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物测定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24
氟化物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
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27以上,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
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蒸馏装置试剂高氯酸:70—72%。
步骤(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
连接好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2)仪器试剂(1)(2)步骤(1)取400ml蒸馏水于蒸馏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缓慢加入200ml浓硫酸,混匀。
放入5—10粒玻璃球,连接装置。
开始缓慢升温,然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至温度达180℃时停止加热,弃去接收瓶中馏出液,此时蒸馏瓶中酸与水的比例为2+1,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蒸馏装置和酸液中氟化物的污染。
待蒸馏瓶中的溶液冷至120℃以下,加入250ml样品混匀,按上述加热方式加热至180℃时止(不得超过180℃,以防带出硫酸盐)。
此时接收瓶中馏出液的体积约为250ml,用水稀释至250ml标线,混匀。
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氯化物含量过高时,可于蒸馏前,加入适量固体硫酸银(每毫克氯化物可加入5mg硫酸银),再进行蒸馏。
注:应注意蒸馏装置连接处的密合性。
一、氟试剂分光光度法概述1.方Fˉ)。
2.干PO433+2.5;C o2+3.方法的适用范围水样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 氟化物;测定上限为1.80mg/L。
氟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概述- 本文档介绍了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之一,即硝酸银滴定法(GB-89)。
- 该方法适用于水和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
试剂和仪器- 试剂:- 氟化银溶液(0.02mol/L)- 硝酸银溶液(0.02mol/L)- 硝酸铵标准溶液(0.1mol/L)- 硝酸钾标准溶液(0.1mol/L)- 氨氢溴酸标准溶液(0.1mol/L)- 仪器:- 滴定管- 滴定管架- 称量瓶- 烧杯- 恒温槽- 电子天平- 集气瓶操作步骤1. 样品准备:- 将待测样品取一定量,加入恒温槽中。
如有固体样品,需溶解并稀释到适当浓度。
- 对于废水样品,需先用氨氢溴酸标准溶液进行预处理。
2. 滴定操作:- 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加入称量瓶中,加入硝酸铵和硝酸钾标准溶液,进行预处理。
- 将处理后的样品溶液转移到烧杯中,加入足够的氟化银溶液进行反应。
- 在滴定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直到溶液变色为止。
- 记录滴定管中加入的硝酸银溶液体积,计算氟化物的浓度。
3. 结果计算:- 根据所滴加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计算氟化物的浓度。
- 结果可用公式或计算器进行计算。
4. 结论:- 根据测定结果,得出待测样品中氟化物的浓度。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差。
- 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参考资料- GB11896-89《水和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一、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水中的氟离子进行选择性测定,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
二、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柱将样品中的氟离子与其他离子分离,再通过色谱柱分离和检测,最终得到氟化物的浓度。
离子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水样的氟化物测定。
三、离子选择电极与离子色谱法相结合离子选择电极与离子色谱法相结合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先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水样中的氟离子进行快速筛选,然后再使用离子色谱法对筛选出的样品进行精确测定。
这种组合方法兼具快速筛选和准确测定的优点,能够满足不同场合对氟化物测定的需求。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氟化物与酸性溴酸钾反应生成溴离子,溴离子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产生吸收,通过测量吸收光强的变化来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
五、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极与水样中的氟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
六、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具有特定功能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与水样中的氟离子进行吸附和解吸,通过测定解吸液中氟离子的浓度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离子交换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适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分析等领域。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有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电极与离子色谱法相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1.0mg ·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
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 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 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1. 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 饱和甘汞电极。
