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的作品中自由完美的爱情贯穿始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渡边淳一《情人》:一段纯爱之旅背后,是占有和自由的博弈所谓婚姻并不只是一对相爱男女的结合。
他们相互间扮演着父亲、母亲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时各自展现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面,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这些,恐怕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婚姻。
-渡边淳一纯爱,是指单纯的、不带有任何杂质的爱情,不受经济、社会、家庭因素等任何条件限制,是一种纯粹的爱情,我猜很多人都幻想得到这样的爱,不为世俗所限制,仅仅是爱着眼前的这个人,听起来就很浪漫。
渡边淳一的作品《情人》中,女主修子对自己的情人远野可谓是纯爱主义,她不顾忌他有家庭,只是单纯地爱着这个人;不需要他的金钱支撑,不贪图上位,也不无理取闹,占有他所有的时间,可谓是一个清新脱俗的“第三者”。
这种想法,可能是很多第三者最初的想法,但往往抵不住现实的诱惑,渐渐就会想着把对方占为己有,而女主修子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她始终没有想过要完整占有远野,他只是自己的情人而已。
本书《情人》又被译为曼特莱斯情人,渡边淳一自己,曾在此书的题解中写道:“曼特莱斯”来源于法语的情人,尽管与日语意思相同,但实际含义却相差很大。
日语中的“情人”,给人的印象,是不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依靠男人的意思。
而“曼特莱斯”却是指那些与男性恋爱,但有自己事业、有教养、有实力的独立女性。
与日语中的隐秘、娇嗲的意思不大相同。
女主修子面容姣好,经济独立,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秘书,很符合“曼特莱斯”的寓意,她的身边不乏追究者,但她被成熟稳重、很有男子气概的中年男子远野吸引,两个人情投意合地走到了一起,他们抽空约会,去旅行,彼此都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享乐,最后远野越陷越深,准备离婚来迎娶修子,却遭受了修子的拒绝,两人5年的婚外情以分手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一位深爱对方的第三者,为什么不愿与他步入婚姻的殿堂呢?从书中的情节进展,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出女主的心路历程。
1.爱情很迷人,但拥有自我更重要我们首先来看女主修子的爱情观:在修子心里,她一直与远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喜欢是喜欢,可不想介入他与自己之外的生活,只要与他在一起时感到快乐、幸福,就足够了。
浅析渡边淳一小说的情爱主题摘要:日本著名现代作家渡边淳一被称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他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作了许多丰富多彩、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其文学作品中显示出的独特情爱观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
作为日本现代浪漫小说的著名作家,在中国,渡边淳一的小说也引起了婚恋观的革命,因此又被称为“恋爱的毛泽东”。
本文就试图从渡边淳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失乐园》和《爱的流放地》,浅析作者如何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之间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等方面独特的情爱观。
关键词:渡边淳一、失乐园、爱的流放地、情爱观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 ),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他迄今为止已发表130多部作品,其中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随笔散文和传记作品,并且迄今仍然笔耕不辍,表现出了其非凡的天赋和丰厚的创作实力,因此他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的读者。
日本媒体亦称他是“‘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等,所有的关注或评价,赞誉或争议,其实都源于他创作的一系列表现中年人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
本文就试图从渡边淳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失乐园》和《爱的流放地》,来探讨渡边淳一小说中的独特的情爱主题。
《失乐园》是一部揭示平凡家庭背后隐藏的感情破裂危机的小说。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凛子是一位书法老师,典雅的气质里透出成熟女人的魅力,她的丈夫是东京某大学医院学教授,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令人羡慕的一对,但事实上,工作狂的丈夫对凛子相当的冷漠,多年来夫妻关系都处在不冷不热的状态。
本文的男主人公久木,与妻子的关系不冷不热,又因工作上的人事变动而感到失意。
直到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上,双方邂逅。
