 情感表达: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
4. 文化背景: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
四、作文1. 审题立意: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和主题。
2. 结构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3.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
4. 创新思维:在写作中展现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五、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家。
2. 文学体裁: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重要作品:熟悉中外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及其作者。
六、语言文字运用1. 词语辨析:区分近义词、反义词,正确使用词语。
2. 成语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避免望文生义。
3. 标点符号: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结束语高考语文的知识点非常广泛,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练习,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笔记知识点归纳高考语文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以下是对高考语文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翻译和分析能力。
重点包括:-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乎”、“者”、“也”等。
- 古文句式结构,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
- 古文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
- 古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大意。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 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中心思想。
- 段落结构和层次划分。
- 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 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作文作文是高考语文中分值较高的部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主要类型包括:- 议论文:要求学生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 记叙文:要求学生叙述一件事情或描写一个场景。
- 说明文:要求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考查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包括:-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 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 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容。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部分考查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 中国古典文学的流派和重要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 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是高考语文的传统题型,考查学生对经典古诗词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默写出指定的古诗词。
结束语高考语文的知识点广泛,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练习。
通过对文言文、现代文、作文、诗歌鉴赏、文学常识和古诗词默写的系统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一、古代文学1. 文言文基础知识1.1 词性1.2 基本句式1.3 修辞手法1.4 文言文阅读技巧2. 古代诗歌2.1 五言绝句2.2 七言绝句2.3 音律格律2.4 诗歌鉴赏3. 古代散文3.1 隋唐散文3.2 宋代散文3.3 元明清散文3.4 散文鉴赏4. 小说与戏剧4.1 四大名著4.2 明清小说4.3 传统戏曲4.4 剧目鉴赏二、现代文学1. 白话文基础知识1.1 词性和句法1.2 清新文风与新感觉派1.3 先锋派与后现代派1.4 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2. 新时期文学2.1 新时期小说2.2 新时期散文2.3 新诗与新长诗2.4 新时期剧本3. 先锋作家与作品3.1 鲁迅与《狂人日记》3.2 茅盾与《子夜》3.3 丁玲与《叶落风》3.4 钱钟书与《围城》4. 现代戏剧与电影4.1 现代戏剧派别4.2 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4.3 现代电影鉴赏三、修辞与修辞手法1. 名词与动词修辞1.1 比喻1.2 拟人1.3 夸张1.4 比拟2. 形容词与副词修辞2.1 夸张与象征2.2 拟声与拟态2.3 顺畅与凝滞2.4 温柔与尖刻3. 句子修辞3.1 反问与排比3.2 双关与隐喻3.3 倒装与省略3.4 讽刺与幽默四、阅读理解与应用1. 阅读技巧1.1 主旨概括1.2 段落写作意图1.3 推理判断1.4 引用理解2. 文学鉴赏2.1 作品分析与解读2.2 语言风格把握2.3 艺术特点理解2.4 审美价值评析3. 写作与应用能力3.1 文章结构与段落拟定3.2 信息整合与论证3.3 题材选择与文风固定3.4 内容魅力与文采展示五、文言文阅读与分析1. 古代诗词欣赏1.1 选读古体诗1.2 名句背诵与解读1.3 诗歌创作与仿写1.4 诗词意象与音律感悟2. 古文阅读2.1 文言文选读2.2 句式结构解析2.3 古文名篇赏析2.4 古文名句默写3. 古代散文鉴赏3.1 隋唐文选读3.2 汉魏六朝散文3.3 元明清散文作品3.4 散文名篇赏析六、写作规范与技巧1. 写作基础知识1.1 作文思路构建1.2 文体选择与运用1.3 开篇与结尾写作1.4 段落过渡与衔接2. 议论文写作技巧2.1 议题确定与立意2.2 论证方式与方法2.3 举例与引用运用2.4 总结与观点表达3. 说明文写作技巧3.1 定义分类与分析3.2 过程与方法阐述3.3 事物特点与比较3.4 结构合理与语言准确4. 故事与描写写作4.1 细节描写与场景刻画4.2 人物塑造与形象描绘4.3 情节安排与节奏掌控4.4 修辞手法与语言运用总结:以上是语文高考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与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与应用、文言文阅读与分析以及写作规范与技巧等内容。
高中语文考点总结语文考点主要分为文字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两个方面。
文字基础知识包括文学常识、修辞性词语和病句辨析等;语言运用能力主要包括词语理解、句子理解、篇章阅读和写作等。
