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类药物
- 格式:pptx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66
第八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乎吡啶环开环反应的是( )。
A.甲醛—硫酸反应.B.硫色素反应C.芳伯氨基反应D.硫酸荧光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2.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于针对酰肼基团的鉴别反应是()。
A.硫酸-亚硝酸钠反应B.甲醛-硫酸反应C.缩合反应D.二硝基氯苯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3.关于杂环类药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杂环类药物通常指含有碳原子及支链上含有杂原子的药物B.杂环类应当含有环状结构,除碳原子外,通常含有氮、氧、硫等杂原子C.尼可刹米、异烟肼母体中含有吡啶环,属于典型的吡啶类杂环药物D.按照环中杂原子的不同,杂环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大类,如呋喃类、吡唑酮类等E.生物碱、维生素等因为母体中含有杂原子,也可以归为杂环类4.关于异烟肼与硝酸银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可溶于稀硫酸的白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B.生产可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C.生产可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D.生产可溶于稀硝酸的黑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E.生产可溶于稀硫酸的黑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5.戊烯二醛反应的历程是( )。
A.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形成戊烯二醛,吡啶环水解,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B.吡啶环水解,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形成戊烯二醛,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C.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形成戊烯二醛,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吡啶环水解,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D.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与芳香第一胺缩合,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吡啶环水解,形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E.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吡啶环水解,形成戊烯二醛,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6.关于奎宁和奎尼丁的绿奎宁反应基本机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第九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一)单选题相同知识点:药物结构、性质1.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的含量,是利用异烟肼的()。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水解性D. 酸性E. 碱性答案:B2.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的药物是()。
A. 甲硝唑B. 阿苯达唑C. 诺氟沙星D. 氯氮卓E. 异烟肼答案:C3.异烟肼常制成粉针剂,临用前配制是因为容易被()。
A.水解 B. 风化 C. 氧化 D. 还原 E. 化合答: A4.吩噻嗪类药物遇光易变色的主要原因()。
A. 吩噻嗪环具有氧化性B. 吩噻嗪环具有还原性C. 吩噻嗪环侧链具有还原性D. 吩噻嗪环侧链的碱性E. 吩噻嗪环具有水解性答案:B5.下列药物含有咪唑环的药物是()。
A. 甲硝唑B. 地西泮C. 异烟肼D. 氯丙嗪E. 氯氮桌答案:A6.下列药物属于喹诺酮类药物的是()。
A. 诺氟沙星B. 替硝唑C. 异烟肼D. 氯丙嗪E. 氯氮桌答案:A7.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是利用溴酸钾的()。
A. 碱性B. 还原性C. 水解性D. 酸性E. 氧化性答案:E8.苯并噻嗪类药物易被氧化,这是因为()。
A.低价态的硫元素 B. 环上N原子 C. 侧链脂肪胺D. 侧链上的卤素原子E. 苯环答案:A9.阿苯达唑灼烧后,产生气体,可使醋酸铅试液呈黑色,这是因为其结构中()。
A. 含杂环B. 有丙基C. 含丙硫基(硫元素)D. 含苯环E. 氮原子答: C10. 阿苯达唑在稀硫酸中遇加三硝基苯酚试液产生黄色沉淀,是因为本品含有()。
A. 硫原子B. 叔氨基(咪唑环)C. 酰胺结构D. 含苯环E. 氮原子答: B11. 异烟肼不具有的性质和反应是()。
A. 还原性B. 与芳醛缩合呈色反应C. 弱碱性D. 重氮化偶合反应E. 水解性答案:D相同知识点:鉴别试验12.能与氨制硝酸银试液反应发生气泡和黑色浑浊,并在管壁上生成银镜的药物是()。
A.甲硝唑 B. 阿苯达唑 C. 诺氟沙星 D. 异烟肼 E. 氯氮卓答案:D13.尼可刹米的鉴别可采用的反应是()。
利尿药含氮杂环类一、药物根本信息代表性药物:氨苯蝶啶〔Triamterene〕2,4,7-三氨基-6-苯基蝶啶图1,氨苯蝶啶〔Triamterene〕1、理化性质性状: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溶解性:在水、乙醇、三氯甲烷或乙醚中不溶;在冰醋酸中极微溶解,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几乎不溶;稳定性:稳定;区别反响:稀硫酸溶液碘试液,变成深兰绿。
2、作用利尿作用较弱,但起效快,与氢氯噻嗪合用〔商品名利降平〕或与其它失钾利尿剂合用。
3、用途用于氢氯噻嗪及安体舒通无效的病例,以及心脏性水肿、肾性腹水等。
二、药物鉴别1、取本品约10mg,加稀硫酸5ml,振摇数分钟后,滤过,滤液显蓝绿色荧光;用水稀释后,荧光即加强。
再将此溶液分成2份:一份加氨试液使成碱性,转变为蓝紫色荧光;另一份加10%氢氧化钠溶液使成碱性,荧光即消失。
2、取本品,加10%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约含5μg 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测定,在36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三、含量测定取本品约,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21,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醋酐10ml与喹哪啶红指示液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L滴定至溶液的红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lml高氯酸滴定液〔L相当于。
四、药理作用本品为留钾利尿药,其留钾排钠作用与螺内酯相似,但其作用机制与后者不同。
它不是醛固酮拮抗剂,而是直接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进入上皮细胞,进而改变跨膜电位,而减少K的分泌;Na的重吸收减少,从而使Na、Cl-及水排泄增多,而K排泄减少。
作用较迅速,但较弱,属低效能利尿药,其留钾作用弱于螺内酯。
五、药物相互作用本品根本同螺内酯。
此外尚有以下情况出现:1、因本品可使血尿酸升高,与噻嗪类和利尿剂合用时可进一步使血尿酸升高,故应与治疗痛风的药物合用。
2、与氯磺丙脲合用,可导致严重低钠血症。
3、与吲哚美辛合用,可发生可逆性急性肾衰,应防止同时应用。
4、为防止血钾升高,应防止与其他潴钾利尿剂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