无爱的家庭婚姻与难于抵御的情感诱惑,使凛子与久木陷人“婚外情”的漩涡。
精神共鸣和感官的欢悦体验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意义。
放纵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凛子的丈夫以“不离婚”进行报复,久木被匿名信困扰面临降职而不得不辞职。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作者:雷付煜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27期摘要:渡边淳一是日本文学创作史上难得的一名具有自己创作特色的作家。
其笔下的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是日本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创作大家。
渡边淳一有其自己的创作特色,以其有名的婚外情为题材,是日本的著名情爱大师。
因此,渡边淳一在日本乃至全世界都非常有名。
本文以渡边淳一的文学创作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其创作的题材,叙事手法和人物设置等方面,以期通过深入的分析,进一步了解渡边淳一。
关键词:渡边淳一文学特色创作风格渡边淳一是日本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之独特让很多后期文人都纷纷效仿。
其创作之路也是坎坷且充满传奇色彩的。
出身地主家庭,大学学习的医学知识,然而在从医十年后毅然选择了回归文学创作。
读其小说会发现,渡边淳一的创作也受其职业的影响,描写总能入木三分。
本文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渡边淳一的文学特色。
创作题材渡边淳一的创作题材比较单一,一般是围绕男女的情爱故事展开描写。
而其中最出名的是里面的婚外情。
婚外情几乎是渡边淳一每一部小说的重要题材,围绕婚外情展开的故事也非常丰富。
例如《紫阳花日志》里面,男主角就是典型的婚外情,女主角通过每一天日志的描写来展开对丈夫的观察,也同时记录了自己的心情,而到最后,女主角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愤怒与不满,与丈夫一样展开了自己的婚外情。
《红花》里面的女主是一个未婚的少女,但是其恋爱的对象也是一个有妇之夫。
通过对女主遭遇的描写、心理的转变去进一步地探寻男女两性之间深刻的心理及生理状况。
《异恋》中的男女主角主张开放的性和开放的婚姻。
男女主角因为成长环境的畸形以及男女主角的特殊关系,彼此都能尊重对方的生活,并且以此来逃避现有的关系和恍惚的人生,这种生活方式建立在彼此都爱着对方的基础上。
著名的小说《失乐园》讲述的也是男女主角互为彼此的婚外情的故事,而且热恋中的两人因为不能离开彼此,最终选择了自我毁灭,以此希望彼此的爱情得到永恒。
2016年4月号上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代表作《樱花树下》的女性主义赏析彭晓凤渡边淳一是日本著名的情爱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同时以爱和死亡为主题。
他的爱情故事多半是凄美、无奈的,并最终以死亡结束。
本文从揭示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出发,探讨他文学作品的特点;然后,再此基础上分析《樱花树下》这部作品女性形象。
渡边淳一是日本有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多以情爱为主题。
并时常将爱情和死亡相联系,体现了他对爱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在他的笔下,爱情是伴随着死亡的,死亡并不是恐怖的一件事,而是爱的另一种方式,也是灵魂升华的方式。
一、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渡边淳一作为日本较为有名的情爱小说家,其文笔风格以细腻、唯美著称。
然而,这位“情爱大师”早期他的作品以医学小说为主,这主要是和他从事医学这个行业有关。
后来,他弃医从文,专注有关爱情的文学创作,并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追捧。
说起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主要围绕爱情和死亡这两个主题,爱情是他作品的灵魂,而死亡则是托起这个灵魂的力量。
在他的文字中,死亡并不是消极的、恐怖的事,而是作为生的延续,是作为爱情最后的归宿。
在爱情里死亡,在死亡中重生,将爱情与死亡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体现了他“纯粹的爱”、“唯美的死”的生死观,这也是他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格。
关于婚外情,也是他作品中常见的情景,这也是他作品中比较独特的视角。
他常常将婚外情与他的生死观相联系,并用“以死重生”的观念使他的情爱文学更加的具有张力。
在他所描述的爱情大多数凄美的,他将女子比作世间最美丽的事物,并用优美的文字、唯美的画面描述女子的美好。
他笔下的女人个个貌美如花,或温柔似水,或坚毅如钢。
他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很饱满,他对女人有种特别的崇拜感,这也是和他的生活背景有关。
他深受母亲刚毅、强悍的性格的影响,使也是他对女性的描述有着独特的视角。
正如他所说,他知道女性是温柔的,美丽的,纤细的,但是他也能感觉到在每个女人的内心深处,总隐藏着一些不安。
从《失乐园》看日本人的生死观作者:王彩凤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27期生死观即“死あるいは生死に対する考え方。
また、それに基づいた人生観”Ⅰ。
日本人的生死观在日本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说是独特的不可欠缺的一部分也不为过。