一、文字基础知识考点1. 文学常识:高中语文考试中常涉及文学常识的考查,如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等,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对常见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掌握其作者、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等。
2. 修辞性词语:高中语文考试中会涉及到一些修辞性词语的辨析题,要求考生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正确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性词语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3. 病句辨析:语文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对病句的辨析,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病句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改。
病句辨析主要包括主谓一致、动词语态、时态、代词指代、修饰成分搭配等方面。
二、语言运用能力考点1. 词语理解:语文考试中常涉及对词语的理解,需要考生能够根据上下文推测词语的含义,理解其真实意义。
此外,考生还要注意词语的多义性,避免在理解中产生混淆。
2. 句子理解:高中语文考试中会出现对句子的理解题,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并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正确的答案。
句子理解考点主要包括句子成分、句子类型和句子结构等。
3. 篇章阅读: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篇章阅读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篇章,理解文中的主旨、作者观点以及篇章的结构等。
篇章阅读的考点主要包括文中事实细节、归纳总结、判断推理以及作者意图等方面。
4. 写作:写作是语文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注重语言的精确性和流畅性。
写作考点主要包括作文的主题和写作方法选择、段落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考点涵盖了文字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两个方面,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文学常识的积累,加强修辞性词语和病句辨析的训练,提高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培养篇章阅读的技巧,同时要注重写作练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语文必备必考知识点高中语文作为高考的一门必修科目,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掌握必备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高考语文中的必备必考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古文阅读高考语文试卷中必有一篇古文阅读题,考察考生对古代文化和古文文体的理解。
掌握以下古文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1. 古文基本知识:包括古文的体裁、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
2. 文言词的解释:理解古文中常用的文言词汇,掌握正确的解释,如"刍议"代表讨论。
3. 文言文的阅读: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来熟悉古文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部分,考察考生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必备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1. 文章结构分析:掌握如何正确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衔接。
2. 主题思想把握: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观点,并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3. 阅读策略: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如略读和精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和快速找到关键信息。
三、作文写作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必备的作文写作知识点:1. 写作结构:掌握常见的作文结构,如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记叙文的情节发展结构等。
2. 语言表达: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提升作文的文采和表达能力。
3. 观点阐述:准确明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辅以合理的论据和例证加以支持。
四、诗歌鉴赏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部分考察考生对古代和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品味能力。
以下是必备的诗歌鉴赏知识点:1. 诗歌常识:了解不同朝代的诗歌特点和流派,如唐诗、宋词和现代诗歌等。
2. 手法鉴赏:掌握诗歌中的常见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辨析作者的表达意图。
3. 诗歌背景:了解诗歌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帮助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内涵。
总结:高考语文必备必考知识点的掌握对于考生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高考语文学生必背知识点大全2023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离骚》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10、溘:宁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二、通假字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1、长: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3、以为: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四、词类活用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五、古今异义的词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
语文高三总复习知识点一、文言文1. 古代文学流派汉赋、汉诗、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 古代文学作品《史记》、《论语》、《诗经》、《楚辞》、《红楼梦》等。
3. 文言文基本解读方法理解字词含义、分析句法结构、解读修辞手法、捕捉上下文信息。
4. 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时注意语序、辨析词义、理解句子结构、辨析修辞手法。
