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4、旋转法: 体位同上,固定患儿双肩,在上法基础上,术者
托住患儿头部向患侧肩部旋转10-20次。
Page 23
接着再重复操作第一步。如伴有颜面部不对称及胸椎侧弯 ,可配合局部治疗。为提高疗效,在治疗期间也嘱家长适 当辅以温热敷,改变头部的睡姿,同时教给家长一些简单 的按摩和护理方法,在家辅助治疗。
Page 10
西医诊断标准
有产伤,胎位不正,羊水少,宫内缺氧,脐带绕颈等病史。 头部倾斜,活动受限,头喜偏向患侧,下颌旋向健侧。 患侧胸锁乳突肌可触及条索状包块或卵圆形包块,或肌肉
挛缩。
Pag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西医诊断标准
患侧颜面小于健侧,病程长者,晚期可继有颈椎侧弯,耳、 眉、眼、嘴角都低下,两眼不在同一平面,伴有代偿性胸 椎侧凸。
等。
Page 17
条索状肿块
治则:活血散结 手法:点、摩、按、揉等 部位:患侧胸锁乳突肌
Page 18
非肿块型
治则:舒筋活络,牵张患肌 手法:揉、拿、拨、点 部位:患侧胸锁乳突肌
Page 19
采用揉捏牵转法:
1、推揉法: 患儿仰卧位,不用枕头,术者坐在患儿头前方,采用滑石
粉作为介质。用食、中、无名指三指揉推患侧胸锁乳突肌 处5分钟,以舒筋活血 重点在块状物或条锁状处
Page 27
疗效判定
治愈:胸锁乳突肌块消失,头部活动正常,患侧颜面等同 于正常颜面
好转:胸锁乳突肌肿块消失,患侧颜面等同于正常颜面, 头部活动稍差。
未愈:胸锁乳突肌肿块无改变,颜面小于正常,头部活动 较差。
Page 28
不适于推拿治疗的斜颈
1、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 2、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 3、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 4、颈椎结核引起的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