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古诗文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下语文第1课《古诗二首》教材+教案+知识点总结+练习同步教案村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同学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古诗说明1、诗意描述《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同学自同学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同学读准字音。
指导同学读准“莺”“拂”“鸢”“长”“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三、释义,四、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五、板书设计:古诗诵读村居小草——新芽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春烟——擦过——杨柳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课题:《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同学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同学自学能力,培养同学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同学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3、认读生字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专项部分古诗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 柳: 柳树, 落叶乔木或灌木, 叶子狭长, 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 碧玉: 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 装饰, 打扮。
4.一树:满树。
一, 满, 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 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 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诗意】高高的柳树, 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
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 唐朝诗人。
字季真, 一字维摩, 号石窗, 晚年更号四明狂客, 又称秘书外监。
其排行第八, 人称“贺八”。
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证圣元年(695)进士, 授国子四门博士, 转太常少卿、集贤院学士。
开元十三年(725)擢礼部侍郎, 宫至秘书监。
故人称“贺秘监”, 又简称“贺监。
天宝三年(744)辞官还乡为道士, 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 未几卒, 享年86岁。
贺知章少时以诗文闻名, 神龙年间(705~707)已名扬京城。
开元初年与吴越人包融、张旭、张若虚以诗文齐名, 世称“吴中四士”, 亦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
贺知章邕容省闼, 高逸豁达, 为一代清鉴风流之士。
尤喜好在饮酒中乘兴书写诗文, 直到纸尽方止。
曾与张旭、崔宗硅共著《海录碎事》, 亦将其与陈子昂、宋之问、孟浩然等人并称为“仙宗十友”。
贺知章还与张旭情投意合, 交往甚密, 又为姻亲, 故时人也常以“贺张”称之。
两人也经常同游。
【赏析】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 把春风比作剪刀, 说它是美的创造者, 赞美它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文二年级目录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18、示儿宋陆游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9、《枫桥夜泊》(唐)张继月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20、夜立阶下袁枚4.草(唐)白居易四首传统文化: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1《千家诗之湖上》湖上徐元杰6.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神童诗之四季》7.绝句(唐)杜甫3《神童诗之华山》宋寇准8.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4、《世说新语》(王戎识李)9.题西林壁(宋)苏轼1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1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12.归园田居陶渊明13.凉州词(唐)王翰14.出塞唐王昌龄15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16.山居秋暝唐王维17、竹里馆唐王维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译文:京口和瓜州不过一水之遥,钟山只隔数重山。
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一水护田将绿绕,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欲把西湖比西子,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4. 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译文: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二年级下册古诗词必背一、《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五、《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六、《春夜喜雨(节选)》(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七、《悯农(其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八、《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十、《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一、《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十二、《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些古诗词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很适合二年级的小朋友进行背诵和学习。
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诗词的背景和情境进行讲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下古诗复习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我们知道《静夜思》、《赠汪伦》、《望天门山》也是他写的。
2、《绝句》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
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四周漂亮的春色。
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
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我们还知道《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也是他写的。
如何把学校各门基础学科学好大略是许多同学都发愁的问题,以下就是为大家共享的学校二班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盼望对大家有援助。
一、复习课文: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
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肯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肯定要多动手做做看!”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现的?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简单、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讨论,最末究竟发现了邮票打孔机。
3、连线:赵小艺弯弯的小树宋涛飘扬的红旗、呼呼转动的风车陈丹斜斜的雨丝4、假如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3、《草》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二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词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活着的时候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1.迟日:指春天。
2.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3.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4.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5.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落满了弓刀。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艇:船。
2.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3.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一道:一路。
开:分开。
译文:天真活泼的农村儿童,他们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
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道清清楚楚的水路,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
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以下是二年级下册必背的古诗词: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咏鹅》 - 骆宾王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长河落日圆,船坞小烟喧。
3.《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 孟郊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悯农》 - 李时中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关山月》 -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8.《七步诗》 - 曹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青青园中葵》 - 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0.《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必背的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二首》知识点一、我会读莺(yīng)夜莺、黄莺拂(fú)吹拂、飘拂堤(dī)堤坝、河堤柳(liǔ)柳树、杨柳醉(zuì)陶醉、喝醉咏(yǒng)歌咏、吟咏妆(zhuāng)梳妆、妆扮丝(sī)蛛丝、雨丝绦(tāo)绦虫、衣绦裁(cái )裁剪、裁缝剪(jiǎn)剪刀、剪子二、我会写诗(shī)诗歌、诗集村(cūn)村庄、村落童(tóng)童话、儿童碧(bì)碧绿妆(zhuāng)梳妆、红妆绿(lǜ)绿色、绿化丝(sī)灯丝、雨丝裁(cái)裁剪、裁缝三、易写错的字绿:右边的“录”,下面不是“水”。
柳:右边是“卯”,不要丢掉第七笔“丿”。
垂:一共有四个横,不要漏掉一横。