5. 文言文鉴赏要点把握作者意图、剖析思想内涵、分析修辞手法、探究艺术特色。
二、现代文学1. 《红楼梦》作品背景、人物分析、故事情节、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复习。
2. 《骆驼祥子》作品背景、人物形象、社会背景、主题内容等方面的复习。
3. 《茶馆》剧本内容、角色刻画、时代背景、社会意义等方面的复习。
4. 《平凡的世界》内容概述、人物形象、家庭关系、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复习。
5. 《围城》故事梗概、人物性格、社会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复习。
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夸张、排比、反问、对仗、设问、拟人、拟物等。
2. 写作技巧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写景、感慨等写作手法和技巧。
四、古代诗文鉴赏1. 唐诗鉴赏杜甫、李白、王维、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欣赏和解读。
2. 宋词鉴赏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等宋代词人的代表作品欣赏和解读。
3. 元曲鉴赏关汉卿、白朴、郑光祖等元代曲家的代表作品欣赏和解读。
五、现代文阅读与作文1. 阅读理解技巧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结构。
2. 议论文写作技巧正确论证观点、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丰富例证和伪证、注意结构合理。
3. 小说阅读与写作技巧理解小说题材和主题、分析人物和情节、把握小说结构和风格。
4. 非虚构类文本阅读与写作技巧分析文本特点和目的、理解作者态度和观点、把握核心论述内容。
总结:本文回顾了语文高三学年的总复习知识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学、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古代诗文鉴赏以及现代文阅读与作文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相信同学们在语文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一、现代文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分析逻辑推理的判断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传记、报告等文体特点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图表的解读3.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情节结构的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主题的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情感的表达与主旨的把握语言特色的赏析二、古代诗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式的判断文言文的翻译古代文化常识内容的概括与分析2. 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形象(人物、景物、事物)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语言风格)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诗歌的思想情感3. 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和高中规定背诵的篇目三、语言文字运用1.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近义词的辨析成语的运用2.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3.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整句与散句的变换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变换4.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5.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四、写作1. 审题立意材料作文的审题命题作文的立意2. 文体选择记叙文议论文散文3. 结构布局开头与结尾的设计段落的划分与过渡4. 素材运用素材的积累素材的选取与加工5. 语言表达文采的提升避免语病。
高三知识点汇总笔记语文高三知识点汇总笔记语文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合理地总结语文知识点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我对高三语文知识点的汇总笔记,供大家参考。
一、古代文学与摹仿文章高三语文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摹仿文章,这是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熟悉古代诗词、文言文以及相关的修辞性文和骈文等。
1.古代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包括唐诗、宋词等。
我们需要了解其特点、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中的常见手法和修辞手段。
2.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中国的书面语言,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作品、史书等。
我们需要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3.修辞性文修辞性文是指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摹仿或扩展的文章,如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等。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和撰写修辞性文,同时注意表达技巧和文采。
二、现代文学与鉴赏文章现代文学是我们身边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当代社会、思想和情感。
学习现代文学的同时,也需要能够理解和欣赏作品中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1.小说小说是现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小说及其代表作品,分析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
2.散文散文是以抒情或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文学形式,包括散文随笔、散文诗等。
我们需要掌握散文的写作技巧和鉴赏方法,善于分析和解读散文作品。
3.戏剧戏剧是通过演员表演和舞台布景来表达情节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我们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戏剧作品,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戏剧结构。
