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 格式:doc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5
)5、研究某公司职工的工资情况时,得知该公司工人数为200人,其中,男性工人为130人,女性工人为70人,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60元,则总体单位总量为( )A.200B.130C.70D. 28606、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是()A. 描述统计B. 理论统计C. 推断统计D. 应用统计7、研究某企业职工情况,则“工龄”为()A.品质标志B.不变标志C.变量 D.变量值8、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时间间隔长短()A.前者有关B.后者有关C.前者有关后者无关D.都无关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10、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1、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A.0.1B. 0.071C. 0.07D. 0.1112、某商店商品销售额报告期和基期相同,报告期商品价格比基期提高了10%,那么报告期商品销售量比基期( )A.提高10%B.减少了9%C.增长了5%D.上升11%13、下列图示方法中,最适合用来研究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是( )A.条形图B. 饼图C.折线图D. 散点图14、现象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A.越接近于0B. 越接近于-1C.越接近于+1D.越接近于0.515、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8%,产量增加8%,在这种条件下,生产总费用 ( )A.增加了B.减少了C.没有变化D.难以确定三、多选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都不得分。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统计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死亡数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 某农场每年买入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2、相对指标的种类有哪些( )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F.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3、在相关关系中各现象之间 ( )A.一定存在着严格的依存关系B.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但不是一定确定的关系C.存在着不明显的因果关系D.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E.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4、下面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企业职工人数B. 企业男职工人数C. 企业所属部门D. 企业现有设备台数E.企业管理人员数5、从统计指标的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 ( )A.总量指标动态数列B.相对指标动态数列C.平均指标动态数列D.时期指标动态数列E.时点指标动态数列6、由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可知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关系为( )A.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B.样本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C.样本均值的期望等于总体均值D.样本均值恰好等于总体均值E.样本均值的方差等于总体方差7、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产品产量指数B.播种面积指数C.职工工人指数D.成本指数E.物价指数8、按抽样调查方法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A.部分单位是有意识抽取的B.部分单位是按随机原则抽取C.哪些单位被抽中由其代表性决定D.哪些单位被抽中纯属偶然E.总体各个单位都有同等中选的机会9、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A.经常性调查B.一次性调查C.全面调查D.非全面调查E.人口调查10、某类产品是生产费用报告期为20万元,比基期多支出4000元,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综合比基期降低2%,所以( ) A. 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2% B.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2% C. 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04% D. 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25% E. 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3920万元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计划完成情况如何?(8分)2、某车间50名工人月产量的资料如下;按月产量(件)分组200以下:3人;[200~400):7人;[400~600):32人;600以上:8人。
云南财经大学学年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试))系(院得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复核人阅卷人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若住宅房地产“评估的房地产价值X”与“销售价格Y' 之间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t =-1.98 - 3.1x,贝「者的相关系数可能A、-1.98、+3.1、+0.9237D 、-0.8963】2、单因素方差分析中,误差项离差平方和SSE实质上反映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带来的影响B、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随机因素带来的影响D、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带来的影响】3、单项式变量数列中,如果各标志值都扩大1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则平均数A、不变B、扩大1倍C、减少1/4D、无法判断大小【】4、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比1998年增长35%则该地区在这一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应该是7 35% 、8 35%7.135%、8 135%】5、某研究人员发现,举重运动员的体重与他能举起的重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则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B、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 、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 量D 、运动员体重和能举起的重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6、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 分别为80%、85%、90%,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 应选 A 90%B 、85%C 、80%D、82%【 】7、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 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8、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 】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A 、必须用pg C 、必须用pg【 】10、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8,众数为31,中位数为29,则大体上可断定 数据的分布形态为A 、正态分布 D 、尖峰分布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 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A. 条形图B. 饼图C. 雷达图D. 直方图考试课程:统计学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 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A. 条形图B. 茎叶图C. 直方图D. 饼图试卷类别:A卷□√ B 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适用专业年级:2011 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元、4000 元~5000元、5000 元以上几个组。
