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模糊模式识别
- 格式:pdf
- 大小:723.67 KB
- 文档页数:50
模糊模式识别1 模糊模式识别的原则(1) 最大隶属原则当模式是模糊的,被识别对象是明确的,问题可以描述如下:设有n 个模式,它们分别表示成某论域X (X 可以是多个集合的笛卡儿乘积集)的n 个模糊子集12,,,n A A A,而0x X ∈是一个具体被识别的对象,若有},2,1{n i ∈,使得12()m ax{(),(),,()}inA o A o A o A o x x x x μμμμ=则认为0x 相对属于模式i A。
对事物进行直接识别时,所依据的是最大隶属原则。
这种方法适合处理具有如下特点的问题:a 用作比较的模式是模糊的;b 被识别的对象本身是确定的。
(2) 贴近度原则当模式及被识别对象都是模糊的,问题可以描述如下:设论域X 的模糊子集12,,,n A A A代表n 个模糊模式,被识别的对象可以表示成X 的子集B,若有},2,1{n i ∈,使得12(,)max{(,),(,),,(,)}i n B A B A B A B A σσσσ=则认为B相对合于模式A。
在模糊模式识别的具体应用中,关键是模式或被识别对象的模糊集合的构造,即如何建立刻画模式或对象的模糊集合。
根据实际应用来看,通常有三种主要方法,简单模式的识别方法,语言模式的识别方法和统计模式的识别方法。
2 模糊模式识别方法(一)简单模式的模糊模式识别具体的模糊模式识别工作可分为如下三个步骤:1)选取模式的特征因子集合},,,{21n X X X =X,被识别的对象表示为nni i XXX X ⨯⨯⨯∆∏= 211上的向量(),,,21n x x x ,,1,2,,,i i x X i n ∈= 或者表示为∏=ni i X 1上的模糊子集;2)建立模糊模式的隶属函数()A X μ,1()ni i A F X =∈∏;3)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或贴近度原则对被识别的对象进行归属判决。
特征因子(1,2,,)i X i n = 的选取直接影响识别的效果,它取决于识别者的知识和技巧,很难做一般性讨论,而模式识别中最困难的是建立模式的隶属函数,人们还没有从理论上彻底解决隶属函数的确定问题。
4 模式识别技术一个模式类是由一些给定的共同属性所决定的一个类别,该类别中的一员就是一个模式。
所谓模式识别也就是对所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共同特征或属性进行识别和分类。
严格地说,模式识别不是简单的分类学。
模式识别过程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从观测样品中提取特征;然后按照某种原则对这些特征进行选择,保留一些起主要作用的特征用于识别;最后采用各种判别方法或聚类方法,根据多个特征对样品进行研究和分类。
模式识别的方法很多,本章讨论了模糊综合评判、模糊模式识别、分段线性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四种方法。
4.1 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就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做的综合评判。
在模糊综合评判中需考虑两个集合,即着眼因素集合),,,(21m u u u U =和抉择评语集合),,,(21n v v v V =。
做模糊综合评判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着眼因素集合U 与抉择评语集合V 之间的模糊关系,并确定合适的综合评判模型。
对于断层识别而言,通过分析地震属性参数与小断层之间的模糊关系,建立各种地震属性参数对应小断层的隶属函数,最后预测小断层存在的肯定区、可能区及否定区。
首先对着眼因素集U 中的单因素),,2,1(m i u i =做单因素评价,从因素i u 着眼确定该事物对抉择等级),,2,1(n j v j =的隶属度ij r ,这样就得出第i 个因素i u 的单因素评价集),,,(21in i i i r r r r =它是抉择评语集合上的模糊子集。
这样m 个着眼因素的评价集就构造出一个总的评价矩阵⎥⎥⎥⎥⎦⎤⎢⎢⎢⎢⎣⎡=mn m m n n r r r r r r r r r R 212222111211 (4-1) 式中 R ——着眼因素集U 到抉择评语集V 的一个模糊关系;ij r ——因素i u 对抉择等级j v 的隶属度。
在多因素综合评价中,一方面,对于被评价的事物,从不同的因素着眼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另一方面,在诸多着眼因素中,有些因素在总评价中影响程度大些,而另一些可能影响小些,但究竟多大,则是一个模糊择优问题。
模式识别的统计模糊方法和模糊统计方法的报告,800字模式识别统计模糊方法和统计模糊方法是模式识别的重要技术,它能够在处理变化较大的数据集时发挥出色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模式识别的两种方法:模糊统计方法和模糊统计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它们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实际应用场景,帮助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
首先,模式识别的模糊统计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原理上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模糊集合的理论来建模和描述复杂的数据集。
模糊集合能够有效地把一类复杂数据转换为更容易被处理的模糊数据集。
模糊数据集中的每个特征都有不同的特征模型,从而提供了对复杂数据集进行统一处理的基础。
此外,模糊统计方法在处理离散数据集时更为有效,能够有效地将离散数据集分解成模糊集合,从而有助于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模式识别的模糊统计方法与模糊统计方法相比较,它包含两个关键特征:它只处理离散数据集,而模糊统计方法则可以处理离散数据集和连续数据集。
此外,模糊统计方法因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非常有效的处理大量的数据集。
此外,模糊统计方法也可以有效地检测和预测数据集中的变化,有助于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模式识别的模糊统计方法和模糊统计方法都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领域,例如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商业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等多种场景,都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例如,模糊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模式分类、语义分析以及文本分类等任务,从而更快、更准确地实现它们。
此外,模糊统计方法也可以分析多指标变化,有助于精准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
总之,模式识别的模糊统计方法和模糊统计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技术,它们可以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数据集,有助于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此外,它们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提升模式识别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模糊模式识别在计算机识别中的应用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模糊模式识别概述•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与技术•模糊模式识别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模糊模式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模糊模式识别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概述定义与特点模糊模式识别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模糊集合理论的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处理具有模糊性的数据和概念。
特点模糊模式识别能够处理不确定性、不完全性和模糊性信息,通过引入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的概念,实现对模式的分类和识别。
普通模式识别传统的模式识别方法通常基于精确的、确定的数学模型,通过提取特征、建立模型和分类器来实现对模式的识别。
模糊模式识别与普通模式识别的关系模糊模式识别是普通模式识别的扩展,它利用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的理论和方法,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进行处理,提高了模式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模糊模式识别与普通模式识别的关系在模糊模式识别中,每个类别都被表示为一个模糊集合,模糊集合的成员可以拥有部分属于该集合的概率,而不是完全属于或不属于该集合。
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是一种扩展的逻辑系统,它允许在逻辑表达式中使用模糊集合和模糊运算,以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信息。
模糊逻辑通过建立模糊集合和模糊逻辑的数学模型,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分类和识别。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建立模糊字典、建立模糊分类器、进行模式分类等。
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模糊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模糊模式识别的方法与技术适应模糊、不确定和不完全的信息处理。
这使得模糊逻辑在处理模糊性信息时更加灵活和准确。
广泛的应用。
模糊集合是一种能够表达模糊概念的集合,它突破了传统集合论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不确定和不完全的信息。
在模糊集合中,元素不再是完全属于或不属于集合,而是被赋予了一个隶属度,表示元素在集合中的隶属程度。
模糊集合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模糊关系是一种能够表达模糊概念的关联关系,它突破了传统关系的限制,能够更好地处理模糊、不确定和不完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