三、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修辞手法是语言运用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可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高三语文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并能够分析其效果和作用。
1.比喻比喻是通过比较来表达含义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文学作品更丰满、形象和生动。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比喻的用法及其象征意义,体会比喻带来的感染力。
2.夸张夸张是为了强调和渲染效果而对事物进行放大处理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有: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3、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4、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等。
其他知识点:1、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2、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3、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4、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高考语文古诗词应试技巧第一部分诗歌的前言诗歌部分在高考中的占分是6-8分,一般掌握6分。
同学们的感觉就是,不知写什么不知怎么写,这里跟大家说一些方法与技巧。
一、一眼把古典诗歌“罩住”一首诗给在我们眼前,不管是不是考试,我们首先做到的事,应该一眼把它“罩住”。
那么“罩”什么呢?应该“罩”的是这几点:(一)古典诗歌的分类:古典的诗歌分几大类呢?当然分类的方法很多,类别也很多,但是,一种开玩笑的、却是最见效的分类法是——两大类:第一大类:男人的诗。
那么想一想,中国古代的都干什么?1.人在外面打仗,这就是边塞诗;主题基本是歌颂边塞风光、歌颂将士作战勇敢、对战争的反思,等等。
2.人在外面流浪,这就是送别诗、山水诗、田园诗;歌颂朋友间的友谊、感叹自己官运不通,醉请与山水,歌颂大自然的风景,等等。
3.人在家里想象,这就是怀古诗、说理诗、抒情诗。
怀古不是目的,目的是伤今、讽今、反思今天。
说理是说明人生大道理。
抒情的就多了。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你所学过的这几类诗歌,他的基本主题是什么呢?闹清楚类别,实际上“主题思想、观点、主旨”就不会跑得太远了。
第二大类:女人的诗女人诗又分“真女人”和“假女人”两类。
不是真的女人写的还是男人写的,二是指内容。
“真女人”诗写的是闺怨的、思妇的,表达对情人、夫君的怀念、怨恨和婚姻爱情的不如意:而“假女人”诗是借女人情感说其他的事情——注意,这类诗是不考的。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一、语文知识点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 B总分结构 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对比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A名词性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讽刺反语 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二、语文学法归类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 D依据逻辑顺序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 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 B象征写法 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 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 G夹叙夹议写法高考语文易错的108个多音字总结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高考语文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1. 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古代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2. 传统文化与诗词鉴赏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要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就需要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3. 古代诗词的结构与风格古代诗词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绝句则是四言。
同时,古代诗词也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七言绝句等多种风格。
4. 古代文人与作品赏析古代文人是指具有文学才能和卓越成就的人士,他们的作品被广泛流传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现代文学与鲁迅作品鉴赏1. 现代文学发展历程现代文学是指近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现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时期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学作品。
2. 鲁迅及其作品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对于唤醒国民觉醒、推动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鲁迅作品的主题与风格鲁迅的作品主题丰富多样,重要作品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其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基调,风格深沉、犀利,对社会问题进行了真实、深刻的揭示。
4. 鲁迅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鲁迅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后来作家的创作,使现代文学走向了现实主义的道路。
三、古代诗词阅读与鉴赏1. 古代诗词的阅读方法阅读古代诗词需要了解其语言表达、意象隐喻等特点,同时要注意运用语境分析来理解诗词的内涵。
2. 古代名篇赏析古代名篇包括《青玉案·元夕》、《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也是我们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重要参考。
3. 宋词与元曲的鉴赏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唐末宋初文学的高峰。
元曲是元代戏曲的一种形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是古代文学的瑰宝。
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高考语文必背学问点归纳成语积累:1、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3、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拓山林。