3. 精密pH 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0.1mV。
4. 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 容量瓶。
6.10.00mL、5.00mL 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 聚乙烯杯。
三.试剂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 氟化物标准贮备液:称取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 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存在聚乙烯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 乙酸钠溶液:称取15g 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 盐酸溶液:2mol ·L-1。
4.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 水样① ,② 。
四.测定步骤1. 仪器准备和操作: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全氟化物的测量技术
全氟化物是一类化合物,通常指的是含有全氟烷基或全氟烷基
衍生物的化合物,如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烷酸(PFOA)。
这些化合物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因此对其测量技术
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全氟化物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这是一种常用的
测定全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样品经过适当的前处理后,使用HPLC分
离出目标化合物,然后通过串联质谱进行定量分析。
2.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对于一些挥发性较强的
全氟化物,可以使用GC-MS/MS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对样品
进行适当的提取和富集处理。
3. 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于一些较短链全氟化物的测定,可以使用GC-MS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同样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前
处理。
4. 其他方法,除了色谱-质谱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测定全氟
化物的方法,如离子色谱法、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
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不同的分析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测量全氟化物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
样品的特性、分析的灵敏度要求、分析的准确性要求等因素。
同时,样品的前处理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针对
性地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总的来说,测量全氟化物的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
综合考虑样品特性、分析要求和实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析
方法进行测定。
氟化物测定方法范文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在环境和工业过程中广泛存在。
氟化物的测定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对人类和环境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主要包括离子选择电极法、草酸法、离子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分析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主要应用。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氟化物测定方法。
这种测定方法利用电极与待测溶液中的氟离子产生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极的电势变化来确定氟离子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响应快、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等特点,尤其适合于现场快速分析。
然而,离子选择电极法在测定复杂样品时可能会受到其他离子的干扰,因此在实际应用前需要进行前处理。
草酸法是一种经典的氟化物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溶液中氟化物与添加的过量草酸形成可滴定的草酸氟络合物,再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未反应草酸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氟离子的浓度。
草酸法适用于各种水和土壤样品中氟化物的测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然而,该方法操作复杂,滴定时间较长,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色谱柱通过溶液中的氟化物进行分离,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出的氟化物离子来确定其浓度。
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和环境样品中氟化物的测定。
然而,离子色谱法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复杂的色谱柱,一般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氟化物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溶解于酸中,然后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激发的氟化物,通过测量其激发光谱来确定氟离子的浓度。
ICP-OES具有无干扰、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和土壤中氟化物的测定。
然而,ICP-OES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和高技术要求,操作繁琐,且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较高。