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注明: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A.5000B.7500C.5500D.6500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B. 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D. 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A. 平均数B. 规范差C. 极差D. 四分位差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11. 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 =3, 其意义是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 3 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 3 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C.至少有94%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 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D. 至少有9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 3 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12. 下列不是次序统计量的是()。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A. 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B .离散程度越大C .稳定性越高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7.点估计的缺点是(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我们事先选定的()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9.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A.样本资料 B.总体全部资料C. 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1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一词有三种理解()A. 统计工作B. 统计资料C. 统计信息D. 统计科学2.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y6820ˆ+=,这意味着()A.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26台D.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3.在参数估计中,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有效性C. 相合性D. 一致性4.假设检验中所犯错误有两种类型()A. 取真错误B. 弃真错误C. 取伪错误D. 弃伪错误5.样本单位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 被研究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D. 研究的代价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实际试验中,许多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试验结果数值的差异,称为______误差。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 B 上涨11.1% C 下跌11.1% 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统计学》试卷A卷注意事项:1.适用年级和专业:2010级工商管理专业层次:本科2.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3.考试时间90分钟4.考试方式:闭卷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统计学领域包括两个分支:统计描述和。
2.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叫做。
3.一个样本容量n=10的数据集(44、30、35、54、42、43、29、44、50、39),该数据集的中位数是。
4.在16个观测值组成的样本中,样本均值为15,样本方差为9,则变异系数为。
5.一个样本容量n=7的数据集(15、8、5、10、2、8、4),四分位间距为。
6.已知一组容量n=5的样本数据,X(1、2、3、4、5)与Y(6、7、8、9、10)的相关系数为。
7.用来基于新的信息修正原先已经计算的概率的定理,被称为定理。
8.给定一个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变量Z小于1.96的概率为。
9.非概率抽样比较常见的方法是抽样和判断抽样。
10.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样本均值为36,则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等于。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最有可能去购买服装的时间(平时白天、平时晚上或者周末)是属于A.连续型数值变量 B.离散型数值变量C.可以是数值变量,也可以是属性变量 D.属性变量2.能够从不重要的多数中分离出重要的少数的图表为A.条形图 B.饼图C.帕累托图 D.散点图美国工人最想要的补偿包有什么变化?有机构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下表,请回答第3题和第4题。
3.A.更多钱 B.更好的卫生保健C.更好的退休 D.工作/家庭平衡4. 你认为哪种图形方法能更好地描述这些数据?A.条形图 B.多边形图C.时间序列图 D.散点图下面茎叶图的样本来自新泽西收费公路上某个服务区的25辆汽车,数据为这些汽车买的以加仑表示的汽油量(叶值代表0.1加仑),请回答第5题和第6题。