形容创作的艰苦。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方无济于事。
5、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简朴。
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7、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怪或惩罚适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方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方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之意。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留意。
13、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行磨灭的言论。
14、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15、分庭抗礼:现在用来比方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16、狗尾续貂:比方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17、管窥蠡测:比方对事物的观看和了解很狭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气:比方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19、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愿悔改。
20、讳莫如深:隐瞒的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间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一根头发,比方情势危险到了极点。
24、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进展的趋势。
25、江河日下:比方状况一每天坏下去。
26、胶柱鼓瑟:比方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27、开门揖盗:比方引进坏人,自招祸害。
28、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29、屡试不爽:屡次试验没有差错。
30、鳞次栉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齐。
文学常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并非一人所作,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由于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汲取了汉乐府的养分,所以不但擅长运用比兴,而且制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高中的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高中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以下是高中语文必考知识点的归纳:1.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 文言文阅读: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古文的句式结构、常用词汇、虚词用法等,并能够翻译和理解文言文中的基本内容。
3. 现代文阅读:提高对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
4. 诗歌鉴赏:学习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形式、韵律、意象等,并能够鉴赏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5. 文言文写作: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写作技巧,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写作。
6. 现代文写作:提高现代文写作能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7. 修辞手法: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并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8. 文学评论:学习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包括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分析。
9. 文化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传统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以及对外国文化的基本了解。
10. 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11. 古诗词背诵: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
12. 名著阅读:阅读并理解一些中外文学名著,能够对名著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深入分析。
13. 语言文字运用: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运用,包括正确的语法、用词、标点等。
14. 逻辑思维: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写作和阅读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
15. 情感表达:学会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结束语:高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与代表作家作品。
- 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者、主要内容及文学价值。
2. 现代文学- 五四运动后的文学变革,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 现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发展及重要作家与作品。
3. 外国文学- 世界各国主要文学流派及其特点。
- 重要外国文学作品及作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海明威等。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常用成语、典故的出处、含义及正确用法。
- 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的辨析。
2. 语法- 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识别与运用。
- 时态、语态、语气的理解和应用。
- 复句(并列、从属)的结构与用法。
3. 修辞- 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 修辞在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中的作用。