中国有句话:人死如灯灭Ⅱ,从中不难看出中国人眼中生与死完全对立的关系。
与此相对,对日本人来说,“生と死の世界ははっきり断絶しているのではなく、どこかで連環しているという考えに通ずるⅢ”,他们甚至觉得死是生的另一种形式,是很美的。
到底,死亡有何之美呢?本文将聚焦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一书,细致研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1.关于渡边淳一渡边淳一,日本著名情爱小说家,1933年10月生于北海道,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
在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代表作品有《失乐园》《光与影》《不分手的理由》《爱的流放地》等。
就作品总体特征而言,可以说多部作品都以婚外情为突破口,通过对爱以及欲的探索,将“以死维持爱的恒久”这一死亡之美传递给世人。
此类作品的代表《失乐园》更是充分地表达了这一点,深受读者关注,销量已达600万余册。
2.关于《失乐园》的简介《失乐园》以婚外情这一主题贯穿始终,为了纯粹的爱情,主人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并享受着死亡。
以下为《失乐园》的简介。
出版社的干练编辑久木祥一郎在突然某一天,被上级抽离工作一线安排到调查室任职。
这对于久木来说自然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此时,在友人所在的文化中心教授书法的美丽人妻——松原凛子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如秋日里的阳光般给他清冷的日子一缕温暖。
松原可谓举止优雅,品行端正,然而这样一个女人终也难抵男人执着的追求,不久二人便互相倾慕。
每周末他们都偷偷见面,不知从何时起,松原已深陷情爱的欢愉之中,无法自拔。
两人的感情渐次升温,即使在松原的养父去世那晚,她也在久木的苦苦央求下,避开丈夫和母亲的耳目,一身素服地赶去与他幽会。
松原被内心的罪恶感所侵蚀着,这反而使得两人之间的爱如熊熊烈火,愈燃愈烈。
论两性之间的持久与永恒——《复乐园》鉴赏渡边淳一,医学出身,曾是一位有博士学位的整形外科医生,后来从事文学创作。
其实,在不知道他是医学出身的背景时,我就读过他的一部作品《白色猎人》,作品里的描写的女外科医生外科手术的细致性程度叫我惊讶,还有作品里提到男人能给女人阴道的快感,女人则给不了,所以这是小说中的女外科医生身边的女性逐渐离她而去的原因。
这让我有点惊讶。
老实说,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我其实是个比较保守的女性,突然间接受女同性恋,以及小说中女外科医生对两性间性关系的犀利批判,让我有点震撼。
其实仔细对比渡边淳一的小说,因为是医生的关系,他从医学方面解读两性间性关系就显得理所当然。
读了几本他的小说之后,因为我本身是学心理学的,其实《白色猎人》读到后来,我开始理解他,并且觉得他的想法很新奇,也很有说服力。
下面我准备就《复乐园》的男女间持久与永恒的问题探讨渡边淳一的思想。
性在爱情、婚姻当中到底起到了什么角色呢?这,是渡边淳一很多小说中探讨的内容。
那是什么维持着两性持久与永恒的社会关系?小说中是“乐园”,它不会总是热烈燃烧,却能一直温暖的婚姻形式。
渡边淳一在十多年前的小说《失乐园》,写的就是情欲燃烧下,主人公久木与凛子失去了乐园只能殉情,《复乐园》是对它的经典回响:主人公来栖与麻子,在旁观他人的幸福与经历自己的感情后,明白了爱情可以在婚姻、在长相厮守中更为深远,更为温暖,从而回到了乐园,收复了乐园。
也就是,当崇尚不结婚的麻子也打算结婚了,来栖终于知道他与麻子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终于也画上了句点。
但是,到底麻子为什么要结婚?是在因为参加了朋友的婚礼后,忽然感到孤独了吧,也是在了解来栖不想结婚,一直以来把自己最年轻的时段二十六到三十二着六年都奉献给了来栖,任谁都有不甘吧,然后,可能是公司内同事向她表白甚至求婚了,终于觉得自己的一生不能这么不结婚地过一辈子吗?到后来,两人性关系少到没有,逐渐疏远,最终分手。
自由的男女关系,一旦失去了性的纽带,就会迅速变得脆弱;若是夫妻的话,即便没有性生活,由于有着婚姻这一形式的牢固约束,而不会轻易崩溃。
渡边淳一:终其一生,寻找爱的答案1997年出版的《失乐园》,曾经掀起轩然大波。
小说讲述了两个已婚男女因为无爱的婚姻,难以抵挡情感诱惑而陷入婚外恋漩涡之中,最终两人在爱的极致中一起死去。
渡边淳一毫不掩饰地将人们在婚外情中的种种困惑都写了出来,他认为“伦理和欲望的冲突永远存在,人不得不面对”。
在一系列婚外恋题材的小说里,一方面渡边淳一以极大的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唯美地描述出轨男女像没有明天一样地炽热恋爱。
但另一方面,所有的婚外恋都是无疾而终,要幺各自回归家庭,要幺天各一方,要幺是以死亡为结局,表达了他“爱的极致是死亡”的观点。
如此渴望爱情,一生追逐爱情,却又推崇以死亡这样壮烈而颓废的方式终结爱情的渡边淳一,他的矛盾、纠结到底缘何由来?在接受一次采访时,他说道:“写这部小说前,我自己就有过一次深刻的爱的经历。
我曾经爱过一个人,当我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近乎于死亡的不安。
”这个人,就是渡边淳一的初恋情人—加清纯子。
那个造就了“渡边”的初恋情人“她的眼睛很美,至今我都记得接吻时,她瞳仁的样子。
”渡边淳一的记忆中,初恋情人加清纯子如同北海道黛青色天空落下的雪花精灵,年少就显露出绘画方面超人的天赋,被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少女。
同时,她也是三天两头旷课的问题学生。
而渡边淳一是班上用功学习的好学生,彼此似乎是两个世界的人。
生日时,渡边淳一收到纯子的一封情书,此后不可自拔地陷入了对她的爱恋。
纯子不遵守规矩却又能在某些时刻温顺乖巧,她会主动牵渡边的手,常约他到图书室,两人晚上在那里抽烟、喝酒;还带他去札幌艺术家出没的咖啡店和酒吧。
在渡边看来,纯子为自己打开了迷人而广袤的艺术世界,自己甚至一下子成熟了起来,他为这个特立独行的女孩神魂颠倒。