9 14710 0223811 1255667712 22348913 025. 多大数量的汽油(以加仑表示)最有可能被购买?A.9-10 B.10-11C.11-12 D.12-136. 购买数量的分布中是否有一个集中区域?A.有,集中区域在10-12加仑间 B.有,集中区域在9-13加仑间C.没有 D.无法确定7. 当比较两个或更多的数据集时,应该使用的图形为A.直方图 B.百分比多边形图C.散点图 D.时间序列图8.以下不属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A.平均数 B.中位数C.众数 D.全距9.为了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最好采用的样本为A.简单随机样本 B.系统样本C.分层样本 D.群样本10. 以下度量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平均数 B.中位数C.全距 D.方差11. 以下就分布形状、平均数、中位数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A.均值小于中位数,负偏 B.均值大于中位数,正偏C.均值等于中位数,对称 D.分布形状与平均数、中位数无关12. 经验法测可以描述观测值分布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大约68%的观测值会落在均值两边各二个标准差的范围内B.大约90%的观测值会落在均值两边各二个标准差的范围内C.大约95%的观测值会落在均值两边各二个标准差的范围内D.大约99.7%的观测值会落在均值两边各二个标准差的范围内13. 许多研究都基于在一个给定的机会域里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次数的计数,此时可以使用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C.正态分布 D.指数分布14. 当受访者感觉有义务讨好访问人的时候,“霍索恩效应”就会发生,此时产生的误差是A.测量误差 B.抽样误差C.覆盖误差 D.无回复误差15. 对两个总体比例大小进行单侧假设检验,应该使用的检验统计量为A.Z统计量 B.t统计量C.F统计量 D.统计量三、应用题(每小题10分,满分50分)1.某家电公司市场研究员想要研究某个城市居民看电视的习惯。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0—2011学年第⼆学期经管系市场营销专业09级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 )1、数理统计学的奠基⼈是() A 威廉·配第 B 阿亨⽡尔 C 凯特勒 D 恩格尔2、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 A 连续变量 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全国⼈⼝ B 每⼀个⼈ C 每⼀户 D ⼯⼈⼯资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半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5、在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组为40~50,第⼆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依习惯上规定() A 50在第⼀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组6、如果⼀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雪夫不等式,对于k=2,其意义是()。
A ⾄少有75%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B ⾄少有89%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C ⾄少有94%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D ⾄少有99%的数据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 7、已知4个⽔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 A 简单算术平均数⼀、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道⼩题,每⼩题1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下⾯的⽅格内。
B 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 ⼏何平均数8、第⼀批产品的废品率为1%,第⼆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
第⼀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A1.5%B 1.45%C 4.5%D 0.94%9、在某公司进⾏计算机⽔平测试,新员⼯的平均得分是80分,标准差是5分,中位数是86分,则新员⼯得分的分布形状是()A 对称B右偏10、某地2003—2008年各年6⽉30⽇统计的⼈⼝资料如下:A 2326232425252224.3(5+++++=万⼈)B 232425252624.6(5++++=万⼈)C23262425252219.7(5++++=万⼈)D2326232425252220.25(6+++++=万⼈)11、某农贸市场⼟⾖价格2⽉份⽐1⽉份上升5%,3⽉份⽐2⽉份下降2%,则3⽉份⼟⾖价格与1⽉份相⽐()A 提⾼2.9%D 下降2%12、2009年某地区新批准73个利⽤外资项⽬,这个指标属于()A 时点指标B时期指标C 动态相对指标D ⽐较相对指标某企业报告期产量13、某商品价格发⽣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A 10%B 90%C 110%D 111%14、抽样调查的主要⽬的是() A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 为了应⽤概率论C 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D 为了深⼊开展调查研究15、样本平均数和全及总体平均数() A 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 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16、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中1N nN --这个因⼦总是()A ⼤于1B ⼩于1C 等于1D 唯⼀确定值17、根据城市电话⽹100次通话情况调查,得知每次通话平均持续时间为4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在概率保证为95.45%的要求下,估计该市每次通话的时间为()。
西南交通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A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判断题1、 统计数字的具体性是统计学区别于数学的根本标志。
(对 )2、 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对 )3、 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 错)4、 统计指标系是对许多指标的总称。
(错 )5、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对 )6、 人口普查可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济性调查。
( 错)7、 在任何条件下,典型调查的资料郡可以推算总体指标.(错 )8、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对 )9、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而临时组织的调查,它与定期统计报表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 对) 10、 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 对) 11、 两个简单分组并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错 )12、 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应高于最小变量值。
( 错)13、 组中值是各组的实际平均数的近似代表值,因此,用组中值来计算总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对) 14、 分区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分组对象的复杂程度。
( 对) 15、 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强度相对数。
(对 ) 16、 标志总量是指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总和。
( 对)17、 在计算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相对指标唯一只有强度相对数. ( 错) 18、 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10%,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4。
76%。
(对 ) 二单选题1、 统计研究的数量必须是(B )A 抽象的量B 具体的量C 连续不断的量D 可直接相加的量 2、 统计总体最基本的特征是(B )A 数量性B 同质性C 综合性D 差异性 3、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D )A 总体单位各标志值不应有差异B 总体的各项指标都是同类性质的指标C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D 总体全部单位在所有某一个或几个标志上具有同类性质 4、 一个统计总体( D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5、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不同(A ) A 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B 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 总体单位只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 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6、 某小组学生数学考试分别为60分、68分、75分和85分。
