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 格式:docx
- 大小:20.28 KB
- 文档页数:6
结肠癌最新化疗方案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针对结肠癌的治疗手段不断演进,化疗作为结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术前化疗术前化疗是指在结肠癌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治疗。
这种治疗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减小肿瘤体积,缩小肿瘤边缘,达到手术切除的目的。
目前,广泛采用的术前化疗方案是FOLFOX方案,即同时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
该方案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二、术后化疗术后化疗是指在结肠癌手术后进行的辅助化疗治疗。
其主要目的是杀灭和抑制术后微小残留癌细胞,预防癌细胞复发和转移。
常用的术后化疗方案包括CAPOX方案和FOLFOX方案。
前者是指使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进行化疗,后者与术前化疗方案相同。
三、个体化化疗个体化化疗是指根据患者结肠癌的分子特征和药物敏感性,进行个体化针对性的化疗方案。
目前,个体化化疗在结肠癌治疗中越来越受关注。
例如,一些针对KRAS突变阳性患者的药物已得到临床应用,如带铂类药物和EGFR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此外,DNA修复缺陷患者也可选用PD-1/PD-L1免疫疗法。
四、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手段。
在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中,靶向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EGFR抑制剂和血管生成抑制剂是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
使用单抗结合化疗药物,可提高化疗的疗效。
五、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结肠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进而达到治疗结肠癌的效果。
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
临床试验表明,与传统化疗方案相比,免疫治疗在一些结肠癌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综上所述,结肠癌最新的化疗方案包括术前化疗、术后化疗、个体化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案结直肠癌临床路径和诊疗⽅案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患者,不能⼿术或⼿术后转移复发不适合化疗患者。
⼀、结直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对象第⼀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ICD10编码为:C20xx01)。
(⼆)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诊断标准:参照 NCCN结肠癌、直肠癌TNM分期。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癌诊疗⽅案”。
结直肠癌临床常见证候:1.脾肾阳虚2.肝肾阴虚3.⽓⾎两亏4.痰湿内停5.瘀毒内结(三)治疗⽅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结直肠癌诊疗⽅案”。
1.诊断明确,第⼀诊断为结肠癌或直肠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为≤21天。
(五)进⼊路径标准1.第⼀诊断必须符合结肠癌或直肠癌结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18.902)或直肠恶性肿瘤疾病(ICD10编码为:C20xx01)的患者。
2.患者因病情、年龄、体质或个⼈意愿等缘故,不适宜或不愿接受肿瘤西医治疗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若在治疗期间⽆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院检查项⽬1.必须的检查项⽬(1)⾎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电图。
(4)肿瘤标志物。
(5)胸、腹、盆部影像学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根据病情需要⽽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像学检查、⾻扫描、肠镜、SPECT、基因检测等。
(⼋)治疗⽅案1.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脾肾阳虚证治法:温阳健脾(2)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肝肾(3)⽓⾎两亏证治法:益⽓养⾎(4)痰湿内停证治法:化痰利湿(5)瘀毒内结证治法:化瘀软坚2.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3.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泡洗、中药灌肠、贴敷疗法、中药熏药治疗、艾灸、超声波治疗等外治法4.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不同的治疗⽅法5.其它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泡洗、⾷疗、⾳疗、热疗等6.内科基础治疗7.护理:辨证施护(九)随诊计划住院建议:每隔1~3个⽉返院,⼀年4~6次住院治疗;门诊建议:每2~4周返院;外地患者每3⽉电话随访⼀次。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一、化疗药物种类结肠肿瘤术后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卡培他滨等。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抑制其增殖或者诱导凋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身体状况和耐受程度,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
二、给药途径与方式给药途径主要包括静脉注射、口服和局部灌注等。
静脉注射是化疗药物进入体内最常用的方式,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
口服药物则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对于某些局部复发的患者,可采用局部灌注的方式,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部位,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三、辅助化疗方案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为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而进行的化疗。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制定合适的化疗周期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四、新辅助化疗策略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和治愈率。
新辅助化疗的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五、姑息化疗应用对于晚期结肠肿瘤患者,当手术或放疗等治疗方法无法彻底治愈时,可采用姑息化疗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姑息化疗的目标是控制肿瘤的生长和减轻症状,而非根治肿瘤。
六、局部化疗方法局部化疗主要包括动脉灌注化疗、腔内灌注化疗和局部药物注射等。
这些方法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提高药物浓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七、联合用药选择联合用药是指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疗药物,以增强疗效、减少耐药性。
