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与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引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很难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来阅读。
然而,书籍如同一股清流,能够洗涤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宁静与思考。
在这里,我摘抄了一些关于《作品安静的》这本书的笔记,希望能与大家分享阅读的乐趣。
二、作品简介《作品安静的》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渡边淳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都市男女在面对爱情、婚姻、家庭等生活琐事时的心理状态。
这些作品以“安静”为主题,通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三、读书笔记摘抄1. “安静,并不是指寂静无声,而是指内心的平和。
”(第一章)这句话让我对“安静”有了新的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物质的满足,却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其实,内心的宁静比什么都重要。
2. “爱情,有时候就像一盏灯,当你需要它的时候,它会为你照亮前行的道路;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就会安静地陪在你身边。
”(第二章)这段话让我明白了爱情的真谛。
爱情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我们在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关注。
当爱情安静下来时,它反而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3. “婚姻,就像一艘船,它不是帆船,也不是快艇,而是一艘慢悠悠的邮轮。
在漫长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三章)这段话让我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婚姻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耐心地去经营,去品味其中的美好。
4. “家庭,是一棵树,根深叶茂。
只有当我们学会感恩、包容和付出,这棵树才能茁壮成长。
”(第四章)这段话让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一个港湾,我们需要用心去呵护它,让它成为我们心灵的依托。
5. “在喧嚣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寻找内心的宁静。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远离喧嚣,而是要学会在喧嚣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第五章)这段话让我明白了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让心灵得到释放。
6.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
我们无法预知下一站会遇到什么,但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介绍《钝感力》钝感力:按照作者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力:钝感,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
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
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01《钝感力》作品简介渡边淳一,日本作家,曾在1995年因为长篇小说《失乐园》,2011年凭小说《天上红莲》获第72界文艺春秋读者奖。
《钝感力》这本书,是渡边先生在是2007年的一篇随笔,文中首次提出了“钝感力”一词,是指与敏感相反的一种能力。
02《钝感力》钝感力释义钝感力:按照作者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力:钝感,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
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
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03《钝感力》钝感力故事朋友小娟是一个敏感的人,自从有了一个学渣儿子后,本就敏感的她有些“草木皆兵”了。
