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人教(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23.44 MB
- 文档页数:41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美丽与物产的丰富。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想象、分析词句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感受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美丽与物产的丰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 学习作者按四季顺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描写小兴安岭春季景色的段落为例。
文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这里的“抽出”一词用得非常精妙。
它形象地写出了枝条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样子,比“长出”更能体现出春天树木生机盎然的景象。
通过对这个词的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同时,在这一段中,作者按照树木、积雪、小溪、小鹿等景物的顺序进行描写,条理清晰,这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点。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句,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等叠词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例如,“葱葱茏茏”“密密层层”这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出了夏天树木枝叶茂盛的景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种叠词在增强文章感染力方面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比“葱茏”和“葱葱茏茏”、“密密”和“密密层层”,感受叠词所表达的程度更深,使所描绘的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3. 教学方法3.1 朗读法-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
在课堂上,安排多次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等。
例如,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分析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指名朗读各个季节的段落,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然后进行评价,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齐读相应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