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备案中的命名有哪些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4.86 KB
- 文档页数:3
化妆品规范篇一:化妆品的基本原则及规范用语《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已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关于化妆品说明书中的标识用语,由于大家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哪些是不可使用的医疗术语,哪些是夸大词语和不可使用的词语,哪些属于规范用语,都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就此,卫生部有关专家根据《化妆品标识管理规(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化妆品,规范)定》的原则,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但不作为法律法规使用。
化妆品标识的基本原则: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内容应当真实,符合化妆品定义范畴,并按法规要求在标签上醒目地注明所规定的内容,包括:名称、剂型、净含量、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安全警告和使用指南、制造者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限期使用日期),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还应当注明批准文号。
进口化妆品应标明原产国名、地区名(指台湾、香港、澳门)、制造者名称、地址和经销商、进口商,在华代理商在国内依法登记注册的名称和地址。
〃化妆品标识的内容应与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或备案时的一致;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应当符合产品执行标准规定的范围。
在标注生产企业信息时,应同时标注产品责任单位和产品实际生产加工企业的信息(两者相同时,不必重复标注)。
所标注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应为实际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号。
〃化妆品说明书内容的标识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化妆品说明书上应当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化妆品标签中禁止以图形或其他形式,使用一些措辞、名称、商标或形象来暗示化妆品本身并不具备的某些特征;不应有夸大和虚假的宣传内容,不应使用医疗用语、明示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效果的内容,或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传特殊功效。
〃化妆品产品名称及销售包装的的标识化妆品产品名称包括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应符合《健康相关产品命名规定》。
化妆品产品名称中含有化妆品原料或成分时,应与产品配方中所提供的名称保持一致;仅被理解为产品颜色、光泽、或气味的词语,如珍珠色、水果型、玫瑰花型等出现在品名中可不按产品名称中含有原料或成分进行处理。
综普咨询,化妆品备案团队,您值得信赖化妆品标签审核依据的法规及案例分享化妆品标签审核的主要法规依据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198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1989年11月13日卫生部令第3号发布)2、《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其实施细则》( 1991年3月27日卫生部令第13号发布实施)3、《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5296.3-20084、《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命名指南》5、《化妆品技术审评要点》和《化妆品技术审评指南》6、关于发布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的通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4年第11号)7、关于发布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2015年版)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5年第268号)8、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100号令)《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二条:化妆品标签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厂名,并注明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明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
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还应当注明批准文号。
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说明书上应当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
综普咨询,化妆品备案团队,您值得信赖(《化妆品标识管理》第十六条)《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十四条: 化妆品的广告宣传不得有下列内容:化妆品名称、制法、效用或者性能有虚假夸大的;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其效用的;宣传医疗作用的。
《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GB5296.3-2008《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前言标注中第7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消费者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化妆品标签的基本原则化妆品标签所标注的内容应真实。
所有文字、数字、符号、图案应正确。
