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七大CBD核心模式及12个案例分析(麦肯锡出品)
- 格式:ppt
- 大小:1016.00 KB
- 文档页数:60
高中地理中心商务区举例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通常涵盖了金融、商业、办公、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功能。
在这个区域内,高楼大厦、商场、金融机构以及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是城市经济的核心引擎。
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中心商务区的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中心商务区的功能与特点1.金融中心:中心商务区通常是城市的金融中心,汇聚了各类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使得CBD成为资金、信息、人才的交汇地,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2.商业中心:CBD区域内集中了大量的商场、购物中心、餐饮娱乐场所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购物、消费。
商业活动的繁荣带动了周边交通、住宿、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3.办公中心: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办公楼最为集中的区域,众多企业在此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
这使得CBD成为城市的经济核心,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商务环境和丰富的商业资源。
4.文化交流中心:中心商务区还具备文化交流的功能,如艺术展览、音乐会、讲座等文化活动在此举办,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
二、中心商务区的实例分析1.纽约曼哈顿:作为全球著名的CBD,纽约曼哈顿拥有华尔街、时代广场等金融、商业、文化地标。
曼哈顿的CBD发展模式具有高度集聚、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等特点,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2. 上海陆家嘴:陆家嘴是我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CBD之一,拥有东方明珠、上海中心大厦等地标建筑。
这里集中了众多金融机构、企业总部,同时还是国内外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陆家嘴CBD的发展对上海城市的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东京新宿:新宿是日本的著名CBD,以其繁华的商业、丰富的文化资源和高效的办公环境而闻名。
新宿的CBD发展模式注重功能分区,商业、办公、文化设施分布合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三、中心商务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提升城市形象:中心商务区的繁荣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在国际间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投资、人才和游客,促进城市品牌的传播。
【CBD综合资料】CBD是英文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文译为中央商务区。
CBD起源于社会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
CBD一般占地3至5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大于1.5平方公里,有的甚至更大,其建筑面积少则五六百万,多则上千万平方米,是一个城市的功能核心,是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其地价可谓真正是“寸土寸金”。
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日本东京的银座、我国香港的中环以及新加坡的中心区等都是世界闻名的CBD。
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同时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
CBD特定的职能要求区内的建筑必须高密度、现代化。
因此,CBD中汇集了众多气势恢宏、错落有致的超高层建筑并且拥有非常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大量的办公、餐饮、服务和住宿设施。
一般来讲,写字楼要占到总建筑面积的50%,商业、餐饮业及商住建筑约占40%,其他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约占10%。
现今城市中心商务区主要由商务办公、金融和服务三类职能设施构成,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包括一定量的传统的商业零售类和居住职能设施。
在CBD中这三大职能的比例关系一般为2:1:1,即以办公职能为主,兼以金融和服务类职能。
如巴黎拉德方斯三大职能分别占50%,25%,25%。
世界其他商务区的功能比例也大致如此。
经验表明:1、活力四射的CBD内写字楼建设量应约占到50%,商业设施及酒店、公寓住宅等应各占20%,其余分配给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2、对于城市CBD外围而言,“居住”是城市新区活力源泉,由研究表明,一个城市新区居住规模超过40%,这个中心区才能成为富有人气和活力的城市中心。
【标志性案例】纽约曼哈顿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0%,人口150万人。
纽约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帝国大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使该岛中的部分地区成为纽约的CBD。