送儿子上学,总是把头压得很低,儿子热情地和同学打招呼,她会“细心”地观察一下对方家长的眼色。
一旦感觉对方有挑眉、撇嘴的动作,她就会拉着孩子走开,跟孩子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将来怎么办?”她每天都在焦虑与自卑中自我折磨,直到有一天,她和全班“倒数第二”的妈妈熟悉起来。
这位“倒”妈妈接送孩子时,总是和孩子“勾肩搭背”,孩子和谁打招呼,她也热情地跟着说“Hi”。
她夸赞孩子的每一个小进步,哪怕孩子今天的随堂测试错了一大半。
渡边淳一介绍简介_渡边淳一简历_渡边淳一作品,名人故事
渡?淳一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是一位有博士学位的整型外科医生。
后来他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小说《光和影》获直木文学奖,接着又发表《遥远的落日》等作品,1980年
乐园》
1965
年,
中同人
活に入る。
母の死を医者の目で捉(とら)えた「死化?(しけしょう)」で新潮社同人?志赏を受け文坛にデビュ?。
テレビ?ラジオドラマも执笔。
45年运命の力に翻弄(ほんろう)される人间のかよわさを描いた「光と影」で直木赏を受赏し、55年には「长崎ロシア游女馆(ゆうじょかん)」で吉川英治文学赏を受赏。
明治时代を中心とした?史的?说的なもの、男女の爱と性のものなど幅?く活跃。
ほかに、「小说心?移植」
「ダブルハ?ト」「女优」「花埋(はなう)み」「ひらひらの雪」「うたかた」「二つの性」「空白の??室」など数多くある。
「渡?淳一作品集」も刊行されている。
《失乐园》1995年1996年于日本经济新闻连载。
1997年讲谈社出版上、下两册。
《死化妆》《远方的落日》《长崎俄罗斯游女馆》《光与影》《紫丁香冷的街道》《男人这东西》《无影灯》《往巴黎的最后班机》《泪壶》《化妆》《北都物语》《冰纹》《一片雪》《雁来红》
《樱
《夜---。
2016年4月号上日本小说家渡边淳一代表作《樱花树下》的女性主义赏析彭晓凤渡边淳一是日本著名的情爱小说大师,他的作品大多以爱情为主,同时以爱和死亡为主题。
他的爱情故事多半是凄美、无奈的,并最终以死亡结束。
本文从揭示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出发,探讨他文学作品的特点;然后,再此基础上分析《樱花树下》这部作品女性形象。
渡边淳一是日本有名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大多以情爱为主题。
并时常将爱情和死亡相联系,体现了他对爱对死亡的独特见解。
在他的笔下,爱情是伴随着死亡的,死亡并不是恐怖的一件事,而是爱的另一种方式,也是灵魂升华的方式。
一、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渡边淳一作为日本较为有名的情爱小说家,其文笔风格以细腻、唯美著称。
然而,这位“情爱大师”早期他的作品以医学小说为主,这主要是和他从事医学这个行业有关。
后来,他弃医从文,专注有关爱情的文学创作,并得到了许多读者的追捧。
说起渡边淳一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主要围绕爱情和死亡这两个主题,爱情是他作品的灵魂,而死亡则是托起这个灵魂的力量。
在他的文字中,死亡并不是消极的、恐怖的事,而是作为生的延续,是作为爱情最后的归宿。
在爱情里死亡,在死亡中重生,将爱情与死亡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体现了他“纯粹的爱”、“唯美的死”的生死观,这也是他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格。
关于婚外情,也是他作品中常见的情景,这也是他作品中比较独特的视角。
他常常将婚外情与他的生死观相联系,并用“以死重生”的观念使他的情爱文学更加的具有张力。
在他所描述的爱情大多数凄美的,他将女子比作世间最美丽的事物,并用优美的文字、唯美的画面描述女子的美好。
他笔下的女人个个貌美如花,或温柔似水,或坚毅如钢。
他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很饱满,他对女人有种特别的崇拜感,这也是和他的生活背景有关。
他深受母亲刚毅、强悍的性格的影响,使也是他对女性的描述有着独特的视角。
正如他所说,他知道女性是温柔的,美丽的,纤细的,但是他也能感觉到在每个女人的内心深处,总隐藏着一些不安。
渡边淳一失乐园摘抄摘要:渡边淳一《失乐园》摘抄I.作品背景- 《失乐园》是渡边淳一的作品- 描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爱情和生活的迷茫和追求II.摘抄内容- 渡边淳一《失乐园》中的经典句子- 描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III.作品主题- 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和道德观念-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IV.作品影响- 《失乐园》在日本和海外的影响和评价- 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经典作品之一正文:渡边淳一《失乐园》摘抄I.作品背景《失乐园》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作品,该作品于1997 年出版,被誉为现代社会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该作品以现代社会为背景,描述了人们对爱情和生活的迷茫和追求,以及对道德观念的反思。