荧光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荧光现象的氟化物测定方法。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水质是指水中所含有的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含量,其中氟化物是水质中常见的一种化学物质。
本文将介绍氟化物的测定方法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一、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离子色谱法和光度法等。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氟化物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与氟离子之间的选择性反应,通过测定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氟离子的浓度。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定氟化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离子交换柱将水样中的氟化物分离出来,再通过检测器测定其浓度。
离子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
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快速测定氟化物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氟化物与特定试剂反应产生的显色反应,通过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来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二、氟化物对水质的影响适量的氟化物对人体有益,可以预防龋齿。
但当水中氟化物超过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高浓度的氟化物会引起氟中毒,主要表现为骨骼病变和牙齿病变。
骨骼病变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折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畸形。
牙齿病变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牙齿发黄。
氟化物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过量的氟化物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氟化物的控制与治理为了保障水质安全,对于含氟化物超标的水源,需要进行相应的控制与治理。
可以通过加装氟化物去除装置来减少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常用的去除氟化物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反渗透、离子交换等。
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防止氟化物源的污染。
定期对水源地进行监测和评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氟化物的输入。
加强水处理工艺的控制与优化。
通过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如增加沉淀、过滤和气浮等步骤,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氟化物。
四、结语氟化物作为水质中常见的一种化学物质,其浓度的高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及时测定水中氟化物的含量,采取相应的控制与治理措施,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增加对氟化物测定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的了解,为保护水资源和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GB5750-85氟化物测定方法水中氟化物的测定,可采用电极法和比色法。
电极法的适应范围较宽,浑浊度、色度较高的水样均不干扰测定。
比色法适用于较清洁的水样,当干扰物质过多时,水样需预先进行蒸馏。
20.1 离子选择电极法20.1.1 应用范围20.1.1.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氟离子的含量。
20.1.1.2 色度、浑浊度及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可用本法直接测定。
20.1.1.3 本法的最低检测量随不同的电极性能而稍有不同。
20.1.2 原理氟化镧单晶对氟离子有选择性,被电极膜分开的两种不同浓度氟溶液之间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常称为膜电位。
膜电位的大小与氟溶液的离子活度有关。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一对原电池。
利用电动势与离子活度负对数值的线性关系直接求出水样中氟离子浓度。
为消除OH-的干扰,测定时通常将溶液pH控制在5.5~6.5之间。
20.1.3 仪器20.1.3.1 氟离子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20.1.3.2 离子活度计或精密酸度计。
20.1.3.3 电磁搅拌器。
20.1.4 试剂20.1.4.1 氟化物标准贮备溶液:将氟化钠(NaF)于105℃烘2h,冷却后称取0.2210g,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备用。
此溶液1.00ml含1.00mg氟化物。
20.1.4.2 氟化物标准溶液:将氟化物标准贮备溶液(20.1.4.1)用纯水稀释成1.00ml含10.0μg氟化物的标准溶液。
20.1.4.3 离子强度缓冲液I:适用于干扰物浓度高的水样。
称取348.2g 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H2O),溶于纯水中,用1+1盐酸调节pH值为6,最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 l。
20.1.4.4 离子强度缓冲液Ⅱ:适用于较清洁水。
称取58g氯化钠(NaCl)、3.48g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H2O),量取57ml冰乙酸,溶于纯水中,用10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5.5,最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 l。