上海新天地、香港太古汇等14个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城市综合体的案例 1、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 2、德国柏林市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3、加拿大蒙特利尔玛丽城广场4、香港IFC 5、香港太古城 6、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7、加拿大多伦多伊顿中心 8、东京的阳光城 9、新加坡新达城 10、上海新天地 11、伦敦码头区――金丝雀码头12、法国拉德方斯13、日本横滨港未来21区14、泰国长春广场城市综合体(1/2)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文娱、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功能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这种建筑形态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且目前全球最典型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也分布于资本发达国家的重点城市之中,如纽约、伦敦、巴黎等中国直到九十年代才相继建成一批建筑综合体,如北京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华贸中心、上海的新天地、深圳的华润中心等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泊来品”,在中国发展逐渐加快,并升级为新都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城市综合体(2/2)城市综合体可以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通过赋予建筑商业综合价值,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
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1/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2/5)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3/5)新宿区是一个有着各种不同面貌的城镇,居住了大约30万人新宿是东京都的一个交通枢纽,共有9条地铁线路由此经过,日客流量超过了300万人西新宿以新宿车站为中心,以西的西新宿是东京新规划的行政与商业新都心,东京都的行政中心东京都厅就位在此处,除此之外周遭还包围了许多大型企业总社所使用的摩天大楼,此超高层建筑群是东京地区最早形成的类似区域南新宿新宿车站南口方向则是百货公司与商店街云集的商业地区,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有高岛屋百货公司的旗舰店高岛屋时代广场与知名日本连锁书店纪伊国屋的总社? 东新宿相对于西新宿的现代化与整齐,新宿车站以东的东新宿地区,则是最热闹也是最混乱的传统商业街地区,其中,闻名海外的红灯区歌舞伎町,就是位在新宿区之内东京城市副中心―新宿(4/5)新宿开发用地规模约11个街区计50公顷,开发超高层办公建筑面积160万平米,规划就业人口30万,90年代初全部建设完毕,每天人流量高达300万人次,地下连通系统完善,成为东京的国际商务办公集聚区新宿的开发,部分疏解了市中心的商务功能和“拦截”了市中心的商务压力东京市在新宿区全面开发建设之前,先将该区内的所有交通、市政和公共设施建设完成,包括高速公路、广场、停车场、公园等,使新宿成为完全的“熟地”,得以很快地吸引了大量开发商,建成的物业同样很快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使新宿成为最成功的CBD之一新宿CBD的规划和建设是很细致的,它的特点是避免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导的建设,而是对商务、居住及商业用途规划比较合理,且执行到位,二是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达到日本最大,这主要得益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东京地铁新宿站链接八条轨道交通线路,但是新宿站不仅是一条地下商业街,更是将公共汽车站、出租汽车站、地下停车场以及商店、银行、地下商业街等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新宿采用地下步行街系统,将整个地区车站、商场、文化、娱乐等设施连为一体。
1,CBD概述(1)CBD的定义和功能CBD是核心业务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的代表。
通过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的管理功能,分配功能,服务功能和沟通功能,中央商务区已成为城市,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中心。
在有利的政策条件和产业规划指导下,在信息,客户,资金共享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帮助下,外部依靠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完善的产业链来实现产业协调,优化产业链。
分配核心资源,节省生产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
District的缩写起源于1920年代的美国,意指开展业务的地方。
现代中央商务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特征是聚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从产业结构看,以金融业为核心的服务业高度发达。
从产业形态看,企业总部,金融机构和配套服务业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共同体,商务服务,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高度集中。
(2)CBD产业发展条件与过程CBD形成和发展的市场条件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在总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等),辐射的规模和位置政府的政策支持,规划建设和产业指导是决定CBD产业发展程度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国外CBD演进过程的研究与开发,CBD基本遵循从形式完善到功能提升再到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