四、读一读,记一记河堤堤岸杨柳柳条吹拂春风拂面化妆梳妆打扮五、多音字六、会写字组词诗(古诗诗歌)村(山村村庄)童(童年儿童)绿(碧绿绿色)碧(碧绿碧血丹心)妆(化妆妆扮)丝(丝巾丝瓜)剪(剪刀剪破)七、古诗理解(一)《村居》1.字词理解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醉:迷醉,陶醉。
拂堤杨柳: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
散学:放学。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鸢:老鹰。
2.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3.《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
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
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
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
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二)《咏柳》1.字词理解碧玉:碧绿色的玉。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二年级下册(15首) 1、课文:
《草》 唐 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塞下曲》 唐
卢纶
《江雪》 唐 柳宗元 《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凉州词》 唐 王翰 《出塞》 唐 王昌龄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绝句》 唐 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惊雪》 唐 陆畅 《元日》 宋 王安石
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题诗后》 唐 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梳理)专项部分-古诗文_教科版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1.白日:太阳。
2.依:依傍。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3. 欲:想、要。
4 .穷:尽,使达到极点。
5. 千里目:眼界宽敞。
6. 更:再,连续。
【诗意】傍晚的太阳正紧靠着连绵的群山,慢慢落下去了,一泻千里的黄河水滚滚地流入大海。
要想看到专门远专门远的地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
十几岁读了许多的文章,中年后更加刻苦读书,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为人性格豪爽,有侠士风度,常击剑悲歌。
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唱歌,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曾有“旗亭画壁”的故事千载流传。
他写的边塞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韵调优美,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
惋惜他的作品大都散失,传世仅六首。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
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
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
这两句画面壮美,气概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点,唯独的方法确实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差不多上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期望,多少向往。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交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年级下册古诗词文(诗词古文共20首)01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02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03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04咏白鹭(元·陈普)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
05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06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08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09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小石潭记(唐·柳宗元)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11岳阳楼记(宋·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2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部编版二年级(上)《梅花》(诵读)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儿垂钓》(诵读)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必背)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必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雪》(必背)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必背★)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必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部编版二年级(下)《村居》(必背★)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必背★)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赋得古原草送别》(诵读)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必背★)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
《绝句》(必背★)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悯农(其一)》(诵读)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舟夜书所见》(诵读)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5古诗和日积月累一、本册古诗盘点。
第8课:静夜思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参考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参考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参考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二、日积月累盘点。
语文园地一关于春天的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语文园地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参考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语文园地三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参考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语文园地四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参考译文: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
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
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
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语文园地五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芝麻开花——节节高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语文园地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寒假预习丨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寒假预习丨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必背资料(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1.《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
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5.《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第一单元:春天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都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故事大意:《村居》早春二月,小草发芽钻出了地面,黄莺在空中飞舞,柳条在春风中轻拂着堤岸,迷蒙的春烟令人陶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回家了,赶紧趁着轻柔的春风放起了风筝。
《咏柳》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的柳条就像无数根绿色的丝带。
这细长的柳叶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2《找春天》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4-7自然段或第八自然段说一说。
【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微风中轻轻飘舞的柳条,那是春天的秀发吧?笋芽儿从泥土里冒出来,那是春天的手臂吧?】3、《开满鲜花的小路》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花籽】4、《邓小平爷爷植树》【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亲手栽下柏树苗,表现了他做事认真的态度。
】5、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
【说话的语气不要太生硬。
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6、语文园地(1)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
(底、原)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处、递)(2)《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第二单元:爱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精神。
】【“泥泞”指因路上有泥而不好走。
“年迈”指年纪大。
“晶莹”指光亮而透明。
“寻”指寻找】2、《千人糕》【让我明白一块平常的糕,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的面前,生活中有很多劳动者在默默地为我付出。
】3、《一匹出色的马》为什么妹妹前后会有变化?【是因为爸爸让她拿柳条当马骑,她觉得很有趣,忘记了疲劳。
】4、语文园地有关“关爱他人”的名言。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第三单元:识字1、《神州谣》【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民族团结世界大同奋发图强繁荣昌盛】2、《传统节日》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