目次前言 (iv)1 适用范围 (1)2 方法原理 (1)3 试剂和材料 (1)4 仪器和设备 (2)5 干扰及消除 (2)6 样品 (2)7 分析步骤 (2)8 结果计算 (2)9 精密度和准确度 (2)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质氟化物的测定含干扰离子样品的预处理 (3)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氟化物的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L,测定下限为0.08 mg/L。
2 方法原理氟离子在pH值为4.1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及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络合物在62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定量测定氟化物(F−)。
3 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3.1盐酸溶液:c=1 mol/L。
取8.4 ml盐酸溶于100 ml去离子水中。
3.2氢氧化钠溶液:c=1 mol/L。
称取4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去离子水中。
3.3丙酮(CH3COCH3)。
3.4硫酸(H2SO4):ρ20=1.84 g/ml。
取300 ml硫酸放入500 ml烧杯中,置电热板上微沸1 h,冷却后装入瓶中备用。
3.5冰乙酸(CH3COOH)。
3.6氟化物标准贮备液:称取已于105℃烘干2 h的优级纯氟化钠(NaF)0.221 0 g溶于去离子水中,移入1 000 ml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贮于聚乙烯瓶中备用,此溶液每毫升含氟100 μg。
3.7 氟化物标准使用液:吸取氟化钠标准贮备液(3.6)20.00 ml,移入1 000 ml容量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2.00 μg。
3.8 氟试剂溶液:c=0.001 mol/L。
称取0.193 g氟试剂[3–甲基胺–茜素–二乙酸,简称ALC,C14H7O4·CH2N(CH2COOH)2],加5 ml 去离子水湿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2)使其溶解,再加0.125 g乙酸钠(CH3COONa·3H2O),用盐酸溶液(3.1)调节pH至5.0,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 ml,贮于棕色瓶中。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浓度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基于离子选择电极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氟离子的浓度来确定环境空气中的氟化物含量。
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特定离子浓度的电极。
对于氟离子测定,常用的是氟离子选择电极。
该电极包含一个与氟离子高度选择性反应的膜。
当氟离子与膜接触时,会产生一种电位变化,通过测量这种电位变化,可以间接测量氟离子的浓度。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浓度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从环境空气中收集气体样品,并将其转化为溶液样品。
可以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萃取、溶解或直接收集气态样品。
2. 电极校准:使用标准氟化物溶液进行电极校准,确定电极的响应特性和测量范围。
3. 测量:将样品溶液放置在离子选择电极中,观察和记录电位变化。
根据电极的响应曲线,计算出氟离子的浓度。
在进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避免可能引入的干扰物质,以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中固定污染源废气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氟化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简便的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响应来测定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该方法不需要维护样品,不需要特定的前处理方法,并且其测量时间短,准确度高,适用范围广。
以下是氟化物测定方法的步骤:步骤一:准备样品首先,需要在采样点采集废气样品,并用吸水瓶装样。
然后将样品通过重量法测定总量。
操作时,应避免排放废气造成新的污染,同时记录采样点的气象条件和采样时间,并确保样品在采集30分钟内进行测定。
将样品转移到一个容量为1000mL的锥形瓶中。
然后将10mL的0.1mol/L硫酸铵加入锥形瓶中,用去离子水达到标志线。
将溶液摇匀并等待5分钟。
步骤三:检测接下来,将离子选择性电极插入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秒。
然后读取仪器显示屏上的氟离子浓度值。
步骤四:计算结果通过计算氟离子的浓度,可以估算出废气中氟化物的浓度。
计算公式如下:氟离子(mg/L)=(x×v×1000)/m其中,x为仪器显示的氟离子浓度(mg/L),v为样品体积(L),m为样品重量(g)。
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同一样品分别进行两次测定,并对两次测定的结果进行平均值计算,避免误差来源于单次测定误差。
总之,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准确、简单且易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常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的检测和监测。
该方法具有优异的选择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并且不需要液-液萃取、前处理等特定技能。
如果要测定氧化亚铁、锰等重金属,可使用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其他化学分析方法。
氟化物的测定
氟化物的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样品中氟化物离子的含量。
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阴离子,存在于许多自然和人工产物中,如水中的氟化物、食盐中的氟化钠等。
高浓度的氟化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准确测定氟化物的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包括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荧光法、离子色谱法等。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氟离子与特定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氟化物的含量。
荧光法基于氟化物与某些物质形成荧光化合物的性质,利用荧光强度与氟化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氟化物的含量。