然而,高三那年早春,18岁的纯子在北海道的阿寒投水自杀了。
自杀前一晚,纯子在渡边家窗台留下一束火红的康乃馨,仿佛向渡边告别。
他当时觉得她对自己的感觉非常特别,相信自己就是纯子最爱的人。
日本情.爱专家渡边淳一说:“人到中年随着...日本情.爱专家渡边淳一说:“人到中年随着情爱经验的增加,就越能体会情爱的快乐,同样的男女之事,不同男人可能带给同一个女人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年人出现婚外情的根本原因所在。
”渡边淳一原本是日本的一名外科医生,后来跟医院闹掰后,就开始创作小说。
因为他的书几乎都是描写男人与女人的心理和需求,对男女之间的情感需求揣摩得非常细致,帮助了很多在婚姻中困惑的男女,帮助他们更好的经营婚姻。
渡边淳一的初恋女友,是他在高中时期认识的加清纯子,那时候因为学校合并,渡边淳一和北海道札幌女子高中并入的加清纯子相识,两人于同年秋天相恋,这是渡边淳一第一次体会到男女情爱之事。
后来加清纯子在北海道投阿寒湖自.杀,事后,渡边淳一得知她同时和好几个男生在交往。
这件事给渡边淳一的触动非常大,也是成为他写男女之事的导火线之一。
渡边淳一笔下的爱情,非常简单粗暴,省去了大部分浪漫的桥段,男女主的感情是随着肉体的交融而加深,他的小说模式几乎都是约会–旅馆–情爱。
文学来源于生活,或许是因为早已过了单车白衬衣的青涩年代,渡边用自己的方式描写着他所经历的,他这个年龄段所理解的爱情。
渡边淳一说:男人也是雄性动物,所以从本能上就想将自己的种子广泛传播,所以男人色是出于本能,出于生理需求,很多时候对对象要求并不高,甚至“女的就行”。
那些没有表现出欲望的男人,只是用理性压制住了“兽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女人都无法理解一件事:明明家里有貌美如花的妻子,还要回去偷吃,而且出轨对象长得还很丑,还不如自己长的好看!比如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里做过分析,男人在30岁和50岁左右是婚外情的高发期,这两个时期,男人对女人的欲望会十分强烈,经常做一些无法理解的举动。
在《女人这东西》中,他分析女人在40岁和50岁是婚外情的高发期,这个时期的女人容易被外界所干扰,产生婚外情动感情,也会动离婚的念头。
据资料显示,现代社会女人曾动过离婚念头的,3年婚姻的比例有20%,5年婚姻的比例超过45%,10年婚姻的比例更是超过80%。
渡边淳一《情人》:最长久的爱情,是相互珍惜又各自安好男人与女人并不是整天厮守在一起才算幸福,男人女人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各自没有独立的能力,很难保持男女间的关系自始至终。
——渡边淳一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最有名的作品要数《失乐园》了,可《情人》这部小说也是其重要代表作。
该书文笔朴实、干净、没有花哨的辞藻,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没有七转八转的故事情节,但读来却很厚重、真实、细腻,让人引起感情共鸣。
该书讲述了一名大龄剩女片桐修子爱上了已婚的某社社长远野昌平的婚外情故事。
女主修子相貌姣好、职业体面、人格独立,男主远野事业有成、温柔体贴、威武阳刚,彼此沉迷、相互爱慕,最后远野欲抛妻离子与修子互定余生,可修子面对远野的巨大牺牲却选择了分手。
故事虽然以分手为结局,让人遗憾与不解,但却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情思考与情感追问。
1.爱情可以战胜世俗,却往往败给了自我修子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独立女性,各方面都很优越,其中也不乏很多追求者。
她本来可以像其它女人一样,过着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但她却偏偏爱上了有家室的远野。
她敢爱敢恨,只为追寻内心的快乐。
在与远野的爱情中,她不求回报、不求上位、不求名分,只想不影响着任何人爱着远野,享受着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这种纯粹的爱才是修子真正追求的。
当修子步入三十三的年龄时,她内心也彷徨过,担心自己将来的归宿,有时候也害怕孤独的滋味,加上母亲的不断催婚,她也时常陷入到人生的思考。
但她始终只能接受爱情,不能接受婚姻,因为她不想重复着母亲的悲剧,放弃自己的工作与自由,一辈子生活在柴米油盐的乏味生活中。
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去理睬家人的压力,她过得自我,永远希望活在自己的生活节奏中。
她和远野是真爱,他们不畏惧别人的看法,他们爱得死去活来,可当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的时候,却选择了各自安好、各奔天涯。
修子认为,再美好的爱情都有个空间范畴,爱情不能走向婚姻,没有了自由的爱情会让人窒息不安。
当浪漫纯真的爱情遇见到带着烟火味的生活,爱情往往就会变成双方的枷锁。
渡边淳一-男人这东西读书笔记五篇第一篇:渡边淳一-男人这东西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男人这东西》渡边淳一首先,我跟滔滔姐说过,看完《男人这东西》之后,我对恋爱和婚姻感到绝望。
那么读书笔记的第一部分,将会引用全书的总结部分里一句话:“若对这种状态抱着消极的态度那无疑是悲哀的,但若抱着积极的态度,那么或许你会活得轻松许多。
”女人有时候很爱刨根问底,十万个为什么一个一个问,“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到底为什么不爱我”,“为什么你爱她不爱我”,“我重要还是你妈重要”,虽然明知道很多问题不该问,问了也没答案,而且真相总是很残忍的,我们甚至会后悔问出口了。
《男人这东西》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以后我不会拿那种问题来庸人自扰或者跟对方死掐,只是答案真的很残忍。
剩下就是我们知道了答案以后,我们用何种心态迎接未来。