主导产业,区域功能和区域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产业结构由单一业务逐步发展为总部经济和金融产业集群,以金融保险,证券投资,商业物流为核心,以服务业,会展旅游等其他服务业为支撑。
包括:金融,商贸,物流,制造总部,商业服务,旅游,展览,文化媒体等。
通过分析国内外CBD的发展规模,可以看出城市经济总量及其辐射能力是决定CBD区域发展规模和强度的主要因素。
(3)CBD产业功能和水平划分第一圈是依靠要素市场或企业总部资源的金融企业总部,制造业总部和商业物流企业总部,并通过投资管理,信息服务等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的管理和辐射功能。
第二个圈子是周围的服务业。
依托制造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资源,形成了完整的信息和商务服务产业链,为企业第一圈提供服务。
关于国际著名CBD的细致分析,CBD论文写作必看!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是大城市中聚集大量金融、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拥有众多商务办公、酒店、公寓等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市政交通条件,便于现代商务活动的黄金地带。
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体现,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国际上著名的CBD有纽约的曼哈顿、法国的拉德芳斯、东京的新宿等。
一、纽约曼哈顿中央商务区(一)曼哈顿中央商务区概况与特点曼哈顿(Manhattan)位于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 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超过150万。
曼哈顿CBD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的老城(Downtown)、中城(Midtown),面积约26平方公里。
老城位于曼哈顿岛南端,是CBD的发源地,目前已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20世纪初,随着纽约市区范围的扩大,老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纽约经济活动中心开始逐渐延伸到中城区。
一些著名的建筑如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也纷纷在中城落成;许多非盈利性的办公机构,如工会、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也在中城集中;房地产、广告业、税务等相关专职服务机构,以及原来设在下城的银行和保险机构等也被吸引过来。
一个综合性、多功能,集金融、商务、商业、文化、娱乐为一体的CBD在曼哈顿岛下城和中城逐渐形成。
作为世界发展最早、最为著名的中央商务区之一,曼哈顿CBD是纽约经济活动的中心,并以其鲜明的特点,对纽约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产业、人口、文化娱乐等高度集中。
曼哈顿的就业人口占纽约各类经济活动就业职位的70%左右,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就业职位占纽约全市的比重超过90%。
曼哈顿CBD实现的产值占纽约全市的65%以上。
此外,曼哈顿还聚集了许多文化娱乐设施,纽约著名的百老汇、中央公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都会歌剧院等都集中在曼哈顿地区。
全球视野中的城市CBD 演化规律、经验及启示CBD(中央商务区)的概念最早源于20世纪初社会学者对城市中心区结构演化的理论研究,首先提出此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者伯吉斯(E.W.Burgess),他赋予了CBD三大性质:核心性、历史传承性、稳定性。
其后,随着城市规划实践和空间经济学的不断发展,CBD内涵日益丰富。
从广义上讲,CBD主要指城市空间组织的核心部分,它与商务和商业功能的集聚密切相关;从狭义上讲,CBD专指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专门化商务办公区,与以商业零售为主的中心商业区(即CRD)相区分。
此外,在大都市区(圈)逐步形成的背景下,一些学者还将位于原核心区之外新开发的办公或商业集聚区也称为CBD或RCBD(副中心)。
尽管学术界对CBD内涵尚无统一界定,但对CBD的一些外部特征还是逐步取得共识,这些共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高”,即高密度、高地价、高可达性、高辐射力以及高商务集聚度。
一 CBD的空间布局:集中、分散还是集中式分散?集中与分散是现代服务活动空间分布的两种基本模式。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大都市的服务业空间格局一般经历了集中—分散—集中式分散的演化过程,现代服务活动首先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尤其是CBD内,然后随着城市化的拓展和“大城市病”的日益加重而开始向郊区分散,最后又在大都市区范围内的某些特殊节点上重新集聚。
在大都市发展的初期,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CBD,呈现单一核心布局的形态。
其后,随着大都市的发展、交通规划的引导和地域产业分工的深化,现代服务业空间格局逐步由单核心向多核心结构演变,在此过程中,原CBD职能一方面越来越高级、越来越专业,金融、商务或总部经济日益成为其核心功能;另一方面某些次级职能则逐步向外分散和转移,并与大都市的某些新城建设相结合,开始形成一个个新的CBD或RCBD(即副中心),且呈现出不同的区域特色。
可见,集中式分散是都市化阶段CBD演化的一般模式。
因此,根据大都市一般由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基本规律,特大城市CBD在空间上也大多演化为“一主多副”的CBD体系,这在当今国际大都市的实践中获得了实证。
7大社区商业模式解读导读多中心在城市的发展趋势已不可抵挡,再好的城市购物中心,消费者一年能去几次?目前的零售大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大卖场郊区化、边缘化,购物中心社区化,社区商业渐受热捧。
对于不同房企而言,会根据自有优势和资源来运营和发展社区商业,以下7大房企的社区商业模式,或可为不同企业提供借鉴。
一、万科——自建自营,“五菜一汤”统一招商、运营自长阳半岛社区商业配套完善后,“五菜一汤”的万科社区商业标配模式开始在北京万科多个项目进行推广,成为住宅项目社区商业模式的典范。