II.摘抄内容在《失乐园》中,有许多经典的句子,如:“在厮守多年感情稍微冷却的夫妻之间,适度的欺骗也算是种体贴的表现。
”,“只是她那种无可非议的表现虽让人心安,但有时也会使婚姻生活太缺乏刺激而变成缺点。
”,以及“慎始敬终:开始时要谨慎,结束时要心存敬意。
”等等。
这些句子描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以及人们在面对爱情和生活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III.作品主题《失乐园》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和道德观念,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在作品中,渡边淳一通过描绘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婚姻生活的平淡、对爱情的迷茫和追求、道德观念的转变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在日本社会中存在,也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IV.作品影响《失乐园》在日本和海外的影响和评价都非常高。
该作品被誉为现代社会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其深入探讨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以及对现代社会中的爱情和道德观念的反思,使其成为了一部不可或缺的作品。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逝世著《失乐园》等作品资料图: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
据日本放送协会(NHK)5日报道,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于当地时间4月30日晚11点42分,因前列腺癌在东京的自家住宅内去世,享年80岁。
渡边先生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的同时开始执笔写小说。
渡边淳一,日本著名小说家,被誉为日本情爱文学大师,他曾当了10年的外科医生后,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至今仍活跃于文坛,代表作品有《无影灯》、《失乐园》等,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延伸阅读:《失乐园》中译者竺家荣:渡边淳一并非鼓吹性爱至上主义,而是强调个性的自由竺家荣强调说,渡边淳一并非鼓吹性爱至上主义,而是强调个性的自由。
每个人都有获得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人类社会应该允许多元价值的存在。
“他写性,是为了写爱。
”渡边淳一曾言:“作为作家,我要写的是不愿意受压抑而愿意燃烧自己的。
这样非常美丽的火焰般的主人公,这是我的主题[详细]渡边淳一曾弃医从文年过古稀仍坚持创作1965年,渡边因《死化妆》获得新潮同人杂志奖。
凭借描述在札幌医科大学实施日本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的《小说·心脏移植》等4次获芥川奖及直木奖的候补。
1969年,渡边辞去札幌医科大学讲师一职,随后便去东京。
曾经一度一边兼职当医生,一边坚持创作。
1969年至1970年曾在《产经新闻》连载《正午的原野》。
1970年,渡边凭借作品《光与影》荣获直木奖。
此后作品多以医疗、历史、男女恋爱作为题材。
1996年,渡边发表的作品《失乐园》,描写了一段男女的婚外恋情,并被翻拍为电影、电视剧,“失乐园”一词还成为当时的流行用语。
2003年,渡边接受由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
即使年过古稀,还继续出版《爱的流放地》《钝感力》等作品,后又成为直木奖的评委[详细]渡边淳一开出“事实婚”模式渡边淳一指出,未婚男女增加的首要原因,归结于年轻男性的结婚意愿日益低迷,从而直接导致女性的未婚率水涨船高。
《藤野先生》的体裁
《藤野先生》是一篇小说,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
这篇
小说是讲述了一位老教师藤野先生的生活和教育观念,旨在呼吁人们
重视教育、关爱老师这一群体。
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位叫藤野的老师对他的学生和教育的热爱,以及他的坚持和努力。
藤野先生深信教育能够改变人的命运,他将教
育看作是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