在选择联合用药方案时,需要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耐受性等因素。
八、个体化治疗方案由于每个患者的肿瘤分期、身体状况和遗传背景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至关重要。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制定最适合患者的化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结肠肿瘤术后的化疗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分期、身体状况、耐受程度以及药物的选择和用药方式等因素。
临床路径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背景介绍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化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为了提高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临床路径在结肠癌化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2023年版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的内容和要求。
二、化疗临床路径的目的化疗临床路径的目的是规范化疗过程中的操作流程,提高治疗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临床路径的制定是通过系统性的指导来提供结肠癌化疗患者的全程护理,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结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目标。
三、2023年版结肠癌化疗临床路径的内容1. 评估和筛查阶段a. 对疑似结肠癌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b. 确认结肠癌诊断,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检查。
c. 确定患者分期,确定是否适合化疗,评估化疗风险和预后。
2. 治疗阶段a. 根据患者的分期和化疗风险,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常用的方案包括FOLFOX方案、CAPOX方案等。
b. 进行化疗前的准备,包括静脉通路建立、抗恶心和呕吐药物预防等。
c. 进行化疗治疗周期,根据方案执行适当的次数,记录化疗反应和不良事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d. 化疗后的观察和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事件,进行支持护理和药物管理等。
3. 完善的团队协作a. 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合作,确保化疗过程中的全面关怀。
b. 定期召开多学科讨论会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调整治疗计划。
四、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管理1. 临床路径的实施a. 临床路径应由相关专业医生制定,经医院内药学委员会或抗癌药物使用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执行。
b. 患者在化疗前应详细了解临床路径的内容和要求,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始治疗。
c. 化疗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操作要求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化疗情况。
2. 临床路径的管理与评估a. 护士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执行情况的评估,及时记录并上报相关数据。
最新:V2版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要点(全文)摘要2024年V2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涵盖了诊断和治疗的多个领域,特别注重分子诊断技术的刷新、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综合治疗方案的调整。
在分子检测方面,指南推荐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转移性腺癌病人进行更全面的基因分析,包括罕见基因突变/融合如POLE/POLD1、RET和NTRK的检测,并继续关注HER2、RAS、BRAF等基因突变。
对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应用,指南持保守态度,建议仅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并在Ⅱ、Ⅲ期及接受辅助治疗的病人中谨慎使用ctDNA监测。
治疗更新方面,推荐携带POLE/POLD1突变及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病人接受免疫治疗,尤其适用于存在不可切除转移的情况。
同时,取消了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治疗对左半结肠肿瘤的限制,拓宽至所有适合的KRAS/NRAS/BRAF野生型病人,并将曲妥珠单抗的使用从RAS和BRAF野生型病人中解除限制,扩展到所有HER2扩增的结肠癌病人。
此外,针对dMMR/MSI-H型病人的术后辅助化疗也进行了重组和更新建议,明确了辅助化疗在提升生存率方面的潜在限制。
全球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年有1 931 590例新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例,而相关的死亡例数高达935 173例[1]。
2023年,美国新增153 020例结直肠癌病例和52 550例死亡病例[2]。
根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统计,2022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城市地区癌症发病中居第3位,在农村地区癌症发病中居第2位[3]。
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结直肠癌的高发趋势,也表明了急需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结肠癌临床研究和探索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及时准确地将风险评估、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和病人生活质量。
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术后治疗中,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残留在体内的癌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然而,结肠癌患者的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本文将介绍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的常见内容。
第一,选择适宜的化疗药物。
根据结肠癌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常见的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liplatin)和亚叶酸(Folinic acid)。
这些药物通常以化疗方案的形式使用,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第二,制定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病情、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常见的化疗方案包括FOLFOX、XELOX和CAPEOX等。
FOLFOX方案包括5-FU、奥沙利铂和亚叶酸的联合使用,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XELOX方案则是将5-FU改为口服药物的形式。
CAPEOX方案则是将亚叶酸改为其他药物的组合。
这些方案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方案。
