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确定走刀路线 该零件的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不需要人为确定 其进给路线。但精车的进给路线需要人为确定, 该零件是从右到左沿零件表面轮廓进给,该零件 是从右到左沿零件表面轮廓进给。 精车ø20外圆、锥面、R14、R6、R18三个圆弧、 ø36外圆走刀路线如图所示。 走刀路线为:E→F→K→A→B→C→D→H
第4 章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教学目的: 了解数控车削中要解决的主要工艺问题以及 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掌握数控车削工艺拟定的 过程、工序的划分方法、工序顺序的安排和进给 路线的确定等工艺知识,对数控车削工艺知识有 一个系统的了解,并学会对一般数控车削零件加 工工艺进行分析及制定加工方案。
4.1数控车削的主要加工对象
4.4.4 切削用量的选择
2.背吃刀量的确定
(1)光车时的背吃刀量 在工艺系统刚性和机床功率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取大的背 吃刀量,以减少走刀次数。当余量过大、工艺系统刚性不足 时可分次切除余量,各次的余量按递减原则确定;当零件的 精度要求较高时,应考虑半精加工,余量常取0.6~2 mm, 精加工余量常取0.2~0.5 mm。
2.确定退刀路线 (1)斜线退刀方式。 (2)切槽刀退刀方式。 (3)镗孔刀退刀方 式。
4.4.3 进给路线的确定
4.4.3 进给路线的确定
3.确定最短的空行程路线
①巧用对刀点, ②合理安排“回零”路线
4.4.4 切削用量的选择
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 主轴转速n或切削速度(用于恒线速度切削)、 进给速度或进给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 需要选择不同的切削用量。这些参数均应在 机床给定的允许范围内选取。
1.机床坐标系
在数控车床上以机床原点为坐标系原点建立起来的Ⅹ、 Z轴直角坐标系,称为机床坐标系。车床的机床原 点为主轴旋转中心与卡盘后端面的交点(O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