万里学院期末考试1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专升本)1.(单选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本题2.0分)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答案:B.解析:无.2.(单选题)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本题2.0分)A.随总体围扩大而增大B.随总体围扩大而减小C.随总体围缩小而增大D.与总体围大小无关答案:A.解析:无.3.(单选题)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本题2.0分)A.发现数据的错误B.对数据进行排序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答案:C.解析:无.4.(单选题)抽样调查所特有的误差是( )。
(本题2.0分)A.A 由于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B.B 登记误差C.C 系统性误差D.D ABC都错答案:A.解析:无.5.(单选题)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本题2.0分)A.A 变量C.C 变量值D.D 指标答案:C.解析:无.6.(单选题)“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本题2.0分)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答案:C.解析:无.7.(单选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总体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
(本题2.0分)A.可能变宽也可能变窄B.变窄C.变宽D.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无.8.(单选题)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
第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本题2.0分)A.2000B.1000C.1500D.2500答案:C.解析:无.9.(单选题)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 )。
(本题2.0分)A.A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B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C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D 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答案:A.解析:无.10.(单选题)设 zc 为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值,检验的假设为 H 0 :μ =μ0 ,H 1 :μ ≠μ0 , zc = - 1.96 时,计算出的 P 值为()。
期末考试 统 计 学 课程 A 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A 、上升B 、下降C 、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A 、 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B 、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C 、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 、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 】3、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 、 75%B 、 99.5%C 、100.5%D 、 133.2%【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91% B 、85% C 、94% D 、82% 【 】5、一般而言,总体平均数的无偏、有效、一致估计量是A 、样本平均数B 、样本中位数C 、 样本众数D 、不存在 【 】6、单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意味着变量X 与Y 之间一定 A 、无任何相关关系 B 、无线性相关关系 C 、无非线性相关关系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 】7、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A 、P 值> αB 、P 值>βC 、 P 值< αD 、 P 值<β【 】8、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这时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A 、nSx Z 0μ-=~N(0,1) B 、 nx Z σμ0-=~N(0,1)C 、)1(~)1(2222--=n Sn χσχ D 、)1(~0--=n t nSx t μ【 】9、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 【 】10、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统计学》期末试卷A卷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20*1.5=30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名称为()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 总体单位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几位同学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全阶段设计是()A对统计工作全过程的设计B对统计调查的设计C对统计整理的设计D对统计分析的设计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全部工业企业6、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人口B每一个人C每一户D工人工资7、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这个变量值应归入()A60~70 B70~80 C60~70或70-80都行D60~70或70~80都不行8、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9、全国粮食产量与全国人口比较,属于()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计划完成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10、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A产品合格率B人均粮食产量C 轻、重工业之分D中国与日本的钢产量之比11、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货币流通量B存款余额C商品库存量D 货币投放总额12、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3、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A位置居中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D出现次数最多14、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A变量和次数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D主词和宾词15、按照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课分为()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16、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了20%,则现在的1元钱()A只值原来的0、8元B只值原来的0、83元C与原来的1元钱等值D无法与原来比较17、某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现在的100元只值原来的90元,则价格指数为()A10%B90%C110%D111%18、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间的()A实际误差B实验误差的绝对值C平均误差程度D可能误差范围19、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A –oo< r <+oo B-1≤r ≤+1 C-1 < r < +1 D0≤r ≤+120、若要证明两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是高的,则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应接近于()A+1 B0 C0、5 D[1]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0*2=20分)1、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发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2、工业净产值6500万元(按生产法计算),在此指标中,还缺少()A时间范围B空间范围C量单位D指标数值E计算方法3、普查属于()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专门组织的调查D一次性调查4、统计分组用来()A反映总体的规模B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C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D研究总体的内部结构E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A工业总产值B商品销售额C职工人数D商品库存额E生猪存栏数6、根据标志值在总体中所处的特殊位置确定的平均指标有()A算数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7、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 B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1C定基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1 D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1E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18、报告期数值和基期数值之比可称为()A动态相对指标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统计指数E比例相对数9、抽样误差是()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未知参数之差B抽样估计值与总体未知的总体特征值之差C登记性误差D系统性无法E偶然性误差10、相对系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A线性关系B因果关系C变异程度D相关方向E相关的密切程度三、填空题(每空1分,15*1=15分)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的关系。
A 卷 第1页 蚌埠学院12—13学年第二学期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A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11会计1、2、3班。
2、本试卷共2页。
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月工资D 、工人体重 2、统计指标有如下特点( )。
A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B 、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C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D 、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 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 、职工人数B 、机器台数C 、工业总产值D 、车间数4、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
A 、变量 B 、标志 C 、变量值 D 、指标5、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
A 、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B 、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C 、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D 、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
A 、这些单位在全局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全部单位总量的很大比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全部标志总量的很大比重D 、这些单位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
7、2000年11月1日零点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
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经常性调查8、有意识地选取了100亩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 、重点调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以上都不对9、商品库存量是( )。
A 、时期指标B 、时点指标C 、相对指标D 、平均指标 10、199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7688亿元,这是( )。
A 、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总体总量指标 D 、平均指标11、2012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393.10公斤,人均棉花产量3.97公斤,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58元,人均国民收入1271元它们是( )。
A 、举重能力的60%归因于其体重B 、平均来说,运动员能举起其体重60%的重量C 、如果运动员体重增加10公斤,则可多举6公斤的重量D 、运动员体重和能举起的重量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 】6、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0%、85%、90%,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A 、90%B 、85%C 、80%D 、82% 【 】7、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 A 、季节变动 B 、循环变动 C 、长期趋势 D 、不规则变动 【 】8、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在12个专业(K=12)中共计随机抽取60个学生进行调查,拒绝原假设的区域是A 、 )),59,11(01.0+∞FB 、)),59,11(005.0+∞FC 、)),48,11(01.0+∞FD 、)),48,11(005.0+∞F 【 】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 A 、必须用11q p B 、必须用00q p C 、必须用01q p D 、必须用n n q P【 】10、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8,众数为31,中位数为29,则大体上可断定数据的分布形态为A 、正态分布B 、左偏分布C 、右偏分布D 、尖峰分布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可决系数2r =86.49%时,意味着A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密切B 、因变量的总变差中,有86.49%可通过回归直线来解释C 