在长阳半岛,“五菜一汤”包括:绿色、时尚的社区菜市场幸福街市(汤),健康、便民的社区食堂第五食堂,丰富、齐全的品牌超市华润万家,以及服务快捷的洗衣店、药店和银行(五菜)。
所有社区商业由万科统一招商和运营,以保证社区形象、管理品质和业主对生活配套的要求,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
在万科社区商业标配“五菜一汤”体系中,“第五食堂”是万科自创的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北京首店于2012年正式落户长阳半岛,为业主提供物美价廉的生活餐食,特请中餐大师制作南北菜系,自开业以来营养丰盛的健康饮食深受业主好评。
另一标配是万科社区连锁品牌“幸福街市”,作为长阳首个社区菜市场,食材新鲜健康,种类丰富、价格公道,更是彻底解决了万科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
此外华润万家便利店,也以持续改进消费者生活品质为目的,为社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商品;及时消费、应急消费,华润万家带给顾客家的温暖、富足、现代、健康的感受。
万科在全国已有近300个楼盘,仅万科项目内的社区商业似乎已经潜力无限。
但更值得重视的是万科在社区商业上的“系统集成”。
此前,几乎包括零售商在内的所有企业,进军社区商业都是单打独斗,即以某单一业态进驻,至于其他生活类业态的组合,基本是“听天由命”,物业方对此也是抱“愿者上钩”的态度。
万科在社区将商业进行规划后形成统一模式,让原本处于“自然生长”或“野蛮生长”状态的社区商业有了标准,各业态的相互补充,让彼此的发展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世界CBD商业简介【CBD综合资料】CBD是英⽂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中⽂译为中央商务区。
CBD起源于社会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
CBD⼀般占地3⾄5平⽅公⾥,核⼼区域⼤于1.5平⽅公⾥,有的甚⾄更⼤,其建筑⾯积少则五六百万,多则上千万平⽅⽶,是⼀个城市的功能核⼼,是现代化⼤都市的⼀个重要标志,其地价可谓真正是“⼨⼟⼨⾦”。
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本东京的银座、我国⾹港的中环以及新加坡的中⼼区等都是世界闻名的CBD。
CBD⾼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化⼒量,同时具备⾦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
CBD特定的职能要求区内的建筑必须⾼密度、现代化。
因此,CBD中汇集了众多⽓势恢宏、错落有致的超⾼层建筑并且拥有⾮常便捷的交通和现代化的信息交换系统,以及⼤量的办公、餐饮、服务和住宿设施。
⼀般来讲,写字楼要占到总建筑⾯积的50%,商业、餐饮业及商住建筑约占40%,其他服务设施以及必要的配套设施约占10%。
现今城市中⼼商务区主要由商务办公、⾦融和服务三类职能设施构成,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包括⼀定量的传统的商业零售类和居住职能设施。
在CBD中这三⼤职能的⽐例关系⼀般为2:1:1,即以办公职能为主,兼以⾦融和服务类职能。
如巴黎拉德⽅斯三⼤职能分别占50%,25%,25%。
世界其他商务区的功能⽐例也⼤致如此。
经验表明:1、活⼒四射的CBD内写字楼建设量应约占到50%,商业设施及酒店、公寓住宅等应各占20%,其余分配给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2、对于城市CBD外围⽽⾔,“居住”是城市新区活⼒源泉,由研究表明,⼀个城市新区居住规模超过40%,这个中⼼区才能成为富有⼈⽓和活⼒的城市中⼼。
【标志性案例】纽约曼哈顿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区,总⾯积57.91平⽅公⾥,占纽约市总⾯积的70%,⼈⼝150万⼈。
纽约著名的百⽼汇、华尔街、帝国⼤厦、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都会艺术博物馆、⼤都会歌剧院等名胜都集中在曼哈顿岛,使该岛中的部分地区成为纽约的CBD。
一、金融商务核心区的特征和功能演化(一)金融商务核心区的特征从二战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形成了纽约的曼哈顿、英国的伦敦城以及东京的新宿等世界级的金融商务功能核心区,出现也了一些像德国法兰克福、加拿大多伦多、香港中环铜罗湾、上海外滩陆家嘴等全球区域集的金融商务核心区,同样也推出了许多国家区域集的金融商务核心区比如深圳福田中心区、天津于家堡金融商务核心区,比较世界各国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金融商务核心区,它们都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最高效的交通网络通达性国外发达国家的金融商务核心区区域通常要求在70%至80%的公共交通比例相比仍然维持了较低的比例。
现有以及未来规划中的四条地铁线路将承担金融商务核心区区域公交出行量的40%,约每日36000人次。
在区域边缘将会设四个公交站点。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在区域外的公交站点或者区域内的地铁站进入后就可以搭乘公交。
高可达性。
可达性是CBD最基本的特征,包括交通和信息两方面的可达性。
CBD内交通用地面积大,具有城市和区域中最发达地内部和外部交通联系,交通连接在三维空间展开,形成一个便捷的交通网络,能给予办事者以单位时间内最高的办事通达机会。
与此同时,CBD的拥挤程度(人流、车流、建筑)在城市和区域中又是最高的。
东京CBD内的交通系统用地占总面积的22.3%,纽约曼哈顿更达到37.5%,便捷的交通网络是CBD人流、车流量最大。
在纽约、伦敦或旧金山,平均每个市民每年接受1亿条有意义的信息,是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平均数的100倍。
2.拥有最高的地价位于金融商务核心区内的建筑容积率高于外围地区,而随着距离中心区的距离增大的周边地带的建筑容积率急剧减少。
单位楼面的价格差异在叠加容积率差别后,金融商务核心区单位土地面积的价格与租金将比外围地带翻出几番,各个层次的金融商务核心区这个高地价的特点都是非常显著的。
3.以高盈利第三产业为主导,主要是金融组织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比如国内外各大银行类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中央银行等等,与金融服务的相关中介服务业,比如会计、法律、咨询、信用等,以及其他高增值的相关现代服务业。