离子色谱法则是通过将氟化物与其他离子分离开来,再使用检测器检测氟化物的浓度。
在实际的氟化物测定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测定方法,并根据样品中氟化物的含量确定适当的测定范围。
同时,还需使用适当的试剂和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氟化物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分析工作,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测定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和仔细操作是确保测定结果准确的关键。
环境监测中固定污染源废气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含有氟化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如果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过高,就会
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氟化物进行准确测定十
分必要。
下面将针对环境监测中固定污染源废气氟化物的测定方法做详细介绍。
一、前处理
1、氟化物溶出
将收集器内的氟化物与1mol/L的NaOH溶液混合,使其溶出。
2、处理后的氟化物的浓度计数
将处理后的样品经过滤后,倒入量筒中,加入适量的试剂(约为0.5mL)并溶解,然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根据氟化物的生成量计算出其初始浓度。
3、校准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法进行校准。
将碳酸钠转化为氟离子,然后将吸收系数与浓度关系
图形成氟化物的校准图。
二、测定方法
1、封闭结构
固定污染源废气环境的监测中,采用封闭式测定方法。
先将氟化物涂在吸收膜上,然
后用铝箔和胶带反复贴合,使氟化物牢固地黏在吸收膜上。
2、样品收集
将氟化物吸收膜固定在工作位置后,通过气流推动氟化物进入收集器中,然后用硫酸
或者1mol/L NaOH溶液消解收集器,将氟离子化合物中的氟离子溶出,制成样品。
3、测定过程
4、测定效果的改进
在测定氟化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因其他因素影响测定效果,可以采用三重采样技术。
将样品分为三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数据去除异常值。
同时,在测试中,注意要求样品收
集器对氟的吸收能力,以便提高测试效果。
以上就是环境监测中固定污染源废气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介绍,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高效
准确地测定废气中的氟化物浓度。
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氟化物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举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离子选择电极法: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氟化物浓度,该方法简单快捷,但只适用于水溶液中浓度较高的情况。
2. 离子色谱法:将样品中的氟化物分离后,通过色谱柱分离和检测氟离子浓度,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不同样品中氟化物浓度的测定。
3. 比色法:使用碘化亚铁溶液与氟化物反应生成氟化亚铁络合物,根据络合物的颜色的强度与氟化物浓度成正比,通过比色测定浓度。
4. 滴定法:使用明胶滴定法、铟滴定法或银滴定法,将含氟化物的溶液加入滴定试剂中,根据滴定试剂与氟化物的反应进行滴定,确定氟化物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样品和浓度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浅析氟化物的几种检测方法氟化物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也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然而,尽管有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氟化物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对于氟化物的准确检测和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氟化物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进行浅析。
1.离子选择电极(ISE)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氟化物检测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氟化物和可溶性氟化物电极间的电势差测定氟化物的浓度。
这种电极由一种特殊的离子选择膜构成,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氟离子,从而使电极的电位发生变化。
正是这种特殊性能使得电极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氟化物的浓度。
2.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氟化物检测方法,它基于溶液中离子的分离和检测原理。
该方法通过将氟化物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中,利用特定的分离柱分离出溶液中的氟化物离子,然后通过检测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离子色谱法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3.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氟离子或其与其他物质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物对可见光的吸光度来确定氟化物浓度的方法。
它通常通过在氟化物样品中添加其中一种试剂,使其与氟化物发生特定反应产生有色的产物,再通过测量产物对可见光的吸光度来确定氟化物浓度。
光度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别适合于氟化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4.电极化学法电极化学法是利用电化学技术进行氟化物浓度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有极谱法和阻抗法。
极谱法是通过测定电极表面氟化物在电势控制下产生的氧化或还原电流来确定氟化物浓度。
阻抗法是通过测定电极表面氟化物与试剂产生的反应导致电极界面上电荷传递过程的电阻变化来测定氟化物浓度。
电极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低浓度氟化物的分析。