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关心,耐心地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指导。
他不是追求高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他相信这样的教育能够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有共同责任心的新一代。
渡边淳一通过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关爱、耐心、勇气的精神。
他用出色的笔触,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藤野先
生的身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他深情而坚定地教育着学生,
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是在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
藤野先生深知教育的
重要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通过这篇小说,渡边淳一向读者呼吁:教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
要力量,我们要重视他们的价值,关爱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同时,我
们也应该重视教育,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走
向理性、和谐、健康的人生道路。
总之,渡边淳一的《藤野先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藤
野先生的形象,向我们呼吁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责任。
他的作品不
仅是对教育事业的褒扬,更是向每一个人传递了一种爱和关怀的精神。
我们需要学习藤野先生的精神,向着理想向前进、不断努力。
创作灵感钝感力钝感力渡边淳一钝感力的智慧好书分享创作灵感钝感力钝感力渡边淳一钝感力的智慧好书分享渡边淳一是一位日本作家和心理学家,以其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洞察力而闻名。
他的作品《钝感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享这本书所传递的智慧,并探讨如何创作灵感钝感力。
在《钝感力》一书中,渡边淳一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和欣赏生活中的平凡和普通。
他认为,人们常常追求刺激和兴奋,却忽视了那些平凡而有价值的日常事物。
他称之为“钝感力”,即通过培养对平凡事物的敏感和欣赏能力,来获得更多的满足和幸福感。
渡边淳一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例子,向读者展示了钝感力的智慧。
他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美丽和意义。
例如,他讲述了一个关于一个男孩和他的父亲之间的故事。
这个男孩曾经认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父亲其实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生活中的人和事,而不是只追求外表上的光鲜和刺激。
除了故事,渡边淳一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建议来培养钝感力。
他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冥想的状态,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平凡事物的美丽。
他还提到了艺术和文学的力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世界。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出一种深刻的感受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
那么,如何将这种创作灵感钝感力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呢?首先,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对于“大新闻”和“轰动事件”的追求,而去发现那些平凡而真实的故事。
这些故事可能来自于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或者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体验。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将它们转化为文字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平凡事物的美丽和价值。
