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与编程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49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是机械类和相近类专业的高职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根据数控工艺程序编制和数控机床操作岗位而设立,与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中级、高级工。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互换性测量技术》、《数控机床》。
课程以操作为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课程介绍数控加工编程的基本知识,着重讲解数控程序的编制及数控程序的上机调试过程,让学生充分熟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有关操作,并具备加工中心机床和线切割机床操作、编程的一般知识,学习结束后需通过相关的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中高级证书的考核。
1.2课程设计思路在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思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明确以培养“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培养目标,以训练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做到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并重,通过校企合作,以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课程项目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实际零件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的要求:1.合理制订数控加工的工艺方案。
2.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合理选择刀具及加工余量。
3.掌握编程中数学处理的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计算机处理能力。
4.掌握常用准备功能指令、辅助功能指令、宏功能指令,手工编写一般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5.具有调试加工程序,参数设置、模拟调整的基本能力。
2.2具体目标2.2.1知识目标(1)熟悉数控机床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数控车床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3)掌握数控铣床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4)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5)掌握数控电火花线切割的工艺分析、编程指令及宇龙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
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与数控加工编程1. 轴类零件数控车削工艺分析数控车削是数控制技术的应用之一,应用广泛,其中尤以轴类零件的数控车削最为常见。
轴类零件的车削工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零件结构分析轴类零件结构复杂,一般包含主轴、花键、键槽、圆孔、螺纹等,因此在进行数控车削之前,必须对轴类零件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通过结构分析,可以确定具体的加工过程和加工工艺,为编程提供依据。
1.2 切削轨迹分析在进行数控车削之前,必须对轴类零件的切削轨迹进行分析。
切削轨迹主要包括粗加工、精加工、后加工步骤,分别对应的是粗车、半精车、精车三个过程。
在分析切削轨迹时,还需考虑材料、硬度等因素,以便确定相应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1.3 工序分析轴类零件加工工序繁多,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粗车、玻璃刀车、刮齿、打攒快轴、滚齿、内外圆坐标定位、高低波形度测量、打热处理、喷油漆等,每个步骤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工序分析。
1.4 工具选择在进行数控车削之前,必须选择适合的刀具。
刀具选择要根据零件的材料、硬度、形状、尺寸等因素进行。
此外,还要考虑要加工的零件数量、加工时的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因素。
2. 数控加工编程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工作,其目的是实现数控机床对轴类零件进行自动化加工。
数控加工编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2.1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在进行数控加工编程之前,必须对轴类零件的结构和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在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编写出数控加工程序,并分别对应不同的加工工序。
2.2 编写刀具半径补偿程序在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时,必须考虑刀具半径。
一般来说,刀具半径要比零件轮廓的半径小一定程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编写刀具半径补偿程序,以便更加准确地控制刀具的切削轨迹。
2.3 选择数字控制器数字控制器是控制数控机床的关键部分,必须选择适合的数字控制器。
数字控制器也分为多种类型,根据集成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数字控制器。
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数控车削加工工艺1.几何元素的表示:数控编程需要对工件进行几何元素的表示,包括直线、圆弧、螺旋线等。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
2.数控指令的选择:数控编程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控指令来实现所需的加工操作。
常见的数控指令包括加工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3.编程语言的选择:数控编程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包括ISO编程语言、EIA编程语言和高级编程语言等。
编程语言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数控系统和加工要求来确定。
数控机床操作是指根据数控程序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的过程。
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工前的准备:操作人员需要检查数控机床的各项参数,包括机床坐标轴的位置、刀具的装夹情况、工件的夹持情况等。
同时,还要设置数控机床的基准点和起刀点。
2.启动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需要按照操作规程启动数控机床,并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机床的开关控制、刀具的自动换刀、工件的自动上下料等。
3.加工过程的监控:操作人员需要对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包括工件的尺寸精度、加工速度、切削力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4.加工完成后的处理: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关机、刀具的卸载、工件的卸载等操作,同时还要清理加工现场和进行设备维护。
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原理和方法。
编程时要准确表示几何元素,合理选择数控指令,并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
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时监控加工过程,并进行调整和处理。
总之,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是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正确的编程和操作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减少人为误差,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益。
因此,需要加强对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改计划)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属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学问和专业技能。
2、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具备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把握相应的数控编程学问。
(2)技能目标本课程以数控车削零件加工为核心,以国家社会与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依据,并将要求贯通到各个教学情境中,同学完成本课程学习达到数控加工中级工要求。
(3)职业素质通过各情境的训练,培养同学相应的办法能力、社会能力、互相交流和团队配合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情境教学课程。
同学通过情境资讯、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把握数控车削相关理论学问,培养同学动手能力。
4、课程设计思路为便于教学并让同学把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挑选了数控车常见典型零件,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以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
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情境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情境,分析情境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应把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
结合情境,利用情境(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情境涉及的理论学问。
理论学问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学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有用性。
3、课堂仿照操作。
每个情境应当有同学的仿照操作,让同学体验和把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同学课内实践。
按照课堂所教内容和情境要求,设计类似情境,让同学练习。
5、综合情境实训。
在每个教学情境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技能的综合情境,让同学自立完成情境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设与学时分配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单独一张表)三、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详细支配方式等,假如是多位老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老师分工支配)四、教学办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理论学问;仿真软件练习把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指令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练习把握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