三、阅读理解1. 文本理解-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段落大意及细节信息。
- 识别和分析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态度和写作手法。
2. 文本分析- 对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体进行深入分析。
- 理解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
3. 批判性阅读-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所读材料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 能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四、写作技巧1. 文章结构- 学习如何组织文章,使其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 掌握引言、正文、结尾的写作方法。
2. 写作风格- 学习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
- 培养个性化的写作风格,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3. 写作实践- 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 学习如何进行文章的修改和润色。
五、古诗文赏析1. 古诗文知识- 了解古诗文的基本形式、格律及韵律。
-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对仗、平仄、押韵等。
2. 古诗文鉴赏- 学习如何欣赏古诗文的美学价值。
- 分析古诗文的意象、情感、哲理等。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形式进行创作。
高考语文常考知识点汇总一、人称代词1.公,您,敬称;仆,谦称,我。
2.卿,爱称,你。
吾,我。
3.愚,谦词,我。
4.女,通汝,你。
5.大王,敬称,古时称诸侯,后来也称占山为王的首领。
6.孤,古代君王专用的谦称,这里是山大王的自称。
7.尔,你。
8.小人,谦称,我,多用于平民对官吏、下属对上司的自称。
9.君,您,敬称。
10.吾辈,我等,我们。
之,他,指子虚长者11.予,我。
12.子,您,对男子的敬称。
13.若,你。
14.老朽,老人自己的谦称。
15.余,我。
二、通假字1.亡,通“无”2.已,通“矣”3.说,通“悦”4.畜,通“蓄”。
5.盖,通“盍”。
6.翼,通“翌”;要,通“邀”。
7.以,通“已”。
8.莫,通“暮”。
9.倍,通“背”;尔,通“耳”。
10.属,通“嘱”。
11.信,通“伸”;窥,通“跬”。
12.辟,通“避”;内,通“纳”。
13.县,通“悬”;被,通“披”;诎,通“屈”14.卒,通“猝”;还,通“旋”。
15.与,通“欤”。
16.孰,通“熟”。
17.愬,通“诉”。
18.冯,通“凭”。
19.罢,通“疲”。
20.蚤,通“早”。
21.阙,通“缺”。
22.陈,通“阵”。
23.案,通“按”。
24.颠,通“巅”。
25.裁,通“才”;见,通“现”。
26.趣,通“趋”。
27.不,通“否”。
28.涂,通“途”;乡,通“向”。
29.景,通“影”;受,通“授”。
30.知,通“智”。
31.陇,通“垄”。
32.反,通“返”。
33.然,通“燃”。
34.直,通“值”。
三、词类活用1.齿,名词用如动词,并列。
2.目,名词用如动词,看待。
3.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交好,与交好。
4.脉,名词用如动词,诊脉,摸脉。
5.生,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使……生,救活。
6.肉,名词用如动词,长上肉。
7.然,形容词用如意动词,认为对。
8.活,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
9.策,名词用如动词,鞭打。
10.烛,名词用如动词,照。
11.血,名词使动,使……染上血。
提供高中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全套超清正版视频辅导课程下载本辅导课程全部为无密码、无加密的独立视频课件,您可以无任何限制的在电脑、手机、平板、高清电视上面顺畅观看。
最新版、新课标,全网最低价!最适合有一定基础,自学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免费试看,马上联系我们吧!下载试听:【高中语文】【高中数学】【高中英语】【高中政治】【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高中历史】【高中地理】学考易VIP下载服务的特点和优势1、内容-总容量高达数百G最齐全最完整的辅导视频课程,全部为最新版新课标;2、速度-所有更新课程均第一时间提供下载;3、服务-全程资料免费更新、提供论坛版块交流和答疑;专业客服随时在线,优质的售后服务为您解决后顾之忧;4、下载-所有视频辅导课件和其他复习资料均提供24小时批量高速下载服务。
郑重承诺:我们提供全网最好的课程质量、最快的更新速度和最完善的售后服务。
交易流程:咨询在线客服(或联系QQ:2929039796)→本站提供汇款账号→汇款→通知本站您已经汇款→本站确认后为您开通下载权限注:购买后即时开通VIP下载权限,马上可以下载到总容量高达数百G最齐全最完整的视频辅导课件!同学们,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我们的VIP下载服务;又或者您有其他任何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吧^_^--------------------------------------------------------------【马上点击“在线咨询”和我们的客服联系吧】咨询QQ:2929039796联系邮箱:2929039796@--------------------------------------------------------------关于我们:【学考易】是一家专业提供各类考试应试辅导服务的网站。
致力于提供学历类,外语类,计算机类,财会类,资格类,工程类,医药类等考试最有效的应试助考服务。
成立以来,学考易凭借高效热忱的服务、高通过率,赢得了广大考生的一致好评,正以坚实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求真务实,真诚服务是我们团队的宗旨,助您考试一臂之力,顺利通过是我们服务的目的。
新的一年,我们将勤以为事、诚以为人、信以为业为准则,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为广大学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官方网站: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高中语文知识点汇总--高考语文备考笔记——各专题知识摘要一、基础选择题(8分)1、字音(注意以下几种类型)(1)多音字,如“作(zuō/zuò)”“症(zhēng/zhèng)”“强(qiáng/qiǎng)”“模(mó/mú)”(2)形近字,如“呛(qiàng)”“怆(chuàng)”(3)易错字,如前鼻后鼻音(民mín—明míng)、卷舌音(寺sì—饰shì)(4)生僻字,如噽(pǐ)罅(xià)隙(5)成语中古音,虚与委(wēi)蛇(yí)——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①以读带写,作好标记,提高效率;②以印发的资料和教材中的字音注释为主。
2、近义词辨析(原则——存同求异,通过以下作对比)(1)意义(范围、程度、侧重点)(2)色彩(褒贬、书面和口语)(3)用法(对象、搭配、词性)建议:①排除法:选定肯定对象,排除其它。
②试代法:代入两者,对比效果。
3、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1)勿望文生义,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徐娘半老—中年妇女”(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