懂得人生和社会的阴暗面,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绝望和痛苦,这就是“难得糊涂”的意思。
如果心灵不懂得过滤掉这些黑色素,那么生命或许从此就失去了活力,像有些人那样患上抑郁症,过分悲观,终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
毕竟过去那懵懵懂懂的几千年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别学林黛玉那傻妞整天伤春悲秋的,没有黑暗的存在你便不会懂得光明和幸福的意义。
好啦,用绝望这个词言重了(O型人讲话喜欢夸张1.5倍,我没告诉你吗?),多少有些沮丧才对。
二一夫一妻制。
我的毕业论文研究的核心是阿拉伯女人的状况。
其中就探讨了阿拉伯国家的一夫多妻制。
一下我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展开论述:1.阿拉伯国家为何出现一夫四妻制。
战争:第一,战争留下很多孤儿寡妇无人照顾,幸存和有能力的男人就必须负起照顾她们的责任。
第二,以往科学不发达,女人由于产子死亡的几率大,留下孩子需要其他妻子来照顾。
经商:阿拉伯男人需要到处经商,到了那地儿就得在那里娶个老婆来照顾自己,以防自己多年都不回家乡,出于传宗接代的考虑那么他们必须就地娶妻生子。
成本:总有某些男性比另外一些男性强大,通常有能力的男人才可能娶4个老婆,没能力的男人娶不起这么多老婆。
yuwenjianshe001@33浅论《冰纹》的艺术特色河北工业大学 周宝玲 解媛媛摘要: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著名爱情题材小说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
他的小说主要是围绕男女之间的爱情与生死展开,因此被誉为二战之后创作的“中间文学”第一人。
《冰纹》在创作风格、心理描写方面是独具特色的,充分体现了渡边淳一小说的艺术特色与文学魅力。
关键词:《冰纹》 爱情 题材 艺术引言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失乐园》出版之后,他一度被称为“现代爱情的代言人”。
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都以中年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题,重点表现普通人的情感追求与社会传统价值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对于当代人类特别是都市男女生存状况的一种人文关怀。
渡边淳一创作的《冰纹》算是一部不太出名的小说,其文坛影响力也不如《失乐园》,但却是一部颇能反映作家艺术功力的作品,从小说的题目来看,就可以窥视渡边淳一的用心之深。
一、渡边淳一的文学情感世界在渡边淳一创造的情感世界里,“恋爱”需要重新地阐释。
他笔下的“恋爱”不像司汤达《论爱情》里分析的传统爱情观念,而是具有现代潮流的一种爱情观。
他倡导一种民主的爱情,就是对爱情中自由与热情的追求。
这种感情观来源于二战之后社会逐渐走向民主化,妇女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但是相比于男性,还是被制度化,被传统婚姻所束缚。
从在精神层面上来说,这与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产生一定冲突或者说是一种矛盾。
渡边淳一把这一矛盾看成是当代社会一种急需研究的课题,他用手下的笔进行创作,如同手术一样对其进行深入解剖。
二、《冰纹》的艺术特色(一)《冰纹》的故事梗概故事背景发生在冬季,女主人公有己子以前的情人久坂回到了自己身边,但是她已经有了一个医院副教授的丈夫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生活。
当她曾经爱过的男人重新回到了她生活过的城市,她心里重新燃新的爱意。
此时她以为自己的丈夫毫不知情,然而她的丈夫早已洞察一切,他趁有己子患上胆结石的机会,为其做手术在拿出胆结石的同时给她做了结扎手术,而久坂把他丈夫对她的所做所为都看在眼里,随之向她提出分手。
《失乐园》中的爱与死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浓重地渲染了一对男女不伦的爱,在他笔下那近乎人类原初式的性爱是那样唯美与荒凉,透露出了深沉的爱与死的哲思。
通过对他们建立在绝对精神之爱上的肉体之爱的大胆、裸露地描写和对这不伦之纯爱的同情,体现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拷问,表达了对男女关系和谐的爱情伊甸园的追求,以及对人性回归这一终极问题的观照。
一、不被社会接受的绝对真爱文中五十四岁的有妇之夫久木祥一郎和三十八岁的有夫之妇松原凛子在一次宴会上邂逅,逐渐发展为轰轰烈烈的但不为传统伦理道德所接受的婚外恋。
两个人在家庭中都已不再拥有曾经激情的爱(包括肉体的和精神的),相遇后隐藏在肉体深处的激情被彼此唤醒。
他们爱的如此深沉而不顾一切以至最后抛弃了社会,也被社会所抛弃,最后寻求死亡来让处于巅峰的爱情成为永恒的美好。
这部纯爱小说用了大量笔墨细致大胆地描写了久木和凛子的性爱。
这让一向都非常崇尚精神之爱而贬低肉体之爱的人感到惊讶和震撼。
作者用十分细腻的笔触多次极致地描述了他们交合的各种方式,浸透在身体内部的快感,甚至用“淫荡”等词形容那种激情狂热的爱。
然而在全书唯美主义基调下,他们的肉欲却没有给人以低俗、淫靡之感。
而显示了一种凄凉的唯美,荒凉的孤独,悲哀的寂寞。
他们为追求真爱而殉情的死亡让人产生深切的同情。
虽然文中很多篇幅描写了他们赤裸的性爱,但作家不忘时时提醒人们那背后隐藏着绝对的精神之爱。
他们不伦的爱是灵与肉的结合,绝非只是追求单一的肉体的欢愉。
精神的牵系让他们拥有了无比快乐的性爱,而性爱又进一步升华了他们的精神之爱。
文中说“当然,爱情不能欠缺精神的系绊,但肉体方面的配合也很重要。
甚至有时候精神系绊倒成为次要的因素,反而由于肉体的魅力相互吸引以至难分难舍”。
这对贬低肉欲的传统是一种颠覆和挑战。
“久木不觉得现在的快乐是罪恶。
确实,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相爱结合是违背道德伦理,但反过来说,相爱的两个人为爱结合又有什么错?常识伦理会随着时代而改变,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天经地义的大道理,他告诫并安慰自己,不该怯于守护如此重要的东西”。