化妆品标签所标注的内容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化妆品标签的基本要求内容清晰,醒目、易于辨认和阅读;所用的文字除依法注册的商标外,应是规范的汉字;内容允许同时使用汉语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应拼写正确。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143号令,《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办法对有关进出口化妆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并引入了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诚信制度、进出口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备案管理制度、质量安全监控(监测)制度、指定的场所存放等规定。
汕头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企业要确保产品符合新规要求。
据了解,新办法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化妆品生产企业实施备案管理,出口化妆品由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口岸查验;对进口化妆品的收货人实施备案管理,进口化妆品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进出口化妆品存在安全问题的,相关企业应当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新办法强调了企业责任,明确了进出口化妆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化妆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我公司从事进口化妆品批件多年,深知企业面对纷繁的申报法规,较长的周期,较高的花费,头疼不止。
现将影响进口化妆品批件周期的几点因素总结如下,以便各位同行朋友参考!化妆品申报的时间周期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评审周期;检验周期;资料准备情况;评审政策。
四、监督管理(一)进口食品收货人应当通过上述备案管理系统记录食品进口和销售信息,进口化妆品收货人应当做好化妆品销售记录(纸质或电子版,格式见附件5),作为检验检疫机构实施诚信管理和年审的依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二)当备案企业的法人代表、企业地点、境外生产加工企业信息、经营食品种类、企业承诺书等信息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在30个工作日内重新填写附件3或4,递交至北京检验检疫局食品监管处。
食品收货人备案企业还需登录备案管理系统提交变更申请。
30个工作日内未申请变更的,企业有关信息将录入不良信誉记录当进口食品收货人的企业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登录“进境食品境内收货人备案管理系统”(网址:)申请取消备案,然后按照首次申请步骤重新提交申请。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释义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是指为了规范化妆品标识的内容、格式和使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则。
化妆品标识是指包括化妆品包装上的主要标签、说明书、宣传资料等,用于显示化妆品的名称、成分、功能、使用方法等信息的文字、图案、符号等,是消费者获取有关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
一、标识内容的定义(一)化妆品名称化妆品名称是指一个化妆品产品在销售时所使用的名称,可以是商标、通用名称或者别名等,需真实、准确、清晰。
(二)生产企业名称化妆品生产企业名称是指生产化妆品的企业的名称,要求真实、准确。
(三)产地化妆品产地是指化妆品生产的地理位置,要求真实、准确。
(四)规格化妆品规格是指化妆品产品的包装规格,包括容量、净含量等信息。
(五)有效期化妆品有效期是指开封前、开封后可以安全使用的时间期限,以年、月、日为单位进行标注。
(六)成分化妆品成分是指化妆品中的各种成分,需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名称进行标注。
(七)用途化妆品用途是指化妆品产品的功效和用途。
(八)使用方法化妆品使用方法是指化妆品产品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九)特别警示化妆品特别警示是指化妆品产品可能引起的安全风险、注意事项等需要特别提醒的信息。
(十)储存条件化妆品储存条件是指化妆品产品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十一)质量标准代码化妆品质量标准代码是指中国化妆品行业标准分类编号。
二、标识格式的规定(一)标识文字化妆品标识文字的字体和字号要求清晰、易读。
(二)标识图案化妆品标识图案要求清晰、美观、准确。
(三)标识色彩化妆品标识色彩要求明亮、鲜艳、协调。
(四)标识材质化妆品标识材质要求耐用、不易褪色或变形。
三、标识使用的规定(一)标识位置化妆品标识位置应该明显、醒目,便于消费者查看。
(二)标识附加化妆品标识附加内容包括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批号等,要求真实、准确。
(三)标识遵循化妆品标识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含有虚假、误导性信息。
化妆品备案中的命名有哪些规定为了规范化妆品命名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命名指南》。
命名规定明确了化妆品命名的原则、禁用内容等,与规定配套印发的命名指南列举了化妆品命名时的禁用语和可宣称用语。
第一条为保证化妆品命名科学、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
第三条化妆品命名必须符合下列原则:(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二)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三)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
第四条化妆品名称一般应当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组成。
名称顺序一般为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