、因变量的总变差中,有13.51%可由回归直线来解释D 、相关系数绝对值一定是0.93E 、相关系数绝对值一定是0.8649【 】2、下列那些属于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极差B 、内距C 、方差D 、标准差E 、离散系数 【 】3、假设检验中,关于两类错误与显著性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第Ⅰ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α B 、第Ⅱ类错误称为取伪错误,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记为β C 、当α增大时,β减小;当β增大时,α减小 D 、要使βα和同时减小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样本容量 E 、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α被称为显著性水平【 】4、在参数估计中,统计学家给出了评价估计量的一些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A 、相合性B 、有效性C 、均衡性D 、时效性E 、无偏性 【 】5、下列那些属于拉氏指数公式 A 、∑∑=10qp q p L qB 、∑∑=01qp q p L pC 、∑∑=1011qp q p P pD 、∑∑=111qp q p P q E 、∑∑=111011qp q qq p H q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统计学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与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二套)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英文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分,共10分)1、在研究某城市工业企业生产时,某个工业企业生产工人人数是( B )A 、数量指标B 、数量标志C 、变量D 、标志总量2、对全国货币发行量中占较大比重的几个大地区进行货币发行量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D )A 、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重点调查3、2003年某机械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工具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1400元,2004年各车间的工资水平不变,但机械车间工人增加20%,工具车间工人增加10%,则2004年两车间工人总平均工资比2003年 ( B ) A 、提高B 、降低C 、不变D 、不能做结论4、某企业2003年完成利润100万元,2004年计划比2003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2004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5、某单位四年管理费用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5%,8%,13%,则平均发展速度为( D )A 、4%13%8%5%3⨯⨯⨯B 、4%113%108%105%103⨯⨯⨯C 、4%13%8%5%3⨯⨯⨯-1D 、 4%113%108%105%103⨯⨯⨯-1 6、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 C ) A 、下降3% B 、上升3% C 、下降2.91% D 、不变 7、是非标志的方差,其最大值是( D )。
A 、1B 、1/2C 、1/3D 、1/48、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变量 ( B ) A 、都是随机变量 B 、自变量是确定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 、都是确定性变量D 、因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自变量是随机变量9、无偏性是指( A )A、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B、当样本容量n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C、随着n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D、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10、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江南大学考考试形式开卷()、闭卷(√),在选项上打(√)开课教研室会计系命题教师刘海燕命题时间 2014、05卷专用纸使用学期 2013—2014第二学期总张数 4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江南大学考卷专用纸SST= =0.4SSR=SST-SSE=0.3134%35.782==SSTSSRR 说明在单位成本的变差中,有78.35%可以由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线性关系来解释,或者说,在单位成本取值的变动中,有78.35%是由产量所决定的。
可见单位成本与产量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c.对模型的回归系数和模型整体进行检验:线性关系的检验——F 检验0:10=βH 线性关系不显著0:11≠βHF=1/1/-n SSE SSR =36.0229临界值()965.410,105.0=F 因为 F >F α,拒绝H 0,线性关系显著 回归系数的检验—t 检验0:10=βH0:11≠βH0931.02=-=n SSES e =t --5.6471 025.0t (10)=2.2281因为⎥ t ⎥>t 2/α,拒绝H 0 线性关系显著d.产量为120件时的单位成本: y=2.422-0.0096x==2.422-0.0096120⨯=1.27(万元)三、计算机操作题 〖共计25分〗附录:t 0.005(4)=4.604,t 0.01(4)=3.7469,t 0.025(7)=2.3646,t 0.05(7)=1.8946,t 0.025(15)=2.1314,t 0.05(15)=1.7613,00135.0z =3 ,71.1)24(05.0=t ,025.0t (10)=2.2281, ()02.248025.0=t ()965.410,105.0=F ,36.39)24(025.02=χ,401.12)24(975.02=χ∑=n1i 2i y n y 2n1i i ⎪⎭⎫ ⎝⎛-∑=。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考核试卷(A)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和。
2、如果我们要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则总体是,总体单位是_ _ 。
3、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中位数为。
4、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N(μ,σ2)时,来自该总体的所有容量为n的样本的均值⎺x也服从正态分布,⎺x的数学期望为,方差为。
5、若身高与体重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85,则体重与身高存在___ _____,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91,则产量与单位成本存在。
6、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
7. 进行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是和。
8.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检验。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1分,共10分)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2、无论是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或是在全面性调查中,都有可能产生非抽样误差。
()3、茎叶图主要用于顺序型数据的显示。
()4、对一个正态总体进行抽样调查,不论样本容量大小如何,样本均值统计量总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 )5、假设检验中要使α和β同时减少的唯一方法是减少样本容量。
()6、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7、总体参数以一定的概率落在置信区间中。