人们往往只关注成功和成就,而忽视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细节和底色。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将这些平凡事物赋予意义,让它们在文字中焕发出独特的光芒。
论两性之间的持久与永恒——《复乐园》鉴赏渡边淳一,医学出身,曾是一位有博士学位的整形外科医生,后来从事文学创作。
其实,在不知道他是医学出身的背景时,我就读过他的一部作品《白色猎人》,作品里的描写的女外科医生外科手术的细致性程度叫我惊讶,还有作品里提到男人能给女人阴道的快感,女人则给不了,所以这是小说中的女外科医生身边的女性逐渐离她而去的原因。
这让我有点惊讶。
老实说,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我其实是个比较保守的女性,突然间接受女同性恋,以及小说中女外科医生对两性间性关系的犀利批判,让我有点震撼。
其实仔细对比渡边淳一的小说,因为是医生的关系,他从医学方面解读两性间性关系就显得理所当然。
读了几本他的小说之后,因为我本身是学心理学的,其实《白色猎人》读到后来,我开始理解他,并且觉得他的想法很新奇,也很有说服力。
下面我准备就《复乐园》的男女间持久与永恒的问题探讨渡边淳一的思想。
性在爱情、婚姻当中到底起到了什么角色呢?这,是渡边淳一很多小说中探讨的内容。
那是什么维持着两性持久与永恒的社会关系?小说中是“乐园”,它不会总是热烈燃烧,却能一直温暖的婚姻形式。
渡边淳一在十多年前的小说《失乐园》,写的就是情欲燃烧下,主人公久木与凛子失去了乐园只能殉情,《复乐园》是对它的经典回响:主人公来栖与麻子,在旁观他人的幸福与经历自己的感情后,明白了爱情可以在婚姻、在长相厮守中更为深远,更为温暖,从而回到了乐园,收复了乐园。
也就是,当崇尚不结婚的麻子也打算结婚了,来栖终于知道他与麻子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终于也画上了句点。
但是,到底麻子为什么要结婚?是在因为参加了朋友的婚礼后,忽然感到孤独了吧,也是在了解来栖不想结婚,一直以来把自己最年轻的时段二十六到三十二着六年都奉献给了来栖,任谁都有不甘吧,然后,可能是公司内同事向她表白甚至求婚了,终于觉得自己的一生不能这么不结婚地过一辈子吗?到后来,两人性关系少到没有,逐渐疏远,最终分手。
自由的男女关系,一旦失去了性的纽带,就会迅速变得脆弱;若是夫妻的话,即便没有性生活,由于有着婚姻这一形式的牢固约束,而不会轻易崩溃。
从《失乐园》看渡边淳一的唯美情怀渡边淳一在作品《失乐园》中展现了一个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伦理爱情故事,不被人所理解的男女主人公最终以生死相依的死亡作为爱情的坟墓。
作者运用传统的文学艺术手法展现了一段淋漓尽致的爱情故事,并运用艺术手法加以烘托。
一、前言日本是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国度,我国有许多著名的学者都从心底发出对日本的赞叹,如戴季陶就在他的著作中表达了对日本喜爱的情愫。
确实,日本从古至今都以陶冶自然的情操为盛而被国内外所熟知,传统的乐趣有看樱花、等待初雪等,还有具有文艺性的插画、园艺艺术等。
而且日本的许多文学艺客都把自己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与大自然的气息紧密交织在一起,如日本的作家清少纳言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就道出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甚至在作品的一开头就着重描写了自然的美好,把春天和夏天微微的气息细腻地融汇在言语之中,让人不忍心打扰:作家松尾芭蕉还特别生动活泼地描述池水里的青蛙,就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还有具有很高文学成就的川端康成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把故都的一草一物都细致地表达出来了,是那样的美丽而又美好:另一作家村上春树对自然中郁郁葱葱的森林和孕育人们生活的古井都发出了赞叹。
大自然中有万千世界,文学家善于把这些自然中的灵物一一展现出来,作为作品中必不可少的艺术元素。
另一个日本文学大家也深深地爱上自然中的一切,在他的代表作品《失乐园》的每一个章节中都以一个自然中优美的意象作为其标题,足可见他的大自然情结,每一个标题就好像为读者营造了一幅幅优美的意境,把其中的人物情节与自然交汇在一起,显得灵动、纯净。
二、渡边淳一与《失乐园》渡边淳一是一位大作家,是日本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家,于1933年出生,至今仍在文学领域中不断创造价值。
他的前段事业生涯主要在札幌医科大学担任整形外科医生,并且在医学领域兢兢业业工作了10个年头之后,逐渐走向文学道路,自从弃医从文后,他的文学作品就有50多部,被誉为文学大家。
他的作品内容前期主要是根据自己10年的医学经验来篆书,以后又逐步涉及历史、传记小说等。