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
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
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4、语病题(1)几种类型:①成分残缺或赘余②语序不当(多层定、状语、关联词)③搭配不当(动宾、主宾、关联词)④结构混乱(句式杂糅)⑤表意不明(有歧义、指代不明)⑥不合逻辑(因果倒置、多层否定)(2)快速判断语病有“十看”①看介词(小心缺失主语)②看代词,如这、那、它(小心指代不明)③看判断词“是”(小心主宾搭配)④看两面词(小心双提单承或单提双承)⑤看关联词(小心语序不当和搭配)⑥看并列词(小心搭配不当)⑦看多层否定(小心否定和肯定间的变换)⑧看主干(特别动宾)(小心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⑨看数量词(包括前后的约数)(小心重复)⑩看多义词,如“杜鹃”注意:也可以看有“、”出现的地方,看并列是否“原因是”与“所致、造成”重复。
建议:①按照以上几点判断,勿自乱阵脚。
/过渡)(2)抓住关键词语和提示词(如首先、总之、不但…建议:①看前后文的内容提示,明确前后顺序。
②从几个选项入手,试排、对比、排除二、古文阅读(约25分)考查内容:实词、虚词、句式、信息筛选、内容概括、断句、翻译。
5、实词(几种语法现象P)(1)通假字:蚤-早(2)古今异义:一切:一个贴切的(3)词类活用(使动、意动、为动)(4)一词多义:爱-怜惜、吝啬、可爱(5)偏义复词(如:公姥.、作.息)(6)兼词(如:诸—之于、焉—于此)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记忆:因为所以其则于与之乎者也焉而且乃若何(1)通过读古文(必修选修课文)培养语感。
(2)把握好每个虚词的例句翻译,利用句意记住用法和意义。
用法:①名词、动、代、兼、副、介、连、助②其中连词十种用法:并列、承接、递进、因果、假设、转折、选择、目的、让步、修饰、7、信息筛选(1)题型:?人物?品行(2)方法:①先判断人物对象;②排除被否定的项;③验证所选项。
8、内容概括建议:(1)时、地、人物对象、时间先后、部分与全部等方面值得注意;(2)关注表示判断、观点的词语;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是倍数加一)(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①虚词②实词③修辞标志: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如…何;得无…乎;何…为建议: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10、翻译抓住“采分点”。
找到特殊语法现象,基本找到“分”。
(2)特殊句式要调回正常语序,省略句务必补出省略成分,特别承前省略主语的情况。
(联系前文)—留、删、换、掉、补(1)几种句式类型(附各种句式的常见形式):①判断句②省略句③被动句④倒装句(2)现代汉语正常语序:[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附:①判断句:……者……也/……,……也/……者,……/……者也/为、是、非、未、无、莫、乃、亦、皆/无标志按句意。
②被动句受、于、受……于/见、见……于/为、为……所/被/无标志看句意。
③省略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④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句首:夫、惟、盖、凡、且夫句中:于、以(不明显)句尾:也、乎、哉、焉、而已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乎=于等三、定语后置1、标志:而、而……者、之、之……者2、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三、古代诗词鉴赏与默写(12-13分)1、形象答题提示:(省略号内为结合诗词分析)①通过对……内容的描写,②描绘了一幅……的景象(图景)/营造了……的意境/表现一个……形象。
2、语言3、表达技巧P(1)修辞手法(常见9种手法及其效果)P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2)表现手法(相反记忆)(涵括描写手法)动静、虚实、远近高低、正侧面、抑扬、联想想象、工笔白描、对比、衬托(渲染)、渲染、用典、象征、以小见大(3)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有主观情感字词)②间接抒情现的诗句意思+这样写…(效果、情感)4、内容情感(题材分类)5、解题建议:(准确答题有“几看”)(1)题目(大小标题)(2)作者(3)序注(4)意象(5)关键词(带有主观情感字词)6)题干(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建议:断章取义。
6、名句名篇默写(1)理解分类记忆;(2)高中部分的诗词文务必过关;(3)重点记忆不熟练的篇目;(4)对错字、生字、难字别放过,多写几遍。
四、现代文必考题(论述类为主)1、考点内容:(1)重要概念的含义(指代、比喻)(2)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作用(看位置)(3)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繁长(4)分析行文结构思路变(5)归纳各段要点概括中心简短①儿女情怀(爱情、闺怨)②建功立业(边塞、爱国、战事)③离愁别绪(离乡、送友)④山水田园(热爱、抒怀)⑤思古咏史(怀古伤今)⑥咏物伤时(托物言志、触景伤情)⑦送别悼亡(生离、死别)(6)分析作者观点态度2、考查形式:选择+主观表达题3、选择题的设错方式(设错陷阱)必然)已经)(3)无中生有(4)故意曲解(8)条件互混(条件与结果互混)(9)乱设因果、假设、条件关系4、建议:(1)可先看主观题题目再看文章;(2)阅读时应带笔画出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方便理清文章结构和思路。
(3)出现具体句子时回到原句作对比。
根据前后文理解作答。
1、文学类——考点内容(1)句子意思及其表现力(作用+效果)(2)人物(3)情节(小说)的结构方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抑扬、线索(明暗)、铺垫、悬念、误会、巧合、过渡、照应等(4)语言特点(注意修辞的应用及效果)(5)环境的作用(景物情景描写)(6社会意义(小说的核心)2、实用类(1)考点内容: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意思)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结构③分析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④评介文本观点和倾向及社会价值⑤思考与判断文本特色(结构、手法、语言)⑥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发掘深层含义(有理有据)⑦探讨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⑧探讨写作背景和意图(2)传记(3)表达技巧①修辞手法(见诗歌专题)记叙、叙述(顺/倒/插/补)描写(白描/细节)②表达方式议论直接抒情间接③表现手法(见诗歌鉴赏专题)④其它如线索、过渡、悬念等(见文学类)(4①制造气氛营造氛围②衬托人物心境情绪③表现心理活动④渲染烘托活动背景⑤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⑥象征社会环境①传主(形象、个性、精神)②文体特征:真实性+文学性③语言:平实、简明、生动…④时代影响及其价值⑤表达技巧及其作用(见下表)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5)科普文文体特征:科学性、通俗性、文学性语言特征:客观准确、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六、语言运用题1、扩展、压缩语段(1提示:①看清题干要求,把握扩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