第五条化妆品命名禁止使用下列内容:(一)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二)医疗术语、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三)医学名人的姓名;(四)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及地方方言;(五)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六)已经批准的药品名;(七)外文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八)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
前款第七项规定中,表示防晒指数、色号、系列号的,或注册商标以及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表示的除外;注册商标以及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的需在说明书中用中文说明,但约定俗成、习惯使用的除外,如维生素C。
第六条化妆品的商标名分为注册商标和未经注册商标。
商标名应当符合本规定的相关要求。
第七条化妆品的通用名应当准确、客观,可以是表明产品主要原料或描述产品用途、使用部位等的文字。
第八条化妆品的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真实的物理性状或外观形态。
第九条约定俗成、习惯使用的化妆品名称可省略通用名、属性名。
第十条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相同时,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可在属性名后加以注明,包括颜色或色号、防晒指数、气味、适用发质、肤质或特定人群等内容。
第十一条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或表明原料类别词汇的,应当与产品配方成分相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4.21•【文号】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施行日期】2011.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1]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为加强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检验机构并报国家局备案。
指定检验机构的数量,原则上不少于3家,不足3家的需向国家局作出有关情况说明。
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已经取得检验资质认定的生产企业,可以出具本企业产品的检验报告,该企业应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公布指定的检验机构和已在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具有出具检验报告资质的生产企业,并于2011年6月30日前报送国家局备案。
二、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检验机构。
(二)卫生安全性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人体安全性检验机构应当取得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机构资质。
(三)具备独立承担《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安全性检验或人体安全性检验项目的能力。
(四)具备与其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其公正性、独立性。
三、申请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的,可自行选择经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四、对检验机构和检验工作的要求:(一)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化妆品行政许可检验规范》中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范本一、标识内容1. 化妆品名称化妆品名称应明确、准确,符合化妆品名称命名规定。
2. 生产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应与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上的名称一致,不得出现虚假、夸大宣传等情况。
3. 商品批号商品批号应按照国家标准编制,清晰、准确。
4. 可使用日期可使用日期应明确标注,清晰、易于阅读。
若化妆品在特定温度下有更短的使用期限,应在标识上额外标注。
5.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应简明扼要、准确,防止误导和错误使用。
6. 质量保证期限质量保证期限应明确标注,清晰、易于阅读。
如化妆品在特定温度下有更短的质量保证期限,应在标识上额外标注。
7. 净含量净含量应准确标注,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8. 成分表成分表应列明化妆品中的主要成分、添加剂和浓度等信息,确保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成分含量,以便做出明智选择。
9. 储存条件若化妆品需特殊储存条件,如低温、避光等,应在标识上清晰标注。
10.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应简明扼要、准确,提醒消费者阅读并遵守。
二、标识形式1. 字体标识文字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字体大小不得小于规定的最小字号。
2. 颜色标识文字应使用明亮、清晰、易于辨别的颜色,不得采用虚假、夸张的颜色。
3. 版面标识版面应布局合理、清晰易读,文字、图形应相互配合。
4. 图形图形应准确、清晰,不得虚假宣传或与实际情况不符。
5. 语言文字标识上的语言文字应准确、规范,不得存在错误、夸大虚假等情况。
三、标识制作与印刷1. 材质标识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标识质量和耐久性。
2. 打印方式标识应采用合适的打印方式,确保标识清晰、易读。
3. 印刷质量标识印刷质量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确保标识的可辨识性和质量。
四、标识审核与审批1. 标识审核化妆品标识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保标识内容、形式和制作符合要求。
2. 标识审批标识审核通过后,相关部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并出具审批证明文件。