综上所述,氟化物的几种常用检测方法各有优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适用于氟化物浓度较高的情况,操作简单,灵敏度高。
氟化物的监测--离子选择电极法一、实验试剂1、盐酸溶液(0.25mol/L):取20.6ml浓盐酸稀释到1000ml。
2、氢氧化钠溶液(1mol/L)取固体氢氧化钠40.0g溶解定容到1000ml。
3、总离子强度缓冲剂(TISAB):称取58.5二水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5~6,定容到1000ml。
4、氟化物标准储备液(见GB 7484-87)5、氟化物标准使用液(见GB 7484-87)二、氟化物的考核(见GB 7484-87)三、样品的监测(一样用100mlPVC烧杯)1、水氟:一般干净水样直接取4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10ml总离子强度缓冲剂,测定电位值。
2、气氟:(1)氢氧化钠吸收液;a、将两个连通管溶液混于一管定容到150mlb、取出10ml上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一滴溴甲酚绿试剂(显蓝色)再加HCl溶液至蓝色退去,定容到刻度。
c、直接取4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10ml总离子强度缓冲剂,测定电位值。
(2)滤纸吸收;a、剪碎纸片,加入20ml盐酸,放入超声波槽(定时30min)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ml,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剂10ml。
c、加水15ml,放置3-5小时,测定电位值。
3、尘氟:a、剪碎无胶滤筒分别放入烧杯中(一般六个),加入50ml盐酸,放入超声波槽30min。
b、过滤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到刻度。
c、移出10ml转到50ml容量瓶中(滴加溴甲酚绿,调节颜色,是蓝(碱)色时要加几滴酸,黄(酸)色时要滴加几滴碱,再加10ml总离子强度缓冲剂)定容到刻度,测定电位值。
氟化物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
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
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0.05-1900mg/L。
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0.05-1.8mg/L(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0.1—2.5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
氟化物含量大于5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
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
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
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
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蒸馏装置试剂高氯酸:70—72%。
步骤(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
连接好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汽,并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
待接收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至200ml,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硫酸代替高氯酸(酸与样品的体积为1+1)进行蒸馏。
控制温度在145 5℃。
2.直接蒸馏法在沸点较高的酸溶液中,氟化物以氟硅酸或氢氟酸被蒸出,使与水中干扰物分离。
仪器蒸馏装置试剂(1)硫酸:ρ=1.84g/ml.(2)硫酸银。
步骤(1)取400ml蒸馏水于蒸馏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缓慢加入200ml浓硫酸,混匀。
放入5—10粒玻璃球,连接装置。
开始缓慢升温,然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至温度达180℃时停止加热,弃去接收瓶中馏出液,此时蒸馏瓶中酸与水的比例为2+1,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蒸馏装置和酸液中氟化物的污染。
待蒸馏瓶中的溶液冷至120℃以下,加入250ml样品混匀,按上述加热方式加热至180℃时止(不得超过180℃,以防带出硫酸盐)。
此时接收瓶中馏出液的体积约为250ml,用水稀释至250ml标线,混匀。
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氯化物含量过高时,可于蒸馏前,加入适量固体硫酸银(每毫克氯化物可加入5mg硫酸银),再进行蒸馏。
注:应注意蒸馏装置连接处的密合性。
一、氟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83--87 概述1.方法原理氟离子在pH4.1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和物,颜色的强度与氟离子浓度成正比。
在620nm 波长处定量测定氟化物(Fˉ)。
2.干扰及消除在含5μg氟化物的25ml显色液中,在下述离子的含量(mg)以下时,对测定不干扰:Clˉ30;SO42ˉ5.0;NO3ˉ3.0;B4O72ˉ2.0;Mg2+2.0;NH4+1.0;Ca2+0.5。
下述离子含量(μg)亦不干扰测定:PO43ˉ200;SiO32ˉ100;Cr6+40;Cu2+10;Pb2+10;Mn2+10;Hg2+5;Ag+5;Zn2+5;Fe 3+2.5;Al3+2.5;Co2+2.5;Ni2+2.5;Mo6+2.5。
当干扰离子超过上述含量时,可通过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而消除。
3.方法的适用范围水样体积为25ml,使用光程为30mm比色皿,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氟化物;测定上限为1.80mg/L。
本法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仪器(1)分光光度计,光程为30mm的比色皿。
(2)p H计(3)25ml容量瓶试剂(1)丙酮(C2H6CO)(2)氟化物标准贮备液:称取0.2210g基准氟化钠(NaF)(预先于105-110 ℃干燥2h,或者于500-650℃干燥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于聚乙烯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3)氟化物标准使用液:吸取氟化物标准贮备液20.0ml,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2.00μg Fˉ。