第三,化疗的副作用管理。
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脱发等。
在化疗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生会根据具体的副作用制定相应的对策,如给予抗恶心药物、调整药物剂量、饮食调理等。
此外,患者还可以采取自我护理措施,如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休息和锻炼、避免感染等,来减轻副作用。
第四,治疗后的监测和随访。
化疗结束后,患者仍需接受密切的监测和随访。
医生会定期进行体检、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复发的风险。
在随访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任何身体不适。
总之,结肠肿瘤术后化疗方案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化疗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调整。
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化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然而,一线化疗方案对某些患者来说可能效果不佳或者出现耐药情况,需要采用二线化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供相关患者参考。
1. 替加氟(CAPOX)方案:该方案常用于二线治疗结肠癌,由替加氟(tegafur)、氧铂(oxaliplatin)和钙泛酸(folinic acid)组成。
替加氟是一种经口给药的化疗药物,氧铂是一种静脉注射的铂类药物。
该方案可通过抑制DNA合成和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临床研究表明,CAPOX方案在二线治疗中显示出了可观的疗效,且耐受性较强。
2. 原发性转移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常常会出现原发性转移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二线化疗方案可以采用FOLFOX方案或IROS方案。
FOLFOX方案由氧铂、替加氟和波替尼(bevacizumab)组成,IROS方案由伊立替康(irinotecan)、替加氟和波替尼组成。
这两种方案都已被广泛用于二线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3. RAS基因突变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RAS基因突变是结肠癌患者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RAS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采用抗EGFR抗体治疗。
常用的二线化疗方案包括FOLFIRI方案和FOLFOX方案与抗EGFR抗体的联合应用。
这些方案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可明显提高耐药性阳性患者的生存期。
4. 免疫治疗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近年来,免疫治疗在结肠癌的二线治疗中也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被广泛应用于二线治疗中。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联系,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方案对一些二线耐药性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结肠癌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遗传突变情况等。
结肠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一、结肠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
2.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ICD-9-CM-3:17.33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术前应判断是早期结肠癌还是进展期结肠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根治手术(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进展期结肠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可以根治的结肠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结肠癌疾病编码,拟行经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B超、心电图、腹部CT;(4)门诊或入院后完成结肠镜检查;(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6)肿瘤标记物检查。
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ICD-10:Z51.102),病理为腺癌。
需要术后辅助性化疗者:术后分期为II期含有以下高危因素:T4肿瘤,组织学分级差(3/4级的病灶),脉管或神经浸润,肿瘤周围淋巴结受累,肠梗阻,局部穿孔,手术切缘阳性或不确定,切除的淋巴结数量小于12枚,微卫星稳定。
术后分期为III期。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和NCCN《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1.症状:血便为主要症状,可出现腹痛和腹泻。
2.体格检查:腹部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情况,直肠指诊。
3.一般情况评估:体力状态评估。
4.实验室检查: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EA、CA199等。
5.病理证实结直肠癌腺癌。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Z51.102手术后恶性肿瘤化疗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证,无化疗禁忌。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记物;(3)心电图、胸部正位片和肝胆胰脾超声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1)超声心动图、肺功能检查等;(2)其他病理检测包括相关的免疫组化等;(3)骨扫描;(4)电子结肠镜检查;(5)PET-CT。
(六)化疗前准备。
1.体格检查、体能状况评分。
2.排除化疗禁忌。
3.患者、监护人或被授权人签署相关同意书。
(七)治疗方案的选择。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1.FOLFOX62.FOLFOX43.Xelox4.卡培他滨单药(八)化疗后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建议每周复查1-2次。
根据具体化疗方案及血像变化,复查时间间隔可酌情增减。
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ICD-9-CM-3:45.73-45.79,45.8)。
2.可R0切除的结肠癌(Ⅰ期、Ⅱ期和部分III期)。
3.对诊断为多原发并多部位的结肠癌(ICD-10:C18),结肠息肉病(如FAP、HNPCC)和炎性肠病合并癌变的患者,直肠无病变者,可考虑行全结肠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
必要时全结肠直肠气钡双重造影,确定肿瘤位置。
(2)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排除肿瘤肺转移。
全腹部强化CT或超声,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疾病,以及腹腔其他脏器疾病累及结肠等鉴别。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
一、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符合以下情形:
1、II期一III期需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
2、结肠癌肝转移与/或肺转移,可切除及潜在可切除得患者可行围手术期化疗。