014年07⽉01⽇ 12:06来源:凤凰⽹⽂化0⼈参与 0评论渡边淳⼀:《失乐园》的死亡结局是超越了⽆的有全译本典藏纪念版《失乐园》出版上市⽇本⽂学⼤家渡边淳⼀的去世,令⽇本以及全世界喜爱渡边⽂学的读者深感惋惜。
有⼈说,渡边淳⼀的逝世带⾛了⼀个时代。
⽇本著名⼥作家林真理⼦说:“⼩说界王者之尊的渡边的逝世给⼀个时代画上了句号,令⼈倍感寂寞。
”这句话或许也表达了喜爱渡边淳⼀的中国读者的⼼声。
全译本《失乐园》出版五年来,⼀直⾼居渡边⽂学销售榜⾸。
此次,磨铁成为《失乐园》在中国⼤陆地区唯⼀授权正版的出版公司,⽤⼀部完整的《失乐园》,全⾯地呈现了渡边淳⼀的⽂学诉求。
《失乐园》为⼈们描述了⼀种美丽的愿景《失乐园》塑造了⼀对因⽆爱的婚姻⽽互相吸引的中年男⼥,逐渐沉溺于激情荡漾的性爱⽽⽆法⾃拔,最终⼀起⾛上了不归路。
作者以外科医⽣般精湛的笔触,庖丁解⽜般⼀⼑切⼊了⼈们最为困惑的感情世界--婚外情,揭⽰了越是契合的性爱,越是会男⼥双⽅带来深邃的愉悦与极⼤的罪恶感,深陷爱的泥沼不能⾃拔,最终将两个主⼈公引向了毁灭之途。
这⼀悲剧命运,也使《失乐园》摆脱了通俗⼩说的境遇。
《失乐园》以荡⽓回肠的不伦之恋,震撼⼈⼼的“情死”的结局,让国⼈见识了⽇本⼈凄美决绝的樱花情节,也让中国读者知道了渡边淳⼀。
各层次读者从中各取所需,寻求慰藉、共鸣,以及某些“宣泄”。
《失乐园》从医学⾓度深⼊探讨了“男⼈的性”、“⼥⼈的性”,以及其相互关联等等,都是少有作家愿意涉⾜的禁地,却⼜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渡边淳⼀六⼗年来,⽮志不渝地在这⽚性爱荒野,开辟着渡边式的“⼈道”乐⼟。
渡边的作品尽管题材不尽相同,都贯穿了对⼈的⼼理、⽣理,性⼼理的深⼊观察和解剖。
可以说,在充分体现医⽣这⼀职业特点的作家⽅⾯,他是第⼀⼈。
《失乐园》的死亡结局,是超越了“⽆”的“有”长期以来,渡边⽂学⼀直备受毁誉褒贬。
即便是在他去世后,依旧有不少⼈持反感、轻蔑或排斥态度。
渡边淳一失乐园摘抄
(实用版)
目录
1.渡边淳一的生平及作品简介
2.《失乐园》的主题及创作背景
3.《失乐园》的情节概括
4.《失乐园》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正文
渡边淳一是一位日本著名的作家,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广泛涵盖小说、散文、随笔等类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长篇小说《失乐园》。
《失乐园》是渡边淳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主题是人类面临道德和伦理困境时的选择。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日本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精神困境,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和选择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失乐园》的情节概括如下:主人公是一位在社会和道德压力下,选择放弃医生职业,转而投身性服务行业的女性。
她在这个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但却因为社会的偏见和歧视,最终选择了自杀。
《失乐园》的艺术特点是其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尤其是在面对道德和伦理困境时的选择。
渡边淳一的文笔独特,深入人心,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日本文学的经典之作。
此外,这部作品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引发了社会对性服务行业和人性困境的深入思考。
第1页共1页。
渡边淳一《情人》:最长久的爱情,是相互珍惜又各自安好男人与女人并不是整天厮守在一起才算幸福,男人女人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各自没有独立的能力,很难保持男女间的关系自始至终。
——渡边淳一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最有名的作品要数《失乐园》了,可《情人》这部小说也是其重要代表作。
该书文笔朴实、干净、没有花哨的辞藻,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没有七转八转的故事情节,但读来却很厚重、真实、细腻,让人引起感情共鸣。
该书讲述了一名大龄剩女片桐修子爱上了已婚的某社社长远野昌平的婚外情故事。
女主修子相貌姣好、职业体面、人格独立,男主远野事业有成、温柔体贴、威武阳刚,彼此沉迷、相互爱慕,最后远野欲抛妻离子与修子互定余生,可修子面对远野的巨大牺牲却选择了分手。
故事虽然以分手为结局,让人遗憾与不解,但却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情思考与情感追问。
1.爱情可以战胜世俗,却往往败给了自我修子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独立女性,各方面都很优越,其中也不乏很多追求者。