五、标识监督与管理1. 监督机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化妆品标识的监督与管理,严禁虚假、夸大宣传等违法行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12.25•【文号】国食药监许[2009]856号•【施行日期】2010.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监督正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8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工作,我局制定了《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对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局食品许可司。
附件: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资料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第一条为规范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工作,保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化妆品行政许可是指化妆品新原料使用、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和化妆品首次进口等的审批工作。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规定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产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人应是化妆品生产企业。
国产化妆品新原料行政许可申请人应是化妆品原料生产企业或化妆品生产企业。
进口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人应是进口化妆品生产企业。
进口化妆品新原料行政许可申请人应是进口化妆品新原料生产企业或化妆品生产企业。
同一申请人应委托一个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作为在华申报责任单位,负责代理申报有关事宜。
申请人可以变更在华申报责任单位。
第六条申请人和在华申报责任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申报化妆品行政许可,对申报资料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条申请人应当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提交有关资料。
关于化妆品备案常见问题的归纳非特殊化妆品备案要点1、产品包装上,一定要写警示语吗?中文产品名称是否一定要标在正面?(法规中说的是标注在主视面)答:产品标准中要求标示警示语的,强制标示,另使用的产品原料在《2015版化妆品生产技术规范》中有标示警示语要求的,强制标示,其余情况企业自行标示。
警示语标示在产品的可视面上即可。
2、有些产品执行标准,以前用的是行标,现在新出国标,如何标识?答:若国标为强制国标GB,而不是推荐性国标GB/T,则在强制性国标GB正式实施日期以前,仍可标示行标,但在强制国标GB正式实施以后,就必须按照新标准要求生产和标示产品。
3、精油产品的品名如何书写?薰衣草精油,和肾部保养精油可以吗?答:可参考GB/T 14455.1《精油命名原则》进行命名。
由于可能涉及“暗示医疗作用”,不建议使用人体器官作为精油名称。
4、标签中能否有这个词“适用人群” ?答:标签相关法规标准中未对此作出限定,企业可根据情况自行标示。
5、如果加工厂的委托方是国外的,委托方的信息是否一定要翻译成中文?答:标准规定进口产品可不表示生产者名称和地址,若不是进口产品,则强制标示生产者名称和地址,而且需用规范汉字标示,汉字字体大于英文。
6、产品命名中不能用字母,那BB 霜和CC霜的命名是否符合国家命名要求?如不符合,该怎样调整?答:BB霜、CC霜属于通俗名称。
7、如果产品配方是合格的,但产品名称命名不符,怎么办?用不符的名称做的检测报告,还能用吗?一个产品名称是否对应一个配方?答:若产品名称命名明显不符合现行法规标准的要求,备案可能无法通过,备案检测机构也不会受理。
8、备案资料提交,和备案检测,哪个先做?如果先送检了,备案资料提交时发现配方不符,此检验报告还能用吗?(检验机构能否帮忙确认此配方是否可以通过?)答:备案检测机构不对企业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无法为企业核实配方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备案。
建议企业在提交产品配方时详细了解网上备案的产品配方提交要求,真实全面的提供产品的配方成分,申请备案检验时提交的产品配方需与网上备案的资料保持一致。
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正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2月31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0年第1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局长张工2021年1月7日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2021年1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5号公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化妆品注册和备案行为,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化妆品和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注册,是指注册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提出注册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请注册的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活动。
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是指备案人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提交表明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的资料,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资料存档备查的活动。
第四条国家对特殊化妆品和风险程度较高的化妆品新原料实行注册管理,对普通化妆品和其他化妆品新原料实行备案管理。
第五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特殊化妆品、进口普通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的注册和备案管理,并指导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的化妆品备案相关工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技术审评机构(以下简称技术审评机构)负责特殊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注册的技术审评工作,进口普通化妆品、化妆品新原料备案后的资料技术核查工作,以及化妆品新原料使用和安全情况报告的评估工作。