渡边淳一樱花树下读后感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那樱花树下的浪漫场景给吸引住了。
想象一下啊,樱花像雪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男女主角站在树下,那画面简直美到可以直接拿来当电影海报了。
可是呢,这美丽背后藏着的故事可不像樱花那么纯粹。
男主角啊,他对女主角的感情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说是爱情吧,又好像参杂了太多欲望在里面。
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会分不清自己是真的喜欢一个人,还是只是被某些外在的东西吸引。
他在樱花树下对女主角的心动,我都怀疑是不是那樱花太美,给他制造了一种虚幻的爱情错觉。
他一边沉浸在这种感情里,一边又被传统的道德观念拉扯着,就像拔河一样,两边都不松劲。
女主角呢,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她在这段感情里,一会儿像是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小女人,一会儿又像是个充满矛盾的纠结体。
她在樱花树下和男主角的种种互动,感觉像是在玩火。
她自己也知道这种感情可能是不被允许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明明知道吃了会长胖,却还是忍不住吃甜食的人,爱情有时候就像那甜食,明知可能有“后患”,却还是一头扎进去。
渡边淳一描写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特别细腻。
那些心理描写啊,就像一把小钩子,一点一点地把你往故事里拽。
我读着读着就感觉自己像是个在旁边偷看他们爱情的小幽灵,一会儿为他们的甜蜜而偷笑,一会儿又为他们的痛苦而揪心。
而且书里的樱花树可不仅仅是个浪漫的背景板,它更像是这段感情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樱花盛开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好像也在蓬勃发展;樱花凋谢的时候,他们的感情似乎也走向了一种无法言说的落寞。
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的规律和人类感情的一种奇妙的呼应。
浅析渡边淳一的婚恋观作者:王彩凤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4期摘要:倘若说有一个人他将男女关系解析得如病历般分明透彻,那这个人除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外还有谁呢?弃医从文的他用医者独具的慧眼审视两性本质并以细腻的笔触着墨纸上,《一片雪》《失乐园》《女优》等皆为他不朽的情爱之作。
他的作品多以婚外恋描写为重点,对此不少人表示不解,渡边纠正说:“我写的不仅仅是婚外恋的问题,我关心的是爱的转变。
”在他看来婚外恋“是一种纯洁的爱情”。
在此,笔者将浅析渡边淳一的婚恋观。
关键词:渡边淳一;爱;婚姻作者简介:王彩凤(1991.8-),女,满族,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1一、没有永恒的爱世人所向往的爱情正如诗中所咏:“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这种恋爱观也与我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相符合。
在两性关系中人们渴求恒久唯一,感情发生变化的那一方会被视为背叛者,但其实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
随着时空流转两性之爱也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
渡边的理性之处便在于他看得到“爱的转变”,也是这份理性使得他的作品多了一份感伤,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哪怕违背伦理道德,哪怕走向灭亡也要共浴爱河,这种为爱而死的勇气实在震撼人心,而他们却没有勇气重组家庭堂堂正正地在一起,因为渡边笔下的他们深谙爱并不是永恒的,激情与奔放才是爱的保鲜膜,家庭生活归根结底追求的是平淡,柴米油盐诸如此类固然细琐无味却是无法摆脱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多数的婚姻生活到最后更像是一潭桎梏的死水,已再也荡不起任何涟漪。
电影《手机小说家的爱情》中提到“爱就是身体”,意为一个人对爱的理解源于他的亲身感受,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品,可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明白爱的真谛,有的人虽隐约有些感触却无法用语言传达,在爱的问题上可以说渡边是具有发言权的,他是真正体验过爱并将这种实感以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出来。
渡边淳一《失乐园》的“物哀”绝唱雷晓敏 摘要: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是一部“为情而死”的小说。
这部作品既源于日本当今的现实生活,也具有东瀛传统的“物哀”情愫。
男女主人公热衷于怦然心动的中年之爱,抛弃原有的家庭,陷入“不伦之恋”的纠结。
为了把巅峰时刻的爱情定格,他们毅然决然选择了“殉情”。
如此决绝的爱情包含了日本式的“死亡”观念和“物哀”的审美追求。
“乐园”之得失映射于婚姻内外,渡边淳一的思绪游移于“物哀”界边。
这不仅是作家的笔触在摇曳,而且是日本精神文化在情与理之间的躁动,同时也是本居宣长以来“物哀”诗学在这部小说中的深邃反思。