(二)诊斷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与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态评分、就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就是否瞧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实验室检查: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 与 CA19-9,必要时可查 CA242、CA72-4. AFP 与 CA125。
4、病理检查:经手术或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内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结肠癌诊疗规范》(2012年),《NCCN 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2年)
化疗方案(以下方案选一)
1)F0LF0X 2 周
奥沙利钳 85mg/m^ + 5%GS500ml ivdrip 3-6h DI
CF 400mg/m' +5%GS 或 NS 250ml ivdrip DI
5-FU 400mg/m^ + NS 20-40ml iv DI
接 5-FU 2、4g/m^ 入泵 civ 46 小时
2)CAPOX 3 周
奥沙利钳 130mg/m'+5%GS500ml ivdrip 3-6h DI 咅她滨1000mg/m2 bid Dl-14
3)5-FU/CF双周方案
CF 400mg/m^ +5%GS 或 NS 250ml ivdrip DI
5-FU 400mg/m^ + NS 20-40ml iv DI
接 5-FU 2、4g/m'入泵 civ 46 小时
4)卡培她滨
卡培她滨lOOOmg/m'po bid dl-14每三周重复X24周
(四)标准住院日为3-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18伴Z51、1,Z51、1伴Z85、006结肠癌疾病编码。
2、符合化疗适应症、无化疗禁忌症。
3、当患者合并其她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需1-3天。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粪便潜血;
(2)生化全套、电解质与/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O
(3)心电图
2、根据情况可选择得检查项目:
(1)结肠镜检查与/或领剂灌肠造影。
(2)彩超检查。
(3)提示转移时,可进行相关部位CT/MRIo
(4)合并其她疾病相关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
3、签署化疗及其她相关同意书。
(七)化疗日为入院第2-9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
(八)化疗后恢复。
1、必须复查得检查项目:血常规,生化全套、电解质、血糖与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2、必要时对症处理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化疗相关得反应。
(九)出院标准。
1、化疗结束,无明显副反应。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得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化疗期间得合并症与/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得诊断与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肿瘤得复发或转移、病情进展退出临床路径。
3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需要对症处理,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退出临床路径。
4、药物不良反应需要特殊处理,如过敏反应、神经毒
性、心脏毒性等。
5、出现影响结肠癌治疗得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得治
疗。
6、医师认可得变异原因分析,如药物减量使用。
7、其她患者方面得原因等。
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肠癌(ICD-10:)
恿者姓% ___________ 性别: 年龄:_ 门诊号或ID号: ______________ 住院号: ______
□评估辅助检査结果长期医嘱:
□□□□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負或糖尿病饮食
保肝、营养支持、免疫抑制等支持治疗(必要时)
重点医嘱临时医嘱:
□
□
□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生化全套、电解质
心电图
影像学检査:胸片正侧位、胸部CT、腹部超声或CT、全身席扫描、头颅MRI或增强CT
□ PET-CT.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必要时)
□肿瘤标志物
□其她特殊医嘱
主要护理工作
病悄变异记录F±签名□介绍病房环境、设施与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讣划
□
□
□
□
静脉取血
协助完成^$项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査宣教
提醒患者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无□有,原因:
2
、
时间住院第2-9天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
□确定化疗方案,化疗
□住院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
□向虑者及家属交代化疗期间注意事项
□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自费用品协议书、授权委托同意书
□观察与记录化疗相关毒副作用
□复査血常规
□住院医师完成病程记录
□注意观察体温、血压、体重等重要脏器临床症状
重长期医嘱:
点O忠者既往疾病基础用药
医□胃动力及止叶•治疗
嘱□抗肿瘤化学药物配置化疗医嘱(以下方案选一)签名
□FOLFOX 2 周
奥沙利钳 85nig/m2 +5%GS500ml ivdrip 3-6h DI
CF 400mg/m2 +5%GS 或 NS 250ml ivdrip DI
5-FU 400mg/ni2 + XS 20-40ml iv DI 接 5-FU 2、4g/m2 入泵 civ 46 小时
托烷司琼5m計5%GS或XSlOOml或格拉司琼3nig ivdrip化疗前或化疗前后15分钟D1-6
□CAPOX 3 周
奥沙利钳 130nig/m2+5%GS500ml ivdrip 3-6h DI
卡培她滨 1000mg/m2 bid Dl-14
托烷司琼5m計5%GS或XSlOOml或格拉司琼3nig ivdrip化疗前或化疗前后15分钟D1-7
□5-FU/CF双周方案
CF 400mg/m2 +5%GS 或 NS 250ml ivdrip DI
5-FU 400aig/ni2 + NS 20-40ml iv DI
接 5-FU 2、4g/m2 入泵 civ 46 小时
托烷司琼5mg+5%GS或NS 100ml或格拉司琼3mg ivdrip化疗前或化疗前后15
分钟D1-8
□卡培她滨
匸,培她滨lOOOmg, m"分两次po Dl-14
临时医嘱:
□
□
□
□
□
□
□
O
□
实
施相应等级护理、饮食、活动指导
□护理评估(营养、疼痛、皮曲、活动能力等)
□化疗前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得宣教(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心理与生活护理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出院前1-3天
住院第8-10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上级医师查房,治疗效果评估
□进行病情评估
□确定就是否符合出院标准、就是否出院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完成上级医师査房纪录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考交待下次化疗(按疗程情况)
得时间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复诊日期
主要护理工作病W变异记录复査血常规
复査生化全套、电解质预处理(视化疗方案)
对症处理
水化、利尿(视化疗方案)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得处理病原微生物培养(必要时)加她特殊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