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规则
根据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规则,化妆品备案编号是指每一款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的化妆品所拥有的唯一标识号码。
这一编号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1. 编号构成: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由十六位数字组成,其中前三位数字代表省份代码,接着两位数字代表单位代码,后六位数字代表产品连续编号,最后五位数字为校验码。
2. 省份代码:前三位数字代表化妆品生产或负责销售的省份代码。
不同省份将有不同的代号,以便识别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地。
3. 单位代码:接着的两位数字代表备案的单位代码。
每个化妆品生产或负责销售的单位都将被分配一个特定的代码,以确保备案编号的唯一性。
4. 产品连续编号:后六位数字代表化妆品产品的连续编号。
每个产品都将按照备案的顺序进行编号,以方便监管和管理。
5. 校验码:最后五位数字为校验码,用于验证整个编号的准确性。
校验码是通过特定的算法计算得出的,以确保备案编号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遵循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规则有助于加强对化妆品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的信任度。
同时,备案编号的准确使用也能够方便监管部门进行产品追溯,并对不合规的产品进行处罚和召回。
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应该注意查看产品的备案编号,并核实其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登陆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来进行核实。
只购买备案编号合规的产品,才能确保自己的使用安全和权益。
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编号规则是对化妆品市场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遵循准确的备案编号规则,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确保化妆品安全有效的使用。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的公告正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21年第32号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规范和指导化妆品注册与备案工作,国家药监局制定了《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现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附件: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国家药监局2021年2月26日附件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工作,保证化妆品注册、备案各项资料的规范提交,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化妆品注册或办理备案时,应当按照本管理规定的要求提交资料。
第三条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遵循风险管理的原则,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对提交的注册备案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负责,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境外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对境内责任人的注册备案工作进行监督。
第四条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应当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汉字。
除注册商标、网址、专利名称、境外企业的名称和地址等必须使用其他文字的,或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如SPF、PFA、PA、UVA、UVB、维生素C 等),所有其他文字均应完整、规范地翻译为中文,并将原文附在相应的译文之后。
第五条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用章规定,签章齐全,具有法律效力。
境外企业及其他组织不使用公章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企业(其他组织)负责人签字。
除用户信息相关资料外,产品的注册备案资料中如需境外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签章的,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可授权该注册人、备案人或者境内责任人的签字人签字。
化妆品标签标注指南(征求意见稿)为指导规范化妆品标签内容,根据《化妆品标签管理规定》,制定本指南。
一、关于化妆品标签内容标注的要求(一)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在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可视面上标注《规定》要求的标注内容。
(二)因包装大小、包装设计等原因,所标注内容可在不同可视面中。
二、关于化妆品名称的标注要求(一)化妆品名称一般由商标名、通用名和属性名三部分组成。
化妆品命名应符合《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命名指南》的要求。
(二)化妆品名称应标注在标签的显著位置。
(三)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相同时,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可在属性名后加以注明,包括颜色或色号、防晒指数、气味、适用发质、肤质或特定人群等内容。