从这种意义上讲,《失乐园》的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关键词:渡边淳一;《失乐园》;本居宣长;“物哀”论 中图分类号:I313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20)04-0072-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本居宣长‘物哀’论综合研究”(15BWW018) 作者单位:雷晓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州 510420引 言渡边淳一(WatanabeJunichi,1933-2014)的《失乐园》描写的是一对中年人的情感问题。
他们的“不伦之恋”凄美而悲壮。
令人感慨的是这样一个悖论,主人公的爱分明是不为世人所接受、也得不到祝福的婚外情,然而其中款曲却让读者过目难忘,以至于无法轻易地说“不”。
这个故事里既有真切的现实性,也有人到中年的爱情困惑,故而能够引发万千读者内心的共鸣。
有学者从日本的死亡哲学角度解读,也有学者从婚外情的角度分析,还有学者从现代性批判思想的角度,提出反自然倾向以及工具理性倾向的批判。
本文尝试以“失”解“失”的方法,即透过弥漫全文的婚外情愫,品味其中“物哀”的审美观,从而把握作者赋予《失乐园》中的价值取向。
寻觅乐园:婚姻“围城”悖论的文学探求《失乐园》是一部围绕中年人的婚姻、爱情与婚外情为主题的作品。
故事将人72渡边淳一《失乐园》的“物哀”绝唱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真实地呈现出来。
从《失乐园》看渡边淳一的婚恋观作者:陈岩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20期摘要:日本当代文学大师渡边淳一,被称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
其作品大都涉及婚外恋题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深刻地指出了现代社会婚姻生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人性的弱点,从而引起人们的共鸣。
《失乐园》是渡边淳一的代表作之一,被赞誉为“震撼心灵的划时代杰作”。
《失乐园》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婚恋观,即对现代婚姻制度的不满,倡导人性回归,解放天性,死亡是让真爱得以永恒的唯一方式,在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批判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对传统伦理的妥协性,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理智与感性、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渡边淳一;失乐园;婚恋观;伦理;道德;死亡1933年,渡边淳一出生于北海道札幌市,在高中学习期间,认识了初恋加清纯子,在热恋期间,纯子却突然自杀了,这段感情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给渡边淳一的作品风格带来了很大影响。
1955年,渡边考入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并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开始了他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
在一次心脏移植手术中,渡边淳一认为手术患者并没有真正脑死亡,对医院提出质疑,由此遭受排挤,被迫辞职,弃医从文,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1997年出版的《失乐园》更是在社会各界引起巨大反响,让渡边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关注,跻身于畅销书作家一列。
2014年4月,在东京去世,享年80岁。
婚外恋主题和死亡意识是贯穿渡边淳一作品的两大主题。
在其作品中,以婚外恋为主题的作品占了很大比重,此类作品大多以经济基础良好的中年男女为主人公,他们事业有成,在外人看来家庭和谐幸福美满,但是在幸福的婚姻背后却隐藏着严重的情感危机,他们的感情长期处于乏味、单调、压抑的状态,在婚姻的束缚下麻木的生活。
男女主人公一次偶然的邂逅,深陷婚外恋而无法自拔,这是渡边淳一“男女小说”的基本形式。
死亡是渡边小说另一个重要主题。
作品主人公的赴死大都与爱情联系在一起,都是积极的,自愿的,无惧的,甚至于还是自己精心策划的死亡。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沈日中(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失乐园》是日本现代作家渡边淳一的力作,自从1998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以来不断地被翻译、研究,在此从译介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情况。
[关键词]渡边淳一;失乐园;译介与接受研究[作者简介]沈日中(1980一),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中日文学比较。
日本现代作家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凌晨3点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空知郡砂川呀,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
在做了10年的外科医生后弃医从文,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