她本来可以像其它女人一样,过着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但她却偏偏爱上了有家室的远野。
她敢爱敢恨,只为追寻内心的快乐。
在与远野的爱情中,她不求回报、不求上位、不求名分,只想不影响着任何人爱着远野,享受着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这种纯粹的爱才是修子真正追求的。
当修子步入三十三的年龄时,她内心也彷徨过,担心自己将来的归宿,有时候也害怕孤独的滋味,加上母亲的不断催婚,她也时常陷入到人生的思考。
但她始终只能接受爱情,不能接受婚姻,因为她不想重复着母亲的悲剧,放弃自己的工作与自由,一辈子生活在柴米油盐的乏味生活中。
她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去理睬家人的压力,她过得自我,永远希望活在自己的生活节奏中。
她和远野是真爱,他们不畏惧别人的看法,他们爱得死去活来,可当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一起的时候,却选择了各自安好、各奔天涯。
修子认为,再美好的爱情都有个空间范畴,爱情不能走向婚姻,没有了自由的爱情会让人窒息不安。
当浪漫纯真的爱情遇见到带着烟火味的生活,爱情往往就会变成双方的枷锁。
渡边淳一——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介绍中文名:渡边淳一外文名:Junichi Watanabe国籍:日本民族:和人出生地:北海道出生日期:1933年10月24日逝世日期:2014年4月30日职业:医生、作家毕业院校:札幌医科大学主要成就:《死化妆》获1966新潮同人杂志奖《遥远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光与影》获1970年直木奖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日本设渡边淳一文学奖,鼓励《失乐园》那类有故事性的小说代表作品:《我永远的家》《红城堡》《失乐园》《女人的手》《无影灯》《光与影》《钝感力》《遥远的落日》日文假名:わたなべじゅんいち罗马音:Watanabe Junichi逝世地:东京星座:天蝎座性别:男渡边淳一(渡辺淳一,わたなべじゅんいち),男,和人,日本医家、小说家,1933年10月24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砂川市,2014年4月30日逝世于日本东京都,享年80岁。
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2010年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引发广泛关注。
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骨科讲师。
当了10年的骨科医生后,他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2014年4月30日在东京的自家住宅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80岁。
人物经历家庭环境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出生于日本北海道上砂川町,上有一姐,下有一弟。
父亲铁次郎来自煤矿区,是一名苦读有成的高中数学老师,母亲则是当地一个大商家的小女儿,由于她没有兄弟,两个姐姐又跟人私奔了,便决定招赘。
换句话说,渡边淳一跟的是母姓。
他曾回忆道:“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明治四十年(1907),母亲活泼而善于社交,相较之下,父亲是一个自制而沉稳的人。
我不知道远在古老的战前,父亲以何等曲折的心理去扮演入赘女婿的角色。
不过,我记得祖母把乡下土地的绝大部分,跳过父亲那一代,直接登记在我的名下。
真挚的人性关怀:评渡边淳一小说《为死者化妆》与《死神降临》作者:李悦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1期摘要:渡边淳一,日本著名作家,以擅长情爱小说闻名于世,但其早期作品则多以医学为主题。
其作品《为死者化妆》揭示了主人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坚信“母亲”必死无疑的事实,执拗地认为没有彻底摘除肿瘤的遗憾。
其另一篇作品《死神降临》,描写的是两名胃癌患者殊途同归的故事。
作者叙述了人们对癌症的痛恨和对死亡的恐惧,体现了作者对人类社会的一种真挚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渡边淳一;《为死者化妆》;《死神降临》;恐惧与无奈;人性关怀作者简介:李悦佳(1983-),女,天津市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从事中日比较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1-0011-02日本当代作家渡边淳一,以擅写情爱小说著称于世。
在近40年的时间里,渡边淳一创作了50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情爱题材的小说。