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的标注应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及其他相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四)特殊用途化妆品名称应与该产品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件所载产品名称一致。
(五)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名称应与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凭证所载产品名称一致。
三、关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卫生许可证编号的标注要求(一)国产化妆品应标注依法登记注册,并能承担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责任的企业名称、地址和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委托生产的,应同时标注委托方和受托方的名称、地址及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委托方不具有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不需标注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
(二)进口化妆品应标注原产国或地区(如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的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
四、关于化妆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的标注要求(一)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应标注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准文号。
(二)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应标注进口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批准文号。
(三)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应标注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号。
五、关于化妆品成分的标注要求化妆品应标注真实的产品成分。
成分名称应按有关规定,采用规范的中文名称。
因包装原因,化妆品成分可标注在说明书或其他便于消费者查阅的说明性资料上,但必须在可视面标签上明示标注位置。
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INCI)中文译名通则国际化妆品原料命名,INCI,中文译名通则1、每个INCI名称只译成一个中文名称〜力求和INCI名称对应。
2、I NCI名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药品名称相同的原料〜除个别药用辅料名称外〜译名皆按这两个资料中的中文名称定名。
3、植物性原料的中文名称后面的括号内加植物拉丁文属名或种名。
4、部分原料的中文名称〜括附该原料的常用名称。
例如:抗坏血酸,维生素C, O5>为避免中文名称过于冗长〜某些I\CI名称中的缩写词不再译出〜而是直接引用于中文名称中。
缩写词的英文全称和中文翻译见表2。
表2缩写词的英文原词和中文译名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翻译(确定的)AEEA Aminoethyl ethanol amine氨乙基乙醇胺AMP Aminomethyl Propanol 氨屮基丙醇AMPD Aminomethyl Propanediol 氨甲基丙二醇BHA Butylated Hydroxyanisole 丁基化疑基茴香瞇BHT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 丁基化疑基甲苯CD Completely Denatured 全改性的CHDM Cyc 1 ohexanedimethano 1 环己烷二甲醇CI Colour Index 染料索引二乙酰基酒石酸甘油单双Diacetyl Tartaric Acid Esters of DATEM酯类Mono-and DiglyceridesDBM Dibutylmaleate 马来酸二丁酯DEA Diethanolamine 二乙醇胺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翻译(确定的)DEDM Diethylol Dimethyl二羟乙基二甲基DIBA Dihydroxy isobutylamine :羟基异丁胺DIPA Di isopropanolamine 二异丙醇胺DM Dimethyl 二屮基DMAP Dimethyl Aminopropyl 二屮基氨丙基DMAPA Dimethyl Aminopropylamine 二屮基氨基丙胺DMDM Dimethylol Dimethyl 二羟甲基二屮基Dimethyl Hydantoin Formaldehyde :屮基乙内酰服屮醛树脂DMHF ResinDMPA Dimethylolpropionic Acid 二羟屮基丙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DVB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基苯EDTA 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胺四乙酸EDTHP Ethylenediamine Tetrahydroxy 乙:胺四羟丙烯PropyleneEthylenediamine Tetramethylene EDTMP 乙:胺四亚屮基麟酸酯Phosphonate GLY Glycine 甘氨酸HC Hair Color 发用着色剂HCL Hydrochloride 盐酸HDI Hexamethylenedi isocyanate 六亚屮基 _.异氤酸酯Hydroxyethyl Ethylenediamine Triacetic 疑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 Acid HEMA Hydroxyethyl Methylacrylate 屮基丙烯酸2-疑基乙酯IPDI Isophorone Di isocyanate 异佛尔酮二异氤酸酯MA Maleic Anhydride 马来酸酊亚甲基二苯基-4, 4-二异M MDI Methylene Diphenyl Di isocyanate 酸酯MDM Monomethylol Dimethyl 单屮醇基二屮基MEA Monoethanolamine 单乙醇胺屮基乙基酮MEK Methyl Ethyl KetoneMIBK Methyl Isobutyl Ketone 甲基异丁基酮MI PA Monoisopropanolamine 单异丙醇胺NTA Nitrilotriacetic Acid 次氮基三乙酸PABA para-Aminobenzoic Acid对氨基苯甲酸PCA Pyrrolidone Carboxylic Acid毗咯烷酮竣酸PEG Polyethylene Glycol 聚乙二醇PEI Polyethylenimine 聚氮丙环(聚乙撑亚胺)PG Propylene Glycol 丙二醇PPG Polypropylene Glycol 聚丙 _.