初期的作品以医疗题材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特别是其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丰富多彩、深人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
至今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1965年以《死化妆》获新潮同人奖,1970年以《光与影》获得直木奖,1980年又以《遥远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等。
特别是1996年出版的《失乐园》,在日本一个月之内发行550万册,并拍摄成电影。
于1997年出版的《失乐园》在日本创下260万册惊人销量,全球销量突破千万。
时至今日,渡边淳一先生依然活跃在日本文坛第一线。
1998年,在渡边淳一的故乡札幌市设立了“渡边淳一文学馆”,已对公众开放。
2003年9月,应文化艺术出版社的邀请,渡边淳一访问北京,为其文集《渡边淳一长篇经典全集》宣传。
2004年,渡边淳一应上海人民出版社邀请,为其随笔集《男人这东西》宣传。
2007年,渡边淳一再度来到上海,为其新作《钝感力》宣传。
渡边淳一每次来到中国总能引起媒体的巨大关注,多家媒体纷纷刊登专访,而他的作品也屡屡登上国内年度畅销书排行榜。
“失乐园”、“男人这东西”、“钝感力”等书名也都借着“渡边淳一热”跃身为媒体流行语言。
渡边淳一的作品中自由完美的爱情贯穿始终。
他以不伦之恋为主题、以传统社会文化伦理道德为背景,表现出作为生命体的个人情感追求和社会普遍意识价值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死亡意识也是其恋爱小说的重要主题,从作品中的死亡描写中可以窥探出作家的人生观、世界观、思想论以及哲学基础。
近年来,中国和日本都对渡边淳一在做着研究。
这其中大多数围绕着作品中的性爱主题来展开论述,未见围绕其性爱小说作品中的死亡主题、死亡和性爱的关系选取几部代表作进行综合研究的著作。
中国知网中多是对渡边某一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述。
本论文在参照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以死亡为主题的代表作《魂断阿寒))) (1973 ) ,《失乐园))) (1997 ),《深夜起航》来探究渡边淳一文学死亡美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作家的价值取向。
本论文由“序言”、“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
“序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动机、先行研究、研究目的、研究方
法以及论文大意的说明。
“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考察了渡边淳一的生平以及整
个文学生涯,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美学对渡边淳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专注死一亡的审美价值。
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即与性爱相结合的
死亡视点正反映了后现代主义的死亡视。
第二章和第三章结合作品具
体分析,以渡边淳一死亡主题的代表作《魂断阿寒》、《无影灯》、《失乐园》为中心,从宏观视角探索渡边淳一死亡世界的全貌。
具体而言,第二章,阐述了渡边淳一在作品中对于死亡形式之美的重视,以及对于死亡永生意义的探索。
分析《魂断阿寒》主人公纯子雪中的死亡形象以及《失乐园》主人公凛子和久木在性爱顶点的死亡描写,探明死亡的内在世界。
第三章,以渡边淳一小说中特有的死亡与性爱的紧密结合为出发点,分析小说中的死亡追求和性爱描写之间的内在关系。
《无影灯一》和《失乐园》都是其死亡性爱代表作的典范,从死亡对性
爱的保存和死亡对性爱的成就两方面来探究渡边淳一的死亡观。
第四一文学的社会意义等视角出发,探讨渡边淳一文学的现实意义。
渡边淳一的死亡观,简而言之,可归纳为死亡即不灭。
最后,探究作为中间小说代表作家的渡边淳一及其作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的社会原因以
及对当今文坛的启示。
结论部分,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全文,指出渡边淳一小说的特征、意义以及在日本文学史中的地位。
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中间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创作主要以中年群体的婚外恋为主题,表现他们在家庭责任与婚外恋情冲突下的人性真实。
在工业社会的背景下,他对美好爱情的赞美与追求,对人性欲望的充分肯定,唤醒了人们沉睡己久的爱情。
渡边淳一的死亡意识,是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哲理。
死亡作为一种手段,并非对生的毁灭,而是对生之永恒的保存形式。
作家营造了一个热烈的情爱世界,表现了在灵与肉冲突下的人类心灵的孤独、虚无与耻感。
对现有社会体制对人的压抑,作家提出了现代生命意识,主张释放人的天性,以人性欲望对抗僵化的社会伦理体制,以现世精神消解传统无常观念。
渡边淳一对爱情的赞美,表现了作家关注情爱、弘扬人性的现代生命意识,也表现了一个作家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现实关怀精神。
渡边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学“好色”、“唯美”的传统,还融入了现代性的因
素和时代的气息,进一步扩大了“中间文学”阵地,淡化了纯文学和大众文学的
界限,以婚外恋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审美化
的情爱作为
反抗现代性压制和突破现代庸俗生活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