(4)0.001mol/L氟试剂溶液:称取0.1930g氟试剂[3-甲基胺-茜素-二乙酸,简称ALC,C14H7O4·CH2N(CH2COOH)2],加5ml去离子水湿润,滴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再加0.125g 乙酸钠(CH3COONa·3H2O),用1mol/L盐酸溶液调节pH至5.0,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5)0.001mol/L硝酸镧溶液:称取0.433g硝酸镧[La(NO3)3·6H2O],用少量1mol/L盐酸溶液溶解,以1mol/L乙酸钠溶液调节PH为4.1,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6)p H4.1缓冲液:称取35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800ml 去离子水中,加75ml冰乙酸,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用乙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在pH计上调节pH为4.1。
(7)混合显色剂:取氟试剂溶液、缓冲溶液、丙酮及硝酸镧溶液按体积比以3:1:3:3混合及得,临用时配制。
(8)1mol/L盐酸溶液:取8.4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ml。
(9)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
步骤1.样品测定分取适量水样或馏出液置于25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10.0ml混合显色剂,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放置0.5h,用30mm比色皿于620nm波长处,以空白管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2.校准曲线的绘制于6个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氟化物标准溶液0、1.00、2.00、4.00、6.00、8.00,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ml,准确加入10.0ml混合显色剂,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以下按样品测定步骤进行。
计算m氟化物(F-,mg/L)=v式中,m--由校准曲线查得的氟含量(μg);V--水样体积(ml)。
精密度和准确度三个实验室分析含0.50mg/L氟化物的统一标准溶液,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2%;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相对误差为-0.8%;回收率为98%。
注意事项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应在测定前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1mol/L盐酸溶液调节至中性。
二、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4--87 概述1.方法原理当氟电极与含氟的试液接触时,电池的电动势(E)随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变化而改变(遵守能斯特方程)。
当溶液中的总离子强度为定值且足够时服从下述关系式:E与成直线关系,F RT303.2为该直线的斜率,亦为电极的斜率。
工作电池可表示如下:Ag|AgCl,Clˉ(0.33mol/L),Fˉ(0.001mol/L)|LaF3||试液||外参比电极2.干扰及消除本法测定的是游离的氟离子浓度,某些高价阳离子(例如三价铁、铝和四价硅)及氢离子能与氟离子络合而有干扰,所产生的干扰程度取决于络合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氟化物的浓度及溶液的pH值等。
在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氟离子浓度的1/10时影响测定。
其他一般常见的阴阳离子均不干扰测定。
测定溶液的pH为5-8。
氟电极对氟硼酸盐离子(BF4ˉ)不响应。
如果水样含有氟硼酸盐或污染严重,应预先进行蒸馏。
通常,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剂以保持溶液的总离子强度,并络合干扰离子,保持溶液适当的pH,就可以直接进行测定。
3.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氟化物。
水样有颜色、浑浊不影响测定。
温度影响电极的电位和电离平衡,须使试液和标准溶液的温度相同,并注意调节仪器的温度补偿装置使之与溶液的温度一致。
每次要检查电极的实际斜率。
本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氟化物(以Fˉ计);测定上限可达1900mg/L氟化物(以Fˉ计)。
电极的实际斜率:温度在20-25℃之间,氟离子浓度每改变10倍,电极电位变化58±2mV。
仪器(1)氟离子选择电极(2)饱和甘汞电极或氯化银电极(3)离子活度计、毫伏计或pH计,精确到0.1mV。
(4)磁力搅拌器,具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包裹的搅拌子(5)聚乙烯杯:100ml,150ml(6)其他通常用的实验室设备试剂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称取0.2210g基准氟化钠(NaF)(预先于105-110 ℃干燥2h,或者于500-650℃干燥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贮于聚乙烯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氟化物标准溶液用无分度吸管吸取氟化钠标准溶液10.00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μg。
3.乙酸钠溶液称取15g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1)0.2mol/L柠檬酸钠-1mol/L硝酸钠(TISABI):称取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2)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II):量取约500ml水置于1000ml烧杯内,加入57ml冰乙酸,58g氯化钠和4.0g环己二胺四乙酸,或者1,2-环己撑二胺四乙酸,搅拌溶解,置烧杯于冷水浴中,慢慢地在不断搅拌下加入6mol/L氢氧化钠溶液(约125ml)使pH达到5.0-5.5之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3)1mol/L六次甲基四胺-1mol/L硝酸钾-0.03mol/L钛铁试剂(TISABIII):称取142g六次甲基四胺和85g硝酸钾(或硝酸钠),9.97g钛铁试剂加水溶解,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盐酸溶液2mol/L盐酸溶液。
步骤1.仪器的准备按测量仪器及电极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在测定前应使试液达到室温,并使试液和标准溶液的温度相同(温差不得超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