醇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翻译(确定的)PTF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聚四氟乙烯PVM Polyvinyl Methyl Ether聚乙烯基屮基瞇Polyvinyl Methyl Ether/Maleic 聚乙烯屮基瞇/马来酸酉F PVM/MA Anhydride PVP Polyvinylpyrrolidone 聚乙烯基毗咯烷酮RNA 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SD Specically Denatured 特殊改性的SE Self-Emulsifying 自乳化的SIP Sulfoisophthalate 磺基间苯二酸Saturated Methylene 饱和亚屮基二苯基二异M SMDI Diphenyldi isocyanate 酸酯TAED Teraacetylethylenediamine 四乙酰基乙:胺叔-丁基氢酉昆TBHQ tert-Butyl HydroquinoneTDI Tolune Di isocyanate 甲苯二异氤酸酯TEA Triethanolamine 三乙醇胺TIPA Tri isopropanol amine 三异丙醇胺TMMG Tetramethoxymethylglycolur i 1 卩4 甲氧甲基甘腺TMP Trimethlolpropane三疑甲基丙烷VA Vinyl Acetate醋酸乙烯酯VP Vinyl Pyrrolidone乙烯基毗咯烷酮6、111多元醇、碳原子数LI比较大的链烷醇、环链烷醇、含芳香核的醇、某些结构复杂的醇及酚类同酸类生成的酯类〜统一将醇名或酚名置于词前。
化妆品新原料命名的相关规定一、化妆品新原料命名的相关规定2020年11月,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发布《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和备案资料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化妆品新原料的名称包括INCI名称及其ID 号、INCI标准中文译名、化学名称、动植物原料名称(拉丁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名称、常见别名或缩写及CAS号和EINECS/ELINCS登记号。
同时,征求意见稿中对各种名称的命名方法做了相应表述。
(1)INCI 名称及其ID号:如原料已经被《国际化妆品原料字典和手册》收录,应明确原料的INCI英文名称和INCI的ID号码。
(2)INCI标准中文译名:如原料已有INCI标准中文译名,应根据《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予以明确。
(3)化学名称:①若原料为有机物(含聚合物),应明确其符合《有机化学命名原则》的化学名称。
②若原料为无机物,应明确其符合《无机化学命名原则》的化学名称。
③若原料为矿物,应明确其符合相应命名原则的化学名称。
(4)动植物原料名称(拉丁学名):若原料为动物或植物等天然来源的原料,按《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中“中文名○拉丁学名○使用部位○使用形式”的格式命名,应包含其来源植物的拉丁学名及其使用部位。
从植物中提取的单一成分纯度≥80%时应按该成分的名称进行注册或备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名称:如原料无标准中文名称但已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应提供原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使用的名称。
(6)常见别名或缩写:如所制定原料有较为常用或被化妆品行业广泛使用的别名、俗称、商品名、缩写等,应同时予以明确。
2021年2月,国家药监局颁布《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规定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删除了对INCI标准中文译名的表述,增加了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的要求,并对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和原料INCI名称及其ID号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删除了对其他名称的相关解释。
(1)原料标准中文名称:《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中已经收录的原料,应根据目录予以明确;未收录的原料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其他权威目录中收录的中文名称,并结合通行的命名原则制定原料标准中文名称。
化妆品备案申请资料的目录和要求化妆品备案能否成功取决于申报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符合法规。
那么申请备案应提供哪些资料、国家对各项资料有哪些具体要求呢?下面天健华成就以上海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申报为例,来看看应提交的资料项目和要求:1、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申请表要求:申请表在线填报后打印纸质申请表,并按要求签名、盖章。
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2、产品中文名称命名依据要求:产品中文名称应当符合《化妆品命名规定》、《化妆品命名指南》的要求。
(1)命名依据中应提供申报产品的商标名、通用名(含使用目的或使用部位)、属性名具体含义的解释。
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用的化妆品名称可省略通用名、属性名。
(2)产品中文名称中若有表明产品物理性状或外观形态以及含颜色、色号、气味、适用发质、肤质或特定人群等内容的,应加以解释。
(3)产品中文名称中若使用具体原料名称或表明原料类别词汇的,应加以解释。
(4)产品中文名称中的修饰、形容词或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等的,应加以解释。
(5)需标注产品中文名称的汉语拼音名。
3、产品配方要求:产品配方要求参照《关于印发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09〕856号)附件《化妆品行政许可申报资料要求》第十四条、第二十六条执行。
4、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要求:应包括在原产国执行的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外文版及中文译文)及产品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要求的承诺。