()8、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9、直接对总体的未知分布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非参数估计;当总体分布类型已知,仅需对分布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的问题称为参数估计。
()10、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5分)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数值型数据()。
《统计学》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
适用班级: 工管、经贸、商英、财院等 时间:2小时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打√,错误打×)
( 对 )1.指标是针对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错 )2.抽样法是统计整理的方法。
(错)3.从频数分布表的上边向表的下边相加称为“向下累积”。
(错)4.职工收入曲线是U 型曲线。
(对)5.通过总体方差回归估计的计算说明最小二乘法所建立模型是最优的。
(对)6.可决系数2R 是唯一确定的一个常数。
(错)7.某证券从08年年初到年末下跌幅度为60%,09年上涨幅度为100%,这说明从08
年年初买进中间没再交易该证券者有盈利。
(错)8.根据样本数据建立的回归直线方程,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错)9.总体均值区间估计及假设检验中统计量的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
(对)10.用样本的估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的估计称为点估计。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 ) A .A 数列平均数代表性低于B 数列 B .两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C .A 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于B 数列 D .两数列平均数代表性无法比较 2. 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是( )
A.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B. 对问题作深入研究
C. 计算抽样数目
D.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参数
3.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1/3,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 )
A .9倍
B . 9/4倍
C .4/9倍
D .1/9倍
?4.若776.2)4(,6,6.0025.0===t n r 已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则( )
A .总体X 与Y 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B .总体 X 与Y 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C. 样本x 与y 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样本x 与y 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5.可决系数是( )
A .SSR/SSE
B .SST/SSE
C .SSR/SST
D .SSE/SST
6.在进行职工收入水平问题的抽样调查中,有意把收入水平低的职工不算在内,这种作法必然导致( ) A.登记性误差
B.系统性误差
C.随机性误差
D.抽样误差
7.将1,2,3,4,5,6,7,8,9,其它值均大于9的统计数据分组。
按统计分组原则,
8~3这一组的数据的个数为( )
A .4
B .5
C .6
D .以上都对 8.若x 为算术平均数,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B. ∑(x -x )=min
C. ∑(x -x )>0
D. ∑(x -x )<0
9.大数定理(1lim ,0=⎪⎭
⎪
⎬⎫⎪⎩⎪⎨
⎧<->∀∑∞
→εμεn x P n )说明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 ) A.一致估计量 B.有效估计量 C.无偏估计量 D.充分估计量 10.计算三元线性回归模型总体方差的估计时,其分母为 ( )
A .n-1
B .n-2
C .n-3
D .n-4
三、计算分析(共70分)(写出公式、计算过程小数点至少保留2位)
1. 某进出口企业历年出口资料如下表,补充表中的空缺指标(保留一位小数)(8分)
2.一个具有100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有放回地抽自于均值为50,标准差为26的总体,计
算:(1)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
E=50;S=2.6
(2)样本平均数小于50的概率。
(6分)P=0.5
3. 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
现从某天生产的
求: (1)总体均值的点估计。
101.32
(2)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的标准差。
1.6433
(3)该批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
100.87-101.77
(4)如果规定低于100克为不合格,确定该批食品合格率95%的置信区间。
(10分)
0.8576-0.942
4.搜集到8家某化工行业企业产品产量(吨)与生产费用(万元)的资料如下:
后又补充两家企业资料分别为:甲:产量9吨生产费用160万元,乙:产量10吨生产费用170万元。
要求计算:
(1) 产量与生产费用的简单线性相关系数;0.9791
(2)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生产费用对月产量的回归直线模型并指出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 a=54.404;b=12.021
(3) 计算可决系数并指出可决系数的意义。
R*R=0.9586 (13分)
5.检测100件产品得如下资料,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中位数、众数。
(8分)
104214,54.207,880,4.36,6.454422=====∑∑∑∑∑y x y x xy
中位数=744.44;众数=745.83
6.某企业产品成本情况:
(1)计算三种产品的总成本,产量及单位成本综合指数。
总成本=141%;产量综合指数=116.5%;单位成本综合指数=121%
(2)分析全厂产品总成本变动的原因。
(10分)
7.一个生产宇航飞行器的工厂需要经常购买一种耐高温的零件,要求抗热的平均温度是
C 01250,在过去,供货商提供的产品都符合要求,并从大量的数据获知零件抗热的标准差
为C 0150,在最近的一批进货中随机测试了100个零件,其平均的抗热为C 01200。
能否认为这批产品不合格?工厂希望对实际产品符合要求而错误地加以拒绝的风险为0.05。
你的结论可能犯什么错误?与这一假设检验问题相关联的另一类错误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0分)
H0:u 大于等于1250;H1: u<1250;Z=-3.33;所以拒绝原假设。
8.根据以往的生产数据,某种产品的废品率为2%,若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4%,在求95%的置信区间时,应抽取多大的样本容量?(5分)N=48
试卷后附参考公式:
d f S f
L m
m ⨯-+
-∑12
; i L ⨯∆+∆∆+
2
11
; %100⨯μσ;
n
x x x
x
x
σμσμ-=
-;
n
p p p )
1(--π;
1
--N n
N ;
2
2
22/)(E z σα ;
[][]
)( )(2
2
2
2
∑∑∑∑∑∑∑---y y n x x
n y
x xy n
2
22/)1()(E z ππα-• ;
n n a a 0
⎪⎩
⎪⎨⎧---∑∑∑∑∑x y x x n y x xy n βˆ)(2
2 ;2
ˆˆ2
)(22
---=
--∑∑∑∑n xy
y y n y y t
βα
()
1
;
2
--∑∑∑n x x f
xf
;2
12
r n r t --=
%1000
01
0⨯∑∑q
p q p ;
%1001
1
1⨯∑∑q
p q p ;n
z x σ
α2
/±
%;1000
00
0⨯∑∑q
p q p k q
%1001
111⨯∑∑p
k
q p q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