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试题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51.33 KB
- 文档页数:13
标夺市安祺阳光实验学校春学期期考高二生物科试题
一、选择题
1. 经分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另一种物质构成,下列生物所含成分与核糖体最接近的是
A. 大肠杆菌 B. 大肠杆菌T2噬菌体
C. 酵母菌 D. HIV病毒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含有各种有机物,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大肠杆菌T2噬菌体属于病毒,含有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酵母菌属于真核细胞,含有各种有机物,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HIV病毒含有蛋白质和RNA,与核糖体最接近,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核糖体、大肠杆菌、噬菌体和HIV病毒的化学成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相关知识要点的能力。
2. 下列有关细胞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个人体内的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内mRNA种类不同
B.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可为底物供能从而使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C. 合成性激素的分泌细胞中内质网比较发达
D. 线粒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同一个人体内胰腺细胞和甲状腺细胞的DNA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种类不同,故A正确;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酶不能提供能量只能降低活化能,故B错误;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故C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呼吸作用的酶,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 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B. mRNA是翻译的模板,DNA是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C. 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D. 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TP中含有的五碳糖是核糖,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故A错误;DNA的复制是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转录是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故B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C错误;性激素是脂质,不与双缩脲反应,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 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能使人对陌生人产生信赖感,有助于治疗孤独症等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H3Z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B. 合成H3Z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只来自氨基 C. 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就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
D. 若H3Z被水解成1个2肽,3个4肽,5个6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35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药物H3Z是一种多肽类的激素,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A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时,生成的水中的H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孤独症患者直接口服少量H3Z不会有效,因其会被消化分解,C错误;若H3Z被水解成1个2肽,3个4肽,5个6肽,则这些短肽肽键总数是(2—1)+3*(4—1)+5*(6—1)=35,故D正确。
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5.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下图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 a一定不含S元素
B. ①过程一定有水生成
C. 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 d表示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四种,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A项错误;b为氨基酸,①过程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所以一定有水生成,B项正确;c表示肽键,在多肽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C项错误;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d为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 当具有蛋白质衣壳的SARS病毒侵入人体后,休内的淋巴细胞就能识别这一异物,并产生相应的抗体。淋巴细胞之所以能识别SARS病毒,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
A. 磷脂分子 B. 糖被 C. 蛋白酶 D. 抗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淋巴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密切相关,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人体中含A、C、T这3种碱基的核苷酸共有5种
②只要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了
③老鼠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⑤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⑥鉴定物种可以选择蛋白质、DNA、RNA、核苷酸
A. 只有①⑤ B. ①②⑤⑥ C.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因此A、C能组成两种核苷酸,T组成一种核苷酸,即①正确;DNA和RNA在组成上的区别,有碱基和糖,故②错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③错误;病毒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故④错误;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故⑤正确;蛋白质和核酸具有种的差异性,故⑥错误,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核酸,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 谷物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
A. 糖原和纤维素 B. 淀粉和糖原
C. 淀粉和纤维素 D. 蔗糖和麦芽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A、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内含有的多糖,C正确;蔗糖和麦芽糖属于二糖而不是多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糖类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
9. 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
A. 溶剂 B. 催化剂 C. 载体 D. 还原剂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水是良好的溶剂,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0. 下列集合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脱氧核糖位于细胞生物体内和多数病毒内,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膜,磷脂不属于生物大分子,还原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糖.
解:A、植物细胞内含脱氧核糖,A错误;
B、细胞膜不属于细胞器膜,B错误;
C、磷脂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
D、还原糖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糖,D正确.
故选:D.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1. 将人红细胞中磷脂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表面积相当于细胞膜表面积两倍。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A. 人的肝细胞 B. 蛙的红细胞
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 大肠杆菌细胞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12. 某物质合成、分泌时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该物质可能是
A. 胰岛素 B. 雄性激素 C. 呼吸氧化酶 D. 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的是分泌蛋白,胰岛素在核糖体中合成后,转到内质网初步加工,并形成小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再以小泡的形式运输的细胞膜处,小泡与细胞膜发生融合,故此过程内质网膜减少,高尔基体膜基本不变,细胞膜增加,A正确;雄性激素属于脂质,合成场所是内质网,B错误;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位于细胞内,不是分泌蛋白,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分泌蛋白,D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要根据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理解该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变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变大后变小,细胞膜面积变大。
13. 下面是某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 它们所属的结构依次可能是叶绿体膜、核膜、线粒体膜
B. 若②与硅肺的形成有关,则②为液泡
C. 若该细胞为根尖分生区,则含有DNA的结构有①②③
D. 若③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则它与抗体的合成、分泌有关
【答案】D
【解析】①结构具有双层膜,且内膜光滑,属于叶绿体膜;②结构具有单层膜,可能是细胞膜或单层细胞器膜等;③结构具有双层膜,且内膜向内折叠,属于线粒体膜。②结构具有单层膜,不可能是核膜,因核膜为双层膜,A错误;若②与硅肺的形成有关,则②为溶酶体,B错误;若该细胞为根尖分生区,由于不含叶绿体,故则含有DNA的结构为③,C错误;若③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则它与抗体的合成、分泌有关,因抗体的合成、分泌需线粒体提供能量,D正确。
14. 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A.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产生和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C.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D. 可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A错误;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产生和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错误;线粒体、核糖体在行驶功能时都有水的产生,C正确;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等。2、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3、产生ATP和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4、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液泡。
15. 下列对叶绿体和线粒体叙述错误的是
A. 都与能量的转换有关
B. 都能生成并消耗 C. 都有双层膜结构
D. 叶绿体生成的糖类,线粒体可直接吸收利用
【答案】D
【解析】线粒体能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叶绿体能将太阳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正确;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中都能生成并消耗,B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C正确;叶绿体生成的糖类,线粒体不可直接吸收利用,需要现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才能被线粒体利用,D错误。
16.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 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 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 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答案】C
【考点定位】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17. 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②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
③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硝化细菌中虽然没有有叶绿体,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核中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核糖体中能进行翻译过程,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DNA复制、转录和翻译都有碱基互补配对,故①正确;精细胞、神经系统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化学成分不断更新,故②正确;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DNA,故③错误;硝化细菌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故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 以下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A. 导管细胞 B. 人的红细胞
C. 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 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
【答案】C
【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条件:①必须是活细胞; ②细胞液与外界溶液必须有浓度差;③成熟的植物,即有细胞壁和大的液泡,且液泡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导管细胞是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人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属于成熟的植物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能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属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有大液泡(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无大液泡的或死的植物 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