5、产品包装图片要求:产品原包装(含产品标签、产品说明书)图片;拟专为中国市场设计包装的,需同时提交产品设计包装(含产品标签、产品说明书)。
6、产品生产工艺简述要求:提供的生产工艺简述应包括工艺流程简图,工艺简述应能简明扼要地反映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包括操作步骤、各步骤中涉及的原料等。
产品配方中所有原料应在生产工艺中列出,原料名称应与产品配方一致。
工艺简述应与工艺简图相符。
7、产品技术要求要求:参照《关于印发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的通知》(国食药监许〔2010〕454号)要求编制。
化妆品备案中的命名有哪些规定
为了规范化妆品命名工作,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命名指南》。
命名规定明确了化妆品命名的原则、禁用内容等,与规定配套印发的命名指南列举了化妆品命名时的禁用语和可宣称用语。
第一条为保证化妆品命名科学、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化妆品。
第三条化妆品命名必须符合下列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简明、易懂,符合中文语言习惯;
(三)不得误导、欺骗消费者。
第四条化妆品名称一般应当由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组成。
名称顺序一般为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
第五条化妆品命名禁止使用下列内容:
(一)虚假、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
(二)医疗术语、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三)医学名人的姓名;
(四)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语及地方方言;
(五)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
(六)已经批准的药品名;
(七)外文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等;
(八)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
前款第七项规定中,表示防晒指数、色号、系列号的,或注册商标以及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表示的除外;注册商标以及必须使用外文字母、符号的需在说明书中用中文说明,但约定俗成、习惯使用的除外,如维生素C。
第六条化妆品的商标名分为注册商标和未经注册商标。
商标名应当符合本规定的相关要求。
第七条化妆品的通用名应当准确、客观,可以是表明产品主要原料或描述产品用途、使用部位等的文字。
第八条化妆品的属性名应当表明产品真实的物理性状或外观形态。
第九条约定俗成、习惯使用的化妆品名称可省略通用名、属性名。
第十条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相同时,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可在属性名后加以注明,包括颜色或色号、防晒指数、气味、适用发质、肤质或特定人群等内容。
第十一条名称中使用具体原料名称或表明原料类别词汇的,应当与产品配方成分相符。
第十二条进口化妆品的中文名称应当尽量与外文名称对应。
可采用意译、音译或意、音合译,一般以意译为主。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前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附件
为指导化妆品命名,根据《化妆品命名规定》,制定本指南。
禁用语
一、禁用语
有些用语是否能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应根据其语言环境来确定。
在化妆品名称中禁止表达的词意或使用的词语包括:
(一)绝对化词意。
如特效;全效;强效;奇效;高效;速效;神效;超强;全面;全方位;最;第一;特级;顶级;冠级;极致;超凡;换肤;去除皱纹等。
(二)虚假性词意。
如只添加部分天然产物成分的化妆品,但宣称产品“纯天然”的,属虚假性词意。
(三)夸大性词意。
如“专业”可适用于在专业店或经专业培训人员使用的染发类、烫发类、指(趾)甲类等产品,但用于其他产品则属夸大性词意。
(四)医疗术语。
如处方;药方;药用;药物;医疗;医治;治疗;妊娠纹;各类皮肤病名称;各种疾病名称等。
(五)明示或暗示医疗作用和效果的词语。
如抗菌;抑菌;除菌;灭菌;防菌;消炎;抗炎;活血;解毒;抗敏;防敏;脱敏;斑立净;无斑;祛疤;生发;毛发再生;止脱;减肥;溶脂;吸脂;瘦身;瘦脸;瘦腿等。
(六)医学名人的姓名。
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
(七)与产品的特性没有关联,消费者不易理解的词意。
如解码;数码;智能;红外线等。
(八)庸俗性词意。
如“裸”用于“裸体”时属庸俗性词意,不得使用;用于“裸妆”(如彩妆化妆品)时可以使用。
(九)封建迷信词意。
如鬼、妖精、卦、邪、魂。
又如“神”用于“神灵”时属封建迷信词意;用于“怡神”(如芳香化妆品)时可以使用。
(十)已经批准的药品名。
如肤螨灵等。
(十一)超范围宣称产品用途。
如特殊用途化妆品宣称不得超出《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九类特殊用途化妆品含义的解释。
又如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不得宣称特殊用途化妆品作用。
可宣称用语
二、可宣称用语
凡用语符合化妆品定义的,可在化妆品名称中使用。
在化妆品名称中推荐使用的可宣称用语包括:
(一)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1.发用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祛屑;柔软等词语。
2.护肤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清爽;控油;滋润;保湿;舒缓;抗皱;白皙;紧致;晒后修复等词语。
3.彩妆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美化;遮瑕;修饰;美唇;润唇;护唇;睫毛纤密、卷翘等词语。
4.指(趾)甲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保护;美化;持久等词语。
5.芳香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香体;怡神等词语。
(二)特殊用途化妆品名称可使用与其含义、用途、特征等相符的词语。
如健美类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健美;塑身等词语。
祛斑类化妆品名称中可使用祛斑;淡斑等词语。
注意点
三、本指南是对化妆品名称中的禁用语和可宣称用语的原则性要求,具体词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