43年前他曾在札幌攻读医学课程,后因加入反对心脏移植的组织,被迫离开校园前往东京,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
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渡边淳一曾当过10年的外科整形医生。
这段经历,在其早期作品中有所体现。
以医院为舞台,主人公为医患双方。
[1]很多人注重研究渡边淳一的情爱类小说,但笔者更加其早期作品。
此类作品描写了医院背景下的人物内心世界,关注人们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无奈。
一、虚无与无常的恐惧1965年,渡边淳一以短篇小说《为死者化妆》获新潮同仁杂志奖,由此正式登上文坛。
该作品主人公是一位脑部手术主刀医生“我”,故事情节是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展开的。
“我”的母亲被确诊为“小脑桥角肿瘤”,其脑神经密集处长满了恶性肿瘤,不断对周围神经形成压迫。
“我”早已知道这种病是不治之症,动手术还会加速母亲的死亡。
“哥哥”和“姐姐”们不断询问母亲的状况,讨论着如何给母亲治疗,并且毫无根据地坚持说哪怕失败也要试一试,但“我”却深知做与不做结果都是一样的。
渡边淳一与作品《花逝》
渡边淳一(1933年~)日本当代著名作家。
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随后任母校整形外科讲师。
当了10年的外科医生后,他转而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著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至今仍活跃于文坛,目前已出版了130多部作品。
《死化妆》、《光和影》、《遥远的落日》为其代表作。
《死化妆》获1966新潮同人杂志奖,《光与影》获1970年直木奖
我曾在图书馆找到他的《天上红莲》来读,这本书是渡边先生创作的首部宫廷情爱主题的历史小说,发表前曾在日本知名文学杂志渡边淳一的诸多作品中,我最喜欢就是那本《花逝》,英文名是《The flower elapses》,很是唯美感人,也很励志,很值得一读。
《花逝》讲述了日本第一位女医生荻野吟子充满传奇,哀婉动人的命运。
所嫁非人,染上疾病,人生遭遇重大挫折。
吟子出嫁后,因丈夫在外寻欢染上了疾病,无辜的吟子也被传染,生命有了危险,因不堪忍受婆家人的无情无义,吟子回了娘家。
然而流言亦因此产生,不少人讹传说是吟子是石女才被丈夫休回了家,无从辩驳吟子只好默默忍受这份屈辱。
吟子选择坚强面对疾病,并决定学医。
吟子在生病时有私塾老师万年的女儿荻江的陪伴与鼓励,这些帮助使得吟更加坚强地抵抗疾病和流言。
她选择接受更先进的治疗方式,即借助西医检查与治疗恢复
健康,然而在接受医生治疗时被迫向异性暴露的经历让她感到羞耻,正是这样的羞耻感使许多女性选择默默忍受而不去求助西医,最后失去了生命。
她想:“如果有女医生的话,和我同样感到羞耻,痛苦的众多女人们就都得救了。
”一个想法浮上心头:“我不能做个女医生去拯救她们吗?”由自己的遭遇想到他人的不幸,这是一种怎样宽广的胸怀,产生这个想法后,她就开始向这个目标努力前进。
求医之路困难重重,吟子勇敢面对。
在家求医的这段时间里吟子的父亲离他而去了,家里事务开始由兄嫂掌管,外出求医没有得到应允,便失去了生活来源,吟子只得一边寻找工作,一边寻求姐姐的帮助来维持生计。
找到工作后吟子不管多苦多累,都不去屈服。
因日本传统思想的束缚,时人很不看好女子从医。
在吟子费了好大劲找到个找女生的学校后,又面对更大的屈辱“只要吟子一出现,学生就拍桌子、敲地板,故意让吟子讨厌他们,不久还夹杂着‘女人、滚蛋’!”的骂声。
教师们虽然不像学生一样公开难为她,但对女人做医生这件事并不一定都抱有好感。
”在那个时代所谓的女人就是:吃饭时要在外间等男人吃完后再吃,走路时要跟在男人几步之后,对男人全都要使用敬语,除了回答“是”以外就不用说话了。
,女人只有做家务和照顾孩子。
回到东京后十天,吟子的心里再一次为参加行医资格考试的申请被退回而感到懊恼。
母亲的去世的确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但是也不能总是沉浸在这种悲伤中。
忍着母亲去世的悲伤,吟子的心里再次掀起对医学的热情,为了报答母亲也要尽早成为女医生。
”终于在历尽重重困难与坎坷后吟子取得医师资格,成为日本“本国第一位女医
生”,大幅报纸和杂志都进行报道,称颂她的才学,赞扬她所付出的努力。
成功去做女医生,致力于女权扩张运动。
在取得荣誉与成功后,吟子仍不忘初衷,为女性奔走,参加妇女矫风会,致力于女权扩张运动,并勇敢地将一名从妓院逃出来的女子藏到自己家,吓退了打手,让这名女子免遭厄运。
纵观吟子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凄苦,也充满了奋斗与抗争。
父母亲的去世、疾病的侵袭、流言的伤害、生活的困窘、求医的坎坷,但这些都没有让吟子退缩。
她勇敢而坚强的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行,让我们看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真心觉得这本书写的不错,很励志哦,有兴趣的话去读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